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
永德县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东控南汀河,西扼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周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镇康县、龙陵县、施甸县、昌宁县、凤庆县、云县7县为邻。1963年析置永德县。县有德党镇,故取名永德。地域东西宽71.5千米,南北长75.8千米,总面积3296平方千米,山地面积占95%。永德县辖3个镇、7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世居汉、彝、佤、布朗族、傣、、拉等22个民族,常住人口32.56万人(2022年)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305万元,同比增长3.7%。第一产业增加值305867万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60018万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435420万元,同比增长1.4%。
永德县境气候总体属南亚热带与北热带交汇的河谷季风气候。地势东南西高,向北倾斜,形如桑叶。地貌多样,有深切亚高山宽谷、深切中山宽谷、深切中山窄谷、中切中山宽谷、中切中山窄谷等六种类型。县境虽然地表倾斜、相对破碎,但宜耕适生性十分广泛,没有不毛之地。
永德县在西汉被称为石赕,属于哀牢国地。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划归永昌郡管辖。三国蜀汉时期,隶属于益州永昌郡。民国三年(1914年),将滇西道改为腾越道,永德县隶属于腾越道。1970年,临沧市专区改为临沧地区,永德县划归临沧地区。2006年,原明朗乡被撤销,并入德党镇。
永德县是滇缅边境传统通道,中国南药诃子主产地,云南省芒果之乡,国家级糖料基地县,省级茶叶、畜牧、商品粮、玉米制种基地,云南省天然旅游风景区。主要景点有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德土佛、忙肺村千亩古茶园、永德县永德博物馆等。
2018年12月,永德县获评气候生态类国家气候标志。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9267万元,同比增长10.8%。
历史沿革
西汉属哀牢国地,名石赕。
三国蜀汉属益州永昌郡。
北朝周至隋属部。
唐南诏,在县境筑拓南城,属永昌节度。
元至正十三年(1353)设镇康路,属镇康茫施柔远宣抚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镇康府,属云南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2)降为镇康直隶州,永乐三年(1405)省入湾甸御夷直隶州。永乐七年(1409)置镇康御夷直隶州,仍属布政司。
清代沿明制,为镇康直隶土州。顺治十六年(1659)降镇康土直隶州为散州,属永昌军民府。雍正八年(1730)7月,永昌府属迤西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7月,镇康土州改流设委员。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镇康(土)州治所由永康迁至德党。宣统二年(1910)9月,改镇康委员为永康州,仍属永昌府。
民国二年(1913),永康州改为镇康县,同年迤西道改为滇西道,镇康县属滇西道。民国三年(1914),将滇西道改为腾越道,镇康县属腾越道。民国十八年(1929),裁道直属省。民国三十一年(1942),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顺宁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属云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驻临翔区)。
1950年4月5日,镇康县解放,县府驻德党镇,隶保山市专区。
1953年春,奉令划归缅宁即今临沧地区。
1964年元月,县境西部沿边地区划出,另建新县,为维系边界地名相对稳定,故新县沿袭故名,即今镇康县。故郡因此改称永德,治所则仍沿袭德党而至今。
1970年,临沧专区改为临沧地区,永德县隶属临沧地区。2003年12月,临沧市撤地设市,永德县属地级临沧市。
1997年,永德县辖3个镇、9个乡:德党镇、小统镇、永康镇、亚练乡、乌木龙彝族乡、勐板乡、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班卡乡、勐汞佤族乡、大山乡、明朗乡、崇岗乡。县政府驻德党镇。
2001年,永德县辖3个镇、6个乡、3个民族乡:德党镇、永康镇、小勐统镇、明朗乡、勐板乡、亚练乡、崇岗乡、大山乡、班卡乡、勐汞佤族乡、乌木龙彝族乡、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
2003年12月,临沧市撤地设市,永德县属地级临沧市。
2004年3月21日,撤销永德县勐汞佤族乡并入德党镇,镇人民政府驻德党镇政府原驻地。
2005年,永德县撤销明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德党镇,德党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6年,原明朗乡被撤销归并入德党镇。永德县辖3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2个社区、1087个自然村、1633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遇
永德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北部,介于东经99°05′——99°50′,北纬23°45′——24°27′之间。地处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区南部,四周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镇康县、龙陵县、施甸县、昌宁县、凤庆县、云县等县为邻,总面积3296平方千米。
地形地势
永德县地势东、南、西部高,向北倾斜。地貌多样,有深切亚高山宽谷、深切中山宽谷、深切中山窄谷、中切中山宽谷、中切中山窄谷六种类型。地形错综复杂,横断三山(老别山、棠梨山、三宝山),牵挽众山;沧怒两水,一统百流;东西六坡,自成山地;冲积坳陷,十四小坝嵌其间。境内山多坝少,山地占95%。
土壤
永德县土壤分属10类、18亚类、58属、149种及5个变种,分别所占比例为:红壤42.8%、赤红壤20.3%、石灰土10.2%、紫色土4.3%、水稻土3.5%、砖红壤1.7%、棕壤1.6%、亚高山草甸土0.08%。土壤总体以红壤为主,七色兼备,富钾、偏酸、缺磷、氮不均,地带性垂直分布明显。
气候特征
永德县县境气候总体属南亚热带与北热带交汇的河谷季风气候。以海拔1500米左右地带为代表,多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32.1℃,极端最低气温2.1℃,常年降水量1283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两季,春秋常住,但地带性垂直分布典型,小区气候突出。分属北热、南亚热、中亚热、北亚热、暖温、寒温7个气候带,通常分为河谷热区、半山温热区、高山冷凉区3个气候区。热区面积约占总幅员的30%。
永德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96.1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33.58千卡/平方厘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07年4月,永德县有流程5千米以上河流84条,总长800馀千米,每平方千米有河流0.25千米,水资源总量18.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58万千瓦,待开发者占99%。
土地资源
截至2017年,永德县国土资源481万亩,真正难利用土地仅占2.24%。已不同程度开发利用的土地,约占总幅员的四分之一。统报耕地为53.3万亩,占总幅员的11.1%。
矿产资源
截至2007年4月,永德县地下矿藏有煤、锡、锑、铅、锌、铜、铁、金、银、汞、硫磺、石膏、大理石等,已探明小石城、户乃两地褐煤储量2000万吨。
截至2017年,永德县地下矿藏有煤、锡、锑、铅、锌、铜、铁、金、银、汞、硫、石膏、大理石等,已探明小石城、户乃两地褐煤矿储量2000万吨。
生物资源
截至2007年4月,永德县有维管植物3000馀种,有橡胶树、冷杉属、葵扇子、雪莲花、红豆杉等,尤以野生南药诃子独占头,其资源、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森林复盖率为38.6%,活立木蓄积量为524.5万立方米。境内有方圆23万亩省级大雪山自然保护区,被世人称之为南亚热带天然动植物园,其现存野生动物有孟加拉虎、金钱豹、长臂猿科、金丝猴属、苏门铃、鳄蜥、绿孔雀等千馀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动物有30馀种。
截至2017年,永德县地上物种众多,已知高等植物3000余种,有三叶橡胶、冷杉、蒲葵、雪莲、红豆杉等,尤以野生南药诃子独占鳌头,其资源、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今森林覆盖率为38.6%,活立木蓄积量为524.5万立方米。境内有方圆23万亩的国家级级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被世人称之为南亚热带天然动植物园,其现存野生动物有孟加拉虎、金钱豹、长臂猿科、金丝猴属、苏门铃、鳄蜥、绿孔雀等千余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动物有30余种。
芒果之乡
永德县:滇缅边境传统通道,中国南药诃子主产地,云南省芒果之乡,国家级糖料基地县,省级茶叶、畜牧、商品粮、玉米制种基地,云南省天然旅游风景区。永德,山川秀美,资源丰富,四季如春。巍峨而又神奇的大雪山孕育了永德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也孕育了永德人民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生活热情。这里是著名的芒果之乡,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形成了永德农业产品的多样性,而以芒果、荔枝为主的万亩果园是永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连片种植的芒果园4.63万亩,年产芒果4万多吨。每年的芒果节,全县各族人民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喜庆芒果丰收,与各方高朋宾客共同品尝芒果,分享丰收的喜悦。这里是全省重要的糖业基地,所产的晶莹牌白沙糖畅销国内外。这里是我国南药诃子的主要原产地,全国80%的诃子在云南省,云南60%的诃子产量在永德。这里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分布于国家级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10万亩野生古茶树林,全国罕见。全县有茶园12万亩,年产茶叶3000多吨,有泡核桃种植面积15.6万亩,年产量1500多吨,呈逐年上升趋势。这里有丰富的水电及矿藏资源,境内流程5公里以上河流84条,水资源总量18.5亿立方米,人均6500立方米,水能蕴藏量58万千瓦。矿藏资源丰富,主要的矿源有锡、锰铁、铅锌、煤等5类17种。这里有如笋如林的200多尊高大成群的土佛,有从悬岩峭壁上飞流直下的银川瀑布,十里遥望,疑从天降,巍巍壮观,瀑下天生一潭,其水翻滚回旋,直奔南汀河。
行政区划
2004年3月21日,撤销永德县勐汞佤族乡并入德党镇,镇人民政府驻德党镇政府原驻地。
2005年,永德县撤销明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德党镇,德党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6年,原明朗乡被撤销归并入德党镇。
截至2020年,永德县辖7个乡(勐板乡、亚练乡、乌木龙彝族乡、大雪山乡、班卡乡、崇岗乡、大山乡)、3个镇(德党镇、小勐统镇、永康镇),2个社区、1087个自然村、1633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德党镇。永德县辖3个镇、7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
人口民族
人口
总2010年永德县总人口(常住人口)369702人,即:德党镇65842人、小勐统镇56127人、永康镇(含农场)62850人、勐板乡26987人、亚练乡28601人、乌木龙乡28962人、大雪山乡20644人、班卡乡21910人、崇岗乡34723人、大山乡2305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992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9775人,增长8.76%,低于临沧市平均水平0.2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297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4%,低于临沧市平均水平0.03%。
2010年永德县人口总量居临沧市第4位,占临沧市人口总量的15.22%,人口密度为112.2人/平方千米,居临沧市第4位,高出临沧市平均水平12.9人/平方千米。截止2021年总人口数为38万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3991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如下:
2021年7月,临沧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永德县常住人口328864人。
2022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2.56万人。人口出生率7.93‰;死亡率8.22‰;自然增长率下降0.29‰。年末全县城镇人口8.27万人,乡村人口24.29万人,全县城镇化率25.39%。
民族
永德县世居汉、彝、佤、布朗族、傣、僳僳、拉祜等22个民族。截止到2010年,永德县人口中,汉族296687人,占80.25%,各种少数民族73015人,占19.75%,其中:彝族30443人,占8.23%;佤族20264人占5.48%;布朗族7735人,占2.09%;傣族6196人,占1.68%;白族3097人,占0.84%;拉祜族1595人,占0.43%;傈僳族1285人,占0.35%;回族492人,占0.13%;德昂族517人,占0.14%。
永德县世居汉族、彝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等22个民族。2019年,永德县常住人口384220人,其中,城镇人口139702人,城镇化率36.36%,出生人口4576人,出生率11.91‰,死亡人口2009人,死亡率5.23%,自然增长率6.68%。
经济
综述
2019年,永德县地区生产总值(GDP)76.497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5129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0252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9591亿元,同比增长8.8%。三次产业比由2018年的26.1:25.2:48.8调整为28.1:24.9:47.0,人均GDP达19911元,同比增长8.2%。
2020年,永德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832493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8%,全市排名第4位,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1088万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9176万元,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2229万元,同比增长3%。三次产业比由2019年的27.9:24.7:47.4调整为30.2:23.9:45.9。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30680万元,同比增长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1.7%。
2021年,1-4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917957万元,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69968万元,同比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3198万元,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14791万元,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5.9%。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305万元,同比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5867万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60018万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435420万元,同比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为30.5:26.0:43.5。
第一产业
2019年,永德县农业总产值34.5804亿元,同比增长19.4%(现价)。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9587亿元,同比增长5.5%(可比价)。
2019年,永德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56119亩,同比下降0.6%;茶园面积197763亩,同比增长13.1%;烤烟种植面积48063亩,同比下降18.6%;核桃种植面积1056607亩,同比增长0.7%;澳洲坚果种植面积542083亩,同比增长7%;咖啡豆种植面积21658亩,同比下降0.2%。
2019年,永德县粮食总产202011吨,同比增长1.8%,其中:小春产量22993吨,同比增长0.4%;大春产量179018吨,同比增长2%。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22506吨,同比下降20.5%;小麦产量5731吨,同比下降7.1%;玉米产量141309吨,同比增长2.9%。
2019年,永德县油料产量1209吨,同比增长17.7%;烤烟产量6128吨,同比下降11.3%;茶叶产量16529吨,同比增长3.1%;核桃产量38127吨,同比增长18.3%;水果产量44626吨,同比下降12.7%;澳洲坚果产量3524吨,同比增长51.6%;咖啡豆产量422吨,同比下降49.6%;橡胶产量3989吨,同比下降0.1%。
第二产业
2019年,永德县工业总产值34.3413亿元,同比增长10.9%。加大企业培育和帮扶力度,县内13户规模以上企业支柱作用更加凸显,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1.9396亿元,同比增长11%。
第三产业
2022年,永德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9781万元,同比增长3.4%。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493万元,同比增长4.6%。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083万元,同比增长18.6%。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799581万元,同比增长5.2%;各项贷款543932万元,同比增长11.4%。全年各类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3451万元,同比增长4.5%。
2019年,永德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1975亿元,同比增长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441亿元,同比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550亿元,同比增长6.6%;金融业增加值2.3978亿元,同比增长7.7%;房地产业增加值4.5987亿元,同比增长5.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75041亿元,同比增长11.6%。
2019年,永德县进出口总额1120.63万元,同比增长34.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98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7343亿元,增长10.0%;各项贷款余额44.4555亿元。
2019年,永德县各类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19305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人寿保险、健康险公司原保费收入0.488661亿元,同比增长3.7%;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0.630644亿元,同比增长22.2%。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946亿元,增长1.8%。
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42亿元,比2002年增长1.16倍,年均递增16.7%。其中:第一产业5.81亿元,增长82.7%,年均递增14%;第二产业3.72亿元,增长2.4倍,年均递增23%;第三产业3.89亿元,增长1倍,年均递增15%。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2002年的51:18:31调整为43:28:2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8亿元,比2002年增长2.81倍,年均递增30.7%。财政总收入8166万元,支出4.2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71.34%和1.7倍,年均递增11.37%和22.61%。金融存款馀额9.09亿元,贷款馀额7.84亿元,分别比2002年末增加4.97亿元和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亿元,比2002年增长1.2倍,年均递增16.8%。工业现价总产值5.39亿元,增加值1.76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78倍和2.09倍。非公经济增加值4.46亿元,比2002年增长8.5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899元,比2002年增长95.8%,年均递增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47.5元,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控制在105.1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为8.4‰和2.75‰,分别比2002年下降4.75个和4.14个千分点。
2010年经济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37亿元,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3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6.69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8.15亿元,增长16.5%。完成财政总收入1.88亿元,增长54.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亿元,增长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95元,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131元,增长18.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馀额21.22亿元,增长42.8%;各项贷款馀额12.05亿元,增长30.0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8%。
文化
地名来源
1964年元月,县境西部沿边地区划出另立新县(今镇康县),故郡改称永德县,系取永康、德党两地首名组合而成,寓意德化县永昭,治所则沿袭德党至今。
民族文化
永德是古人类栖息地之一,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早期文化的历史繁荣。苍桑多变,迄今仍有部分古代文化遗产存留。勐汞新石器遗址的发现,永康红岩古崖画、永康小寨佛寺贡盘石浮雕、明代土署石狮、明清土司墓雕的残存,南汀河与赛米河流域出土的青铜器、古铸犁,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岸出土的原始贝币,乃是永德古代文化的历史见证。民间文化,语言交流广通汉语,仍保留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流行使用汉字,现今保留少数民族文字者仅有傣文。现今流行的民间文化,主要有打歌、跳摆、对山歌、讲古、猜谜语、游戏、祭祀活动、访亲拜友习俗、构花织布、刺绣、竹编艺术等。
在今永德县境内居住的22个民族中,布朗族、佤、德昂为土著民族。各民族通过长期共融,民族特色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各异。如服饰特色,各族均有着汉服者,也有穿戴本民族服饰者,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的有彝、傈僳族、布朗、傣、拉祜、德昂、佤等少数民族。
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有:浇花节(佤、傣、布朗族节日,清明节后第10天举行),佤族的关门节(农历六月十五)和开门节(农历九月十五),火把节(彝、拉祜、傈僳族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布朗族的尝新节(农历八月中旬属蛇日),德昂族的包饭节(农历八月十五)和芒果节(公历7月10日至15日),彝族俐人桑沼哩节(农历二月十五),仙根朝圣(农历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等。
名优特产
交通
2018年12月,永德县城市公交正式运营,共有线路4条,公交线路里程长13千米。
2019年,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高速公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36亿元。国道G219线龙镇桥至永德(户乃)二级公路开工建设。省道S313线羊勐公路县城10.43公里过境段即将建成通车,建设“美丽公路”548公里。永德通用机场完成场外配套工程建设。
公路
2010年未,永德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378千米,比2005年的1600千米增2778千米,年均增长22.30%。
社会
科技
截至2010年,永德县拥有科技人员10人,安排三项费用30万元,永德县成立县乡级学会、协会、研究会21个,农村专业协会103个,举办科技讲座275次。
教育
截至2010年,永德县拥有中学15所,小学147所,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2802人,中小学在校学生4991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1%;初中升学率59.48%;高中升学率82.31%。
截至2019年,永德县共有中学15所,小学105所,幼儿园152所,普通中学教职工1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137人),小学教职工1671人(其中专任教师1661人),幼儿教职工405人(其中专任教师315人),高中在校学生4749人,初中在校学生13866人,小学在校学生28844人,幼儿在园人数1132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永德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
卫生医疗
2010年未,永德县有医院、卫生院17所,床位458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83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97人。
截至2019年,永德县共有卫生机构150个;床位1565张,同比增长5.5%;卫生机构人员2056人,同比增长24.6%,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95人(有执业医师195人,执业助理医师150人,注册护士643人)。
社会保障
2022年,永德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41846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4395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27451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32838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315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9688人;失业保险11618人;工伤保险19629人。全县共有提供住宿民政服务机构7个,床位719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8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263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978.14万元。
脱贫
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永德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旅游
截至2020年,永德县主要旅游景区(点)有忙海湖景区(2A级)、永德土佛旅游景区、棠梨山森林公园、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汞观音洞观光休闲度假区、永康芒果园、大雪山万丈岩瀑布、永康斋公寺崖画、小勐统茶马古道隧通桥、怒江峡谷景观等。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永德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永德县人民政府.2024-01-04
永德概况.永德县人民政府.2024-02-19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4-02-19
自然地理.永德县人民政府.2024-02-19
云南临沧发生地震,震中为南药诃子主产地.百家号.2024-02-19
历史文化.永德县人民政府.2024-02-19
永德 景点.携程.2024-02-19
浙江三门云南永德获评国家气候标志.中国气象局.2024-02-19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临沧作为”.百家号.2024-02-19
永德县2021年1-4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永德县.永德县人民政府.2022-07-12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地名介绍.博雅地图.2022-02-11
临沧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临沧市统计局.2021-07-14
永德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永德县人民政府.2024-01-04
云南省又有31个县市区正式脱贫摘帽.新京报网.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