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宝兴县

宝兴县

宝兴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雅安市辖县之一,位于四川省西部,雅安市北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宝兴县东邻芦山县,南毗天全县,北与汶川、小金县接壤,西与康定市相连,距离成都市约200千米。宝兴县总面积为3114平方公里,下辖3个镇和4个乡,总人口约5.8万余人(2023年数据),其中藏族人约占1%。

宝兴县褶皱密集,断裂发育,形成以高山为主的地貌。宝兴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宝兴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分高山区、中山区和平坝区,宝兴县最高海拔5328米,最低海拔750米,县城海拔1011米,海拔落差较大。宝兴县山脉以南北走向为主,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1311座,其中夹金山横坦西北,垭口王母寨海拔为4114米,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宝兴县地处中纬度,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呈现典型立体气候型,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夹金山一带更是全年无夏。常年平均气温15度,无霜期319天,年降雨量993.7毫米,年日照789小时。

春秋战国时期,宝兴是青衣羌人的居住地。秦汉,汉人迁入并在该地设立了青衣县,隶属于蜀郡并改为汉嘉县。元朝时宝兴由土酋统治并归附朝廷,明朝时宝兴成为土司世袭统治地,清朝穆坪土司走向没落。1928年,宝兴改土归流,以穆坪土司管辖境内设置穆坪设治局。1930年更名为宝兴县,1950年5月15日,宝兴县解放。2001年,雅安市撤地设市,宝兴县成为雅安市的辖县至今。

宝兴县以农业为主,是中药川牛膝的地道产地,是川药的主要产地之一。全县中药材面积14.6万亩,已建千亩以上药材基地3个。宝兴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14种、60多个矿点,以“天下第一白”闻名于世的宝兴白色大理石储量达30亿立方米,纯度达98%,白度大于94度。石膏资源丰富、白度较高,储量达 25 亿吨。

宝兴县是以大熊猫生态旅游线,红色精品和原生态风景为特色。宝兴县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宝兴县的旅游景点有国家级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邓池沟景区、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夹金山风景名胜区和神木垒景区、东拉山大峡谷景区、赶羊沟万亩野生桂花林,铁坪山景区和石喇嘛景区,有灵湖、硗碛湖等优美的水域景观。宝兴县的藏乡是全国生态文化村。2023年确立了“两廊一环八景”的旅游规划,着力打造世界大熊猫原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中国革命圣地夹金山红色精品参观培训基地。在2009年宝兴县被四川省林业厅、旅游局和生态旅游协会评为“生态旅游十佳县。2020年宝兴县被四川省旅游协会授予“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强县”荣誉称号。

名称由来

先秦时称为青衣羌国,因古人喜欢穿青色衣服,故名青衣羌人。东汉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青衣王子喜欢汉制,请求内附,汉廷嘉得到良臣,于是将青衣县改为汉嘉县。青衣县有蒙山,西魏改名蒙山县,隋朝改为名山县。唐宋时期改为灵关县属雅州。明清时期由穆坪土司统治,改为穆坪。1930年宝兴县设县,因当地矿产丰富,取《礼记·中庸》中“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云,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之意,命名为宝兴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西周时期,北方的羌族部落南迁至宝兴,定居在硗碛嘎日沟一带,一部分的羌人定居下来,和当地的山民融合,发展壮大。古时的青衣江,又名青衣水,因古人喜欢穿青色的衣服,所以青衣江一带被称为青衣羌国,统治中心在今芦山。后古蜀国的开明氏取代了杜宇的统治,征服了青衣羌国,加强了蜀国和羌民族的交往和文化融合。

秦汉时期至晋朝

青衣羌国纳入秦国,汉代为青衣县辖地。吕雉六年(公元前182年),汉高主将青衣县划入蜀郡,青衣县开始有行政建制。东汉永元九年(公元97年),刘彻设蜀郡西南都尉住在青衣。东汉刘祜永初二年(公元108年)蜀郡青衣道羌族奉献内属。东汉廷光元年(公元122年),蜀郡西部都尉改为蜀郡属国。

《晋志》记载汉嘉郡包括汉嘉,徙阳,严道,旄牛四县,汉嘉郡相当于现今的四川省雅安地区。晋朝时,宝兴,属汉嘉郡。东汉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改青衣为汉嘉,境内为青衣夷长所管辖。青衣管辖是是现在的灵关以北,西北东三面则超出今宝兴县管辖地,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后汉嘉被废。

唐宋时期至元朝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临邛郡为雅州,领县中有灵关县,古称徼外的辖地,是境内建县之始。天宝 (公元742年),改灵关县为灵关镇,隶属雅州卢山郡,灵关镇北部为部族羁州。唐宋时期,宝兴是南丝绸之路的青衣道,经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宝兴的各类土特产和牲口都是由青衣道输送。外地的东西也是从这条道送进宝兴,这个时期藏传佛教也传进了宝兴。元代部族酋长勒杂纳金川贡请董卜韩胡宣慰使司印归,取六村抚而有之。在元代时期,宝兴的青衣羌族转为蕃民,喇嘛教取代了青衣羌人的传统文化。宝兴由土酋统治并归附朝廷,向金川县纳贡。

明清时期

明朝沿袭元制,明代初年,土酋苍旺业卜率宝兴蕃部归顺大明,屡建奇功,于洪武六年(公元 1373年)招至京师,赐授“董卜韩胡宣慰使司”,从此宝兴成了土司世袭统治地。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 ,设四川穆坪董卜韩胡宣慰使司 ,简称穆坪土司。土司衙署设穆坪(今城关镇)。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 ,天全改流设州 ,穆坪属天全州。

中华民国时期

1914年,改天全州为县 ,穆坪属天全县第六区。1928年,穆坪土司承袭无人,建昌道道尹黄熙昌来穆坪废土司制度,宝兴县改土归流,以穆坪土司管辖境内设置穆坪设治局,设立建县筹备处。1929年,中华民国内政部正式行文批准将穆坪改设为宝兴县治,属四川省建昌道辖区。1930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部任命杨蜀望为宝兴县首任县长,宝兴县政府正式成立。1935年,国民政府整理川政,废除防区,川康边防总指挥部辖区归四川省政府,置雅属为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宝兴隶属之。同年六月七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宝兴 ,于十月建立宝兴县苏维埃。1938年九月,四川第十七行政督察区划入西康省筹备委员会。1939年,西康建省,宝兴县隶属西康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2月,为了早日和平解放宝兴,县委在雅安市、芦山、天全县等地,调查了宝兴县的社会情况,制定了和平解放宝兴的方案。同年5月15日,宝兴县和平解放,属西康省雅安专员公署。1952 年7 月,原属天全县第五区下辖灵关、大溪、成都西川中学、新兴乡划归宝兴,增设了联合乡和平乡。1953年2月,经雅安专员公署批准成立中坝乡,隶属第五区,同年六月,灵关乡改为灵关镇。1956年,根据省、地有关调整区划精神,第一区改称城关区,第二区改称陇东区,第五区改称灵关区,撤销第三区,原19个乡镇调整合并。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原有乡镇分别成立13个人民公社,区级建制和隶属关系不变。1961年恢复原复兴乡建制,成立复兴人民公社,仍隶属陇东区。1965年,城关区改为盐进区,区署迁至盐井。1971年5月,恢复上述5个公社原称。截止1985年底,全县设12个乡,1个镇,54个村,320个组。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宝兴县介于东经102°28′~103°02′,北纬30°09′~30°56′之间。位于四川省盆地西部边缘,东邻芦山县,南毗天全县,西连康定市,北接小金县,东北与汶川县交界,距成都市200公里,是成都市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带。宝兴县全境东西宽约61公里,南北长约81公里,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宝兴县境域在北纬30°~ 31°之间的内陆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迟秋早,四季分明。其它山区由于位置上靠近青藏高原,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平均海拔不一样,气温差异很大,各乡镇之间因地势高差悬殊。宝兴县各地季节有早有迟,有长有短,尤其是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带全年无夏,冬季有228天。宝兴县常年平均气温15度,无霜期319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宝兴县由于山高谷深,阻隔阳光,年平均日照不仅低于全地区,年均日照789小时,在全国也是最低值。宝兴县由于受山高谷深的影响 ,境内风力也列地区第一,各月风速每秒均达4 米以上 ,静风日仅占全年19 % 。宝兴县城年平均气温14.1℃,一年中的5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春秋季,共137天,其余228天为冬季。宝兴县在每年的9月份、10月份空气相对温度较大,适合农作物生长,但是对于储存相对不利。春秋季节的天气很不稳定 ,灾害性天气活动频繁。阴雨多 ,日照少 ,春多寒潮 ,夏多暴雨 ,秋季的低温湿害 ,以及每年的大风和冰雹 ,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危害。

地形地貌

地形

宝兴县东经102°29’~103°02’与北纬 30°09’~30°5,全境褶皱密集,断裂发育,境内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中山、低山及河谷平坝三个地貌类型区。宝兴县高山区占30%,属夹金山和九龙顶山脉,海拔3500米以上,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9座,列全地区第一,主要分布在永富和硗碛两乡。宝兴县中山区的海拔在3500米以下1000米以上。占总面积的65%左右,全县耕地主要分布区。宝兴县低山区和平坝区仅占5%左右,主要分布在灵关地区。

地质

宝兴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从地质结构看,以北东向为主,岩石多样,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宝兴县境内土壤受母质的影响大,岩性土壤多,土壤母质类型多,主要以坡积、残积或坡残积物为主,其次为洪冲积和冰水积物,构成水份和物质迁移不均一,水中石砂含量增多,夹石量高,粗骨性的幼年土面积大。

水文水利

水文

全县河流属岷江水系二级支流青衣江上游宝兴河,属干支流交汇呈90°的格状水系。宝兴河是典型的山区河流, 宝兴县境内的流域支流、 支沟较多, 河谷沟谷纵深狭长, 以东流为干流,流向基本由北向南,河水多在V形谷中流动,天然落差3330米,由于植被茂密,经流量丰富稳定。河水流速大,洪水易涨易退,每到汛期洪水陡涨陡落, 支流、 支沟山洪暴发来势凶猛, 能量巨大, 且直入宝兴东、 西两河。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融雪和地下水数量极少,总集雨面积近3200平方公里,具有比降大,流速大,径流稳的特点。

水利

宝兴县水利部门对县内的支流、支沟小流域进行了治理,全县治理面积近 100 平方千米。宝兴县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渠道的水毁维修为主,逐年对年久失修的渠道工程进行防渗整治,保证了每年春灌用水的需求,确保全县水田面积的满栽满插。宝兴县实施的防洪治理工程包括青衣江宝兴县顺山村至新宝村防洪治理工程、宝兴县西河陇东镇老场村段防洪治理工程、宝兴县山洪沟治理项目以及县城功能疏解青衣江干流宝兴县灵关段(水桶坪~磨刀溪)堤防工程,4个项目已完工,达到预定防洪能力,河道综合治理18.3公里,保护人口10822人、耕地1910亩、十千伏变压器7处、桥梁20座、公路8.4公里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宝兴县矿产资源较多,主要有大理石、石灰石、花岗石石膏重晶石、煤、铁矿等。此外,宝兴还拥有沙金铜矿、矿、铅矿、铝矾土、锑矿、铁矿、锰矿石钛矿等分布。其中,花岗石有中国绿,宝兴墨晶,菜花黄、翡翠绿是名贵品种。大理石有宝兴白、青花白、青花灰是名贵品种,有“石材博物馆”的美称。宝兴白大理石与意大利卡拉拉白享有“天下第一白”的美称,产品畅销国内外。宝兴县已发现有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能源矿、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化工原料非金属矿、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等七大类矿产资源。 另外宝兴县有铁、锰、钛、铅、锌、铜、锡、铝、镍、金、银、煤、白云岩硅石、硫铁矿、重晶石、泥炭、含钾岩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页岩 (黏土)、石棉石膏、熔炼水晶玉石等 26 个矿种。宝兴县已发现的 26 种矿产中, 经地质勘查探明可供开采储量的有 11 种, 占矿产总数的 42. 3% 。 各类矿产地 100 处中有勘探矿区 2 处, 详查矿区 9 处, 普查 (含踏勘检查) 矿区 (点) 83 处, 未作任何地质工作的矿区 6 处。

生物资源

宝兴县所在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结合地带,境内99.7%为山地,有森林面积333.46万亩(2223.08平方千米),森林蓄积3348.8万m3,森林覆盖率71.39%。宝兴县的水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境内药用植物达600种,素有“神药之乡”之称,其中以川贝母天麻杜仲厚朴、雪连花、黄檗等为名贵药材。

水电资源

宝兴河发源于夹金山南坡,是青衣江的主要源头。东河和西河在宝兴县城两河口汇聚,经过灵关铜头峡出境。宝兴河贯穿宝兴县全境,大小支流24条,水系多,呈树枝状。宝兴河水资源丰富,用于发电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径流稳定,二是河流天然落差大,三是水资源丰富。宝兴县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保护好,蓄水能力强,含沙量低。地表水资源量丰富,径流稳定,河道天然落着平均比降25.5%,适合引水式开发并且造价低。宝兴县截止2012年六月修建小水电站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县已建电站46座,装机95.0895万千瓦;在建电站14座,装机22.964万千瓦(其中有5个电站未实际动工,总装机1.704万千瓦)拟建电站6座,装机11.06万千瓦,已建、在建、拟建总装机达129.1135万千瓦,另外近8万千瓦电源点处于申遗核心区不能开发。

土地资源

2022年8月19日统计宝兴县全县耕地2468.73公顷(37030.95亩),园地2538.39公顷(38075.85亩),林地245947.03公顷(3689205.45亩) 草地45406.99公顷(681104.85亩),湿地72.70公顷(1090.50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915.78公顷(43736.70亩),交通运输用地942.32公顷(14134.8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525.88公顷(67888.20亩)。

森林资源

宝兴县内林区植物茂密,品种繁多,大部分是原生种,分布原始林区,植被保护完整。宝兴境内有维管植物160多科,560多属,1050余种,占全省维管束植物的69%。宝兴县海拔1500米以处的低山为常绿阔叶林带,多为次生灌木和人工栽培林,有常见的樟楠类,家杉、松类等树。林下植被有白夹竹茅根蕨类植物门。宝兴县海拔1500米至22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除常绿树种外还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桦树等落叶树,林下有宁南方竹、红白刺,蕨类植物。宝兴县海拔2200米至2900米为针阔混交林,以冷杉属云杉北美红杉南方铁杉为主,林下植物有华西箭竹高山杜鹃等。宝兴县海拔2900米至3500米为高山针叶林,以冷杉为主,生红杉、云杉等。宝兴县海拔3500以上为高山灌木、灌丛、草甸及流石滩。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宝兴县现有动物1083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目、77科、377个种和亚种,分别占全省的69%、59%、29%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雪豹绿尾虹雉等1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亚洲黑熊豹猫白腹锦鸡等58种。宝兴县现有野生大熊猫181只,种群密度居全国第一。以宝兴产地命名的动物有51种。

植物

宝兴县有植物1837种,分布有多种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形成了不同生物群落。宝兴县维管植物就有164科、566属、1054种,分别占全省的70%、34%、11%。宝兴县内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独叶草科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圆叶玉兰四川红杉巴山榧油麦吊云杉润楠等24种。宝兴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5种,以宝兴产地命名模式种及亚种植物有30种。

自然保护区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以北24公里的蜂桶寨乡,面积39039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2.5%,是前往夹金山的必经之地。蜂桶寨主要包括穆坪镇北部、蜂桶寨乡东部地区。境内群山环绕、翠谷纵横、森林茂密、箭竹遍地、泉潭山溪流淌、瀑布迭水飞溅、是大熊猫、金丝猴属等珍稀动物的乐园和珙桐连香树等珍贵模式种植物的植根之地。1869年法国传教士兼生物学家戴维在邓池沟首次发现天之娇子——大熊猫,一举使动物活化石大熊猫享誉世界,这里也是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地震灾害

宝兴县地处龙门山褶推覆构造带的南端,是四川省东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两大构造单元的分构断层和双石冲断层通过地带,地壳运动活动频繁,被列为宝兴地震活动带。但是宝兴县境内未出现过四五级以上的中强震和强震。之前在宝兴县发生过震垮事情件,震中不在宝兴县。震中在宝兴县境内的地震均为四五级以下的有感地震,未造成任何灾害。同时,宝兴县境内小地震频繁可作为川西强震的“震情窗口”。当宝兴县境内小地震活动连续4个月低于正常活动水平时,北西间的鲜水河断裂带或北东间的龙门断裂带就可能发生6级以上强震。因此,宝兴县境内的地震监测工作非常重要。

泥石流灾害

宝兴县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洪水易涨易退, 汛期区域性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少见,,但局部性的山洪泥石流暴发频繁, 导致大小规模不等的洪水、泥石流灾害接连不断。 因此, 洪水、 泥石流灾害是宝兴县的主要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宝兴县辖区内3镇4乡,宝兴县县政府在宝兴县穆坪镇兴盛街1号(第一行政中心8-9楼)。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宝兴县常住户数1.7万户,常住人口4.8万人,城镇人口2.1万人,乡村人口2.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01%。全县户籍户数20898户,户籍总人口57202人。全县出生人口387人,人口出生率6.77‰,死亡人口276人,人口死亡率4.83‰,人口自然增长率1.94‰。

民族

宝兴县以汉族为主,占81.83%。少数民族人口占18.17%,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宝兴历史上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主要为藏族,人口占17.56%,硗碛成为藏族聚集地,1952年成立了硗碛藏族自治乡。

语言

宝兴属汉语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区 ,其语音和邻近县相类似。按照发音的规律和特点可分为三个方言小区 :城关、五龙、陇东为一小区 ,其发音特点和北京语音基本相似。灵关为一小区 ,发音和天全县类似。盐井为一小区 ,为邛崃市、大川音。硗碛为藏民族居住地 ,通行藏语。

宗教信仰

佛教

汉族迁入宝兴县,佛教兴盛起来,修建庙宇,雕塑佛像。在宋朝的时候,灵关建普照寺。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在莲花山那家庙宇。到了清朝末年,宝兴且有兴福寺、大悲禅院、华严寺、龙泉寺。但是宝兴县修建的寺庙里面没有僧人,只供游方僧用。民间有带发修行的老人也会去寺庙定期斋戒,拜佛念经。寺庙有庙产,每年会将庙产储存起来用来办庙会。民国后期,寺庙多数年久失修塌,庙产用来办学租地和乡村私塾。

喇嘛教(藏传佛教)

喇嘛教在《明史》中有记载,在朱祁镇年间已盛行,在藏民家里如果有3个儿子,必须送1个儿子去学喇嘛,有5个儿子必须送2个儿子去学喇嘛。学喇嘛初期就是到当地喇嘛寺读经当学徒,学一段时间再选派到西藏哲蚌寺学习,三年五载学成归来,身披袈裟,头戴鸡冠帽,被称为喇嘛,住在寺庙内讲经说法。寺庙主持为大喇嘛,二三喇嘛为助手,下设铁棒喇嘛,主持德行、法纪,掌坛喇嘛主持寺庙祭祀,管家喇嘛主持经营庙产。光绪六年(1880年),卡二固任大喇嘛时,藏传佛教盛极一世。每年在永寿寺念经3 次,正月十七日念菩萨经,四月十五日念哑巴经,十月二十五日念圆根经。尤为重要的是正月十七日念菩萨经,各村寨藏民齐集喇嘛庙,顶礼膜拜。宣统三年 (1911年) ,黑西二固任大喇嘛,硗碛街上失火,殃及永寿寺。后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重修永寿寺落成。永喜寺和永寺坍塌,永福寺改作它用。1980年,硗碛永寿寺经堂垮塌,拟定重建庙宇,继续开展喇嘛教活动。

道教

明永乐十三年 (公元1415年),设董卜韩胡道纪司,命本土道士锁南领员为都纪,给印信。清朝至民国也有道教活动,参与人员有出家的全真道士以及在家的正一道士。他们奉守望道教戒规,熟悉斋醮祀祷仪式。俗家道士没有固定的宫观,碰到有乡会或丧葬之家叩请,集中前往为人诵经,打醮供天,超度亡人,法事完毕后回家。民国十七年(1928年)灵关有新场川王宫道观1处,个有全真道道士1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王宫坍塌,后来道教活动越来越少,解放后道教没有任何活动。

天主教

天主教是在清康熙从云南二果山传入的。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1839年),在邓池沟口设立教堂,并办灵宝学堂,在羊村、盐进、邓池沟、陇东、赶羊设立分堂,神甫定期到分堂传教。在天主教主教堂每年有四次重要的瞻礼,耶苏复活、圣母降临、圣母升天、耶苏降世。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扩建邓池沟的教堂后又重新修建。民国元年(1912年),教堂竣工,取名报领堂。报领堂可供数百教徒祈祷弥撒,堂内设有耶苏、圣母立体像和巨照,为天主教的活动中心。报领堂建成后,灵宝学堂迁至彭县,历任的神甫有杜希、赖维光,王品山、陈静安等。1950年以后,天主堂没有神甫主持,由会长广全定、谢跃南负责。1982年,中共中央制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后,宝兴县政府于1985年8月正式行文,将邓池沟天主堂退还给天主堂教务管理小组,后建立宝兴县天主教爱国会,信教群众在自传、自治、自养的方针指引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恢复天主教活动。灵关的天主教活动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灵关教堂被烧,教堂就停止活动。现存的邓池沟天主教堂又叫报领堂,是1839年法国远东教会在四川省秘密修建的教堂之一。天主教堂是一个四川建筑风格的木质四合院,进入主堂又呈现的是欧洲哥特式的意境。教堂总建筑面积为1395平方米,它是四川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且为全木构筑而成的古教堂建筑。 

基督教

光绪末年 ,继丁神甫在灵关下街修天主教堂传教之后 ,美国传教士夏时雨从雅安市来灵关老场上修福音堂。灵关福音堂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属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福音堂内设学校 ,以便于传教活动。入教者多系老场上人 ,企图入教后受到教会的庇护。夏牧师或传教士每年来一两次 ,了解教徒情况 ,并带来“洋画”、杂志送教徒 ,以放映幻灯为传教媒介进行宗教宣传 ,吸收教徒。灵关基督教由张维新负责。宝兴福音堂设于下街 (现人行地址) ,民国十九年 (1930 年)修建 ,属雅安基督教会 ,当地负责人张碧布。灵关福音堂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后 ,因房子破烂 ,教会停止活动;宝兴福音堂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因周元德家中失火 ,福音堂一并焚毁 ,教务活动停止。

经济

综述

宝兴县发展农林渔牧为产业基础,是全县经济的主要来源。宝兴县在21世纪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物色的第三产业,加快经济发展。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627万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74628万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68万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64831万元,增长7.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339元。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38亿元、增长4.6%,建筑业总产值增长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三项指标均排位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9亿元。

第一产业

宝兴县发展特色农业,强力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努力建成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和特色产业文化五大中心,把宝兴县建设成全国以川牛膝为代表的地道川药第一县和西部中药材产业基地县。宝兴县是川药的主要产地之一,1980年即被四川省省药材公司和中国药材总公司定为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药材之乡”。2021年宝兴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330万元,同比增长8.81%。

宝兴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8.1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4万亩,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8万亩,大春粮食播种面积5.6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7万亩,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6.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7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4万吨,其中小春粮食产量0.6万吨,大春粮食1.8万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03万吨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15万吨;茶叶产量0.08万吨;水果产量0.13万吨;药材产量0.82万吨。全年生猪出栏51434头,同比增长23.7%。牛出栏14439头,同比下降2.2%。羊出栏22338只,同比增长1.3%。家禽出栏67085只,同比增长1.1%。

第二产业

宝兴县推进特色工业发展,壮大石材产业规模。宝兴县将灵关工业集中区建成发达地区产业延伸基地和配套产业加工基地,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大理石产业集散地、中国石雕艺术之乡和汉白玉特色加工基地。宝兴白色大理石储量达30亿立方米,已发现和利用的石材品种30多个,其中代表国家石材名牌2个、代表四川省石材好品种6个,已形成了矿山开采、板材加工、园林雕塑、石雕旅游产品及碳酸钙加工工业等特色石材产业链,宝兴特色石材工业园区被命名为“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2021年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36406万元,增长9.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9.5%,拉动GDP3.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80737万元,增长35.9%。

宝兴县第二产业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大理石荒料95480立方米,下降23.4%。大理石板材275.1万平方米,下降35.9%。碳酸钙58.4万吨,下降36.0%。发电量199660万千瓦时,增长13.3%。全县工业总产值1012140万元,增长66.0%。其中,铜铝循环产业741870万元,电力载能行业95700万元,石材建材产业168690万元。全县工业营业收入986650万元,增长112.0%;规上工业营业收入914624万元,增长126.4%。全县工业利税153130万元,增长115.8%;规上工业利税159303万元,增长147.2%。园区工业总产值957080万元,增长74.0%;其中,飞地园区701170万元,增长202.7%。园区工业销售收入962120万元,增长131.0%;其中,飞地园区735940万元,增长192.9%。园区工业利税147180万元;其中,飞地园区110910万元。建筑业增加值11131万元,增长24.6%。在库建筑企业单位4个,建筑业总产值1.14亿元,增长50%。

第三产业

宝兴旅游资源独特。宝兴是大熊猫生态旅游线和地震生命通道线上的重要节点,是全省12个重点旅游发展县之一,是川西大熊猫生态精品旅游环线上最为重要、最具特色的旅游区之一。加快生态旅游开发,推动旅游业大提升。把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工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努力增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熊猫生态旅游发展基地。

2021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164831万元,增长7.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131万元,增长7.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1451万元,增长21.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459万元,增长13.8%;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6491万元,增长3.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家。

2021年全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增长6.2%;更新改造完成投资下降7.1%。按行业来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下降33.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6.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1.0%。

2021年宝兴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941万元,增长13.0%。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家,个体户10家。批发业零售额39667万元,增长14.1%;零售业零售额 50972万元,增长11.3%;住宿业零售额7757万元,增长13.6%;餐饮业零售额9545万元,增长16.9%。城镇零售总额75967万元,增长12.9%;乡村零售总额31974万元,增长13.2%。

社会事业

教育

2021年宝兴县设有幼儿园6所,小学5所(另有小学教学点4个,不计所数),普通中学4所。全县幼儿园入园儿童1139人,附设幼儿班(学前班)17个,儿童444人。小学在校生2479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617人。小学专任教师30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1人。

实现义务教育全免费,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共计7146人次,全年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生活补助 2558 人次;全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 7146人次;全年学前教育保教费减免 3331人次;全年为家庭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 390人次,全年免除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学费 390人次;全年为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特别资助金 77人,全年为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特别资助金71人。

科技

2021年全年专利授权量2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 23 件。全县有效发明专利2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96件。

文化事业

2021年全县拥有剧场、影剧院2个,文化馆 1个,拥有宝兴县博物馆1个和宝兴县翻越夹金山纪念馆1个,体育场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及38个农家书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

广播电视覆盖率99%,电视综合覆盖率99%。

体育

2021年全县全年承办省级比赛1次。组织全县青少年体育竞赛3项次。县内运动员共取得省比赛冠军6个,亚军 3个,季军3个。全年体育彩票公益金8.68万元。

卫生医疗

2021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1个(含医院3个、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30个、诊所9个),医院分别是宝兴县人民医院,宝兴县中医院,宝兴县妇幼保健院。卫生机构床位180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69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7人,注册护士126人。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64103人次,其中基层医疗机构78554人次;全年出院3404人;县域内住院率44.69%。

2021年全县无甲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8种257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率100%。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0、2.68‰、5.36‰。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县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38522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2124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7276人。企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141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231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到53346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0481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42865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116人。城镇新增就业112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13人。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89人。城镇特困救助人数17人,农村特困救助人数25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280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8400元/人/年。全县有1个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总床位数216张。

人居环境

2021年宝兴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8.9%。县城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交通

综述

宝兴县交通以公路为主,省道210线贯穿全境。全县公路总里程62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49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2241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2752万吨公。

公路

宝兴县公路交通省道125.99千米,县道54.2千米,乡道70.25千米,专用道84.95千米。宝兴路公路有高级路面(混凝土路面)62.405千米,中级路面128.085千米,低级路面144.9千米。

桥梁

宝兴县全县有公路桥梁46座,共计2241.94延米。全县有公路桥梁 46 座共计 2241. 94 延米。宝兴县有永久型桥46座2241.94 延米。宝兴县省道上有公路桥梁30座1251.62延米,其中大桥3座377. 56延米、中桥8座535. 56延米、小桥19座338. 5延米。县道有公路桥梁8座539. 12延米,其中大桥1座257延米、中桥4座223. 12延米、小桥3座59延米。乡道、村道有公路桥梁8座451.2延米,其中大桥1座110延米、中桥6座311. 2延米、小桥1座30延米。

人文

概述

宝兴县是民族走廊,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主要为藏族硗碛藏族乡是离成都市最近的藏族乡,是嘉戎藏族的聚居地,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硗碛原生态多声部合唱”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硗碛上九节”及“硗碛锅庄”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4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少数民族待遇县。宝兴县的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工农红军穿过的第一座雪山,留有红军的足迹。

民族习俗

硗碛上九节

“上九节”是硗碛藏族的传统节日,已被列入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藏族同胞要在夹金山下举行各种灯会,表演舞狮、舞龙、原生态多声部民俗音乐等传统节目和 “狮过独木”、“空中取宝”、“二郎担山赶太阳”、“天鹅抱蛋”等杂技表演。2009年,硗碛藏族乡的“上九节”被正式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九节”还融进了硗碛多声部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歌舞表演等新内容,使“上九节”发展成为硗碛藏族同胞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

硗碛锅庄

硗碛锅庄是火坑里支撑铁锅、铜壶的石头或铁三角。跳舞时围绕着火坑转圈圈。硗碛锅庄一种群众性传统自娱舞蹈。锅庄舞表演时无任何乐器伴奏,人们在高昂雄浑的民俗音乐声中,围圈携手共舞,迈出洒脱、稳健、踏实的锅庄步伐,表现出藏民族团结、敦厚、豪放、粗犷的性格。

祭春

宝兴县的硗碛藏族有祭春仪式,祭春地点不是随处都可以的,必须是在藏寨或锅庄楼后面高处、视野开阔的耕地中间。把托盘摆好,点燃三柱香和两支红烛插在托盘两侧后拱手作揖,虔诚地说着我们听不懂的祷辞。祈祷完毕,点燃柴草堆,并把虫样的糌粑供品投入火中,等到柴草快烧尽时,沿着地边抛撒五谷杂粮后,祭春仪式就结束了。

坐月酒

宝兴县藏族妇女坐月的一些风俗更为独特。在硗碛每当母亲得知女儿有身孕的喜讯,酿一大坛青稞酒,准备粑、酥油蜂蜜。青稞酒、酥油、蜂蜜成了为孕妇准备的必备之物,是产妇必食之品。孩子出生几天后,老人将请当地有名的喇嘛到自家佛堂诵经祈祷,祝福孙子健康,祝福全家吉祥。然后查阅经书为新生儿取名。查找吉日定月酒日。仪式过后,还在大门上方悬挂一大串像刀、弓、剑的小竹片和钱形的小石片。

民族服饰

硗碛嘉绒藏族,是藏族一个特殊的地方支系。硗碛嘉绒藏族服饰与其他藏区的服饰有相同之处,也有着鲜明的特色,有日常服装和节日盛装之分。硗碛藏乡的男装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嘉绒藏族的服装差不多。特点是长、宽、大,穿着简便,表现出男子汉的剽悍特色鲜明的绣花头帕。无论老少多为青色、紫色的布料,用彩色丝线绣有精美的图案,折叠成8层,规格为宽4.5寸,长8寸。女式外套名为长衫,实际只拖到小腿部。日常服装大多用青色、天蓝色平布或灯芯绒制作。节日盛装选用丝绸、毛料或呢子等高挡布料。衣领、袖口和胸襟用彩色丝线绣有花卉图案。衣服里层镶有草绿色或粉红色、咖啡色布边。中年妇女腋窝以上的纽扣是不扣的,让衬衣和长衫的不同服色显现出来,形成一种富丽的层次感。褂子无袖,长短有老少之分。年青人的稍短,齐臀部。中老年的一般拖至膝盖处。用平布或丝绸做面,老羊皮或羊羔皮衬里。领口和褂边用花或彩色丝线绣花卉装饰。褂子套在外面,敞着潇洒。

民族艺术

宝兴县硗碛民俗音乐中,多声部民歌以其独特风格、恢弘气势占据显赫的位置。硗碛多声部民歌是氐羌文化与吐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以二声部为主,以“一人领,众人穿”为声部组成的基本形式。其领唱为男性,常在中音声部,由领唱把握旋律先领唱,穿唱声部推迟进入,两声部的唱词、节奏及曲调进行方向基本相同,属支声型和声结构,和声特点为四、五度音程重叠。硗碛多声部民歌是我国多声部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音乐的活化石。该项目2008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地区非遗

以上资料信息来源

革命老区文化

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凉水井、小道等,都是藏乡红色文化景点。宝兴县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山夹金山,夹金山纪念馆是雅安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宝兴县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把纪念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地方特产

宝兴县是中药川牛膝的地道产地,是川药的主要产地之一,1980年即被四川省药材公司和中国药材总公司定为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药材之乡”。川牛膝、白术木香玄参厚朴等5个重点中药材品种的药理学指标全部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部分指标远高于《药典》标准。宝兴县成功申“川牛膝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宝兴县全县药材种类达1200多种,野生药材主要有川贝母天麻、大黄、疏叶当归湘蕾金银花党参等30多种优势种类,全县中药材面积14.6万亩,已建千亩以上药材基地3个。

宝兴县矿产资源丰富,宝兴白色大理石纯度达到98%,白度大于94度,这是宝兴县的特产之一。另外宝兴药蜜,宝兴腊肉,香猪腿,高山牦牛肉也是这里的特产。

风景名胜

神木垒

神木垒景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境内,隶属于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神木垒是藏语译音,意思是神仙居住和玩耍的地方。神木垒距离县城约50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神木垒景区面积约40平方公理,有红杉林、神木天梯、天然盆景园、神木垒草甸等多个景点。以森林、雪山、溪流、高山草甸、高山钙化流池为主体景观。

夹金山

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又名甲金山,海拔4114米,藏语称为“甲几”,夹金为译音,意思是很高很陡的意思。宝兴境内的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宝兴境内红军遗址、遗物丰富,保存完好。夹金山已被列为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东拉山大峡谷

东拉山大峡谷风景区位于四川雅安宝兴县陇东镇境内,距成都市仅3~3.5小时车程。景区总面积348平方公里,海拔1800-5338米,景区包括东拉山沟、赶羊正沟、鹿井沟、桂湾、猫子湾等5大景片。东拉山大峡谷风景区位于宝兴县域西南部,北邻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并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丹巴美人谷嘉绒风情旅游区邻近;西南与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遥遥相望;南有碧峰峡省级风景名胜区。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位于宝兴县县城西侧的青衣江畔,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70周年既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而修建,整个纪念馆由红军广场、主题雕塑和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连环画护栏三部分组成。 红军广场占地3300平方米,主要是园林绿化和休闲广场。 广场中央是主题雕塑,该雕塑主体是一块巨形碑,碑宽6米,厚2.5米,高8.5米。红军广场西侧外沿是连环画护栏。连环画护栏共由110块深浮雕板构成。中国工农红军纪念馆位于广场北端,面积1200多平方米,分为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展厅和陈云出川展厅。 

对外交流

2020年10月26日宝兴县与眉山市东坡区缔结友好合作区县。

重要荣誉

2009年,宝兴被四川省林业厅、旅游局和生态旅游协会评为“生态旅游十佳县。

2014年宝兴县获得2014年-2016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宝兴县被四川省旅游协会授予“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强县”荣誉称号。

2021年8月,宝兴县入选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参考资料

宝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18

宝兴简介.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1

区位条件.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7

2023年宝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宝兴县统计局.2023-09-13

硗碛藏族乡人民政府.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4

自然地理.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1

历史沿革.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1

传奇宝兴简介.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9

传奇宝兴简介.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3

宝兴县获评“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强县”荣誉称号.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3

四川省宝兴县西河陇东镇老场村段防洪治理工程简介.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7

青衣江宝兴县顺山村至新宝村防洪治理工程简介.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关于宝兴县五龙乡、明礼乡、陇东镇西河防洪治理工程结算造价的结果公告.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7

资源简介.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2

水电资源.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宝兴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宝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9-13

旅游资源.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2

宝兴县政府办公室.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0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9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9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9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9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9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9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9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9-19

政府机构.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9

宝兴领导.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2

宝兴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宝兴县统计局.2023-09-13

政府信息公开.宝兴县统计局.2023-09-13

宝兴县2022年鉴.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4

2023年宝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2

宝兴县 坚定不移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硗碛“上九节”.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硗碛藏家上九节.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硗碛锅庄.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宝兴硗碛民俗文化之一:祭春.雅安党史方志网.2023-09-25

藏乡民俗之“坐月”酒.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宝兴硗碛民俗文化之二:嘉绒藏族服饰.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硗碛多声部民歌介绍.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宝兴县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5

宝兴县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成功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25

眉山市东坡区与我县缔结友好合作区县.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9

宝兴非遗民歌参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歌、山歌展演和好评.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宝兴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宝兴县人民政府.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