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荆门市

荆门市

荆门市位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地处中部之中、湖北之中,界荆州、襄樊、宜昌市三地(市)结合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时,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华中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现辖沙洋县京山市钟祥市东宝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一县二市两区”和、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两个功能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0万人。

荆门境内屈家岭文化命名的屈家岭遗址,距今约5000年,具有典型的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点,荆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分布于荆门境内的古代遗址鳞次栉比,如东宝子陵岗遗址、掇刀响岭岗遗址、沙洋纪山楚墓群等等,反映出荆门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兴盛、人口稠密的特点。

荆门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节点城市,境内有浩吉、焦柳铁路等4条铁路交汇,二广、浩吉铁路随岳等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24年,荆门市地区生产总值2459.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

地名由来

荆门一名始见《资治通鉴》唐武德三年十二月“峡州刺史许绍萧铣荆门镇”,盖荆门镇鸦铺南坡,属长林县。《典地纪胜》称荆门为“荆楚门户,控制要冲,荆州之北门也”。明张居《荆门州题名记》:“荆门介居荆、襄间,唐、邓瞰其腹胁,随鬼其肘臂;南望江陵,势若建瓴。重关复壁,利以阻守,亦足以冲敌人之肘胁,言隘地也“荆门名称缘由于此。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汉江、长湖、漳河三大水系地带就有人类集居生息。夏朝时期,分天下为九州及衡阳惟荆州市”,荆门属荆州地域。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商王“武丁后裔于汉西建立权国”,在今马良镇西。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周代姬姓宗室于江汉间,周公承成王命,封其弟季载于(再亦作冉或那),建立邦国,地望在今拾回桥镇境。是时,荆门北部为都国南境,东南部为权南部为邦国。后均为楚所灭,荆门全境皆为楚地。

先秦时期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白起伐楚,占领江汉间,在邱都置南郡,荆门全境属南郡。

两汉至南北朝

西汉,在荆门西境置编县。刘启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江陵县及编县地,置当阳市故址在今城区南郊)属南郡。新葬代汉(公元9~24年),升编县为南顺郡,领都县、当阳县。光武中兴(公元25年),复西汉建制。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魏武得荆州,分南郡北境设襄阳郡,县随属襄阳郡;南顺郡复为编县,与当阳县同属南郡。十四年,曹仁败北,当阳、编县属东吴南郡都县属曹魏襄阳郡。十九年,吴、蜀分荆州区,当阳、编县归蜀汉。二十四年,关羽败亡,当阳、重属吴,都县仍属魏。

南北朝时,宋、齐沿晋制。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在乐乡县设都州,辖武宁、永宁二郡。后梁大定三年(公元557年),废编县入长林县,在长林县境的内方山设基州,辖章山郡。又分为长宁县置丰乡、黄麻叶(故城在今沙洋区)两县为郡属。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荆门全境属后梁。

唐至清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长林县属荆州。复都州,治乐乡县;复基州及章山县。七年,废基州,章山县人邱州。八年,废邱州,章山县改属荆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都州,乐乡县入襄州:废章山县人长林县。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移长林县治于藻湖西岸,属山南东道荆州郡。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废长林县立荆门县,属南郡江陵府,荆门县名始此。唐末,废荆门县人长林县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荆门军为荆门府,属河南行省,仍领当阳、长林二县。次年,荆门府由当阳移治长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降府为州,属荆湖北道宣慰司,仍领长林、当阳二县。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荆门州为县,废长林县人荆门县,属荆州府。十年,省当阳县入荆门县。十三年,升为荆门州,复当阳为属县。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荆门州改隶承天府,仍领当阳县。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当阳县与荆门州同属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公1791年),升荆门州为荆门直领当阳、远安县二县。

民国时期

1912年改荆门直隶州为县,属湖北省襄阳道,后改属荆宜道;1927年,废道,荆门县直属湖北省。1932年,属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40年,日军侵占荆门,县治移驻三泉沟河(今宜城市刘猴集陈湾)。1945年8月,日军投降,县治复回荆门城关,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2月4日,荆门县城解放,8月1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湖北省荆州市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0年,分设沙洋市。1961年,撤市复镇。1979年11月16日,分设荆门市:县、市同属湖北省荆州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8月19日,撤销荆门县,并入荆门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

1996年,荆州市所辖京山市钟祥市划归荆门市。1998年,沙洋撤区设县。2001年,设立掇刀区,将原东宝区所属掇刀石白庙2个街道办事处和团林铺、麻城2个镇划归掇刀区管辖。2001年10月,省委、省政府行文,国营屈家岭管理区改由荆门市管理。11月,屈家岭管理区成立。2011年9月,漳河新区成立,托管原东宝区漳河镇、原掇刀区双喜街道办事处。12月7日,漳河新区正式挂牌。2016年1月16日,荆门高新区与掇刀区实行一体化发展。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京山市,设立县级京山市。2019年1月,京山市撤销新市镇永兴镇,设立新市、永兴、温泉三个街道办事处。荆门市现辖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市、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全市下设2个乡、48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1321个村民委员会,229个社区居委会。

城址变迁

荆门境内城池,最早为荆家城和权城,汉代有当阳县城和鸦坡城,后梁建白阳城,宋代筑荆门城和新城。荆家城、权城、白阳城仅剩遗址,鸦坡城后人称岳飞城,新城没于汉水中,荆门城尚存南薰门俗称大南门)、凤鸣门俗称小南门两个城门。自宋代开始,一直为历代军、府、州、县治所。清代设坊厢,民国初设城关联保办事处。1945年撤销联保办事处,置龙山、凤台两镇。1946年1月合并为象山镇,不久改称城关镇,直至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荆门城仍称城关镇。1979年设置荆门市,取销城关镇,设龙泉街道办事处,成为以石油、化工、建材、食品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荆门市辖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市、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全市下设2个乡、48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1321个村民委员会,229个社区居委会。全市土地总面积12404平方千米。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荆门市位居鄂中,地处荆山余脉、大洪麓之间的汉水流域,疆域形似三角。东与安陆市应城市接壤;南与江陵、潜江市天门市毗邻;西与南漳县远安县当阳市交界;北与宜城市随州市相连。位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

地质

在西北部古生界中,发育一组总体走向为北北西向的断裂,属于区域性南漳――荆门带。境内的断裂主干,穿越城区,分布于田家冲――海会沟――虎牙关一一十里牌一线,呈西走向伸展。东侧为荆门断凹,西侧为荆山褶皱带,西南为荆当盆地。田家冲以北,断裂持以南,沿古生界穿越红层触处,呈断裂分布,局部被红色不整合覆盖;北东走向分支切入不远即行消失。荆门断凹、分布于城区东郊,呈北北西走向。断凹东部伸出市境与钟祥境乐乡关断接:西部以荆门断裂为界。断凹的沉积厚度受荆门断裂张性陷落控制,形成基底向西倾斜陷槽地。沉积中心位于子陵镇的南桥一带。荆门弧形福皱带亦称荆山弧形扭动构造带。在荆当盆地与南漳县――荆门断裂带之间绕荆当盆地东北边缘分布的古生界中,发育一组北西――北北西――北西略呈“S”形走向的褶皱和压性断裂,伴生有北东走向张扭性和北西走向压扭性的结构面。褶皱受断裂影响,不完全连续。

荆当盆地位于烟墩镇、车桥以南,为荆当盆地东部边缘带,由休罗系组成,发育有草庙子一焦家坡一石莲蓬――彭家皖压性断裂和娃子冲――柳家坪扭性断裂。两者的断裂构造岩均有大量泥质胶结构或断层泥。

地形地貌

地处荆山余脉和大洪山脉南麓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为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态势。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北向南贯穿市境中部,境内长154千米,将市境分为东西两半,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北面为秦岭大巴山脉东南分支荆山山脉余脉,为低山、丘陵、岗地,北东面为秦岭至大巴山东延余脉大洪山脉南坡,为低山、丘陵地形,中、南部为汉江谷地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区域,为岗地和平原湖区。主要山脉有大洪山脉、荆山山脉,境内最高峰斋公岩位于客店镇,海拔1051米,最低点长湖湖底和永隆镇潘家湾河床,分别位于沙洋县京山市境内,海拔27米。

气候

属北亚热带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无霜期长的特点。夏季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冬季寒冷少雨,盛行偏北风,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4℃,(1977年1月30日),7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0℃(1959年8月23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4.1℃,无霜期年平均为268.4天,最长达305天,最短24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76.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51毫米,平均降雨日数117天,极端最大降雨量1510.8毫米(1980年),极端最少雨量652.4毫米(197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至9月,7月最多。

土壤

根据1979年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将全市土壤划分为5个大类,11个亚类,34个土属,241个土种。即黄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五大土类;黄棕壤土、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灰紫色土、潮土、灰潮土、腌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等11个亚类。

水文

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240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漳河、汉江、郑家河等3条,长208千米,二级河白泥河、马河、钱河、姚河、安河、桥河(鲍河、新埠河)、杨场河、大路港(殷家河)、广坪港、西荆河、汉北河、直河等33条,长1951千米,三级河419条,长1597千米,河流总长度5441千米,河网密度0.44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总流量43.7亿立方米,单机在30千瓦以上电排站80处,排水总流量307立方米/秒,境内最大河流为汉江,汉江河道自钟祥市丰乐镇山河村胡家山入境,经胡集、磷矿、洋梓、郢中、文集、石牌、柴湖、马良、沙洋9个镇(街道),至沙洋县李市镇蔡家湾出境,境内长154千米,境内流域面积936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59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蛮河、丰乐河、仙居河、直河、竹陂河等。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暴雨、龙卷风、冰雪冻害、冰雹、雷电、雨淞、地震等,干旱年均发生一次。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发生在1961年7月中旬至9月,堰塘干涸、泉水断流,受灾面积182万亩,绝收面积159.2万亩,17个区镇灾区中,特重灾区4个,重灾区12个,轻灾区1个。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83年10月上旬,洪水共造成18万以上人口受灾,33万亩耕地全部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1.36亿元。暴雨年均发生三次,其中,1997年6月6日至7月19日,连降3次暴雨,71个乡镇街道全部受灾,受灾人口200万以上,成灾人口100万以上,经济损失10.5亿元以上。龙卷风年均发生1.5次,特大龙卷风灾害一般3年一遇,主要发生在6至8月,冰雪冻害和冰雹灾害一般4年一遇,特大冰雪冻害和冰雹灾害一般8年一遇,主要发生在12月至次年1月、2月。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荆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非金属矿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的特点,开发利用价值高。 截至2021年,荆门市主要矿产资源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煤炭9305.2万吨,居全省第4位,开采矿区12个已全部关闭;磷矿507506万吨,居全省第3位,开采矿区15个;石膏130524.1万吨,居全省第1位,开采矿区8个已全部关闭(停);水泥用灰岩137796万吨,居全省第1位,开采矿区13个;建筑石料用大理石22781.4万立方米,居全省第2位,开采矿区21个。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荆门市土地总面积合计1233951.37公顷。按其利用状况分类,湿地2534.59公顷,耕地497682.34公顷、种植园用地13732.39公顷、林地419499.04公顷、草地2743.7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1315.2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3125.8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6756.34公顷、其他土地16561.88公顷。

水资源

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41.823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4.898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不重复计算量为1.0709亿立方米,荆门市自产水量较少,但客水较为丰富,汉江中游控制站钟祥市皇庄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81亿立方米。平均产水系数(水资源总量/降水总量)为0.189,产水模数(水资源总量/地区总面积)荆门市平均为13.58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荆门市33座大中型水库年初蓄水量为27.0897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为21.5953亿立方米,年蓄水量减少5.4944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境内维管植物有172科755属1647种,其中蕨类植物门27科40属79种;裸子植物7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门138科698属1544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纲117科553属1220种;单子叶植物21科145属284种。在维管植物总类中,乔木类植物有54科142属453种,灌木类植物有65科184属479种,藤本类植物有23科63属147种,草本类植物有123科608属1247种。用材类植物有43科114属28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苏铁金钱松、野大豆、伞花木属、中华猕猴桃、喜树、香果树、台湾杉胡桃属金荞麦八角莲腊梅树、对接白蜡树等。林业用地面积43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34. 68%,其中森林面积38. 03万公顷,人均拥有森林面积1. 93亩。活立木蓄积量1323万立方米,亩均蓄积2. 2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 9%。

动物资源

主要陆生野生动物170种,其中鸟类100种、兽类7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腹锦鸡小灵猫猫头鹰蓑羽鹤白尾鹞等20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面狸狗獾猪獾黄腹鼬、豪猪、红白鼬属豹猫华南兔、绿头鸭、白鹭棕腹啄木鸟、画眉、苍鹭灰雁、乌鸦、环颈雉八哥灰喜鹊董鸡王锦蛇银环蛇、湖北金线蛙黑斑侧褶蛙等,分布在全市各个乡镇。

人口

人口数量

2020年11月1日零时,荆门市常住人口为2596927人。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525278人,占58.7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071649人,占41.27%。

民族构成

荆门市主要民族为汉族,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少数民族37个、人数1.63万人,辖民族乡、村各1个(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沙洋县三峡土家族村)。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常年维持在600人左右,主要是新疆、甘肃省青海省等地来荆的回族、维吾尔族人员,分布于市、县两级中心城区。

政治

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8月

经济

综述

2024年,荆门市地区生产总值2459.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2.79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990.39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136.50亿元,增长5.3%。

2024年,荆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68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50元,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6,比上年缩小0.03。

第一产业

荆门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油料、棉花、生猪和水产品均位居湖北省前列,粮食作物中,被纳入国家优质农产品规划的有油菜和棉花。

2024年,荆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3.02亿元,同比增长3.6%。粮食种植面积708.34万亩,增加4.52万亩;总产量296.35万吨,增长1.0%。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7.24万亩,增长2.3%;总产量209.3万吨,增长2.9%。园林水果产量43.54万吨,增长3.6%。生猪出栏392.47万头,增长0.5%;肉牛出栏7.48万头,下降7.9%;肉羊出栏35.54万头,下降10.5%;家禽出笼4017.49万只,下降9.3%。禽蛋产量16.73万吨,增长15.9%。水产品产量53.94万吨,增长4.5%。

第二产业

荆门工业基础坚实,是全国能源化工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工业经济总量位置居湖北省第4位,智能制造、循环化工、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等产业集群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通用航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被纳入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身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十三五”以来,荆门市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育化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七大主导产业。荆门已成为全国领先的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华中地区最大的特种油品和防水材料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磷复合肥生产基地,湖北最大的汽车轮胎、汽车玻璃、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

2024年,荆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新兴产业持续发力。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及其他等新兴产业集群成势加速崛起,合计实现产值1998.7亿元,增长27.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15.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产值增长14.0个百分点。主导行业支撑强劲。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8%、42.6%、19.4%、14.8%,分别高于全市规上工业44.8个、31.6个、8.4个、3.8个百分点。新增企业拉动有力。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7家,实现总产值174.0亿元,增长279.9%,拉动全市产值增长4.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24年,荆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其中,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5.8%、5.4%、6.0%。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5.46亿元,增长10.5%。其中,商务服务、为生产活动提供的人力资源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增长39.9%、 28.8%、45.4%、16.6%。

人文

综述

荆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考古发掘来看,早在新石器中期,这里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最早出现“荆门”地名,至今已有1150多年。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地方象征

荆门市市花
荆门市市树

民间艺术

特产

饮食

荆门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民谣云:“好世荆门州,泉水向东流。谷米堆成山,禽蛋到处有。城北山珍多,野味占头。城南水连天,盛产鱼虾藕。唯我鱼米乡,游子不外留”独特的自然环境,富足的物产资源,是荆门地方菜系的物质基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荆门地方菜系的人文基础。民间土法如“蚱、炕、糊、腌、泡、熏”在鄂菜系中独树一帜。据不完全统计,荆门地方菜有440余种,风味小吃有170余种。荆门地区的乡土名菜,如蟠龙菜、南风菜、长湖鱼糕等,是鄂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

荆门话基本属西南官话。北经襄沙古道直达南阳市,北方官话对荆门话有着深远的影响;南下沙市区经水路到湖南省又与湘方言有一定的联系;荆门话实际上是北方官话、西南官话、湘方言三大方言区过渡带上的次方言。荆门属荆楚顿音区,荆门话的主要特点是颠音分布很广。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1年荆门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97所,其中大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所、普通中学129所、小学219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幼儿园331所。

科学技术

截至2021年末,荆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共实现增加值345.8亿元,可比增长18.9%,高于同期工业13.9个百分点。按行业分,高新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30.17亿元,高新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1亿元;高新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4.52亿元,占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95.5%、0.3%和4.2%。立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35项,省级31项、市级104项。专利授权量4950项,发明专利293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06578万元,同比增长40.7%。全年科技成果转化167项。有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福耀玻璃(湖北)有限公司、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四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

文化

截至2021年末,荆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39.60万册,博物馆3个。

荆门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原址在古建筑陆夫子祠内,新馆1987年选址象山大道北端11号(后门牌更换为象山大道19号),1993年11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18亩,建成3300平方米陈列大楼一栋,内设4个展厅,收藏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珍贵文物。馆内现有馆藏文物6万余件,三级以上文物700余件,文物总量和一级文物藏量在地市级博物馆中均居前列。其中,馆藏“郭店楚简”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世界最早的原装书”;“战国女尸”比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女尸早200年,被称为“中国第一湿尸”,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

荆门市博物馆以楚文化为特色,钟祥市博物馆以明、清文物为其特色,京山市博物馆则以史前文物和革命文物为主,目前三馆馆藏文物总数已达五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四百余件。

卫生

截至2021年末,荆门共有卫生机构194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机构人员数2406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397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7426人,注册护师、护士9135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882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7603张。

体育

2021年,荆门市累计实施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106个;东宝文体中心、沙洋体育中心、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百盟慧谷体育馆等场馆相继落成,新增全民健身路径224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8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95平方米,年末,荆门累计举办大型体育活动16次。在省级以上运动会获奖牌174枚,其中金牌55枚。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荆门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2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6.03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43.7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9.2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城乡居民209.06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6696人,农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37080人。

2021年,荆门均衡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形成“街道(乡镇)有院、社区(村)有点”的设施网络,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70%以上的农村社区,由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服务驿站达到50%以上。依托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延伸服务和上门服务,截至2021年末,荆门市域养老机构87个;养老床位19359张。

人居环境

2021年荆门城区绿化覆盖率41.32%,供水总量6845.17万吨,天然气供气量12391万立方米。中心城区污水排放量7012.65万吨,污水处理量6914.47万吨,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297天,48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34个,占70.8%;Ⅳ类水质断面9个,占18.8%;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2.1%;劣Ⅴ类水质断面4个,占8.3%。与2020年同期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减少3.1%,Ⅳ类水质断面增加10.6%,Ⅴ类水质断面减少5.45%,劣Ⅴ类水质断面增加2.05%。6个湖库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2个,占75%;Ⅳ类水质断面1个,占6.25%;Ⅴ类水质断面3个,占18.75%,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

交通事业

综述

荆门市境内有焦柳铁路长荆铁路荆沙铁路在城区汇集,主要火车站有荆门站钟祥站京山站,“北煤南运”战略运输通道浩吉铁路穿城而过,在荆门市设仙居站、荆门北站掇刀站沙洋站和后港站。市域区位优势明显,沿江高铁武汉-荆门-宜昌段、荆门-荆州高铁、呼南高铁襄阳-荆门段已先后开工,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货运物流枢纽,浩吉、焦柳等4条铁路在此交汇,二广、随岳等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漳河机场是国内唯一拥有2条陆上跑道和1条水上跑道的水陆两用机场,近10年来,荆门交通运输高速发展,公水铁空综合交通体系加速形成。

公路

截至2022年,荆门公路总里程达1.6万公里,襄荆高速公路、荆宜高速和武荆高速贯穿荆门,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43公里,其中,襄荆高速境内长120千米,分别通往钟祥、荆门、宜昌、沙洋、潜江、当阳、荆州,荆宜高速境内长26千米,通往宜昌、荆州、荆门、襄阳,随岳高速境内长71千米,通往安陆、京山、随州、应城、天门、钟祥市,武荆高速境内长96千米,通往荆门、钟祥、京山市湖北省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屈家岭,市域内国省道里程1612公里(国道5条、省道19条),207国道从境内穿过,长127.9千米,通往襄阳市荆州市。有107、212、216、218、219、243、251、311、331省道9条过境,其中,107省道在境内长122千米,双向2/4车道,通往武汉、宜昌市,216省道在境内长114.9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钟祥、沙洋县,311省道在境内长168.8千米,双向2/4车道,通往皂市、当阳,其余6条省道在境内长341.2千米,县级公路20条,总长1927.618千米,农村公路1.46万公里,专用道38.6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98.38%,所有乡镇、旅游节点通二级以上公路。

航运

荆门境内通航河道26条,总长424.9千米,其中汉江为四级航道,江汉航线、长湖航线、猁河为五级航道,桥河、漳河、仙居河汉北河、皂市河、蛮河、直河为6至7级航道,其中,千吨级以上航道137公里,境内拥有港口4座,港区17个,其中,钟祥港、沙洋港为湖北省重点港口,现有千吨级泊位10个,2021年年港口吞吐量达382.75万吨。

铁路

焦柳铁路、汉宜线、荆沙线从荆门过境交汇,其中,焦柳铁路线境内长51千米,为双电气化铁路,设王集、胡集镇、双河、荆门、荆门东、荆门南、漳河七个站,向北通往焦作,向南通往柳州,长荆线境内长117千米,与焦柳线荆门站接轨,为单线电气化铁路,设冷水镇、钟祥、东桥、官桥、京山五个站,东通武汉、西达宜昌,荆门全市现有火车站5个,荆门站(Jingmen Railway 车站),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1970年7月1日正式启用,车站改扩建工程于2019年9月份正式开工,2020年投入使用。荆门西站(荆门高铁站),是呼南高铁襄荆宜段、荆荆高速铁路沿江高速铁路武天荆段并站的一座大型高铁枢纽站。荆门东站建于1970年,离荆门站7公里,主营货运业务,隶属武汉铁路局管辖,现为三等站荆门南站,原名响岭站,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建于1970年,焦柳铁路、荆沙线在此交汇,车站隶属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现为三等站货运站荆门北站,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铁路通道站点之一,为越行站,距离仙居站32.688公里。荆门北站为中间站,不办理客货运业务。

航空

漳河机场是国内唯一拥有2条陆上跑道和1条水上跑道的水陆两用机场。2017年9月7日,荆门漳河机场正式获得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A1级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机场跑道长1200米、宽45米,飞行区等级为3B,可满足运-12及以下机型飞行。机场拥有停机坪10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28架飞机;同时机场还配套有综合楼4300平方米、机库14000余平方米、塔台航管楼1300平方米。在建设规模上,荆门漳河通用机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通用机场。2018年1月12日,荆门至武汉市航线开通。

市内交通

截至2022年,荆门累计开辟公交线路38条,其中,城区线路27条,城郊线路11条,已形成东达麻城、牌楼,西至漳河、襄化,南达团林,北至南桥的东西纵横、南北贯穿公交网络格局。据统计,2022年,荆门全市公交通车线路总里程577.5公里,覆盖中心城区和周边的五个乡镇;市域现有公交车595台、出租车282台;公交日发班次约6000次,年运营里程3800万公里,年客运总量1.07亿人次。

风景名胜

综述

荆门境内生态旅游资源富集,人文景观独特,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座拥绿林寨、鸳鸯溪、黄仙洞、美人谷等代表性景点,其中鸳鸯漂流已有“鄂中第一漂”的美誉,黄仙洞全长2.1千米,洞内蕴藏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4个世界级观和8个国家级景观,面积达两平方米的“边池”云盆景观被中院地理所专家誉为“国内仅有、世所罕见”。国家水利风景区漳河水库是全国八水库之一,有36个岛屿、164个半岛。

荆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权县(公元前700年左右)即诞生于此。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是中国中南地区惟一的一座明代帝陵,也是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其一陵两冢最为独特,是明清以来不可多的建筑艺术精品。三国文化在荆门也有很深的积淀,武圣关羽治荆襄九郡,拒守荆襄古道时,屯兵掇刀区,留下了“大架槽”“响岗岭”“关公坡”等众多的三国遗迹。荆门境内最为古老的历史文化遗是新石器时代(距今4600多年长江流域人类的聚集地屈家岭文化和沙洋马家皖文化遗址。荆门市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精品近万件,有“中国第一湿尸”的郭家岗战国女尸及先秦楚简等国宝级文物。

主要景区

对外交流

1981年,荆门市被国家列为对外开放城市。自此,荆门市广泛开展了与国外城市的友好交往活动。相继与澳大利亚图翁巴市、日本大分县日田市、新西兰陶泊市、立陶宛克莱佩达市、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巴特市、美国新墨西哥州里奥兰曹市、美国俄亥俄州兰卡斯特市进行了友好交往,并于1997年10月与美国里奥兰曹市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书。

历史名人

城市荣誉

参考资料

2024年荆门市经济运行情况.荆门市统计局.2025-02-05

总体概况.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2

织密综合交通网 铺就百姓幸福路.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9

历史沿革.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1

行政区划.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1

荆门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1-29

东宝概况.东宝区人民政府.2023-01-29

东宝区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1-22

自然资源.掇刀区人民政府.2023-01-29

掇刀区2022年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1-22

沙洋县.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9

沙洋县2022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1-22

走进钟祥.钟祥市人民政府.2023-01-29

钟祥市2022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1-22

京山市.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9

京山市2022年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1-22

主要资源.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2-08

荆门市水资源公报(2021).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2023-01-22

人口民族.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1

胡亚波 何平 周军在上海考察对接项目.钟祥市人民政府.2023-03-26

荆门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名单 汪在祥当选主任.中国经济网.2023-03-26

陈家伟当选荆门市市长.中国经济网.2023-03-26

湖北省荆门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丁岱接受审查调查.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4-08-04

荆门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 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四.中国网.2023-01-28

文化.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30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夏氏丹药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1

沙洋十番锣鼓.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2

东宝坐丧鼓.荆门日报社.2023-01-30

莫愁女的传说.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2

汉江硪歌.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京山哦i影戏.荆门日报.2023-01-30

湖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2

京山民歌.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2

东宝梁山调.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东宝沮漳皮影.传统戏剧.2023-01-28

东宝梁山调(传统戏剧).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30

保护非遗 荆门最美.荆门日报社.2023-01-30

孙桥婚俗.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善歌锣鼓.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白花菜制作技艺.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22

沙洋皮影戏.沙洋县人民政府.2023-01-30

《戈氏丹药制作技艺》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州新闻网.2023-01-30

八角雪枣制作技艺.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省级非遗项目——蟠龙菜制作技艺.钟祥文化云.2023-01-30

钟祥特色饮食——【葛粉】.钟祥市人民政府.2023-01-30

石牌豆制品制作技艺.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肖氏万灵膏炮制技艺.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古方荆门上清丸.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国家文物局.2023-01-30

市花市树.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2

栾树、对节白蜡(市树).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2

车水歌(传统音乐).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30

推故事(传统舞蹈).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30

地方特产.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京山白花菜.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野生葛粉.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荆门茶花点心太师饼.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荆门马良石头鱼.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纪山龙米.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荆门栗溪烟熏肉.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荆门沙洋长湖河蟹.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钟祥米茶.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荆门十里风干鸡.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小李子藜蒿.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长湖银针鱼.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长湖鱼糕.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荆门雪枣.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虹鳟鱼生鱼片.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国宝桥米.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荆门钟祥蟠龙菜.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邓冲豆饼.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荆山食用菌产业.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荆门喜饼.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2-08

蟠龙菜.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2-08

荆门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8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国政府网.2023-01-29

学院简介.荆楚理工学院.2023-01-29

学院简介.荆门职业学院.2023-01-29

2021年荆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增长.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9

2021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发布 我市4家企业榜上有名.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9

市博物馆.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9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荆楚理工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简介.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01-29

医院概况.荆门市妇幼保健院.2023-01-29

医院概况.荆门市中医医院.2023-01-29

医院概况.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01-29

逐梦新征程,奋斗创未来.京山市人民医院.2023-01-29

医院简介.钟祥市人民医院.2023-01-29

荆门市口腔医院简介.荆门市口腔医院.2023-01-29

医院简介.荆门爱尔眼科医院.2023-01-29

医院简介.荆门市康复医院.2023-01-29

荆门市定点医疗机构查询.湖北政务服务网.2023-01-29

荆门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9

到2021年,荆门将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云上荆门.2023-01-30

2021年度荆门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荆门市生态环境局.2023-01-30

交通.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9

荆门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报告.荆门市交通运输局.2023-01-29

荆门漳河机场.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01-29

国内最大规模!漳河机场正式获颁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未来荆门还将建民用机场!.搜狐.2023-01-29

荆门武汉航线开通,50分钟就到武汉了.荆门日报社.2023-01-29

荆门公交集团.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9

漳河风景区.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荆门漳河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旅游景区 我市4A旅游景区增至5家.荆门市招商局.2023-01-23

明显陵.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明显陵黄仙洞正式晋级4A景区.荆门日报社.2023-01-23

鸳鸯溪.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绿林山风景区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今日京山.2023-01-23

美人谷.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绿林寨景区.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黄仙洞.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太子山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空山洞.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彭墩乡村世界旅游景区.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彭墩乡村世界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荆门日报社.2023-01-23

荆门市——美国里奥兰曹市.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3-01-23

友好城市(荆门市).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3-01-23

图文巴市.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友好城市.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北格兰盖瑞市.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墨尔本.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卡塞塔市.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日田市.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3

尉迟恭.荆门市档案信息网.2023-01-30

聂绀弩.荆门市档案信息网.2023-01-30

荆门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荆门市人民政府.2023-01-22

2004年,我市荣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荆门日报社.2023-01-30

荆门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我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荆门日报社.2023-01-30

钟祥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荆门日报社.2023-01-30

荆门获评国家卫生城市.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我市六度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沙洋县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荆门日报社.2023-01-30

全力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改革开放大事记.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我市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荆门日报社.2023-01-30

2007:荆门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我市成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我市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荆门日报社.2023-01-30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荆门样板.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我市获誉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荆门日报社.2023-01-30

荆门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译承接地.荆门日报社.2023-01-30

成立首家合资企业 获誉省历史文化名城.荆门日报社.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