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芳度

黄芳度

黄芳度(未知—1675)字寿岩,福建平和人,黄梧子,清代将领,袭黄梧,战死于漳州市,赠郡王,谥忠勇。

人物简介

黄芳度(?—1675)字寿岩,福建平和人,清朝将领。父黄梧初为郑成功总兵,守海澄县顺治十三年,梧斩成功将华栋等,以海澄降。大将军爱新觉罗·济尔哈朗世子爱新觉罗·济度以闻,封海澄公。黄梧既卒,阳以梧命答精忠,而阴募兵自守,凡二月馀,得壮士六千人,遂斩精忠所置都督刘豹等,誓师登,以蜡丸函疏,遣黄蓝间道驰奏。上嘉梧忠,降诏优恤,以芳度袭爵;并谕师自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三路入福建省。芳度何路兵先到,迎会合剿。寻疏言:“漳州市介耿、郑二逆间,自八月以来,坚与耿拒,伪与郑和。因得阴行招募,练成劲旅万人,分布漳城及龙溪县等五县。无何,耿逆来犯,臣率众迎击,擒斩无算。二逆构怨已深,势必俱败。诚得粤省大兵乘胜进攻,臣当率师迎会,迅奏扫除之功。”

十四年,复言:“臣拒耿饵郑,固守一载有馀。近二逆通好,臣谋已泄。郑逆遂撤回各镇,蜂聚海澄,备粮缮器。臣知其狡谋,遣总兵杨壮等扼守平和,并令臣从兄芳泰突围赴广东省,接引大兵。郑逆率众围城,昼夜攻击。臣连次出兵,斩其将黄鼎新、卢英等。但孤城缺饷,百计难支。计粤路援师,旦夕可至。乞密敕浙江省江西省两路兵迅速进发,俾二逆不能相顾,臣可会合奏功。”

漳州市自五月被围至七月,敌来益众,竖云梯攻城,炮毁城三十馀丈。芳度率将士拒战,歼贼无算。敌环攻不退,芳度连疏告急。诏趣统兵诸将迅速赴援,并拨饷接济。十月,城中粮尽,叛将吴淑引贼陷城。芳度率兵巷战,力竭,赴开元寺井死,年二十有五。贼其尸,母赵、妻李自经。从父枢、从兄芳名、弟芳声、芳并死。期功男女从死者三十馀人。贼又梧棺,毁其尸。副将蔡隆,游击朱武外委张琼、戴邻、陈谦俱骂贼死。事闻,优诏褒恤,赠芳度王爵,谥忠勇,如多罗郡王例,遣大臣致祭。隆、武、琼、邻、谦俱赠官有差。

亲属成员

父亲:黄梧,明末清初平和县高坑(今国强)霄岭人。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平和县衙当差役。清顺治三年(1646年),郑成功与其父郑芝龙分道扬,反清复明。是时,黄梧虽为差役,但他“饶智勇,喜任侠”,久有投郑之心。不久,他与门役赖二密谋,杀知县,往投郑军。郑成功对他的机智勇敢颇为赏识,委以中权镇左营副将。顺治十三年降清,为“迁海令”的提出者。康熙帝十三年,黄梧病逝于漳州市,终年57岁,死后谥号“忠恪”。

堂兄弟:黄芳世,字周士。先於康熙元年梧疏入觐,留京师,授一等侍卫。及芳度遣蓝赍疏告急,芳世自陈乞从大军自广东省进援,上许之,以为福建省随征总兵官,降敕褒勉。芳世至广东,会弟芳泰自漳州突围出,芳世督兵赴援,距漳州仅二日,闻城陷,退屯惠州。芳度殉难,诏以芳世袭爵。

黄芳泰,字和士。少为诸生。佐芳度守漳州,突围出乞援。城陷后,父母妻子皆遇害。至广东,值尚之信叛,芳泰与芳世从巡抚杨熙力战得出。寻授江南京口总兵。芳世卒,袭爵。屡出剿贼,复平和、漳平市诸县。总督姚启圣疏言芳泰年少,不能辖标兵。下部议,令芳泰诣京师。芳泰疏请暂驻长汀古城,为兄芳度营葬。启圣复言海澄县公标下旧兵,闻芳泰在长汀县,皆走依之,伪将吴淑兄弟以曾害芳度,不敢来降,请敕芳泰速离福建省。十八年,芳泰至京师,上言:“臣久经行阵,不为幼弱。离漳已十月,不闻吴淑投诚。督臣无计办贼,以臣藉口。臣当壮年,乞仍驻闽疆督剿,以报主恩。”上慰谕之。二十二年,许其回籍营葬。二十九年,卒,以子应为芳度后,袭爵。四十九年,应缵为芳泰请恤,赠太子少保。乾隆初,追谥襄。三十二年,高宗特诏以公爵世袭罔替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列传四十八》.国学导航.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