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北京地坛医院

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英文名:Beijing Di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为北京地坛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体医院,现任院长为金荣华

北京地坛医院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日本同仁医院第二分院,1945年医院被北平市政府,改称为北平市立第三医院分院,次年改组为北平市立传染病医院。1949年,医院正式改名为北京市传染病医院。1959年,医院更名为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1969年迁至甘肃省。1973年,医院在东城区的原址重新组建,后于1989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地坛医院。2011年,医院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医院拥有本部院区、顺义院区两个院区,共有编制床位共1600张,职工1700余人,拥有长江学者、国家级名老中医、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70余人。医院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拥有感染病科、检验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中医传染病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共有内科、外科等科室30个。

2021年8月,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被评选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医院传染感染专科排在第10位。

历史沿革

创立时期

北京地坛医院的前身是日本同仁医院第二分院,1938年,日本大使馆由世界红十字中华总会处购得大佛寺西街十一号的房舍后,将其设立为日本同仁医院第二分院。

1945年10月15日,医院在被当时的北平市政府接收后,改称为北平市立第三医院分院,11月1日改称为北平市立肺病疗养院。次年3月1日,医院在东城区宽街大佛寺西街十一号改组为北平市立传染病医院,设有病床100张,工作人员59人。次年5月6日,医院附设结核疗养所。

更名、迁移与重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院正式改名为北京市传染病医院。次年,大佛寺旧址开始收治朝鲜战争中受伤的伤员,北京市传染病医院迁址到东城区安定门外地坛公园西门13号。全院有平顶病房八排,分为五个病区,150张病床。

1959年,由于在北京南城又成立了一所传染病医院,北京市传染病医院被更名为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在1965年至1966年期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与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合并。

1969年12月,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迁至甘肃省。次年,全院共有职工300多人,分布在甘肃8个县。

1973年2月,在东城区安定门外地坛公园西门13号原址的重新组建了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后于1989年6月12日正式更名为北京地坛医院。

蓬勃发展

1997年1月29日,在首批医院等级评审中,北京地坛医院成为三级甲等医院

2008年9月24日,医院位于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的新址全面投入使用。

2011年3月,医院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以及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二临床医学院。次年5月11日,在原潮白河骨伤科医院举行了北京地坛医院接收潮白河骨伤科医院大会,原潮白河骨伤科医院正式成为北京地坛医院顺义院区。

2017年,医院获批成立了北京市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治中心,次年牵头成立了地坛感染病专科联盟。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北京地坛医院拥有本部院区、顺义院区两个院区,医院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有编制床位共1600张,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占95%。有内科、外科等科室30个。配有64排CT、彩色荧光眼底相机、电子胃肠镜系统、核磁、数字胃肠机、血管造影机、酶联斑点图像自动分析仪、眼科综合检查台、运动平板心电图、分选用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机、血液透析机等医疗设备。此外,还拥有承担问询、导诊工作的智能机器人。

院区分布

本部院区

北京地坛医院本部院区位于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开放758张床位。设立有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肝病艾滋病、感染病)。

顺义院区

北京地坛医院顺义院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2012年由原北京市潮白河骨伤科医院并入为北京地坛医院顺义分院。占地11.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约2.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400张。门诊开设综合内科、外科、骨科、中西医结合骨科、及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中医科、五官科等科室,并设有综合内科病房和骨科、骨伤科病房。

医联体

2018年,北京地坛医院牵头成立了地坛感染病专科联盟,联合中国从事感染性疾病预防、诊疗、科研、教学、宣教领域的医疗机构,在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科研协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截至2023年,联盟成员单位已覆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91家医疗机构。

科室设置

重点科室

北京地坛医院拥有感染病科、检验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中医传染病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感染病科

感染病科分为感染一科、感染二科,感染一科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4名。其中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5名。额定住院病床数为44张。科室主要收治艾滋病相关的各种疾病,包括艾滋病相关的肿瘤诊断和化疗,如淋巴瘤和卡波济肉瘤等,已治疗30多例;艾滋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合并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艾滋病相关的抗病毒治疗等。感染二科则主要收治除结核病之外的所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等传染病。

检验科

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成立于1949年,科室建立了10个职能小组,拥有生化、分子生物学、 HIV、 免疫学、病原菌、临床检验等检测体系。科室主任王雅杰作为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唯一代表曾参加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评审,并被评为国之名医-青年新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中医传染病

北京地坛医院中医传染病专科由中西医结合中心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感染免疫实验室(三级)组成,科室共有50人,平均年龄38岁,博士7人,硕士12人,正高职称7人。科室擅长的诊治方向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发突发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方面。曾开设了中国第一个中医药艾滋病专科门诊,对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及艾滋病终末期合并肺部感染、慢性腹泻、复发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以及HAART毒副作用(高脂血症、血液毒性、消化道毒副作用、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等开展了系统临床研究。

中医肝病

中西医结合一科有床位42张,收治各种原因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顽固性腹水、门脉高压)、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等方面。中西医结合二科开放床位47张,年服务患者2万余人次。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并发症、肝癌、脂肪性肝病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包括益气活血抗肝纤维化、清肝化痰活血治疗脂肪肝、扶正解毒防治肝癌、补气活血利水治疗肝硬化腹水、通腑泄浊治疗肝性脑病等。

全部科室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阐述慢性HBV感染女性产后肝炎发作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018年3月,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二科、妇产科谢尧教授团队在美国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大样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发现约30%的慢性HBV感染女性产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证实了肝炎发作和严重发作主要发生在孕期ALT增高或HBV 脱氧核糖核酸 levels ≥ 5log10 IU/mL人群,为慢性HBV感染女性产后肝炎的预警提供了临床依据。

揭示蜱虫病早期预警机制:2019年,由北京地坛医院牵头,联合丹东市传染病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和青岛六院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重症SFTS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该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传染病专业一类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首次报道了一种免疫复合物(NETs)水平与病理过程和疾病预后密切相关,为蜱虫病早期预警,及早治疗感染造成的多器官衰竭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在该项研究过程中,北京地坛医院研究所朱鏐副教授团队等在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共收集了112例患者标本,发现高水平游离DNA大大加重了重症感染和死亡风险,有助于在临床上方便、快速、无创性监测多器官损伤。

对于新冠重症的研究取得成果:2020年8月13日,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曾辉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免疫所董晨院士团队、军事医学科学院秦成峰教授团队在medRxiv预览杂志公布了一项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COVID-19重症患者虽然具有中和性抗体,但是T细胞不能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CoV-2蛋白产生干扰素,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存在缺陷。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COVID-19的重症发病机制,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提供了临床数据支持。

医学实践

完成北京首例艾滋病肝移植:2004年6月29日,北京地坛医院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专家沈中阳博士主刀下,成功地为一例艾滋病患者实施了肝移植手术,这名男性患者是有20年肝病史的肝硬化病人,一度出现肝性脑病,之后又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已进入发病期。经过两家医院密切合作,手术历经8小时顺利完成,经过术后监护治疗,患者病情平稳。

数次完成散发、烈性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断救治工作:2009年以来,北京地坛医院先后诊断救治了北京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2016年临床诊断中国首例黄热病患者、北京首例寨卡病毒病患者、中国首例裂谷热患者。截至2020年11月,北京地坛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是北京收治患者最多的医疗机构。

教育科研

教育

医院教培

北京地坛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系单位和传染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继续医学教育等多层次教学任务,医院有博士培养点6个,硕士培养点18个,博士研究生导师2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8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医院拥有长江学者、国家级名老中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高层次技术人才等70余人。

关联院校

北京地坛医院承担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相关教学任务。其中,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等,有包括北京地坛医院在内的22所临床医学院(其中20所为附属医院)。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师6651人,其中有院士5人;教授1020人,副教授1627人;博士生导师1115人,硕士生导师1511人。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处海淀区,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学院路38号医学校区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5个学院,共有6家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4家共建医院和11家教学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拥有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高级职称3109人,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89人,博士生导师74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0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专业为主干学科的中国重点大学,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等16个本科招生专业,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4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医大师8人。

科研

科研成果

北京地坛医院在科研工作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截至2020年11月,医院有在研项目370余项,在研经费1.4亿元。主持及参与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科学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15个奖项,获批专利50余项。

重点学科

北京地坛医院有中西医结合学科、中医传染病2个国家重点学科,艾滋病专业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中西医结合学科

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成立于1974年,共有医生31人,护士38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国家级和省级师承指导老师5人、首都国医名师和首都名中医3人,下设6个专业亚组,24个优势病种和临床路径。学科有博士18人,博导3名、硕导5名,多次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牵头多项中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申报专利数十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2020年,学科曾牵头总结新冠核心病理机制,研发出新药“银丹解毒颗粒”。

中医传染病

北京地坛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学科成立于2009年,学科拥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学科共有50人,其中包括博士7人,硕士12人,正高职称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国家级名老中医1人,国家级优秀临床人才1人,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1人,北京中医“125”人才4人,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1人。截至2012年9月,2010至2012年,学科承担科研课题23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3项、地市级12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等,总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在中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1篇。学科曾获科研成果奖励国家级1项、省部级1项、地市级2项,主编教材包括《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等3部。

艾滋病专业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成立于2004年,下辖感染一科、感染二科,中心的艾滋病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国艾滋病临床培训基地,国家级艾滋病药物验证基地,擅长艾滋病的诊断、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治疗等方面,具有判断治疗失败、合理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能力。该专业还承担着中国艾滋病专科医师的培训工作。

科研平台

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新发突发传染病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北京地坛医院病毒研究室,于2005年更名为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2012年5月被认定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作为依托单位,位于北京地坛医院门诊科研楼四层,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拥有科研仪器设备450余台,具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病原学检测、病毒耐药检测、分子病理等多个科研平台,有固定职工36人,研究人员26人,技术人员6人,其中,北京市卫生系统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1人、北京市卫生系统学科骨干1人、新世纪人才2人、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项目“十”层次3人,“百”层次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者8人。

实验室以可能出现的或正在流行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为研究对象,研究病原体变异及进化趋势,建立快速新发突发传染病未知病原体筛查系统,并进行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和重症患者免疫发病机理研究。截至2013年,北京地坛医院共发表中英文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主编并出版专著6部,申请发明专利4项,举办了6届千人规模的地坛国际感染病学术会议,出版发行《Infection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Edition)》《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期刊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于2007年2月创刊,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承办的感染病学专业学术电子期刊,主要登载有关感染病的论著、相关领域指南或共识、病例报告及学术综述等,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感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可视性强专业视频讲座等。期刊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创办于2008年,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承办的肝脏病学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期刊内容主要包括各种肝脏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临床诊断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数据库收录。

声誉与排名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中,北京地坛医院位于传染感染第10位。

2022年4月16日,为国家队提供长期支持的地坛医院获得了“同心”荣誉。

2022年4月,北京地坛医院团委被授予建团100周年“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4月,北京地坛医院被授予“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

院内专家

金荣华

金荣华,北京地坛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公共卫生应急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WHOCC(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治疗与关怀综合管理合作中心)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副理事长、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副会长 等职务,主编《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医院应急管理》《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系列》等著作,曾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擅长:急性突发性传染病的诊疗和研究。

陈志海

陈志海,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兼感染二科主任、感染中心第二党支部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曾获“国家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曾参与狂犬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传染病的临床诊疗方案/指南制定。担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北京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擅长:各种常见感染病的诊断、治疗及与感染病相关疑难病症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发热待查、皮疹待查、黄疸待查、腹泻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方面。

赵红心

赵红心,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副主任,感染一科主任,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参与编写、编译艾滋病相关手册、指南、书籍16本。担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病毒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编委、北京医学会感染分会委员等职务,以艾滋病相关的基础与临床为主要研究方向,曾获得北京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奖项。

擅长:各种肝炎、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诊治;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等。

伦文辉

伦文辉,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兼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性病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皮肤病与性病临床免疫,曾担任《艾滋病皮肤粘膜损害》副主编。

擅长: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带状疱疹等在内的性病的诊断治疗;皮肤祛斑、祛痘、祛疤以及光子嫩肤;艾滋病的母婴阻断等方面。

王宇

王宇,北京地坛医院呼吸科行政主任,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呼吸学系学术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呼吸介入学组学术委员、国家呼吸病诊疗中心医联体地坛医院负责人等职务。曾获得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先进个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北京地坛医院十佳优秀青年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优秀医师提名奖等荣誉。先后参加了2003、2004年抗击SARS工作,2008年参加四川抗震救灾,2009年参加预防甲型流感病毒工作。

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呼吸危重症,急诊急救,呼吸气管镜及介入治疗。在气道内镜下可从事常规肺泡灌洗、粘膜活检,保护性毛刷,透壁肺活检,气道内气刀肿物切除,冷冻,球囊扩张等手术。

段雪飞

段雪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综合科主任,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的规范诊疗及长期管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慢性肝炎合并骨代谢异常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干预等。

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

资质认定

1997年1月29日,在卫生部首批医院等级评审中,北京地坛医院成为三级甲等医院

参考资料

医院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1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8-19

地坛医院介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19

科室门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19

金荣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15

北京地坛医院历史沿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6-20

关于命名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决定.中国共青团.2024-02-15

2021年度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23-08-19

北京地坛医院直击:云端智能机器人战“疫”.中关村前沿技术研究院.2023-08-19

北京地坛医院顺义院区简介及乘车路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5

感染一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6-20

感染二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6-20

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0

中医传染病学.首都医科大学.2023-08-23

中西医结合一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3

中西医结合二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3

我院谢尧教授团队在Am J Gastroenterol期刊发文 阐述慢性HBV感染女性产后肝炎发作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3

我院研究团队揭示蜱虫病早期预警机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0

地坛医院研究团队新冠重症研究取得系列成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0

北京首例艾滋病患者肝移植获得成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0

招聘再次来袭!地坛与你共创精彩未来.微信公众平台.2023-08-20

学校简介.首都医科大学.2023-08-20

今日北医.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08-20

学校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2023-08-20

从甲型H1N1流感到黄热病 ——守住国门的四场“较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3

北京地坛医院中医科、重症医学科获批北京市重大疫情防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微信公众平台.2023-08-23

北京地坛医院公开招聘(第三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3

感染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3

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2023-08-22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万方数据.2023-08-22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山东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2023-08-22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中国知网.2023-08-22

中国肝脏病杂志 电子版.山东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2023-08-22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万方数据.2023-08-22

2021年医院排行榜.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23-06-20

“冰雪向未来 荣耀再出发” 中国冰雪之夜活动在京举行.光明网.2024-03-06

北京共青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共青团.2024-03-05

“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拟表彰名单.xlsx.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2024-03-05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北京日报.2024-02-18

金荣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2

金荣华.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23-08-22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人才”名单公布,卫生健康系统10人入选!.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8-22

陈志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8-22

赵红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6-20

赵红心.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23-08-22

伦文辉.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23-08-22

呼吸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6-20

综合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