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同蒲铁路

同蒲铁路

同蒲铁路,是贯穿中国山西省南北的铁路主干线,北起大同市与京包铁路接轨,南止风陵渡过黄河铁桥与陇海铁路相连。同蒲铁路干线全长约850千米,以太原为分界线,南段称南同蒲,北段称北同蒲,线路经过8市31县市区,沿途共有车站108处。

1933年5月,同蒲铁路正式开工,南同蒲于1936年元旦完工,并全线通车营业;北同蒲则因地势不利,沿途多崇山峻岭,工程进展缓慢,直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只通车到雁北怀仁,距计划的终点还差15千米。1940年,北同蒲铁路全线被拨宽为准轨。1956年2月,南同蒲铁路全线被拨宽为准轨,结束了山西省米轨铁路的历史。

南同蒲铁路自太原市到风陵渡,长505千米,于1956年改建,1958年于风陵渡、潼关县间建成黄河便桥与陇海铁路相接,后拆除。重建的潼关黄河桥及南同蒲、陇海联络线于1970年6月竣工。南同蒲铁路自1981年开始修建第二线,于1989年8月双线开通至侯马市。北同蒲铁路全长355千米,为国家I级铁路干线,全线为电气化双线铁路,沿途共有车站43处,均隶属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京包铁路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韩原铁路京原铁路、韩原铁路、忻河铁路太兴铁路等线路连接。

简介

同蒲铁路是贯穿山西省中部的南北铁路干线。自大同市朔州市原平市忻州市太原市晋中市平遥县介休市临汾市、侯马、运城市蒲州镇以南的风陵渡。全长865千米,以太原站为界,分为北同蒲铁路和南同蒲铁路。

南同蒲段513千米,于1933年5月开工,1935年12月竣工。北同蒲段351千米,于1933年11月开工,1939年竣工。1951年8月,同蒲铁路全线恢复通车。

同蒲铁路原先是山西军阀阎锡山依靠自己的力量,组织晋绥兵工修建的米轨铁路。1938年日军将北同蒲改为准轨。解放后将南同蒲也改为准轨。北同蒲铁路沿线开发较早,山川壮美,物产富饶,民风淳朴,古迹颇多。

线路走向

京包铁路上的大同车站向南引出,跨越桑干河滹沱河汾河三个流域,穿过云中山系舟山分水岭,向南经朔州市阳方口镇宁武县原平市忻州市而达太原市。继而从太原站向南延伸,经太原、临汾市侯马市三个盆地,进入中条山区北部,沿水上游过闻喜县,经运城市解县永济市,达黄河北岸的风陵渡口,在华山站陇海铁路相连。

线路连接

大同站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京包铁路,云冈铁路,口泉铁路

韩家岭站韩原铁路北同蒲铁路二线,大西高速铁路

朔州站神朔铁路

宁武站朔黄铁路

原平站京原铁路

忻州站忻河铁路

太原站:石太客运专线,太岚铁路太中银铁路上兰村线

榆次站石太铁路(老石太线),太焦铁路

介休站:介西铁路

侯马北站侯西铁路侯月铁路

礼元站礼垣线

华山站:陇海铁路

沿途车站

同蒲铁路车站按照顺序排列:

山西省

大同市

平城区大同站大同南站(在建,接入大西高铁)

云冈区平旺站韩家岭站

朔州市

怀仁市里八庄站怀仁站宋家庄站金沙滩站

山阴县北周庄站岱岳站(县城),东榆林站

朔城区:袁树林站,神头站大新站朔州站前寨站,梨元头站

忻州市

宁武县阳方口站宁武站凤凰村站

原平市长畛站轩岗站,芦庄站,大牛店站原平站唐林岗站

忻府区忻口站播明站忻州站田村站豆罗站寺庄站平社站

太原市

阳曲县北白站高村站,柏井站,阳曲站南塔地站

尖草坪区皇后园站太原东站

迎泽区太原站

小店区太原南站

晋中市

榆次区榆次站修文站东阳站

太谷区北阳站太谷站

祁县东观站祁县站

平遥县洪善站平遥站

介休市张兰站义安站介休站义棠站

灵石县两渡站灵石站冷泉站富家滩站南关站

临汾市

霍州市什林站霍州站圣佛站辛置站

洪洞县:石滩站,赵城站洪洞站甘亭站

尧都区临汾北站临汾站

襄汾县张礼站襄汾站柴庄站

曲沃县高显站

侯马市侯马北站侯马站,史店站

运城市

闻喜县礼元站东镇站闻喜站,辛庄站,

夏县水头站

盐湖区:半坡站,安邑站运城站店坡站,解州站

永济市董村站虞乡站孙常站永济站蒲州站(终点),韩阳镇站首阳站

芮城县风陵渡站(过黄河)

陕西省

渭南市

潼关县公庄站华山站

修建历史

修建期

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政府路矿局就有修建之议。袁世凯时亦拟修大潼铁路(大同市至潼关),但均未动工。

1928年,阎锡山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修建同蒲铁路的要求被拒绝后,便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同年10月,同蒲铁路开始正式勘测。1929年4月,阎锡山聘请德国工程师任测量队队长,1931年3月全部测量完毕。德国工程师认为工程艰巨,费用浩大,建议修建米轨铁路。1930年,由于中原军阀混战,阎锡山下台,同蒲铁路也随之停建。

1932年2月,阎锡山再度执政山西省。10月20日,晋绥兵工筑路局成立;1933年1月21日,晋绥兵工筑路指挥部成立,阎锡山任总指挥,晋绥公署机关各处处长兼任各组组长,阎锡山调3万兵工修建同蒲铁路。

北同蒲铁路原定线路由皇后园经棘针沟、大泉沟、樊家庄、石岭关、刘家沟、韩家沟、水峪、双堡村、紫岩村忻府区。由于这条线路地形复杂,特别是石岭关,需要开凿隧道,而且坡陡弯急,工程量很大。工程处处长李其昌提出改线,后经工程师田普霖、宋彤、赵福增分别率领测量组经过三次测量后,测定新线由皇后园,经过马坡头村、高村,北白村,田庄,平社,豆罗至忻县。由于新线比原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是一条经济线路,故决定按新线走向修建。

1933年5月,北同蒲铁路与南同蒲铁路同时开始施工。1935年8月1日太原市原平市通车;1937年3月通车至阳方口镇;同年8月铺轨至大同市十里河桥南岸,修至朔城区到大同段,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后因大同沦陷而终止,距大同仅差8千米未能全线铺轨。1939年3月,日军强迫民工修通了大同至宁武县间和宁武至太原间的路段。

破坏期

从1943年起,面对抗日军民的不断抗击与破袭,日军控制的北同蒲铁路仅能勉强通车。当时由太原至原平需要7小时,时速仅为25千米至35千米,列车牵引重量为300吨左右。

1945年日本投降后,阎锡山又掌握了山西省大权,接管北同蒲铁路。194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武装对北同蒲铁路进行了有计划的破袭,大同市忻府区间桥梁、车站站房、钢轨、枕木、电线杆、电线全被拆除;忻县至高村间的枕木全部烧毁,钢轨运走,路基分段挖断、炸毁。电线杆、电线、桥梁、车站站房拆毁,北同蒲铁路陷于瘫痪,至新中国成立都没有修复通车。

修复期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5月1日大同解放,6月7日成立了太原铁路管理局,并于11月6日成立了山西省铁路修复指挥部。太原铁路管理局成立北同蒲工程大队负责铁路抢修工作。11月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一支部队开始抢修皇后园至忻府区(80千米)和忻县至史家岗支线(38千米,现为忻河支线)全长118千米的线路。

1950年3月至6月,铁道兵一支部队负责修通了平旺至朔城区的线路和桥梁。忻县至朔县段,由于坡度大,弯道多,桥梁破坏严重,抢修难度也大,由太原铁路管理局工程大队、衡阳铁路局桥工队和天津铁路管理局朔县工程处于1950年8月至1951年7月修复通车。至此,平旺至忻县段全部抢修通车。北同蒲铁路于1951年8月2日举行了全线通车典礼,当时的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亲临剪彩。

改造期

1957年1月25日,北同蒲铁路技术改造工程开始。太原铁路管理局放弃了宁武县至轩岗段家岭间90%的旧线路,另筑新线。新筑段家岭隧道长3345米,当时仅次于川黔铁路的凉风垭大隧道,为全国第二长大隧道,于1959年10月30日竣工。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同蒲铁路进行了大规模的电气化改造,部分线路进一步取直,曲线半径加大,增加站线,更换重型钢轨,线路通过能力进一步提高,行车设备更加现代化。1983年6月开工,1989年7月31日开通。1992年4月1日,北同蒲铁路全部废除蒸汽机车牵引,改由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牵引,成为晋煤集团外运的主要干线之一。

车站列表

现行装备

大同市——宁武县:复线电气化,四显示双向自动闭塞,上行全线75KG/M无缝钢轨,下行除阳方口镇宁武为70KG/M钢轨外,其余与上行一样,最小半径除大同站北头300M外其余为800M,最大坡道阳方口-宁武间12‰-18‰。牵引机型SS4、HXD1、HXD2,牵引常数5000T,双机20000T。

宁武——原平市:单线电气化,三显自动闭塞,60KG/M无缝钢轨,最小半径250M,最大坡道28‰。牵引机型SS4,牵引定数单机2200T,双机4000T,货车于宁武站加挂补机DF8B-5644。

原平——太原北:复线电气化,三显自动闭塞,60KG/M无缝钢轨,最小半径800M,最大坡道12.5‰。牵引机型SS4,牵引定数单机2600T,双机4000T。

太原北——榆次西:复线电气化,三显自动闭塞,60KG/M无缝钢轨,最小半径407M,最大坡道8.5‰。牵引机型SS4,牵引定数单机4000T。

榆次西——介休市:复线电气化,四显自动闭塞,60KG/M无缝钢轨,最小半径800M,最大坡道6.4‰。牵引机型SS4;牵引定数双机5000T。

介休——侯马市:复线电气化,四显自动闭塞,60KG/M无缝钢轨,最小半径400M,最大坡道12‰。牵引机型电力SS4;牵引定数双机5000T。

侯马——风陵渡:单线电气化,四显自动闭塞,60KG/M无缝钢轨,最小半径400M,最大坡道12.1‰。牵引机型SS4,牵引定数双机3700T。

风陵渡——华山:单线非电气化,继电半自动闭塞,60KG/M无缝钢轨,最小半径800M,最大坡道13‰。牵引机型DF8B,牵引定数双机3700T。

机务交路

货运

大同--大新:太局湖段HXD2

湖东--宁武:太局湖段HXD1,HXD2

大新--太原北:太局太段SS4

太原北--侯马北:太局太段SS4,太局侯段SS4(G)、太局侯段HXD2C

侯马北--风陵渡:太局侯段SS4、HXD2C

风陵渡—华山: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侯段DF8B

客运

大同--朔州--神木北(4629/4630):太局湖段DF4D-0549

大同--朔州--宁岢:太局湖段DF4B+DF4BK

大同--太原市:太局太段HXD3C,太局太段HXD3D

太原--临汾市:太局太段HXD3C

临汾--华山:太局侯段DF4DK

降雨影响

2021年10月6日,受连续降雨影响,南同蒲铁路祁县昌源河大桥桥台被冲垮,影响行车。10月8日下午3时,之前悬空的一条铁路下的路基已经回填至距离铁轨一人高的位置。

2021年10月14日7时36分,南同蒲铁路山西省祁县至东观间昌源河大桥下行线路修复开通。至此,受降雨影响的南同蒲铁路全线恢复双向行车。

参考资料

同蒲铁路.晋都曲沃.2024-03-02

这些穿越时光的“宝贝”,你见过吗?.澎湃新闻.2024-03-02

同蒲铁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02

从正太到郑太 如果李希霍芬能穿越.......澎湃新闻.2024-03-02

中国铁路百年史话.中国政府网.2024-03-02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西省).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24-03-02

南同蒲铁路昌源河大桥桥台冲垮 正全力抢修_新闻_.央视网(cctv.com).2021-10-08

山西南同蒲铁路恢复双向通车.新京报.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