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
长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市辖区,位于重庆市中部,襟长江而临主城。,区域面积1424平方千米。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8.75万人。
长寿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境以山区、深丘、浅丘为主。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有一江、二湖、三河、十三溪。长寿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截至2022年末,全区共辖7个街道、12个镇。政府驻地在重庆市长寿区桃源大道11号北楼1004室。
长寿区曾是全国的产粮大区、优质水果基地,盛产水稻、柑橘、鲜鱼等农副产品。作为重庆市的老工业基地,长寿区以金属材料、天然气化工、新能源材料为主导产业,后发展了休闲避暑、疗养度假、中医康养、特色垂钓等产业。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0:61.5:31.5。长寿是重庆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长江黄金旅游带的大景区、首批国家级环都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化工基地。
长寿区是重庆大都市区之一,是重庆陆路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是重庆特大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向三峡库区辐射的中继站,素有“天府膏腴之地,川东鱼米之乡”之称,有长寿湖 、长寿古镇、菩提山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名称来历
关于长寿区得名的原因,影响最大的有两种说法。一是文星拜寿的故事,可称戏说。二是长寿山的存在,一般认为出自明末曹学佺《蜀中广记》“县有长寿山,以人多寿考,故名”的记载。据成化《重庆府志》,则长寿山的存在,已经由来已久,至少明初,甚至更早,足见长寿“人多寿考”的历史确实源远流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在距今4000多年前,长寿地区土著居民依山傍水,居住于洪水线以上,进行原始的渔猎和锄耕农业。据史籍记载:巴国先民“其属有、、苴、共、奴、、夷、之蛮”,其中濮、獽、賨、蜑等蛮曾居今长寿一带。
至夏、商时期,巴族陆续进入川东地区涪陵区、长寿等地,夏族亦相继进入,互相斗争、融合。大禹时期,长寿在中国版图上位属九州之一的梁州。至周朝(公元前十一世纪),“巴人”在四川东建立巴国,定都今重庆市。长寿时称巴国枳邑。据《尚书·禹贡》《尔雅·释地》《周礼·职方》《晋书·地理志》等史书记载,今长寿地区在唐虞夏时,均属梁州,殷周时属武威郡。
战国姬定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灭蜀取巴。周郝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治江州县,辖江州(今重庆市)、垫江县(今合川区)、阆中市(今阆中市)、江阳区(今泸州市)、枳县(今涪陵区)、朐(今云阳县)等6县。枳县疆域含今丰都县、涪陵、武隆区、南川区、长寿、垫江(一部分)、綦江区等区、县,县治在涪陵枳里乡。
秦汉至南北朝
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灭巴,建巴都郡(今重庆市),在枳地(今涪陵城东枳里乡)置枳县,今长寿地属枳县。
汉灭秦后,楚汉战争,刘知远五年(公元前202年)仍置巴郡,同年置涪陵县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刘彻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刺史,巴郡属益州刺史部,郡江仍为江州县。旧《长寿县志》“汉兴巴郡,得县十一,枳(排列)第三,属益州”,“故城,今涪陵县西(枳里乡)。”
新朝(公元9年-24年)时,置巴郡辖11县,枳县仍置。
刘肇永元一至十六年(公元809年-104年)置巴郡辖14县,汉末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县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朐䏰至鱼复为涸陵郡,史称三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析涪陵县置巴东属国校尉(郡级政区),巴郡治江州县,辖5县。
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晋朝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分,隶属涪陵郡。东晋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江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
隋唐至宋元
唐朝武德二年,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俗音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隶属涪州。李渊时,分巴县地为乐温县、温山县、永安县,此三县均包含今长寿的部分乡镇。
赵扩时嘉定年间改为乐昌市,仍隶涪州。元代初,复为乐温县,后改属涪陵巡检司。至正辛巳,又改为乐昌县。
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市。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将乐昌县改名长寿县,改隶重庆府。《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县城仁和场灌滩寺。
唐宋元时,乐温县(或乐昌县)的官署驻地在河街。
明清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省下设道,长寿县归属川东道。嘉靖、万历时期的长寿县,人口规模均仅次于巴县。长寿县在明清时,教育发展良好,进士和举人数量较多。康熙《长寿县志》中记载:“邑为文献之邦。”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三年,改川东道为东川道,长寿县归属东川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长寿县解放,接着曾两次被划属涪陵专区。1994年3月,长寿县撤销江南区、晏家区、龙溪区、云集区、双龙区、石堰区、葛兰区、渡舟区、洪湖区共9个区公所,新建21个镇。至此,从1951年开始的区公所,退出历史舞台。
到1997年,重庆市直辖,长寿县仍直接隶属重庆市。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2003年9月起,长寿区将原有的22个镇、14个乡调整为2个街道办事处、16个镇。
2009年8月31日,长寿区撤销江南镇、渡舟镇,设立江南街道、渡舟街道。
2010年,长寿区辖4个街道,14个镇。即:凤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长寿湖镇、云台镇、葛兰镇、但渡镇、邻封镇、云集镇、双龙镇、龙河镇、木瓜镇、石堰镇、新市镇、八颗街道、洪湖镇、万顺镇。共设223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
2015年6月15日,撤销新市镇、八颗镇,设立新市街道、八颗街道。同年12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同意调整长寿区原凤城街道、渡舟街道管辖范围,增设菩提街道。调整后,长寿区辖7个街道,12个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长寿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主城区东部,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距重庆市主城区50千米。东北邻垫江县,东南接涪陵区,西北靠邻水县,西南与渝北区接壤。位于东经106°49′22″-107°27′30″,北纬29°43′-30°12′30″之间。区域面积1424平方千米。
气候
长寿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多伏夏,秋季多连绵阴雨,无霜期长,温差大,多雾少日照。常年平均气温17.6℃,最高20.4℃,最低16.7℃,绝大多数年份极端高温38℃,极端低温0℃。最冷月是1月,均温为6.7C,最热月为8月,均温为28.4C,最热月与最冷月之差为21.7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62.7mm。全年降雨量5-9月最为集中,降雨量为708.65mm,占全年降雨量的61.31%。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828.5mm,陆面蒸发量为662.8mm,蒸发量最大突出表现在7-8月份,占全年蒸发量的35%。云雾多,日照少,长寿区常年的平均日照时数为1245.1小时,属于全国日照低值区,全年中7-8月份日照最多,12月份最少。全年相对湿度较大,常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常年无霜期331天。
地质
长寿区地处于梁平向斜近核部附近的南东翼,内褶皱发育,且侵蚀作用强烈,属低~中山。地质构造属压应构造形迹,以北北东向梳状褶皱形为主,具有背斜紧闭,向斜开阔和陡斜纵横张烈隙发育的特征。地域地貌受构造控制明显,山体走向与构造形迹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背斜构成条状中低山岭,向斜构成宽缓开阔的槽谷丘陵,岭谷之间构成平行岭谷地貌景观。
地表出露的地层以中生界为主,其中以侏罗系地层尤为发育,在褶皱构造发育地段出露有二叠系至三叠系地层。出露的地层以自流井组~蓬莱镇组为主的侏罗系红层,且十分发育,广泛分布于各隔挡式褶皱的宽缓向斜之中及紧闭背斜两翼。而在明月峡背斜、菁口背斜以及黄草峡背斜等核部及两翼,则二叠至三叠系地层呈条带状以北东或北北东展布。
地形地貌
长寿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褶皱低山丘陵区、重庆市腹心。全境山区约占总面积的18%,深丘占35%,浅丘占42%,江湖水面占5%,海拔多在300米以上,低山一般海拔500~900米。山脉为锯齿状,以明月山为大,其支脉支峰分布较广,主峰白云山海拔1034米,为全区最高峰。黄草山、铜锣山和五堡山,是境内主要山脉。
水文水利
水文
长寿区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有一江、二湖、三河、十三溪。在流经长寿区的河流中,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条:长江、御临河、龙溪河、大洪河。
长寿区境内长江流域面积1421.75平方千米,河道长度20.9千米,岸线总长度53.28千米。
御临河曾用名西河,是长江左岸一支流,全流域面积3867平方千米,区境内流域面积164.03平方千米,河床长5.3千米,河道长度为5.3千米,岸线总长度13.09千米。
龙溪河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区境内干流长70.06千米,流域面积661.6平方千米。
大洪河又称御临河东河,为御临河一级支流,属长江水系,区境内流域面积135.8平方千米,境内长度18.90千米,河道长度约18.90千米。
长寿区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7条:桃花溪(全长63千米,流域面积361平方千米,被长寿人民誉为“母亲河”)、打渔溪(河流长度26.4千米)、晏家河(河道长度21.8千米)、高洞河(河道长度为15.90千米,岸线总长度33.81千米)、双龙河(河道总长19.5千米,岸线总长度42.73千米)、焦家河(岸线总长度39.76千米)、干滩河(河道长度为14.2千米,岸线总长度31.32千米)。
水利
截至2022年12月底,长寿区建有水电站30座,年发电量10亿度。长寿区有重庆市最早修建的水力发电站——桃花溪电站,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有关长江三峡水力资源开发建设的设计方案、三峡大坝的母本电站——狮子滩水电站,于1957年建成,最大坝高52米,水库总库容10.28亿立方米,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蓄(防)洪、养殖、航运、灌溉、旅游等功能的大型水库。2020年12月17日,“狮子滩梯级水电站枢纽”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截至2022年12月,长寿区共建有107座水库。大中型水库包括狮子滩、大洪河、范家桥3座水库。其中,范家桥水库是集灌溉、防洪、人畜饮水为一体,增加扩大三峡移民安置容量的中型水利工程,包括引水枢纽、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放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渠系等,最大坝高38.5米,坝轴线总长556.27米,坝址以上实有集雨面积12.61平方千米 ,河长9.12千亩,解决6.64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解决城镇10.3万人生活及工业用水,解决5.9万头牲畜饮水,可提供88.21万立方米滞洪库容。
土壤
长寿区土壤主要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等4个大类,7个亚类,14个土属,44个土种,92个变种。水稻土遍布于全区各沟谷和缓坡地带,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海拔250一500米的广阔丘陵地区,黄壤土主要分布在海拔以上500米的低山区和长江沿岸的二级阶地上,潮土主要分布在境内长江及龙溪河、大洪河、御临河等溪河沿岸。长寿区土壤发育较浅,中性土多,养分差异较大。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长寿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20多种,其中天然气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是全国已探明的大天然气田之一,天然气净化输出量占全国的42%。煤炭4598万吨,优质白云岩10亿吨,特优级石灰石20亿吨,厚层石盐数十亿吨,沙金、硫铁矿、二硫化铁、铝矾土、钾矿、石膏等储量丰富。盐卤资源探明储量达15亿吨,可开采储量达8.7亿吨。
水资源
作为渝东工程性缺水地区之一,长寿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7.223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仅有800.7立方米,仅为重庆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
截至2022年12月底,长寿区江河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可开发量达95%,地下水出露泉眼117处,储水量1.2亿立方米。地下水中,义和乡干坝村碳酸根多元素复合型优质饮用矿泉水,含、、铜、锌、等微量元素,日流量150立方米,常年水温15℃,已经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
根据长寿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9年末,长寿区有耕地44036.36公顷,园地11350.63公顷,林地45781.40公顷,草地472.06公顷,湿地565.7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912.4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851.6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317.93公顷。
森林资源
截至2020年3月,长寿区林业用地面积100.6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7.21%。该区森林覆盖率21.73%。竹类资源有慈竹、水竹、白夹竹、孟宗竹、麻竹等。经济林品种以柑橘、茶和花椒为代表。位于长寿黄草山半山腰的楠木院,拥有3.5万亩的国有森林资源,以竹海闻名,素有“小竹海”之称,有竹、乔、灌、藤等植物760余种,其中还有胸径达一米多的参天古树和近似原始森林的常绿阔叶林丝栗。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长寿区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木本植物182科、249属、619种。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为主,1000余种植物中有水杉、银杏、月桂等树种。长寿区的黄草山有乔木、灌木、青草、春藤等植物多达760种,其中,包括银杏、水杉、楠木、桂花等树种,被称作植物活化石。位于长寿区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的罗围山上生长有珍稀植物——糯米椴(因其树叶像糯米一样有粘性而名)。
动物
长寿区有原生动物116种,刺胞动物门2种,扁形动物门12种,原腔动物17种,环节动物门12种,软体动物门8种,节肢动物门106科368种,脊椎动物21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鲟、凹甲陆龟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苍鹭、大鲵属、鸳鸯等。
自然保护地
根据2023年3月发布的《长寿区整合优化前后自然保护地分布图》,长寿区自然保护地包括长寿县湖风景名胜区和重庆楠木森林公园。
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
长寿湖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千米,分布有203个大小岛屿,栖息着42种鸟类、28种水禽,建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常年栖息的鸟类数量达15000余只,每年10月到次年2月为最佳观鸟季。每年入冬后,鸳鸯、天鹅、斑嘴鸭等候鸟飞来,与长寿湖原有的白鹭、苍鹭、鸬鹚、野鸭等构成万鸟齐飞的景观。
重庆楠木森林公园
楠木森林公园位于长寿区但渡镇,因有古庙和遍山楠木,故依景取名楠木院森林公园,有“小竹海”之称。楠木院始建于唐朝的鹿困寺,历经唐、宋、元三代五百余载,至明代重修,更名为观音寺,清光绪年间修扩建。1997年4月,经重庆市批准,建立省级楠木院森林公园。公园规划总面积11400多亩,有常绿叶林7000亩,楠竹林5000亩,梨园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有乔、灌、草、藤等植物760种,既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水杉、楠木等,又有胸径达100米的参天古树和近似原始森林常绿阔叶林甜槠,还有91种珍稀动物和5个天然溶洞。
自然灾害
长寿区全年性天气多有伏旱、寒潮、冰雹、暴雨袭击等自然灾害。2022年,长寿区先后遭受1次干旱、3次洪涝灾害、2次风雹灾害、3次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房屋倒损等较大灾情,特别是“8.8”干旱灾害,造成长寿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损失惨重。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长寿区全区共辖7个街道、12个镇。政府驻地在桃源大道11号北楼1004室。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长寿区常住人口68.75万人,全区城镇化率71.27%。年末户籍人口86.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8.18万人,乡村人口48.75万人。
根据重庆市长寿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常住人口为352872人,占50.92%;女性常住人口为340088人,占49.08%。总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76。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9640人,占12.94%;15-59岁人口为427547人,占61.70%;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5773人,占25.3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2093人,占20.51%。
民族
长寿区以汉族人聚居为主,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9%。此外有回族、满族、壮族、苗族、白族、藏族、彝族、傣族、土家族、布依族、蒙古族、朝鲜族等12个少数民族。
语言
长寿方言(也叫“长寿话”)属于现代汉语北方方言区、西南官话川黔方言片、成渝小片重庆方言系统。现长寿话主要分为城关、云集、洪湖三个方言小片。其中,城关话是长寿方言的代表。长寿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词法方面,存在一些特殊的词缀,如“巴”“倒”“打”等;另外,长寿话中还有一批生动式形容词。音节方面,长寿方言中存在不少单音节词,缺少轻声音节,长寿话中存在一批“有音无字”词,在长寿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另外,长寿话中还有一批生动式形容词,长寿方言词汇更富于重叠,且重叠后还时常儿化。
宗教信仰
截至2020年2月,全区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四大宗教,批准开放寺观教堂35个,常年参加宗教会期活动人数15.7万。
宋朝建有东林寺,明朝建有但渡乡楠木院、复元乡白塔山、双龙乡三清宫等寺庙。民国二年(1913年)长寿县佛教协会成立于定慧寺,康熙五十三年《长寿县志·寺观》在记述长寿定慧寺时,记有“为本县习仪朝贺之所”。长寿区邻封镇保留了各个时期较为完整的佛教建筑遗址13座,是重庆市的佛教传播发源地之一。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长寿河街东街加拿大天主教会成立。清宣统三年(1911年)梁山县神甫张亚伯在双龙乡阳鹤坪建成天主教堂1所,自任司铎,进行传教活动。1949年后,宗教界开展“三自”(即自传、自治、自养)爱国运动,天主教摆脱外国人支配,成为独立自办宗教。1984年,经重庆市天主教爱国会和长寿县人民政府批准,新市乡偏岩子天主教爱国会小组为全县活动中心。
1928年,长寿县内有龙场福音堂、城内凤岭街福音堂、河街下后街福音堂,基督教教徒共912人,后逐渐减少。1978年后,经重庆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长寿县人民政府批准,在云集乡街上建立基督教活动点。
经济
综述
长寿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化工基地和重庆主城新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构建起以数字健康、新材料、文旅康养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产业。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8.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471.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0:61.5:3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成都地铁13号线3万元。
第一产业
长寿区盛产水稻、柑橘、鲜鱼等农副产品,曾是全国的产粮大行政区、优质水果基地。自古有“川东鱼米之乡”之誉。依托这些优势,长寿区发展出10万亩现代高效粮油优势区,打造10万亩塔罗科血橙、10万亩晚熟杂柑、10万亩长寿柚优势区、10万亩有机渔业优势区,建设年产10万吨鲜蛋生产基地。
2022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4.4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98.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92.0万亩,产量32.4万吨;谷物播种面积53.3万亩,产量25.6万吨;豆类播种面积16.0万亩,产量1.8万吨;折粮薯类播种面积22.6万亩,产量5.0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2.4万亩,产量39.0万吨;瓜果类播种面积2.0万亩,产量3.7万吨;园林水果播种面积22.2万亩,产量20.2万吨;油菜籽播种面积8.9万亩,产量1.2万吨。
新时期,长寿区推动传统农业升级为绿色生态产业,围绕“柚、橘、鱼、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发出了一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第二产业
作为重庆市的老工业基地,长寿区以金属材料、天然气化工、新能源材料为主导产业。长寿区将新材料产值做到了全市四分之一,生产了气凝胶、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纤维、多聚甲醛、醋酸酯、塑料光纤、聚氨酯等新材料。全球最大的化工新材料企业巴斯夫、全球最大超临界法气凝胶生产基地中化学华陆新材料、全球最大锂离电池隔膜生产商上海恩捷等行业龙头,陆续布局长寿。2021年,长寿经开区规模上工业产值突破1100亿元,其中新材料产值超过700亿元。其中,合成氨产量13.4万吨;合成纤维聚合物产量14.1万吨。截至2023年1月,长寿经开区已形成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核心产业链,集聚各类新材料企业近200家。
2022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80.4亿元,全区291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71.5亿元,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161.7亿元,规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03.7亿元。从主导产业看,医药、化工行业较快增长;钢铁行业增长缓慢;家居行业下降较快。
第三产业
长寿区依托明月山、五华山和长寿湖、大洪湖的资源,发展休闲避暑、疗养度假、中医康养、特色垂钓等产业。依托狮子滩水电文化、巴妇清养生文化、三倒拐历史文化等,塑造“长寿”文化标识。
2022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9%,增速排主城都市圈第6位。全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9.4亿元。全区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9.6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125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94.3亿元。截至2022年1月,长寿区共有文旅企业4265家,文旅产业相关从业人员9200余人。截至2023年4月,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2.3亿元。
经济功能区
长寿经开区
长寿经开区是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服务面积102平方千米,累计开发面积达42平方千米,市场主体2万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7家、跨国公司64家、上市公司63家、高新技术企业106家。
长寿经开区已成为长江上游一流综合性化工基地、国家新材料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形成了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装备、钢铁材料、绿色医药、生产性服务业等七大产业集群。
2022年长寿经开区“四上企业”营收实现162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209亿元;外贸进出口123亿元;招商引资451亿元;新增上市企业3家,列全市第一。2023年4月,入选重庆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并先后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等称号。
重庆长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长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批准设立的市级高新区,控制规划面积18.81平方千米,入驻企业287家,建成投产企业192家,拥有规上工业企业85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9家,科技型企业143家。2022年实现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10亿元。作为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产学研核心平台,长寿高新区以数字健康产业园、数据中心作为高新区特色发展方向。园区相继获中国建材园区20强、重庆市智能家居特色产业基地、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园、重庆市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重庆市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称号。
重要企业
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维化工)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是中国石化旗下唯一的天然气化工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企业、中国天然气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前身为四川维尼纶厂(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川维化工天然气加工能力为15.5亿立方米/年(含合资企业),主要产品产能为甲醇(MeOH)87万吨/年、乙酸乙烯酯(VAc)50万吨/年、聚乙烯醇(PVA)16万吨/年、乙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12万吨/年等。产品出口美国、欧盟、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重庆市环保先进单位”等称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长寿区全区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203所(含化工职业学院、民办学校)、教职工9241人,在校学生96885人。其中基础教育机构199所,教职工8426人,在校学生79753人;职业教育机构4所,教职工815人,在校学生17132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长寿区全区共有医疗机构467家,其中,公立医院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镇卫生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所,村卫生室199个。全区拥有医院病床位总数5529张,每千人口编制床位数7.97张,注册执业(助理)医师2346人,注册护士3736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38人,每千人注册护士5.0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人数达到5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长寿区全区共有博物馆2个,文化馆(站)20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共有市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市级历史建筑11处。截至2022年1月,已建成投用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以及19个街镇文化服务中心、263个村(社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全区现有文艺协会12个、文艺会员2000名,
科技事业
“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长寿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5家。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0%。
截至2023年4月,长寿区拥有科研机构数131个,科技成果认定登记118件,完成全国技术认定登记1081件。新增科技型企业10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760家、高新技术企业179家、高成长性企业34家、市级研发机构69家,国家科技成果登记778件。新授权专利145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20.73件。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长寿区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357个,体育场地面积20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7平方米。在国际级赛事获1银2铜,国家级赛事获1银4铜,市级赛事获34金24银39铜。截至2022年1月,已有20个群众体育社团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2019人,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5人。已连续举办十届铁人三项赛、四届半程马拉松赛、中国匈牙利建交70周年皮划艇邀请赛、全国围棋甲级联赛等特色赛事。
人居环境
截至2021年6月,长寿区累计完成植树造林58.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5%,城市绿地率达45.6%;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9平方千米,水土流失率下降到32%以下。长江长寿段水质保持Ⅱ类,龙溪河、御临河监测断面水质分别保持Ⅲ类、Ⅱ类,城市、街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率均达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长寿区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5万人。2022年1月,长寿卫生健康公益项目启动,开展助孕优生工程、婴幼儿健康养育工程、困难学生捐资助学工程、关爱女童生理健康工程等。
交通
综述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营组织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新的始发站点之一,长寿区拥有“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水、铁路、公路、航空交通体系发达。2022年全年长寿区公路运输客运量712万人次,公路运输货运量10138.3万吨,水路运输客运量3.1万人次,港货物吞吐量2509.6万吨。
公路
长寿区公路总里程395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8千米,国道198千米,省道235千米,农村公路3417千米。渝宜、长涪高速公路及复线纵贯全境,周边设有晏家和古佛两座互通式立交桥。国道319、318线横贯区内,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319线、长寿长江公路大桥为主干骨架的交通网络。
截至2022年初,长寿区实施“四好农村路”约1440千米,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到42.5%,省道三级及以上比例达到73.5%,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93.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0%、92%)。
铁路
截至2023年5月,长寿境内主要有7条铁路,已通车的有渝利铁路、渝怀铁路,渝万铁路正在修建,预计2025年全线贯通。还有3条专门用于生产运输的铁路线——化工专线、重钢专线、川维专线以及1条货运铁路:长垫梁铁路。
长寿区火车站点包括长寿火车北站、长寿火车站、长寿湖火车站、长寿沙溪站、川维火车站、晏家站、重钢火车站等。
渝怀铁路
渝怀铁路(重庆市至湖南怀化)为国家一级干线,在长寿经开区内设有客运、货运站,货运能力达1100万吨/年。全长625千米,由沙溪进入长寿,经江南王家坝出境。渝怀铁路长寿段全长13千米。
2010年,渝怀二线重庆至涪陵段(渝涪二线)动工;2013年底,铁路投运,该线全长99千米,设计时速为120千米。
渝利铁路
渝利铁路起点为重庆市渝北区,途经江北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止于湖北省利川市,与宜万铁路在凉雾站接轨。该铁路正线长度264.406千米,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00千米。2009年1月,渝利铁路动工;2013年12月,铁路投运。该线是重庆向东的客运主通道,利用其富余运能,开行长寿—主城(重庆北站)市郊铁路客运专线。
航运
长寿区紧邻长江黄金水道,南北两岸规划泊位55个,总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年,包括固体散货码头、集装箱码头、液体化危品码头、固体化危品码头等。港口码头有长明码头、胡家坪作业区、袁家沱作业区、廖家湾码头、化长航白鹭嘴码头、重钢码头、冯家湾作业区等。长寿区2022年全年水路运输客运量3.1万人次;水路运输旅客周转量55.9万人千米;长寿港货物吞吐量2509.6万吨;长寿籍货船水路运输货运量299.8万吨;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617867万吨千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长寿区新能源纯电动车公交车拥有量250台。截至2022年4月,长寿区共有20条公交线路。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3条,实现城区7个街道全覆盖。新改建公交站点40个、公交站场5个,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晏家、新市、八颗除外)。开行长寿至大足区、长寿古镇至龙头寺旅游直通车,长寿至机场、长寿至合川区等班线客运。全区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新建招呼站点45个,乡镇客运站覆盖率达33%。
人文
综述
长寿区,素有“长寿之乡”之称,以“长于文、寿于和”为核心理念的长寿文化融汇古今。长寿区将“寿”字融入诗词歌赋、匾额楹联、格言故事和雕塑、绘画、书法等文艺表现手法,形成养生文化景观,展示中国传统养生长寿文化。长寿区每年举办长寿古镇美食节、长寿湖美食节等活动,展示长寿湖鱼面、长寿薄脆、长寿血旺、长寿米粉等传统美食。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8月,长寿区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
截至2022年底,长寿区共有古代遗址18处,古墓葬66处,古建筑85处,石刻及石佛寺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馆藏国有可移动文物860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95件。
晏家聂氏宗祠
聂氏宗祠为纪念明代三部尚书聂贤而建,始建于明代末期,民国九年培修,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聂氏宗祠为典型传统建筑,建筑由戏楼、戏廊、正堂围合天井形成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732.4平方米。整个建筑呈台地式分布,布局规整,四周砖砌封火墙围护。
扇沱王爷庙
扇沱王爷庙为祭祀龙王而建,始建于清代爱新觉罗·弘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是清朝巴蜀一带民间建筑和宫式建筑的混合体,为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由前殿(戏台)、中殿、后殿及三处配房组成。建筑结构穿斗与抬梁结合,墙体多为空斗砖墙屋面铺设小青瓦。该建筑是迄今为止长江上游供奉龙王、八仙之唯一道观,是中国最早女实业家巴妇清故里,又是长寿老八景之“龙寨秋容”之原址。
长寿文峰塔
文峰塔修建于清代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该塔为砖石结构七层楼佛塔,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通高38米,周长38.4米。因其塔身雪白而俗称白塔。塔基为青石砌成高1.8米的八角平台,每角转角处,均雕有一头顶莲花、脚踩绣球科的狮头。七层塔身,下大上小,每层之间有梯盘旋相连,沿螺旋式砖石梯108步可抵达七层塔顶。每层均设有,龛内供有佛教造像一至数尊不等。设有窗孔通风采光,亦供游人临窗眺望。
林庄学堂旧址
清代光绪年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时任长寿知县的唐我圻是张之洞亲内侄,在张之洞影响下,令县教谕陈洪泽同一批县内名士分赴各乡镇,从神会、寺庙中筹款。在长寿城内林庄坝子就李家老宅进行改扩建,兴建学堂。历经四载,于清代光绪31年(公元1905年)竣工,取名为“林庄学堂”。林庄学堂为清代建筑,仿日本小学的图式修建的四合院,占地10000平方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底,长寿区共有市级非遗项目12项、区级非遗项目72项。市级非遗传承人8名、区级非遗传承人76名。长寿区文化馆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被核定为区文化馆保护的项目有12个。
海棠唢呐
海棠唢呐是流传于长寿区海棠镇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乐器,也是其演奏技艺的统称。海棠唢呐的表现形式多以唢呐队的形式出现,一支唢呐队一般由五个人组成:两支唢呐、一鼓、一锣、一,曲子多是传统的曲牌。《闹莲花》《大开门,小开门》等,都是充满地方特色的常见曲子。
义和锣鼓
义和锣鼓是流行于长寿区义和地区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形式,有其悠久的历史。长寿义和锣鼓的来源,据考在明洪武年间由湖广填四川时传入长寿。每到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建房上梁,义和地区都有锣鼓助兴,起到活跃山区文化生活的作用。
长寿民歌
长寿民歌在清代由湖广填四川时传入长寿,清中期得到发展,民国时期是鼎盛期。长寿民歌根据劳动特点,歌唱劳动的辛劳、丰收的喜悦。具有节奏感强,音调悦耳动听等艺术特点,充满地方特色。表演场所一般为劳动现场,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现存的代表曲目有《薅秧歌》《插秧歌》《秋收歌》等。是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
长寿县历来以大米为主食,其次是玉米、番薯、小麦、蚕豆、豌豆、爬豆、绿豆等小杂粮为辅食。过年,城乡均吃汤圆、米粉、粒杷、腊肉、腊肠、猪血。中秋节普遍蒸菜包儿吃月饼。寒衣节,吃糍粑。长寿人舌尖上的美食有长寿柚、长寿米粉、长寿鱼面、长寿肥肠饭、长寿血豆腐、长寿全鱼宴、长寿薄脆等。
长寿米粉
长寿米粉有着数千年的工艺,据传,长寿米粉是东汉末年刘备入川时,一个名叫张同甘的随军火头军,把技术带过来的,从此米粉便在当地发展。到了清代末年,米粉更是被人们奉为吉祥之物,蒸好时圆圆的外形,象征着团圆幸福。每到阴历冬腊月,长寿家家户户都要蒸米粉。长寿米粉一般选用中稻米和杂交米作原料。在长寿,米粉一般分为红汤和清汤。2010年,长寿米粉的制作工艺入选长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寿薄脆
薄脆制作工艺约起源于宋代,明末清初传入长寿。清朝末年至民国进入鼎盛时期,上世纪50年代还非常盛行,到80年代开始衰微,但仍有人制作薄脆,市场上却很难见到。薄脆制作所需的主料为面粉,配料有盐、碱、糖、芝麻、鸡蛋、明矾等。长寿薄脆,薄如纸,色泽鲜美,纯甜芳香,酥而化渣,脆而不碎,益气和血,为长寿特产,在清朝咸丰年间风行长寿及长江一带。
长寿鱼面
长寿鱼面起源于1986年,当时的狮子滩部分村民尝试用长寿湖鱼肉加工成面条。从此,第一代手工鱼面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长寿湖全鱼席中的一道特色食品——长寿湖鱼面。鱼面所用的鲜鱼是长寿湖中最名贵的翘壳鱼,经去骨取肉后,将鱼肉打成鱼,作成象普通面条般粗细的鱼面条,经特殊烹制煮熟而成。
长寿血豆腐
长寿血豆腐起源于明朝时期,当时的长寿人喜欢吃豆腐,但是豆腐易变质。于是,长寿人就开始在豆腐里加盐,以便保存。后逐渐在豆腐里加肉,增加其鲜味。因为嵌制猪肉,外裹精制豆腐,色泽红润而得名“血豆腐”。长寿血豆皮为深褐色,瓤为雪白色;豆腐与肉粒合二为一,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在长寿各街镇均有分布,主要在长寿区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街上。
特产
长寿柑橘
长寿区地处长江柑橘带,是全国晚熟柑橘最适生产区之一。2023年,长寿柑橘种植面积30.85万亩,产量24.6万吨,产值达25亿元。主要品种有长寿柚、W•默科特、塔罗科血橙、春见、夏橙以及柠檬等,是长寿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重点分布在长寿湖、大洪湖周边街镇,以现代农业种植园和长寿柚种植园规模最为集中。
长寿夏橙
长寿夏橙属于芸香科柑橘亚科的一种常绿果蔬植物。截至2022年9月,重庆市长寿区现有夏橙4666公顷,产果45000余吨,是中国最大的夏橙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辖区内长寿湖区周边的云集、长寿湖、双龙、龙河、石堰等五个镇。品种包括卡特、奥林达、长寿1号、长寿2号、蜜奈、红夏橙、德塔。长寿夏橙被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称号,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长寿沙田柚
长寿沙田柚是水果柚子的一种,也叫古老钱沙田柚,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引入沙田柚种子以后栽培出的柚子新品种。长寿沙田柚的外形像一个葫芦,在它顶部有微微的凸起,产量较高,易于管理。长寿沙田柚是一种低热量的水果,也是一种可以入药的特色水果,特别是它的果皮具有健胃解毒和润肺的药用功效。长寿沙田柚主要分布在龙溪河沿岸及长寿湖边,因湖区有水体保温作用,平均气温高于区内其他地区,无寒流影响,夏季偏阴偏湿,符合柚树的特性。湖区周围分布着大量适宜沙田柚种植的水稻土和冲积土。
艺术
音乐
重庆市境内山峦重叠,江河纵横,流传着众多号子。号子又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中国民歌。长寿区的号子包括以下几种:
石工号子是石工在劳作时哼唱的小调,包括大锤号子、拗石号子、滑石号子、抬工号子等。其特点是即兴创作,语言朴素、诙谐滑稽、韵律严谨,生活气息浓厚。常带或明或隐的双关语,易于接受。
龙溪河拖滩号子是流行于长寿湖地区龙溪河流域的一种拖船过滩时呼喊的号子。龙溪河拖滩号子声音高亢明亮、浑厚粗犷。
翻叉号子,是用叉子翻动谷草时哼唱的号子,是人们在生产中统一节奏的劳动号子。翻叉号子一般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曲调高亢明亮,节奏强。
曲艺
流传于长寿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包括荷叶、瑶族长鼓等。荷叶是直接由川剧派生出的一个曲种,演唱时先打一段前奏,称为闹台,或叫书帽,算是开场白,然后再演说正书。荷叶演唱使用道具为:釵(钢制)、提手(又称教板,用沉香木或檀木共三块制成)、竹筷一支。
长寿花鼓又名挑香担,属小戏,历史悠久,且是用本地方言演唱。题材来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花鼓以曲牌联缀体为主、辅以板式变化的三大类声腔,即川调、打锣腔和小调,其唱段有尊老爱幼的,有激励上进的,有唱出市井小民的等。
手工艺
葛兰石狮,源于湖广填川大移民时期,有叶姓移民工匠叶禄山、叶禄河善造石狮,逐代将技艺流传下来。葛兰石狮就地取材,工匠们打造石狮时不画图样,凭祖传的经验技法,靠口传和实践,主要打造西洋狮、皇宫狮和中国狮三种狮型。
剪纸艺术始于商代,唐宋时期传入长寿,明清时期鼎盛。长寿剪纸的载体包括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兽皮等片状材料,大致有单色剪纸、分色剪纸、衬色剪纸、拼色剪纸、点色剪纸、折叠剪纸等类型。
风景名胜
综述
2022年末长寿区共有长寿湖、长寿菩提古镇、长寿菩提山3个国家AAAA级景区,三者共同入选全市十大旅游度假区,长寿区也是重庆市主城近郊半小时旅游圈重要目的地和长江三峡游第一站。另外,长寿区自然风景区有黄草山、明月山、罗围山、三洞沟等。截至2022年末,全区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9.6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125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94.3亿元。截至2021年末,全区共有文旅企业4265家,其中旅游关联企业3416家,规上文旅企业21家,文旅产业相关从业人员9200余人。
重要景点
长寿湖
长寿湖,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有203座岛屿,常年栖息鸟类42种,盛产翘嘴红鲌(俗称翘壳)等鱼类10种,湖周及岛上遍植沙田柚、血脐、夏橙等水果。在湖心区域有一处由19个岛屿围合形成的“天赐寿岛”,其形状似魏碑体“寿”字,又寓“久久长寿”之意。由中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狮子滩水电站拦截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河而成,蓄水后形成了水域面积65.5平方千米的独特湖岛景观。长寿湖是长寿区旅游业发展龙头景区,以其“岛湖风光”“长寿文化”“乡土文化”享誉四方,被誉为西南明珠。1992年获批市级风景名胜区,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入选重庆市十大旅游度假区。获评“中国(重庆)气候旅游目的地(气候养生类)”。
长寿菩提古镇
长寿菩提古镇位于长寿区桃西路,自2012年4月28日开街以来,长寿·菩提古镇景区共接待游客千万余人,举办“庙会节”“巴渝文化节”“啤酒火锅节”“万寿节千叟宴”“柚子节”等活动。长寿·菩提古镇的旅游活动已形成以巴渝文化、福寿文化为基础,按季度划分四大主题节庆活动的人文古镇。
菩提山
菩提山位于长寿城区以西五千米之处,顶峰海拔589米,历来是长寿的镇山,又叫菩提圣山。据《长寿县志》记载:因菩提达摩至此,故名。景区内“万寿天梯”是目前世界上刻“寿”字最多的石梯;万寿宝典是中国最长的养生长寿文化长廊和最大的养生长寿文化主题景点集群。长寿菩提山文化旅游区于2017年6月14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2019年,长寿区与武汉工程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3月,长寿高新区与温州高新区签订共建数字产业园区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11月,长寿区参加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与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印第安纳州卡梅尔市、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诺迪郡和核桃溪市进行交流,推介该区的文旅、经贸产业,展示区位优势和招商环境。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2年,长寿区获评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
2017年,长寿区纳入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2018年,长寿区邻封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22年,获评乡村旅游重点村。
2023年2月,长寿区但渡镇龙寨村、葛兰镇烟坡村、葛兰镇黄家坝村、龙河镇龙河村入选2022年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2023年8月,长寿区获评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参考资料
Library opens on slow train in Chongqing.中国日报网.2023-10-10
长寿概况.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重庆农特产品】长寿柑橘.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重庆市长寿区农业概况. 重庆农业 .2023-10-26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3-10-10
总体经济.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民生和社会保障_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慢病示范区建设】唱响寿文化,让长寿人人向往——长寿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案例.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联系我们(2023年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10
区域概况.重庆长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3-05-11
物产资源.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重庆今年1月首提的“主城都市区”明确范围:含21个区.今日头条.2023-07-21
长寿历史.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长寿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10-08
赛出新业绩 | 长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赞!长寿2个地名上榜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长寿人文】乐昌:被遗忘的长寿县名.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双晒”区县秀 | “水曲流巴字,山长幻寿文”……来为长寿点赞.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长寿为神马叫长寿,原因你不一定都知道.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重阳节:长寿区地名由来的证据.重庆考古.2023-05-11
乡贤谯定.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明清时期长寿县教育.上游新闻.2023-10-28
芦池、飞龙、义和、乐温……还记得家乡曾经的名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长寿区凤城街道渡舟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10-11
长寿这些河流,哪条承载着你的乡愁…….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重磅!五集文献纪录片《水电摇篮》今日长寿湖开机拍摄.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重庆龙溪河上天然钓场——狮子滩水库.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80后狮子滩,生日快乐!.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水利视频庆百年(二十四):长寿范家桥水库.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区域概况.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26
开源节流!长寿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的…….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没想到长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市1/2!你还浪费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长寿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26
@长寿人:春风十里,不如植树有你!.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长寿“小竹海”,让您在天然氧吧中体验森林之旅.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黄草山,名花荟萃的“小九寨”.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长寿地域风情之罗围山.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凹甲陆龟!长寿惊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重庆长寿区长江渔民误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上游新闻.2023-10-26
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 在长寿,你得知道长寿湖“鸭”!.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关于长寿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公示.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1-27
长寿这两个地名被列入保护名录,是你家乡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五周年系列报道⑩ | 一湖碧水投向母亲河怀抱 长寿湖呈现“水碧山青如画屏”景象.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长寿“小竹海”,美得不像话!全重庆都在疯传…….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10
江夏任重庆市长寿区委书记 刘小强不再担任.中国经济网-新浪财经.2024-12-02
王身高.重庆长寿人大.2023-05-21
戴明.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05-21
重庆市长寿区政协:书写为民履职新答卷.中国政协.2023-05-21
重庆市长寿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第一号).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26
长寿区凝聚统战力量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长寿千年古刹——定慧寺.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长寿这个地方被规划保护!来看看是你家乡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上半年累计推进智转数改项目165个,培育“灯塔工厂”种子企业1家 数字基础设施促进长寿新旧动能转换.重庆日报.2023-10-08
新华每日电讯 | 打好“长寿牌” 做好“水文章” 重庆长寿区打造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观察.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农林牧渔业.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写好“天地人”文章 长寿经开区绿色崛起之道.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老产业转向新材料迸发新活力——西部一个化工钢铁园区的转型观察.新华社客户端.2023-10-26
重庆长寿:从传统化工钢铁园区到新材料高地的转型之变.重庆与世界杂志.2023-10-26
园区动态 | 长寿:对标世界一流园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7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1-17
工业和建筑业.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2022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05-11
重庆市长寿区202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05-11
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权威发布!长寿区未来将这样打造文旅产业.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重庆市长寿区经开区简介(2023年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调研丨慢生活中的快发展——长寿经开区打造新材料高地纪实.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重庆首批试点!长寿这里未来可期→.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长寿经开区三大组团五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重庆市长寿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企业简介.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2023-10-09
科学技术与教育.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2023-10-26
学校简介.重庆工信职业学院.2023-10-26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市医学会.2023-10-11
长寿区医疗卫生机构名单(政府办).重庆市政府网.2023-10-11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重庆医药卫生人才网.2023-10-11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医院.重庆医药卫生人才网.2023-10-11
网络招聘会专栏: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11
重庆市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微信.2023-10-11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_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1-16
长寿启动五大公益项目,助力建设长寿生命科学城.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7
重庆长寿: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中做好高质量发展文章.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服务业.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长寿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渝万高铁:预计2025年全线贯通.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渝昆、成渝中线、西渝、渝万……这几条高铁“修”出了新进度!.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不知不觉,长寿竟有了这么多条铁路!今年还有一条将通车!.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重庆最新发展蓝图点名长寿!.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毛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27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27
好消息!途经涪陵的这条铁路预计2020年全线通车!.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生活微提醒】渝利铁路年底开通 成都到北上广“朝发夕至”.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长寿最新最全公交线路来了!赶紧收藏.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长寿:抓大文旅 增强城市发展能级.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10-26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类)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10-26
长寿这些地方将被重点保护!你都去过?.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长寿人文】张飞驻兵不语滩.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重传承 重保护——长寿区文化旅游委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巴渝风丨到长寿盐井,感受红廉文化润心田.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长寿这8处市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你去过几处?.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长寿新增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喜讯!长寿又添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你家附近有上榜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6
长寿区文化馆入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长寿区融媒体中心 .2023-10-10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公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10-27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公布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2023-05-17
长寿人舌尖上的美食,快看看有没有你的挚爱!.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在长寿,有一种味道叫米粉!.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长寿非遗】长寿的地方特色名小吃~长寿薄脆.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长寿薄脆.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05-21
长寿湖鱼面.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厉害了!长寿血豆腐!(附视频).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7
长寿血豆腐.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长寿柑橘开园节!明日约起!!.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长寿区农业特色产业介绍.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8
长寿夏橙.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05-21
长寿沙田柚.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每周一图丨号子喊起来,新年新气象.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骄傲!市级非遗,长寿上榜12项!.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非遗传承202017期】一种极具美感的曲艺形式——荷叶.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厉害了!长寿竟然这么多“稀奇宝贝”,你知道几个?.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长寿非遗】传统曲艺《花鼓》-盘歌对调,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7
【长寿人文】长寿剪纸.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7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27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27
春秀夏茂,秋艳冬雅!菩提山的四季之美!.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长寿这两个地方全国出名了!这下真的彻底要火啦!.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长寿湖风景区.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05-13
长寿古镇旅游风景区.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长寿地域风情之菩提山.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到长寿菩提山,登万寿天梯,品长寿文化!.搜狐网.2023-10-09
长寿区与武汉工程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上游新闻.2023-10-10
长寿区委书记刘小强率队赴浙江温州考察学习:共同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手机凤凰网.2023-10-10
市对外友协与大足区、长寿区出席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7
新展丨秦始皇的“所爱”、《山海经》的传奇,神秘古国即将再现!.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武侠小说宗师“还珠楼主”原来是长寿人.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三一八惨案殉难烈士陈燮.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血洒武汉的革命先驱宋继武.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11
杨克明故居及革命斗争.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巾帼英烈程冰仙.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08
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首批示范基地名单出炉.中国振动机械网.2023-10-27
喜讯!长寿这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快来支持你的家乡!.搜狐网.2023-10-10
邻封镇邻封村获评市乡村旅游重点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2023-10-10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名单的通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2023-10-10
长寿区获评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