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小金县

小金县

小金县,藏名赞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南端,东邻汶川县,西毗丹巴县,南连雅安市宝兴县,北接马尔康市,小金县幅员面积5571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小金县常住人口为64813人。

小金县地形狭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冬寒夏凉,常年干燥,雨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四季不甚明显,日差较大。境内河流众多,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源头之一。小金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乾隆,小金县称为懋功县,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名为小金县,以境内小金川得名。1955年阿坝藏族自治州成立,县属阿坝藏族自治州辖县至今。截止2023年,小金县辖7个镇,1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美兴镇喇嘛寺坪办公大楼4楼。

小金县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跟进发展的格局。主导产业为旅游业、特色生态农业和以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能源为主的现代工业。2022年小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9亿元,增速排名全州并列第6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8.6:18.6:62.8。 小金县基础设施完备,境内国道350线、351线贯穿全境,“点线面”结合构建“交通网”初步形成。

小金县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纯净小金户外天堂红色家园”之称。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浓厚的嘉绒藏族民俗风情和红色革命历史遗址,构建了小金旅游资源厚重的多元文化底蕴。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包括有“东方圣山、蜀山之后”的四姑娘山、玛嘉沟、虹桥沟、抚边龙头滩、达维木尔寨沟等自然景观;还有以夹金山、“四山、四桥、四旧址”、天主教堂为代表的红色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境内还有包括藏族编制、别斯满服饰、马尔锅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金县享有“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自驾游名县”等荣誉。

名称

小金,藏名为攒拉,为“小河之滨”或“凶神”之意,清代因沿河地带产沙金,而得名“小金川县”,后乾隆年间改过两次名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置直隶厅,治所设于小金川土司衙署故地美诺得名美诺直隶厅,藏语意为底下地方之意。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改美诺直隶厅为功屯务厅,“懋功”即盛大功劳、功绩之意。1953年政务院将“懋功县”更名为“小金县”,因其境内小金川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年以前~公元589年)

新石器时代小金地区已人类活动。《尚书·禹贡》载“禹分中国为九州”,小金属梁州境内的西北部。殷、商、西周公国春秋战国属氐羌地。

秦朝小金地区仍属氐羌地。

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西南夷”,小金地区即属冉珑之域。东汉益州刺史部,列为大、龙桥、薄申等羌辖地。汉末,刘备定蜀,史称“蜀汉”,增置州郡,当时为汶山郡属地。

魏晋南北朝时连年战乱,郡县建置变化大,小金归党项族地域之内。

隋唐至宋元(公元581~1368年)

隋朝罢全国诸郡,改郡为州,届时,小金属嘉良之地。

唐实行羁縻州之制,以其首领为州刺使,隶于各所在地区的都督府,小金纳入剑南道雅州之西嘉良州。

宋推行化外州县,小金属成都府路西山野川诸部。

元系宣政院辖地之吐蕃等宣慰司属地,并入州治保宁县。

明清(1368~1911年)

明置成都都卫,属四川布政使司之董卜韩胡宣慰司管辖。明末大金川和小金川流域分设土司衙门,始有“大金”和“小金”之称。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小金川土司卜尔吉细内附清代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土司泽旺居小金川。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大、小金川战争,清朝出兵干预,引发金川之战。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清廷获胜罢兵,史称“戍辰之役”。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大渡河土司之子逐泽旺控制小金川。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清军攻克小金川。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清平大小金川之战战事平息,移民设屯,戍兵镇守,在小金川置美诺直隶厅(厅治美诺,即今美兴镇),包括八角、别思满、汗牛、宅雍4个屯。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阿尔古厅(大金川辖地)并入美诺直隶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美诺直隶厅”改称“懋功屯务厅”。清末小金属四川省省成绵道懋功直隶厅。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民国元年(1912年)裁废道制。民国2年(1913年)废除府、州、厅,恢复县治。民国3年(1914年)懋功屯务厅改设懋功县,将章谷屯划出成立丹巴县,将绥靖屯、崇化屯划为准县级行政区。民国17年(192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茂县设置松理茂汶屯殖督办署,懋功县划归该屯殖区管辖。民国24年(1935年)四川省实施督察区制,懋功县隶属第十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6月至民国25年7月(1935~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留驻大小金川,懋功县隶属于中共大金省委领导下的格勒得沙中央政府管辖。红军北上后,复归四川省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至今)

1950年9月19日懋功解放,10月10日成立懋功县人民政府。1951年1月28日懋功土匪叛乱,5月平息。1952年1月成立懋功县联合政府,属茂县专区。1953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茂县专区改为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懋功县归其管辖。同年经政务院批准,改懋功县为小金县。1955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立,县属阿坝藏族自治州辖县至今。

地理

位置境域

小金县位于四川省省西北部,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1′-102°59′、北纬30°35′-31°43′之间。东邻汶川县,西毗丹巴县,南连宝兴县,北接马尔康市县。南北长116.4千米,东西宽77.6千米,幅员面积5571平方千米。县城美兴镇距省会成都市286千米,距州府马尔康143千米。

气候

小金县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冬寒夏凉,常年干燥,雨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四季不甚明显,日差较大。小金县平均气温为12℃。最热月是7月,年极端高温为36.7℃;最冷月是1月,极端低温为-11.7℃。因地势不同,全县气温地域垂直差异大,西南部高于东北部,低海拔高于高海拔。

小金县干雨季明显,降水量地域差异大,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集中,冬季降水很少。雨季天数年平均151天,平均降水量为616.2毫米,最多年达755.9毫米,最少年为462.2毫米。年降水量地域差异明显,大渡河边,年降水量仅570.0毫米,至木城牧场降水量达1116.0毫米;夏季(6~8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47.43%,冬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1.41%;春秋季节分别占比25.52%,25.64%。全年无霜期220天,全年光照2214小时。

地质

地层

小金县内地层划属马尔康市分区,金川小区,发育较为完整。从晚无古界到第四纪的序列中,除缺失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外,第三系地层发育旺盛,次之为古生界泥盆纪中上泥盆统。从老至新发育有: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茂县群、泥盆系~危关群、石炭系、二迭系(P)、三迭系——西康群、第四系等。

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仅分布西南角的大河边一带,即格宗复背斜此东翼;奥陶系仅分布在大河边一带,出露面积约几平方公里;志留系~茂县群分布在大河边呈北西向展布,面积72平方公里,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泥盆系~危关群;石炭系主要分布在鸭脚坪、大哇梁子、汗牛、狮子坪及日隆双桥沟一带,呈北西及北东向展布,为一套滨海一浅海相碎屑岩、泥质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二迭系分布地区与石炭系分布地区大致相同,在大哇梁子、双桥沟一带为一套海相碳酸岩,分布面积250平方公里;三迭系——西康群除县城南部及东部双桥沟一带见元古界、古生代地层外,其余广大地区分布为西康群,该群厚度大于2907米,岩性单调,化石稀少,标志层不多,变形构造复杂;第四系沉积成因类型复杂,分布零星,发育不良,计有冰碛和冰水堆积,冲积与洪积,残坡积及动力堆积,局部河谷两坡有风积和少量温泉华。

地质构造

小金县境内地质构造形态以褶皱为主,组成近东西或北西向展布的构造带,断裂构造少、规模小。小金县处松潘县——甘孜县褶皱系,隶属巴颜喀拉冒地槽褶皱带(Ⅱ级)的马尔康地向斜(Ⅲ级)南缘,与金汤弧形褶皱断东相接。境内与邻区一样,曾经受澄江市——燕山期多次地壳运动的影响,其中,以印支晚期的隆起和末期(距今约18300万年)的构造变动最为剧烈,致使无古界——中生界三迭系地层发生了强烈褶皱和区域变质,并伴随和导致了燕山期大量中——酸性岩浆入侵及断裂的形成,铸成了小金以高山峡谷为主体、切割明显、沟壑纵深的多元化地质景观。

此外,小金县处青藏高原高原东部边缘,该区域自新生代以来,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作用,青藏高原急剧隆升并伴随地壳缩短加厚,使得青藏块体东部的次级块体——巴颜喀拉地块向东推挤。这种大规模持续的构造运动,导致该区频繁强震。

地形地貌

小金县县境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川西高原主体部分之一,位于邛崃山高山地貌区的西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东部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最低点西南部门子沟口,海拔1750米,高差4500米,地形南北狭长;小金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县大型山脉除东部四姑娘山、巴朗山外,有西部的空卡梁子、西南部蛇皮梁子、大哇梁子,南部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部霸王山,北部梦笔雪山环绕县境四周,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小山头分布其间。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出现河谷、高山、极高山地貌。其中,河谷地貌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米以下溪河两岸南北向的抚边河,东西向的达维河,零星分布小金川两岸;高山分布在海拔3500~5000米,相对高度大于1000米的山地;极高山地貌分布在境内绝对海拔在5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0米的山体或山峰,主要包括虹桥山和四姑娘山

巴郎山(斑斓山),古称冉山,位于小金县以东,小金、汶川、宝兴三县交界处,西侧处于小金县日隆镇境内,南北走向与汶川县交界,最高处海拔5040米;东西走向与宝兴县相连,主峰高4930米。巴郎山位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四姑娘山风景区之间,是进入小金县的必经之道。

四姑娘山位于小金县东部,日隆镇长坪沟中段之东侧和汶川县交界处,属邛崃山脉支脉,是四川省第二高峰,享“蜀山皇后”美誉。4座山峰顺长坪沟自北向南逶迤并行,主峰高6250米。

水文水利

水文

小金县境内河流众多,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源头之一。全县河川均源于县境内,流域面积5568平方公里,无外来水和过境水,地表水地下水是小金县的主要水资源。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32条,主要河流从东北起横贯全境,在西南出境。县内河川径流的补给靠降水和地下水及夏季冰雪融水,径流深620.8毫米,径流量为34.56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抚边河沃日河小金川汗牛河4条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7条,流域面积在50~100平方千米的河流11条。此外,县境还有大小湖泊(海子)89个,水面面积9369亩,蓄水量1000万立方米。

小金川河是大渡河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5275平方千米,总长60.8千米,落差472.6米。小金川河由北源抚边河与东源沃日河在猛固桥处汇合而成,于三岔口处分界,分属小金县和丹巴县管辖。小金川河上段属小金县。小金川自猛固桥起全长55.5千米,其中县境内长26千米。流域面积4741平方千米,总落差160米,平均比降6.15%,平均流量为9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9亿立方米。

抚边河是小金川河的主源,发源于小金县与马尔康县交界处的梦笔山,由北向南流经小金县两河、抚边、木坡、八角、双柏乡、于老营乡沃日河后汇入小金川河。全长83.5千米,流域面积1932平方千米,总落差1960米,平均比降23.47%。,多年平均流量37.4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2亿立方米。

沃日河源于小金县东部与汶川、理县交界处四姑娘山脚下的长坪沟、海子沟,流经达维区的日隆、达维、日尔、沃日结斯乡,入美兴区的老营乡猛固桥,与抚边河汇合。全长70.5千米,流域面积1759平方千米,总落差1560米。平均流量为3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

水利

境内河流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小金川河流域已建成9座水电站,均为小水电,小金县境内有世界首例梯级水光蓄互补联合发电系统正式投产,标志着全球首个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在川投运。 

土壤

小金县土壤有自然土和农业土。自然土按《四川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分类暂行方案》规定,全县为褐土类、棕壤类、暗棕壤类、灰化土类、亚高山草甸土类、高山草甸土类、高山寒漠土类、潮土类、石灰岩土类、沼泽土类、冲积土类这11个土类,18个亚类,11个土属,29个土种。

暗棕壤是小金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占总土地面积25.61%。主要分布县域高山区,阳坡海拔3200(3400)~3800米范围内,暗棕壤带属山地温带及亚寒带气候;高山草甸土分布于海拔4200~4400(4600)米范围内,占总土地面积17.53%,气候为亚寒带湿润类型;高山寒漠土类分布在海拔4000(4600)~5000米的高山上部,面积125.8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15.03%。褐土类分布在海拔1750~3400米之间的阴阳坡,面积91.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0.98%。气候属高原型暖温带半干旱季风类型;棕壤类分布全县高山区阳坡海拔3200(3400)~3800(3900)米地带,面积89.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0.75%。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小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小金县有耕地12.72万亩,园地2万亩,林地426.29公万亩,草地255.05万亩,湿地0.86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3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83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7万亩。

矿产资源

小金县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龙门山华夏系、金汤弧形构造的“V”字形交接部位,伴有多期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矿产资源较丰富、分布较规律。矿产资源种类较丰富,资源潜力较大。截至2020年底,小金县已发现矿产种类23(含亚种)种,分别为金属矿产13种,非金属矿产10种。优势矿产主要为金、钨、饰面用大理岩等,其中已查明Au金属量4336千克,WO3资源量91141吨,Mo资源量11126吨,饰面用大理岩资源量524.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县域南西部、东部、北西部,南西部董家沟-落河硐-门子沟一带,以金、饰面用大理岩为主;东部海子沟-巴朗山一带,以金为主;北西部干海子-水海子-小草坝一带,以钨、为主。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末,小金县有林地面积510.8万亩,森林面积251.9万亩(不包含特殊灌木林地),森林资源覆盖率30.2%(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林草资源监测数据),森林蓄积量4020.6万立方米。2022年新增人工造林面积4000亩,育苗面积30.5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0.16%

生物资源

县境内有丰富的野生菌类和中草药资源,以赤松茸沙棘蕨苗、野生菌类等为主的天然绿色食品达170余种;还有冬虫夏草、川贝母党参天麻、当归、疏叶当归、五甲皮等名贵中药材368种。

水资源

小金县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溶水构成,无外来水和过境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4.56亿立方米。截至2010年,小金县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97.78万千瓦,年可发电量为15595万千瓦时,可开发量为73万千瓦,已开发量为14.7066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0.15%。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小金县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有药用、芳香油油料、纤维、单宁等植物。其中药用植物有147科,522属,119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其中包括珍稀植物玉龙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包括冬虫夏草、松口磨等11种。其中,青荚叶桦叶荚蒾、野燕麦、垂穗披碱草谷菜、岷江冷杉、紫果云杉黄背栎、巴郎栎、冰川茶藨子马桑华山松等均为国家保护植物。

动物

小金县共有脊椎动物有220余种。其中哺乳纲7目23科62种;鸟类12目31科142种;爬行纲2目5科13种;两栖动物2目4科8种;鱼类1目1科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5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牛蛉、金丝猴属、白唇鹿、藏马鸡小熊猫属雪豹红腹角雉、绿尾红雉、盘羊;二类保护的有毛冠鹿;三类保护动物为马鹿马麝鬣羚大灵猫金猫云豹水鹿白臀鹿斑羚属岩羊猞猁林麝兔狲红血猴水獭亚科血雉

生态功能区

小金县境内共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分别为小金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小金部分)、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宅垄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梦笔山省级森林公园。

四姑娘山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东部,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2°42′30″~102°58′40″、北纬30°54′16″~31°16′21″之间,总面积591平方千米。四姑娘山是1995年和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原始暗针叶林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大熊猫、雪豹羚牛、白唇鹿、金丝猴属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为主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以冰川为主的独特地质地貌。

自然灾害

小金县灾害性天气有干旱、低温、秋绵雨、冰雹、大风、洪涝等。尤以干旱、秋绵雨、冰雹为重。各种灾害性天气交替发生,地质灾害以地震为主。境内干旱一般有春旱、夏旱和伏旱三种,频发于3~8月;秋绵雨9月为高发月;降雹频率最高的月份是4~10月;

小金县最大的地质灾害为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致使小金县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遭受严重打击,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严重毁损,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严重,全县21个乡镇,134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2万余人全部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8.57亿元。

2024年7月19日晚,小金县美沃乡美诺村受短时强降雨影响,美诺村一组憨人沟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7月20日,已安全转移安置群众26人。经排查,2名群众失联。应急、武警、消防、公安、水务、自然资源、美沃乡等部门组织150余人的救援力量正持续开展搜救工作。

行政区划

截止2023年,小金县辖7个镇、11个乡、134个村民委员会、426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美兴镇喇嘛寺坪办公大楼4楼。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公报显示,小金县常住人口为64813人。其中,男性人口为34184人,占52.74 %;女性人口为30629人,占47.26%。人口性别比为111.61。年龄构成中,0-14岁人口占14.54%;15-59岁人口占67.51%;60岁及以上人口占17.9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17%。居住城镇的人口为24970人,占38.5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9843人,占61.47%。

民族

小金县地处青藏高原与成都平原的交汇地带,且处于藏彝走廊的核心地带之一,小金县的世居民族嘉绒藏族本身也经历过多次多民族交汇融合。小金县境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截至2022年,县域藏族占总人口的64.1%,汉族占比30.8%,回族占比3.7%,羌族占比1.1%,其他民族占比0.3%,属主要嘉绒藏区之一。嘉绒藏族是域内藏族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有少量的安多藏族,主要聚居在小金县汗牛、宅垄、别思满、八角等地。

语言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内藏族主要通行两种藏语方言:一是安多方言,二是嘉绒方言。安多方言主要通行于阿坝、红原县若尔盖县、壤塘、南坪、金川县、小金、马尔康市松潘县等地的牧区和部分农区,这种方言通常被称为牧区话。嘉绒方言主要通行于马尔康、金川、小金、理县以及黑水县、汶川的部分地区。在在《西南官话的分区(稿)》中的分区中,小金县属于西南官话川西片下的康藏小片。川西片主要分布于四川省西部的阿坝、甘孜、凉山自治州的城区及交通沿线的集镇。在这些地方,当地汉族往往会说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则往往兼通汉语。在音系上,川西片的多数方言分鼻音和边音,有卷舌声母。词汇上最明显的差别是亲属称谓。小金县音系特征具有“入声归阳平”“不分尖团”“分平翘舌”等音韵特征。

宗教信仰

小金县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宗教,唐以前,小金藏民信奉原始的苯波教,天宝后期,佛教开始传入小金,通过佛苯之争,逐步建起了寺庙,发展僧众。“清平大小金川之战”后,小金境内迁入了回、汉两族,从此有了道教伊斯兰教。民国时期,外国传教士进入懋功,传入了天主教基督教。到解放时,小金境内只有佛、伊、道三教存在,并流传至今。截止2022年,小金县境内宗教团体为小金佛教协会,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处)为小金达维寺、美兴清真寺。

佛教

公元795~797年,赤松德赞时期,西藏前弘期藏传佛教宁玛派大泽师白诺杂纳首次来嘉戎地区弘扬佛教,传播佛教,宁玛教派传入小金,使佛苯并存,随之建起了寺院,主要为今八角寺、达维寺之前身。公元1422年修建了小金县第一座正规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省多寺。公元1747年,金川县战事发生,格鲁派得以推崇,原小金苯波教及宁玛派寺庙几乎全部改为格鲁派寺庙。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小金县相继建起了八角寺、木坡寺、达维寺、结斯寺、曲尔登寺、汗牛寺等格鲁派寺庙。

伊斯兰教

乾隆两征金川后,屯兵留驻和经商到小金的回族渐多,信伊斯兰教流入。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修建了第一座清真寺。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伊斯兰教达极盛时期。1982年,清真寺批准开放,开始正常的宗教活动。

道教

从乾隆王两征金川后,小金有汉族定居,但因受当地藏族的影响,许多风俗都与藏族相似。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在小金营盘街修建第一座观音庙,取名观音阁,后陆续建了多处观音庙,道观文昌宫,抚边屯还建有城隍庙,每年的五月二十八日,各地区的汉民聚集城隍庙前,唱戏、抬轿。

经济

综述

小金县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重点打造旅游业和电子商务产业。农业发展以绿色现代化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为支柱产业,工业主要有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能源等产业部门。2022年,小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9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排名全州并列第6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682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0:19.3:62.7调整为18.6:18.6:62.8。

第一产业

小金县第一产业以绿色现代化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为支柱产业,现代化农业主要包括小金苹果葡萄、高原玫瑰、高山蔬菜、高原牦牛,特色生态产业包括花椒、道地中药材等为主的精品特色小产业。

截至2022年,小金县建成小金苹果2.5万亩、索玛花1.3万亩、酿酒葡萄1590亩、生态蔬菜2.9万亩、牦牛标准化养殖场76个,五大主导产业年产值达4.15亿元,被评为“全省蔬菜直供港澳基地试点县”,荣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2022年,新增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挂牌全省首个牦牛科技小院,高山蔬菜被评为省级三星园区,高山玫瑰、“苹果+酿酒葡萄”分别创建为州级四星级、三星级园区。截至2022年,认证绿色有机食品4个,注册涉农商标74个,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4个,5家企业、12个农特产品获得“净土阿坝”品牌授权。

花椒产业方面,小金县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小金县窝底乡作为小金花椒主产地,素有“花椒之乡”的美誉,当地花椒以大红袍、本地花椒、大金椒等品种为主,统称为“窝底红”。近年来,该县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推动花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5万余亩。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截至2023年,小金县有中药材种植公司8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家,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达11000余亩。

2022年,小金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0亿元,同比增长4.8%。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7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3万亩,经济作物5.2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1304吨;经济作物中油菜籽产量983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7267吨;园林水果产量50253吨;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7个。

第二产业

2022年,小金县工业经济降幅收窄,在清洁能源方面,水电总装机量达38.96万千瓦,太阳能光伏总装机量达14.1万千瓦、居全州第一。建成县级产业园区1个,入驻企业5家,国内首例梯级水光蓄互补联合电站试运营,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86亿元。新建上虞、新昌—小金产业园。此外,在“飞地经济”上,日尔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入驻企业5家,德阿园区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完成前期预审。

此外,小金县通过做好二产、带动一产,加快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重点推进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依托高原绿色生态资源,重点发展玫瑰精油、牛羊肉、特色果蔬饮品、野樱桃保健酒等特色产品;依托“净土阿坝”“小金出品”品牌,发展肉奶制品、菌类制品等产品。截止2022年,小金县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17家。

2022年,小金县全年工业增加值38687万元,比上年下降6.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利润总额816万元;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603万元,年末具备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4.50亿元,增长13.0%。

第三产业

小金县第三产业以零售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在打造小金县“纯净小金·户外天堂·红色家园”品牌全域旅游方面,通过传统文化加旅游、红色资源加旅游、特色农业加旅游、体育赛事加旅游、交通事业加旅游和生态环境加旅游的“六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丰富全域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其中,四姑娘山景区从山地观光向山地户外转型,构建起攀岩、攀冰、漂流、滑翔、科考、探秘、摄影、露营等方面的产业链,整个山地户外项目覆盖各大类20余个分项100余个子项,是国内唯一一个建设全科门类山地户外产业的龙头景区,获评“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和“中国最佳休闲自驾游名县”。2022年,小金县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85亿元。

小金县电商产业迅猛发展,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仓储物流中心、89个乡村两级电商服务站点,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电商扶贫特色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亿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53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6亿元,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37亿元,商品零售额6.02亿元。

经济功能区

小金县商贸物流园是一个以产业为依托、园区为载体的办公产业园,建筑面积10186平方米,建成标准厂房及办公生活用房13栋,厂房设备安装完毕并正式投产。截至2022年,有小金县千山原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小金县赞拉雪山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签订了入驻合同。

小金县高山蔬菜产业园区产业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园区内有高标准农田建设5000亩,高效灌溉2000亩,坡改梯1200亩,园区标准化育苗达到60%以上、农产品加工达到50%、蔬菜冷链率达到60%以上,建成新品种试验园、新品种示范园、蔬菜科技示范园,实现高山蔬菜科学研究和新品种推广,以及新技术示范功能;发展蔬菜标准化生态种植基地5105亩,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打造优质高山蔬菜主产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小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8所,专任教师1012人,学生在校人数8387人。其中,小学学校19所,专任教师484人;初中3所,专任教师243人;高中1所,专任教师119人;幼儿园4所,专任教师155人;特殊教育1所,专任教师11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4%,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6.3%。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8.5%,小学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学龄少年入学率98.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0%,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完成率100%。

小金中学是小金县惟一一所高完中。学校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达到40782平方米(61.17亩),目前有初、高中47个教学班,有学生2700多名,教职工17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0人,中级职称教师43人。

科学事业

2022年,小金县R\u0026D经费投入557亿元,R\u0026D研发人员21人,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全年专利申请受理数30个,审批通过专利25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42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8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年末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396张,卫生机构人员数561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506人,执业(助理)医师59人,注册护师、护士163人。卫生防疫人员36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5‰。小金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48年,位于小金县美兴镇石灰村,是“西部重症医学专科联盟”成员,2012年1月四川省卫生厅正式批准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小金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藏量64372册,体育馆1个,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100%。全县18个乡镇,每个乡镇建有一个综合文化站。其中,小金县图书馆含直属分馆包括阿来书屋、红色书屋、城市书坊。

小金县红色书屋是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图书馆、小金县图书馆与小金县邮政分公司共同打造的,对外免费开放,红色书屋位小金县红军会师广场,是四川长征路线上的首家“红色书屋”。红色书屋现共有红色书籍1200余册,除了有纸质图书,还配置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设备,内置海量数字文化节目。

体育事业

2022年,小金县举办阿坝-甘孜藏族自治州“两州八县”第七届民族团结篮球友谊联赛,小金男篮、女篮分别获得冠军、亚军。此外,小金县重点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将红色文化、户外运动和山地越野比赛融合,建立了全国首个山地户外运动旅游标准,完成“四姑娘山登山攀冰攀岩运动区”等4个户外基地,建成了冰瀑长廊、攀登乐园等重大项目,开辟了40余条户外运动精品线路,举办了“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越野挑战赛”“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四姑娘山攀冰节”“山地户外国际论坛”等一系列赛事和研究活动,小金县被评为“四川省山地户外运动基地”。

小金县体育馆是小金县域内唯一的体育馆,该馆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石灰村,总占地面积7459平方米,室外一个1860平方米的公共活动区域,室内篮球场,全年15万人次在这个体育馆进行健身活动。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末,小金县大气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优良率达100%;小金川新格松矶砂场断面、抚边河马鞍桥断面、沃日河猛固桥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水质达标率 100%;3个县城和1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水质达标率 100%;城区功能区噪声达标率达 10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持续优良。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86%、森林覆盖率达37.82%。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小金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参加养老保险人数46870人,比上年下降6.9%;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7741人,下降2.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909人,增长6.7%。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443人,下降25.5%。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06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680人/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790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48人,农村低保标准480人/元/月。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365床。农村特困人员422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92人,集中供养率20.5%。

交通

综述

小金县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相对滞后。公路设施上有国道350线、351线贯穿全境,同时也是雪山草地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川西旅游大、小西环线的必经通道。小金县交通“点线面”结合构建的现代“交通网”初步形成。成为小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公路

小金县境内有多条公路干线贯穿,截至2020年,小金县境内各类公路通车里程达1454.8千米。其中,国道有G350线、G351,总长139千米;省道为S217、S451、S450这3条,总里程213千米;县道1条28千米;乡道5条85.8千米;美汗路52.6千米;村道132条896.3千米,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均达100%。这些公路干线连接了小金县与周边县市。

小金县境内共有县级客运站一座,为小金客运站,该站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售票室30平方米,停车坪1000平方米,其他设施470平方米。现有九寨运业小金分公司、岷江运业小金分公司共24辆大客参营,日客运量140人。开通客运班线5条。

铁路

小金县境内有一条在建铁路,名为都四铁路。该铁路起于成灌高铁都江堰站,止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线路全长123.18千米,全线共设车站12座,正线为双线,行车最高速度120千米/小时,齿轨路段30千米/小时。该线路是全国首个山地轨道交通项目,已于2021年10月19日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可直接在都江堰站换乘山地轨道交通,前往阿坝州四姑娘山旅游。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小金县开通城乡公交7条、农村客运公交24辆、农村客运出租车77辆,建成三级客运站2个、乡镇四级运站12个、村级招呼站132个。

人文

综述

在小金县内藏、羌、回、汉等民族联袂而居,孕育出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其锅庄粗犷豪迈,汗牛乡布扎戏,在长久的时间流逝中基本保留了其原始的艺术形态,被称为“现代戏剧的雏形”。别斯满嘉绒藏族服饰在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色彩和制作风格。此外,境内有多处包括两河口会议纪念馆、沃日土司官寨经楼与在内的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这些嘉绒藏族民俗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小金多元的绚丽风彩。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小金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

两河口会议纪念馆

两河口会议会址位于县城北70千米两河口的关帝庙。该庙建于清代,是以四合院为主体的群体建筑,由山门、正殿、左右厢房、后殿组成,占地面积2413平方米。现仅存正殿后的三间瓦房小庙,单檐悬山式屋顶,上施小青瓦,木结构穿斗式梁架二穿用4柱,面阔3间6米,进深6.25米,通高5米。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此召开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该遗址是著名的革命纪念地,2006年7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沃日土司官寨

沃日土司官寨,历史上是乾隆清平大小金川之战的重要战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城东部,距县城18千米。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沃日安抚司所建。“沃日”,藏语领地之意。官寨遗址,主要是指南经楼和碉楼。碉楼城堡通高19米,是迄今川西北高原最高的碉楼。为四角形木石结构,坐西向东,外部保存完整,而内里的木架已无存,整体呈台锥形。经楼原有两座,现存的是南经楼,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重建,南经楼为石木结构,南经楼墙体厚达3米,是一座五层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的单体建筑。它坐西向东,呈长方形,占地79.5平方米,系汉藏风格合一的建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金县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计109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

藏族编织

藏族编织和挑花刺绣工艺主要分布在嘉绒藏区,将羊毛、牛绒、麻,用手工搓绞成细线,然后织成子、麻布,剪裁后缝制成衣服、毪衫。明清年间,汉区的彩色绵线、丝线进入藏区,嘉绒地区就有了编织花腰带和挑花刺绣工艺。嘉绒藏族编织工艺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分为:毛编织类、麻编织类、棉织类三个小类。嘉绒藏族织绣工艺将传统编织工艺与挑花刺绣工艺融为一体,自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完整体系。就编织工艺而言,毛、麻、布编织应有尽有;就挑花刺绣工艺而言,技法多样。其图案,多为现实生活中的自然花草、动物等,也有藏族传统的吉祥八宝、大鹏鸟、雍仲等象征符号。不同的绣技有一种绣法绣成的织品,如盘金绣和插针绣,其绣品显得富丽华贵,挑花细腻精巧。

锅庄(马尔锅庄)

马尔锅庄是嘉绒地区古老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主要分布于小金县城西14千米处的宅垄镇马尔村,马尔锅庄属于锅庄舞的一种形式,从苯教在小金县传播开始就逐步形成,经过长期传承繁衍,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律动体系,并呈现出嘉绒藏族文化的特质。马尔锅庄最初为苯教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民俗舞蹈,分大锅庄和小锅庄,大锅庄主要用于重大的活动仪式,庆贺婚礼、欢庆节日等。小锅庄的形式则带有随意性的歌舞形式。“马尔锅庄”的唱词结构格律严谨,以韵律为主,词句结构为七字句式和八字句式,曲调为五声阶和七声阶,因而旋律高低起伏不大,优美流畅,节奏轻快。

习俗

传统节庆

每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四)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传统朝山会,届时数千名藏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手捧哈达,来到四姑娘山朝山坪,用传统庄严的仪式和民族歌舞,向斯古拉神山转山祈福。朝山文化的本质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四姑娘山朝山文化要追溯到1400多年前,苯波教传入阿坝地区,该教认为万物都有”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因此,当地藏族群众一直视四姑娘山为庇佑地方平安的山神。地区举办朝山会可追溯到300多年前。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三、初四两天,四姑娘山附近“四寨两索的人们会到四姑娘山举行朝山仪式,人们称之为"四姑娘山朝山会”,藏名"旦木泽”。三百多年前,“四寨两索”的头人轮流主持朝山会,具体负责祭祀活动,每六年为一个周期。

川西北嘉绒藏歌会是展示嘉绒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活动,近几年,小金县都会在四姑娘山举办中国小金·川西北嘉绒藏歌会。整台演出以独唱、二重唱、多声部组合、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构成,该歌会是嘉绒藏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具特色的藏族民歌展演盛会。

服饰习俗

小金县藏族特色服装要数当地人常穿的木衫,是用牛毛或羊毛纺线织布裁剪而成的,边上镶有藏族人最喜欢的“万”字金边。颜色大多为黑白两色,穿在身上既能防雨又能耐寒。小金县服饰中,尤以嘉绒别斯满服饰最为出名。该服饰因清乾隆出兵金川,在当地建立别斯满屯而得名。别斯满服饰从造型及刺绣风格上充满藏族和满族服饰色彩。在挑花刺绣上除了保留传统几何、花卉、雍忠等图案外,还借鉴了满服刺绣风格,增加了鸟兽、山川、河流、福寿等图案。其丝线色泽搭配突破传统大对比色调,色泽更加优雅和流畅,让别斯满地区的服饰在嘉绒地区独树一帜、独具魅力。

艺术

歌舞

“布扎舞”是“羌姆”的别称,羌姆源于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寂护桑耶寺奠基仪式时,以密宗《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中有关金刚舞的描述为范本,结合本土宗教祭祀舞蹈和民间舞蹈编创,逐步演变为寺院驱鬼逐邪的法舞。公元八世纪,“羌姆”就此传入汗牛大哇寺。每年正月十五,汗牛大哇寺举行祈愿大法会时都会跳“布扎舞”,演出时间约3小时。乐曲演奏主要以莽筒、、鼓、铙、海螺、撒拉子(唢呐)为主,铙和鼓的敲击者多由僧人执掌,汗牛布扎舞在内容上,比传统藏戏更具有故事性,表演形式多样化;在结构上,环环相扣,首尾呼应,体现完整性;形式上,具有独特性,尤其是刀枪舞部分,在藏区独一无二。

德勒布又名出征舞。来源于嘉绒藏地一段著名的悲壮史实,十八世纪中叶,巴勒布(今尼泊尔)的廓尔喀族入侵中国后藏,他们掠牲畜,杀藏民,焚房屋,这引起嘉绒藏民的众怒。清廷战令甫到,这些刚烈格萨尔王的后代,迅速组织起一支3000多人的中国远征军南下抗击入侵者。一年后,嘉绒人终于把廓尔喀族人驱逐出境,但自己也伤亡惨重。德勒布就是以这场战争为背景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史诗性舞蹈。舞台表演时,十多名高大的舞者身披短披肩,脚蹬高腰藏靴,背弓箭,挂短刀,戴护环,做张弓拉箭、瞄准射击等舞蹈动作,表达粗犷、浑厚、神勇、尚武的特点。

戏剧

抚边大坪村所表演的藏戏属安多藏戏,1949年由白玉寺活佛日格洛传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抚边乡大坪村,传入剧目为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赛马称王》,于十月初一开始活动。藏族人民将格萨尔王的英雄事迹编入藏戏,世世代代表演他,赞颂他。大坪村人们在表演剧目时,通过鼓、钹、莽筒、海螺、唢呐的敲击、吹奏,配合演员的台步,明亮的唱腔,来展示格萨尔王了一生征战中的英雄故事。

饮食

小金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嘉绒藏区之一,藏族民族占比较高,所以当地饮食习惯以藏区传统饮食为主。小金地区在饮食方面,以当地产稞麦、小麦、玉米、胡豆、豌豆、荞麦等为主,当地人喜食牛肉、酥油奶渣等,喜饮茶。此外,小金县境内盛产野牦牛藏猪苹果、松茸、沙棘等特色食材,小金饮食以此为主要原料,有机结合川菜与西式烹技艺,创新出小金地方风味菜。

松茸,学名松茸,小金县的松茸生长于海拔3000~3800米的高山丛林地带,色泽鲜明,体形肥大,菌肉白嫩肥厚,质地细腻,肉质紧实,口感极佳,非常适合做刺身,能最大程度地保持松茸的口感、香气及营养成分和食疗价值。制作工艺上将新鲜松茸用水洗净表面泥沙,干水分,削除菌柄根部,切成0.3厘米的厚片,放入4℃的恒温箱中冷藏15分钟。 酱油入碟,加入青芥末膏、红小米辣丁、青小米辣丁制成蘸碟。 该菜品质地脆爽,具有松茸特有的菌香。

小金县达维镇将山东平阴玫瑰与当地的野玫瑰嫁接,创造出新的玫瑰品种“金山玫瑰”。小金玫瑰花朵硕大、花瓣多,颜色鲜艳,香气馥郁而绵延不绝,特别适合做菜、做酱。制作工艺上,先将牦牛肉切成厚约0.2厘米的大片,加入食盐、料酒、姜片、葱段拌匀,码味30分钟,入油中炸至酥香、色泽棕黄时捞出。 锅置火上,入清水、食盐、白糖糖色、料酒、牦牛肉片,小火收汁浓稠,放入小金玫瑰花酱和匀入味,起锅晾凉,即可食用。

小金县沙龙乡放养的半野血藏猪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以天然的野草、野果、藤茎和名贵的松茸、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中草药为食,所以放养的猪肉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用它制作的风干排骨色泽红润,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制作工艺上将高原藏猪风干排骨洗净,焯水后捞出、洗净。 锅置火上,加水和排骨、香香草、食盐、花椒、料酒浸泡20分钟,煮至成熟,捞出后斩成7~8厘米的段,装入盘中,点缀香菜即成。

地方特产

小金苹果

小金苹果于1984年在全省苹果评比会上获第一名,后被称为“苹果之乡”,并在河谷地带普遍种植,小金县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水土资源,造就了小金苹果果大色鲜、味美香甜等优势,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2016年3月3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小金苹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小金松茸

小金松茸是全国松茸四大产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特产。小金松茸1985年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主要以鲜菇为主,年产量可达30吨左右。小金松茸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3800米的亚热带半干旱河谷气候区高山向阳坡面,植被绝大多数为高山栎,少量为混交林,林下郁蔽度绝大多数为60%~70%。小金县的松茸,色泽鲜明,体形肥大。形若伞状,菌盖呈褐色,菌柄白色,均有纤维状,茸毛鳞片。菌肉白嫩肥厚,质地细腻,口感极佳,并有浓郁的香气及丰富的营养价值。

小金贝母

贝母属是根草本植物,具有润肺等功效,其鳞茎形状类似百合,系指贝母的根部。贝母可分为不同的品种,如尖松贝、平贝、油贝、折贝、黄贝、小碎贝和青贝等,其中以尖松贝品质最好。小金县出产的贝母也有不同的品种,如暗紫贝、甘肃青贝和浓密贝母等,都属野生。小金贝母主要分布在小金县的崇德乡木坡乡抚边乡、两河乡、结斯乡美沃乡和日隆镇等乡镇,最高产量达到了6017公斤。

小金高原玫瑰

小金县积极推动高原玫瑰种植产业的发展,目前已种植高原玫瑰1.2万余亩,年产鲜花400余吨。主要种植有大马士革、金山玫瑰等10余个品种。小金高原玫瑰独具特色和优势。这些玫瑰种植在海拔2800米至3400米的山上,同时,玫瑰的肥料主要来自当地的农家肥,如猪粪、羊粪和牛粪等,这保证了玫瑰产品质量的高水平,使其成为绿色有机的优质产品。

风景名胜

综述

小金县具有丰富的文旅资源,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红色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还有以世界自然遗产四姑娘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以“四山四桥四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官寨村”为代表的汉藏风格建筑。全县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

重要景点

四姑娘山景区

四姑娘山位于位于小金县东部,地貌较为复杂,包括干旱河谷(半干旱河谷)地貌、高山地貌和极高山地貌。核心景点包括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大姑娘山。幺妹峰是四姑娘山的主峰,海拔6250米,为邛崃山脉最高峰,四川省第二高峰。景区内有85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终年积雪,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1982年,四姑娘山被列为中国十大登山名山之一;1994年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纳入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2001年成为中国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2005年被批准为中国国家级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被列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

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2000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该公园集观光休闲体验、度假养生、自然体验教育、红色文化体验为一体,重点包括森林景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与森林生态文化体验教育。森林覆盖率高达72.7%,阴离子日平均值每立方厘米在10917个以上,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录。

两河口风景旅游区

两河口风景区位于小金县两河乡境内,海拔2750~5200米,S210(卓小公路)贯穿景区,距小金县城70千米,距马尔康市70千米,景区以红色和生态旅游组成,主要有“三沟一址一墓”等景区,即玛嘉沟、虹桥沟、霸王沟、两河口会议会址和红军长征烈士墓,总面积480多平方千米。景区内气候、土壤、植被复杂多样,垂直带谱典型完整,产生了景观多样性,集峡谷、高山、极高山、台地、沟壑、巨峰、飞瀑、湖泊、冰川等多种自然景观于一身,表现出雄、奇、峻、用、幽等景观特征。

抚边旅游区

抚边旅游区位于小金县中部,距小金县城43千米,由大坪和墨龙沟两个景区组成,是小金县唯一的安多藏族聚居地和嘉绒藏族聚居区,景区由嘉绒藏区的知名宗教圣山“索乌山”“萨武神山”、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迹和清代乾隆清平大小金川之战的古城遗址、古战场遗址、高山湖泊等景观组成。

沃日官寨

沃日官寨位于小金县沃日镇,始建于清代早期。整个官寨依山傍水,由主楼、经楼、碉楼等组成。南有雄峻险峰,北临陡峭悬崖,西边不远处是龙灯碉,沃日河自东向西流经脚下,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村口保存相对完好的沃日土司经楼和碉楼,始建于清代早期,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西头龙灯碉的残垣断壁,是爱新觉罗·弘历征战大小金川古战场遗址。沃日官寨不仅见证了土司制度的兴衰,也是乾隆皇帝征战大、小金川古战场的重要历史遗址之一。

四山四桥四遗址

小金县是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称作 “四山、四桥、四遗址”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四山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座雪山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第二座雪山梦笔雪山,虹桥山与抚边乡附近的象鼻山。四桥包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四方面军成功会师的达维会师桥,红军与中国国民党军队激战的猛固桥,马鞍桥和三关桥。而四遗址则分别指达维喇嘛寺,美兴镇天主教堂,四方台子和城隍庙以及最重要的中央红军组织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即“懋功会议”)的遗址——“两河口政治局会议”遗址。

重要人物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小金县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6月,小金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3月,小金县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1年5月,小金县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2020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021年8月,小金县入选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2021年9月,小金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名单

2021年12月,小金县获评四川省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12月,小金县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参考资料

赏在小金,食在小金 | 关于小金县的地域文化 .小金县旅游发展局头条号官方账号.2023-10-04

基本县情.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小金县.四川省气象局.2023-10-20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27

小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   .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经济发展情况.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旅游景点.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政府信息公开.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小金县人民政府.天地图.2023-10-17

小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24

高原公路上的平安天使 .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历史沿革.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小金县做好“6道加法”加速全域旅游经济.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05

小金县精心谋划2022年产业高质量发展 .潇湘晨报.2023-10-20

小金县2022年经济指标情况.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小金县织密交通网铺就乡村振兴路.小金县政府办.2023-10-04

地理环境.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地震带上的世界级景观聚集地.红框里的中国(《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官方账号).2023-10-20

全球首个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在川投运 .金台资讯.2023-10-06

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国土调查成果共享应用服务平台.2023-10-05

小金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小金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公告.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06

阿坝州建州70年:2022年,小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9亿元.今日头条.2023-09-28

小金县城市特征.经济带网.2023-10-06

小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小金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四川小金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玉龙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10-20

官号描述.小金县林业和草原局.2023-10-20

相约小金,共赴四川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 | 动物的生态园 .畅游小金.2023-10-20

小金县人民政府关于小金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公示.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20

保护区简介 .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023-10-06

四川阿坝州小金县一村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 2人失联.百家号.2024-07-21

姚奇杰.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小金县四大班子领导看望慰问教育工作者.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刘明刚.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刘显凡当选为小金县政协主席.今日头条.2023-09-28

小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 .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小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 .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小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 .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人口民族.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小金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3-10-24

社会发展情况.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04

小金县扎实推进绿色农业加快发展.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20

风劲帆满图新志 砥砺奋进启新程——小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小金青年.2023-10-06

小金县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扶持办法 .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06

小金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稳定增收.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06

小金县窝底乡花椒产业发展小记.阿坝日报.2023-10-06

小药材种出致富“良方”——小金县中药材种植见闻.阿坝日报.2023-10-06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20

立足资源禀赋 厚植产业优势----小金县现代农业园区典型带动效果显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2023-10-25

小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24

全域兴旅山水美 繁花似锦满目春——小金县全域旅游发展纪实.阿坝日报.2023-10-20

小金县商贸物流园首家企业正式投入运营.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06

阿坝州小金县高山蔬菜园区立足资源创特色.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3-10-06

小金中学.四川中考升学网.2023-10-04

小金县人民医院简介.小金县人民医院.2023-10-04

文化发展情况.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小金县打造四川长征路线上的首家“红色书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24

阿坝小金:加快打造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 .度看四川(四川中心官方账号).2023-10-20

四川小金:户外运动依托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新发展 .四川全媒体.2023-10-20

小金县体育馆.四川省体育局.2023-10-06

一绿赢千金 以绿助振兴—— 小金县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助力高质量发展.阿坝日报.2023-10-20

如今的小金:通路又通心 富村又富民 .交通运输部.2023-10-06

“十二五”期间,小金累计投入17.8亿元,公路建设由普及向提高、由数量向质量发展转变——小金交通建设驶入跨越发展“快车道”.四川经济报.2023-10-06

全国路况.路况地图.2023-10-06

小金县客运站简介及班车班次信息表.阿坝州交通运输局.2023-10-06

都江堰—四姑娘山 全国首个山地轨道交通项目迎来新进展 .锦观新闻.2023-10-04

都江堰⇔四姑娘山!全国首条山地轨道开始盾构施工,预计2026年全线建成.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3

两河口会议纪念馆.全国红色景点信息服务平台.2023-10-0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2023-10-20

马尔锅庄.阿坝日报.2023-10-20

小金县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国家文物局.2023-09-28

天主教堂.全国红色景点信息服务平台.2023-10-04

达维喇嘛寺.全国红色景点信息服务平台.2023-10-04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地.全国红色景点信息服务平台.2023-10-04

法院党建 | 党史每周一典㉔:红军长征在小金之红色遗址合集.澎湃新闻.2023-10-04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文物局.2023-10-04

最全最新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来了! .红延安在线.2023-10-20

沃日土司官寨的前世今生.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04

阿坝州公布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扩展项目名录.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9-28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3-09-28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法邦网.2023-09-28

非遗天下 | 小金:再现别斯满的美丽 .四川经济日报.2023-09-28

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10-04

【小金】四姑娘山的传说、朝山会还有你想知道的这些 .方志四川.2023-10-20

非遗传承----小金县传统技艺.小金县图书馆 .2023-10-04

四川阿坝: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尔锅庄.中新社图片网.2023-10-20

阿坝州小金县2019年四姑娘山传统朝山会启幕.今日头条.2023-09-28

四川小金县举办中国小金·川西北嘉绒藏歌会-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9-28

非遗走秀大片上演 领略嘉绒藏族别斯满服饰之美 .四川新闻广播.2023-10-04

非遗日历 | 别斯满服饰.四川非遗.2023-10-20

【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遇见非遗, 汗牛布扎舞 .小金青年.2023-10-20

高山上的﹃德勒布﹄.凤凰新闻(华西都市报).2023-10-04

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遇见非遗,德勒布 .畅游小金.2023-10-04

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遇见非遗, 大坪藏戏 .畅游小金.2023-10-04

小金大坪:格萨尔王藏戏.四川经济日报.2023-10-24

小金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3-10-04

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遇见小金 · 味道 .畅游小金.2023-10-04

小金苹果.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小金县:“丰收节”上共享“苹果”经济大餐.四川经济网.2023-09-28

小金松茸.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小金贝母简介.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小金高原玫瑰.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四川小金:以建设“五个小金”为统揽 让文旅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国旅游报.2023-09-28

了解四姑娘山.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023-05-04

四姑娘山风景区.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023-05-04

我市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名录-北纬网(雅安新闻网).北纬网.2023-10-04

四川两个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获批,均在阿坝州 -四川新闻-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2023-10-04

两河口风景区.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30

「风物」小金沃日土司官寨 .方志四川.2023-10-20

小金县精品旅游村寨之土司文化 田园风光——官寨村.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10-04

法院党建 | 党史每周一典㉔:红军长征在小金之红色遗址合集 .小金法院.2023-10-20

范远泰.中国小康网《小康》杂志社.2023-10-06

四川公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及创建名单.四川新闻网.2023-09-28

中宣部等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中国文明网.2023-10-04

政治建设情况.小金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国家和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出炉,四川有50个.四川在线.2023-09-27

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拟认定名单公示!看看有你的家乡吗?.四川在线 .2023-10-04

四川10地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镇(乡).中宏网四川.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