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宁县

中宁县

中宁县(英语:Zhongning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下辖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全县总面积3369.5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中宁县常住人口总数为33.4万,下辖6镇、6乡。县政府驻地中宁县平安东街行政中心。

中宁县地势中间低、四面高,主要由平原、山地、缓坡丘陵等地貌构成;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境内共有25条河湖、29个断面,且黄河自县域北部穿境而过。先秦时期,该地属羌族和戎族的杂居地,秦秦灭六国之战后被正式纳入版图,并在汉朝时正式设县,名为眴卷县。此后该地又在十六国时期改设为鸣沙县、明朝时期改设为中卫市、清朝时期改为中卫县。民国时期,因政府驻安宁堡,取中卫、安宁两地首字命名了该地,中宁县自此得其名。

中宁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最早、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主要发展以电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为主的第二产业。2022年GDP为212.8亿元,在中卫市各区县中排名第二,人均GDP达63143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4:56.2:32.4。截至2022年末,该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2287.7千米,境内有包兰等3条铁路,京藏等4条高速及2条国道和省道穿境而过,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中宁县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除了有黄羊古落景区等国家级3A景点外,还有隋唐秧歌、中宁剪纸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该县已陆续获得获得“中国枸杞文化之乡”“中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县(市)”等10余项誉称。

名称由来

明、清时期,该地属中卫市管辖,1933年,中卫县东部划出一地取名中宁县,其名字取自驻地安宁堡和中卫县两地之首字命名,因此得名中宁。

历史沿革

先秦​

中宁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级中卫市管辖,该地历史最早可追溯至3万年前,春秋时期是羌族和戎族的杂居地,直到秦秦灭六国之战后才将此地纳入版图。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时,该地隶属北地郡富平县,治所在今利通区西北部。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中宁县地带被设为眴卷县,原富平县以南地带被划出归安定郡管辖。时下安定郡辖21县,眴卷县就属其中。东汉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发生羌族起义,安定郡和北地郡被迫内迁,眴卷县成为羌族游牧区,县的建制从此废弃。十六国时期,眴卷地区先后属于前赵(匈奴)、后赵()、前秦(氐)、后秦(羌),北魏时期属薄骨律镇。西魏时期县制恢复,设鸣沙县,属普乐郡管辖。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设会州,州治在鸣沙县;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改会州为鸣沙镇。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在该地境内黄河以北地带置丰安县,属灵武郡管辖。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在鸣沙设环州,同时,设鸣沙县隶之。唐朝期间,该地多次更换地名及隶属地,期间曾受到突厥可汗默啜可汗吐蕃多次入侵。北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党项族李继迁攻占灵州,此后,中宁地区由党项族统治。元代时设鸣沙州,属宁夏府路。

明清​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鸣沙归庆王府卫队中护卫屯守。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该地设为中卫市,中宁地区的张义堡、威武堡以西属中卫管辖,以东属广武营和鸣沙州城管辖。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废除卫所制度,宁夏中卫改为中卫县,中宁地区属中卫县管辖。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于宁安堡设渠宁巡检司,代表中卫县衙管理渠口、宁安一带事务,其辖区略大于今之中宁县。

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年),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宁夏回族自治区爆发以金积堡为中心的回族起义,中宁的回民参加了这次起义,中宁地区成为清朝政府镇压回民起义军的战场。

辛亥革命后,该地县的建置未变,渠宁巡检司撤销。

中华民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公元1924~1927年)失败以后,新旧军间战争不断,宁夏广大山区又连年遭受旱灾,加之兵匪蹂躏,中宁人民苦不堪言,从此,中宁动乱四起。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6月,宁安堡发生“苏马混战”,境内两大军阀部队激战月余,堡民死伤惨重,当地货物财产也被洗劫一空。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中卫县东部地带被划出置中宁县,驻安宁堡,取中卫、安宁两地之首字命名。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1月1日),中宁县政府正式成立,县城设在宁安堡。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属宁夏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区(驻中宁县)管辖,不久后该专区撤销,中宁县复归省直管。

1949年9月14日,中宁解放,同月18日,中宁县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049年12月中宁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隆重召开,各族人民从此进入了当家作主人的历史时代。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撤销宁夏省建制,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置甘肃省银川专区,中宁县属银川专区。到1958年10月2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1972年,银南地区设立,中宁县划归银南地区管辖。1998年,撤销银南地区和县级吴忠市,设立地级吴忠市和利通区,中宁县归吴忠市管辖。2004年,地级中卫市设立,中宁县隶属中卫市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中宁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宁夏平原南端,是古丝绸之路的中转要冲。中宁县位置介于东经105°26′~106°7′,北纬37°9′~37°50′之间,东临利通区、青铜峡市,西依中卫城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县境东西宽约为50千米,南北长约为60千米,总面积达3369.58平方千米。

气候

中宁县地处中国南温带亚干旱气候区和中温带干早气候区过渡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日差大。根据中宁气象站1953—1985年数据统计,中宁县多年平均气温为9.1℃,县内历年平均降水量为221.6毫米,其中夏季为降水量高峰期,降水主要分布在中宁县西南山区。当地历年的风季为3—5月,风向多为西北和偏南两个方向。全县性风沙日数历年平均为8.8天,冬春季风沙频繁,时有沙暴出现。历年地面平均初霜日(日最低气温≤0℃)在10月上旬,平均终霜日在4月下旬,平均无霜期165.3天。县境内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数可达2990小时。

地质

中宁县处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走廊过渡带的东端,靠近中朝准地台的鄂尔多斯市西缘拗陷带。

寒武—奥陶纪(距今约6—4.4亿年)时期,东部华北海域的贺兰海槽与西部祁连海槽在该地相汇,境内海水茫茫,海底的洋流作用仍将许多碎屑物质和火山灰带到这里堆积,形成初期的板岩千枚岩等。泥盆纪(距今约4.05亿年)时期,西面的祁连山脉海槽已褶鲮隆起成山,东面牛首山、烟洞山一带地势低洼,构成四周环山的盆地,盆地内河流、湖泊纵横。石炭纪(距今约3.5亿年)初期,地壳运动使祁连山北部山地重新下沉,海水又涌入该地,境内出现海陆交替情况,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形成了煤、粘土和石灰岩等沉积矿床。此后,从二叠纪(距今2.85亿年)至今,该地一直是陆地环境。1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地球上发生过强烈的造山运动,该地北面的贺兰山、牛首山崛起形成山脉。大约从第三纪(距今约6500万年)开始,由于青藏高原迅速隆起,本区形成向北东方向突出的弧形断裂,造成了现今中宁境内断块山地和断陷盆地相间的地貌结构

中宁县地表出露的岩层主要有8个类型:寒武系的夹板岩、奥陶系下统米钵山组的大理石、志留系下红色砾岩及砂岩泥盆纪下统中宁组的砂砾岩和泥灰岩、石炭系下的相页岩及夹砂质灰岩、下第三系的红色砂岩及砾岩、上第三系的粘质砂土及砂砾岩、第四系的砂石及砾石。其中灰岩、夹板岩主要分布在米钵山、天景山、牛首山及烟洞山,砂石、砾石主要分布在沿黄河清水河两岸。

地形地貌

中宁县地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为宁南山区和引黄灌区的衔接地段,整体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县境四面环山,中部为低平盆地,整体地势呈四面高、中间低趋势,北部、东部和南部多为山地和丘陵,地貌类型主要有平原、山地、缓坡丘陵。全县平均海拔在2955米~1100米之间,总面积为4226.5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为671.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2.7%;缓坡丘陵面积1481.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0.1%;平原面积总计约80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7%左右。

水文水利

水文

中宁县内的水源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来源为过境的黄河、红柳沟、当地山区自发山泉水及雨季的山洪沟,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等4类自然水源及田间灌溉渗漏补给。此外还有山泉眼11处,有雨季山区泄洪山洪沟30多条,其中流入清水河的9条、流入南河沟的11条、流入黄河的15条。

黄河从中卫胜金关入境,自西向东经过中宁县宁安、东华、长鸣等8个乡后从青铜峡市出境,县境内径流长达86千米,占地面积78.24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959.7平方千米。根据1940—1974年资料显示,黄河在中宁县境内的径流量年平均值为31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为3600立方米/秒,丰水期为7—9月,枯水期为4—6月。

清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宁夏原州区(现为市)开城乡境内的黑刺沟。该河流从同心县马家河湾流入中宁县,经过长山头农场、长山头乡等5个乡后于来眼山西侧注入黄河,经过本县的径流全长43千米,流域面积204平方千米。根据1955—1978年水文站资料显示,该河流平均年过水量可达1.24亿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282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85立方米/秒。

水利

黄河过境,中宁县水利工程建设历史悠久,自西汉便已有开凿渠道、引黄灌溉的农业活动。现中宁县境内涉及的水利工程有黄河引水渠——七星渠、北滩渠2座,长山头水库、三门峡水库、店洼水库等4座大中型水库;中宁县小湾、凉风崖水库2座小型水库;及地下水型水源地——康滩水源地一处。

七星渠始建于西汉设眴卷县初期,是黄河右岸的干渠。西从中卫县永康乡,东到中宁县白马乡新田村,全长87.6千米,引水49立方米/秒,灌溉面积可达22.3万亩。七星渠中宁段干渠共有清水河渡槽、单阴洞渡槽等7个输水渡槽,四道渠渡槽、冒葫芦渡槽2个排洪渡槽,1个排洪涵洞,8个退水闸。

土壤

中宁县的土壤可划分为8个土类,土类下分了23个亚类,其中灰钙土、盐土、风沙土、新积土、浅色草甸土、湖土为自然土,灌淤土、人工混咸土为人工作用的农业土壤。灰钙土主要分布于南北山地、缓坡丘陵和灌区边缘地带,占地面积为全县土壤总面积的76%左右,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洪积、冲积物,部分为风积物。灌淤土主要分布于黄河冲积平原,占中宁县引黄灌区面积的62%左右,成土母质主要为河流冲积物、灌水淤积物和洪积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中宁县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煤炭、黏土、石膏芒硝等10余种矿,探明的金属矿主要有铁矿、钢矿、锰矿石金矿等。石灰岩矿主要分布于黄河两岸,其中黄河南岸的天景山矿区储存量最大,矿区储量达4亿吨。煤炭资源目前累计探明储量约为2945万吨,其中以无烟煤为主,分布于碱沟山、大东沟、烟洞山等地。此外,其他探明的矿产资源还有水泥用大理石8.1亿吨、碳化钙用灰岩1.45亿吨、石膏24.12亿吨等。目前,中宁县境内已有石灰岩矿床7处、采矿权区10个。

水资源

中宁县的水资源主要为过境的黄河、清水河及山区的山泉水。根据1940—1974年资料显示,中宁县黄河过境流量的年平均值可达31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为3600立方米/秒,境内七星渠、跃进渠等四条干渠从黄河配水总计约8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流量的2%左右。清水河年均输水量为1.24亿立方米,是中宁县枸杞产园用水的主要来源。此外,中宁山区有10余处水质较好的山泉水、53眼较大的古井,这些泉、井水每年大约可提供0.188亿立方米的水源。

中宁县的地下水源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根类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及断层脉状水,可开采水总量为3.8亿立方米/年。此外,该县还有灌溉地下水,其灌区渠道和田间灌水渗透补给水量占总地下水补给的75%,灌溉时间为每年的4—9月。

土地资源

中宁县四面环山,东、南、北部为高山,西部为低山,中部为平原,境内土地主要为黄河灌区和山地丘陵。截至2020年,中宁县农用地为282233公顷、建设用地为17885公顷、其他土地为27899公顷。其中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60924公顷、园地面积为9407公顷、林地面积为9303公顷、牧草地面积为192059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0540公顷;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为5689公顷、自然保留地面积为22210公顷。

可再生资源

中宁县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83.12小时,日照率65%,历年农作物生育期(3—9月)所需日照时数年平均值为1789.9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62%。县境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3.01千卡/平方厘米,主要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育期(3—9月)所需太阳总辐射能为101.03千卡/平方厘米,农作物生长活跃期(10℃)的太阳辐射能为85.4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水稻、小麦、玉蜀黍属全生育期所需的太阳辐射能分别为89.0千卡/平方厘米、66.52千卡/平方厘米、89.09千卡/平方厘米,其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57%、0.87%、0.92%。

生物多样性

动物

中宁县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境内已证实发现的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23目59科179种,其中有80种动物为经济动物(鸟类34种、兽类27种、两栖动物3种、爬行纲8种、鱼类8种)。在国家保护动物类别中,该县拥有国家一类珍贵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冠麻鸭3种;国家二类珍贵保护动物——白琵鹭、天鹅、蓑羽鹤、金钱豹、长尾斑羚等11种。

植物

中宁县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植物种类较为匮乏,目前该县已证实发现的种子植物共有41科,约415种,其中天然植物有30科223种,栽培植物有28科192种,大部分植物在农林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少部分植物为毒害植物,众多植物中禾本科豆科菊科藜科类植物占全县植物类别的50%以上。其中,编织用植物有早柳、芦苇、香蒲、赖草、茇草、沙鞭等,药用植物有枸杞、甘草、沙参重瓣铁线莲等。食用植物有发莱、普通念珠藻予、蘑菇等,蜜源植物酸枣树、老瓜头,胡枝子马蹄针沙枣等。

自然保护区

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中宁县长山头农场境内,占地面积为179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49公顷,是宁夏境内原始自然资源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公园内野生灌丛面积12585亩,最具有代表性的陆生水生植物有83种植物。此外,境内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大天鹅、红脚隼、猎隼、纵纹腹小鹗5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41种。2011年3月,该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示范点,园内设有国家级候鸟监测站、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是区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12月,该区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宁夏天湖国家湿地公园。

自然灾害

中宁县的自然灾害有水灾、冰雹、旱灾、风灾、冷冻害、病虫害、地震等,其中危害较大的为水灾和地震。黄河中宁段全长68千米,每年雨季中宁县都会受到暴雨后洪水的影响。2002年12月,受黄河凌汛影响,黄河流经中宁县青铜峡库区的一处堤坝决口30多米,黄河水挟冰块顺流而下,淹没了500亩养鱼池塘、1.5万亩高产农田,围困人数40余人。

2004年8月3日,中宁县遭受特大暴雨侵袭,使5万人受灾。暴雨发生后一小时内,高降水量引起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全席所有山洪沟几乎同时爆发山洪,洪水流量最大每秒达600立方米左右。此次暴雨带来的灾害造成中宁县5万人受灾,其中余丁、白马、石空、鸣沙最为严重。农作物约2.4万余亩面积受损,其中玉米受灾1.87万多亩,水稻受灾近6000亩,枸杞受灾1000余亩,还有农户3000余间房屋受灾。此外,县内50余套水利配套设施、防洪坝、饮水管道、桥梁等水利工程也被洪水冲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00多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3月9日,中宁县辖下有6镇6乡。县政府驻地为中宁县平安东街行政中心。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中宁县常住人口为33.79万人,户籍总户数10.82万户,户籍总人口数为34.8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6.99万人,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0.28%。全县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17‰,死亡率为6.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4‰。

民族

中宁县历史时期曾有汉、维吾尔、回、蒙古等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又有藏、苗、壮、朝鲜等少数民族陆续迁入该县。截至2022年末,中宁县常住人口为33.79万人,其中汉族常住人口为24.55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72.65%,回族常住人口9.17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27.14%。

语言

中宁县人口大部分为汉族,只有少数人口为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全县人口均说汉语,其地方语言属于大北方官话的兰银官话区银吴片方言,但中宁话内部又略有差异。黄河以北地区主要说中卫话,其特点是无前鼻尾韵,主要元音带有鼻化音色彩;渠口农场一带主要说“河北话”,其主要特点是一般能分别前后鼻尾韵;黄河以南各乡镇则口音一致,俗称“河南话”;马家粱乡、大战场镇的居民是近年从固原市彭阳县两县迁移来的,仍说固原话。固原话属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其主要特点是古入声字今读阴平或阳乎。

宗教信仰

中宁县佛教始于西夏,盛行于唐朝。该县境内的石空石窟佛像制作于唐朝,县内另一处佛教活动中心——牛首寺,在汉代时就有宗教活动,牛首山还与九华、普陀、峨眉、五台并列为佛教名山。民国时期,全县已有寺庙51处、佛教徒5824人,“文革”运动后,县内大部分寺庙被拆毁,寺庙的僧尼被遣散,各寺庙停止举办庙会,佛教开始没落,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落实了宗教政策,各寺庙堂口才逐渐开放。

该县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口主要为回族东乡族,明朝时,中宁的回族在固原市一带定居,逐渐发展出回民聚居村,明末时,该地回民因天气环境不适应生存而集体搬迁至中宁县七星渠地带,和当地的汉民杂居,伊斯兰教因此跟随这批回民一同进入中宁县,并就此发展起来。

民国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的天主教派负责人夏荣昌来中宁县政府驻地宁安堡设立天主教堂,并以通过收纳外地难民的方法发展教徒,自此,天主教在中宁县开始发展。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当地政府给予资金支持新建立了教堂,后陆续发展教友400余人。

中宁县道教历史最早可追溯自明朝时期,明、清时代,中宁县牛首寺西寺有儒、释、道三合一的教堂一处。到民国时期,该县作宗教寺庙普查登记时,全县有道教宫观3处,即二区一乡的太清官、三圣宫以及二区三乡的三教堂,但无道士。截至1994年,全县有“正一”派在家阴阳道士40多人,分散在各乡。

经济

综述

中宁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具有“杞乡锰都”之称,是宁夏民营经济发展最早、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该县第一产业主要以猪、牛养殖在内的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主要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其中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

2022年,该县全县地方生产总值(GDP)为212.8亿元,同比增长7.4%,其地区生产总值在中卫市各区县中排名第二。该县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2亿元、119.6亿元、69亿元,其三次产业结构为11.4:56.2:32.4。

第一产业

中宁县的第一产业在县内三大产业结构中占比最少,主要以猪、牛、羊、禽肉类畜牧业为主。2022年,该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3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31.8亿元、0.3亿元、15.1亿元、0.5亿元和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60.4%、7.8%、5.4%和4.4%。该县生猪生产下降较快,草畜产业稳定增长,整体上看畜牧业生产态势较好。

中宁县还盛产水稻、小麦、枸杞、砂瓜等特色农产品,其中以枸杞产业最为有名。宁夏枸杞已有4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6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是唯一入选国家道地中药材标准认证的枸杞品种,其区域品牌价值达190.32亿元。截至2023年,全县枸杞标准化规模种植面积17万亩,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区14个,区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0.4万亩,其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产业

中宁县主要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在县内三大产业结构占比中排名第一。2022年,该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9.6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该县工业共分为18个大类行业,其中有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增长的行业主要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

此外,中宁县还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锰生产基地,其金属锰产能达80万吨、锰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已突破120亿元、电解金属锰产能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截至2023年,中宁县已初步形成了锰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光伏材料及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4个百亿元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

中宁县第三产业在县内三大产业结构中排名第二,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4%,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等在内的服务业及资产投资为主。2022年,该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1.2%,金融业同比增长1.6%,房地产业同比增长2.2%,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3.7%,非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3.8%。但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如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区属中央项目投资都呈下降趋势。

经济功能区

中宁工业园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大特色园区”之一,目前,中宁县已经初步形成了锰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光伏材料等产业4个百亿元产业集群。该园区的锰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已突破120亿元,其电解金属锰产能占全世界市场份额的40%,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锰生产基地。该工业园区占地面积为49.5平方千米,园区内入驻企业数达13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47家,引进的著名企业有杭州锦江、浙江今飞、明阳集团、宁夏天元锰业集团、铭岛铝业公司、等国内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2021年,该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6.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5.9%,园区固体废弃物重复利用率达37.1%,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率达60.9%。

重要企业

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共800亿元,员工2万多人。注册地在宁夏中宁县,位于中宁县石空工业园区。该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企业、最大的锰矿石生产商和供应商。曾连续多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旗下共7家分公司。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天元锰业集团凭借619.7亿元的营业收入,在《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排名第175位。

江苏明阳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明阳集团)创建于2003年,总部坐落在江苏徐州,是一家综合性的企业集团,产业涉及矿山开采、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等领域。该集团曾获"国家级绿色矿山"等称号,旗下全资、控股企业共10家。截至2023年,明阳集团已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和全球新能源企业15强,并稳居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1位。 

社会

教育事业

2019年、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99%以上,初中毕业升学率分别为96.8%、99.2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93.36%、93.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6.15%、99%。截至2022年,中宁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7所(其中幼儿园61所、小学46所、九年制学校9所、普通中学7所、高级中学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6万余人,毕业生13189人,专职教师3465人。

宁夏中宁中学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新堡西街,始建于1947年,是宁夏示范高中。学校占地23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末,该校有64个教学班、3800余名学生、242名教职工,其中高级教师65名,一级教师80名。区级骨干教师10名,市级骨干教师35名,县级骨干教师80名。该校持续20余年培养出县理科状元,其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高分段学生人数、重点大学人数及升学率均居全县第一,同时居市、区前列。荣获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学校等称号。

文化事业

中宁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电影放映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33个、社区文化室21个、农家书屋133个。还有广播发射台8座、电视发射台3座,每年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此外,该县常年开展元旦晚会、文艺汇演、小合唱等文化活动,并创作过《红枸杞的畅想》《枸杞之乡》等文艺作品。

中宁县图书馆位于宁夏中宁县宁安东街,成立于1978年12月,隶属县文化旅游广电局管理。2009年,中宁县委、政府在县城新区投资新建了宣传文化中心暨图书馆、文化馆大楼,“两馆”大楼建筑面积7100平米,其中图书馆建筑面积3500平米。馆内图书达12万余册,其中图书10.8万余册、合刊9500余册、报纸2120本;数字资源达4.5个TB。馆内设有电子图书借阅机3台、电子报刊阅读机1台、读者查询机3台。此外,图书馆在全县共建成文化共享基层信息点112个,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26个。该图书馆年流通总人数达13万多人次,图书借阅册次达11.2万。

科技事业

中宁县2022年全年共争取了上级科技项目96个,争取项目资金3690.44万元。年内全县专利授权量420件,存量有效发明专利97件。该县还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引进科技创新团队3个、获批项目资金130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26人,组建创新团队2个,获批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技术创新中心19家。截至2023年,中宁县共有科技特派员151名,创办各类企业41家,组建经济合作组织33家。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中宁县拥有卫生机构226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14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1个、社区卫生站6个、村卫生室154个、诊所38个、医康养综合服务中心1个、健康教育所1个、采血机构1个。拥有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263张,其中,乡村医院(所、室)拥有床位23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967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670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0年,中宁县共有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健身步道3千米,安装健身路径43套、乒乓球台29副、篮球架21副。该县全年组织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共21项,参加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健身活动并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4个。县内有4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12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全县每个学校均形成特色体育项目2~4项,80%的学生至少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

社会保障

2022年,中宁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4万人,其中,职工7.1万人,离退休人员2.3万人。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3.2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统筹医疗保险28.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6万人。此外,中宁县还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5家,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1843人、14622人,全年共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分别为1409.7万元、8132.4万元。

人居环境

2022年,中宁县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为285天,优良率达78%。全年空气质量PM10年均值为72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值为34微克/立方米。年末城市污水处理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其空气质量各项数值常月位居全市第三。

交通

综述

中宁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几何中心,是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和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境内有包兰、宝中等3条铁路,有京藏、定武等4条高速以及G109、G338两条国道和S308、S310两条省道穿境而过。自2018年年末起,中宁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398千米,已开通城市公交线路24条310千米、农村客运线路55条1046千米,拥有二级、三级汽车客运站各1个、四级汽车客运站10个,乡镇客运站共10个。

公路

中宁县现有京藏、福银、定武、乌玛四条高速公路,及G109、G338两条国道和S308、S201、S310、S101四条省道。截至2018年底,中宁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398千米,其中国道339千米、省道76千米、县道29千米、乡道795千米、村道1035千米、专用道路124千米,高速公路160千米、一级公路34千米、二级公路418千米、三级公路281千米、四级公路1505千米。公路网密度为50.28千米/百平方千米,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到2022年末时,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减少到2287.7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增加到195.5千米,全年公路客运量36.7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0.22亿人千米。

铁路

中宁县是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和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现境内有包兰、宝中、太中银、银西、吴忠城际五条铁路过境,其中包兰、宝中、太中银、银西高速铁路四条铁路为中宁县铁路主骨架。该县预计在“⼗四五”期间开展铁路建设项⽬4个,项⽬总⾥程153公⾥。其中中卫市⾄平凉铁路中宁段约55公⾥(含联络线),太中银铁路定边⾄中卫增建⼆线中宁段约42公⾥,包兰铁路银川⾄⻩⽺湾段增建⼆线中宁段⾥程约42公⾥,天元锰业华夏特钢铁路专⽤线,⾥程约14公⾥。

公共交通

截至2019年,中宁县开通城市公交线路24条310千米,共有城市公交运营车辆119辆;开通农村客运线路55条1046千米,运营车辆132辆;开通长途客运班线线路30条共4762千米,运营车辆88辆。其中公交中途站156座、农村招呼站51座,二级、三级汽车客运站各1个,四级汽车客运站10个,乡镇客运站10个。2020年,该县农村客运班线变更至11条410千米,农村客运车辆为71辆;长途客运线路减少一条,总里程不变,运营车辆减少至64辆。基本实现县内道路运输全方位覆盖。

人文

中宁县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置县史。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有黄羊湾岩画、双龙山石窟(石空大佛寺)及天湖中国湿地公园等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还有枸杞膏制作技艺、中宁剪纸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宁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黄羊钱鞭、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两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石空花灯制作技艺、中宁鸡血面制作技艺、中宁彩塑技艺等数项。

黄羊钱鞭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时期,由明代游牧民族的一种牧羊舞发展而来。它流传于宁夏中宁县余丁乡黄羊村一带,是一种集舞蹈、健身、体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最早的形式是把铜钱拴在羊鞭的两端,舞鞭时能产生清脆的响声,后来这种形式作为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仪式”被流传下来。

花灯制作普遍存在宁县各乡镇,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唐朝花灯制作较流行,至宋代达到了制作技艺的高峰,并在清代中期进入鼎盛期。花灯制作过程复杂,从选材、加工、组装、固定等工序到一个完整灯笼的制作,共需要十余道工序。其主要用于春节元宵节庆装饰及相关祭祀活动,以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文物古迹

中宁县历史悠久,境内分布着黄羊湾岩画、双龙山石窟(石空大佛寺)、明长城遗址鸣沙洲塔等历史古迹数项,其中鸣沙洲塔为国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塔为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龙山石窟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宁革命烈士纪念碑及李吉武烈士纪念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龙山石窟位于中宁县余丁乡,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时期,是唐朝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文化宗教圣地。该寺共有13个石窟,9间无梁洞规模最大,为该石窟寺的中心,洞高25米、深15米、宽13米,内塑88佛,佛龛两侧有彩色壁画,与敦煌石窟的唐代壁画相同,被誉为丝绸路上的小敦煌。该建筑于1961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鸣沙洲塔,原名安庆寺永寿塔,位于中宁县鸣沙镇北侧的黄河古道边。始建于西夏,原是一座八角落13级楼阁式砖塔,塔底边长3.14米,六层以上已塌毁,残高约27米,1985年加固,修后高度为42米。永寿塔原为鸣沙州安庆寺内的主体建筑,但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时发生地震,导致寺院塌,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时修复完毕,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又发生地震,使得修复完整的永寿塔又损坏一半,因此,现存塔是明代重建的。

中宁华严塔位于恩和镇华寺村的农田寺院中,寺院正门上方写着华严寺。原先的华严寺早已倒塌,如今的寺院是1994至19967年间,当地信教群众积极募化筹款修建而来的。原先华严塔也曾在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那次大地震中倾覆,28年后的乾隆十年(公元1737年),工人在原地按原样进行了重修该塔,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华严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塔身七层,通高25米,覆斗状塔顶,上置桃形攒尖琉璃塔刹,南券门上端有砖刻楷书“华严宝塔”四个大字。

习俗节庆

中宁县的民俗、节庆文化丰富多彩,有春节元宵节、枸杞文化旅游节等,其中较为热闹的节日为春节,较为著名的民俗有隋唐秧歌、社火表演等,每年春节,中宁县都会举行舞龙、舞狮、扭秧歌、抬花轿等社火表演,及开展以黄羊钱鞭、中宁舞狮、隋唐秧歌、蒿子面等非遗项目为主题的民俗活动,集中展示与年俗相关的非遗项目,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隋唐秧歌起源于中宁曹桥村,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时期,是宁夏中宁县民间的一种古老秧歌形式。该秧歌在曹桥村至今已经传承至第七代。表演者们身着古装,分别扮作唐王、娘娘、大臣、宫女、武士等角色,“交替走”“圆场步”“十字串花”等队形不断变换,其舞蹈蕴含着农民“驱除邪疫”“祈保平安”的美好祝愿。

中宁刘庙狮子发源于中宁原东华乡刘庙村,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姬发时代,最初作用主要是用来镇山。清代时,有一个四川省民间狮子队来中宁舞狮,当地便将其舞狮与武术结合,演变出有刘庙特色的刘庙狮子。其做法用纸浆和胶泥拍成狮头,用布做成狮皮,用麻做成狮毛,仿其舞法,以拳术,首倡其事。狮子的耍法分为文耍和武耍两种。文耍,指耍绣球、上桌子、打滚、抖毛等动作。武耍指狮子和拳术套在一起,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有软拳和刀、棍、枪、鞭等各类器械。

饮食

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当地百姓以面条为主食,其烹方式有煮、炒、炸、拌,且样样精通。其当地的特色饮食有蒿子面羊肉面羊排小揪面、砂锅鸽子面等。

篙子面是宁夏中宁的传统民间特色小吃,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旃曾在宁夏做官,其随行厨师将蒿子面的制作技术传给当地人,从此蒿子面在中宁一直流传。该面在和面的时候需要掺上适量的野生植物沙蒿籽儿磨成的“蒿面子”,让面柔韧爽嫩,香筋可口,后佐以羊肉臊子食用。2021年时,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该美食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时期,唐开元年间,中宁有一个王姓人中了武举,家中妇人为了招待官员,宰了四只鸡制作成四个不同样式的菜招待官员,并给这四道菜赋予好的寓意,取名为“四喜碗”。从此以后,四喜碗便成为中宁人在婚丧嫁娶时招待宾客的招牌菜,流传至今。

该菜肴基酒公鸡、母鸡,每一婉的制作、工序都不相同。第一碗“加旨碗”,选取鸡脯肉剁成肉馅后,匀出一部分肉馅铺在蛋饼上,上下加裹,再油炸之后切成小块制作成直发器;另一部分肉馅调味拌面粉,挤成小肉蛋炸成鸡肉丸子。第二碗“虾腐碗”是先将鸡油鸡蛋大馒头弄破搓成小颗粒,搅拌成黏稠状上笼蒸,名为虾腐碗。第三碗“酥肉碗”,是将鸡腿肉切成肉丁加上面粉、鸡蛋和调料拌均捏成小条状,入油锅炸成酥肉,碗里再加以当地红枸杞作为点缀。第四碗“丸子汆丝碗”,是用鸡丝、粉条豆腐条等加在一起,叫做“氽丝子”。完成这些步骤后,将这些食材装入四个碗,然后再分别向四个碗里加入粉条、阳芋、豆角、黄花、木耳,加入鸡汤调味,做成四个大碗菜,四喜碗就制作完成了。

特产

中宁枸杞本名宁安枸杞,是宁夏五宝(枸杞、甘草、贺兰石、二毛皮、太西煤)之首,因原产地在中宁县城宁安堡而得其名。中宁枸杞继承了中国长期利用野生枸杞的传统经验,是中宁县的贵重中药材。中宁枸杞通常每年开花两次,夏采者称“夏果”,秋采者谓“秋果”,新鲜枸杞颗粒的色泽艳红,似纺锤形,壮如枣核。经传统工艺加工后,干枸杞可久贮不腐。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中宁县现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分别为中宁县黄羊古落景区、天湖旅游区。该县其他较为著名的景点还有中宁枸杞博物馆、中宁县杞菊红生态农庄、中宁县余丁乡双龙山石窟、中宁县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等。

主要景点

黄羊古落景区位于中宁县黄羊古村庄,规划面积688亩,北起岩画保护区,南至338国道,西以跃进渠泄洪渠为界,东到跃进渠与包兰铁路交界处。该景区是集文旅观光、研学写生、美食康养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区。2021年,“黄羊钱鞭”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22年末,黄羊村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3名。

天湖旅游区位于宁夏中宁县境内,北与中宁县毗邻,距中宁县33千米;南于同心县接壤,距同心县42千米,南北长12.7千米,东西宽18.9千米,总面积77.12平方千米,折合11.57万亩。其中湿地面积4.5万亩、耕地面积4.5万亩、荒漠草原面积2.57万亩。西靠米钵山,东临清水河畔,处于固海扬水灌区区域内,区位伏势显著,交通通信十分便利。

中宁枸杞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7月18日,是国内首座以枸杞文化展示为主题的博物馆。该博物馆高45.9米,为8层塔式建筑,由上至下分为枸杞历史介绍、枸杞文化展示、枸杞加工流程、枸杞产品会展和枸杞全国销售分部等5个展示专区。除了展示枸杞的历史、文化、加工流程等,该博物馆还将集中展示“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50年来的发展历程。

对外交流

2016年,在昆明市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中宁县政府负责人与4家招商引资企业代表签订合作协议。同年,中宁县首次代表中国组团赴德国柏林参加第79届“国际绿色周”,并与法国埃尔凯舍姆市签署了友好城市建设备忘录。

2022年8月,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韩国友好交流周活动在银川市启幕,中宁县与韩国忠清南道青阳郡线上签署了《建立国际友好县郡关系备忘录》。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走进中宁.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5

中宁县地理位置.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9-16

中宁简介.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图片—中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图片查询.2023-09-16

..2023-10-13

中宁县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18

中宁县黄羊古落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宁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6

赞!天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杞程中宁.2023-09-26

政府信息公开.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联系单位:中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5

人民网:宁夏大学枸杞职业技术学院落户中宁.宁夏大学新闻网.2023-09-25

银中高铁29日通车 中宁东站准备就绪.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5

中宁县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提升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5

中宁县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18

自然地理.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17

气候小知识|温带气候.民航气象中心.2023-09-26

中宁县2022年9月份河长制水质监测情况公示.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5

自治区水利厅关于中宁县红柳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2023-09-25

建制沿革.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9-25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3-09-26

民营经济.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2022年中宁县经济运行情况.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1

中卫市沙坡头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政府.2023-09-21

海原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海原县人民政府.2023-09-21

区位交通.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18

中宁:交通变迁输入满满幸福感.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9-24

历史文化.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中国" 五宁" 地名溯源 " 南宁" 之名竟始于元朝(图) ( 2 ).广西新闻网.2023-09-16

人口总量成倍增长 人口素质大幅提升 —自治区成立60年中卫人口发展新成就.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9-25

「钩沉」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怎么成立的?.央广网.2023-09-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72年).中国政府网.2023-09-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银川记忆.2023-09-26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3-09-18

中宁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宁夏水利厅.2023-09-20

关于2021年第一批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中宁县小湾、凉风崖水库维修养护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0

中宁县综合施策保障水源地安全.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9-20

..2023-09-24

中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10-13

能动履职 | 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监督活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宁夏检察.2023-09-26

四季旅行|天湖国家湿地公园.新华社.2023-09-24

遇见宁夏|中宁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黄河凌汛为害 宁夏渠口农场防洪堤决口30多米.中国新闻网.2023-09-21

宁夏中宁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 5万人受灾.人民网.2023-09-21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8

领导之窗.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18

2022年中宁县畜牧业生产平稳向好.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2

现代农业独具特色.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10-13

2022年中宁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2

新型工业集群崛起.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2

中宁工业园区崛起三大产业高地.人民资讯.2023-09-25

中宁:奏响项目建设奋进曲.金台资讯.2023-09-25

企业简介.宁夏天元锰业集团.2023-09-26

旗下公司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2023-09-26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完整版).经济观察报.2023-09-26

关于我们.明阳集团.2023-09-26

集团简介.明阳集团.2023-09-26

明阳集团发布进军世界500强宣言.全国能源信息平台.2023-09-26

..2023-09-23

中宁中学简介.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2023-09-23

本馆概况.中宁图书馆.2023-09-22

中宁县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促进县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3

行政许可公示.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9-23

中宁县人民医院.中宁县人民医院.2023-09-26

行政许可公示.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9-23

中卫市一区两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排名(2022年1月).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3

中卫市一区两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排名(2022年2月).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3

中卫市“十四五”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9-24

中宁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五”规划 (征求意⻅稿).中宁县政府.2023-09-24

我市3家单位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录.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9-24

市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9-24

黄羊钱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24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24

中卫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通知.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9-24

非遗里看年味儿:黄羊钱鞭.新华社.2023-09-24

宁县木架灯笼丨传统文化中的传承.微游甘肃.2023-09-25

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5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09-24

华严塔纠偏加固工程有序推进.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中宁县余丁乡双龙山石窟.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4

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80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3-09-24

杞乡文物会“说话” 文物故事讲不完(第2期)丨鸣沙洲塔.杞程中宁.2023-09-26

鸣沙洲塔:原名安庆寺永寿塔 因地震使“永寿塔”复崩其半 现存塔是明代重建.中国小康网.2023-09-24

华严塔.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09-25

宁夏中卫社火闹元宵 民俗文化乐不停.中国日报网.2023-09-26

“中华杞乡·康养中宁”第三届枸杞文化旅游节开幕 4条精品旅游线路发布.新华网.2023-09-24

盘点中宁春节里的非遗~“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线上展,请查收!.中宁圈子.2023-09-26

中宁 | 社火起,年味浓!社火排练让年味越来越浓!.中宁圈子.2023-09-26

非遗里看年味儿:隋唐秧歌.新华社新媒体.2023-09-24

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庙舞狮”的传承活动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2023-09-25

“一带一路”探寻起源地——探秘中宁饮食文化.央广网江西频道.2023-09-24

小小的宁夏,长长的面!宁夏,一座被遗忘的面食之城. 宁夏文化和旅游.2023-09-26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你知道吃中宁蒿子面,有什么讲究吗?.文旅中国.2023-09-24

非遗里看年味儿:蒿子面.新华社.2023-09-24

中宁四喜碗,吃出吉祥与幸福.银川新闻网.2023-09-25

宁夏“五宝”之变.新华社.2023-09-24

中宁特产.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4

国内首座以枸杞文化展示为主题的博物馆开馆.艺术中国.2023-09-24

旅游景点.中宁县人民政府.2023-09-24

中宁县黄羊村:绘就“百年古村”多彩画卷.金台资讯.2023-09-24

探访宁夏中宁县黄羊古落文化旅游新体系.中国新闻网.2023-09-24

春城搭台“中宁枸杞”闪亮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人民网.2023-09-25

中国(宁夏)·韩国友好交流周活动在银川启幕.中国侨网.2023-09-25

李天才.中华军网.2023-09-26

中宁县石空镇倪丁村魏天录:做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中国小康网.2023-09-24

中卫红色名片----枸杞.中国日报网.2023-09-24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24

名单来了!命名411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表彰59个模范单位和100名模范个人.中国军网.2023-09-24

这项国家级荣誉,中宁榜上有名.中宁县融媒体中心.2023-09-26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开.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