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沾化冬枣

沾化冬枣

沾化冬枣是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又名“冬枣”“雁过红”“小苹果”,为枣属(Ziziphus)枣(Ziziphus jujuba)类植物;其主产于中国山东沾化县,包括隶属沾化县的古城、永丰县下洼镇等7个乡镇。沾化冬枣是喜温树种,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对土壤的适应性强,适宜种植在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在5.5-8.0的壤土或沙壤土生长。

沾化区的冬枣种植历史悠久,有180余年历史,因主产于滨州市沾化区得名。沾化冬枣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约25g,最大枣重48g;大小整齐,圆形,成熟前阳面有红晕,成熟后呈红色,富光亮。沾化区区内冬枣类型较多,截止到2018年,在沾化地区有两个主栽冬枣品种:沾冬1号(一代冬枣)及沾冬2号(沾冬2号)。

沾化冬枣是口感较好的鲜食枣晚熟枣类之一,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果实外形美观,色泽鲜艳,汁多无渣,浓甜微酸,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食用效益较高,202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沾化冬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栽培历史

沾化区区的冬枣种植历史悠久,有180余年历史,沾化当地有“先有冬枣树,后有沾化县”“房前屋后三棵枣树”之说。1989年,沾化冬枣样品送到山东省“星火计划”产品展销会上,获得金杯奖,由此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开始大力培育沾化冬枣。

1990年山东省科委立项开展了“冬枣繁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冬枣速生丰产园。1994年在下注镇筹建了冬枣研究所,重点在冬枣的繁殖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同时建立了大面积的密植丰产园。县委、县政府也适时提出了“沾化区农民要想富,近靠棉花远靠树(冬枣)”的口号,把发展冬枣生产当作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小康进程的重点来抓,且于1995年2月沾化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做出决议,将冬枣树确定为“沾化县树’’。在政府指导以及冬枣研究所研究成果的带动下,冬枣产业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全面迈向市场,优良品种的冬枣苗圃地由少到多,已发展到近2000亩,年产冬枣成品苗350万株,到2000年,全县冬枣密植园已发展到18万亩,年产冬枣200万kg,沾化区也被誉为“冬枣之乡”。

2000年以后,中国各地也开始从沾化县引进当地冬枣苗木进行种植。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滨州市的其他诸县,如无棣县对百万株金丝小枣大树进行了高接换种,另外沿渤海湾地区的潍坊市东营市河北省省的黄骅市、天津市郊区大量盐碱地都开始种植沾化冬枣,在北京郊区、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新疆等地也开始发展。截至2019年,沾化冬枣始终保持在5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35万吨。

名称来源

沾化冬枣因果实的成熟期相对较晚,接近立冬,故称冬枣,是沾化人民在长期的枣树栽培管理实践中选育出来的一个珍贵树种,滨州市沾化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产于滨州市沾化区得名。

沾化冬枣又名“冬枣”“雁过红”,又因核果为扁球形,外形似苹果,还有“花红”之称。

特征特性

形态特征

沾化冬枣树势中等,树姿开张,发育枝紫红色,皮孔较小,灰白色。果枝细,叶长圆形,色深绿。花量多,丰产。果实较大,圆形,成熟前阳面有红晕,成熟后呈赭红色,富光亮。

品质特征

沾化冬枣成熟期在10月上中旬,果实扁圆,大小不均匀,平均单果重约25g,最大枣重48g,皮薄,肉脆,从高处掉在地上能开裂;肉质细嫩多汁,入口无渣,甜醇清香,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含水量高达69%,含糖量17.3%;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

产地

沾化冬枣主产于中国山东沾化区,包括隶属沾化县的古城、永丰县下洼镇、沾城、黄升、大高镇、流钟等7个乡镇,面积约504km2;此外,在渤海湾地区黄骅、无棣县滨州市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其主产地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东亚季风区,冬春干旱多风,夏秋雨集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699.2h,0℃以上年积温平均4674.6℃。历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02天。历年平均降水量610.3mm。地理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的西南岸,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程2-8m,境内地貌类型有缓岗、浅平洼地、河滩高地等,土壤属于滨海盐化潮土,有机质较丰富,含盐量3‰以内,pH值6.8-8.2,略呈碱性,这物质条件有利于冬枣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十分适宜栽培冬枣,因此山东省沾化区也被国家命名为“东聚馆村”。

习性

物候期

沾化冬枣属于温带落叶果树,生长期对温度反应敏感,当春季平均气温达到11-12℃时芽体才开始萌动,而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则需17°C以上的温度,日均气温20°C左右进入始花期,22-25℃是盛花期;24℃以上为果实迅速生长期;秋季气温旬平均低于14℃时开始落叶,至霜降后落枝,进入休眠期。

生物学特性

沾化冬枣是喜温树种,其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所以萌芽晚,落叶较早。沾化冬枣开花时从树冠外围逐渐向内,自果枝基部开始逐节向上开放,而在花序内中心花首先开放。并且花芽的分化也是随枝条的生长陆续进行,从而导致花期长达80多天和多次结果。如果花期温度过低,则落花增多,坐果量少,生长出的果实品质下降。沾化冬枣喜光性强,光照强度和光照长度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沾化区光能资源丰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证了沾化冬枣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并且在秋季随着季风的改变,日夜温差较大,更有利于有机化合物积累。如光照不足,则影响分生侧枝,导致营养枝和果枝发育不良,果实小,品质差。所以过于寒冷、生长期过短的北方以及阴雨天气过多的地区不宜沾化冬枣的生长。

沾化冬枣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不论酸性、碱性,还是沙土、黏土都能适应。但一般喜在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在5.5-8.0,土壤盐分在0.4%以下的壤土或沙壤土生长。在这类土壤上生长的冬枣树冠高大,根系深而宽广,枣股多,产量高,品质好。

栽培技术

整地选地

沾化冬枣育苗地的地形的选择应该以开阔且阳光充足、浇水便利的位置进行建园。土壤则以壤土或者沙壤土为最佳,pH值6.2-7.5。建园后应及时将育苗地深翻,使土壤细碎、平整,保持土壤疏松,并提前施好基肥。

育苗方式

枣树的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之分,但是沾化冬枣历史上都是嫁接繁殖,因此,嫁接繁殖成为发展沾化冬枣的主要方法。沾化冬枣的砧木主要有两种,其一为普通枣树根的分蘖苗;其二为同科的酸枣。在生长季节,选当年新生的芽发育充实的枣头枝作接穗。嫁接一般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进行,只要砧木的粗度与接穗粗度大致相当就可嫁接,以早接为好,早接成活率高,接后生长期较长,利于培养壮苗。

养护管理

果园生草,春秋季节进行土壤翻耕。基肥可在春秋进行施用,以采果后至落叶前为最好。在7月上旬、8月中旬进行二次追肥,若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涝。此外,沾化冬枣幼树期注重整形,成年期注重通风透光。剪除无结果能力及结果能力低的枝条,疏除过密枝、细弱枝,锯除枯死枝、病虫枝,以免伤口感染。

病虫害防治

冬枣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枣瘿蚊绿盲蝽、龟蜡蚧、螨害、叶螨科灰葡萄孢和枣锈病等。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根据气候状况和病害发生规律,加强病虫预测预报,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如提前喷药预防和连续用药防治。

采收与贮藏

沾化冬枣的成熟过程分为白熟期、脆熟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以脆熟期(10月3日左右)采收为宜,此时枣果颜色鲜艳,果汁多,风味好。冬枣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期采收。采收时小心用手采摘,且地面上铺好禾本科杂草等细软物品,以防落地摔裂。采收后期的冬枣贮藏性较好,待冬枣成熟度处在脆熟期时进行贮藏,贮藏期管理可分为减压病贮藏保鲜与塑料薄膜保鲜,可以提升冬枣的商品率,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用途

食用营养

沾化冬枣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分析,沾化冬枣可食率达93.81%,含有钾、硒、钙、锌、铁等多种矿物元素和A、B、C、E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达352mg/100g,被誉为“活维生素丸”。沾化冬枣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表明:沾化冬枣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总含量达1.6mg/100mg,尤其是人体必需而人体本身又不能合成只能靠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沾化冬枣全都具备。除此之外,沾化冬枣不仅营养丰富,其果实外形美观,色泽鲜艳,汁多无渣,浓甜微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5%-38%,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食用效益较高。

经济加工

沾化冬枣是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的名贵特产,已成为富民强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沾化区人民重视冬枣的加工增值,在1999年,就建立了集科研、生产、贮藏保鲜、营销于一体的沾化冬枣实业总公司,注册了“黄河三角洲”商标,强化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同时制出了沾化冬枣功能性保健酒、枣核烟熏液研发、冬枣盆景等附属产品,还建设成规模的精品采摘园、开心农场、星级农家乐30余处。此外,沾化冬枣及其加工产品已进入欧盟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2020年9月,“沾化冬枣”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通过182项指标检测成功进入美国市场,产品具有广阔市场。

优良品系

沾化冬枣主要有沾冬1号和沾冬2号两个品种。

沾冬1号

沾冬1号多为圆形,平均单果重14.6克,梗洼(连接果柄处)凹陷,顶洼(果顶)平整,不凹陷,皮孔中等,不明显,色泽光亮赭红,皮薄肉脆,浓甜微酸爽口,食之无渣。

沾冬2号

沾冬2号是山东省沾化区一个优质晚熟鲜食枣新品种,又称二代冬枣、冬枣二号、短枝冬枣,多为扁圆形,单果比普通沾化冬枣重6-12克,梗洼、顶洼向内凹陷(算盘子形),皮孔较大、明显、皮薄;果肉黄绿色、肉细,含糖量高、甜脆爽口、细嫩多汁、食之无渣,味质极佳。

产业发展

生产情况

沾化冬枣是沾化县特有的珍贵资源,其产业已成为沾化区的支柱产业。2020年以来,滨州市沾化区冬枣产业发展迅速,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1亩≈667m2),总产量3.25亿kg,实现销售收入29.9亿元,全区有数10万人从事与冬枣相关的工作,人均冬枣纯收入达到8562元。

沾化冬枣产业已经从单一的种植发展到产、储、加、物流、旅游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已建设成规模的精品采摘园、开心农场、星级农家乐30余处,有大约400家冬枣专业合作社,打造了“怡致园”“冬枣村长”“全利”等多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同时借助网络平台载体,发展了“智慧冬枣”特色农业,构建了以冬枣生产销售为核心、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多元化、复合型产业体系。截止到2021年,沾化冬枣总产量近30万吨,实现产业产值31亿元,种植户人均收入超过8700元,冬枣种植已成为富民强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品牌建设

为了促进沾化冬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沾化区先后出台了《沾化冬枣综合标准》《无公害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沾化冬枣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制定出了沾化冬枣在各个环节上达到了标准化操作,扎实推进疏密间伐和限产提质,全县上下合力打造沾化冬枣品牌,使冬枣产业标准化、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沾化冬枣成功入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直供水果,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20年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在“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活动中,“沾化冬枣”品牌价值56.11亿元,位列第57位,枣类第一,连续三年荣区域品牌全国百强。2021年,沾化冬枣荣获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全区涉枣企业达30余家,电子商务销售占比达45%。在连续出口东南亚国家基础上,又通过美国182项检测标准成功出口该国,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产品荣誉

1995年5月,在“全国首届百家特产之乡”评选活动中,沾化区被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

2002年08月06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沾化冬枣”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20年7月20日,欧盟理事会将沾化冬枣列入第二批175个中国地理标志名单。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21年10月,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好物”名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沾化冬枣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沾化县辖行政区域,及包括富国街道办事处、富源街道办事处、下洼镇泊头镇冯家镇黄升镇大高镇古城镇下河乡等共9个街道办事处的395个村,沾化冬枣地域保护面积20000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5′-118°21′,北纬37°34′-38°11′。

专用标志使用

2002年8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沾化冬枣”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2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沾化冬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1年沾化冬枣已全部完成新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换标工作,共有授权用标企业17家。

延伸文化

相关诗词

沾化冬枣因具有皮薄肉脆,无渣,细嫩多汁,甘甜清香,口感好等特点,古往今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如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曾写出:“千年繁衍美名传,沾化区钟灵毓俊贤”的佳句。

沾化冬枣节

为了促进沾化县冬枣的发展,沾化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议,把冬枣树定为县树,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冬枣节”。节日期间除举行开幕式文艺演出、赛园赛枣会、冬枣采摘等几项固定活动外;还有沾化冬枣采摘游、河海生态休闲游、文化古城观光游等旅游推荐活动。

参考资料

.SP200中国物种植物名录.2023-06-05

关于沾化冬枣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受理公示.沾化区人民政府.2023-10-23

山东地标名片|沾化冬枣.山东地理标志产业.2023-10-24

沾化冬枣.特产网.2023-10-23

山东省消协提示:“两看一查”选购“沾化冬枣”.中国网.2023-11-05

沾化冬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23

“沾化冬枣”入选第一批“好品山东”推荐名单.滨州市农业农村局.2023-10-23

沾化冬枣.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23-11-05

名优特产.沾化区人民政府.2023-11-13

选购沾化冬枣要“两看一认准”.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2023-11-05

滨州10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国农业信息网.2022-11-28

“2021年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季”评选结果揭晓 -中国旅游新闻网.中国旅游新闻网.2022-11-28

沾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沾化冬枣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沾化区人民政府.2023-10-23

滨州沾化区入选山东省首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