1. 简单百科
  2. 爱新觉罗·熙洽

爱新觉罗·熙洽

爱新觉罗氏·熙洽(1884年10月18日—1952年10月29日),姓爱新觉罗,号格民、葛民,满族,出生于奉天省沈阳县第二区高八十寨(今沈阳市东陵区高八十寨村),伪满洲国要员,清宗室。

爱新觉罗·熙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爱新觉罗·穆尔哈齐的后裔,少时在盛京皇室学校“维城学堂”读书,后又留学日本。1911年,爱新觉罗·熙洽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骑兵科。毕业后相继到奉天维城学堂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执教。1914年,他在黑龙江省都督朱庆澜署内任参议,1916年随朱庆澜南下。1918年,他回到东北地区,应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之请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处长。1919年初,张作霖在沈阳市开办东北陆军讲武堂,聘爱新觉罗·熙洽为第一任教务(教育)长。1922年,他任东三省保安司令部军事处长。1924年6月,爱新觉罗·熙洽随吉林市督军张作相赴吉林,任吉林军务督办公署参谋长。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易帜。张作相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熙洽则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兼吉林陆军训练处总监及省政府委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新觉罗·熙洽欲依靠日本势力复辟清朝。1932年伪满洲国建国之后,他出任伪满洲国财政部总长兼伪吉林省省长。1934年3月,伪满实施帝制,爱新觉罗·熙洽由伪财政部长改任伪财政部大臣;同年12月,爱新觉罗·熙洽被免去伪吉林省长职务。1935年5月,熙洽被免去伪财政部大臣,改任闲职伪满皇宫博物院内府大臣,不再过问政事军务。1937年,爱新觉罗·熙洽与爱新觉罗·宝熙上书溥仪,请求重修爱新觉罗宗谱,后编修宗谱8册。1945年,爱新觉罗·熙洽被苏联红军逮捕押送苏联监狱。1950年,他被引渡回国。1952年10月29日,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与家族背景

1884年10月18日,爱新觉罗·熙洽出生于奉天省沈阳县第二区高八十寨(今沈阳市浑南区高八十寨村),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亲兄弟爱新觉罗·穆尔哈齐的后裔。他自幼在皇家子弟学校作官学生(官立奉天维城两等小学堂),他擅诗词歌赋,并工于楷书。由于爱新觉罗·熙洽有清朝皇室的家庭背景,从小又受到忠君报国的思想教育,遂以“报效大清”为己任,立志弃文学武,于是赴日本就读陆军士官学校(中华留学生队)第八期骑兵科,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毕业归国。

军事与政治生涯

爱新觉罗·熙洽毕业后,他以新式军事人员被聘为讲武堂的术科教官,还兼任奉天维城学校的军事教官”。1914年,朱庆澜宋小濂黑龙江省都督,爱新觉罗·熙洽投入朱庆澜的幕府任军事参议兼牧养场场长。1916年朱庆澜调任广东省省长,他与郭松龄同去广东,任省长公署咨议。因朱庆澜又被调到其他地方,于是,他与郭松龄同回东北改投奉系军阀张作霖,曾任东三省讲武堂教育长。

1919年,爱新觉罗·熙洽又调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处长,第一次直奉战时,他任东路军张作相的参谋长,奉军虽大败,但东路军在爱新觉罗·熙洽指挥下,从军粮城街道安全撤回,由此得到了张作霖的青睐,一度实任陆军第10旅旅长。1922年,调爱新觉罗·熙洽又被调为总司令部军务处长,执掌东北地区军事要务。1924年,孙烈臣病故,派张作霖相接替督吉,临行前重礼聘爱新觉罗·熙洽来吉林市,先后任督军署、军务督办公署参谋长,握吉林全省军权。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易帜。张作相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爱新觉罗·熙洽则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兼任陆军训练处中将总监、吉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国国民党吉林省党部执行委员等要职,掌握吉林省军政实权。

在吉林期间,他仍念念不忘复辟清朝。曾在吉林省城组织一个“冷吟社”,纠集清室遗老遗少,以作诗吟赋为名,抒发渴望复辟清室的急切心情。1931年9月初,吉林北山发现了反帝反军阀的传单,揭露了爱新觉罗·熙洽的一些丑事与罪行。爱新觉罗·熙洽则派出军警,四处捕人, 将吉林五中校长、教师等多人捉去,并判处了徒刑。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爱新觉罗·熙洽执行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配合日军对吉林省的侵占。9月19日,日军对长春二道沟与南岭中国兵营进行袭击。他指示长春市中国驻军不予抵抗,使长春于当日即全部沦陷。日军向吉林省城吉林市进犯时,爱新觉罗·熙洽闻讯后,派人持密信赴长春向日军乞降。9月21日,爱新觉罗·熙洽率孙其昌齐知政郭恩林等人亲迎日军侵入吉林。9月26日,伪吉林省长官公署成立,爱新觉罗·熙洽任长官。9月28日,爱新觉罗·熙洽发表通电宣布与南京国民政府和张学良政府脱离关系,并抢先宣称吉林省“独立”。还按照日本军旨意,通令诱逼各地军政官员投日,组成伪吉林“剿匪军”5个旅和1个铁道守备队,协同日军向吉林省北部地区进犯。

伪满洲国时期

爱新觉罗·熙洽写信给溥仪,劝其赴东北地区主持复辟清室,积极扩充复辟党羽及军事力量。1931年11月1日,爱新觉罗·熙洽与满洲铁路株式会社总裁内田康哉签订契约,将吉长、吉敦、吉海铁路经营权和吉敦延长线、长大线、吉五线、拉法线的修筑权,出卖给日本侵略者。12月,又与日本陆相南次郎密谈,支持溥仪来东北建立满蒙独立国的伪建国方案。

1932年2月中旬,爱新觉罗·熙洽赴沈阳市参加了关东军操纵下的建国会议。3月8日,他派张燕卿谢介石等人以“东北民众代表”的身份赴汤岗子迎接溥仪。。在长春火车站,爱新觉罗·熙洽还策划了由40余人组成的一个“吉林满洲旧臣迎銮团”。他们梳着长辫,打着黄龙旗,跪倒在车站广场。3月9日,爱新觉罗·熙洽又参加了溥仪的就职仪式。3月10日,他被任命为伪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省长。初步实现其复辟野心,但他的最终目的是入主中原恢复清朝。他曾多次送钱给溥仪,想出任伪总理职务,但因郑孝胥关东军的密约,未能如愿。同年4月,伪满洲国政府颁布《陆海军条例》、《划定警备担任区》法令,将分布于东北地区各地的14万伪军改编成伪满国军,划分4个警备区,由伪中央统辖。爱新觉罗·熙洽为此失去了伪吉林“剿匪军”,仅存伪警察和伪保卫团等约5500人军事武装。

1933年初,因日军对爱新觉罗·熙洽这部分兵力放心,提出并解散了伪保卫团。同年4月,成立伪省治安维持会,由日本军官任委员长,统辖伪吉林省警备部队,从而夺去爱新觉罗·熙洽对伪警察的指挥。同时期又在伪吉林省成立伪治安维持会,由日军第10师团参谋长任其委员长,统辖伪吉林省的警备力量,从而夺去了熙洽的伪警察指挥权。1934年3月,伪满实施帝制,爱新觉罗·熙洽由伪财政部总长改任伪财政部大臣。于是利用他被伪皇帝指派为修聘副特使赴日“谢恩”机会,带上一批珍贵文物,同特使郑孝胥等人于3月21日起身东渡日本。在日本呆了20余天,拜访并送礼给日本朝野军政要人,向他们兜售他的训练数十万军队进兵关内,在全中国复辟大清王朝的计划,企图求得支持与援助。同年12月,日伪将东北地区4省划分为10省时,乘机免去了爱新觉罗·熙洽的伪吉林省省长职务。1935年5月,又免去了他任伪财政部大臣的肥缺,改任伪宫内府大臣的闲职。此后,熙洽再不过问政事军情。

战后命运与死亡

1937年12月,爱新觉罗·熙洽与爱新觉罗·宝熙一起上书溥仪,请示重修爱新觉罗宗谱,经溥仪首肯后,便与宝熙邀集同族人一起修成了宗谱,共计8册。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政府垮台。8月末,爱新觉罗·熙洽被苏联红军逮捕,押至苏联狱中。1950年7月末,他与其他伪满洲国官员一起被引渡回国。

1952年10月29日,爱新觉罗·熙洽因患脑出血尿毒症病死于哈尔滨市医院(当时抚顺战犯管理所暂时迁此),终年69岁。

个人生活

兴趣爱好

爱新觉罗·熙洽不仅本身不吸鸦片烟,也憎恶别人吸,所以他全家老幼无一吸毒,其弟与他一起居住时,还得背着他抽,后来分居,才敢公开。熙洽原来吸雪茄烟,伪满初因进口雪茄不易买而忌掉,从此连纸烟都不动。虽会饮酒但量很小,晚年只是有客人时少饮一点。伪满前他好赌,是为了变相的敛财,伪满满以后,他戒了赌,只是在家和两个妾或儿子、弟弟一起打打麻将。

家庭生活

爱新觉罗·熙洽先后有妻妾五人,原配夫人汪氏,在沈阳市时就故去。续弦夫人张姓,是典型的旗人家姑娘,在吉林市侍奉爱新觉罗·熙洽的母亲。“九一八事变”前,他在吉林省搞了个姘头周梦皋(大老徐),先是暗渡,后来公开设立南公馆。由于熙洽与来东北地区演戏的北平市京剧名旦黄桂秋有“断袖分桃”之癖,大老徐吃醋而堵气与黄桂秋私通。最后于1934年从长春市私奔潜逃北平,后来曾又与爱新觉罗·熙洽破镜重圆半年,再携巨金离去烟台市改嫁,与爱新觉罗·熙洽正式脱离。

爱新觉罗·熙洽在长春设立公馆,因张氏无文化不能出头露面多与社交,他们夫妻关系不和睦,尚须在吉林市侍奉婆母。大老徐又逃离,故又纳有中学文化的刘黛为妾。后又因刘黛患病,再从妓院买来一个叫黄素的为妾,总之,他在同一时间内最多是一妻二妾。

家产情况

爱新觉罗·熙洽初来吉林时,首先住在局子街达将军府(今北京路民意胡同一带已折除)是租的,后在通天街的北公馆,是租永衡官银钱号的。与大老徐陈仓暗渡时,还得从吉林巨商牛子厚(后来作亲的)借房子。但是十几年中,他成了吉林省的大房主。在吉林永衡官银钱号的存款约有50万银元

健康状况

1950年7月末,苏联当局将伪满战犯遣送归国时,爱新觉罗·熙洽已患重病不能行走,在绥芬河车站引渡时,是两个人用担架抬换的火车,列车行至沈阳市时,当时东北地区的首长接见他们,爱新觉罗·熙洽因病未能出席,从此在抚顺和哈尔滨市的战犯管理所的两年中,他因病缠身,未和其他战犯们在一起学习和改造。

亲属关系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爱新觉罗·熙洽,一位大清帝国的忠臣。辛亥革命后,愤懑于清王朝的覆没,爱新觉罗·熙洽放言曰:“为恢复清廷的统治,就是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为达此目的,爱新觉罗·熙洽绞尽脑汁,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了一条他自认为是前途无限美好的锦囊妙计——投靠日本军国主义,借以恢复大清统治。他身体力行,成为伪满洲国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也使自己由忠于满清王朝的极端民族主义者转变为背弃民族大义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为历史所唾弃。(中国乔网 评)

爱新觉罗·熙洽为人沉默寡言,不善词令,脾气暴躁,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式人物,他虽是军人,但爱好诗词、书画、京剧,晚年消沉颓靡,很少再出头露面了。(《古今人物》 评)

参考资料

吉林新发掘89件日本侵华档案.央视网.2024-02-21

..2025-03-06

..2025-03-08

..2025-03-06

熙洽:九·一八后对日首开东北大门的人.凤凰卫视.2025-03-08

爱新觉罗宗谱(31册).豆瓣读书.2025-03-08

张学良的老师熙洽其人.中国侨网.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