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安国

王安国

王安国(1694—1757)字书城,号春圃(《清史稿》作字春圃),高邮市人,王念孙之父。

王安国从小精读四书五经,雍正二年以殿试一甲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广东省学政,左都御史兼领广东巡抚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王氏祖上素贫,王安国由巡抚入为尚书,衣食器用不改于旧。

爱新觉罗·弘历二十二(1757年)去世,享年六十四,爱新觉罗·弘历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肃。遗稿被辑为《王文肃公遗文》一卷,《补遗》一卷。

人物生平

王氏祖上居辽东,明末迁高邮,式微七世,第八世开始从儒,之后四代皆是名儒,王安国是第二十二世。王安国禀承家训,从小精读四书五经。

雍正二年(1724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再迁侍讲。提督广东肇高学政,复再迁左佥都御史

乾隆二年(1737年),疏请禁官吏居丧诣省会大吏,下部议行。复三迁左都御史

五年(1740年),两江总督马尔泰广东巡抚王徇纵,命安国往按,即命以左都御史领广东巡抚。安国曰:“吾奉命勘事而即得其位,古所讥蹊田夺牛者非?”疏力辞,上不许。广东省俗奢靡,安国事事整肃,仓有馀粟。故事,自总督以下皆有分,安国独以非制,止之。

九年(1744年),高邮市大水,王曾禄欲归家,王安国阻止说:“家乡百计艰窘,旧屋数间不蔽风雨,何以为计?”   。寻遭父丧,广州将军钮祜禄·策楞疏言安国孤介廉洁,归葬无,与护理巡抚讬庸等具归之,报闻。

十年,召为兵部尚书,调礼部。安国疏乞终丧,居庐营葬。服阕,乃入朝。

十四年六月,安国入对,言诸行省方科试,诸学臣尚有未除积弊。上令具疏陈,安国疏言:“总科乡试后,颇闻诸学臣因录科例严,转开侥幸。或於省会书院博督抚之欢,或於所属义学徇州县之请,或市恩於朝臣故旧,或纵容子弟家人乘机作弊,致取录不甚公明。”上召安国询所论诸学臣姓名,安国举尹会一、陈其凝、孙人龙、邓钊等。上以会一、钊已物故,其凝、人龙皆坐事黜,因责安国瞻徇,手诏诘难。

二十年(1755年),迁吏部尚书。

二十一年(1756年),疏乞假为父改葬。上以来年当南巡,谕俟期扈行。冬,病作,予假治疾。

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肃。

亲属成员

父亲:王曾禄

妻子:库氏、两徐氏

儿子:王念孙

孙子:王引之王敬之

曾孙:王寿同王寿山

遗闻轶事

安国初登第,谒大学士朱轼,轼戒之曰:“学人通籍后,惟留得本来面目为难。”安国诵其语终身。至显仕,衣食器用不改於旧。深研经籍,子念孙,孙引之,承其绪,成一家之学。

史籍记载

《碑传集卷二十九·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部尚书谥文肃王公安国墓志铭》

《清史稿·列传第九十一》

后世纪念

王安国去世后,儿孙保持着清廉、节俭的良好家风。乾隆庚戌(1790年)三月十六日,刑部侍郎王昶偕钦差庆桂赴高邮,住王安国旧居,见其宅第庳隘,厅事至不容旋马,写下《高邮寓王文肃公故宅》诗:“乌衣门巷短矮墙,洒扫初闻仆隶哗。仄陋闲庭容旋马,荒凉乔木见栖鸦。后贤已见曹司重,清德犹传父老夸。却记京华曾造膝,微言相示手频叉。”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三百四·列传第九十一.国学导航.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