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清苑区

清苑区

清苑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腹地,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北临徐水区,南临望都县、博野县,西临保定市、满城区,东临安新县、高阳县、蠡县。截至2024年2月,全区总面积857平方公里,人口69万,辖5乡13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清苑区政府驻地清苑镇。 

西汉刘彻元朔二年至五年,清苑县属涿郡。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乐乡县为清苑县,属河间郡。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清苑治所置保塞军,寓“保卫边塞”之意,辖清苑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销清苑县。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废直隶省,清苑县直隶于河北省。1958年10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清苑县,唐县望都县、清苑三县合并,称唐县。1960年3月,清苑、完县、满城区三区合并,称清苑县,县治满城县,仍属保定市。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市,仍辖清苑县。1986年5月,清苑县划为保定市辖县。2015年5月8日,民政部同意撤销清苑县设立清苑区。

清苑区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京港澳、沧榆高速和京石高速铁路贯穿该区全境。该区拥有樊舆故城、清凉城遗址、壁阳城遗址、阳城遗址。清苑区是中国最大的轻型起重机械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制香基地、全国首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区。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6.6亿元。

清苑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自古就有“北临三关,南通九省”之誉。

历史沿革

清苑县历史悠久,据东臧村、大望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证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这里就有人居住。

西汉刘彻元朔二年至五年,清苑县属涿郡东汉时期,置阳城县,属中山郡,后入蒲阴县。三国时,属魏河间郡。

晋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置樊舆县,后改置乐乡县,属高阳国。

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属高阳郡。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废清苑、乐乡、樊舆、北新城四县入永宁县。后改称乐乡县,隶高阳郡。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乐乡县为清苑县,属河间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7年)属幽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属蒲洲。贞观元年(公元725年)改属莫州天宝(公元742年)属文安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还属莫州。

五代十国后唐初年(公元923年)设奉化军隶属苑县城,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升奉化军为泰州,仍属清苑城。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改属莫州。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清苑治所置保塞军,寓“保卫边塞”之意,辖清苑县。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改清苑县为保塞县,升保塞军为保州

景德年间,满城区并入保塞县,宋徽宗改和三年(公元1113年)赐郡名曰清苑。

金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于故城县设顺天军,保州改为顺天节度使辖区,属河北东路。金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年),改保塞郡为清苑县。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由清苑析置满城县,清苑仍属保州。

宋贞佑元年(公元1213年),蒙古军攻陷清苑城。贞佑二年,赐名清苑郡。

蒙古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年),改顺天军为顺天路,辖清苑县。至元十二年(公元1257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治清苑。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辖清苑县。

清代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县移治清苑城。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消清苑县。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废直隶省,清苑县直隶于河北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清苑县沦为日军统治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北王力成立清苑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为集中领导抗日军民进行战略大反攻,清苑、之光两县合并,初称之光县,次年改称清苑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清苑县隶属华北行政区冀中九专区。11月,清苑城解放,在清苑城成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以保定外市沟为界,市、县分治,清苑县人民政府迁驻中冉。

1958年10月,国务院决定撤消清苑县,唐县望都县、清苑三县合并,称唐县。

1958年12月,清苑析出唐县,成立清苑区,治所南大冉,属保定市

1960年3月,清苑、顺平县满城区三区合并,称清苑县,县治满城县,仍属保定市。

1961年5月,恢复原清苑建置,治所迁回南大冉,改属保定专区。

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市,仍辖清苑县。

1986年5月,清苑县划为保定市辖县至2015年4月。

2015年5月8日,国家民政部同意撤销清苑县设立清苑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清苑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京、天津市石家庄市三角腹地。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北临徐水区,南临望都县博野县,西临保定市满城区,东临安新县高阳县、彝县。经纬度为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

气候

清苑区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舒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水文

清苑区境内有七条河流,分别为唐河、清水河、漕河、南环堤河、府河金线河、黄花沟。

唐河县

唐河发源于浑源县、从顾家营村西北进入清苑区境内。流经北王力、李庄、温仁、张登镇、石桥、何桥等乡镇、在东石桥与清水河汇合后称新唐河。至苑桥村北入安新县。东流至同口注入白洋淀。清苑区境内河流长43.4千米,是大清河西南支的一条主要支流。

清水河县

清水河,又称龙泉河、新九龙河、新开河。龙泉河、清水河系同一条河流,河名逐段而异。自清苑与满城区界到南林水称龙泉河,南林水处新开河汇入后称清水河,到东石桥与唐河合并称新唐河。新九龙河是龙泉河一条支流,于西辛庄村北汇入龙泉河,新开河与新九龙河均系平原排沥河道。

淮安盐河

漕河,发源于易县,清苑区、徐水区边界河长16.3千米,堤顶宽4米,安全泄量300立方米/秒。由清苑东流至安新县东马村注入白洋淀

南环堤河

南环堤河,是1964年保定市为修筑防洪堤挖土而形成的环堤河,该河于平陵村西北穿京深高速公路流入清苑区,东流至平陵扬水机站处汇入府河、该河基本上不承接上游来水。

府河

府河在清苑区内河长20.9千米,总流域面积643.2平方千米,东流至白洋淀。

金线河

金线河全长28千米,自清苑区北大冉以下至入府河口,河长11.8千米。

黄花沟

黄花沟在清苑区区内段河长8千米,20世纪70年代以后黄花沟已成为排泄保定市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水沟道。

自然资源

截至2013年,清苑发现各类矿种151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2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05处,有各类矿山620家。

水资源

清苑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51毫米,主要集中在6至9月。全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785.3毫米,约为年降水量的3.32倍。

清苑区第四系含水层可分四个含水组:

第Ⅰ含水组:底界埋深20~50米,西浅东深,自西向东层数逐渐增多,单位厚度逐渐变薄,富水性也随之变弱。含水层厚度一般10~30米,单位涌水量为5~20立方米小时.米,为全淡水,矿化度0.5~克/升。

第Ⅱ含水组:底界埋深100~150米,单位涌水量10~50立方米/小时·米,矿化度0.52克升。该层为清苑区主要开采层。

第Ⅲ含水组:底界埋深200~300米,东部逐渐变细,以中细砂为主。单位涌水量20~30立方米/小时·米,矿化度0.52克/升。

第Ⅳ含水组:底界埋深300~500米,单位涌水量为10~21立方米小时·米,矿化度0.515克/升。

土地资源

截至2016年末,清苑区土地总面积为85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59292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8600公顷,园地850.6公顷,林地187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71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749.68公顷,水城及水利设施用地2838公顷,其他士地305.8公顷。

矿产资源

清苑区属于平原地区,矿产资源较少,何桥乡一带地下3000米左右有煤炭资源,储量未探明。地热资源丰富。

截至2013年末,清苑区发现各类矿种151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2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05处,有各类矿山620家。

植物资源

清苑区植物资源主要乔灌木树种有毛白杨、毛新杨、欧美杨107号新疆杨垂柳馒头柳金丝柳速生杨、国槐、金枝槐、金叶槐、龙爪槐刺槐富贵树白蜡树合欢五角槭、栾树、杜仲三球悬铃木、青铜、紫叶李海棠花榆叶梅蟠桃、紫薇、女贞、小果、黄杨、泡桐、桑树、榆树、臭椿香椿、银杏、酸枣树、树等;果树有苹果树、梨树、李子树、桃树、杏树、柿子树、葡萄、山楂、核桃树等;公园景点有木槿、丁香、迎春花白毛桃、冬青属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薯类等。

动物资源

清苑区境内鸟类中,候鸟主要有家燕、白骨顶白头鹎、老鹰、鸿雁、鹞子、百灵等;留鸟主要有鸽子、喜鹊鸮形目、斑鸠属、麻雀、啄木鸟科、乌鸦、野鸭红原鸡、鹦鹉等;兽类主要有鼹鼠黄鼬水游蛇、蝙蝠等。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8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县区的行政区划。其中:清苑县撤销大阳乡,划出五尧、百楼2个乡,设立阎庄、孙村2个乡,划出48个村。原清苑县辖8镇10乡,共271村。

2017年,撤销清苑区望亭镇,设立望亭镇。清苑区辖18个乡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10月,清苑区辖18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清苑镇冉庄镇阳城镇魏村镇温仁镇张登镇大庄镇臧村镇、望亭镇、白团镇北店乡石桥镇李庄乡北王力乡东吕乡何桥乡孙村乡阎庄乡河北省清苑经济开发区。清苑区政府驻地清苑镇。

截至2021年10月,清苑区辖18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清苑镇、冉庄镇、阳城镇、魏村镇、温仁镇、张登镇、大庄镇、臧村镇、望亭镇、东闾镇、白团乡、北店乡、石桥乡、李庄乡、北王力乡、何桥乡、孙村乡、阎庄乡和河北省清苑经济开发区。清苑区政府驻地清苑镇

人口民族

到2000年,清苑区(注:时为清苑县,下同。该县于2015年5月撤县设区)总人口391000人。其中男性人口201252人,女性人口189748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6.06:100。户籍人口375616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1.22%,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11.25%。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2705人,乡村人口为338295人。

2012年,原清苑县总人口为657634人,共计出生8797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91443人,占人口总数的13.90%。

2013年,原清苑县总人口为668032人,共计出生9352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97043人,占人口总数的14.53%。

2014年,原清苑县总人口为677645人,共计出生9795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2856人,占人口总数的15.18%。

2015年,清苑区总人口为684895人,共计出生7231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7551人,占人口总数的15.70%。

2016年,清苑区总人口为690732人,共计出生9122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3556人,占人口总数的16.44%。

截至2017年末,清苑区总户数193161户,总人口684848人,年末常住人口65263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276485人,年末平均常住人口651269人,城镇化率为42.4%。

截至2019年,清苑区总人口为69万人。

2021年6月23日,保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清苑区人口数为625246。

经济

综述

2009年,清苑社会生产总值完成66.6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11.1%。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17.4亿元、31.4亿元、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3.7%、12.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7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40.9%。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6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40.9%。财政收入完成3.4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13.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32元,同比2008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1元,同比2008年增长10%。

2010年,清苑生产总值完成80.3亿元,较“十五”末增长66%,年均递增10.7%。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完成19.8亿元、40.1亿元、20.5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35.4%、75.9%、85.1%,年均分别递增6.2%、12%、13.1%。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88.2%,年均递增2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77元,比“十五”末增长93.9%,年均递增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83元,比“十五”末增长59.1%,年均递增9.7%。财政收入完成4.18亿元,增长22.97%,较“十五”末增长80.2%,年均递增12.5%。

2011年,清苑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1亿元,较2006年增长74.2%,年均递增11.7%;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完成21.9亿元、48.2亿元、23亿元,较2006年分别增长46.8%、92.2%、71%,年均分别递增8%、14%、11.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4亿元,较2006年增长145.2%,年均递增19.6%。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9亿元,较2006年增长72.4%,年均递增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07元,较2006年增长94.9%,年均递增1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41元,较2006年增长91.3%,年均递增13.9%。

2012年,清苑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3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2%。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完成26.8亿元、50.9亿元、26.6亿元,同比2011年分别增长3.9%、15.6%、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6.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2011年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2011年增长13%。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9.4%。

2016年,清苑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4.0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9.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8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0:53.5:2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876元。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670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4468元。

2017年,清苑区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32.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8.3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5:38.6:36.4。人均生产总值20417元,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95.4亿元;民营经济实缴税金9.46亿元。民营企业共计12115户、从业人员118150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6.13%。

2018年,清苑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3.3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1.9亿元,同比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6亿元,同比增长2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266元和17391元,同比分别增长8.0%和9.5%。

2019年,清苑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1.9亿元,同比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78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8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2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7.5亿元,同比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987元和19065元,同比增长8%和9.5%。

2020年,清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4.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14亿元增长到8.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4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7.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36841元和20836元。

第一产业

2012年清苑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8.3万亩,粮食总产量64万吨。其中,夏粮总产量28.8万吨;秋粮总产量35.6万吨。粮食亩产437公斤。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9.8万亩,比2011年增长1.1%,总产量91.6万吨,比2011年增长2.1%。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0万亩,总产量13.1万吨。全年瓜果类播种面积3.2万亩,比2011年下降0.6%,总产量11.2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6.5万吨,比2011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4.8万吨,比2011年增长1.5%。牛肉产量0.7万吨,比2011年增长0.2%;羊肉产量0.6万吨,比2011年增长0.1%。年末生猪存栏35.0万头,比2011年下降2%,生猪出栏61.2万头,比2011年增长1.0%。牛奶产量8.3万吨,比2011年增长1.5%。禽蛋产量4万吨,比2011年增长0.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5%。

2017年,清苑区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7.0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74亿元;林业产值0.52亿元;牧业产值13.7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8亿元。

2017年,清苑区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0.62万亩,比上年减少1.67万亩。粮食总产量46.73万吨。其中,夏粮总产22.45万吨;秋粮总产24.28万吨。棉花种植面积930亩,棉花产量71吨。油料作物面积6.47万亩油料产量1.74万吨。全区蔬菜瓜类播种面积33.95万亩。蔬菜瓜类产量154.42万吨。全区肉类总产量3.04万吨。禽蛋产量5.04万吨。奶产量9.12万吨。年末生猪存栏12.19万头,牛存栏2.98万头,羊存栏6.17万只。机耕面积58000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4.98万吨;农药施用量801吨;农村用电量28994万千瓦小时。

第二产业

2012年清苑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25.4亿元,比2011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0.9亿元,比2011年增长1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5.6亿元,比2011年增长32.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6.4亿元,比2011年增长20.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4.5亿元,比2011年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5.7亿元,比2011年增长7.4%。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47.0亿元,比2011年增长9.5%。汽车、新能源、纺织、食品和建材五大主导行业完成增加值50.2亿元,比2011年增长9.3%。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18.6亿元,比2011年增长17.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比2011年增长25.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5.7亿元,比2011年增长2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3.8亿元,比2011年增长15.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完成增加值8.1亿元,比2011年增长94.9%。

截至2016年末,清苑区民营企业共计12052户,从业人员115696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4.77%。民营经济增加值108.21亿元,增长5.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3.07%;民营经济实缴税金9.52亿元,增长67.8%,占财政收人的83.22%。

2017年,清苑区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72.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2亿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42.92元,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1.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133.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9亿元,实现利税8.7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1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完成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4.8%。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13.09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43亿元;有色金属延压加工业实现产值50.45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7.417亿元;纺织业实现产值13.35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产值1.35亿元。建筑业实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9.95亿元,实现增加值10.17亿元。

2018年,清苑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09亿元,全年新增规上入统企业13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2019年,清苑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8亿元,新增规上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8家。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完成产值35.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6.8%。

第三产业

2012年清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4.3亿元,比2011年增长15.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实现36.6亿元,比2011年增长26.4%。

2012年清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3.1亿元,比2011年增长9.0%。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2亿吨,比2011年增长20.0%。货物运输周转量87.3亿吨千米,比2011年增长19.9%。旅客运输总量1.5亿人,比2011年增长4.7%。旅客运输周转量2.8亿人千米,比2011年增长9.3%。营运车辆0.8万辆,比2011年增长7.2%。其中,货运0.2万辆,比2011年增长7.4%。客运0.5辆,比2011年增长3.6%。

2012年清苑区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亿元,比2011年增长10.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6亿元,比2011年增长17.5%,电信业务收入2.0亿元,比2011年增长9.9%。2012年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0.5万户。其中,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9.1万户。国际互联网接入用户数达1.6万户,比2011年增加0.3万户。

2018年,清苑区现代服务业完成产值16.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9.2%。

文化

樊舆故城:樊舆故城位于清苑区城东偏北18.6千米处,南与御城村相连。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300米,地面上散存大量陶片。1986年,农民在此取土,发现汉井七眼,采用陶井瓦和汉字砖砌成。遗址文化层1米左右,出土文物有高腿实足鼎和刻有龙虎纹的陶壶等。

清凉城遗址:清凉城遗址位于清苑区城东南,,14千米处,西南和清凉城村相连。遗址长、宽各约400米。地面散存大量陶片,器形有壶、罐、盆、瓮等。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刘彻刘胜之子刘朝平为将梁侯,置将梁侯国,建将梁城,后又传汉将王梁驻军于此避暑,故称清凉城。

壁阳城遗址:壁阳城遗址位于县城西偏南4.8千米处,西与东壁阳城村相连。城址长宽均约400米,北面部分城墙尚存,夯土层次分明。遗址上散存大量陶片和瓷片,出土的文物有铜箭头、筒瓦、鬲足、汉代单模铁齿轮、汉代五珠钱等。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建于汉朝,后晋开运二年,晋将符彦卿辽朝于此。

阳城遗址:阳城遗址位于清苑区县城西南20千米处,地处九龙河北岸,遗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800米。遗址地面上散存大量陶片。出土的文物有石臼鼎、陶井瓦等。

冉庄地道战遗址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开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扩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冉庄地道战遗址的地道及工事以冉庄村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干线,长2.25千米。另有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和通往外村的联村地道4条,全长约16千米。

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冉庄地道战遗址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非物质文化

哈哈腔

哈哈腔,又称喝喝腔、呵呵腔、柳子调,由民间秧歌发展而成,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哈哈腔流传到保定市。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新中国成立以后,清苑区建有专业的哈哈腔剧团。哈哈腔又称柳子调、喝喝腔,2006年5月20日,哈哈腔(河北清苑和青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交通

截至2009年,清苑境内有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北京—香港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等铁路或公路使清苑区和保定地区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由京港澳高速、荣成-乌海高速公路、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公路在清苑区地区周边互通连接,形成保定绕城高速公路

2009年,京石高铁和津保铁路的建成实现到北京30分钟和到天津市40分钟的公交化联系,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港。

截至2016年,清苑区全区公路总里程1050.3千米,分别是:高速公路2条共计53千米(G434.2千米,保沧高速公路18.8千米);省道4条共计82.22千米(保衡线33千米、保沧线9.92千米、保静线13.4千米、蠡野线25.9千米);城市路77.6千米;县道2条共计16.644千米(何蠡线12.123千米、温安线4.521千米);乡道32条共计282.98千米;村道537.92千米。全县二级路标准的干线路达到85%以上,通村硬化路达到98%以上。全县公路密度达到120平方千米。农村客运班线共计17条,客运车辆142台,主要由3家客运公司及个体运营。隶属保运集团管辖的班线9条,客运车97台。乡村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运。拥有206辆出租车以及40辆城市小公交。共有简易站、五级站35个,候车亭294个。

社会

教育事业

2013年,清苑拥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4万人,拥有各类企业研发中心10余家,省级以上2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开发机构1家。

清苑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所,在校生17.6万人,教职工1.47万人,教师1.34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0所,在校生2.6万人。

截至2017年,清苑区总计学校271所,其中公办269所,民办2所。高中阶段学校6所,普通高中3所,包括2所公办,1所民办,完全中学2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阶段学校25所,小学阶段学校123所,幼儿园阶段11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一所。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01107人,高中生11629人,初中生19549人,小学生55667人,幼儿14209人,特教学校学生53人。全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专职教师分别为765人、3078人、1619人、777人。

社会保障

2012年清苑发放各类社会救助、救济保障资金2600多万元。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376户。投资9000万元完成了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建成的252套廉租房首批241户已经入住。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参保率达到95.5%。城镇新增就业315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清苑区基层医疗机构和338所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实现零差率销售,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5。免费为全县近6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并落实动态管理。

2017年,清苑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281人,机关在职参保人数达到11869人,机关退休参保人数达到3085人,企业在职参保人数达到17412人,企业退休参保人数达到5229人。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9375人,参保城乡居民人数达到58105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354人,机关工伤参保人数达到8809人,企业工伤参保人数达到16545人,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521.5万元。

2017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10人,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40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7335人,农村低保对象5790人,金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25.7万元;城镇低保对象1545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66.3万元。农村“五保户"实现了财政供养,其中分散供养2060人,发放五保供应金1031.3万元,集中供养193人,发放五保供应金127.6万元。

2019年,清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全面推行“阳光低保”,累计新增城乡低保户3032户、4807人。

文化事业

2017年,清苑区图书馆免费开放,并获得三级图书馆称号。建立了北段庄分馆、陈吴庄分馆和北营分馆。居民订阅报刊20万元。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文体器材配发安装计划,配发大鼓20面,音箱150台,服装1000套。全年共放映电影3192场。

2017年,清苑区哈哈腔剧团在公园广场举办惠民演出16场;4月举办清苑区第二届大型戏曲节,举办“唱响青春旋律,乐动美丽清苑”暨“庆七一”青歌赛;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90周年大型系列活动等活动1月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剧场成功举办首届广场舞大赛,全区16支代表队、280多名广场舞爱好者参加。2017年共组织文化下乡演出13次,安排专业骨干开展基层文化队伍业务辅导12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13年底,清苑县全县所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94个,其中包括县直国有医院7所,民营医院9所,卫生站1个,乡镇卫生院18所(其中中心卫生院4所),乡镇卫生院分院16所,全县村卫生所840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2688人,在职人员中正高职13人,副高职24人。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现开放床位1565张。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17年,清苑区全区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9个,其中区级医疗机构3个,疾控中心、监督所各1个,乡镇卫生院18个,卫生院分院16个。拥有各级各类开放性床位230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765人,比上年增加19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1220人,高职59人,中级职称225人,师级584人,士级160人。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区外转诊率下降至18.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评价复核获保定市第一、河北省第三。

体育事业

2017年,清苑区建设公共篮球场4个。举办第十三届农民小康杯乒乓球比赛、庆“五一”抖空竹表演大赛、太极拳表演、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组织抖空竹代表队参加保定市抖空竹国际艺术节获得金奖获得

城市建设

2012年清苑投资3.9亿元新修和改造道路7.1万平米、新建建筑41万平米、新增和改造绿地47.2万平米。投资7800万元的县城公园正式向群众开放。投资3600万元的县医院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投资3600万元的县城东部道路翻修和雨污分流工程顺利竣工。G4清苑段改扩建工程完成。白洋淀大道京石高铁前营段一期拆迁工作圆满完成。完成了6个乡镇、81个村的垃圾一体化处理。

基础设施

2018年,清苑区新华街改建竣工通车,乐凯大街南延清苑段基本完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试运行,城区雨污分流一期工程完成招投标,双源无轨电车和城区电动公交正式运营。

2019年,清苑区农村改厕1万座,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524家,完成22个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气(电)代煤改造1.36万户。

代表人物

王贺胜,男,1961年6月生,河北清苑人。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兼)。

获得荣誉

2019年9月,清苑区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6月,清苑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属于晋察冀片区。

2021年7月,清苑区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12月,清苑区被列入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先进县。

参考资料

2023年公报.保定市清苑区人民政府.2024-09-08

走进清苑.清苑人民政府.2024-03-21

走进清苑.保定市清苑区人民政府.2021-07-23

保定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保定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2021-06-23

王贺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4-11

王贺胜.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2023-04-11

(受权发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名单.新华网.2023-04-11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07-05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水利部.2022-02-13

定了!河北14县成全省先进,点赞!|河北省_新浪财经_新浪网.新浪网.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