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
西吉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辖县,位于宁夏南部,截东界原州区、南接隆德县及甘肃静宁县、西毗会宁县、北邻海原县,截止2023年,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现辖4镇15乡295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总人口47.5万人,其中回族28.4万人,占59.5%,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政府驻地吉强镇。
西吉县坐落于六盘山西麓,黄土高原核心区域,地貌多样,涵盖川道平原、黄土丘陵沟壑和土石山区。地势南低北、东、西三面渐高,海拔介于1688米至2633米之间,为典型的干旱丘陵地带。且西吉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生态脆弱,干旱频发。年平均气温约12.7℃,气温波动大,最高可达42℃,最低至-21.8℃。
西吉县在新石器时期为中华古文明发祥地的雍州属地,古代县境先后分属北地郡、安定郡、原州、平凉郡,西北部属会州、镇戎州、德顺州。宋建隆德县。元代撤县属开城府和静宁州。明清属固原州。民国时期,属泾源道,后改属陇东行政公署。1942年10月10日建制立县。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将台堡,1996年江泽民同志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纪念碑”亲笔题词。
2022年,西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1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0.7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992元。在西吉县内,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火石寨丹霞地貌风景区”以及国家级地震堰塞湖遗址党家岔震湖。这里不仅是中国首个“文学之乡”,还被誉为中原地区古钱币收藏第一县。
历史沿革
夏商时为“雍州之城”。秦属北地郡,刘彻分北地郡置安定郡,现西吉县地域属安定郡。三国时今县境南部属曹魏雍州安定郡,西北部被羌胡占领。两晋时仍属安定郡。隋时先属原州区,后属平凉郡。唐属原州。北宋时属秦凤路,天禧元年(1017年)在今将台地区火家集置羊牧隆城,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隆德寨。金时升隆德寨为隆德县,今县境东、南及西南部属其管辖,县属德顺州。今县境西北部属西夏的西安州。
元代至元年间,隆德县迁治于今隆德县城,今县境西南部属其管辖,隶陕西行中书省静宁州,今县境东北部属开城府。明时属陕西布政使司关西道平凉府固原州隆德县管辖。县境沐家营一带为朱元璋养子沐英沐英牧地,新营、旧营一带为朱元璋十四子朱模牧地。清初属陕西省,后归甘肃省,属固原市、海原县、隆德三县辖地。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硝河乡置州判,属固原直隶州。
民国初年隶甘肃省泾源道,后改属陇东行政公署。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民国三十年(1941年),固海地区三次爆发回族起义,国民党为加强其统治,于民国31年(1942年)设置西吉县,以境内席滩演化得名,当时属甘肃省陇东专区,驻穆家营。
新中国成立后,属甘肃省定西专区。1942年10月10日建制立县。红色历史璀璨,是红色革命圣地,毛泽东夜宿单家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将台堡。1950年5月改属平凉专区。
1952年12月,西吉县发生了由反革命分子、特务、惯匪、地主恶霸及中国国民党残余势力勾结发动的反革命武装叛乱。事件发生后,平凉地委迅速采取行动,派出以军分区副司令员马思义为团长、地委组织部长张可夫为副团长的工作团,在西吉县成立了剿匪指挥部。
1952年4月6日,“四二”叛匪对西吉县城发动了攻击。经过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叛乱得到了有效的镇压。同年5月2日,以马震武为团长的西北军政委员会慰问团抵达西吉县,对受影响的民众进行了慰问和安抚。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叛乱的主要首犯和骨干分子逐渐认识到抵抗的徒劳,开始选择向人民政府缴械投降。1952年7月17日至20日,共有32名叛乱分子先后向政府投降,标志着这次反革命武装叛乱的结束。同年10月13日至15日,西吉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1953年,西吉县的社会政治生活继续稳定发展。5月1日至5日,西吉县首届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召开,为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7月1日,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在西吉县进行,全县共有23307户、139590人,其中回族人口75930人,占总人口的54.4%。此外,1953年11月,西吉县的行政归属发生了变化,改属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管辖。同时,甘肃省人民政府还批准将静宁县的单民区和隆德县的兴山区划归西吉县管辖。
1954年,西吉县的行政区划继续调整。5月30日,固原张易区的什字、官堡两个回族聚居乡被划归西吉县管辖。同年6月22日至25日,西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此外,全县公办小学的春季招生制度也改为秋季招生,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1955年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改置为固原市。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西吉县归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专区。1970年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1996年江泽民同志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纪念碑”亲笔题词。
2017年2月8日,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镇将撤乡建镇,命名为“将台堡镇”。
2021年8月27日,西吉县入选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2020年11月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示,经过县级自评、市级初审和自治区行业部门专项检查、自治区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固原市西吉县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拟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后一个拟退出贫困序列的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西吉县,坐落于宁夏的南部,位于六盘山的西麓,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5°20'至106°04'与北纬35°35'至36°14'之间。在地域分布上,该县东部与原州区紧密相连,距离固原市63公里;同时,它与隆德县以及甘肃省的静宁县相邻,距隆德县91公里,静宁县73公里。向南延伸至西安市,距离约为450公里。在西部,西吉县与甘肃的会宁县为邻,距离会宁县132公里,而到兰州市则相距272公里。在北部,它与海原县相依。从县域的维度来看,西吉县的东西长度达到了67公里,南北宽度为74公里,总面积为3130平方公里。
气候
西吉县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干旱频发,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该县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2.7℃,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最高气温可达42℃,而最低气温则低至-21.8℃。在降水方面,西吉县年降水量约为570.2毫米,其中最大降水量可达1088.1毫米,而最小降水量则仅为220.3毫米。此外,该县的无霜期大约为198天,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之间。
地质
西吉县的大地构造位于昆仑山秦岭北祁连褶皱区。以月亮山—什字大断裂为 界,可划分为两个三级构造单元。 1、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Ⅰ) 27 老地层由海原群变质岩在加里东期时隆起,东部凹陷处发育了白垩系—新近 系沉积。 2、西吉拗陷带(Ⅱ) 西吉县在古近纪中期属拗陷盆地,一直接受沉积。新近纪末期,受喜马拉雅山脉运动影响,被整体隆起的同时,自盆地西南向东北依次发育了三合隆起、苏堡凹 陷和马莲川凹陷,奠定现今的地貌基本轮廓,上覆第四纪沉积。第四系沉积与地 28 质灾害的发育关系密切,尤其对崩塌、滑坡的空间分布和发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西吉县地层区划属于祁连地层区北祁连地层分区的靖远—西吉地层小区。境内出露最老地层为中元古界的海原群西华山岩组,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体局部出 露,六盘山群出露于县东北部,新生代地层分布广泛。
西吉县的地质构造特点主要体现在褶皱、断裂以及隐伏断裂等方面。首先,褶皱在西吉县境内不太发育,主要集中于北部地区。这些新生代褶皱构造线多为北北西向,长度在10~30km之间。褶皱的两翼地层主要由新近系和古近系组成,倾角在10~30°之间。其中,规模较大的褶皱包括西峰岭白垩系背斜、大沙河—沙岗子新近系向斜、平峰—北峡口古近系背斜和偏城—卜家庄向斜。这些褶皱对西吉县的地形地貌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断裂构造在西吉县虽然数量不多,但仍是构成地质构造的重要部分。这些断裂的构造线方向与褶皱走向大体一致,主要分布于县东北部。其中,月亮山南麓—什字北西向逆断层是最主要的断裂之一,其断面直立,断距较大,在地貌上形成了明显的正地形。由于断裂活动的影响,断裂附近周围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此外,西吉县西南部还存在隐伏断裂,这些断裂多沿滥泥河发育。根据相关资料,这些隐伏断裂的走向以北西为主。
地形地貌
西吉县坐落于黄土高原的核心区域,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地带。其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葫芦河川道平原区、西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及东北部土石山区。在地理布局上,西吉县的地势呈现出南部较低,而北、东、西三面逐渐升高的特点。整个县域的平均海拔介于1688米至2633米之间。
水文水利
西吉县境内有葫芦河、清水河、祖厉河三条水系,均属于季节河。葫芦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县境西北边缘的月亮山南麓,形状如同葫芦,曲曲折折向南流去。它经过新营、吉强、硝河、将台堡、兴隆等乡镇,最终流入静宁县,再经过秦安县注入渭河。葫芦河在境内的全长为97千米,流域面积达到了1358.5平方千米。清水河则发源于偏城乡双羊套和白崖乡九条沟,流经固原市、同心,最终抵达中宁县并流入黄河。在境内的全长为30千米,流域面积为565平方千米。祖厉河则发源于震湖、田坪、马建、红耀、新营等地,流经会宁县等地后汇入黄河,其流域面积为491平方千米。由于现今的干旱和地下水位的下降,这三条河系的大部分地段已经干涸或断流。
土壤
西吉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多样化的地貌类型。该地区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8年,西吉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土地辽阔,类型多样,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其中黑垆土面积最大,占土壤面积87.75%。黑垆土比较肥沃,生产潜力较大。
矿产资源
2018年,西吉县境内已探明的矿产有11处,即油母页岩、铜、石膏、泥灰岩、石英砂、砂砾石、石料、砖瓦粘土、磨石、芒硝硫,计有矿产地36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11处,矿点19处。
生物资源
2018年,西吉县境内有白桦、山杨、山柳、蒙古栎,多代萌蘖叶混交林,分布在阴坡、半阴坡;树种榛子、酸刺、枸子、黄刺玫、山桃,分布于阳坡、半阳坡。农副产品有马铃薯、白豌豆、黑芝麻、芸芥、五谷杂粮及肉、蛋、毛、皮等。
水资源
2018年,西吉县境内上河有葫芦河、清水河、祖厉河。地下水储量估算为7564万立方米/年。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95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0。葫芦河谷平原区潜水丰富,从上游到下游,因接受两侧各支流中的潜力补给,所以水化学类型变化大,此地区水化学类型可以作为西吉县代表性类型,矿化度一般在1克/升左右,可作为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水源。有中小型水库44座,总库容19323.1万立方米,流域面积2992.5平方公里,可灌农田1.05万公顷,累计建成塘坝82座,总库容3076.2万立方米,可灌农田0.08万公顷。
生物多样性
西吉县盛产小麦、豌豆、马铃薯、玉米、荞麦、莜麦、糜谷等夏季粮食及小秋杂粮。特别是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4.66万公顷,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因此被中国特产之乡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经济作物主要有黑脂麻和芸芥子。此外,西吉县还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共有69科、420多种,其中70多种为药材。值得一提的是,西吉彩鲫是世界珍稀的鱼种之一。
自然灾害
西吉县绝大多数滑坡为黄土滑坡,广泛分布于西吉县西南、西部的 黄土丘陵区。原始斜坡为30°左右,上部为厚5~30m不等的第四纪黄土, 其下部为新近系砖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产状平缓,倾向多与坡向一 致。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强烈上升区,沟谷下切 严重,致使很多黄土与红泥岩的接触面临空出露,黄土层呈“帽状”覆 4 于其上。 西吉县滑坡地质灾害及隐患点201个,其中滑坡为145处,占比72%, 滑坡隐患56处,占比28%。滑坡按物质成分划分为黄土滑坡196处、岩 质滑坡5处,滑坡形式按运动方式划分为牵引式滑坡,推移式滑坡仅有2处。
行政区划
截止2023年,西吉县现辖4镇15乡,29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1870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地吉强镇。
参考资料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西吉县全县户籍人口 472758 人,比上年末减少 1307 人。其中城镇人口 70138 人,乡村人口 402620 人。全县常住人口 31.9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0.05 万人,城镇化率为 31.42%。全年出生人口 0.47 万人,出生率为 14.73%;死亡人口 0.24 万人,死亡率为 7.52%;自然增长率为 7.21%。
民族
西吉县现有回、汉、东乡等12个民族,根据2022年西吉县统计,全县汉族户籍人口 185990 人,占总人口的 39.3%,回族人口 286534 人,占总人口的 60.6%。
语言
西吉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下的一个分支,虽与固原地区其它县的方言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却又有其独特之处。其特点在于:
西吉话的代表是回族的方言;而西吉回族的方言又可以作为固原地区回族方言的代表。
语音上的“土”,这是固原地区人们对于原来交通不便、地处偏僻的西吉话的谑称。
小方言点多。如回族中有所谓“北苕子”“盐罐罐”“南八营”“老陕”等方音的差异;汉族中有所谓“静宁口音”“会宁口音”“隆德口音”“固原口音”的差异。
经济
综述
2022年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50.78亿元,增长2.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6.7%、14.3%、59.0%,三次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4%、16.8%和46.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35、0.62和1.7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992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其中:地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6.1%,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9%,上拉全县投资10.4个百分点;年末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亿元,同口径增长17.1%。其中,税收收入0.95亿元,下降12.5%,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8.4%。 年末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21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2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30.84亿元,同比增长1.0%,牧业产值15.60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45亿元,同比增长4.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3.70万亩,同比增长0.04%。其中:小麦10.10万亩,下降0.30%;玉蜀黍属38.90万亩,增长0.62%;马铃薯53.50万亩下降19.26%,小秋杂粮27.30万亩,增长72.40%。全年粮食总产量32.88万吨,同比增长2.12%。其中:夏粮产量1.49万吨,下降8.07%;秋粮产量31.39万吨,增长2.66%。全年全县小麦产量1.48万吨,下降1.80%;玉米产量11.25万吨,增长20.73%;马铃薯产量17.16万吨,下降13.69%;小秋杂粮产量2.71万吨,增长96.23%。全年生猪饲养量为95,972头,肉牛饲养量为385,303头,羊饲养量为570,403只,分别增长0.8%、7.2%、4.2%。其中:生猪出栏47,379头,同比增长7.5%,肉牛出栏107,982只,同比增长17.8%,羊出栏275,992只,同比增长12.5%。全年肉类总产量25,610吨,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猪肉产量3,585吨,增长8.6%;牛肉产量16,981吨,增长17.2%;羊肉产量4,656吨,增长7.3%;禽肉产量252吨,下降45.1%,其他小畜品种肉产量63.7吨,增长19.7%。
第二产业
2022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354万元,比上年下降1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从11家企业财务状况来看,8家企业盈利,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72.7%。11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亿元,同比增长82.0%。其中风电国补资金结算拉动规上企业效益大幅跃升,贡献突出。全年营业成本5.48亿元,同比增长7.9%,平均用工人总数753人,同比下降8.8%,应交增值税总额0.37亿元,同比增长156.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9%,塑料制品业增长46.0%,食品制造业增长32.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7.1%。主要规上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塑料薄膜全年产量9,644吨,增长62.3%,商品混凝土203,607立方米,增长4.4%,淀粉产量30,874吨,增长37.8%,全年风电企业发电量44,993万千瓦时,增长11.0%。
全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2,163万元,同比增长17.0%。注册地在本地且具有总承包资质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94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625平方米,下降4.9%;房屋竣工面积78,633平方米,下降27.5%;竣工产值5.6亿元,增长27.3%。
2023年,金曜塑业年回收加工3万吨农用残膜建设项目、鸿丰公司杂粮精深加工厂房建设项目等加快建设,福农署业、金曜塑业、福寿康宁3家企业产值达到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肉牛养殖集群暨牛羊肉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加工各类蔬菜10万吨以上、杂粮(油料)1万吨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充分利用风光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实施汇能50兆瓦风电项目,国家电投硝河新庄20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国能宁夏电力新能源项目等清洁能源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工业结构持续优化,新的工业增长极逐渐形成。
第三产业
文旅
2022年全县共有旅游景点6个,其中4A级旅游景点2个,3A级旅游景点1个。全年接待游客265.57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4783.77万元。
房地产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7.2亿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住宅投资5.2亿元,下降5.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亿元,下降35.3%。商品房销售面积13.5万平方米,增长7.1%,商品房待售面积15.9万平方米,下降5.9%。商品房销售额5.1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4.74亿元,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0.27亿元,其他销售额0.09亿元。
零售
2022年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0.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13亿元,增长 1.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15亿元,下降2.2%。按消费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6.53亿元,增长0.3%;零售业零售额11.66亿元,增长0.2%;住宿业零售额0.11亿元,增长2.5%;餐饮业零售额1.97亿元,增长2.4%。
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1亿元,同比增长1.3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1.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12亿元,同比年增长13.36%。全县县级营业性保险公司7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3440.23万元。其中:人寿保险收入5867万元,财产保险收入8452.69万元,农业保险收入4241.02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10780.96万元。其中:财产赔款4255.61万元,寿险业务给付1290.74万元,农业险赔款10527.66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止2022年,西吉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60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7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99所,教学点6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64所(其中民办17所,校中园119所);现有教职工4982人(幼儿园36人,小学2450人,初中1557人,高中686人,职业高中229人,特殊教育学校24人);在校学生78723人,小学生34132人(含特教学生89人),初中生18211人(含特教学生24人),普通高中学生9415人,职业高中学生4436人。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班)儿童12529人。在校学生中农村留守儿童278人,(其中小学200人,初中78人),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491人,(其中小学1229人,初中443人),县内6-15周岁残疾儿童682人,(其中特教学校就读85人、随班就读508人、送教上门89人)。
科技技术
2022年共签订技术合同5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42.6万元,比上年增长32.0%。争取区、市科技部门安排资金1054.84万元,实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30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2.0%。县财政安排574.6万元专项资金,实施科技研发项目20个,撬动全社会R\u0026D经费投入3100万元,R\u0026D经费投入强度0.35%;全县培训发展科技特派员247名,其中,法人科技特派员121名,自然人特派员126名。培育种养科技示范户2300户,推广草畜、中华蜜蜂等新品种12个。
2023年,西吉县县财政安排R\u0026D资金646.98万元,带动全社会R\u0026D经费投入2237万元。加大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力度,建立国家研发计划项目基地2个、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地3个,成功争取自治区循环农业(西吉)科技园区建设。组建农业科技服务团队19个,推广应用良种良法良机。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9家。
文化事业
2022年末全县文化和旅游系统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共举办文艺演出330场,有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9个,村级文化室295个,社区文化室8个,农家书屋295个。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22.5256万册,借阅人次16.299万人次。有博物馆1处,馆藏文物4087件(可移动文物),其中国家级二级文物127件。不可移动文物全县定级23处,其中7处为区级保护单位,14处为县级保护单位。
医疗卫生
2022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5个。其中:公立医院2所,民营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19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卫生室296个,个体诊所29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7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83人,护士1306人,药剂师67人,技师4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70人。公立医院实有病床数1092张,私立医院实有病床数419张,全年总诊疗931,087人次,出院人数39,001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3,548(含高龄)人。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049人(含高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0,499人(含高龄)。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3,994,560元(含高龄428,560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68,620,600元(含高龄18,305,600元)。690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全年临时救助15,775人次。全年全县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4,075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1,334人,年发放抚恤生活补助7,535,000元。年末全县有敬老院5所,床位1,017张,五保供养人数697人,其中:集中供养159人。年末全县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6个,其中养老机构4个。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床位1,137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1,017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303个(包括社区服务站)。年末全县缴存住房公积金人数11,522人,当年归集住房公积金370,000,000元,当年发放贷款160户68,390,000元,公积金当年提取3,130人190,860,000元,公积金使用率77.34%,公积金个贷率42.88%。
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08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57人。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创业培训人数240人,技能培训人数5568人。创造新岗位380个,创业担保贷款4660万元,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1.15万人,实现工资收入24.5亿元。全县办理失业保险金领取人员共453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共315.0万元。
体育事业
2021年8月27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西吉县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末全县体育场馆50个。在小区、公园、广场、社区安装健身路径累计10套,篮球架累计12幅,健身驿站3个。共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赛事35项,新建社区健身广场2个,广场配体育健身器材累计32个。全县共有体育场地344个,体育场地总面积85.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6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8平方米。县全民健身中心、县体育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城乡所有体育运动场所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2.01万人次,占常住人口的37.6%以上。全县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共取得金牌26枚,取得银牌37枚,有44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
交通
公路
2022年西吉县全县境内等级公路里程达到 3289 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 72 公里,一级公路 51 公里,二级公路 137 公里,三级公路 396 公里,四级公路 2633 公里。按行政等级分:省级高速 72 公里,国道 131 公里,省道 197 公里,县道 26 公里,乡道 658 公里,村道 2146 公里,专用公路 59 公里。西吉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797公里,全县295个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为农村居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1762个自然村中,已有1735个通了硬化路,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高达98%,显著提升了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
截至2020年12月,全县共有道路运输经营业户1374家,涵盖了客运、货运、机动车维修、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以及机动车驾驶培训等多个领域。其中,客运经营业户7家,货运经营业户1359家,机动车维修经营业户96家,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2家,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2家。这些经营业户的存在,为全县的交通运输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公共交通
2022年西吉县全县营运车辆 455 辆。其中:客运 169 辆,公共交通运营车辆 48 辆,出租汽车 238 辆。全年旅客运输总量 1453.4037 万人次。其中:客运运输总量 53.8037 万人次;出租车旅客运输量总量 977.6 万人次;公交车旅客运输总量 422 万人次。全县已开通3条公交线路,投放新能源公交车辆38辆,并采用了公交IC卡刷卡、微信支付等现代化支付方式,提高了公交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此外,还建成了城市公交站点153个,实现了城市建成区公交站亭500米覆盖率达100%,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现有班车客运线路106条,包括省际、市际、县际和县内等多个层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客运网络。这些线路覆盖了全县的各个角落,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服务。此外,全县现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6208余人,他们是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车辆与运输网络
2022年,在货运方面,西吉县全县现有货运汽车2079辆,其中普通货物运输车辆1334辆,为全县的物资流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全县还建立了完善的城乡客运一体化调度中心和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实现了对运输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人文
地方特产
西吉西芹
西吉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西吉西芹优越的品质,西吉芹菜皮薄、纤少、柔嫩、味鲜、色亮、口感好。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芹菜油,具有降血压、镇静、健胃、利尿等疗效,是一种保健蔬菜
西吉马荞麦
荞麦是西吉主要小秋杂粮之一,广泛种植。用荞麦面做成的荞面条条、荞面搅团、荞面揉揉、荞面凉粉等,都是人们钟情的食物,也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食物。荞麦食品易熟,做起来省时省事,西吉俗话说:“夹在胳膊窝子里也能暖热。”荞麦还是较好的中草药材。它具有宽肠降气、清热解毒的功能。用荞麦皮装的枕头叫“明目枕”,常用对眼睛有保健作用
西吉胡麻
胡麻的生长条件极为苛刻,地域性强。亚麻籽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富含α一亚麻酸及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可直接转化成DHA 和EPA。胡麻油中含48%的亚麻酸,这是植物油中最高的,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深海鱼油”,食用可以起到类似吃“鱼油”的效果,修复更新脑神经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链,起到健脑、促智、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和预防血栓形成等。现在国内外最为推崇的、最认可的,就是产自宁夏西吉的正宗胡麻油
民族习俗
西吉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回族的风俗文化,因其民族的形成特点,既有对阿拉伯风俗的传承,也有对其他民族风俗的汲取,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上恪守与保留了民族个性的原则性以及入乡随俗的灵活性。
服饰:西吉回族男子一般常戴平顶无沿白帽或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回族妇女一般多穿白色,月白色蓝、黑色右大襟衣裳、大裆裤子。老年妇女大多用布带束扎裤角。青年妇女和姑娘喜欢穿较艳丽的花衣裳、裤子;同时还爱穿自己绣的花缠腰、肚兜兜。回族已婚妇女,头发都要按照风俗习惯,收拢挽起,不让外露。妇女除包头外,还佩带“盖头”。“盖头”一般分绿、黑、白三种颜色,少女和年轻媳妇戴绿色,中年妇女戴黑色,老年人戴白色。
饮食:牛羊肉是西吉回族的主要肉食品。回族只吃经阿訇、满拉或有经学知识、会宰牲者宰的牛、羊、骆驼、兔子等反刍亚目和鸡、鸭、鹅。禁忌猪、马、骡、驴等不反动物及一切凶禽猛兽和任何自死动物的肉,不食用任何动物的血液。西吉回族的馓子、汝阳麻花(用面粉经过加工后的油炸食品)是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
忌讳:西吉回族有许多忌讳。忌用一只手瓣馍馍,囫囵吞食馒头或烙饼;忌蹲在炕上、板凳上就餐;晚辈坐下与长者说话时,忌跷“二郎腿”;为客人倒茶后,茶壶嘴一定要向外放,不能把壶嘴对客人。回族家中忌用任何管弦乐器吹拉弹唱。忌在挂有阿文字画或藏放经典房内吸烟。
风景名胜
西吉县钱币博物馆
1996年修建落成的西吉钱币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县级钱币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大楼建筑面积1122平方米,现开设五个大型展厅。陈列展出古钱币、历史文物、民族文物、将军题词展。展室平面400余平方米。曾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以及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克罗地亚等国内外展出各类文物270件(次),古钱币3000余件(次)。 因古钱币收藏规模宏大、品种齐全而被中国钱币学会及钱币专家、学者誉为“中原地区钱币收藏第一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堡,由巨型花岗石筑成。碑高26.36米,正面镶刻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1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顶部雕有三尊红军头像,象征三大主力红军。碑身下部有8组浮雕,分别为:战略大转移、遵义大转折、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路过回民区、翻越六盘山、三军大会师、胜利到延安市,再现了红军长征重要的历史节点。碑身背面刻有《将台堡会师简介》
西吉震湖
西吉震湖位于西吉县城西南约32公里处的震湖乡党家岔村,是 1920年宁夏海原8、9级大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也是世界第二大地震湖。西吉震湖形状狭长,原湖水面积约80平方公里,现有水面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 3110米,总面积达186万平方米,平均水深约12米,最深处达27米,蓄水量1120万立方米。党家岔堰塞湖是目前高原地区最大的地震堰塞湖,也是宁夏最大的堰塞湖。湖内生长着鲢、鲤、草鱼等近10 种鱼类,其中有彩色鲫鱼。每年春季有成群的野鸭到这里"落户",直至湖面结冰后才恋恋不舍地南去越冬。还有大山雀、猫头鹰等近10种野生鸟类。堰塞湖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湖中生长着五彩缤纷的鲫鱼,在科学界至今是个谜。
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位于西吉县城北15公里的火石寨乡境内,东距六盘山140公里,须弥山景区28公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胜地。由于山体岩石呈现栗色,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故而被人称为火石寨。每当春夏时节,满山遍野花草丛生,色彩斑斓,蜂恋蝶舞,生机盎然。在稀疏的林木间,还生长着一簇簇箭竹,为北方山水增添几分南国姿色。在火石寨方圆百里之内,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其中著名的有扫竹岭、石寺山、照壁山等,尤以天然石城最为奇特。走进火石寨,一座座丹峰赤壁迎面而来,造型独特,美轮美奂,景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景区由云台山、石寺山、大石城三大板块组成,有情鸟峰、棋盘梁、禅佛寺、板石窟、云台山、石寺山、大石城等八大景点和历代开凿的石窟群30多孔。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植被繁茂,丹霞地貌和原始森林在这里完美结合,造就了最奇异最多彩的自然景观。
著名人物
马思忠,宁夏西吉人。回族。1943年参加陕甘宁边区回民骑兵团。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宁夏西吉县副区长、区长、公安局长、中共宁夏泾源县委第一书记,宁夏固原专署副专员,中共隆德县县委第一书记,宁夏固原地委副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自治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1993年5月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1998年5月当选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届政协主席。是中共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三、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重要荣誉
2004年2月,西吉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2011年,西吉县先后荣获首个“中国文学之乡”、“中国西芹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级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7年6月,西吉县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
2020年8月,入选2020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2月,中共西吉县委员会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7月,入选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名单。
2021年8月,西吉县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2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3年1月,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参考资料
西吉县情简介.西吉县政府办.2019-03-11
区划人口.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13
【简介】我叫西吉--西部吉祥之地,这是我的简历!.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西吉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7-25
西吉县情简介.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01
西吉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2024-03-01
县情简介.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01
西吉县地理环境.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13
西吉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历史沿革.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13
【投身社会实践 喜迎建党百年】(4)| 我的家乡—— 西吉.北方民族大学.2024-03-13
我区调整个别乡镇区划.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3-13
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公布r.澎湃新闻.2021-08-29
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拟退出贫困县序列.搜狐网.2024-03-13
西吉县地质.西吉县政府网.2024-03-30
特色文化 || 西吉概貌 - 西吉新闻网.西吉新闻网.2024-03-30
西吉县地理环境.西吉县政府办.2019-03-11
西吉县推进河长制的做法与思路.西吉县人民政府.2019-03-12
西吉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30
机构职能.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14
西吉县人民政府.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30
31岁升副厅,位西北职务有调整.鲁中晨报-今日头条.2024-12-17
关于西吉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14
西吉县教育体育局法治政府建设报告.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13
聚焦丨定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西吉县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13
正在崛起的西部之城——西吉.微信公众平台.2024-03-30
2017年度西吉钱币博物馆决算.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14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碑文敬读.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4
神秘吉祥地--震湖.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30
七彩火石寨.西吉县人民政府.2024-03-30
两会背景.中国新闻网.2024-03-30
宁夏特产之西吉马铃薯.固原市西吉县.2019-03-12
“马铃薯之乡”迎来春季收购热潮.中国政府网.2019-03-21
“百企百村(西吉)互助行动”在京启动 签约百亿扶贫项目.新华社.2019-03-21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共391个).中国政府网.2019-03-21
城市荣誉.固原市人民政府网.2019-03-18
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 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4-03-29
【百县榜】“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榜单出炉!.小康新闻.2024-03-29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07-05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0-07-12
新闻浏览.小康杂志社.2020-08-22
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政府信息公开-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2021-06-02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水利部.2021-06-02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农业农村部.2021-06-02
全国脱贫攻坚1981名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名单发布.澎湃.2021-06-20
交通运输部命名41个县(区、市)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9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地名介绍.博雅地图.2022-02-17
县教体局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吉安县人民政府.2024-03-29
宁夏5县(市)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百家号.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