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汉英
赖汉英(约1816年—1908年),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初期将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妻弟。
赖汉英知医理,擅武艺。1851年,金田起义的时候,赖汉英担任内医一职,职位相当于军帅,第二年升殿右四指挥。后来攻克南京时,其率部先入城,遍贴布告,宣布宗旨,安定人心,被升为夏官副丞相。1853年5月19日,与胡以晃等率战船各艘溯江西省征。同年9月,赖汉英因长时间攻打南昌市却没有成功,被调回了天京,并被革除了其职务。12月,扬州市传来告急消息,赖汉英又奉命率领军队前去救援。他带兵成功突破了清军的防线。1854年初,赖汉英调任东殿尚书。此后,有关赖汉英的事史载不详,最后于1908年因病逝世。
人物生平
赖汉英大约在1816年出生,是广东花县人,祖籍在惠州(也就是现在的惠阳区),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祖籍是梅州市(即现在的梅县区)。1851年,金田起义的时候,赖汉英担任内医一职,职位相当于军帅。次年升任殿右四指挥,开始独领一军,1853年春,太平军东下江南,赖汉英督领水军,升殿右四检点。攻克南京时,其率部先入城,遍贴布告,宣布宗旨,安定人心,被升为夏官副丞相。
1853年4月,太平军占领扬州市后,派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镇守。扬州是财富之区,又是南北曹运必经之地,清政府不甘心它的失守,多次纠集军队攻打扬州。1853年5月,赖汉英和胡以晃率领军队向西进发。随后,他们连续攻克丰城市、瑞州(现今的高安市)、饶州(现今的波阳)、乐平市、景德镇等诸多地方。9月,杨秀清因为赖汉英长时间攻打南昌却没有成功,就把他调回了天京,还革除了他的职务,让他到删书衙任职。12月,扬州传来告急消息,赖汉英又奉命率领军队前去救援。他带兵成功突破了清军的防线。
赖汉英经过三汊河一战,不仅救出困守扬州市的军民,并为北伐军的后援创造了条件。正因此役关系重大,凡参加三汊河大战的太平军将士都被授予“平湖加一等”的勋位。1854年初,赖汉英也调任东殿尚书。此后,有关赖汉英的事史载不详。一说,1856年“杨韦事变”后,他忧郁而死;一说,太平天国失败后,他避居九龙,于1906年潜归乡里隐居,于1908年因病逝世。
个人生活
赖汉英是洪秀全妻子的弟弟,出生在贫苦家庭,因其妹嫁给洪秀全而被称为“赖国舅”。
所获荣誉
相关争议
赖汉英之死
赖汉英为太平天国重要人物,《李秀成自述原稿>记太平军人物,除东、西、南、北、翼五王外,只记天官丞相秦日纲、地官丞相李开芳、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夏官丞相赖汉英五人,其重要可知。考现存太平天国文献以及王定安《贼酋名号谱>和清方记载,均未记有天京事变后有关赖汉英的事迹。新中国成立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花县洪秀全故居纪念馆都曾经进行多次调查,据所编《花县洪秀全史迹文物图片集》在洪秀全妻赖氏及妻兄赖汉英故乡《四角围赖屋村全景》下说明只有“目前该村老人还能说出‘赖屋出王娘’,及‘国舅拾猪屎’等传说故事”,也没有天京事变后有关赖汉英事迹。
到1975年12月至1976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政史系调查始见有关于赖汉英晚年的报导。据报导载炭步公社民主大队七十四岁的赖汉英孙女赖谷表示赖汉英是他阿公。赖谷表示赖汉英死得很凄凉。赖汉英是跟洪秀全干革命的,到过南京,由于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了他才跑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去(按:应在天京事变后去的),住在九龙城。当时清朝派人将赖汉英包围在楼上,还在周围装上很多毒药线,最后下毒手攻楼。赖汉英被逼得没办法,用被子包着头跳下楼逃走的,但跳下楼时碰上毒药线,回来后腿烂,一直到死都医不好。赖汉英从香港回家后,在家里不敢出门,因为人家说他是“红头贼,是有罪的。赖汉英的父亲也不敢说赖汉英在家里。赖汉英也不敢带其妻子走娘家,最终于从香港返家的两年后去世。炭步公社民主大队八十二岁的赖照良表示赖汉英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回来,是搞烂右腿的,整天包着,人家叫他“国舅爷”。79岁的赖礼贵表示他在八、九岁时见过赖汉英,赖汉英死的时候,他才是十岁左右。此外,还有五十八岁的赖汉英孙儿赖寿提到安葬赖汉英事及其妻表示于结婚第二年第二次安葬赖汉英。
不过根据相关报道,对赖谷等人的说法感到有八大疑问:
第一、自称为赖汉英孙女的赖谷,见过赖汉英的赖照良、赖礼贵和第二次亲自安葬赖汉英的孙儿赖寿其夫妻,为什么当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花县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历次去调查时都不说,却到华南师范大学政史系去调查时才说呢。
第二、金田起义后,清代官府对革命人物的家属都逮捕,冯云山的妻和儿子就被逮捕,为什么赖谷的父亲赖养—,即赖汉英的儿子,却独能安居于家乡呢。
第三、据赖谷说赖汉英是“由于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了,他才跑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去”,那么,赖汉英一直是在天京的。考天京事变后,敌人调查天京著名人物的名单内共有:天王洪秀全、石达开、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文忠衡正掌率赞天燕蒙得恩、副掌率顺天燕钟芳礼、真神殿大学士兼天官部事黄得用、地官加侯爵陈潘武、礼部尚书加侯爵刘庆汉、夏官丞相蔡子贤、秋官丞相加侯爵莫士暌、冬官丞相加侯爵陈得风、天官丞相加侯爵正任京都江南省佐将李春发、京都巡讨将帅黄文安、右二检点胡海隆、六十二检点刘云汉、镇守仪凤门佐将黄懿魁、北洋水师炎壹指挥熊姓、水师金壹指挥陈姓等十九人。这个名单调查得很详细的,连守仪凤门的佐将黄懿魁、小小的水师指挥熊姓、陈姓都在内,如果当时赖汉英在天京,为什么名单上没有他呢?在石达开出走后,《李秀成自述原稿>说:“国中无人,经朝臣查选”,选出费复恩,陈天成,李秀成,李世贤“出来肋国”,如果当时翰汉英在天京,为什么没有选到他呢?在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信任本家亲威,“中广在跟出都封干,本家商威地都封王,钱糖的地世都凡”由厂东跟出来的都封土,本亲戚也都封王,捐钱粮日封王,竟有二千七百多王”,为什么赖汉英以国舅之尊,又是开国著名人物,却偏偏不得封王。
第四、查九龙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租借给英国。在此以前,清代设有九龙司巡检,大鹏协水师副将驻此,赖汉英不可能躲藏于此。在此以后,为英国租借地,清朝不能派兵去捉人?
第五、赖汉英在英国租借地九龙藏匿不着,被清朝侦知,派兵去捕捉,为什么逃回花县家乡反能安居到病死,清朝却访缉不到呢。
第六、自太乎天国乙好十五年(1865年),森王侯裕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被捕解广州市牺牲后,太平天国人员逃避香洪追腔都不能倍留,许名无地可面卖身为“仔猪”都淹时做道际牵思郁个能停,许多无地可逃而卖身为“猪仔”时都因此而起,瑛王洪全福便是这样赴古巴。赖汉英何得独留香港。
第七,1902年洪全福在香潘筹备厂州起义,据调查说赖汉英1906年左右始从香港回花县,何以此次广州起义全无赖汉英声息。
第八,辛亥革命后,关于洪秀全及其家人亲戚朋友的事逊,有记载,有报导,特别是建国后历次在花县的调查,均未闻有天京事变后有关赖汉英事迹。何以到1975年12月和1976年六月的调查始突然发现。因此以上八点,都是与历史事实抵触,于理难通,是不可相信的。
根据赖汉英的历史判断,他若天京事变后还生存,以这样重要的人物不应无记载,他当死于天京事变前,但还未见于记载。据武新立明清稀见史籍叙录记此书说张晓秋江苏江宁人,咸丰五年(太平天国乙荣五年)稿本。从这部稿本看,其所记前期人物如襄天侯林大基、匡天侯黄维江(张晓秋误作黄维纲,据天父圣旨改正),后期重要人物如赖文光、蒙时雍等均不见于贼情汇纂、金陵癸甲纪事略、金陵杂记等书。所记秦日纲因失守田家镇革职贬为奴事,与天父圣旨记事合。其记太平天国改《埋字为歙》,解决了研究太平天国史者多年未解的问题。这人当是在天京一个比较重要的衙馆当书手一类的人,所以他所知道的人物和要事比谢炳、涤浮道人都多。他在逆匪陷江宁时十二僭丞相目下记赖汉英事道:伪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杨逆以其有异心,欲杀之,赴安庆市,乘间投江死。张晓秋说“杨逆以其有异心”,必须分辨清楚。所谓有异心,乃指对杨秀清个人有异心,而不是对太平天国有异心。杨秀清专横霸道,为秦日纲、陈承瑢、黄玉昆等所嫉恨。赖汉英为洪秀全妻弟更不待说。杨秀清因不向他报告女官说的“东王若升天,尔们为官的都难了”这一句话,就杀了天官正丞相理东王府事的曾水源和东殿吏部一尚书李寿春,对他有异心的,即反对他的国舅赖汉英更何能免。张晓秋对此事的记载给记明了太平天国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的结局。
太平天国时期去世说
根据张晓秋所著《粤匪纪略》中《逆匪陷江宁时十二僭丞相》的记载,关于赖汉英有这样的描述:“杨秀清因为怀疑他怀有二心,想要杀掉他,赖汉英于是前往安庆市,趁机投江自尽。”至于为何杨秀清会怀疑赖汉英有二心,依据《金陵杂记》的记载:“这个贼寇也是正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拜上帝教匪,洪秀全和杨秀清原本极为重用他。后来,因为他自告奋勇,率领众人分路窜至江西省,在当地杀害自己的亲信党羽太多,使得众人都有不服气的想法;之后他又从江西战败退回。所以杨秀清让他住在司署衙门内,并没有对其住所进行修缮装饰。(见《太平天国》,第四册,第631页)”推测他与万象汾一同前往安庆,跟随朱棣秦日纲作战,后来在田家镇之战失败后,杨秀清追究责任,万象汾投降,而赖汉英作为洪秀全的妻舅则选择逃跑并自杀。
人物事件
太平军出师西征
1853年4月12日,太平军出师西征日,太平军礼部尚书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殿右八指挥林启荣等,奉东王杨秀清之命,统帅战船千余只溯江西上,大举西征。十八日,西征军进占安徽西梁山、裕溪口街道、雍家镇。五月初一日占池州市,初四日攻克安庆。赖汉英、曾天养、林启容等继续西进,初七日占江西彭泽,十二日占湖口县。十八日,太平军从湖口顺利抵达南康府,南康府城的百姓远远看到太平军的船只靠近,便将知县和知府捆绑起来,当作礼物献给太平军,还抬着猪肉、大米等食物前来犒劳军队。此外,百姓们把正在逃跑的都司胡瑶,一同送到了太平军的船上。赖汉英见此,对起义的百姓们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并且立即进入城中安抚慰问居民。随后起义的百姓们也一同跟着赖汉英回到船上,加入了革命队伍。
五月十九日,太平军路过吴城镇。五月二十日上午,大军抵达了南昌市。此前两天,清代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就已带队赶到,与江西省巡抚张芾一同抵抗太平军。他们下令放火烧毁城外的房屋,打算以此死守南昌城,大火烧了三天都没有熄灭,就连古代名胜滕王阁也被焚毁。赖汉英率军到达南昌后,先下令救火。他看到城中防守严密,便定下计策,打算用水军和陆军长期围攻,困住敌人。于是在北兰寺一带扎下连绵数里的营寨,挖掘壕沟、修筑堑垒,占据有利地形。同时,还分派游击部队,沿着鄱阳湖西南昌、新建两县所辖的二三十里范围内巡逻,白天出发,夜晚归来,切断敌人的物资补给。当时,江西省百姓听闻太平军攻打南昌市后,各地纷纷自发组织进贡。东至饶州府、广信府,西至瑞州府,南到临江府、抚州府、南城县,每天都有百姓举着进贡的旗帜,陆续从远方送来猪肉、大米等食物,清代的官吏都不敢阻拦。太平军也礼貌地接待前来进贡的百姓,见面都称呼对方为兄弟。作为回礼,太平军会送给百姓《太平诏书》《天条书》《幼学诗》《楷体金文三字经》等书籍。如果百姓送来的礼物厚重,就回赠棉花、油、盐、衣服等物品。此外,如果农民到军营门口售卖农产品,太平军都会给出几倍的价钱。农民还在乡村按照土地亩数向地主征收粮食,将地主的粮食分给大家。太平军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
六月初四日,赖汉英使用地雷轰塌了得胜门城墙六丈多,然而清军迅速进行堵塞修筑,太平军没能攻入城内。二十三日,赖汉英再次从原来的缺口西边,用地雷轰塌城墙四丈多,紧接着在右边相连的地方又轰塌了五丈多。按照预先的计划,当敌人聚集到缺口处进行堵筑时,为了将敌人聚而歼灭,又从原缺口东边用地雷轰塌城墙六丈多。最后缺口附近的清军都被炸死。当时南风强劲,毒烟朝着城内弥漫,太平军举着旗帜,顺着城墙上的矮墙攀爬登城。清军无力抵抗,不料北风转向,火势反扑,毒烟朝着城外弥漫,太平军站立不稳,敌人趁机发起反攻,城外扎营的敌军也分多路赶来救援,太平军被迫从城头退下。于是第二天,赖汉英先在树林里埋伏下精兵,然后派兵攻打永和门外清代九江镇总兵马济美的营地,之后假装战败撤退,引诱马济美追进树林,最终将他斩杀。
七月,太平军兵分多路,向南攻取丰城市,向西进攻瑞州,向东则夺取饶州、乐平市、浮梁县、景德镇等地。浮梁县的百姓将当地官员捆绑起来,献上官印,以此来欢迎太平军进城。太平军对各地百姓进行安抚慰问,开仓取用储备的漕粮后才撤离。至此,太平军粮草充足。随后吉安县、赣州市一带的百姓又纷纷起义响应太平军。此时,敌人被困在南昌市城内,形势愈发紧张。八月,杨秀清鉴于西征军长时间攻打南昌却未能成功,于是对兵力进行了重新部署,下令解除对南昌的包围。二十日,赖汉英趁着南风猛烈,传令军队撤退,大军扬起船帆,渡过鄱阳湖,驶入长江。出征饶州的部队,则从都昌县向东渡河,率先驶出湖口县。太平军驶出湖口后,兵分两路:一路顺流而下,于二十一日抵达安庆市,计划对安徽进行筹划治理;另一路逆流而上,于二十六日进入九江,意图进攻湖北。九月,赖汉英接到命令返回天京。朝廷以攻打南昌市没有成功为由论罪,他被革除职务,并被指令到删书衙去删改儒家六经。
十一月,曾立昌据守扬州市,被清军围困,情况危急,粮草即将耗尽。杨秀清再次起用赖汉英,让他督率军队前往救援。不久后赖汉英率军从三汊河发起进攻,稳扎稳打,拼死战斗,一路向前,成功击破了清军冯景尼、师长镳的防线,径直抵达扬州城下,曾立昌所率的守城军队最终得以突围而出。博尔济吉特·琦善等率领的清军不敢追击。赖汉英率军返回天京后,将士们都被授予平胡加一等的勋位。然而,杨秀清嫉妒赖汉英是天王洪秀全的亲戚,唯独不奖赏他的功劳,依旧让他像之前一样去删书衙工作。不久后,又将他调任为东殿尚书。
人物评价
颇通文史,兼知医理。(《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简明中国近现代史词典上》评)
通文史,擅医术。(《广东军事人物志》评)
赖汉英是太平天国著名将领,他为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历史人物述评 近现代史部分 上》评)
轶闻典故
献计除东王
向荣的江南大营,忽然发生了变故,大概是因为向荣病亡的缘故。太平军自占据金陵(今南京)以后,即被向荣所围困。当时,向荣的江南大营就驻扎在金陵城外的孝陵卫,对太平军形成了合围之势,太平军对此颇束手无策。正在这时,太平军听说向荣病了,而且江南大营的军饷也所剩无几。于是,东王杨秀清立即命令罗大纲和赖汉英率兵出击,结果,三战告捷,江南大营溃破,向荣也因此受了重伤。不得已,向荣只好退至金陵附近的丹阳。不久,向荣因创伤复发而死。太平军的间谍得知了这一消息后,立即报告了杨秀清。杨秀清认为这是自己莫大的功劳,竟对洪秀全表示假如当初听他的,困守孤城,就无法杀掉向荣。面对杨秀清的狂妄,洪秀全考虑到杨秀清确实奇才可用,况且杨秀清也确实为天国立过大功,因此也忍耐了下来。但秦日刚、罗大纲、赖汉英等人却对此愤愤不平,并计划共助洪秀全,除掉杨秀清。杨秀清也深知赖汉英等不是自己人,所以也一直在找借口除掉他们,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机会而已。罗大纲、赖汉英都劝天王洪秀全务必先发制人,而洪秀全却认为罗大纲等人势力太单薄,还不足以除掉杨秀清,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一次,赖汉英对洪秀全表示东王杨秀清却野心勃勃,专横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的目的就是想大权独握。其滥杀无辜,随意调兵遣将,还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天王称兄道弟,绝无君臣之理。他还假借天父之命,施展他的傲气。若不及早将他除掉,日后他必将忠臣全部杀光。听了赖汉英等人的劝说,洪秀全表示杨秀清柄政已久,守城的将士,又多半是他的旧部,只靠赖汉英等二三人图谋,很难成功。赖汉英则表示如今清兵失利,不久将被全部消灭,天国的大军正准备席卷东南,恢复汉族疆土。如此,苏、常一带,需要重臣统兵。天王可下诏让北、翼二王来天京(今南京)商议,议定后就假令北、翼二王带兵出发。这样,杨秀清见北、翼二王并不留在天京,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就一定不会阻止二王回京,这样,天王就可以相机行事。天王洪秀全听后很高兴,于是计除东王的计划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后世纪念
赖汉英夫妇墓
赖汉英夫妇墓位于广东省炭步镇民主水库左上侧的半山坡上。土名“金勾环”,是赖汉英和他的妻子汤姓合葬墓。墓为土坟,高1.4米,坟面纵深2.2米,规模较小。原有用方砖刻写的墓碑,上刻“赖公汉英之墓”,并附有建墓年月及其孙赖寿其迁葬字样。赖汉英死后原葬四角围五马岭下,1939年由其媳及孙迁葬现址。
赖汉英旧居
赖汉英的故居位于南京市明瓦廊66号。太平天国定都金陵天京后,梅文鼎旧宅曾为太平军的不少将领所居,这里无后住过锁国侯卢贤拔、天官又副丞相曾钊扬、夏官正丞相何震川、功勋前夏官丞相赖汉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