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渝北区

渝北区

渝北区,中国重庆市下辖区,地处重庆主城东北部。南与江北区毗邻,北接四川省华蓥市邻水县。下辖11个镇、19个街道,总面积145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渝北区常住人口225.42万人。区政府驻地重庆市渝北区义学路32号。

渝北区地处巴渝平行岭谷地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覆盖整个区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渝北区历史悠久,约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之际,区境为巴国辖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将巴县义里、礼里及仁里上六甲划归江北厅,史称“江巴分治”。1994年,撤江北县,设立重庆市渝北区。

渝北区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连续18年保持重庆市产值规模第一。已初步形成汽车、电子两大支柱产业集群及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多点发展的产业格局。是全市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和出口基地。2022年,渝北区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297.11亿元,位居重庆市GDP第一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35.8:62.8。

渝北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众多名人志士涌现于此,如明代六朝重臣蹇义、明朝翰林院学士江朝宗、著名诗人余光中等。非遗华蓥高腔、小河锣鼓、巴渝剪纸文脉绵延,古路慈孝文化代代相传。截至2023年,全区共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重庆统景温泉风景区、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

名称

渝北区因位于重庆市(简称渝)城区北面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约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之际,区境为巴国辖地。

姬定五年(前316年),秦惠文王灭巴国,置巴郡,其下设江洲县,境域遂为江洲县地。

公元前314年,区境属巴郡之江州县,历春秋战国、秦、汉无变化。

战国秦至刘宋,属江州县地,隶为巴郡,其郡、县治,曾于东汉年间一度同设北府城(今江北区刘家台)。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晋朝永和三年(347年),原在涪陵区的枳县迁治于乐(今洛碛镇),区境东部遂归枳县,而西部仍属江州县。

南齐永明五年(487年)起,区境属垫江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并入巴县。历隋、唐一直到清代前期,俱为巴县辖地。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原在涪陵的枳县迁治乐碛(今渝北区洛碛镇),境域东部即属枳县,至南齐永明四年(486年)共140年。

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改江洲县置为垫江县,境域大部属垫江县达74年。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垫江、枳县合并为巴县,历隋、唐、宋、元、明清六朝,境域属巴县达1193年。

隋唐至宋元时期

后蜀明德三年(936年)长江水位特枯。今鱼嘴镇蒋祠(井池)沱耗儿石附近犹存枯水石刻题记:“大蜀明德三年,岁次丙申二月上旬,此年丰倍常,四界安怡,略记之。水去此一丈”。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冯时行进士绍兴十八年(1148年),冯时行罢官隐居洛碛故里。

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建小昆仑山古藏寺,至乾道四年(1168年)竣工。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修,更名塔坪寺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六月太洪江(今御临河)发生特大洪水。今梅溪乡石翔村灰楼堡河岸有洪水石刻年题记:“丁亥宝庆三年六月初七日水长(涨),初八高至水作(位)”是水位超今常年水位34.22米。

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四川省安抚制置使兼重庆市知府朱孙修筑多功城遗址(今翠云寺)拱卫重庆。

夏天统元年、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称帝于重庆,遣将张昆(今偏岩乡人)守玉皇岭(今张关乡老君山),其驻地后人称张关。

明清时期

明代,县域为巴县所辖鸳鸯、善庆、乐碛、江北、土沱里和东阳里(时巴县辖72个里)。江北里设江北镇。

夏天统四年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明玉珍卒,葬明玉珍墓(今江北区境内);建衣冠冢永昌陵(今大竹林乡境内)。

朱元璋洪武十八年(1385年)蹇字宜之,(今大竹林乡人)中进士,太祖赐名“义”。永乐七年辅太子监国。宣德十年病逝,葬于故里,后人称其墓为天官坟。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六月上旬张献忠率兵攻重庆市,其安西将军李定国部与明女土司秦良玉部战于洛碛江畔。是年巴县置江北镇。

清代为巴县江北镇。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江北厅隶重庆府,厅治设江北城(今江北区江北嘴江北旧城)。

乾隆二十四年扩大厅域,将巴县仁里上六甲、义里十甲、礼里十甲划归江北厅,隶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张献忠所部抚南将军刘文秀率军3万援重庆进驻多功城遗址,五月,在多功城、亭溪(今水土镇狮子口)一带战败,明将曾英占多功城。

清雍正元年(1723)乡民李道贵率族人和当地农民凿堰4000余米引龙王洞泉水灌溉农田约1000余亩,命名龙泉堰。后改名褚公堰、丰收堰。

清雍正九年(1731年年)重修祝圣堂。复修其侧华蓥山顶光明寺。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庆镇标移右营守备分驻大庵(今华蓥山林场大庵工区),拨兵丁70名防守。后移驻秦家场。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厅城始设邮政代办所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干夏旱,冰雹成灾,粮食减产过半,称为“壬寅大旱”。厅署在嘉陵书院址创办高等小学堂,为厅内第一所新学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厅绅唐逢源创办响水小学(今偏岩乡响水村内),是县内最早的新学校之一。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厅署设立巡警署,有长警81人。厅设参议会,未选举议员。

宣统二年(1910年)厅署在演武厅设立蚕桑讲习所。文化成遴选为四川省咨议局议员。厅署设初级检察厅。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初二同盟会重庆市支部在朝天观召开各届代表大会,宣布重庆独立。江北厅相继宣布独立。十月初三 蜀军政府委任江天一、林肇开为江北军政府正、副司令官。是年 厅设初级审检厅。厅官立宾兴女子小学在江北城昆卢寺成立。为厅内第一所女子小学。厅成立议事会、参事会,遴选唐厚培为议长,涂华珊(绍祥)为副议长。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元年(1912)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府州厅县直隶省政。民国2年废府厅州,统改为县,以道统县,江北厅更名江北县,隶四川省川东道。

民国3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被推翻后,四川各军连年内战,霸据一方。

民国10~24年,江北县先后处于川军二十军杨森二一一军刘湘的防区,仅形式上隶属省政府。

民国24年国民政府派“中央军”入川,始结束防区制局面。6月全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每一督察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四川省政府派出机构,分辖若干县,江北县隶于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永川县永昌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1月30日江北县解放,12月18日江北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四川省划分为四个行政区,下设专区。江北县隶于川东行政公署璧山专区

1952年11月3日至12月27日,江北县划归重庆市。12月2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通知,江北县划归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次年1月1日,省令,江北县仍归江津专区领导。

1976年1月,经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江北县划归重庆市管辖。

1994年12月,撤江北县建渝北区,以原江北县行政区划出11个乡镇(划归北碚区6镇2乡、江北区2镇1乡)后的地域为其行政区域。

1997年重庆市直辖,渝北区被确定为地级区。

地理

位置境域

渝北区位于重庆主城东北部,地跨东经106°27'30" ~ 106°57'58” 北纬 29°34'45"~30°07'22"之间。区境东邻长寿区、南与江北区毗邻,同巴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长江嘉陵江相望,西连北区、合川区,北接四川省华蓥市和邻水县。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1.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1千米,总面积1452平方千米。

气候

渝北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受大陆性季风影响,具有盛夏炎热多伏旱、秋短多阴雨、无霜期长、日照少的特征。常年平均气温 17.3℃,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7.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5℃。平均降雨量 1100 毫米左右,夏季(4~9月)雨量集中,多雷阵雨,并多为大雨或暴雨,季平均降水量446.2毫米;冬季降水量最少,平均68毫米。常年平均风速为每秒 2.0 米。除发生阵性大风和旱季干热风外,多属微风,出现静风的频率可达 58%,有利于作物花粉传送。风向按16个方位表示,以东北风、西北风、北北东风3个风向出现较多,风速也较大。平均日照时数 1340 小时左右,平均无霜期 319天。

地质

渝北区地质属沉积岩广泛发育区,地质构造形态组合分两种类型褶皱束,共4条背斜,西部观音峡背斜和龙王洞背斜,属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部铜锣峡背斜和明月峡背斜,属宣汉—重庆市平行褶皱束。褶皱带呈北北东向展布,狭长不对称,褶皱紧密,向斜宽,背斜窄、断裂较少。区境地层岩性,属沉积岩广泛发育区,出露地层总厚约3416~4478米。其中侏罗系分布最广,约占全区幅员73%;三叠系次之,出露面积约占全区幅员21%;二叠系仅在区东北及西北的背斜高点有少量分布,只占全区幅员面积1%;第四系地层属零星分布。

渝北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类型以滑坡、不稳定斜坡、危岩崩塌为主,分布于茨竹镇、大湾、兴隆、木耳、玉峰山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查明各类地质灾害203处,其中滑坡116处、危岩(崩塌)42处、泥石流1处、地面塌陷7处、不稳定斜坡37处;库区隐患点9处,非库区隐患点194处。

地形地貌

渝北区地处华蓥山主峰以南的重庆市平行岭谷地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全境自西向东由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三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条状山脉与宽谷丘陵交互组成的平行岭谷。北部为中山,海拔1460~800米。中部为低山,海拔800~450米;南部多浅丘,海拔450~155米。地貌多呈垄岗状,山体雄厚,长岭岗、馒头山、桌状山错落于岭谷间,地势起伏较大。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谷坡河岸多溶洞。境内最高峰位于茨竹镇华蓥山,海拔1467米;最低点位于洛碛镇幸福村与长寿区交界的长江口处,海拔155米。地貌类型中,背斜中山占2.64%,背斜低山占22.97%,向斜倒置低山占3.39%、向斜丘陵占70.11%。

土壤

渝北区土壤分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四类。其中水稻土类分5个亚类,9个土属,29个土种,面积470598亩,占全区耕地面积52.35%,构成全区田略多于土的农业土壤结构,分布在海拔180~1000米之间的丘陵、河谷及缓坡地带。潮土类有河流冲积潮土1个亚类,2个土属,4个土种,面积3353亩,占全区耕地面积0.37%,分布在低海拔170~300米的长江嘉陵江一级阶地和溪河两岸。紫色土类有4个亚类,7个土属,23个土种,面积504244亩,其中农耕地385485亩,占全区耕地面积42.89%,广泛分布在海拔200~1200米的丘陵、河谷及山区。黄壤土类分2个亚类,5个土属,12个土种,面积 370711 亩,其中农耕地 39426 亩,占全区耕地面积4.39%。农业土壤主要分布在背斜山区坡地和石灰岩槽谷地段,极少数零星分布于长江、嘉陵江二、三级阶地浸蚀丘坡;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背斜脊部和陡坡地段。

水文水利

水文

渝北区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452平方千米。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为长江,从西至东流经境内洛碛镇太洪岗,境内总长15.3千米,流域面积145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150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嘉陵江御临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嘉陵江、御临河2条,境内总长97.6千米;二级河东河、温塘河、后河3条,境内总长935千米;三级河平滩河1条,境内总长30千米;四级河6条,境内总长95千米。河流总长度3161千米,河网密度0.22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718亿立方米。

水利

渝北区有4处中型水库,分别是苟溪桥水库、两岔水库观音洞水库、新桥水库。有七所水电站,其中长盛电站装机容量4200千瓦,长明电站装机容量3750千瓦。

渝北区苟溪桥水库工程是一座以中心城区东北部片区(即规划龙盛组团范围)应急备用水源及改善城市环境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于2023年竣工。该工程由大坝枢纽和供水工程两部分构成,水库枢纽坝型为埋石砼重力坝,最大坝高31米,总库容1071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251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渝北区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天然气、硫铁矿、沙金、含钾凝灰岩、石灰岩石英砂、陶瓷土、耐火黏土等19种,均有不同程度开采。其中煤炭总储量138亿吨,工业储量3359万吨,已经开发的有重庆世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渝北区印度簕竹镇,矿区面积0.65平方千米,设计开采规模每年6万吨;金华能源有限公司洛碛煤矿,矿区面积2.26平方千米,设计开采规模每年6万吨。天然气藏量总计76亿立方米,降压储量42亿立方米,容积储量40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渝北区森林以马尾松纯林和天然慈竹纯林为主,马尾松纯林占比85%。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是松、柏、杉、樟等混交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树种以松树为主,杉、柏次之,再次有青柄、油桐等。华蓥山、西山、东山、铁山、白岩山森林资源丰富。渝北区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中低山区,林地总面积 10.79 万亩,其中灌木林地0.23 万亩,幼林地0.29 万亩,竹林0.35万亩。松柏竹林成片集中,北部低山区松林分布零星。截至2022年,全区森林面积 615.85 平方千米,育苗面积550亩,森林覆盖率为 42.3%。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4399.5 公顷。

水资源

渝北区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年平均降水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出露总量1.1亿立方米。过境主要河流为长江嘉陵江,长江沿区境东南边境流过。水资源除长江、嘉陵江过境水外,尚有御临河常年过境地表水量约17亿立方米。截至2021年,渝北区地表水资源量11.40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569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1.4015亿立方米,人均505立方米,属缺水地带。全年总供、用水量3.2850亿立方米,主要来自地表水。

生物资源

渝北区经济林木主要有柑橘、柚、梨、榕树铁树、桂花、罗汉松山茶等。近年来引进不少热带观赏植物品种,包括蓝花楹、樱花、日本红枫等。中草药有123种,包括石斛、百合、白芨、黄精等。人工饲养动物有兔、生猪、鱼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21年,渝北区有15目41科116种鸟类。雀形目鹟科鸟类在鸟类物种中占比最高、东洋界鸟类在鸟类区系分布中占比最高、留鸟在鸟类居留型中占比最高。其中有黑鸢 、白尾鹞红嘴相思鸟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野生脊椎动物有 87 种,其中哺乳动物 19种,鳞介类 21种,鸟纲 40种,爬行纲 7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锦鸡、鲟鱼亚洲小爪水獭等。国家Ⅰ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黑鹳等;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黑颈䴙䴘、草、橙翅噪鹛等。野生动物有猕猴等。

植物

渝北区植被属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原生植被破坏后逐渐生成次生林,分布在各山脉。有野生植物97科219属326种,其中可作中草药的123种。用材林木主要有松、柏、杉、栗、青杠、枫、樟、竹、楠和其他阔叶林木,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属。

自然保护区

渝北区涉及主城“四山”中的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渝北段,“四山”总面积585.0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94.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有自然保护地共4类7处,包括华蓥山自然保护区、统景风景名胜区、张关-白岩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有市级森林公园2个,其中玉峰山森林公园是目前重庆市近郊森林覆盖面积最大、植被保存最好的森林公园,被誉为“重庆之肺”。南天门森林公园森林茂密,气候凉爽宜人,梨林广袤成荫,有较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华蓥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渝北区茨竹华秦家村,保护区总面积4399.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62.7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异常丰富,现已查明的维管植物共116科1300余种。观赏类植物主要有水杉五针白皮松等,其中鹅掌楸香果树为国家二级保护稀有树种。奇花异草类主要有山节子、山茶花等。此外,华蓥山的野生动物有46科300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红腹角雉雀鹰等,二级保护的兽类有鳞甲目、黄麂等。

自然灾害

渝北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大风、冰雹、寒潮、低温、阴雨等,均属气象灾害。干旱是境内危害面积最广、影响农业生产最重的一种自然灾害,以伏旱出现的几率最高。干旱年均发生0.7次,暴雨灾害年均发生3次,冰雹灾害年均发生11次。截至2022年,渝北区所遭受的自然灾害种类多为风暴类和干旱类。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9月4日,渝北区下辖11个镇、19个街道。区政府驻重庆市渝北区义学路3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总量

截至2022年,渝北区常住人口225.4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2.87万人,城镇化率90.0%。年末户籍总人口156.58万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77.33万人,女性人口79.25万人,人口性别比为97.6(以女性为100)。0~14岁人口比重14.96%;15~59岁人口比重68.64%;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6.40%。全年出生人口13536人,死亡人口577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03%。

民族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渝北区常住人口中,汉族约占99.7%,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白族傣族、布衣族、朝鲜族独龙族等28个,总人口1948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0.03%。

语言

重庆市主城片区是川西方向,靠近四川省,这些地区的方言具有西南官话成渝片区的主要语音特点,渝北区方言属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的一种。语音特点主要具有三种地方音,兴隆以北,沿华蓥山各区乡,音近川北,犹与邻水县相近;华蓥山支脉铁山梁子以东的鱼嘴、洛碛、龙兴、石船、统景地区,音近下川东,尤与长寿、涪陵区相近;兴隆区以南至嘉陵江一带,语音近重庆。

宗教信仰

渝北区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渝北,临济宗是明清时期佛教主要宗派。清康熙,临济宗通正和尚入川传徒授业,在渝北次第开辟三教、回龙、红岩、观音等寺。时过事移,数百年过去,曾经盛极一时的寺庙湮于尘烟,留存下众多碑刻等佛教文化遗迹,供后世人们探寻。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末。道教于东汉末年传入重庆市,道教建筑的观、庙、宫、阁等常常转化为地名的通名。全区依法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龙藏宫、龙兴寺佛教居士林、玉峰山净业居士林、龙头寺、龙法寺共5处。

经济

综述

渝北区作为重庆市第一经济体,自2007年以来,经济总量始终位居全市第一。汽车及电子信息产业是其两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汽车、电子两大支柱产业集群及装备、消费品、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多点发展”的产业格局,其百亿级企业数量、汽车产值产量、手机产值产量均位居全市第一。是全市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和出口基地。

2023年,渝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2.60亿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 33.7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25.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83.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33.8:64.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269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47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73元,人均消费支出3634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2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79元。

第一产业

渝北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玉米等,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还有以柑橘为主,桃、李、梨等伏淡季小水果为特色的优质水果产业链条。截至2023年,渝北区已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5000亩,全年新培育区级示范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13个,认证“两品一标”、全国名特优新和市级品牌农产品36个;推进10万亩经果林建设,套种蔬菜7.9万亩。此外还有现代设施农业、都市体验农业、临空高效农业,以及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高端花卉、道地药材、生态渔业、特色兔业6大品牌。

渝北区畜牧业发展以猪、牛、羊、家禽为主。2021年通过监测的农业产业化区级龙头企业36个,新认定3个,有乳业、调味品、肉制品三大优势加工业。2022年生猪出栏7.42万头,牛出栏928头,羊出栏8932头,家禽出栏165.56万只。牛奶产量3788吨,禽蛋产量4853吨。

截至2022年,渝北区实现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70亿元。农业方面,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53万亩,粮食综合单产348.31公斤/亩,粮油播种面积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10.98万吨。谷物产量8.14万吨,其中稻谷产量4.71万吨,玉米产量3.42万吨。蔬菜总产量31.25万吨。

第二产业

渝北区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连续18年保持重庆市产值规模第一。作为制造业大区,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是渝北区的主要传统支柱产业。依托龙头企业陆续引进了传音、天实精工等智能终端整机、代工及零部件企业近20家。截至2021年,渝北区建成2个智能工厂和13个数字化车间。汽车产量超过63万辆,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360亿元,居全市第一。

天实精工被认定为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其主营业务是高端摄像头模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自2017年4月入驻该园区以来,公司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建成了年产摄像头模组过亿颗的先进生产线及国内一流的企业级光学测研中心,自主研发生产了上千款高端摄像头。近年来,其产品受到小天才奥比中光上汽集团等多家手机生产企业、物联网企业及汽车厂家的青睐。天实精工年2021年的产值为12.4亿元。

智能终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渝北区经济发展的引领性产业。截至2020年,渝北区以OPPO、传音等为主的手机整机产量就超过8000万台,全球所产的手机每20台中就有一台“渝北造”,实现产值570亿元,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7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的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占比已达46.2%。2022年,渝北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11.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911.50亿元,利润总额86.47亿元。

第三产业

渝北区第三产业以创新金融、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专业服务、商务会展5大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化旅游、康养休闲、商贸服务3大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已基本形成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临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初成规模。2021年,渝北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107家,完成营收236.8亿元。2022年,渝北新增规上软件企业26家,完成营收102.89亿元。累计培育39家企业纳入重庆市重点软件企业库,13个软件产品纳入重点软件产品库,拥有重庆市首版次软件产品7个。

截至2023年,渝北区推进了茨兴、玉矿、古洛三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已建成大盛“宿于·龙槐山院”、玉峰山“慢屋·青麦”、古路“云里飞鸟”等20余家精品民宿,形成高中低档多消费层级产品。推进兴隆“春牛喜耕”、木耳“新乡田园”、大湾“上古农耕”艺术乡建示范村建设;新建太和人家、江口渔村、曾家老房子等10余个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打造传承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乡土文化的乡情陈列馆21个;兴隆镇牛皇村成功创建“全国村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并获全国“美丽乡村文化空间”优秀案例。2022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5亿元。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渝北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64亿元。批发销售额767.11亿元;零售业销售额192.64亿元;住宿业营业额7.59亿元;餐饮业营业额27.78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59.79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71.53亿元,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73.24亿元。

经济功能区

渝北区有临空经济示范核心区,临空制造区、临空商务区、临空物流区、临空会展区、临空保税区等五个功能片区,还有重庆临空前沿科技城、空港工业园区、仙桃数据谷等重要经济功能区。

重庆临空前沿科技城始建于2015年,属市级特色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约20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科技城已落户项目69个,主要依托OPPO、传音等核心企业,发展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产业,构建智能终端产业链集群;依托重庆市整车制造企业,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两大支柱产业,打造全市汽车电子关键产业园,发展汽车电子上下游相关产业链。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属重庆市市政府首批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备案的省级开发区,是重庆空港工业园是渝北区传统制造业的发源地和集聚区。园区规划面积23.12平方千米。园内的1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初期基本上都是汽摩及零配件企业,目前已集聚重庆铃耀汽车有限公司、美国科勒、日本本田技研工业、传音手机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汽车、电子等主导产业,正致力于培育发展航空、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全力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2021年上半年,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81.17亿元。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坐落于渝北区,规划面积2平方千米,总建设规模约175万平方米。围绕建成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谷的总体目标,集中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重点引进以数据为驱动、软件为基础的科技企业,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是渝北区千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

仙桃数据谷是2021年唯一入选软件和信息服务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园区,也是截至目前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筛选获批的软件基地,获评2018年大数据明星产业园、2019、2020年“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等全国级荣誉。目前园区已基本形成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即集聚了以华为腾讯控股、中软国际、传音通讯为代表的软件产业集群,以ARM、黑芝麻、物奇科技为主的百亿级IC设计产业园,以长安、中科创达光庭信息北斗星通为代表的汽车软件产业基地,成为全市汽车电子发展的核心载体。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渝北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66所,其中普通中学51所、职业学校6所、小学89所、幼儿园41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人数为6.33万人,其中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7.96万人、1.59万人、14.81万人。学前教育在园8.50万人。全区中职学校教师总数为1036人。专任教师生师比为21.29:1,文化课教师为396人,专业课教师为484人;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为80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91.93%;硕士学历为81人;高级讲师为182人。

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学校现设有法学学部、文新学部、政教学部、经管学部、新学科学部5个学部,有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等15个学院。学校现有30个本科专业,其中有法学、新闻学、行政管理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入围A档学科。2018年,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评A档。

重庆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学校共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3万余人。学校建立了理、文、管、经、法、医等多学科专业体系,拥有“十四五”重庆市重点学科14个,设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设有本科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渝北区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08.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84%,“双创”指数连续5年全市第一。科技型企业总量达到53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006家,占全市总量第一。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4家,其中国家备案7家,市级7家;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8家,其中国家级2家,市级6家。全年专利授权936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1827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总量7142件,有效商标注册总量90686件,中国驰名商标20件。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渝北区拥有各级卫生机构939家,其中医院、卫生院5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家。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701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6567张。卫生技术人员11136人,其中执业医师3922人、执业助理医师549人、注册护士5149人、药剂人员407人、检验人员390人。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0年,占地面积154亩,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截至2022年,渝北区人民医院设置床位1490张,编制床位900张,开放床位780张。医院成功创建了1个市级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小儿科)、3个市级特色专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及1个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基地。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41项,发明专利5项,其中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技术、膝关节置换术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区内零突破。拥有双光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等大型医用设备。荣获“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渝北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个,此外还有重庆市渝北区碧津美术馆,以及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川剧博物馆、宝林博物院、渝都古典照相机缝纫机博物馆、御临旅游纪念品博物馆、电信博物馆等6个博物馆。文物藏品4447件,藏品参观21.69万人次;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121.68亿元。

重庆市渝北区图书馆,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始建于1987年,建筑面积3058平方米。先后荣获“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重庆市先进图书馆”等称号和荣誉。图书馆采用“借、藏、阅、网”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以社科类图书为重点,书画艺术类图书为特色,兼顾少儿图书、地方文献、盲文图书、电子资源互为补充的藏书体系。拥有纸质图书近40万余册,报刊近1000种,数字资源近50TB。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馆,国家一级文化馆,始建于1950年,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一类文化事业单位,曾获“国家一级文化馆”“重庆市先进文化馆”“重庆市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志愿服务首批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馆内设数字体验区、舞蹈排练厅、报告厅等免费开放活动厅室18个,常设免费演出、展览、数字文化体验等免费开放服务项目12项,打造了“文以载道”——渝北区干部职工文化艺术培训班,以及“戏曲进校园”“文化进景区”等品牌文化活动。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渝北区拥有标准体育场20个,标准体育馆30个,全年举办运动会或体育比赛18次,拥有等级运动员826人,等级裁判861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个。2022年末共有体育场地8108个,体育场地面积438万平方米,其中体育公园8个,健身路径6700个,社会足球场地32块。截至2020年底,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4.1%。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达到200余次。建设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8个,涵盖了武术、网球、田径等9个大项。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中欧篮球冠军杯、WBC·WBO世界职业拳王争霸赛亚洲及大洋洲室内跳伞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

渝北区体育馆于2013年11月正式竣工验收全面投入使用,建筑面积 40430.28平方米,拥有观众座席6127座,同时拥有国际标准室内篮球场和乒乓球馆,是当前重庆市规格最高的专业体育运动馆。体育馆运营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健身等体育项目训练、竞赛场地和相关服务;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文艺演出、会展等活动;对广大市民开放,促进公益体育事业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渝北区体育馆开放范围包括主场馆、乒乓球室、户外运动场、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渝北区完善提升人行道167千米,整治车行道75万平方米,安装道路景观坐凳364套。新建公厕4座,新改建劳动者港湾10个,改造老旧公厕11座,升级改造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2010个,升级改造比例达100%。美化绿化坡坎崖约16.9万平方米,补栽地被灌木66.3万余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21万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2.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45%。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4399.5公顷。全年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达321天,优良率达87.9%。全区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1.9分贝,网格达标率为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渝北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188.58万人次。全区共有正规养老机构55个。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参保人数分别达71.47万人、51.97万人、49.70万人和67.4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2.1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68.87万人,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6%以上。 城乡低保对象有7298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5010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717元/月和581元/月。全年累计临时救济673人次。全年伤残人员、在乡复员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6474人。

交通

综述

渝北是成渝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载体。截至2022年,渝北区建成投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及中西部首个第三跑道,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500万人次;铁路线路增至5条;建成投用及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共12条,共计59个站点;建成通车长合、南两、渝广、渝长高速扩能大通道4条,贯穿渝北全境的高速公路增至8条;新改建普通干线公路461千米、“四好农村路”2184千米,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到90%,省道三级及以上比例达到70%,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民小组通畅率100%。

2022年,渝北区完成旅客运输量1390.35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达222.60万人次。完成货物运输量3067.13万吨,其中公路货运1923.80万吨。空港旅客吞吐量2167万人次;货物吞吐量41.5万吨。

公路

截至2022年,渝北区普通公路总里程达3258千米,密度224千米/百平方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81千米(渝长、渝邻、渝合、渝广、绕城高速、三环高速等8条高速公路),密度12.5千米/百平方千米。境内还有G210、G319、G351等国道。联通城乡、贯通川渝的主动脉G210南北大道段长24.8千米,助力渝北东部片区发展的S101两江大道北延伸段全长约12.8千米,两条大道均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实现了渝北区国省干线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截至2021年底,渝北区区县道总里程144千米,乡道总里程为271千米,两项合计415千米。

铁路

截至2022年,渝北区铁路通车里程达114千米,渝怀铁路渝利铁路渝万高铁、铁路枢纽东环线正线及以及沪渝蓉高铁重庆至成都段等众多铁路贯穿渝北区境内。渝怀铁路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要建设项目,在重庆枢纽与成渝铁路、襄渝、渝贵铁路相连,向东南在湖南怀化与焦柳铁路沪昆高速铁路相连,是中国西南地区与中南、华南、华东地区客货交流的便捷通道。2020年12月25日,二线开通运营,设计时速120千米,渝怀铁路进入复线运营模式。

渝北区境内只有一个大型火车站——重庆北站,该车站是中国西南规模最大的火车站,原名“重庆龙头寺火车站”,占地一千四百亩,于2006年10月22日投入客运。

航空

渝北区有一个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于1990年1月建成投用。江北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F级,拥有三条跑道、三座航站楼,可起降空客A380等大型客机,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年飞机起降37.3万架次的运行需要。

截至2020年,江北机场航线总数为366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95条,全货机航线18条,已基本构建起重庆市欧洲、北美、中亚等地较为完善的货运航线网络。2021年,春秋航空重庆航空共计9架租赁飞机落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华夏航空飞机维修基地成功落户。并完成旅客吞吐量3576.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7.7万吨,飞机起降27.9万架次。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建设进度一直备受关注,项目位于机场东航站区T3A航站楼北侧约2公里处,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底,T3B航站楼将全面建成。届时,江北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布局。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渝北区新增、优化公交线路82条,增加车辆693台,快速公交、干线公交、支线公交和定制公交多层级线网基本形成。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2%。建设农村客运站6个,建成农客招呼站300个。新增优化农村客运线路12条,新增车辆15台,全面实现了“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农客”目标。2022年末,渝北区内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达118.21千米。其中,已建成轨道线路8条,区内通车里程达83.71千米;在建轨道线路4条,分别是9号线二期、5号线北延伸段、4号线西延伸段和15号线一期,区内在建里程34.5千米。

渝北区双凤桥交通换乘枢纽站总用地面积50546平方米。交通换乘枢纽可实现以公路汽车客运换乘功能为主,集长途客运、市区公交、轨道交通及社会车辆于一体的多种运输方式有效换乘。换乘枢纽站最下面两层为社会车辆停车库,共设置了498个停车位。位于负一楼的公路客运战场,能同时停放9台大型客车,满足23条线路发车。2022年6月,一辆“川渝20路”跨省公交从双凤桥枢纽站缓缓驶出,经渝北桃源大道、观月大道、210国道、川渝大道等站点,终到川渝高竹新区公交首末站,全程1小时30分钟。这是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的首条跨省公交。

人文

综述

渝北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众多名人志士如北宋状元冯时行、明代六朝重臣蹇义、明朝翰林院学士江朝宗以及参与发起修建四川省第一条民营铁路的留美硕士唐建章、著名诗人余光中、武术大师赵子虬等皆涌现于此,也有红岩英烈王朴,革命烈士唐虚谷、杨袁善,时代楷模杨雪峰,最美退役军人谢彬蓉等现代楷模。非遗华蓥高腔、小河锣鼓、重庆市剪纸文脉绵延,古路慈孝文化代代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0年,渝北区非遗项目达到103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15项,区级87项,非遗挖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并且依托巴渝民俗博物馆建成了区级非遗传习所,以及一批非遗传承基地、生产性传承基地,为飞泉花椒油、乡媳妇等一批非遗品牌提供了展现渝北特色的平台。

渝北老窖酿造技艺

渝北老窖酿造技艺是流传于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的传统浓香型白酒酿造技艺,其传承已有百余年历史。其最初以溪水山泉和本地优质糯高粱为原料,以传统大曲酒生产工艺为根基,结合地方原料的特点不断摸索和改进,总结出一套包括选料、制曲、酿造、窖藏、调制在内的独特工艺流程,所产白酒具有纯香、味醇、浓郁甘洌、回味悠长等特点。因厂址在原渝城(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的江北县水土街道,故将此酒取名为“渝北老窖”。2014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渝北老窖酿造技艺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刘记永吉盐水鸭

刘记永吉盐水鸭是重庆市渝北区一带美食,自1751年被南巡的爱新觉罗·弘历偶然发现后,其制作手法始终保持家族十二代单传,目前已传承了近300年。与传统盐水鸭不同,刘记盐水鸭在香料、取材和烹方法上独树一帜。制作刘记永吉盐水鸭需要的香料从颜色、香味方面严格要求,几十种香料精确到克数,炒制成为卤水的原材料。鸭子则要求生活在环境幽美的“高山流水”中的“走地鸭”,而非圈养鸭。2016年,刘记永吉盐水鸭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末,渝北区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0个。

中华职业学校暨于学忠将军旧居

中华职业学校暨于学忠将军旧居于2009年被批准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0月11日,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陈列馆在此设立。陈列馆布展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00年的历史陈列,二是于学忠将军生平事迹展。陈列馆主要由职教先河、救亡图存、同舟共济、新的征程、重放光彩等单元组成。现已成为重庆市统战文化教育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近5000人次。

多功城

多功城遗址,又称翠云寨,位于渝北区鸳鸯街道翠云山顶,呈椭圆形,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始建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多功城是南宋末年防御重庆城的重要前哨和屏障,是目前重庆中心城区范围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宋元(蒙)战争城址。城南北两侧较高,中部低平,共有东、西两道城门。城墙长约500米,厚达3.7米,有6米高。四周岩壁陡峭,西可据守嘉陵江封锁江面,南与重庆呼应,为兵家必争之地。

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原名“瑞祥号”、“登吉堂”,始建于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是富商刘登吉做针线生意发家而建。大院占地2000多平方米,院落坐东朝西,呈中轴对称,为典型的三开无间式庭院,并建有20多米高的封火山墙。大院厅堂高敞堂皇,装饰精美奢华,整个建筑结构为穿斗式木梁架,属于典型的重庆市民居建筑风格,是认识和研究中原地区清代巴渝经济、文化、民俗的重要场所。

饮食

渝北区有洛碛“水上漂”豆花、茨竹青椒鱼、玉峰山镇花椒鸡、渝北翠云水煮鱼等特色美食,制作方式有煎炒、清蒸、红烧、火爆等。大多数重庆人的饮食口味可以归纳为麻、辣、烫、鲜、香五个字。

翠云水煮鱼

重庆渝北翠云是水煮鱼的诞生地。水煮鱼以品种丰富的鱼类资源和品质优良的调味料辣椒、花椒为物质基础,通过两种导热介质、两次加热成熟的烹饪方法,不仅使鱼肉成熟,也使鱼肉能够更好地吸收辣椒、花椒等调料的味道,从而形成了麻、辣、香、嫩兼备的独特风味。2007年,渝北区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水煮鱼之乡”称号,2009年,江湖菜“水煮鱼”被列入渝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小面

北小面作为渝北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渝北区的北小面始终坚持传统工艺,17种调料中除了鸡精味精,其他全部为手工制作,因此北小面的油泼辣子辣而不燥,颇受食客欢迎。北小面精选野山椒、二荆条等几个品种,历经筛、剪、炕等七道工序,历时十多个小时纯手工制成,吃到嘴里香气十足,辣味饱满。

茨竹青椒鱼

茨竹青椒鱼是茨竹镇的招牌菜,渝北“茨竹青椒鱼”作为一种民间鱼加工食用做法,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当地优质青椒,成为当地一种餐饮的文化表现形式。据《江北县县志》记载,茨竹青椒鱼做法在清朝时期就开始广为流传,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茨竹青椒鱼用独特的配料进行烹饪,具有颜色碧绿,味道清香,鱼片鲜嫩、可口、滑而不腻等特点。

茨竹藠头

茨竹头是重庆市的传统名特食品,其种植和加工的历史已有三百多年。在清代,它是清廷指定的进贡食品之一。茨竹藠头口感嫩、脆、酸、甜,并略带辣味,曾在清宫中留下“久吃龙肝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蕌头”的赞语。

地方特产

渝北区有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渝北歪嘴李;被评为“中华名果”并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渝北梨橙”;还有大盛镇白岩山老字招牌腊肉、腊香肠;茨竹镇传统工艺面条;非遗古法制作阴米酥;百年历史古法熬制老红糖;以及龙筋豆干、重庆渝北放牛坪村梨膏、古昌土猪肉等众多渝北地道特色产品。

放牛坪梨

放牛坪梨,重庆市渝北区特产。现以黄花梨、翠冠梨和黄金梨为主打品种,果实近圆形或圆锥形,果形端正,果皮黄褐色或黄绿色,肉质脆嫩化渣,汁多味浓,酸甜爽口。每年8月开始成熟采摘。2021年4月6日,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放牛坪梨”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渝北梨橙

渝北梨橙,重庆市渝北区特产,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渝北梨橙果大,果形呈梨形或倒卵形,果皮色泽鲜艳,呈橙红色或深橙色、少核或无核,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浓,甜酸适度,微有香气,2010年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名橙”。渝北区2008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梨橙之乡”荣誉称号。

渝北歪嘴李

渝北歪嘴李,重庆市渝北区特产,是渝北区经作站从统景镇印盒村江安李芽变中选育出的品种。渝北歪嘴李果实较大,近形圆,两半部不对称,形似“歪嘴”。果顶微凸,凸起近核处内空,果皮黄绿色,肉质脆嫩化渣,离核,香气浓。于2010年获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时渝北区被授予“中国李之乡”称号。

习俗

渝北区自己的特色文化——慈孝文化,渝北正是通过这慈孝文化,润育出了“慈孝渝北”,引领着“德治渝北”。渝北宝顶架香庙会是全国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庙会,包括架香巡游、祈福法会、敬香祈福活动、八方架香朝宝顶等民俗活动。

古路慈孝文化

渝北区古路镇被评为“全国慈孝之乡”,2010年渝北就开始在古路镇挖掘出“小孝孝于亲长、中孝孝于组织、大孝孝于国家”的慈孝文化。截至2019年,古路镇已建起了占地20亩的中华慈孝园、1000平方米的慈孝文化广场和300平方米的慈孝文化墙等一批慈孝文化载体。公益电影《古路》让更多人知晓渝北古路这个“慈孝之乡”。近年来,古路镇通过挖掘提炼渝北原有传说、歌谣、祭祀、习俗、民间艺术品中的慈孝元素,创作出版了《孝道》《慈孝行为规范》等书籍,还设置了慈孝碑林、慈孝楹联、慈孝雕塑、慈孝公园等文化景观。

宝顶架香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始于南宋,由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衍生而来,是一项佛事活动和民俗活动相交融的文化活动,距今已有将近千年的历史。宝顶架香庙会与浙江普陀香会一样,也是顶礼观音菩萨、焚香祈福的一项活动,每年数十万人前来进香拜佛,场面宏大壮观,故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香会节期间会举行火烧龙、鲤鱼灯、腰鼓秧歌等盛大的民间灯舞大巡游。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庆市大足区美术馆获得“宝顶架香庙会”保护单位资格。

艺术

渝北区有小河锣鼓、巴渝剪纸、华蓥高腔等传统艺术。

小河锣鼓

小河锣鼓是一种由多种乐器组合而成独特的传统民俗音乐样式,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渝北大湾所在地,是巴渝吹打乐的缩影,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乐器主要包括锣、鼓、唢呐二胡等,当地人也称小河锣鼓为“吹吹”。根据所选乐器不同,“吹吹”分“大吹”和“小吹”。小河锣鼓中备受关注者是盆鼓,又称“脚盆鼓”,因其形状如盆而得名。2011年5月,小河锣鼓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巴渝剪纸

巴渝剪纸源于渝北双凤桥一带,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渝北剪纸最初的制作方法是采用煤油灯熏制剪纸复制图案,然后用剪刀雕刻纹样图案。剪纸所运用的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宣纸,蜡和草木灰制作的蜡板,手工制作。通常要经过构思,手工图案绘制设计,修改,定稿,选纸,染色,剪制等十几道工序。这样的传统剪纸多用于手工布鞋及布料纹饰设计纸样,也用于传统风俗活动、祭祀等。

华蓥高腔

华蓥高腔又称华蓥山歌,在清朝时期广为流传,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华蓥高腔实际上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山歌,内容广泛、种类丰富,有情歌、劳动歌、生活歌和历史传说歌等,主要包括独唱、对唱、和唱等形式。于2011年入选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渝北区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3年1月,全区共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此外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兴古镇,玉峰山“森林氧吧”、铜锣山矿山公园以及著名的“渝北十二景”等旅游资源。202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07.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45亿元。

重要景点

重庆统景温泉风景区

重庆统景温泉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渝北区御临河畔,面积15平方千米。统景温泉早在明代就有文献记载,清代文人赞为“武陵仙境”。据清《巴县志》记载,此地的“统景峡猿”居清代巴县知县王尔鉴选定的古“巴渝十二景”之首。景区岩溶地貌属于亚热带岩溶地貌,发育了岩溶沟谷、溶沟和石芽等形态类型,地下则形成暗河、岩溶泉、溶洞及各种堆积地形。区内共有大小溶洞71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猴子洞、上感应洞、下感应洞、朝阳洞和杨家洞。景区统揽山、水、林、泉、峡、洞、瀑、天池、小岛和古寨诸景,堪称“自然博物馆”。

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

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为拍摄电影《1942》而建,是两江新区建设重庆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示范区的重要项目。自2012年以来,影视城景区陆续复原兴建了抗战胜利记功碑、群林市场、亨达利钟表行、朝天门码头等200多栋反应重庆开埠以来尤其是陪都时期的著名建筑和历史街区,还原重庆陪都时期的中国中心城市及国际化大都市的时代风貌,是《1942》《重庆谈判》等电影电视剧的取景地。

重庆际华园景区

重庆际华园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世界500强企业——新兴际华集团投资打造,占地约943亩,旨在打造国内首个以极限运动为主题,集运动休闲、旅游度假、高端商业、美食会议、人居生活为一体的城市生活综合目的地。园内设有室内跳伞、极限攀岩、室内滑雪等多个项目,并建成极限运动中心、室内滑雪馆、直升机观光游览基地、汽车试乘试驾基地等设施,是中国首个集极限运动、时尚购物、温泉酒店、环球美食于一体的主题式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渝北年鉴2019.渝北年鉴2019.2023-08-08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8-09

渝北区基本情况.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2022年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渝北网.2023-08-09

再不保护就快失传了!重庆方言还分了这么多派系?.搜狐网.2023-09-02

2022年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22个镇街都有些啥文旅资源?我们挨个给你晒!(古路镇).澎湃新闻.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9-02

学校简介.西南政法大学.2023-08-08

渝北:立体交通建设铸就幸福路.渝北网.2023-08-08

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火车站重庆北站投入客运(图).新浪网.2023-08-08

历史沿革.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9

构建“2+4+1”工业体系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五年再造一个渝北工业.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区A级景区名录.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江北县志.江北县志.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重庆市渝北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2023-09-03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公布2023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的通知.重庆市水利局.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2021年水电站安全生产“三个责任人”公示表.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区苟溪桥水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重庆市水利局.2023-08-08

重庆渝北:林相改造引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9-03

自然资源.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水资源公报.重庆市水利局.2023-08-08

渝北区即将新开2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快来看看在你家附近吗.搜狐网.2023-09-14

重庆渝北区中药材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央广网新闻.2023-09-14

《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打探渝北智能化肉兔养殖基地!.澎湃新闻.2023-09-14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概况.网易.2023-09-14

重庆市渝北区鸟类物种多样性研究.中国知网.2023-09-03

重庆渝北:生态环境改善 野生猕猴聚集.百家号.2023-09-03

走近华东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上海市林业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23-09-14

渝北:绿色生态照见美好未来.人民网.2023-09-03

渝北区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9-03

在一线:保护区里的步行者.搜狐网.2023-09-03

自然保护区名录.自然保护区名录.2023-08-08

华蓥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华蓥市人民政府.2023-09-03

2022年渝北区自然灾害受灾情况统计数据.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2023-09-03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02

杨晓云已任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前任常斌已升任福建副省长.澎湃新闻.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人大常委会.重庆市渝北区人大常委会.2025-03-30

黄宗林当选渝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廖红军当选区长.上游新闻.2023-08-08

2025年区(县)级退休干部迎春座谈会举行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5-03-30

重庆市渝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区.渝北区政府网.2023-09-03

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2023-09-03

点透云心——忠县·渝北两地博物馆馆藏佛教文化遗迹拓片展.渝北公共文旅服务云.2023-09-0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862727425642294&wfr=spider&for=pc.百家号.2023-09-03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8-08

2023年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4-09-09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渝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5000亩高标准农田筑牢粮食“耕”基.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2023-09-14

摆脱靠天吃饭,渝北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收获满满!.澎湃新闻.2023-09-14

延链补链强链 构建三大现代产业体系 渝北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渝北区2021年农业产业化区级龙头企业认定及监测情况的公示.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关于《重庆市渝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政策解读.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重点关键产业园 渝北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庆市政府网.2023-09-03

渝北 3年内软件和信息业规模将达700亿元.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人大第十九届三次会议第466号建议的复函.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9-14

渝北: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9-03

2023年一季度渝北区经济运行情况.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9-03

走进区域看发展丨重庆渝北区:独具“临空”优势 打造千亿产值“潜力股”.腾讯网.2023-09-03

重庆临空前沿科技城简介.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8-08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简介.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8-08

重庆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简介.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百家号.2023-09-14

重庆临空前沿科技城: “制造”赋能 打造渝北制造“升级版”.渝北网.2023-08-08

重庆空港工业园:智能化引领转型升级.中国经济网.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1-2022学年度).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教育部网站.2023-08-08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2023-08-08

重庆渝北区医院排行榜.有来医生.2023-08-08

祝贺!渝北区人民医院挂牌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渝北网.2023-08-08

渝北区文化馆名录.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名录.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9-03

渝北区美术馆名录.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9-03

渝北区博物馆名录.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9-03

渝北区图书馆名录.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本馆概况.本馆概况.2023-08-08

喜报!渝北区文化馆荣获国家一级馆.澎湃新闻.2023-08-08

渝北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到2025年,全区体育产业规模要达到40亿元.澎湃新闻.2023-09-03

云动重庆·渝北.重庆体育网.2023-09-03

重庆市渝北区养老机构基本情况表(2022年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交通局关于《渝北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区2022年重点项目建设名单.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交通局 关于《渝北区农村公路网县乡道规划(2021-2035)》面向公众征集意见建议 的通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成渝中线高铁首座隧道开挖.重庆市交通局.2023-08-08

渝怀铁路增建二线 同田湾至怀化段开通运营.星辰在线.2023-08-08

机场商业.机场概况.2023-08-08

渝北绘出打造千亿级航空物流产业园" 路线图".人民网.2023-09-03

《重庆日报》报道渝北:临空优势转变成开放优势.澎湃新闻.2023-09-03

【走进区域看发展】重庆渝北跑出空中“加速度”.新华网.2023-09-03

共话重庆城建这十年⑬丨渝北区:绘就立体交通蓝图 锻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引擎.中国网.2023-08-08

重庆双凤桥交通换乘枢纽22日运营 提前打探5层枢纽站大楼.搜狐网.2023-09-15

紧扣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  加快实现“2小时重庆”  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全力加速跑.重庆市交通局.2023-09-15

渝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3项!TA们打响渝北特色!.澎湃新闻.2023-08-08

传统酿造(二).重庆市地方志.2023-08-08

“放牛坪梨”成功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关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渝北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的政策解读.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渝北龙兴古镇古建筑群.华龙网.2023-09-03

嶻嵲岩城——多功城.重庆考古.2023-09-03

两江文脉 | 追随文化遗产“穿越时空”,探寻两江文化…….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3

每周一图:重庆古遗址地图(古代篇).重庆市政府网.2023-09-03

重庆公布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93处.新浪科技.2023-09-03

重庆珍档丨到渝北,寻访江姐母校 27图 风正巴渝 06-20 16:51.到渝北,寻访江姐母校.2023-08-08

多功城遗址公园开工,将再现巴渝古城池魅力.百家号.2023-09-03

【关注】手绘重庆(二十三):历史文化名镇-龙兴镇.搜狐.2023-09-03

洛碛“水上漂”、玉峰山花椒鸡......11位大厨让渝北名菜走向世界.澎湃新闻.2023-09-03

重庆的饮食文化,你了解多少?.搜狐网.2023-09-03

“舌尖上的渝北非遗” 这些美食你都吃过吗?.渝北网.2023-08-08

舌尖上的非遗|麻上头、辣过瘾——重庆水煮鱼.百家号.2023-09-03

舌尖上的非遗 小面中的匠心.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2023-09-03

“舌尖上的渝北非遗” 这些美食你都吃过吗?.渝北网.2023-09-03

区域农产品.新农村商网.2023-09-03

视频 | 当梨橙遇上龙安柚“甜上加甜” 渝北广安双城联动促消费.重庆市商务委员会.2023-09-03

走!明天去吾悦广场买名优特产,来自3地100余种产品任你挑!.澎湃新闻.2023-09-03

重走中国西北角|刘记盐水鸭漂流记:从家族秘籍到服务大众.甘肃文化产业网.2023-08-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8-08

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渝北梨橙.2023-08-08

渝北歪嘴李.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2023-08-08

慈孝文化引领“德治渝北”.网易.2023-09-03

大足石刻重磅消息:本月将举办第838届宝顶香会节.新浪重庆.2023-09-03

慈孝文化引领“德治渝北”-中国慈孝网.中国慈孝网.2023-09-03

慈孝文化润泽小镇 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古路镇推进慈孝文化建设综述.百度.2023-09-03

渝北影像.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2023-08-09

我区6个项目入列第八批重庆市级非遗项目.渝北网.2023-08-0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成乡土教材 “小河锣鼓”进入校园音乐课.上游新闻.2023-08-08

论巴渝民间艺术“小河锣鼓”的传承和保护 杨翠碧 简春燕 34.重庆三峡学院.2023-08-09

重庆:雪霁美景今仍在 华蓥高腔代代传(图).新浪重庆.2023-08-08

慈孝文化润泽小镇 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古路镇推进慈孝文化建设综述.渝北网.2023-08-08

统景温泉风景区.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重庆渝北统景温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08-08

两江国际影视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两 江影视城 一念之间一百年.两江国际影视城.2023-08-08

际华园.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2023-08-08

重庆际华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快来看看这里有啥好玩的.渝北网.2023-08-08

重庆市区县同外国城市结好一览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重庆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 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08-08

成都双流区与重庆渝北区缔结协同发展友好城市.四川频道.2023-08-08

重庆市渝北区与四川省德阳市缔结协同发展友好城市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地方合作典范唐川靳磊讲话谭庆何礼签约李联铁卢也彭建康张万平出席.渝北网.2023-08-08

冯时行.中国知网.2023-08-08

王朴简介.渝北网.2023-08-08

重庆市新一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简历(主席王炯).中国经济网.2023-08-08

重庆渝北区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区示范城区”.中国网-财经中心.2023-08-08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卫健委网站.2023-08-08

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生态环境部.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