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区
岳麓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长沙市市辖区,地处湘江西岸,以湘江主航道为界划江而治。总面积55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岳麓区下辖17个街道、2个镇,区政府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金星北路一段517号到2022年末,岳麓区常住总人口162.80万人,比去年增加4.8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3.86万人。
岳麓区境内丘、冈、平原地貌均有,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湖南省最大河流湘江流经岳麓区34.2千米,流经岳麓区内的龙王港、靳江河是湘江2条一级支流。岳麓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温度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少雨,冬季少严寒。岳麓区域,历属长沙县。秦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国,历经多代政权更迭,岳麓区在各代都有不同的建置,曾属荆州、湘州,潭州所辖。民国11年(1922)撤湘江道,岳麓区随长沙市县直属湖南省,长沙县城定为湖南省省会。1996年,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西区,成立新的岳麓区。2022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湘江新区、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麓区“三区合一”,按照“区政合一”模式运行。湘江新区涵盖岳麓区全境、望城区和宁乡市部分街镇;拥有5个国家级园区、2个省级园区。至2022年,岳麓区下辖17个街道,两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长沙市岳麓区金星北路一段517号。
岳麓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农业工业融合发展,发展楼宇经济、园区经济、科创经济、开放经济“四大经济”。科创、金融、文旅,是岳麓区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前景的三大产业。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5621201万元,同比增长4.7%。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0.0、1.8、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9.1%、61.4%,三次产业结构为0.7:28.9:70.4。岳麓区城区有“七桥二隧三地铁一城铁”的过江通道,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六横四纵”的路网,长株潭城际铁路和渝长厦高速铁路在此设立多个站点。京广高铁、沪昆高速铁路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长沙-西安高铁、渝厦高铁在岳麓区周边交汇,形成“米”字形。中欧班列(长沙-欧洲)每周3列,运行时间为海运的1/3,成本是空运的1/5。
岳麓区是“一座岳麓山记录半部近代史”,也是中共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拥有、洋湖湿地、、西湖、、、等生态景观是“山水洲城”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截至2022年末,岳麓区拥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爱晚亭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89处;拥有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湖湘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岳麓区还有1处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坐落于岳麓区,集聚了32名“两院”院士,其“麓谷”享有“湖南硅谷”美誉。
名称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3000多年前,岳麓区的溁湾镇一带地区就有先民活动的遗迹。
商代,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100年,江汉以南形成数千个部族,岳麓区所属的长沙市地域属其中最大的部族“越”中的“杨越”。商代中期,商朝对江汉以南部族进行多次战争,以今长沙地域为中心的古“青阳国”失国。商代晚期,岳麓区所在的长沙地域出现青铜冶炼工艺。
公元前616年楚国势力进入江南,对部族多次进行征伐,岳麓区所在的长沙地域属楚国。公元前285年楚设黔中郡,岳麓区属黔中郡。公元前279年流放湘的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自沉于汨罗江(旧属长沙郡)春秋中叶,楚国在南方崛起,至晚期,其势力逐步扩大到沅湘流域。
战国时期,岳麓区属楚黔中郡。
秦至南北朝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三十六郡。析黔中郡以南的部分地区置长沙郡,其附廓之县名“湘”,为郡治。长沙郡治临湘市,临湘县治位于今长沙市城区。长沙郡郡界约当今湖南湘资两水流域及相邻江西省.两广地域。岳麓区属长沙郡。
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二月,项羽分封诸候,分楚为四,岳麓区属长沙归临江国。刘知远五年(前202),分临江为长沙国,汉高祖徙封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刘恒前元七年(前157),长沙王五传至靖王吴著,吴著逝世,无后,废长沙国。刘启元年(前156)复置长沙国,汉景帝二年(前155)三月甲寅,庶子刘发为长沙定王。汉孺子居摄二年(公元7年)刘舜继长沙市王位。西汉时,岳麓区属长沙国受荆州刺史部节制。
新(王莽)始建国一年(9年)废长沙国,改长沙国为填(镇)蛮郡。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改临湘市为抚睦县,改长沙郡为填蛮郡。抚睦县为郡治。
东汉,刘秀建武元年(25年)复置长沙郡。改抚睦县为临湘县。仍为长沙郡治。岳麓区属临湘县归长沙郡管辖。
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承前朝制。仍置荆州长沙郡。治临湘县。孙亮孙亮太平二年(257)析长沙郡西部都尉辖地置衡阳郡。析东部都尉辖地置湘东郡。临湘县湘江以西地域析为湘西县。
西司马炎太康元年(280)统一中国,仍采用州郡县三级制,长沙郡、衡阳郡属荆州,岳麓区地属荆州。司马炽永嘉元年(307),分荆州七郡及江州一郡置长沙郡。临湘县治仍为长沙郡治及湘州州治。今长沙市(临湘市)、望城区(湘江以西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东属临湘)、宁乡市(新康)、浏阳分属长沙郡和衡阳郡。
东晋晋成帝咸和四年(329)二月二十日湘州并入荆州。司马德宗义熙八年(412)十二月复分荆州十郡置湘州,义熙十三年(417)省撤湘州。东晋末,湘州不复存在。
刘宋刘彻永初三年(422)二月丁丑,复分荆州十郡(长沙、衡阳、湘东、邵陵、零陵区、营阳、桂阳县、始兴、桂林市、临贺)设湘州,岳麓区地属湘州。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杨坚开皇九年(589)统一中国,采用州县两级制,撤长沙郡,并郡县。改长沙郡为潭州,改临湘市为长沙县,岳麓区地属潭州。设军事性质的潭州总管府(总管府管以潭州为中心的几个州、隋炀帝大业初废潭州总管府。此前开皇三年(583)秋七月壬戌—六日,诏封台玫可为湘州刺史)。此时的潭州,地域大于南梁的长沙郡,小于湘州。岳麓区属长沙县,随长沙县归属而属潭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潭州改名长沙郡。长沙县为州(郡)治所。
唐朝,李渊武德元年(618)六月十九日改郡为州。武德三年(620)十一月甲子长沙市入唐版图。武德四年(621),再废长沙郡,复置潭州,长沙县为州治。李世民贞观元年(627)三月七日并省州县,始因关河近便,分为具督察区性质10道,潭州属江南道。李隆基开元廿一年(733)全国分为15道,潭州属江南西道(此时已具行政区划性质)。唐玄宗天宝(742)初,改潭州为长沙郡。李亨至德元年十二月十五日(757)改郡为州,长沙县仍为州治。李儇中和三年(883),长沙县隶属于钦化军节度使。唐僖宗光启元年(885),长沙县改隶武安军节度使,光启二年(886)长沙县改隶潭州,为州治。岳麓区仍属长沙县,随长沙县归属而属之。
五代十国,朱温开平元年(907),楚王马殷建楚国,都长沙市。后李嗣源天成二年(927),马殷改潭州为长沙府,治所设长沙。郭威广顺元年(951),长沙县并人南唐,既而为割据势力首领周行逢所据。
宋朝,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废长沙府,复置潭州。长沙县为州治。北宋太祖乾德元年(963)二月太祖平湖南省,长沙进入宋朝版图。赵光义至道三年(997),分全国为15路,潭州属荆湖南路。赵煦元符元年(1098),析长沙、湘潭县地置善化县,与长沙县同城而治。后两县归属数变。南宋赵昀时(1225~1264)。长沙市城为一路一州及长沙,善化两县治所。
元朝,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春正月丁卯朔。岳麓区随长沙入元朝版图。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潭州为潭州路。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天历二年(1329)以“潜邸所幸”。改潭州路为天临路。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领有湖南省,改天临路为潭州路。以上路治皆设长沙县。
明清时期
明朝,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六月,潭州府更名长沙府。长沙府辖长沙、善化,上隶于湖广布政使司。岳麓区随之属长沙市府上隶于湖广布政使司。
清朝,清圣祖康熙三年(1664),分湖广右布政使司驻长沙,为湖南省治。同年,移偏沅巡抚驻长沙。世宗雍正二年,设湖南巡抚,长沙县为巡抚驻地及长沙府治,岳麓区也随之属长沙府归湖南省治。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元年(1912)4月,善化县并入长沙县,称长沙府行政厅,为湘江道治所,岳麓区也随长沙县归属而属之。民国2年(1913),裁府改县。民国3年(1914),废府设道。长沙县隶属湘江道,为道治。民国11(1922)年撤道,长沙市县直属湖南省,长沙县城定为湖南省省会。民国22年(1933)9月,建长沙市,市县分治。岳麓区属长沙县,长沙县隶属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日,长沙市城西人民区公所成立;1951年9月成立长沙市城西区人民政府;1956年水上区并入西区、1975年原岳麓区并入西区;1996年,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西区,成立新的岳麓区。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委、市政府为了“探索改革路径、创新发展模式、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带动效应”,设立长沙大河西先导区。2008年6月10日,长沙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2015年4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位于湘江西岸,包括长沙市岳麓区全区、望城区和宁乡县部分区域,面积490平方千米。2022年6月25日,优化湖南湘江新区管理体制动员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宣布,长沙市岳麓区委、区政府与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区政合一的运行方式。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岳麓区,位于湘江西岸、长沙盆地西缘,以湘江主航道为界划江而治;介于北纬27°58´30″—28°27´65″,东经112°36´17″—112°57´21″,总面积552平方千米。东与长沙市开福区、天心区隔湘江相望,南与湘潭县九华乡、龟头镇相连,西与宁乡县道林镇、花明楼镇、夏铎镇接壤,北与望城区白箬铺镇、黄金镇、星城镇毗邻。
气候
岳麓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16.9—17.5℃,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1360—1400毫米,4—7月为雨季。
风向
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偏北风多发生在冷暖气流交替频繁的季节,尤以2~4月多见;西北风多发生在秋、冬交替季节;偏南风多发生在夏季,7月尤甚,6月、8月两月南北风基本相当。其他各月以偏北风为主,因湘江为其南进必经通道,产生狭谷效应。
地质
构造
岳麓区莲花社区、军营村和金凤村附近构造,官冲寺—张家岭—万宝塘张性断裂(F1);军营大屋压扭性断裂(F2)、近东西向发育;直翅亚目岭压性断裂(F3)。
地层
岳麓区境内岩层多为沙页岩,岳麓内及周边土地的母岩主要有、变质岩、大理石、砂砾岩、红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七大类。
地形地貌
岳麓区全境地貌可分为堆积地貌(平原)、侵蚀剥蚀地貌(岗地)、丘陵和侵蚀构造地貌(低山),境内大部分为岗地丘陵区。岳麓区系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为岗地丘陵区,地势略为西高东低斜向湘江、南高北低。湘江中的长5千米,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60-80米,最高点稽家山海拔474.9米,洋湖垸海拔21.6米为最低点。
土壤
岳麓区水稻土有6个亚属、13个土属、39个土种,育性水稻土占67%,包括河沙泥、黄沙泥、黄泥田、黄紫泥、紫泥田6个土属,土壤耕作年代久,熟化程度较高,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潜育性水稻土占23%,有青泥田、冷浸田两个土属,主要分布于山冲或水库、塘坝脚下,地势低洼,排水困难,水冷泥温低,禾苗返青慢。渗育性水稻土占9%,有白散泥、白胶泥两个土属,土壤受地下水漂洗,土质相对变黏变沙。淹育性、沼泽性和矿毒性水稻土,主要是高岸田、低洼谷地烂泥田和受化工厂废水严重污染的稻田,共占稻田面积1%。
水文水利
水文
岳麓区境内主要有四条河流分别是,湘江、靳江河、龙王港、八曲河。四条河流中靳江、龙王港、八曲河为湘江支流,湘江流经岳麓区境内34.2千米。
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为长沙市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湘江源,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6万平方千米,流经岳麓区境内34.2千米。
靳江为湘江下游一级支流,发源于宁乡县白鹤山寨子冲,于岳麓区柏家洲注入湘江;干流全长85.0千米,平均坡降0.55‰,全流域面积781平方千米,流经岳麓区全境内长26.5千米,流域面积320平方千米。
龙王港为湘江下游一级支流,发源于望城区南角岭,流经岳麓区银桥汇入湘江;全流域面积17.3平方千米,河长31.0千米,主河道坡降0.84‰,岳麓区境内长11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
八曲河是一条防洪排涝的骨干河道,属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岳麓区雨敞坪镇皮岭,于望城县高塘岭胜利村与沩水汇合后流入湘江,流域总面积331平方千米,干流全长53千米,岳麓区境内长12.7千米。
水利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岳麓区拥有中小型水库38座,长沙市有撇洪渠、干管渠共120条,其中重要撇洪渠23条,其中岳麓区有1条。岳麓区已建防洪堤,堤防型式以土堤为主,湘江、靳江河、龙王港、等主要河道沿线堤垸堤防均结合沿江风光带建设,并已划定管理范围线。
岳麓区的一座中型水库泉水冲水库位于岳麓区的雨敞坪镇,泉水冲水库总库容1114.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13万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岳麓区河流水系属于湘江流域,干流湘江自南向北流经新区东侧,年径流量达660亿立方米。区内地表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水量较多,水能资源丰富。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区及宁乡县部分乡镇主要有湘江水系及龙王港河、靳江河、白泉河等多条湘江一级支流;临江还有洋湖垸、梅溪湖、张家湖、大泽湖等湿地和湖泊资源,湖泊水面达2390公顷;另有泉水冲、牌楼坝、观音岩等中、小型水库12座,可调蓄水量3467万立方米。境内河川径流年平均径流量为8.9亿立方米。湘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稳定达标,国家、省、市控水质断面年均水质达标或优于III类比例达100%。区域内地下水动态储量约1.55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长沙市岳麓区农用地31773.31公顷,其中耕地有9931.20公顷,园地有313.12公顷,林地有17973.14公顷,牧草地面积为100.24公顷;建设用地20162.40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36.96%;其他土地有2621.05公顷,其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4.80%。
森林资源
岳麓区拥有森林面积479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8.4%;全境属暖带绿阔叶林红壤地带,并保存原生性常绿地次生林21处,林地面积39200.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2%,城乡绿化指标达到了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乌山、大岳麓山(包括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象鼻窝森林公园、梅溪湖景区)、莲花森林公园、泉水冲森林公园、谷山森林公园以及嵇家山、金盆山等大型山体。
生物资源
岳麓区经济作物主要有水果、茶叶。河西园茶、麓山南橘为地方名产,驰名省内外。韭黄、河西牛角椒、食用菌等为特色蔬菜品种。岳麓区果树栽培品种较多,更新速度较快。岳麓区地方优良品种有少籽南橘、长沙梅柑,引进良种有温州蜜柑,其他水果有桃、李、梅、梨、柿、枇杷、石榴、板栗、葡萄、中华圣桃、草莓,零星栽培品种有梅、柿、板栗等。麓山南橘,有少籽和多籽两种,主要产在岳麓、望岳等街道。麓山南橘为省内名果。河西园茶是岳麓区的特色茶叶。叶底黄绿油润,汤色橙黄光亮,气味芬芳,属省内名茶。主要分布在观沙岭街道岳华、茶子山、石岭塘、观沙岭和望岳街道的谷山、藕塘、金星等地。
岳麓区农户饲养畜禽、鱼类、水产品,历史悠久,且岳麓区的畜牧业以养猪为主,近年来逐步发展肉牛、山羊、肉狗的养殖,特种动物黑豚、海狸鼠、湘野猪、湘野兔的养殖也有发展。生猪发展态势稳定。且岳麓区还有狸、黄鼬、小灵猫、豹猫等哺乳动物。
矿产资源
岳麓区境内矿藏资源有大理石、石英岩、砂岩、黏土、铁矿、锰矿石、煤矿等,主要分布在坪塘街道及雨敞坪镇。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岳麓区橘子洲的祝园中有、圣英竹、白纹阴阳竹等名贵和乡土品种60余种,园区面积约91亩,是江南地区品种最齐全的竹园之一。岳麓区共有百岁以上古树770株,占长沙市百岁以上古树数量的60%。麓山寺六朝罗汉松1740岁,为长沙“树王”。岳麓区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涵盖了森林、草地、河流、湿地、农田、城市等类型。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区内的山地以温带针阔叶林为主,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大多为马尾松和人工杉木王纯林,植被覆盖率高。草地生态系统以灌草丛为主,分布很少。
动物
岳麓区湘江新区内已查明的属于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13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鳞甲目、红腹锦鸡、鹰咀龟、大鲵属、猴面鸟、亚洲小爪水獭等,三级保护动物灰胸竹鸡、野鹌鹑、环颈雉、山斑鸠、黄鼬、红咀相思鸟、刺猬亚科等。
生态功能区
岳麓区境内有有一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6000亩长沙洋湖垸湿地公园、3000亩梅溪湖、1000亩西湖、600亩后湖及巴溪洲水上公园等生态景观。
洋湖中国湿地公园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南部,总规划面积约6000亩,是湘江新区重点生态保育和环境修复工程。2016年成为国家湿地(试点)单位,2019年10月正式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系连通、生物多样、植被茂密,绿化覆盖率高达90%,拥有350多种湿地植物和300多种鸟类、亚热带动物、水生动物与昆虫,形成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负氧离子高出中心城区6倍多,每年可固定吸收二氧化碳约1万吨,可调蓄洪水120万立方。目前,洋湖中国湿地公园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湖南省首批两型认证旅游景区、湖南省两型示范单位、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岳麓区下辖17个街道、2个镇,区政府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金星北路一段517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岳麓区常住总人口162.80万人,比去年增加4.8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3.8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94.5%。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937471人,比上年增加38182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87.0%。按性别分,男性451061人,女性486410人;按年龄结构分0-17岁225775人,18-34岁201322人,35-59岁371059人,60岁及以上13931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5‰,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5.4‰。
语言
岳麓区自古地属长沙市,其方言长沙方言是湘语的代表,湘语是汉语十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的湘江、资江流域和沅江市中游少数地区。
长沙方言的主要特点是:(一)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无论平仄一律读不送气清音。如:葵kuei、柜kuei、题ti、弟ti。(二)中古阳声韵-m、-n、-η三种韵尾,仅保留-η, 一般方言尚保留的-η在长沙话中也已转变(只有少数人说老派长沙话时还留有-η尾)。如:今=斤=京,都读tσin,凡=烦=房,都读fan。(三)声调六类,去声分阴阳,人声自成调类,不带塞音韵尾。
民族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岳麓区有46个民族居住和生活;岳麓区民族主要为汉族,岳麓区少数民族人数为1.99万人,占到长沙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5.8%,其中主要是岳麓街道、桔子洲街道及麓谷街道人数居多;岳麓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几个民族依次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和回族。
宗教
佛教传入长沙,始于西晋泰始四年(268),麓山寺是湖南传播佛教的发源地,该寺是会稽剡县(今浙江省嵊州市)到湘传播佛教的第一位僧人竺法崇所建,后人称之为“湖湘第一道场”;长沙道教的形成,始于晋朝陶淡,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朱见浚朱见浚就藩长沙时,大修云麓宫,并扩建铁瓦屋面青砖墙祖师大殿,供奉小武当山神真武大帝。伊斯兰教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明朝洪武年间(1386~1389)伊斯兰教传入长沙市;最早进入长沙的外国基督教传教士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杨格非(英国伦敦会)。
经济
综述
2022年,岳麓区地区生产总值15621201万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10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2114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990947万元。岳麓区产业发展以高端商贸、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检验检测、都市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导,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化农业、智慧农田等产业。第二产业以工业、建筑业为主,形成了以机械、电子、食品、服装、新材料为骨干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2021年,岳麓区建设项目共522个,主要聚焦检验检测、现代金融、健康养老、文化旅游、都市农业和高端商贸等产业领域。
第一产业
岳麓区的第一产业有农业、畜牧产业、林业,渔业等。其中农业是主导产业,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化农业、智慧农田等产业。
2022年,岳麓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0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29828万元;林业产值3409万元;畜牧业产值12469万元;渔业产值12533万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6855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40000吨,出栏肉猪1606吨,肉禽出笼40.75万羽,水产品产量6298吨。岳麓区发展智慧农田主要是雨敞坪镇的美食流智慧农业田园综合体,该综合体拥有2000平方米叶菜大棚、5000平方米果菜大棚。大棚配备了多层补光水培、错层式立体栽培、水肥一体化等系统,实现了栽培、浇水、施肥远程控制。2022年一季度,2000平方米的叶菜大棚,已出菜5500公斤左右。
第二产业
岳麓区的第二产业有工业、建筑业。其中主导产业为工业,形成了以机械、电子、食品、服装、新材料为骨干的工业体系。岳麓区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储能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
2022年,岳麓区全部工业增加值3028768万元。2022年,岳麓区建筑业增加值1500211万元。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2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94092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51.5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98.10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岳麓区的第三产业有服务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金融业,其中主导产业为服务业。
2022年,岳麓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40285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623715万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951192万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88674万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263200万元;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628378万元。2022年,岳麓区旅游总收入172.74亿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24.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2.38亿元。岳麓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66878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0059万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28816万元;金融业增加值1183780万元;房地产业增加值1134361万元。
岳麓区把检验检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岳麓区已成为全省检验检测产业高地,检验检测服务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8个高科技服务业之一。2021年该区检验检测服务业营收达37亿元,占全市一半以上。该区形成了覆盖全业态、全过程、全链条的检验检测产业生态圈。
经济功能区
岳麓区有湘江新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岳麓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区市园区,有湘阴金龙片区、湘江融城科技片区、大泽湖片区、滨江金融片区、市府片区(观沙岭与新湘雅城市更新)、大王山片区、九华兴隆湖及高铁北片区、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片区、高铁西城片区、金洲新城片区十个重点产业片区。
湖南湘江新区
湖南湘江新区于2015年4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是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涵盖岳麓区全境、和部分街镇,其中核心区490平方公里;拥有3个国家级园区(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经开区)和2个省级园区(宁乡高新区、岳麓高新区)。湘江新区是先进制造聚集的现代产业重地。培育形成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占全省1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量的五分之一,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入选国家产业集群,成为先进制造“国家队”,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储能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上市公司51家,列全国新区第二位。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位于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及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33.97平方公里,东至潇湘大道、西至西二环、南至南二环、北至岳麓大道,范围内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7所,国家级创新平台27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20个,市级及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30个,汇聚了“两院”院士34名、长江学者95名、国家杰青66名。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岳麓区共有区属中学25所;小学98所;幼儿园283所,其中公办园120所,局属公办园11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0%。全区共投入学生免费入学和资助经费37498万元,所有义务教育阶段353094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了免杂费入学,执行公办教育收费标准的331198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一费制”(含课本费、教辅资料费和作业本费)全免入学。全年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全区中小学生人数的14.3%,全部享受免杂费、免“一费制”入学,全年补助990人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全年新建开学7所中小学校,启动改扩建学校7所,铺排102所中小学幼儿园提质改造项目,推进10所新办幼儿园装修装饰项目。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坐落于岳麓区,集聚了32位卓有建树的“两院”院士,享有“湖南硅谷”美誉。
科学技术
湖南大学、湖南师大、中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岳麓山大学城齐聚于此,是湘江新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汇集点。
2022年,岳麓区共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8个,省级创新平台195个,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企业2家,当年入选湖南省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2个,当年入选长沙市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6个。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843件;每万人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37.55项,同比增长16.8%;当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89.24亿元,同比增长307.8%;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30.6%。
2022年,岳麓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7%,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741115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2%。
文化事业
岳麓区有国家一级图书馆一个,国家一级文化馆一个。
2022年,岳麓区共有群众艺术表演团体248个,文化馆1个(含8个文化馆分馆),公共图书馆1个(含24个社区、村图书分馆),博物馆(纪念馆)6个,街道、镇文化站19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90个。
体育事业
2022年,岳麓区共有全民健身工程点290余处。共有晨晚练点105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48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11个,健身步道4条。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已建成108个市级标准化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医疗卫生
2022年,岳麓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17个,同比增长16.0%,其中医院5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0个,村卫生室7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64个。卫生技术人员2934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108人,注册护士11929人。拥有床位数14706张,新增418张。
社会保障
2022年,岳麓区共有公办敬老院6家,有床位5607张,入住老人1200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99个,其他各类社区服务设施256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9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90个。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172万元,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6743人次,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2194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4549人次。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发放保障金558.9元。
2022年,岳麓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858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71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77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3%。
2022年,养老保险:岳麓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万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12万人。医疗保险:参加区本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4.2万人,参加区本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54.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6.0%。
环境保护
全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7995.5公顷,全年新增14.4公顷,其中公园绿地3473.15公顷,全年新增14.4公顷。全区绿化覆盖率达50.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2.2%。湘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稳定达标,国家、省、市控水质断面年均水质达标或优于III类比例达100%。梅溪湖环湖初雨及溢流污染控制工程(二期)是岳麓区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也被纳入长沙市“一江一湖六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梅溪湖水质净化厂(一期)采用“传统人工湿地+高效混合湿地”模式,配套人工湿地58亩、污水提升泵站3座,日均可处理污水25万吨。
交通运输
岳麓区城区有“七桥二隧三地铁一城铁”的过江通道,即长沙绕城高速湘江特大桥、湘府路大桥、猴子石大桥、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福元路大桥和三叉矶大桥等七桥,南湖路湘江隧道和营盘路隧道灯二隧,长沙地铁2号线、长沙地铁3号线和长沙地铁4号线等三地铁,长株潭城际铁路为一城铁。
至2022年,岳麓区农村公路里程1380.2千米。其中国省道14.4千米;县道158.5千米;乡道114.0千米;村道1093.3千米。共有农村公路桥梁190座,其中大中桥40座,小桥150座。全区拥有客运站1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
铁路
岳麓区周边的长沙西站是长株潭城际铁路和渝长厦高速铁路的枢纽站点,岳麓区境内共有麓谷站、尖山站、谷山站、八方山站、观沙岭站5个铁路车站。
长株潭城际铁路全长105千米,连接长沙市、株洲市、湘潭三市,从既有长沙火车站引出,向南至暮云街道,然后分岔往株洲方向至株洲站后延伸至七斗冲,往湘潭方向至湘潭站;长沙站向北至开福寺,然后向西穿越湘江至雷锋大道,再向西延伸至望城站。该铁路全线共设站点24个,设计时速200千米。据统计,2023年1月至7月,长株潭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980万人次,日均发送4.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5月3日单日发送旅客10.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公路
截至2022年,岳麓区拥有拥有客运站1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 建成了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长沙地铁3号线和长沙地铁4号线交汇于此。长沙市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100%,常规公交线路与地铁接驳率达94.9%。开通“村村通”公交线路13条,主城区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
人文
概述
岳麓区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咸嘉湖畔象鼻嘴山一带的西汉王室古墓,是目前长沙市发现和保存的最大古基葬集中地。截至2022年末,岳麓区拥有、爱晚亭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89处;拥有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湖湘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岳麓区内有“千年奇书”禹王碑,“四大古亭”之一的爱晚亭,古北津城,岳麓山顶云麓宫为道家“真虚福地”,山腰麓山寺是“湖湘第一道场”“千年古刹”,山脚岳麓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朱熹在此登坛讲学,后经数代,人才辈出,被誉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饮食
岳麓区属湖南地区,湘江西岸,多种植水稻,人民日常饮食以大米为主食。明末辣椒传入中国。湘湖地区上古称“卑湿之地”,多雨潮湿。辣椒有御寒法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功效;食用辣椒,也可以直接刺激到唾液分泌,开胃振食欲,人们逐渐形成嗜辣的饮食习惯。岳麓地区的特色小吃众多,有如辣椒炒肉、牙签牛肉、跳跳蛙、家常辣子鸡。
辣椒炒肉
辣椒炒肉,也叫小炒肉,是一道湖南人几乎都会做的一道家常菜。辣椒炒肉因原料易取、简单易学,在湖南起源早、研究深、传播广,也是岳麓区著名美食。
跳跳蛙
跳跳蛙以蛙为主要食材,配以灯笼椒、小米辣、黄瓜、包菜等食材,深受岳麓人的喜爱。
牙签牛肉
牙签牛肉的主要食材有:牛里脊肉、孜然芹、芝麻、盐、原味鲜、调料粉、辣椒段、辣椒碎、辣椒面、花雕酒、小磨香油、山胡椒油等,其主要的烹方式为炸,炒。
习俗
行旅习俗
岳麓区也有长沙市行旅习俗,长沙地区虽自古有舟、马、车、轿等交通工具,但民间行旅,至1949年仍以徒步为主。夜间行路,常打灯笼火把。火把多为杉皮扎成,用稻草束紧,点燃之后,前后不断甩动,放出一道道弧形光芒。人多成伍时,远看赤光跳动,如火龙行进。除夕,收工线、讨帐的川流不息,灯笼火把,星星点点,四处游动。
登高赏菊
岳麓人在秋天有到岳麓山登高、赏菊、观枫的传统习俗。
文物古迹
岳麓区历史悠久,截至2022年12月31日,岳麓区有9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禹王碑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家,湘江新区及岳麓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家。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校园内,距离市中心约3公里,占地3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是展示我国古代书院教育和书院建筑的古建遗址博物馆。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她历经宋、元、明、清各朝,至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由古老的书院到湖南大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如今,她已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博士、硕士生的书院,被誉为“千年学府”,也是全国修复最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
新民学会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位于长沙市溁湾镇新民路周家台子,西傍岳麓山,东临湘江。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进步青年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而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于同年4月14日在故居堂屋举行成立大会。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于1983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按原貌复建。邓小平、陈云同志分别为旧址题词“蔡和森故居”和“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岳麓区历史悠久,拥有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湖湘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包含设计和建造两重涵义,除作为核心内容的做法与工序外,还涉及选址、布局、尺度等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营造技艺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水平和工巧,蕴含了传统思想观念,凝结了独特的审美意象和文化内涵,成为增进文化认同、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符号和象征之一。
湖湘木帆船制作技艺
史书记载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人与船的亲近,自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三湘四水,物华天宝,木帆船在湖南交通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2018年,湖湘木帆船制作技艺入选长沙市岳麓区第四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莲花根雕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一些木头作为装饰品。莲花根雕是以树根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莲花根雕艺术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莲花根雕也是取于自然还于自然,它奇在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原材料都是来自莲花当地群众挖出来无多大作用的树根,工匠将树根慢慢雕琢,细细打磨,完成一件作品,快则几个月,慢则长达数年。2021年莲花根雕被评选为长沙市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地方特产
麓山南橘
麓山南橘为省内名果。长沙县北山青梅,与春华李、麓山南橘、东乡夏至桃,在民国时,有长沙“四大名果”之称。
岳麓韭黄
岳麓区的天顶、靳江河片区大规模种植韭黄,“韭黄之乡”名声在外。
河西园茶
河西园茶是岳麓区的特色茶叶。叶底黄绿油润,汤色橙黄光亮,气味芬芳,属省内名茶。主要分布在岳华、茶子山、石岭塘、观沙岭和望岳街道的谷山、藕塘、等地。乌山贡茶是在有500多年历史的河西园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沙绿茶,具有“色碧绿,毫闪光,香鲜嫩,汤清澈,味醇爽,形优美”的特质。
岳麓毛尖
岳麓毛尖属历史名茶,产于今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茶园面积已不足十公顷,十分宝贵。明清时期,岳麓山的茶和山上白鹤泉的水都是有名的贡品。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1年12月,岳麓区有5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和3A级旅游景区各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包含岳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岳麓书院景区、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长沙市市洋湖湿地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巴溪洲生态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包括岳麓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橘子洲)
岳麓山
岳麓山,是南岳72峰之尾峰,海拔300.8米。麓山景区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面积5.28平方千米。有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移栽香樟、明清枫栗等珍贵树木,还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5处,有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云麓宫、白鹤泉、禹王碑、二南诗刻、隋舍利塔、印心石屋等人文景点。
橘子洲
橘子洲,地处碧波浩的千里湘江之中,四面环水,素有“天下第一洲”之美誉,“潇湘八景”之一。橘子洲西屏名山岳麓,东峙古阁天心,绵延十里,是世界城市中最长的内河绿洲,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亭台楼阁,相映成景;池柳水,秀丽清幽。
橘子洲分为四大区域:核心区、配套服务区、沙滩区、水上运动区,橘子洲精心营造了橘、竹、梅、桃、桂等主题园林景观,望江亭、枕江亭、揽岳亭、诗词碑、橘洲客栈、朱张古渡、拱极楼、庙前街等掩映于各园之中。
洋湖国家湿地公园
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北依岳麓山、东临湘江。在景区内有赏荷轩、花田、白鹭塔、洋湖欢动世界、体育公园、国际雕塑园、科普广场、观鸟长廊、科普馆、风雨桥、地球仓等景点。景区的花田根据季节变换搭配种植了多种植物,让洋湖花海四季常开。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湖南省首批两型认证旅游景区、湖南省两型示范单位、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也是长沙城区和岳麓区最大的湿地公园。
巴溪洲水上乐园
巴溪洲位于坪塘街道,是一个集游艇俱乐部、生态湿地、儿童游乐于一体的生态水上乐园,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由设计公司SWA负责设计,自南向北为湿地区、密林区、入口广场区和EOD创业园区四个功能区域。建设了九溪烟树、石龙花园、木龙花园、水影广场、林映荷潭、天鹅剧场、柳堤春晓、苇风芦影、长河红霞9大景点。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Official website of Changsha, China.长沙市人民政府.2023-11-08
岳麓区.长沙市人民政府.2023-11-07
地理环境.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7
湖南长沙市岳麓区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3-11-08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11-07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1-08
统计用区划代码-岳麓区.国家统计局.2023-11-07
统计用区划代码-长沙市.国家统计局.2023-11-0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沙市岳麓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10-19
长沙市少数民族现状.湖南省统计局.2023-11-07
岳麓区政府门户网站.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8
全国邮政编码.邢台市人民政府.2023-11-07
政府工作部门.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7
窗口办理地点.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11-08
长株潭城铁全线开通,沿线美景不容错过!.华声在线.2023-11-29
湖南湘江新区环境资源介绍.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7
新区简介.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7
长沙市岳麓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29
经济发展.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2-09
澎湃动力 青春岳麓——岳麓区区域价值与投资潜力分析.湖南在线.2023-12-09
区位交通.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7
文物保护单位查询.长沙市人民政府.2023-11-08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11-13
长沙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公示,梅菜扣肉、腐乳等入选.长沙晚报网.2023-1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1-08
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综治办法出台.湖南在线.2023-11-29
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春秋战国.长沙市人民政府.2023-11-03
历史沿革.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7
综合查询-湘江/靳江/龙王港/八曲河.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11-07
省水利厅 省统计局关于发布《湖南省水库名录》的公告.湖南省水利厅.2023-11-11
关于印发《长沙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水安全保障)》的通知.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2023-11-12
周凡督导全区防汛备汛、河长制工作.澎湃新闻.2023-11-11
新区两个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获水利部肯定.长沙晚报网.2023-12-14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29
橘子洲.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8
麓山1700余年“树王”见证时代风云 | 山水洲城记.长沙晚报网.2023-12-14
洋湖简介.洋湖国家湿地公园.2023-11-10
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行政执法局信息公开指南.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2-14
领导信息.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0-17
主任之窗.长沙市岳麓区人大常委会.2023-10-18
政协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沙市岳麓区委员会.2023-10-18
【要闻】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 ——岳麓区政协主席会议视察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工作暨“兴农驿站”政协委员工作室揭牌.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13
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的通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12
重点片区.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2-10
区市园区.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2-10
长沙产业投资数字地图.长沙市人民政府.2023-11-07
湘江新区简介.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29
岳麓区2022年下学期公办中小学名单.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13
学校概况.中南大学.2023-11-13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2023-12-10
学校概况.湖南师范大学.2023-12-10
本科院校.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3-11-07
首页.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3-11-13
全省二甲以上医疗机构名单.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11-13
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1-13
水环境治理进行时 守护一方碧波清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2-15
交通出行,期待三市如一城|新起点上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观察③.长沙晚报网.2023-11-13
2022年度长沙市交通运输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长沙市交通运输局.2023-11-13
公开:2022年度长沙市交通运输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长沙市交通运输局.2023-11-13
岳麓书院.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7
湖南饮食习俗.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11-08
湖南饮食文化:嗜辣好苦.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11-08
十佳拾美 ‖ 2020岳麓区必吃榜更新!这十家餐馆榜上有名,你肯定猜不到.新浪湖南.2023-12-11
跟着美味畅游长沙 2023“韵味长沙 恰到好处的幸福”旅游美食推广活动启幕.长沙晚报网.2023-12-11
湖南省人民政府-尝味道.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11-08
新鲜!全国首份“辣椒炒肉”报告上线.今日头条.2023-12-15
十佳拾美 ‖ 2020岳麓区必吃榜更新!这十家餐馆榜上有名,你肯定猜不到.新浪湖南.2023-12-15
口味虾,味道真的“虾虾浓”!大师菜谱流出,跟着学起来→.今日头条.2023-12-15
长沙行旅习俗.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11-08
赏菊去!岳麓山15000余盆菊花盛放(大量美图).长沙晚报网.2023-12-15
长沙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沙市人民政府.2023-11-08
长沙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沙市人民政府.2023-12-15
新民学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3-11-08
岳麓区非遗线上知识竞答活动即将启动!精彩礼品等你来赢!.微信公众平台长沙市岳麓区文化馆.2023-11-13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2023-11-1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13
湖湘木帆船“驶”进长沙市非遗馆.中国侨网.2023-11-13
长沙非遗馆这个展览带你走近湖湘木帆船.长沙晚报网.2023-11-13
" 春运" 在民国长沙城已出现 竟是这样的.长沙晚报网.2023-11-29
她带领乡亲重塑"韭黄之乡" 改变长沙冬季无本土韭黄市场格局.湖南在线.2023-11-29
湖南将新增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樟树港辣椒榜上有名.长沙晚报网.2023-11-29
望城:茶园添新绿 采摘春茶忙.长沙晚报网.2023-11-29
岳麓毛尖.长沙文史网.2023-11-29
登岳麓山.今日头条.2023-10-17
橘子洲头忆往昔.中国旅游新闻网.2023-10-17
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新姿”亮相.今日头条.2023-10-17
景点展示.洋湖国家湿地公园.2023-12-15
花海.洋湖国家湿地公园官网.2023-12-15
来一场秋日City Run,这样备战长马最韵味.长沙晚报网.2023-12-15
长株潭居民添新乐土 巴溪洲将变水上公园(图)_湖南导读_新闻归档_株洲新闻网.株洲新闻网.2023-10-17
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光明网.2023-11-11
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中小城市指数网.2023-11-11
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单重磅发布 .中国信息产业网.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