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号航空母舰
小鹰号航空母舰(英文:USS Kitty Hawk,舷号:CV-63),是美国海军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小鹰”级的首舰,也是世界最大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于1961年4月29日,正式编入美国太平洋舰队开始服役。母港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迪戈海军基地,舰名源自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小鹰镇。
小鹰号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为6110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81123吨,舰长1069英尺(323.8米),舰宽252英尺(76.8米),航速32节,装备3座M29八联装“北约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配备有各种雷达、雷达预警系统、电子战系统以及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1956年12月27日,小鹰号航空母舰在纽约造船厂开工建造,1960年5月21日下水,1961年4月29日正式服役。1962年10月7日,小鹰号航空母舰加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1965年10月,越南战争爆发,小鹰号航空母舰前往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对越南采取攻击行动,这次行动是小鹰号第一次参与实际的战争。20世纪70年代,小鹰号航空母舰频繁奔波于太平洋各地。包括越南难民的搜救工作、解决伊朗人质危机问题等。1992年12月27日,小鹰号航空母舰进入波斯湾,打击了伊拉克南部的定点目标。
1963年6月6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率领高级军政官员登上小鹰号。1979年,小鹰号曾赴珍珠港参加了一场电影拍摄,在名为《最后的时刻》这部影片中,小鹰号扮演了“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的角色。2007年11月,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在被拒访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后,经由台湾海峡返回日本。2009年1月,小鹰号航空母舰在美国布里梅顿港宣布退役,正式结束了长达48年的服役。2021年10月,美国海军把小鹰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以1美分(约合0.065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设在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的国际拆船公司拆解。2022年6月1日,已经退役的小鹰号被拖到位于美墨边境的南帕德里岛的拆船厂进行拆解。
1980年,小鹰号航空母舰获得美国海军颁发的“功勋战舰奖”和“海军航空兵太平洋作战效能奖”两项荣誉,被认定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最佳航空母舰。1995年,获得太平洋舰队颁发的“年度战斗效能奖”。“小鹰级”航空母舰系列是美国最后一个传统动力航空母舰系列,一旦小鹰号退役,美国海军现役航母将全部实现核动力,标志着美国成为世界上只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适应喷气式飞机的发展,按“超级航空母舰”的概念设计建造了“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该级舰服役后,一些因设计建造而导致的缺点日渐显露。1956年,美国海军开始对第5艘“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进行改型设计,因其改变较大,故命名为“小鹰”级,共建造了4艘。
小鹰号航空母舰是小鹰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同级别的航空母舰还有“星座”号、“美利坚”号以及“肯尼迪”号。小鹰号是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小鹰镇命名的。当地也是莱特兄弟首次成功飞行的地点。
研制历程
1956年12月27日,小鹰号航空母舰在纽约造船厂开工建造,1961年时的总造价为4亿美元。1960年5月21日完工,同日正式下水。
小鹰号航空母舰在总体设计上沿袭了福莱斯特航空母舰的设计特点,其舰型特点、尺寸、排水量、动力装置等都与佛瑞斯特级航空母舰基本相同,但在上层建筑、防空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配备等方面均做了较大改进。可搭载不同型号舰载机70架至100架,拥有完善的防空、反舰、反潜、对陆打击乃至核打击能力。
与“福莱斯特”级航母比较,小鹰号航空母舰飞机升降机位置的变化。小鹰号航空母舰甲板边升降机中有3部留在右舷,其中有两部布置在上层建筑的前方,1部设在上层建筑的后方。这与“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的布置相反,可使轴向跑道的两个弹射器工作速度更快。小鹰号航空母舰左舷的一部升降机安装在斜跑道后面,把“福莱斯特”级原来在降落区前端移到了飞行甲板的后部,这种改变大大改善了舰上的飞行作业,使美国海军首次在航空母舰上实现了弹射、着舰、进出机库同时作业。
相比“福莱斯特”级航母,小鹰号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面积增大,升降机加大,岛式上层建筑后移。这一改变主要是考虑到升降机的布局,改变之后,飞机的起降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小鹰号航空母舰在岛式上层建筑后部增设了一根格式桅杆,上面装有测高雷达。同时,取消了前后两侧门毫米火炮,代之尾部两侧舷台的双联装“小猎犬”导弹发射系统,后来由“海麻雀”导弹系统所替代,每个导弹发射系统均配有枚导弹,大大提高了航空母舰的远程防空能力。
技术特点
舰体设计
小鹰号航空母舰舰长1069英尺(323.8米),舰宽252英尺(76.8米),甲板总面积4.1英亩,航空母舰吃水深度36英尺,标准排水量60100吨,满载排水量81123吨,采用矩形烟囱。
结构
小鹰号航空母舰采用封闭式舰首,微凸式方尾,舰体从舰底至飞行甲板形成整体式的箱型结构,加强了舰体强度。各要室部位均有装甲防护。
小鹰号航空母舰从底层到舰桥顶部共有11层,约有18层楼高,总计有2400余个舱室。第一至第四层是燃料、淡水、武器弹药舱和轮机舱;第五、第六层是水兵住舱、行政办公室、食品库和餐厅;第七、第八层是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操纵人员的住舱;第九、第十层是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而十层以上为上层建筑(即甲板以上突出的部分),有8层楼房那么高,由下而上分别为消防、医务、导弹、电梯人员住舱,工具、通讯及电气材料库,军官住舱,司令部及舰长参谋人员、新闻人员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由于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载舰员人数众多,其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备,共设有1座海上医院,65张住院病床,6个手术室;4个百货商店,1个邮局,2个理发室,1个洗衣房等。
飞行甲板
小鹰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长1046英尺(318.8米)、宽252英尺(76.8米),相当于3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其上载有1个舰载机联队,82架各型飞机,拥有4部飞机升降机和4座蒸汽弹射器,每隔30秒即可弹射1架舰载飞机升空。飞行甲板的弹射跑道长度为263英尺,降落跑道为120英尺。
舰载武器
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贮航空弹药1600吨。装备3座M29八联装“北约北约轻型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航空导弹发射装置,每座装有8枚导弹,各有一部MK78火控达用于目标跟踪和制导。3座MK15“火神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6管20毫米舰炮,射速3000发/分(改进型Block1为4500发/分)射程15公里,用于对抗150~500米距离的空中目标。还装备有4x洛拉尔·海柯尔MK36 SRBOC 6管红外照明弹和箔条干扰弹发射装置,射程4公里,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SSTDS),SLQ-36水精(Phasel)电声干扰装置。
动力系统
小鹰号航空母舰由四台蒸气轮发动机驱动,总计28万马力,最高航速可达32节,在航速30节时续航力为4000海里,在航速20节时续航力可达12000海里;舰上的电力系统可提供14000千瓦的电力,燃油储量为7800吨,航空汽油储量为5800吨。
航电系统
小鹰号航空母舰装有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塔康”系统、OE82卫星通信无线、SSR1接收机、WSC3收发信机等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配备SPS48E、SPS49(V)5、SPS67、MK23TAS搜索雷达各1部,SPN41、SPN32A、SPN44、SPN46引导雷达各1部,SPN64(V)9导航雷达1部,MK95火控雷达6部,MK91导弹发射火控系统3部,WLR3雷达预警系统、WLR11瞬时测频接收机、SLQ29电子战系统、MK36舰载无源干扰中国湖泵动式榴弹发射器4部。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还装有2400部电话和互联网终端,可以收看6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
舰载机
小鹰号上载有一个舰载机联队,即第15舰载机联队。截至2004年,该联队下辖9个飞机中队,装备各型舰载机82架,其中F-14A“F-14战斗机”战斗机20架、F/A-18C“大黄蜂”战斗/攻击队24架、A-6E“入侵者”强击机16架、E-2空中预警机“鹰眼”预警机4架、EA-6徘徊者式电子作战机“徘徊者”电子战飞机4架、S-3B“北欧海盗”反潜机6架、SH-60F“SH-60海鹰直升机”反潜直升机6架、MH-53直升机60H“黑鹰”救援直升机2架。9个飞机中队分别是:第51战斗机中队(10架F-14A)、第111战斗机中队(10架F-14A)、第27战斗/攻击机中队(12架F/A-18C)、第97战斗/攻击中队(12架F/A-18C)、第52攻击机中队(16架A-6E)、第114空中早期预警机中队(4架E-2C)、第134战术电子战中队(4架EA-6B)、第37反潜直升机中队(6架S-3B)、第4反潜直升机中队(6架SH-60F、2架HH-60H)。
各飞机中队是基本的行政组织和战术单位,编制人员不等,其中:战斗机中队负责实施全天候空中作战,建立和保持制空权,战斗/攻击机中队负责全天候空中作战和对敌攻击战,夺取制空权,攻击敌方地面或海上目标;攻击机中队负责用常规和核武器实施全天候作战,攻击敌方海上或陆岸目标;战术电子战中队负责实施电子对抗和电磁攻击,夺取战场制电磁权,空中早期预警机中队负责为航空母舰战斗编队及友军提供全天候雷达预警和侦察勤务,担负航空母舰舰载机的空中指挥引导;反潜机中队负责实施全天候反潜作战,确保航空母舰战斗编队的安全。
截至2004年,第15舰载机联队编制总人数2480人,其中军官320人。联队长由资深飞行军官担任,海军上校军衔,负责联队的作战、情报、通令、战备、训练等工作,战时负责制定空袭作战计划、对各飞机中队实施战术控制。该联队平时驻岸上,受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司令部的行政领导;参加训练或执行任务时随舰活动,此时行政上受航空母舰舰长的领导,作战上直接受航空母舰战斗编队司令指挥。
人员编制
在小鹰号上工作的人员多达5480人,其中包括舰员2930(军官154人)、航空兵人员2480人(军官320人)、司令部人员70人(军官25人)。舰上配舰长和副舰长各1人,下设10个部门和1个舰载机联队。舰长为海军上校军衔,副舰长为中校或上校军衔。美海军对航空母舰舰长和副舰长的要求非常严格,规定:只有在舰上架机起降过800-1200次、有4000-6000小时飞行纪录、担任过飞行中队长或舰载机联队长职务的优秀指挥军官才有资格担任航母舰长和副舰长。
小鹰号航母设有作战、航空、航海、武器、轮机、医务、牙医、供应、安全和飞机中级维修等10个部门。每个部门配部门长和部门长助理各1人,下设若干分队。各部门中,以作战、航空和飞机中级维修这3个部门最为重要。
作战部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组织战备训练、完成指定的情报搜集、鉴别与传送、对空中飞机实施作战控制、进行视觉与电子通信、实施电子战、提供气象与海浪预报等,下设作战训练、情报、通信、电子战、气象等分队,分别由作战官、训练官、情报官、通信官、电子战官、气象官等领导。
航空部门是其中最大的部门,占舰员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强。主官是航空部门长,士兵们常常戏称他为“航空老板”,“航空老板”在舰长的领导下负责保障飞机的起降、吊放、加油、装弹和飞行安全在内的空勤任务,其主要助手是“小老板”-航空部门长助理。航空部门下设行政管理与塔台分队、飞机起吊分队、甲板飞机牵引分队、引降装备操纵分队和加油与装弹分队,由飞行甲板官、飞机弹射官、拦阻官、机库甲板官、航空燃油官、装弹官、飞机起吊官以及行政助理、训练助理等领导。
飞机中级维修部门负责督促和领导舰载机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舰载机联队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该部门由4个分队组成,即行政管理分队、飞机中级维修分队、机载设备维护分队和甲板支援设备维护分队,主要人员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飞机维修与保养技术人员,人称“飞机保健医生”。
航海部门负责航母的航海安全与导航以及航海器材的管理与保养;武器部门负责舰上武器的操作、维护和修理,进行反潜搜索和攻击,保管爆炸物品、导弹和核武器;轮机部门负责所有推进器和辅机的运行和维修;安全部门负责实施和协调航母和舰载机联队的安全计划,辖有1个50人的舰上陆战队保安分队;医务部门负责医治伤病员,进行卫生、健康诘座、指导战场急救;牙医部门负责牙科治疗,进行口腔卫生指导,透视照相;供应部门负责购买、接收、储存和发放物品,进行装备统计、零件修理、分配电影、并向舰上人员供应个人消费品。另外,小鹰号航母上还编有2名随军牧师,负责鼓舞士气。
性能数据
以上信息来源:
服役情况
1961年4月29日,小鹰号航空母舰正式编入美国太平洋舰队开始服役。1962年10月7日,小鹰号航空母舰加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取代中途岛号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成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旗舰。当时小鹰号被定义为攻击性航空母舰。
1961-1979年
在正式服役后,小鹰号首先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西大西洋试航。随后,于1961年8月11日离开诺福克前往巴西里约热内卢。在此期间,舰船稍作停留并搭载了巴西海军部长等要员。随后,小鹰号于9月下旬与巴西海军的五艘驱逐舰联合进行了海上演练。10月1日,舰船绕过合恩角,并于10月13日抵达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停留两天后,继续向北航行,并于10月20日抵达秘鲁卡亚俄。在此期间,受到了秘鲁总统的款待并允许登舰参观。11月18日,在圣迭戈外海,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治·安德逊上将登上小鹰号航空母舰甲板,观看了“威尔逊”号(DDG-7)导弹驱逐舰和“大马哈鱼”号(SS-581)潜艇的反潜联合演练,以及“托皮尔”号(CLG-18)巡洋舰的“小猎犬”舰空导弹发射,以及小鹰号的舰载机空中表演。5天后的11月23日,小鹰号驶入旧金山海军船厂,接受试航后测试和检修。
在1962年上半年,小鹰号一直在圣迭戈外海进行着战备训练。随后,于9月13日,舰船离开旧金山海军基地,首次执行了西太平洋部署任务。进入10月7日,舰船接到命令加入第七舰队,代替“中途岛”号(中途岛号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成为旗舰。在完成了对菲律宾举行的航空周空展的参与后,舰船于11月30日离开了马尼拉港。几天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费尔特海军上将登上了航空母舰进行视察。
1963年1月2日,小鹰号结束了对香港特别行政区为期十余天的访问,随后驶抵日本横须贺港口,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分别对神户、岩国市和贝浦等港口进行了访问。4月2日,小鹰号返回美国圣迭戈。1963年6月6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率领高级军政官员登上小鹰号,观看了加利福尼亚州外海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的军事表演。在此期间,肯尼迪总统向小鹰号的官兵发表了讲话,强调了海洋控制对于安全、和平和最终胜利的重要性。几天后,肯尼迪总统又致函给在“星座”号(CV-64)航空母舰上观看同一场军事表演的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表达了对航空母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重要作用的认可。1963年7月至10月期间,小鹰号先在加利福尼亚外海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攻击作战演练,随后前往夏威夷海域进行了战术演习,之后又承担了美国中央情报局U-2间谍侦察机的首次舰上通场飞行任务。10月下旬,舰船再次前往西太平洋部署,在航行至日本外海时得知了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消息。11月25日,是肯尼迪总统举行葬礼的日子,当天,小鹰号以半旗、礼炮致哀的方式驶入日本佐世保港,以表达对肯尼迪总统的哀悼。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小鹰号先后在南中国海进行了巡航,随后前往菲律宾海域和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联合战备演练。1964年7月20日,小鹰号完成了远东部署任务,返回美国圣迭戈。
1965年10月19日,经过普吉特海峡海军基地半年的大修和西海岸的训练,小鹰号从圣迭戈驶离,经夏威夷前往菲律宾苏比克湾,准备参加对越南的海上作战行动。从11月26日开始,小鹰号正式参与了对越南的作战。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其舰载机共出动1万多架次,投下了10700多吨的炸弹,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境内的多个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了多次打击。在面对越南人民军的激烈反抗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小鹰"号展现了大无畏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和良好的作战状态。对此,美国海军颁发了通令嘉奖。然而,在对越作战开始半个月后的1965年12月,"小鹰"号发生了一起事故:三号主机室发生了大火。为了防止火势蔓延至弹药库引发爆炸,损管人员不得不紧急向弹药库灌水。尽管成功保住了弹药库,但火灾造成两名舰员丧生,48名舰员受伤。几天后,"小鹰"号继续投入了战斗。
1966年6月,小鹰号回到了圣迭戈。经过4个多月的维修、休整和恢复性训练后,于当年11月4日第三次远赴东南亚水域部署,11月19日抵达日本横须贺,并随即与“星座”号(CV-64)航空母舰换防,担任第77特混舰队的旗舰。11月26日,小鹰号离开横须贺,经苏比克湾前往杨基站,并于12月5日开始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昼夜不停的攻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鹰号不仅继续保持着对越作战的攻击态势,而且还先后接待了多批军政要人登舰参访。
1967年5月28日,小鹰号离开苏比克湾,经由日本返回国内,6月16日抵达旧金山以西海域时,与“普拉特”号油轮(AO-24)发生了碰撞,幸运地未造成严重损失。6月19日,小鹰号返回圣迭戈,一周后驶入长滩海军造船厂接受维修。8月25日,小鹰号重返圣迭戈,随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海上演练,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1967年12月18日,在菲律宾苏比克海湾,小鹰号上的飞机轮胎库区发生了严重火灾,持续了3个小时之久,大量轮胎被烧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小鹰号多次远赴西太平洋地区参加越南战争。
1971年3月10日,小鹰号和“突击者”号(CV-61)航空母舰在对越攻击作战中一同创下了纪录,连续进行了233架次的飞机出动。同年4月,小鹰号、“突击者”号和“汉科克”号(CV-19)航空母舰组成了第77特混舰队,其中两艘航空母舰常驻杨基站,一艘在附近巡航,实施了24小时不间断的攻击行动。攻击重点是南越国与老挝的主要通道,旨在阻止越南民主共和国军队进入南越境内。
1972年10月12日,越战前线的小鹰号在前往东京湾防区途中,发生了一起种族主义分子闹事事件。事件中有100多名舰员参与了争斗和斗殴。虽然事件在短时间内得以平息,但近50名舰员受伤。
1973年1月至7月,小鹰号的母港由圣迭戈暂时更换为亨特角。当年1月14日,小鹰号驶入亨特角干船坞,开始进行多用途航空母舰的改装工作。改装内容包括:增设10座新型直升机标准站、安装声纳/声纳浮标读数分析中心及相关设备、修改大部分航行操作程序、新增反潜战目标分类和分析中心、部分改装推进系统、全面更换海军标准燃油系统为海军馏出燃油、扩建飞行甲板上的喷焰偏转器,以及安装了可发射F-14“F-14战斗机”战斗机的强大蒸汽弹射器等。这些改动标志着小鹰号航空母舰从原来的攻击型航空母舰转变为一艘多用途航空母舰。4月28日,小鹰号驶出亨特角干船坞,次日,即其12岁生日,正式被命名为多用途航空母舰,舰号由CVA改为CV。从此,小鹰号的任务不仅包括攻击作战,还加入了反潜作战任务。
1973年下半年至1976年初,小鹰号除了多次在西太平洋执行任务外,还参加了一系列海上军事演习,包括1973年和1975年的两次“环太平洋”演习。在此期间,小鹰号发生了两次事故:首先是1973年12月11日,位于菲律宾以西700千米处,舰上的锅炉室发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火灾被及时扑灭后,航空母舰被拖往苏比克湾进行抢修。其次是1975年6月10日,位于威克岛西北135海里处,舰上的1号主机房突然大量进水,但幸运地损失不大,损管人员采取了紧急措施。
1976年3月8日,小鹰号离开了圣迭戈,12日抵达布雷默顿的普吉特海峡造船厂干船坞,开始接受为期1年、耗资1亿美元的全面翻修。这次翻修旨在使航空母舰更适合F-14战斗机“雄猫”战斗机和S-3A“海贼”反潜机的起降作业,以在制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翻修工作包括增加了F-14和S-3A飞机的搭载空间和机载武器的装卸和维护设施,加装了舰面支持设备的维修站和S-3反潜机的航电支持设备,扩大了用以贮存和维护新型空射导弹的武器舱室,并将原来的“小猎犬”舰空导弹系统换装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轻型RIM-7M“海麻雀”舰空导弹”舰空导弹系统等。1977年3月,翻修工作全面完成,小鹰号于4月1日离开普吉特海峡回到母港圣迭戈。经过近半年的恢复性训练和出海准备后,于9月25日从北岛海军航空站出发,再次赴西太平洋部署。
1978年5月15日,在西太平洋执行了8个月任务的小鹰号返问国内。1979年,小鹰号搭载第15舰载航空联队再次踏上西太平洋部署的征程。在东南亚期间,除执行止常值班任务外,小鹰号还奉吉米·卡特总统之命在越南外海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救和援助行动,帮助大批越南难民逃离本国。当年10月下旬,南朝鲜总统朴止熙遇刺身亡后,小鹰号奉命赴朝鲜沿岸巡防,以备不测。不久,伊朗发生人质危机,小鹰号又应召驶往北阿拉伯海提供救援支持行动。为参加这次营救行动,小鹰号的海外部署时间延长了两个半月,最后和其舰载第15航空联队一起获得了海军远征奖章。在这次部署期间,小鹰号曾赴珍珠港参加了一场电影拍摄,在名为《最后的时刻》这部影片中,小鹰号扮演了“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的角色。
1980-1999年
1980年2月,小鹰号回到了圣迭戈,不久后获得了美国海军颁发的“功勋战舰奖”和“海军航空兵太平洋作战效能奖”两项荣誉,被认定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最佳航空母舰。1981年4月,小鹰号第十三次被命令前往西太平洋部署。同年9月6日,在印度洋上巡逻时发生了一起事故:一架正在降落的A-7“海盗”强击机不慎与正在滑跑起飞的一架F-14战斗机“雄猫”战斗机相撞,造成一人死亡,两人重伤。在此次部署期间,小鹰号多次在南方地区海参与对越南难民的救援行动,因此获得了人道主义救援奖章,并再次获得了海军远征奖。1982年1月,小鹰号返回美国布雷默顿,不久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全面检修。1983年1月,小鹰号维修完毕并进行了恢复性训练。1月19日,在华盛顿州沿岸,小鹰号与加拿大海军“育空”号护卫舰发生碰撞,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
1984年1月,经过近1年严格训练,小鹰号搭载第2航空联队,作为B战斗群的旗舰再次赴西太平洋部署。在此次西太平洋之行期间,小鹰号的航程达到了62000海里,并在北阿拉伯海连续值勤达60天之久。1984年3月12日,正在日本海航行的小鹰号与苏联“胜利”级671号攻击型核潜艇意外相遇并发生了轻微碰撞。当时,小鹰号载有数十枚核导弹,而671号核潜艇也至少携带了2枚核鱼雷。8月1日,小鹰号返回了圣迭戈,几个月后再次获得了战斗效能奖。
1985年7月,小鹰号再次作为B战斗群的旗舰,搭载第9航空联队前往西太平洋。在此次部署期间,舰载第7航空联队的飞行员创下了安全飞行18000多小时、拦阻着舰7300次的纪录。同时,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器和着舰拦阻装置也保持了100%的完好性。当年10月19日,在西太平洋某海域,小鹰号附近的一架SH-3H“海王”直升机在进行反潜巡逻时因发动机故障坠入海中,小鹰号立即赶赴事发地点,成功将落水机组人员救上航空母舰。
1987年1月3日,小鹰号告别母港圣迭戈,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环球之旅。在这次环球航行中,航空母舰及其第9航空联队再次创下了长时间无事故远航的纪录。其间,小鹰号曾在印度洋连续值勤106天,其舰载机的远程活动范围也反复得以验证,当年7月3日,小鹰号绕过非洲最南端后返同费城海军基地。为表彰小鹰号的环球之旅,美国海军再次授予其远征奖章和功勋舰艇奖。
1988年1月,小鹰号在费城造船厂开始了其服役近30年来耗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现代化改装。在为期近3年的改装中,舰上的各种设施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增添了多种先进的舰载机。这不仅大大提升了航空母舰在空中、水面和水下立体作战中的能力,而且将其服役寿命从原先计划的30年延长到50年。
1990年8月2日,现代化改装结束后,小鹰号开始试航和恢复性训练。不久,搭载第15航空联队的小鹰号第二次前往南美海域活动,途中曾经驶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1991年12月11日,小鹰号回到母港圣迭戈。1992年8月1日,小鹰号被指定为太平洋舰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的“战备航空母舰”,战备编队包括第5巡洋舰/驱逐舰分队、第17驱逐舰中队和第15航联队。经过数个月的出海准备,小鹰号于11月3日第16次前往西太平洋。在这次部署期间,小鹰号曾连续9天在非洲索马里沿海巡逻,为在索马里参加“恢复希望”行动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联合部队提供支援。12月19日,小鹰号受命与“突击者”号(CV-61)航空母舰换防,前往波斯湾驻守。1993年1月初,小鹰号率先发起了一场联合攻势作战行动,对伊拉克南部地区的特定目标进行空中打击,以应对伊拉克对联合国制裁的持续挑衅。
1994年6月24日,小鹰号启程执行其第17次西太洋部署任务。在6个月的巡航期间,针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如当时朝鲜核问题和国际核查问题引起美朝关系紧张,航母小鹰号起到了积极的稳定作用。当年10月,在封锁朝鲜西海岸新区期间,小鹰号沿中国黄海边缘海区巡航时与中国海军的一艘水面航行的“汉”级核攻击潜艇不期而遇,双方均未避让。在此情况下,小鹰号起飞了一架“海盗”反潜机,投下反潜声呐对中国潜艇进行定位。中方紧急出动了两架歼-8和两架苏-27战斗机战机为潜艇护航,同时小鹰号迅速起飞两架F-14战斗机“雄猫”战斗机进行警戒飞行。随后,中国战机打开火控雷达锁定小鹰号,形势紧张。为避免进一步升级冲突,小鹰号召回了“雄猫”战斗机,率队驶离接触海区。1995年初,小鹰号回到国内,再次获得太平洋舰队颁发的年度战斗效能奖。不久,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CV-72)航空母舰搭载第11航空联队刚从波斯湾归来,入驻了小鹰号。
1996的上半年,小鹰号先是同其舰载第11航空联队进行了新战法协调演练,后又赴夏威夷群岛参加了多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智利和澳大利亚)海上力量举行的“环太平洋1996”联合军事演习。10月11日小鹰”号开始了其第18次西太平洋之行。在为期近半年的部署期间,小鹰号伴同“独立”号(CV-62)航空母舰曾开赴台湾海峡,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东海导弹发射进行监视,后来又访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巴林等地,接下来又赴海湾两度访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利港,最后在回国途中又访问了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和霍巴特港。1997年4月11日,在夏威夷稍事逗留后的“小鹰号回到圣迭戈,不日即开始了为期15个月、耗资1.1亿美元的大修和改造,改装工作涉及舰上500多处,外壳涂漆也全部更换。
1998年7月6日,小鹰号离开圣迭戈,开赴远东执行一项全新的使命:替换“独立”号航空母舰,作为美国海军唯一的永久性前沿部署航空母舰入驻新母港日本横须贺。8月11日,小鹰号载着第5航空联队抵达横须贺,随即投入适应性部署训练。1999年3月2日,小鹰号驶离横须贺。开始了计划三个半月的海外部署。在参加完在关岛外海举行的“纵列突击”演习后,小鹰号及其第5航空联队奉命于4月3日急赴波斯湾,以增强伊拉克南部禁飞区的盟军力量。在这次116天的部署行动中,小鹰号的第5航空联队共出动飞机8800架次,其中对伊南部禁飞区出击1300架次,投弹20余吨。7月15日,小鹰号离开了波期湾,途中顺道访问了澳大利亚和泰国后于8月25日回到母港横须贺。10月22日小鹰号又驶往日本海,参加了美韩“雏鹰”军事演习和美日第11次年度海上演习。
2000-2008年
2000年4月11日,美国航母小鹰号在“奥布莱恩号等驱逐舰的陪同下离开日本横须贺,前往南太平洋参加与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泰国海军联合举行的“金色眼镜蛇”军事演习。在为期11天的演习中,三国海军共同演练了海陆联合作战、海上搜救和特种作战等科目。5月下旬,演习顺利结束,小鹰号战斗群于6月5日回到日本横须贺。同年秋天,小鹰号再次两次驶入日本海,参加了“雏鹰”海上演习和第12次美日年度联合演习。在“雏鹰”演习期间,两架俄罗斯苏-24和苏-27战机三次穿越了小鹰号上空,对演习进行侦察。面对这一情况,小鹰号立即派出F/A-18“大黄蜂”战机进行升空拦截。然而,在美机反应之前,俄罗斯战机已从容地绕过航母所在海域一圈后离开。尽管俄罗斯战机并未表现出敌对意图,美方仍然采取了不提出抗议的态度。然而,此后对小鹰号的应急反应和作战程序进行了调整,以防止再次遭受外国飞机的突然“袭击”。2000年11月20日,小鹰号回到日本横须贺。同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1个月,小鹰号也在台湾海峡附近活动。
2001年3月,小鹰号再次出海巡弋,3月22日抵达新加坡并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稍事停留。4月29日,在对关岛进行短暂访问后驶向“纵向冲击2001”演习区的途中,小鹰号庆祝了其服役40年的光辉日子。6月11日小鹰号返回母港横须贺。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对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角大楼发起突然袭击,美国举国震惊。为准备参加反恐战争,小鹰号于9月下旬赴太平洋进行了连续数天的舰载机夜间起降训练。10月初,由小鹰号、“文森斯号巡洋舰、“库欣”号驱逐舰、“加里”号护卫舰等舰艇组成的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奉命开赴北阿拉伯海,参加对阿富汗的“持久自由”反恐作战行动。其间,“小鹰号不仅出动F-14“雄猫”和F/A-18“大黄蜂”战斗机100多架次,对阿富汗塔利班基地恐怖分子进行攻击,还作为漂浮的前沿整备基地,向陆海军特种部队提供作战支持。11月7日,正在阿拉伯海的小鹰号上一名舰员突然意外落水,救援直升机和多艘小型硬壳充气艇立即展开搜救,连续两天搜救无果后,海军宣布该舰员已死亡。12月8日,小鹰号离开战区,23日回到日本横须贺港。
2002年4月,小鹰号出海进行计划中的春季训练,先是访问了关岛,后又在返程途中访问了新加坡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并在香港度过了其41岁生日。从6月5日起,小鹰号在横须贺港内接受了为期4个月的检修。检修结束半个月后的10月15日,小鹰号及其第5航空联队出海接受了4天的海上测试。10月25日,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离开横须贺并于11月中旬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些舰艇举行了第14次年度联合军演,演习期间,航空母舰战斗群曾赴台湾海峡附近活动。11月29日至12月3日,小鹰号对中国香港进行了4天访问,12月13日回到横须贺2003年1月23日,美军中央司令部命令小鹰号加入全球反恐战争行动,航空母舰遂于1月底启程向海湾进发3月初抵达海湾后,小鹰号与先期抵达的美国海军舰艇进行了联合演练,为不日发起的对伊拉克作战作准备。从3月20日起,小鹰号开始参加“伊拉克自由”战争行动,其间共出动战机2000余架次,投掷各种激光制导炸弹和卫星制导弹药近900吨,对伊境内的雷达基地、弹药库军用车辆和坦克停放场等目标进行了多次空中攻击。2003年6月5日,小鹰号回到横须贺,随即入干船坞接受检修。
2004年陈水扁就职期间,小鹰号在菲律宾北部海域操演。2004年3月6日,经中国政府批准,小鹰号抵达香港修整5天,有多家媒体上舰采访,香港警方给予了严密保护2005年1月29日,在日本千页县一带的太平洋海域,小鹰号上的一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阻拦着舰时因拦阻索断开而坠入海中,两名飞行员弹出座舱后被直升机救起,但甲板上多名空勤人员在事故中受伤。3月14日,小鹰号载着5000余名官兵和60架战机驶抵釜山广域市,参加了19~25日举行的美韩联合军演。8月7日至13日,小鹰号参加了在冲绳县和关岛附近海域举行的“联合海空2005”大型演习,航空母舰战斗群指挥员声称,这次演习展示了美国向盟国提供支持以及维护西太平洋稳定的决心。
2005年10月28日,美国海军宣布,到2008年以横须贺为前沿基地的小鹰号将由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取而代之。海军发言人称,换仿小鹰号航空母舰的决定已征得日本政府同意,但调用哪一艘“尼米兹”级核航空母舰来日本尚在讨论。对美国决定调换小鹰号一事,日本政府最高发言人表示“我们相信,航空母舰的换防将会继续保持美国海军的可靠存在,将会对维护日本的安全和未来世界和平作出贡献”。2005年12月1日,美国海军宣布,“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号(CVN-73)核动力航空母舰将于2008年替换“小鹰号,作为前沿部署航空母舰常驻日本并将接收已在日本的第5载航空联队。
2006年1月中旬,停泊在日本横须贺港内的小鹰号发生燃油严重泄漏事故。6月8日,小鹰号驶离横须贺,执行夏季巡航任务。6月19日至23日,小鹰号、“林肯”号(CVN-72)和里根号航空母舰(CVN-76)核动力航空母舰一起在关岛附近海域参加了“勇敢之盾2006”海空协同演习。中国曾应邀派员观摩了这场演习,中国人员曾登上“里根”号,但未登上小鹰号。截至2006年7月,小鹰号仍在西太平洋活动。同年中国海军一艘潜艇曾迫近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但美国军队并未发觉。2007年11月,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在被拒访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后,经由台湾海峡返回日本。
此后,小鹰号航空母舰进行了大量的联合军事演习和环太平洋航行,向世界展现美国的强大武力,并传播着美国的政治意图。
退役拆解
小鹰号航空母舰是美海军退役的最后一艘、同时也是最大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2008年6月,小鹰号航空母舰的任务被新型核动力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所接替。2009年1月,小鹰号航空母舰在美国布里梅顿港宣布退役,正式结束了长达48年的服役。小鹰号航空母舰退役后被封存在华盛顿州布雷默顿海军基地。在2021年春季,小鹰号曾短暂进入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干船坞上执行清理作业。
2021年10月,美国海军把小鹰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以每艘1美分(约合0.065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设在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的国际拆船公司拆解。2022年6月1日,已经退役的小鹰号被拖到位于美墨边境的南帕德里岛的拆船厂进行拆解。拆除工作于2022年7月正式开始,并定于2023年12月完工。
意义及影响
小鹰号航空母舰作为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主力之一,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提供了重要支持。第七舰队作为美国军队在该地区的主要力量,担负着干涉和维护亚太地区事务的任务。其具有灵活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支援能力,一旦出现地区事变或危机,能够快速响应并提供有力支援。此外,“小鹰级”航空母舰系列是美国最后一个传统动力航空母舰系列,一旦小鹰号退役,美国海军大约10艘航空母舰将全部实现核动力,标志着美国成为世界上只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
所获荣誉
总体评价
小鹰号是美海军退役的最后一艘、同时也是最大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其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采用4台蒸汽轮机作为动力,最大航速30节以上,续航力8000海里。舰上配有4部飞机升降机和4具蒸汽弹射器,可搭载不同型号舰载机70架至100架,拥有完善的防空、反舰、反潜、对陆打击乃至核打击能力。——(中国军网评)
小鹰号航空母舰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力量,体现出美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存在。‘小鹰’号永久驻扎在横须贺港,体现了它对东北亚地区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起到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作用。美国军事战略的特点是全球存在、全球到达以及全球力量,对于海军,则强调前沿存在和由海向陆的策略,实际上都是通过基地化实现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评)
小鹰号航空母舰不仅向世界展现了美国的强大武力,也同时传播着美国的政治意图。所以,有人说小鹰号不仅是一艘军事航空母舰,也是一艘政治航空母舰。——(海洋世界评)
参考资料
美海军“小鹰”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简介(组图).新浪网.2024-03-14
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经停香港(组图)-新闻中心-北方网.北方网.2024-03-14
资料:“小鹰”号航空母舰(图).新浪网.2024-03-14
被拒小鹰号航母故意途经台海向中国示威.新浪网.2024-03-14
美国海军两艘退役航母卖了两美分.百家号.2024-03-13
全球最大常规航母:美国黯然退场,中国蓄势待发.新浪网.2022-06-14
“小鹰”号辉煌谢幕 美航母进入全核化时代.中国青年报.2024-03-14
美军“小鹰号”航母各项性能指数(附图).新浪网.2024-03-13
凋零的巨舰.中国军网.2024-03-14
“小鹰”号航母退役前访香港 首次悬挂五星红旗.央视网.2024-03-14
全球最大常规航母:美国黯然退场,中国蓄势待发.百家号.2024-03-13
离家两万五千里: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被拖走拆解.凤凰网军事.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