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门洞

天门洞

天门洞,位于中国湖南省永定区武陵山。天门洞长280米,高127米,深60余米、宽28米到58米,在海拔1260米的绝壁上。天门洞属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主要为喀斯特地貌。

天门洞为南北对穿,上天梯从下经过,天梯共有999级台阶,起点于洞前广场,逐次向上延伸。另外,天门洞周边有三大景区,分别是天界佛国、碧野瑶台、觅仙奇境。天界佛土中的天门山寺,历经儒道佛三教,最终演变成了正规的佛寺,明代的时候最为兴盛;碧野瑶台景区中有木石之恋、南俯视天门、灵泉院等景点;觅仙奇境中的凌霄台、鬼谷兵盘、鬼谷栈道等景点也各有特色。根据时令的不同,还有天门吐雾、天门翻水等奇观。

1992年,天门洞所在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张家界市的第二个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旅游景区。

历史起源

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史书就记载了天门洞的形成:“嵩梁山千米高绝之处峭壁忽然洞开,玄朗如门、吴帝孙体视之吉兆,嵩梁山由此易名天门山。”因山壁崩塌致使山体上部洞开,在海拔1260多米的绝壁上形成南北相通的天门洞。后经地质专家考证,门洞中央系东西岩层向斜的交汇处,因挤压而导致岩石破碎崩塌。

结构特点

天门洞由两座山峰构成,长280米,高127米,深60余米、宽28米到58米的天然溶洞。天门洞在海拔1260米的绝壁之上,天门洞与山下市区相对高差达到1300多米。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天门洞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大庸中路11号,距张家界市区仅8公里,位于北纬29°01′30''—29°06′15",东经110°26'15"—110°30′00"。天门洞所在的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域面积为96平方千米。天门洞属于武陵山脉。

气候

天门洞属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景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景区全年雨量丰沛,阳光充足,年均温16℃,最冷月份为1月,月均温4℃,最热月为7月,月均温28℃,昼夜温差在15℃—25℃,平均气温低于市区10℃左右。无霜期约270天。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山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70毫米,山南麓迎风坡可达1800毫米,山北麓背风坡只有1381.9毫米。降水量沿山南麓—山顶—山北麓递减现象反映山地迎风坡降水的普遍规律性,显示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体的气象屏障功能。在海拔300米—1000米范围内,年降水量平均1600—1900毫米,年雨日数平均在190天以上,全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在80%以上。随海拔升高,年均温降至10℃,相对湿度亦升至90%。积雪日年均100天。

地质

天门山属于新中原地区系,武陵区隆起带,是武陵山脉向东进入洞庭湖平原的余脉(嵩山一天门山一七星山脉)。天门洞所在的天门山山体主要成分为寒武系大理石白云岩页岩,南部可见到震旦系炭质页岩、石灰岩。山壁的岩石断面上多见断层特征,而局部地段岩层有明显的东西向倾斜现象。

地形地貌

天门洞所在的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喀斯特岩溶地貌,呈台地地形。天门山悬崖壁立,山坡陡峻,山崖型地貌特征明显。山南坡平均坡度大于60度,北坡普遍超过40度。从山麓到山顶,地表喀斯特形态和地下喀斯特形态都有广泛分布,地貌种类有岩溶丘陵、岩溶峰丛、裸露石芽、半裸露石芽、溶沟、岩溶谷地、岩溶洼地、狭长落水洞、碟形漏斗、垂直溶洞、穿山洞。

水文

天门洞所在的张家界市市属石灰岩发育地区,山多而高,河流纵横交错,地下水资源丰富。瀑布共有十几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叠泉、七级瀑布、天槽瀑布、双龙瀑布、天门神瀑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天门洞所在的天门山位于华中区的东部丘陵平原与西部山地高原两亚区分界线的边缘,属于西部山地高原亚区。本区动物区系组成不仅具有华中地区动物区系的固有种类,而且还明显的反映出南北种类混杂的特征。区系中与华南区的共有种比较多,多以留鸟夏候鸟的性质向本区伸入。天门山鸟类区系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但更接近华南地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天门山属于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有陆生脊椎动物205种,隶属4纲26目74科,如豹、猕猴、鹿、麝、、岩燕等。鸟类10目24科68种。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豹和云豹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勺鸡等26种。湖南省级保护动物有环颈雉红嘴相思鸟等7种。

植物

天门洞所在的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植物起源古老,种类丰富。截至2014年,已记录种子植物1649种,隶属161科701属,物种丰富、分布独特且大多数物种分布在山顶的台地。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4种,国际公约保护植物40种,湖南省省重点保护植物29种,如银杏、红豆杉鹅掌楸等。公园内包括1000多种中国特有种,“大庸鹅耳枥”“天门山杜鹃”,以及2008年发现的“天门山马铃薯苣苔”“湖南马蓝”。景区内有100多株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高山桐在海拔1500多米的林区内群落状分布。

天门山人工干扰较少,保存有完整的原始次生林0.34平方千米。原始次森林位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顶的喀斯特山地,所以称为喀斯特山地原始次生林,也被称为“空中花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即是为保护这片珍贵的喀斯特山地原始次生林而设立。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总蓄积量为3500立方米,其中山市顶林场面积0.93平方千米,蓄积量15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2%。植被主要由常绿和落叶树种构成,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有原生森林、原始次生林(残存原始林)、派生林和雨林、山顶矮林等类型。随海拔高差变化、植被垂直分布呈一定变化规律。在海拔300米—1100米地带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暖性针阔混交林出现在海拔300米—700米地段;海拔1100米—1500米地带则是常绿、针阔混交林;海拔1500米高处的珙桐成林出现,中国尚不多见。在森林内,除呈现多层林冠外,还具有发达的木质藤本,附生着丰富的维管植物。其中山顶矮林为一大特色,建群树种主要是原生型群落匙叶栎短柄枹栎,对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上起着重要作用。

赛事活动

1999年,世界特技飞行大赛在天门山下举行,世界特技飞行大师们驾机穿越了天门洞,在全球引起轰动,使天门山的天门洞从此被世界所瞩目。2006年,俄罗斯空军重型战斗机苏27和苏30在天门山激情穿洞的特技飞行,使天门山的天门洞再次成了全球焦点。2007年,法国著名蜘蛛人打破神话,成功徒手攀越天门洞。2011年,世界最顶尖的翼装飞行高手杰布•科里斯身穿翼装穿越天门洞挑战极限成功,成为世界首位穿越天门洞的翼装飞行者。2012年,有"法国轮滑变形金刚"之称的轮滑大师,仅穿特制的轮滑服,用超过90千米的时速挑战了天门山99个弯的通天大道,从天门洞滑下一举成功,天门洞由此成了奇迹诞生地的代名词。自2012年起,天门山开始举办翼装飞行世锦赛。

2023年4月30日,中国翼装飞行运动员张树鹏身着翼装从机舱起跳,以180公里的时速成功穿越天门洞,穿越成功后,张树鹏以滑翔飞行经过天门洞广场,以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索道为飞行终点线,最后降落在天门山99弯盘山路的设定降落点。整个飞行过程用时1分19秒,开伞高度150米。

周边景点

上天梯

上天梯位于天门洞开景区最南端。天门山景区的天梯共有999级台阶,总长218米,起点于海拔1050米的洞前广场,逐次向上延伸至海拔1170米的天门洞,垂直落差约120米。上天梯两侧五个休息平台分别命名为“如意”“青云”“长生”“琴瑟”“有余”,寓意为五福临门。

碧野瑶台景区

木石之恋

木石之恋,地处山顶东线中段。一株两人合抱,高约30米,枝叶繁茂的大树,长在高约2.5米,直径4米的一块大石上,树依石而生,石大果榉而立,由此得名“木石之恋”,象征爱情。

陈美胜先生游此咏《木石之恋》诗曰:“柜榔合拱枝叶稠,石隙盘根八百秋。暖气催生生恋意,虽非凤凰亦风流。”

南俯视天门

南俯视天门景点为一观景台,能完整俯瞰天门洞的景色。向外望去,两面绝壁陡峭。观景台旁边的石碑上刻着“南门通天,奇石俯瞰峰十六”,与北俯视天门的下联遥相呼应。

灵泉

灵泉地处天门山顶以东,又被当地人称为“神泉”。据传,灵泉之水从山顶左侧岩石缝隙内涌出,注入水池,水满后溢入斜沟,顺沟飞落在天门洞口,形成“梅花雨”,长年不涸,清凉甘甜。此泉水相传有八功,为“一清、二凉、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饥、八不渴”,所以称为“灵泉”。

灵泉院

天门山寺旧名灵泉院、云钵庵。原址在天门眼顶以东,建于唐朝。唐代周朴曾作诗《灵泉院》。明代初年迁建在天门山顶南边,即今址,并改为“灵泉院”,亦称“灵岩山寺”。清光绪《永定县志》:“旧寺在山顶之东,号云梦山,复移之西峰,号赤松山。有金水寺,其年代均失考。后乃移今地,旧名灵泉院,亦名云钵庵。”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两度重修,三年(1808年)改建。

1975年8月在灵泉院出土一柄龙首铜像带铭文七星宝剑,经鉴定,为唐代天门山道人铸造的镇山之宝,同时出土四尊唐代铜制观音像,与七星宝剑同属国家二级文物。现在的灵泉院为原址重建。

云梦仙顶

云梦仙顶位于天门市最高峰,为天门山十六峰之一,海拔1518.6米,是一座天然瞭望台,三面绝壁。云梦仙顶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此处视野较好,登临云梦县绝顶可见邻近七县,远眺张家界市。观“天门日出”“丹灶浮烟”“雾海莲台”“天门喷云”奇景。

相传是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界于仙凡两界的神山,因“秦始皇赶山填海”而留下,曾名为云梦山,“云梦仙顶”因此得名。

北俯视天门

北俯视天门位于此观景台能完整俯瞰天门洞的景色。北俯视天门和南俯视天门市相互对峙,在北俯视天门观景点处南侧有一块石碑,上刻“洞擎北斗,神树秀挺界三千”,其为南俯视天门景点的下联,寓意天门洞福地。观景台护栏外有一棵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鹅耳枥树,清瘦挺拔,为传说中的“神树”,与南俯视天门的动石相映成趣。

盆景石区

盆景石区内有着各种石芽,如同一个个盆景遍布其间,其中有较为罕见的由露天钟乳石倒立形成的盆景。其为先期形成的溶洞,后因溶蚀和剥蚀而被揭穿,部分洞穴沉积物残留此而形成。

觅仙奇境景区

凌霄台

凌霄台位于位于觅仙奇境景区南部,索道上站往西,为西线核心景点。在海拔1470米处,有一观景台,建筑结构为木质,分三层,其地势较高,视野辽阔,位于此处能够完整观赏周围景色。当水汽充足时,云雾缭绕于此,因此得名“凌霄台”。

鬼谷兵盘

鬼谷兵盘又名“迷宫石林”,位于觅仙奇境景区中部。此地石芽丛生,造型奇特,宛若人工排列般错落有致。鬼谷兵盘路径曲折迂回,相传此地为鬼谷子的盘兵之所,鬼谷先师以石芽排列成演武大阵,培养出了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孙膑与庞涓。

捭阖

捭阖位于觅仙奇境景区中部。是一处投射古人思想哲理的构筑。鬼谷子·捭阖为全木制结构,基座呈方形,上面为圆形围合,直径约15米,整体外形遵循了“天圆地方”的理念,围合的外壁上镌刻着《鬼谷子》开篇《捭阖》全文。捭阖内部安装了许多以易经八卦为原理摆设的可移动木板,采取“九宫”格式,通过这些木板的推移可演示捭阖内涵。

“捭阖”代表的是一种处世治国的的哲学思想,为战国纵横家鬼谷子所著《鬼谷子》一书的开篇文章。相传王诩于天门山著书《捭阖策》,与天门的豁然洞开、奇绝天下契合,堪称是天地故设此局,以昭示世人阴阳之道。

鬼谷洞

鬼谷洞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六洞天之一,位于天门山顶西线,洞状方形,上距山顶百米,下临深渊万丈,地势险峻。纵横家鬼谷子曾在天门山绝壁上的鬼谷洞内隐居,研习易经,潜心修炼,创立闻名天下“鬼谷神功”,并传授给当地百姓强身健体的方式,被称为“鬼谷修易”。后人称此洞为鬼谷洞。洞内石壁上刻有甲子篆文,难以辨识。

求儿洞

求儿洞为地下溶洞,属天门山十六洞天之一,直径4米,洞底深不可测。求儿洞旁平台矗立一块白色石碑,高约3米,图文雕刻精致,碑文讲述了求儿洞的传说,洞口周围挂满了人们用来祈祷的红布。

据《永定县乡土志》记载,送子观音曾在此显灵。虔诚拜祭之后,往洞中投掷石子,响一声为儿子,两声为女儿,三声则为双胞胎,是求子求福祥瑞之地。

樱桃湾

樱桃湾广场,位于天门山顶,在三个分景区的交汇处。樱桃湾是一处宽阔的广场,呈回湾状,广场四周种有众多野生樱桃树。樱桃湾广场是天门山顶最大的游人休憩场所,在此可品尝天门市山特有的高山云雾茶

相传八仙云游到此地的时候,正是樱桃成熟季节,八仙于此欣赏这人间仙境的美景。蓝采和()摘了颗樱桃放入口中,感到甘甜怡人,于是赞道:“好,好樱桃,好一处樱桃湾啊。”因此得名。

鬼谷栈道

鬼谷栈道,位于天门山西线,因悬于鬼谷洞上侧的峭壁而得名。栈道长1600米,平均海拔为1400米,全线立于万丈悬崖的中间,以倚虹关为起点,小天门为终点。在栈道沿线中,常出现云海、云瀑等奇观,距栈道终点不远处,有一凌空伸出约5米的玻璃站台,悬于万丈深渊之上,以“惊、悚、险”著称。

天界佛国景区

天门山寺

天门山寺,位于天门山顶,始建于唐朝。历经儒道佛三教,最终天门山寺演变成了正规的佛寺,明代的时候最为兴盛。据载,自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历时163年,共修7次,是湘西佛教中心和湖南省境内海拔最高的佛教建筑群。寺内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及其两大弟子目犍连和舍利佛的真身舍利,是全世界安奉有佛祖舍利的五座寺庙之一,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的佛教中心。

2002年,天门山寺重建,并于2009年6月9日对外开放。重建后的天门山寺占地2万余平方米,是湖南省境内海拔最高的佛教建筑群。湖南省佛教界人士于2009年4月专程前往尼泊尔中华寺迎请回一枚珍贵的释迦牟尼佛舍利,释迦牟尼两大弟子目犍连和舍利佛的两枚舍利也一并安奉在了天门山寺。

正殿为铁瓦砖墙。野拂住持天门山寺数年,扩建寺宇。附近有灵岩寺、观音庙及周朴墓等。1949年天门山寺仍存有殿堂四进,占地2000平方米。前为王爷殿,二进为大佛殿,三进为观音殿,四进为真武殿。段前有石砌七级塔、塔高10米余。塔侧有华北珍珠梅四株,偶而开花,红似珍珠,传为明洪武间所植。今仅存真武殿(又名祖师殿),为清雍正三年(1725年)及爱新觉罗·颙琰十三年(1808年)重修改建,为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布小青瓦。殿前匾额题“天门仙山”四字,左右一联:“天门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说为野拂和尚所写。段门内外各悬一大钟,每重约500千克。殿中神像被毁。殿前七级石塔,尚保存完好。

素斋楼位于天界佛国景区天门山寺旁,是专为天门山寺配套兴建的餐饮服务项目。

时令景观

天门吐雾

天门吐雾出现在春秋两季,吐雾时丝缕的云雾从天门洞两侧缓缓滑入洞内,逐渐聚集,一定程度时所有云雾便从天门洞中一次性“吐”出,形成一条雪白“云龙”,将天门洞下方上天梯包裹为名副其实的“天梯”。景观对气象条件要求极高,需要同时满足有局部对流天气过程,云雾水汽集中等条件才有可能出现。

张家界市年均有50天雾天,中山经常云雾缭绕,以天门山等中山为最,中山台地最多可连续25天。

云海

鬼谷栈道能够完整观赏天门山云海。该云海由低云、地面雾、水蒸气聚集形成,主要受地形热力作用和风向变化影响。

雪原雾凇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冬季积雪期长,每年积雪从12月上旬到3月下旬,积雪日达120天左右。特殊天气条件下,天门山上还会出现北方严冬季节才可能见到的雨淞、雾淞景观。通过附着于地面物体,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形成雾凇。悬崖绝壁、冰瀑、冰挂冰叶日中花随处可见。

天门翻水

天门翻水是指在海拔1500米的天门洞左侧绝壁,于大旱季节却出现洪水怒泻的奇观。每隔10年左右的夏季,将会出现洪水从山顶边缘的溶洞中冒出,飞流直下,落差有200多米,持续时间15至45分钟。“天门翻水”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地质地貌、气候因素是影响天门翻水的先决条件,而太阳活动,特别是太阳黑子的活动是影响天门翻水主要因素。

其他看点

李娜小屋

李娜小屋位于觅仙奇境景区中部。1997年,中国著名歌手李娜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游览,被雄奇壮丽的天门山风景所震撼,为更好的体会美景,她设计修建了一栋小屋暂住,命名为“李娜小屋”。1997年5月,著名歌手李娜登游天门山,创作歌曲《天门山》后在天门山遁迹空门。

天门书院

天门书院位于天门山山麓,始建于1275年。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建于天门山麓。1304年书院落成。田希吕捐田0.134平方千米作为书院经费,书院共办48年,建院十八年时,山麓杨中进士,升待制翰林。建院四十七年时,县人张兑又中进士,授翰林国史编修余阙《天门书院》记载其建筑特征为“宫庙宏敞,阶序整峻”。天门书院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毁于战火,现为原址重建。

天门山索道

天门山索道又名“虹索龙翔”,连接了张家界市城区与天门山山顶,全长7455米,是世界最长的高山索道之一。索道水平高差1279米,同时也是中国局部斜度最大、支架最多的索道。天门山索道共有轿厢98个,索道支架57个(含3个救护支架)。

天门山索道于1997年开始建设,2005年投入营运。

通天大道

通天大道原名为“天门山盘山公路”,于1998年开始修建,由于天门山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公路修建过程十分艰难,直到2005年才全面贯通。因为它通往天门洞而被称为“通天大道”。全长10.77千米,高差1300多米,共有99道弯,每逢9弯便有一座石碑作为标志,寓意“九霄”。大道两侧空谷幽深,借山势层层叠起,如巨龙盘旋,180度急弯回峦盘旋,直通天际。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盘山公路有四处较险的弯道,分别是第8到28弯,第32弯至40弯,第51弯至59弯,第84弯至89弯。

玻璃栈道

盘龙崖玻璃栈道于2016年8月开放。玻璃栈道悬于天门山山顶西线,长60米,最高处海拔1430米,宽1.6米,全线为透明玻璃制成。

景区特产

高山云雾茶田位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东端,濒临水岸边,光照时间长,山间云遮雾绕,气候宜人;土质优良,含磷丰富,为茶叶品质和香度供给了养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理想的普洱茶生产地。

《天门狐仙》实景音乐剧

天门狐仙》是世界首台高山峡谷实景音乐剧,是以天门山为背景、山涧峡谷为舞台的大型实景演出。演出内容为在天门山的峡谷密林深处,善良的樵夫刘海与美丽狐仙的奇幻爱情故事。该剧由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执导,华人音乐家谭盾参与音乐监制。演出中心舞台搭建在张家界市天门山下的峡谷之中,以落差一千多米的天门山为背景,灯光及舞美布景细致。

世界首台大型高山峡谷实景演出《天门狐仙》自2009年9月开演,2015年12月13日起停演。后于2016年3月2日恢复演出。《天门狐仙》在休演期间,对节目编排舞美、灯光、音响等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表演方面丰富了演出场景和演员人数,演员一直坚持训练,不断提高演出水准。

2010年10月,《天门狐仙》入选国家首批文化旅游演出类重点项目名录。2010年11月,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将《天门狐仙》评为“文化旅游发展贡献奖金奖”。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85年,张家界市(今张家界市)(县级)政协主席李家志带领考察天门山,首次提出开发天门山旅游资源。1992年4月,永定区副区长陈初毅与相关人员前往湖南省林业局就天门山的开发问题作出了汇报。次年1月,成立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7月,由林业部中南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1995年5月,永定区委区政府明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于次年1月和北京红绿蓝影视广告中心签定合作开发天门山合同书,于次年4月18日签订补充合同。1997年3月,永定区委区政府委托张家界市第一建筑设计院完成旅游区详细规划。同年5月7日,省林业厅对规划进行了批复。根据规划,天门山景区分为天门山游乐区和天门山游览区两大部分。总共分两期完成,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共有大小项目103个。第一期工程1.2亿元,2年内完成;第二期工程2.4亿元,3年内完成。同年9月,在天门山举行了开工仪式。1999年,由天津宁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张家界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三年后,天门山投资近6亿元资金的开发建设全面开始。2005年5月,天门山盘山公路竣工通车。同年9月,天门山观光索道竣工运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对外试运营。次年1月正式开园。

2011年10月1日天门山西线玻璃栈道于正式开放。后年,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启了“智能导游”平台。2016年8月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开放了盘龙崖玻璃栈道。截至2016年,天门山公司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13亿元,完善了景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2010—2016年间,共接待旅游人1191.2万,旅游收入25.19亿元。2022年12月11日,天门山索道下站旅游服务综合体提质改造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天门山索道上、中、下站提质改造,以及建设景区基础设施等。

保护

1972年8月,在张家界市(今永定区)天门山寺旧址,出土一柄唐朝铜剑。1986年5月,大庸市政府决定批准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县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992年7月29日,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

1999年,湖南省宗教部门批准天门山寺重建。2002年,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重建天门山寺,并于2009年6月9日对外开放。2006年,政府考虑到天门山景区的环保问题,下令关停了张家界高路水泥厂。2015年4月7日,天门山风景区对西线玻璃栈道进行更换玻璃施工,此次更换的玻璃栈道总长度为60米,使用抗弯曲能力强、耐冲击强度高的夹胶钢化玻璃。4月23日,玻璃栈道更换玻璃工作基本结束。

2022年10月12日至29日,天门山索道天门洞快线索道进行全面检修维护,开展紧急救援演练。天门洞内游道进行安全加固施工。

相关文化

历史人物

周朴

五代十国后晋时期,处士周朴见藩镇割据,朝廷腐败,遂登上天门山灵泉院拜佛参禅。后来,周朴隐居天门山,赋诗弹琴,留有《天门南楼》诗二首和《吊李群玉》等名诗。故《万历慈利县志》载:“(后)晋周朴隐居天门山,以耕读自娱。屡征不起,所著有《灵泉诗集》行于世。”周朴死后葬在天门山南麓,石砌古墓至今仍存。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战国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曾任楚国宰相,后归隐卫国授徒,曾一度归隐天门山,“采百花为食,极山林之乐。”

他所著《鬼谷子》又称《捭阖策》,从衣、食、住、行、医到治国外交、兵书战策、养生教子,诸多理论登峰造极。如今鬼谷洞口上方依然可见木头上镌刻的《捭阖策》。

传说鬼谷子曾经在天门市山顶东段峭壁上的方形洞口中,隐居兼修武功,洞得名鬼谷洞,是天门山十六洞里最为著名的洞。《直隶州志》载:“鬼谷子。隐居天门山学《易》。石室幽,下有清流。今石壁上有甲子篆文。”野史曾记载鬼谷子晚年在天门洞“静坐思维,修习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或复二日食一麻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

宗教文化

天门山是张家界的文化宗教仙山,曾历经道、儒、佛三教变迁融合,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的佛教中心。山顶的天门山寺自唐朝建成以来香火鼎盛,明万历年间南岳僧在此传经授戒,从此闻名,传说道家王禅祖师鬼谷子隐居于张家界市南天门山鬼谷洞

文物遗存

1972年8月,在张家界市(今永定区天门山寺旧址,出土一柄唐代铜剑。剑长80厘米,重4千克,剑身两侧各七星龙首铜像为镂空铸造。剑柄刻有“天门山玄帝祖”字样,系建天门寺奠基文物。此唐剑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文物说明,唐朝时期道教就在张家界一带土家先民中流行。

同时期,天门山寺旧址还出土了观音铜像两座,均高25.5厘米,一座重1.45千克,一座重1.25千克。二座观世音铜像内空,疑为装脏之用,观音均盘腿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右手持净瓶,左手持念珠,仪态极为慈祥。同步出土释迦牟尼铜像两座,均为中空,一座高26厘米,重1.55千克;一座高23厘米重1.35千克,佛像体态丰盈,慈眉善目。

典故传说

天门洞开

天门洞右侧有一石柱,形状酷似贴着绝壁站立的老人,被称为鬼谷先师的化身石。

传说八仙天门山云游的时认为天门洞走露天地灵气,便决定将其堵上。将要密合之时,被天门洞口的鬼谷先师阻止。八仙经鬼谷先师劝说后放弃堵洞,鬼谷先师脱了一窍化身为石,镇守于此。

鬼谷显影

《永定县乡土志》载“洞在天门山绝壁,无路可阶,有樵者误入洞,见壁上画字如篆文,离奇不可辨。欲再往,云气怒涌不可支。好事者往寻之,竟路迷不得入”。

1981年,有人用绳索悬坠进入鬼谷洞,掀下洞口前四个石凳中其二,欲留作纪念,再次前进时被水声云雾所阻拦,被迫返回,石凳也不见踪迹。

自1991年起,人们先后七次对鬼谷洞进行探索。在第四次时,探洞人士偶然间拍下了洞内石壁上一个形似世间流传的鬼谷子的头像。在此处拍摄的照片冲洗后却一片空白,被视为唯一一次“鬼谷显影”。

野拂藏宝

野拂藏宝是天门山六大谜团之一。野拂即闯王李自成的大将李过,出家后法号“野拂”。当年李自成败退京城时,将国库的金银财宝卷席一空,意图日后东山再起。据传当年野拂上天门山后,转移宝藏无数。数百年来,世人为宝藏纷踏而至,进山寻宝,均空手而归,至今宝藏匿于何处,仍是未解。

传说李自成在失败退出京城时,掠夺了国库的金银财宝,计划日后东山再起。他的部将野拂用九艘大船将家当转移,其中包含有被掠空的国库金银财宝。计划失败后,野拂将这些财宝埋藏在天门山上的几个隐秘地点。数百年来财宝销声匿迹,但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发掘出的元、明时期文物为这个传说增添了可信度。

天门转向

1940年左右,在张家界市区河边的南码头即可清晰地看见雄奇壮观的天门洞

所谓天门转动实际上是两座山峰的挤压,这种挤压遮挡了天门洞,于是人们认为它在转动。地质演变的速度通常极端缓慢,但天门地区的演变速度很快,仅在几十年间就能观察到地貌的变化。

天门瑞兽

据记载,曾有人偶在天门山的原始森林看到独角兽出没,此兽与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瑞兽图形酷似,“身形似虎,通身赤红,头顶正中有弧形独角,遇有人近前则迅疾隐没不见。”

秦始皇赶山填海

传说秦始皇到蜀地时,想要将此处的山拿去填平东海。于是用神鞭将峨眉山劈为两半,并沿蜀道将山向东海赶去。秦始皇赶山到张家界地区后小憩,休息时神鞭被偷,于是山变成了武陵山脉。峨眉山的半个金顶变成了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云梦仙顶

天门山东南方有四十八座马头山,相传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时座下的四十八匹天马的化身。

影视作品

《神洞迷踪》

《神洞迷踪》是2010年8月上映的纪实片,该节目随着探险者不断深入天门山的天门洞,探寻天门洞历史。在探索的过程中,还讲解了张家界市人的历史、文化与天门洞的传说。

天门山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说,而天门山上的石影推测就是当年鬼谷子练功留下的。

《神洞探奇》

《神洞探奇》是2011年10月30日和31日分别上映的两集纪录片,该纪录片详细讲解了天门山和张家界的历史,还讲述了在天门山采药的老人在天门洞中的故事。《神洞探奇》节目中,景区附近的几个年轻人决定再次探查洞穴,深入了解天门洞的故事。

《远方的家》

远方的家》是2011年7月5日上映的旅游节目。其中,第131期是“传奇天门山之旅”,节目主要描绘了湖南省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壮丽景色,讲述了景区的地质地貌、历史文化等内容。该节目还以第一人称视角乘坐了天门山索道、横穿了鬼谷栈道、观看了《天门狐仙》实景音乐剧。

相关荣誉

评价

天门洞南北对开于千寻素壁之上,扶摇而通天,气象变化万千。天门洞景点上天梯,每当雨前雨后水汽充沛天之时天门洞会风云激荡,蒸腾的雾气就象一条白色的巨龙在洞里洞外盘旋翻飞,形成独特而壮观的“天门吐雾”,九百九十九级上天梯整个儿便笼罩在云雾缭绕中,仙气十足,故此上天梯又得名“悬梯浮岚”,是“天门十景”之一。(新浪 评)

相关事件

洞口变小事件

早期有洞两边的居民感到天门洞在缩小。事实上,经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天门山一直在经历着快速的地质变化。在燕山喜马拉雅山脉造山运动的同时影响下,天门山已经经历了好几次大的抬升,现在仍然在快速长高。天门洞两侧的山峰微微倾斜,位置相对,受挤压的方向正对着天门洞。正是这种挤压,再加上高速的地层抬升,使天门山快速移动成为可能。

参考资料

天地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05-24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

中国“翼装飞人”张树鹏穿越张家界天门洞.www.chinanews.com.cn.2024-01-29

张家界天门山.张家界市武陵源区.2024-04-08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林业局.2023-05-24

印象-天门山旅游官网.天门山景区官方网站.2023-05-24

..2024-04-09

天门山官网.天门山景区官方网站.2023-05-24

天门山六大古谜“天门翻水 ”奇景再现.湖南省林业局.2023-05-24

岳阳楼君山岛、韶山、天门山成功晋级“5A”景区.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6-14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

(体育)“没有什么比挑战自我更意义非凡”——张树鹏成功翼装飞行穿越天门洞.今日头条.2024-04-08

湖南张家界:中国翼装飞人张树鹏成功穿越天门洞.人民网.2024-04-08

速看!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懒人旅游路线”来了.潇湘晨报.2023-05-24

概况-天门山旅游官网.天门山景区官方网站.2023-05-24

张家界天门山现“天门吐雾”奇观.央视网.2023-05-24

永定区天门山现云海、佛光景观.湖南省林业局官方网站.2023-05-24

..2024-04-09

@全省湖南居民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核》优惠大放送!.华声在线.2023-05-24

张家界: 游客共迎“狐仙”回归.红网.2023-05-24

因疫情影响停演近一年《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7月8日重启.华声在线.2023-05-24

《天门狐仙》12月12日华丽收官 盘点六宗“最”.张家界市人民政府网.2023-05-24

《天门狐仙》3月2日恢复演出 最强阵容献礼2016.张家界市人民政府网.2023-05-24

天门山玻璃栈道更换玻璃工作进入尾声.湖南省林业局.2023-05-24

永定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启“智能导游”.湖南省林业局.2023-05-25

天门山索道下站旅游服务综合体提质改造项目开工.张家界市人民政府.2023-05-24

关于天门山景区索道检修暂停开放的通告.张家界市人民政府.2023-05-24

浅谈武陵文化发展历程.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官方网.2023-05-24

一座山到底有多重——天门山的人文传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家界市委员会.2023-05-24

..2024-04-09

《神洞迷踪》.中国网络电视台.2023-05-24

神洞迷踪.央视网.2023-05-24

神洞探奇.CCTV节目官网.2023-05-24

《人文地理》 20111030 《神洞探奇》 第一集.央视网.2023-05-24

《远方的家》 20110704 传奇天门山之旅.央视网.2023-05-24

..2024-04-09

天门洞.新浪旅游.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