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灵石县

灵石县

灵石县,中国山西省晋中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最南端,灵石县国土面积1202平方公里,下辖4乡6镇。截至2021年末,灵石县共有总人口245115人。

灵石县地势东高西低,由东西两山向中部汾河谷地自然形成三级阶梯。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寒少雪。境内有静升河、仁义河、交口河、段纯河等穿流县境,均为汾河支流。杨坚北巡挖汾河开道,获一巨石,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590年)置县,后经历次变更,于1961年恢复灵石县建置。

灵石县拥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静升古镇、“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等文化遗存。截至2024年3月1日,灵石县共有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大院、石膏山、红崖大峡谷为AAAA级旅游景区。

灵石县拥有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2021年,灵石县地区生产总值287.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5.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6.36亿元。

名称

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汾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昌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春秋时属晋。战国初,韩、赵、魏三分晋地时属魏国,曾在此置平周县。

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设界休县,汉袭秦制。新朝改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晋朝改界休县为介休县。东晋南迁后,先后曾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北朝北魏东魏北齐天保年间又废置,县域并入永安县(孝义)。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复介休县设介休郡。次年(大成元年)改名平昌县仍属介休郡。

隋唐至明清

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市)。隋开皇初废介休郡改属西河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刘恒杨坚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义宁元年(617年)改属新置的霍山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霍山郡改称吕州,仍辖灵石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郡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唐武德初年属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属汾州,开元十一年(723年)属太原府。五代十国先后属后唐、后晋、后汉(一度属于北汉),仍隶属汾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政和六年(1116年)改属霍州(霍邑)隶于平阳路。金天会元年(1123年)属汾州。金天会六年(1128年),河东路分为南北二路,灵石县属河东北路汾州。贞佑三年(1215年)改属霍州,四年还属汾州。

蒙古初年析灵石县地置小灵石县(治在今城关北25千米冷泉关),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废入介休市。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霍州市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中书省为山西布政使司,灵石县属平阳府(河东道)。万历三年(1595年)改属汾州府。万历四十二年改属平阳府。清代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

中华民国

民国三年(1914年)废州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8年成立灵西抗日县政府,归洪赵地区领导。1939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民国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阎锡山县政权迁回灵石县城。1946年析置灵西县,属吕梁行署。1948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灵石、介休市孝义市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1961年分县,恢复灵石县建置,属晋中行署管辖。1967年属晋中市。1999年属晋中市。2001年初,撤销水峪乡、南墕乡、张家庄镇,并入城关镇,更名为翠峰镇;撤销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镇,并入南关镇;调整后,灵石县辖6个镇、6个乡。2021年,灵石县撤销马和乡,整建制并入静升镇。以原马和乡和原静升镇的行政区域为静升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静升村;撤销英武乡,整建制并入两渡镇。以原英武乡和原两渡镇的行政区域为两渡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两渡村。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最南端,介于东经111°20′至112°和北纬36°40′至37°之间。东西长54公里,南北长39公里。东隔太岳山之绵山、石膏山、孝文山、尖阳山等高山与沁源县为邻;南至逍遥岭,西南至罗汉分别与霍州市汾西县毗连;西至吕梁山脉之老虎山、兴旺塬等山岭与交口县为邻;北至铺头塬,东北至静升北山分别与孝义市介休市接壤。全县国土面积1202平方公里。

气候

灵石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寒少雪。平均气温介于9.9—10.6°C之间,全年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4.7°C,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3.8°C。年日照平均为2498小时,无霜期年平均162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20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806.1毫米,多西南风,东北风次之。

地质

灵石县境内地质特征是以古生界沉积岩石地层为主,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表现断裂和褶皱,而断裂主要集中在两渡、南关、西许以东及军寨以南。灵石县境内的地质构造由两部分组成:东部属霍山隆起,中西部为霍西凹陷。霍山隆起是由一系列北北东方向的背斜向斜组成。断层以北北西方向为主,而北东方向的断层次之。断层的性质多正断层。霍西凹陷,由一些宽缓的北东方向的背斜和向斜所组成,断层则以北东方向和近于东西方向的两组断层所组成。汾河谷地是沿两大构造断层处发育形成的。境内地层分布从东到西具有由老到新的特点。境内出露最老的地层为太古界下太岳山群的一套变质岩系,主要见于县城东南的二爷庙——石膏山一带。尽林头——冀家庄,杏乎圪塔——花石岩一带的石英岩状砂岩则属于长城系地层。

地形地貌

灵石县地势东高西低,由东西两山向中部汾河谷地自然形成三级阶梯。东部太岳山(霍山)诸峰尖阳山、孝文山、石膏山、绵山与西部吕梁市山峰中华山、老虎山遥相对峙为第一阶梯,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牛角鞍,海拔2567米,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7.8%;东山的要西塬(马和塬)、秦树塬、正峰塬等土石山地和西山的坛镇塬、罗汉塬、圪针塬等土石山地为第二阶梯,海拔为800-1200米,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7.6%;中部的汾河及其支流静升河、仁义河中下游冲积淤浸形成的河谷滩地为第三阶梯,海拔600-800米,最低处南关镇石桥村海拔574米,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4.6%。

水文水利

水文

灵石县境内有静升河、仁义河、交口河、段纯河等穿流县境,均为汾河支流。境内有大小泉水700余处。汾河在灵石境内全长约60公里。据1953-1956年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2058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断流)。汾河水平均流量33.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10.66亿立方米。静升河在灵石县境内全长18公里,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境内较大的泉水有:和乡军寨村后悔沟泉水,涌水量83.88吨/小时;尽林头三齐沟泉水,涌水量79.2吨/小时;静升镇旌介村润构河泉水,涌水量30吨/小时。

水利

截至2019年,灵石县有石膏山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库容473万立方米,位于仁义河上游,年均流量为1256万立方米。

土壤

灵石县共有山地草甸土、棕壤、褐土、草甸土4个土类、8个亚类、25个土属、65个土种。山地草甸土共有山地草原草甸土亚类的石灰岩质山地草原甸土和黄土质山地草原甸土两个土属,4个土种,分布于马和乡牛角鞍一带高中山区,海拔2400米以上,面积为10797亩;棕壤共有山地棕壤一个亚类,黄土质棕壤一个土属,分布在马和乡牛角鞍和西许乡石膏山、五龙壑、杏圪塔一带中山区,海拔1800--2400米之间,面积为27102亩;褐土分布于从二级阶地到低中山的地区,几乎遍及全县,为灵石县最主要的土壤类,面积为1754964亩,分布有淋溶褐土、山地褐土、淡褐土性土、淡褐土、碳酸根褐土5个亚类。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灵石县已探明的矿物有煤、铁、石膏、硫铁矿以及铜、、钛、钒、钨、稀土等32种稀有金属和非金属,其中煤炭、石膏、硫铁矿储量丰富。全县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含煤面积达8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3%,保有储量38亿吨。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灵石县国土面积达180.21万亩,其中农用地86万亩,含耕地52.7万亩,林地32.46万亩,牧草地81万亩;建设用地6.5万亩,未利用地87.5万亩。

水资源

灵石县河川径流量为357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575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后,水资源总量为7887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97.6立方米。

森林资源

灵石县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83万立方,森林覆盖率达到25.17%,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华北地区最大的山顶公园、省级四星级公园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灵石县境内木本粮油资源有13科,24属,55种;果树资源有14科,23属,71种。乔木主要有油松杜松、白皮松、落叶松侧柏云杉白桦、栎、杨、柳、槐、榆、椿等;灌木主要有酸枣树沙棘刺玫木槿山葡萄六道木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野菊野艾蒿歧缬草野韭、野麻、苔草蒿草、沙草、针草、蒲草、谷菜狼尾草、羊胡草、白茅、兰花等。

动物

灵石县境内的兽类主要有狐、狼、虎、麝、豹、鹿、野兔、山猪、山羊、表羊、山猫、欧洲狗獾猪獾、松鼠、隐纹花松鼠耗子、家鼠、黄鼬苍鹭、蝙蝠等;鸟类有老鹰、猫头鹰、乌鸦、黄雀、鸽子、燕子、喜鹊、斑鸠、鸿雁白鹭、麻雀、环颈雉石鸡、画眉鸟、啄木鸟科百灵科大杜鹃;虫类有唇足纲蚰蜒、蚯蚓、螳螂蟋蟀科、蚂蚁、蜘蛛、蜻蜓、凤蝶总科蜗牛蝎子士蜂等;另有两栖动物青蛙爬行纲蛇。其中属珍贵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麝、捞鱼鹳,二类保护动物有金钱豹。三类保护动物长尾斑羚

自然灾害

灵石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千热风、雨涝、冰雹、霜冻、虫灾、地震等。干旱分为春旱、夏旱、伏旱、秋旱。伏旱在灵石县出现较多,22年(1964至1985年)出现11次。干热风伴随着干旱,经常出现在5月下旬或6月中旬,3-5年出现一次。受季风影响,灵石县降水多集中于夏秋两季,22年(1964至1985年)降大雨55次,暴雨10次。冰雹平均每年一次,最早出现在4月底,最晚出现在9月底,以6、7、8三个月为多,其中尤以6月出现最多。

行政区划

灵石县下辖翠峰镇静升镇两渡镇夏门镇南关镇段纯镇王禹乡坛镇乡梁家焉乡交口乡4乡6镇,共192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县政府驻灵石县新建街北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灵石县总人口245115人,比上年末减少1190人。人口出生率为6.43‰,死亡率为5.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2‰。男性人口129696人,女性人口115419人,性别比为112.4。

民族

灵石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兼有满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壮族、朝群族、纳西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

方言

灵石方言属晋语太原市片。內部形成五个方吉区:城关话区、东乡话区、南乡话区、西乡话区、西南乡话区。与外县毗连的地区,有境内外县方言;有的矿区形成方言岛,通行太原方言;还有历史上曾隶属于灵石,划归外县的地区仍使用灵石方言,形成境外灵石话;由于移民原因,境内有使用两种方言的现象。

宗教信仰

灵石县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灵石县佛教活动场所主要有铁佛寺、普塔禅院、天竺寺。

经济

综述

灵石县形成了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以核桃为龙头,中药材、规模养殖、设施设施蔬菜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体系。2021年,灵石县地区生产总值28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9亿元,同比增长16.5%;第二产业增加值195.07亿元,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86.36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7.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1%。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65.8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4.6亿,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2723元。

第一产业

灵石县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料、蔬菜、园林水果等。“灵石核桃”“荆条蜂蜜”“灵石酸枣仁”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1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90330.9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0224.43亩。在粮食播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25382.02亩;小麦种植面积17255.07亩。油料种植面积993.4亩;蔬菜种植面积15414.8亩。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9085.77吨。其中,夏粮产量1913.32吨;秋粮产量27172.45吨。

饲养的动物主要有猪、牛、羊。2021年,全县肉类总产量9219.24吨。其中,猪肉产量7612.185吨;牛肉产量46.593吨;羊肉产量472.331吨。年末生猪存栏63689头,生猪出栏102788头。全年奶类产量722.398吨;禽蛋产量4342.37吨。

第二产业

灵石县形成了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6.4亿元。1-12月煤炭工业增加值完成141.0亿元;非煤工业增加值完成25.4亿元。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完成141.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完成22.9亿元,其中,炼焦业增加值完成13.6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完成2.4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完成1.5亿元,有色金属加工业增加值完成5.1亿元。电热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完成2.5亿元。

第三产业

灵石县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2021年批发零售的零售额累计完成71.1亿元,同比增长14.2%,住宿餐饮零售额累计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的零售额累计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34.7%,住宿餐饮零售额累计完成0.2亿元,同比增长12.8%。2021年全县4个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5.8万人次,综合收入3376.9万元。

灵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灵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8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9.9平方公里,以现代煤化工、铝工业、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2020年工业投资37.15亿元,同比增速5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26亿元,同比增速6.6%;高新技术企业2个,同比增速100%;实际利用外资27.72万美元。

社会

教育

2021年,灵石县共有高中学校3所,在校生6403人;职中学校1所,在校生2573人;全县中小学在校生30313人,其中:初中学校19所,在校生11672人;小学校43所,在校生1864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494人,初中307人。全县有独立园41所,其中公办附属26所(1所未招生),公办独立园15所。全县在园幼儿7569人,其中公办园5063人(包括附属幼儿园)。

医疗

截至2021年末,灵石县共有卫生机构381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级卫生所259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566张。

文化

2023年10月23日,灵石县博物馆、灵石县图书馆、灵石县文化馆、灵石县书法协会联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敬老爱老 情暖重阳节”书法笔会活动。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弘扬了华族的传统美德,营造了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社会的氛围。

体育

灵石县拥有多功能体育健身设施、室外羽毛球、乒乓球台等体育健身场所。2023年共对全县20个小区完成了体育健身设施的改造,改造区域面积6000多平方米,惠及居民近6万人。

科技

2018年、2021年,灵石县组织流动科技馆巡展2次,1万余名中小学生参观了巡展;2022年开展抖音线上气象、煤炭和蜜蜂属知识科普直播、我和妈妈学科学及浏览数字科技馆等活动,3.5万余名中小学生线上参观;县博物馆、县气象局、王家大院科技观光园、何泽慧院士纪念馆等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有2万余名青少年开展研学实践、参观学习和互动体验。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灵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3.0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6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18万人。

交通

公路

灵石县境内有108国道、大运高速纵贯全境。截至2021年末,灵石县公路通车里程(不包括高速、国省道路)为1428.46公里,国道45.5公里,省道24.8公里。

铁路

灵石县境内设有两座火车站,分别是灵石站灵石东站,这两座车站均隶属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截至2023年3月,灵石县厂矿铁路专用线26条,可经大同市货运专线直达天津港,铁路货运能力达到3790万吨。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末,灵石县区共有运营的公交汽车167辆,全年运送乘客1177万人次;出租汽车148辆,运送乘客213万人次。

人文

文物古迹

截至2024年3月1日,灵石县共有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旌介遗址

旌介遗址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绵山西坡,汾河东岸。西南距灵石县城约15公里。除商代文化遗址外,还分布有新石器、东周及汉代以后的文化堆积。1976年发现商代晚期墓葬一座,出土有鼎、爵、、等铜器30余件。1985年1月,在村东取土场又发现两座商代墓和一座车马坑,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等。两座商代墓均为土坑竖穴墓,葬具有棺、。1号墓,一椁三棺,正中为男性墓室,仰身直肢,两侧各一具女性尸骨,均为侧身葬,面向墓主。2号墓,一椁二棺,男性墓主靠南,仰身直肢,女性靠北,侧身面向男性。两墓填土中都有殉人、殉狗、附葬牛腿。墓底有腰坑、殉狗。两墓出土有青铜器鼎、、尊、、觚、爵、羊头小刀铜器等140余件。玉器有鱼、燕、鸟、虎、等10余件。从出土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和羊头青铜小刀等分析,此墓葬属于商代晚期北方青铜器石楼类型。且其中40余件青铜器上面有族徽“VV”,可释为鬲,说明灵石一带在晚商时期为鬲族方国所在地。两座墓主为其统治者。另外2件爵有铭文羌字,说明这一带当时也在羌族活动范围之内。一件青铜簋底铸有阳线条马的图案,这与甲骨文中常见的马羌有关连。

静升文庙

静升文庙位于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据明万历《灵石县志》及庙内碑文记载,静升文庙始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至元二年(1336年)竣工。多为明清时期建筑。该庙为四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着万仞宫墙、星门、泮池、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尊经阁等,左右排列有廊庑。东南角建六角四层魁星楼一座。东院有赈济堂、义仓等建筑,西院为明伦堂、义学,单独成院,内设南京夫子庙孔子庙前的鲤鱼跃龙门石雕影壁,壁心22.8平方米,壁心用50块青石镂刻拼砌而成,双面同一规格,同一图案。庙内有明清碑碣10通,古柏6株。大成殿整体保存完整,建筑面积96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檐插廊,单檐悬山顶,殿顶筒板瓦覆盖,前檐施隔扇。檐下斗四铺作单下昂,梁架结构为五架梁对后单步梁,通檐用三柱,保留有元代建筑特征。静升文庙布局完整,是研究元、明、清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具有重要文物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4年3月1日,灵石县共有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摸骨正脊术

摸骨正脊术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一带,集中区域为晋中市、太原市吕梁市的所辖区域,包括太谷区平遥县介休市孝义市等地。南北辐射至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及周边。该项目也在黑龙江省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广为流传,海外的马来西亚印度德国塔吉克斯坦澳大利亚、美国也有分布。2019年10月,郭华被认定为“摸骨正脊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6月,“摸骨正脊术”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抬阁

抬阁又称阁,灵石抬阁流传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村,旧时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抬阁和颠阁是静升社火的压轴节目,两阁抬起颠着走,节奏有别。一张大型方桌之上,配以特制景物,竖以铁构支架,撑起两名或三名化妆了的窈窕淑女,铁支架基部压坐数名儿童,组成一组戏剧人物,或《三姐下凡》,或《白蛇传》,犹如空中舞台。为降重心,桌下又压重物,这空中舞台总重在一吨上下。长长的杉木王抬杆与短杆配合,由八名壮汉抬起颠行,步调一致,颠簸幅度很大。抬阁、颠阁需几组艺人轮换。大换班时,保护人员用顶端月牙形撑杆支于舞女臂腋之下,以防扭伤。主要剧目有《白蛇传》《三姐下凡》《打金枝》等,每台《抬阁》反映一个内容,都是精选的民间故事或戏剧情节。静升抬阁是集戏剧、舞蹈、美术、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民俗

高跷

高跷,俗称“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跷上表演,是山西省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跷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达一丈五尺,一般为四、五尺。高跷有文高跷、武高跷之分。文高跷用弦乐伴奏,边走边舞,变换各种队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装为戏剧人物,既表现历史故事,也表现现代生活。武高跷用打击乐伴奏,以表演特技为主,一般在村子中心专门设置场地,每隔二丈远摆一张方桌或条桌,连续摆四、五张,舞者逐个跳过之后,还要大劈叉。武术表演内容包括“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双凳’等。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上抬、组合抬等高难抬法,把表演与造型艺术融合为一体。

木雕、石雕、砖雕艺术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技艺题材广泛,展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独特风格。这些艺术作品不仅体现了儒、道、佛思想与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合,还展示了工匠们对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等元素的理解和运用。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这些作品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木雕图案的构成形式复杂多样,但同时又呈现出连续美、对称美、均衡美等规律性的特点。砖雕作品采用多种雕刻手法,如阴刻、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等,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等寓意吉祥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石雕则以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为擅长,兼具古老艺术和现代艺术风格。王家大院的三雕艺术装饰着建筑的各个部分,如斗拱、雀替、挂落、栋梁、影壁、廊心、柱础石、墙基石、匾额、帘架、门罩、屋顶等。这些雕刻题材丰富,技法多变,具有工艺美术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文化遗产,也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饮食

灵石油糕

油糕是灵石风味小吃中较为高档的食品之一,也是灵石人过节、待客、婚丧喜宴、祭典神灵之必备品。俗语“冬至不吃糕,小鬼隔门毛”,也就是说不论贫富,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必须吃糕,寓意来年运气步步糕(高)升,生活甜甜蜜蜜(馅)。油糕种类大致可分为两种:米面糕和白面糕。米面糕又有软米面糕、江米面糕等。

骨累

骨累是灵石风味食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慈禧光绪帝途经灵石品尝后,叮嘱李莲英,记下用料和全部制作过程带回宫内。骨累保留着传统工艺并有所发展,有菜骨累和肉骨累之分,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料有所不同。菜骨累以野菜或蔬菜为主,加面粉和佐料蒸熟;肉骨累则先炸肉丁再蒸,加佐料炒制而成。

特产

荆条蜂蜜

荆条蜂蜜是灵石县特产,为华北地区荆条蜂蜜三大产区之一,也是山西省的重要蜜源基地。木槿是一种耐瘠薄、耐干旱植物,流蜜较多。每逢荆条开花季节,每群蜂可产蜜15~20公斤。其蜜色泽艳,呈半透明琥珀状;结晶细腻乳白,气味芬芳,口感甜而不腻,浓度为41度~42度。蜜中含有葡萄糖、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无机酸等营养成分。荆条蜂蜜为夏季的防暑饮品,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

金旺泉陈醋

金旺泉陈醋是灵石县特产,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制作而成。金旺泉健康醋选用本公司生产的金旺矿泉水,该矿泉水水质独特,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酿造出的健康醋,含有醋酸、DL-乳酸琥珀酸脂类、维生素B、还原糖、各种氨基酸,具有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

风景名胜

综述

灵石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静升古镇、中原地区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千年古刹资寿寺等人文景观。此外,还拥有石膏山、红崖大峡谷等自然景观。其中王家大院、石膏山、红崖峡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清代民居建筑,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先后建成。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鳞”“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红崖峡谷景区

红崖峡谷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马和乡小柏沟村,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是华北地区同时拥有峡谷景观、高山草甸景观、原始次森林景观及多样化气象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原生态旅游地。

石膏山

石膏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灵石县城东南约35公里,属太岳山,海拔2532米。有钟泉澄澈、松塔玲珑、高山瀑布、梵音洞天、石膏叠翠、云路横空、石猴望月、柏登飞悬、罗丁松涛、莲寺争泉、神飞壁峰以及南天门、蘑菇岩、舍身崖、乌龟石、棋盘石、桃花岭、猴王峰、香炉山、尖阳山等景点。

重要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灵石县概况地图.中国小康网.2024-03-01

灵石概况.灵石县人民政府.2020-07-10

灵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灵石县2023年1-12月主要经指标完成情况.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7-22

红崖峡谷景区:山西绿宝石 天然大氧吧.中国小康网.2024-03-01

石膏山.中国小康网.2024-03-01

灵石王家大院.中国小康网.2024-03-02

信息公开指南.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客运营业站站点.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2024-03-02

县名解析:晋中灵石县县名来历.黄河新闻网.2024-03-01

历史变迁.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山西省文物局.2024-03-01

灵石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3-01

撤乡并镇!晋中市各县(区、市)乡级行政区划调整!.百家号.2024-03-02

..2024-03-01

灵石县同人农牧专业合作社年产5000吨骨粒1000吨骨粉项目.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山西灵石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新建煤矸石综合治理及土地复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2024-03-01

走进灵石.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7

县委领导.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4-03-07

改革开放40周年 晋中灵石县转型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央视网.2024-03-07

灵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图).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公室.2024-03-07

全国医疗机构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03-07

灵石县博物馆、灵石县图书馆、灵石县文化馆、 灵石县书法协会联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教育“敬老爱老 情暖重阳”书法笔会活动.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2

灵石县20个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完成提标升级.山西日报数字报.2024-03-02

【科普示范县风采】灵石县|让科学普及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晋中市科学技术协会.2024-03-02

秦蜀之经灵石有座“山西的紫禁城”.百家号.2024-03-07

灵石县砷化镓半导体材料生产项目.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2

山西省文物局门户网站.山西省文物局.2024-03-01

旌介遗址.山西省文物局.2024-03-01

静升文庙.山西省文物局.2024-03-01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3-01

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中信息学院.2024-03-01

山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中信息学院.2024-03-01

山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中信息学院.2024-03-01

山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中信息学院.2024-03-01

【荐读】记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摸骨正脊术.微信公众平台.2024-03-02

静升抬阁.中国小康网.2024-03-02

民间----高跷.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2

木雕、石雕、砖雕艺术.中国小康网.2024-03-02

灵石油糕.中国小康网.2024-03-01

骨累.中国小康网.2024-03-02

荆条蜂蜜.中国小康网.2024-03-01

金旺泉陈醋.中国小康网.2024-03-02

灵石王家大院.中国小康网.2024-03-02

张彝鼎(1902-1992).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张友渔 (1899-1992).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何 琏.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李德亮.灵石县人民政府.2024-03-01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在京发布.央广网.2025-02-06

灵石县:全国科普示范县落地 “助燃”科技人才“芯引擎”.微信公众平台.2024-03-01

上海4区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澎湃新闻.2021-01-29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区)公示 上海5个区入选.新浪上海-新浪网.2020-09-16

平遥灵石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百家号.2024-03-01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07-05

2020全国“百强县”名单重磅出炉:江浙鲁百强县共减少7席,长沙县入围前十.今日头条.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