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云县

云县

云县,云南省临沧市辖县,位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东北部,地处东经99°43′~100°33′,北纬23°56′~24°46′之间。云县地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南部,属深度切割中山宽谷、峡谷区。山脉大多为西北—东南走向,地势东西高。全县国土总面积3760平方千米,辖7镇5乡。云县境内气候主要受印度洋的暧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属于低纬高原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2022年末,云县常住人口38.6万人,户籍人口160357户440914人。

云县是临沧地区的交通要道和云南省广大腹地交往的北大门,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澜沧江百里长湖、漫湾昔宜民族特色旅游文化村、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头道水滇缅铁路遗址园、头道水酒谷农耕文化园、头道水桃花岛、涌宝亮山天池、正觉庵避暑山庄、幸福地热谷等。云县历史悠久,境内有西汉铜鼓、元明陶器、茂兰长安桥、县城文笔塔、古老清真寺等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云县拥有丰富的水电能源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享有“沧江明珠、古道重镇、云酒之乡”之美誉。云县先后被评为国家产粮大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糖料基地县、国家区域性滇龙胆草良种繁育基地县。2018年9月29日,经云南省委、省政府研究,云县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有关指标,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批准退出贫困县。

2022年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8775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5293万元,增长4.8%,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6159万元,增长10.4%,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96302万元,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0:27.9:39.1调整为33.1:29.3:37.6。人均生产总值达41187元,增长6.3%。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843989万元,比上年增长6.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历史沿革

公元一世纪以前,云县属傣族先民建立的联盟国家“达光”(汉译“哀牢国”)。

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其地设永昌郡;今云县属永昌郡不韦县。

公元225年,蜀汉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永昌郡不韦县东南增设雍乡县、西南增设永寿县;今云县属永昌郡雍乡县。

公元271年,晋朝以建宁、云南省、兴古、永昌四郡置宁州;今云县亦属永昌郡雍乡县。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之后的宋(南梁)、齐(南朝)、梁(南朝)等中国内地王朝逐步退出云南高原,陈(南朝)代梁(南朝)后,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今云县成为傣族土目自治领地。

公元738年,“勐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龙”(汉译“南诏”);公元762年,“勐舍龙”(南诏国)仿天宝制度在“勐掌”(保山盆地)设永昌节度、统辖澜沧江以西地区;今云县属永昌节度。

公元937年,前“勐舍龙”(南诏国)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大理国,沿“勐舍龙”旧制在“勐掌”置永昌节度;公元1096年,大理国废除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设八府、四郡、四镇;云县先属永昌节度、后为永昌府庆甸。

公元1261年,大蒙古国招抚澜沧江以西各类土目设金齿等处安抚司;今云县属金齿等处安抚司。

公元1271年,金齿等处安抚司分设东路安抚使(镇康路安抚使)、西路安抚使(建宁路安抚使);今云县属金齿等处安抚司东路安抚使。

公元1278年,元朝(原大蒙古国)裁金齿等处安抚司,原东路安抚使辖地设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下辖镇康、茫施、柔远等路;今云县属镇康路。

公元1286年,裁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和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辖地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后改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今云县仍属镇康路。

公元1312年,“瑞丽市”(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土目兼并周边地区、建立联盟国家“勐卯弄”(汉译“麓川国”);公元1316年,“勐卯弄”向东扩张、镇康路所属土目归附;今云县属“勐卯弄”(麓川国)。

公元1326年,元朝复占澜沧江以西部分地区、镇康西境土目又附元朝;公元1327年,设顺宁府(辖今昌宁县北、凤庆县、云县)、册封孟氏傣族土目为世袭知府;今云县属顺宁府宝通州。

公元1343年,“勐卯弄”(麓川国)击败元军、趁胜追击到“勐嶲”(漾濞江河谷),“勐谷”傣族土目(景东军民府土知府)闻风归附;夹在“勐卯弄”与“勐谷”之间的顺宁府地被“勐卯弄”控制、后划予“勐谷”节制;今云县属“勐卯弄”(麓川国)。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国)归附元朝、其地设平缅宣慰司;今云县属平缅宣慰司。

公元1382年,“勐谷”傣族土目俄陶背叛“勐卯弄”(麓川国)归附明朝、其地分设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的行政区;公元1384年,“勐卯弄”迫于压力也归附明朝、其地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同年,景东州、顺宁州、威远州分别升级为府;今云县属景东府。

公元1385年,“勐卯弄”为惩罚俄陶的背叛、出兵征讨“勐谷”,俄陶求救于明朝;公元1388年,“勐卯弄”军队在定边之战中败于明朝军队,被迫与明朝讲和;明朝仍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勐谷”仍归其节制,俄陶也在明朝的力保下回“勐谷”;今云县属麓川平缅宣慰司。

公元1399年,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法去世,“勐谷”傣族土目趁机脱离麓川平缅宣慰司,明朝复设景东府,但辖地较之前缩小;公元1403年,明朝析麓川平缅宣慰司地设大侯长官司;今云县属大候长官司。

公元1428年,大候长官司改大侯御夷州;公元1439年,再次崛起的“勐卯弄”(麓川国)东征兼并大侯御夷州;今云县属“勐卯弄”(麓川国)。

公元1441年、1442年、1448年,明朝倾半国之力“三征麓川”,“勐卯弄”(麓川国)政权被逼到伊洛瓦底江以西地区(今克钦邦),明征麓川之役结束后,明朝复设大侯御夷州、上属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今云县属大侯御夷州。

公元1597年,直隶大侯御夷州降为散州、更名为明朝大同府,改属顺宁府

公元1670年,清代在行省之下设道,顺宁府属永昌守备道(后改迤西道),云州属顺宁府。

公元1913年,民国政府裁顺宁府,改迤西道为滇西道、改云州为云县,云县属滇西道(后改腾越道)。

公元1929年,民国政府裁道、县一级行政区由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专员管辖,云县先后归第五区、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管辖。

公元1950年,云县成立人民政府,隶属大理专区。

公元1956年,云县由大理专区划入临沧专区。

公元1959年,云县、凤庆县合并为云凤县,几个月后又各自恢复原建制。

公元1970年,临沧专区改为临沧地区,云县属临沧地区。

公元2004年,撤销临沧地区、设地级临沧市,云县属临沧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在东经99°43′—100°33′,北纬23°56′—24°46′之间。东、北与景东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隔江相望,西与凤庆县永德县毗邻,南与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接壤。东西最大横距84.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0.4千米,总面积3760平方千米。其中坝区面积72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9.2%;半山区面积134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5.7%;山区面积131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4.9%;高寒山区面积38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0.2%。

地质构造

云县境内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3种。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县境东部的大朝山、栗树、后箐、涌宝、忙怀、漫湾等地。断裂构造,县境内此类构造可分为南北向、南南西至北东东向、南东东至北北西向三组。其中南北向断裂构造最大,分布在东面澜沧江沿线和拿鱼河、分水岭、漫湾等地。走向由北向南、跨县境并向县境外延伸;南南西至北东东向断裂,主要分布在盘河、勐底河谷一带;南东东至北北西向断裂,主要分布在大寨和幸福的邦别、干坡、慢品一带。岩浆活动,县境热液岩浆活动较为频繁。有喜山期、燕山期及华力西期的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使原来老的沉积岩地层受到破坏、变质。由于构造的活动,岩体的侵入,县境内形成了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等地层。

水文

云县境内澜沧江流经茂兰、漫湾、忙怀、后箐、栗树、大石等6个乡镇,长130.9千米。境内平均坡降1.38%,多年平均流量1230立方米/秒。云县境内属澜沧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勐佑河、忙甩河、转水河、哨街河、沙坝河、拿鱼河、勐麻河、那戈河等,径流面积2688.52平方千米,总流量49.2万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30.79万千瓦。云县境内汇人怒江的主要河流有南汀河、勐回河,径流面积488.25平方千米,总流量10.65万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10.99万千瓦。

地势地貌

云县地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南部,属深度切割中山宽谷、峡谷区。是第四纪更新世初期喜马拉雅山脉运动大面积强烈的差别抬升所形成。山脉大多为西北—东南走向,地势东西高,中部稍低,相对高差2350米。最高点为云县与临沧县交界的大雪山,海拔3429米;最低点为幸福镇邦洪村委会所驻地的南汀河边,海拔748米。

云县地貌大致分为3种类型:河谷盆地、中切割中山宽谷区、深切割中山峡谷区。

山脉

云县境内山脉属滇西横断山脉碧罗雪山南部伸延的支脉,为雪山、老别山的一部分。走向为西北—东南,北部最高点为茂兰与漫湾分界的大丙山,西部最高点为云县、凤庆县交界的黄竹岭,南部最高点为大朝山境内与临沧市交界的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最高点为由忙怀向栗树延伸的桦竹林山。县境内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的山脉有44座,其中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有28座,主要有:大雪山、黄竹岭、二雪山、万明山、干海子山、鼓凳山、大丙山、铸钱山、大亮山、文顶山、根麻大山、张道山、大亮山、大烂坝山、桦竹林山、老黑山、磨岩头山、光山箐山、大中山、红花山、山神庙山、石房山、营盘山、太阳箐山、灵宝山、羊圈山等。

气候

云县的气候主要受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属于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形成了显著的立体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海拔在13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型;海拔1300—1800米的半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型;海拔1800—2300米的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型;海拔在23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属暖温带气候型。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云县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为4个区、7个森林类型。主要野生植物有云南松、卡西亚松榕树八宝树、羊蹄甲、毛叶青岗、尼泊尔桤木麻栎、西南桦、小果、木棉西南木荷刺桐黄杞、杜鹃、杨梅木莲、山苍子、厚皮香高山锥华山松杜梨滇橄榄、水锦树、银木荷元江栲、泡核桃红花木莲滇润楠、栲类、铁杉、枣、包头石栎紫茎泽兰飞机草车前、旱茅、四脉金茅、刺茅、铁芒萁蘘荷、莎草、火绒草、蕨类、东北南星麦冬、龙胆、香儒、台湾十大功劳冷水花、百合、兰花、过江龙菊科爵床科的一些种等。

银杏、云南红豆杉华盖木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金钱槭、香樟树、楠木厚朴香木莲红椿木云南肉豆蔻喜树董棕、香果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杜鹃、山茶属、核桃、板栗、柿树为云南省一级保护植物,紫薇、柳树、枣、桃、杨树为云南省二级保护植物。

动物资源

云县境内野生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懒猴(蜂猴)、熊猴菲氏叶猴(大青猴)、金钱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短尾猴藏酋猴)、猕猴(黄猴)、鳞甲目、红豺(红豺狗)、熊瞎子(狗熊)、水獭亚科(水獭猫)、大灵猫(九江狸、送屎狼)、小灵猫(香猫、香狸)、金猫小草豹)、林麝原麝獐属)、斑羚属岩羊)、鬣羚大山羊鬟羚)、水鹿马鹿)、巨松鼠(大黑松鼠)。另有黄鼬(黄鼠狼)、丛林猫(野猫),等。鸟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赤颈鹤金雕(老雕、大雕)、黑颈长尾雉(青鸡、草白)、。绿孔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雀鹰、草原雕、黑兀鹫蛇雕红腹角雉(绿勺鸡、娃娃鸡、岩雷鸟)、白鹇(红脚鸡)、红原鸡环颈雉、茶花鸡)、白腹锦鸡(箐鸡)、楔尾绿鸠(绿斑、鸠)、大紫胸鹦鹉褐翅鸦鹃(茅鸡)、小鸦鹃(小茅鸡)、草鹦(猴面鸟)、仑鹦(猴面鹰)、红角鹦(小猫头鹰)、雕鸦(猫头鹰)、斑头枭,灰林䳭鹦(猫头鹰)、冠斑犀鸟大嘴𫛭鹊)、蓑羽鹤等。

矿产资源

云县有各类矿种有铁、锰、铜、铅、锌、锑、钨.锡、金、钻、、硫,镁、煤等17种,以铜矿铁矿锰矿石、叶腊石等为主。已发现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燃料等4类矿产。县境内的矿产分布,可划分出4个成矿带:澜沧江断裂以西一拿鱼河断裂带西侧中低温热液铜、铜铅、金、银成矿带;中部云县花岗石锡、钨矿化带;头道水—幸福沉积变质铁矿和多金。

水资源

云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367.2毫米,年平均降水总量为50.1626亿立方米。年降水总量丰水年为56.6837亿立方米,平水年49.664亿立方米,偏枯年44.6447亿立方米,枯水年37.622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632毫米,年平均径流总量23.1881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丰水年为27.13亿立方米,平水年为22.7243亿立方米,偏枯年为19.7099亿立方米,枯水年为15.7679亿立方米。

云县年平均地下水深199.99毫米,年平均地下水量7.3375亿立方米。地下水量丰水年为8.3648亿立方米,平水年为8.1978亿立方米,偏枯年为6.457亿立方米,枯水年为5.5031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云县辖7个镇,5个乡。

县政府驻爱华镇。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底,云县常住人口466700人,城镇人口达189247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55%,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为445175人,其中:男性人口234498人,女性人口21067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7%和47.3%。出生人口5747人,死亡人口3563人。

根据临沧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云县常住人口为389180人。

云县境内有汉族、彝族、白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傈僳族和苗族等23个民族。

经济

综述

2018年,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6%,人均生产总值22578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18亿元,同比增长6.1%,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8.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67亿元,同比增长10.9%,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5%。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37亿元,同比增长11.2%,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2:34.7:34.1调整为30.6:34.9:34.5。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48.36亿元,增长10.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6.0%。

2018年,云县共实施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3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40个。全年共完成投资193830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447万元,增长21.0%。

2018年,云县地方财政总收入87329万元,下降23.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041万元,增长1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27190万元,增长10.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2967万元,增长14.1%。

2018年,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20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2元,比上年增长9.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5%和33.2%。全县单位从业人员25302人,比上年增长2.4%;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660308万元,增长7.2%;单位在岗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5302元,增长4.1%。

2020年,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9020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3407万元,增长5.7%,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3221万元,增长2.2%,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2392万元,增长2.5%,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8.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2.0:28.6:39.4调整为34.6:27.0:38.4。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684073万元,比上年增长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3439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8023万元,增长6.5%,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1.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2439万元,增长4.5%,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3937万元,增长9.5%,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8:27.2:38.0调整为33.3:28.1:38.6。人均生产总值达37055元,增长8.4%,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761363万元,比上年增长7.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8年,云县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89986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275810万元,增长10.1%;林业产值10900万元,增长0.9%;畜牧业产值188155万元,增长1.9%;渔业产值2847万元,下降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274万元,增长6.5%,五产业比重为56.3:2.2:38.4:0.6:2.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9654万元,增长6.1%。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21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全年家禽出栏405万羽,增长26.0%;生猪出栏73.6万头,增长3.9%,肉类总产量达72137吨,增长5.5%,其中猪肉60772吨,增长3.9%。水产品2240吨,下降1.2%。

第二产业

2018年,云县全部工业总产值达829251万元,同比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12009万元,增长10.7%。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3700万元,增长10.2%,实现利润总额65700万元,增长57.6%。

截至2018年底,云县拥有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1户,其中:二级资质4户,三级资质7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43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9%,其中: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40.2万平方米,下降3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8002平方米,下降26.1%。

第三产业

2018年,云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3383万元,增长37.2%,施工面积957821平方米,增长24.2%。商品房销售面积110397平方米,增长14.5%,商品房销售额40173万元,下降1.2%。年末共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8户。

2018年,云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496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96843万元,增长18.5%,限额以下零售额122653万元,增长9.2%。进出口总额5142万元,比上年增长43.1%。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97个;累计市外实际到位资金14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19.7亿元,增长19.5%。

2018年,云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12.57万元,比上年增长20.3%。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2.05万件,包裹业务7.12万件,快递业务收入209.17万元。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31.3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2258户;互联网用户79619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58856户。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5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8118人次,增长37.2%。累计完成旅游业总收入38.03亿元,增长42.7%。全年创旅游外汇收入444.35万美元,增长62.5%。

截至2018年底,云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84869万元,比年初增加12038万元。其中:住户存款620586万元,比年初增加56783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32986万元,比年初减少26174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46679万元,比年初增加36820万元。其中:住户贷款306847万元,比年初增加36566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39833万元,比年初增加255万元。

交通

祥临高等级公路、214国道和省道羊耿线、云保线贯穿县境。2014年,云凤一级公路(云县至凤庆县)部分路段已完成;在建设规划中的有云县至临沧市的高速公路(云县至临沧)、祥临铁路(祥云至临沧)。

社会

科技

2018年,云县举办科普讲座10场次,听讲人数2000多人;举办科普展览16场次,参观人数约3万人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8万人次。

教育

截至2018年底,云县拥有学校202所,其中:小学173所,初中16所,高中2所。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9717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5904人,小学在校生33813人。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603人,在校生4495人,毕业生1176人,高中毕业升学率达93.29%。初中招生5287人,毕业生5164人。幼儿园173所,在园幼儿9291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349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15.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8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3.18%,人均受教育8.35年。

云县有云县第一中学云县涌宝中学、云县幸福中学、云县后箐中学、云县栗树中学、云县糯洒中学、云县涌宝分水岭附中、云县新合附中、云县大寨中学、云县茶房乡桥街附中、云县茶房中学、云县万佑附中、云县晓街中学、云县忙怀中学、云县丙令附中、云县哨街附中、云县茂兰中学、云县大朝山中学、云县漫湾中学、云县民族中学、云县爱华第一中学、云县头道水中学等中学。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底,云县共有县级艺术团体3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130场次,约15.8万人次参加观看;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12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8个。图书馆内资源丰富,其中:电子书148000册,纸质书籍66000多册。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99.2%。2018年完成新入馆藏图书上架整理和外借764册。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底,云县拥有卫生机构25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2个;实有床位1921张;卫生技术人员1861人,其中:医生455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3.99张,每千人拥有医生0.97人。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4147人,参合率达99.36%。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体育

2018年,云县举办群众体育活动8次,参加约0.08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约4.5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8年,云县城镇新增就业431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3.55%,比2017年下降0.3个百分点;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208人,比上年增加2698人。

截至2018年底,云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8025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率达100.15%,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8469万元。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18642人,城镇参加工伤保险19710人,失业保险11660人,生育保险14906人。

2018年,云县社会救济总人数110250人,发放救灾救济款250万元。年末列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32人,发放保障金2201.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2363人,发放保障金4997.5万元。享受低保人数占救济总人数25.4%;全年优待优抚对象3177户,优待优抚金额1838.2万元。全年医疗救助72393人,医疗救助金1339.4万元。

截至2018年底,云县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1个,床位600张,每千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19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20.75%,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

旅游

历史名胜

云州八景

古“云州八景”即:“沧江明珠、神舟飞渡、文笔迎辉、溪虹渡翠、百里长湖、勐底温泉或(茶马古道)、象岭云霞、亮山天池”。

杜文秀部将府第

杜文秀部将府第是杜文秀政权时期其部下将领蔡发春一家在云县的居所,位于回营街改新巷10号,建于清朝中朝。房屋布局为三房一照壁,主体建筑及原貌基本完整。1983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0月作为“民间建筑”被临沧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川庙

川庙又称“川主庙”,是原四川籍同乡在云州城建造的会馆。位于象山东麓,原县政府招待所院内,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是一座占地160多平方米,单檐歇山顶式的古典建筑。该建筑除门窗被改造外,建筑原貌保持完整。是云县具有典型建筑结构的县级保护文物之一。

大侯寨古树群

大侯寨古树群是以大侯寨古树为中心的榕树群,共3棵,位于城内公安局门前和西面。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为纪念68位在剿匪征粮战斗中献身的烈士,云县于1950年12月在人民会场建立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1969年1月,烈士纪念碑迁于南河西岸原县汽车队与工人俱乐部的中间,建成革命烈士陵园,面积为2975平方米。

澜沧江高峡百里长湖风景区

澜沧江是一条流经六国的国际河流,在云县境内流程176.5公里。澜沧江高峡百里长湖风景区位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中间地带,在云县境内建有漫湾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两大电站,其中大朝山库区91.5公里,漫湾库区72公里,库区外13公里。

亮山天池

亮山天池位于涌宝镇南部,距县城66公里,距涌宝镇驻地7公里,海拔2400米,蓄水池240万立方米,面积0.1平方公里,气候凉爽湿润。

大朝山

大朝山位于大朝山西镇东南,为临沧地区的名山,其东临澜沧江,西依大雪山,南北开阔。主峰海拔1813米,距澜沧江仅2.5千米,因山上石桥、石房、阴阳石等怪石林立而又名大石(原名)。

代表人物

杨国翰(1787-1832),字凤藻,号丹山,大寨梨园村人。历任奉化区诸暨市、海盐、仁和等县知县。

叶荃(1879-1939),字相石。历任驻粤滇军总司令、靖国军第八军军长。

胡瑛(1889-1961),历任重庆卫戍司令,黔军总指挥,靖国联军飞军第4军军长兼云南宪兵司令等。

董文英,任国民党陆军第一八二师一〇七八团上校团长。1938年4月,在台儿庄大捷中牺牲。

获得荣誉

2023年10月,云县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0月,云县上榜2021年度茶业百强县,位列云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1位。

2020年11月,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云县位列第41名。

2017年2月,云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1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云县这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参考资料

云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县人民政府.2024-07-31

临沧.云南省人民政府.2024-01-26

云县县情概要.云县人民政府.2024-01-26

云县.临沧市人民政府.2024-01-26

云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县人民政府.2024-01-26

澜沧江百里长湖水电工业旅游简况.云县人民政府.2024-01-26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寻甸县等15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2024-01-26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地名介绍.博雅地图.2021-12-14

亮山生态度假旅游.云县人民政府.2021-07-23

临沧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临沧市人民政府.2021-07-14

(临沧市)云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1-28

(临沧市)云县统计局二0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7-08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