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阎敬铭

阎敬铭

阎敬铭(1817年—1892年),字丹初,陕西朝邑(今大荔县朝邑镇)人,晚清时期大臣。

阎敬铭出身农家,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阎敬铭考中进士,选任为庶吉士,后改任户部主事。咸丰九年(1859年),阎敬铭在湖北巡抚胡林翼的邀请下到湖北总司粮台任职,由主事升任郎中,四品京堂,后又升任湖北按察使。。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巡抚严树森推举阎敬铭为湖北布政使并管理粮台;同年,阎敬铭主政山东省,主政期间,阎敬铭整顿吏治,筹集军饷,招募兵勇,先后镇压了起义军黑旗军捻军。同治六年(1867年)阎敬铭辞官回乡,谢绝出任工部侍郎之职。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省发生灾荒,阎敬铭奉命视察赈务,参劾段鼎耀贪污。光绪八年(1882年)出任户部尚书,兼署理兵部尚书,处理新疆屯田事宜。光绪十年(1884年),阎敬铭升任军机大臣,后接连晋升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管理户部,因谏阻复建圆明园,触怒慈禧太后,阎敬铭以年老为由请辞军机大臣。两年后虽得以官复原职,但阎敬铭仍坚持辞官4次,最后得以获准。光绪十八年(1892年)阎敬铭病逝,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介”。

曾国藩曾评价阎敬铭为官清廉正直,不辞辛苦,而且不会随便诽谤别人,阎敬铭是中国历史潮流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阎敬铭出生在朝邑县城西面的南寨子村,父亲阎铁是一个商人,年轻时以贩盐为业,后开了个杂货铺,有了积蓄后购置了土地。父亲尊重读书人,阎敬铭一直居家读书,接受儒家正统思想和观念的熏陶,还熟悉农耕,稼穑。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八岁的阎敬铭中得举人,后阎敬铭三次会试不中,阎敬铭参加了大挑,但是大挑有外貌要求,阎敬铭有高低眼,身高也不够,所以只有用心读书参加会试,直到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阎敬铭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在庶常馆学习三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阎敬铭任户部福建司主事,期间母亲病逝,阎敬铭回乡守制二十七个月。阎敬铭任福建司主事十年,在任时办事认真,不容疏忽违章。

赴鄂任事

胡林翼任湖北巡抚时邀请阎敬铭相助,咸丰九年(1859年)阎敬铭被紧急调任湖北总司粮台营务。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阎敬铭与道员邢高魁带队到东乡缴办土匪,擒得匪首何致祥,阎敬铭有功升任郎中。咸丰十一年(1861年),阎敬铭在安徽的怀远和桐城市时驰援有功,诏以四品京堂,先换顶戴。三月,胡林翼举荐阎敬铭任湖北按察使。当时湖南省战乱,乡试延期,阎敬铭作为考官和另外一个考官回到北京。同治元年(1862年),严树森继任湖北巡抚,他推荐阎敬铭代理湖北布政使。阎敬铭父亲去世,总督王佳·官文批准阎敬铭百日假治丧,假满后回到湖北专办粮台的事。十月,阎敬铭奉命代理山东省盐运使,赏二品顶戴,代理山东巡抚

主政山东

同治二年(1863年),阎敬铭到山东赴任,当时山东匪患有捻军、幅军,阎敬铭派总兵保德等到新泰市邹城市曲阜市阳谷县聊城市进攻捻军和幅军,派按察使丁宝桢进攻东昌宋景诗起义军。阎敬铭守丧期满后任山东巡抚,他以山东省的军务平息,请求返回原籍为父母守孝朝廷没有允许。同治三年(1864年),阎敬铭奏请将沂、、曹、济四地停止农民的田亩捐,捐官的方式也要改变。同年五月,向朝廷陈述了山东的吏治情况,表示绿营荒废很久,突然裁兵怕军心不稳,现在的士兵都是乌合之众,士兵的强大要看将领,如果要将军队做强就要先培养将领。北边智勇双全当属呼尔拉特·多隆阿,在他的军队中选一些忠勇之士就可以,现在捻军得势,用乡里的钱财发军饷,将耕种的农民培养成兵,这样做只有坏处,阎敬铭整顿吏治弹劾了州、县官大概一百多人。他还表示来之前就知道山东剿匪很艰难,做起来更难,需要努力用心去做。

同治四年(1865年),捻军在山东曹州杀死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阎敬铭亲自到东昌督师,在黄河边防增加了炮船,并派总兵杨飞熊在滕县设防。命令知府惠广所带领的部队,只要是捻军到过的地方都要搜捕余匪。同治五年(1866年),阎敬铭再次到东平县督师,派道员文彬带领团练和捻军作战,和钦差大臣曾国藩商定如何在黄河和运河设防。阎敬铭亲自巡河督军,在野外吃住四天四夜。同治五年(1866年),阎敬铭因失察之罪,在不改变任职的情况下降为三品顶戴。同年九月,肥城市张积中谋乱,不接受和平解决,阎敬铭命令按察使潘鼎新兼顾河防,自己抽调运河的防军去肥城围剿,仅用十日就平定叛乱;阎敬铭因功赏还二品顶戴。阎敬铭以生病为由请辞,朝廷特赦他一个月的假;不久,阎敬铭又上奏请求换人接替自己上任,朝廷又准许他三个月的假。

奉旨稽查

同治六年(1867年),阎敬铭再次以生病为由请辞,朝廷准许;辞职后的阎敬铭暂住虞乡县城外的屯里村,时常往返解州镇运城市和家乡朝邑。两年后,朝廷任命阎敬铭为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他又以生病为由请辞。阎敬铭回乡后,在家里耕种庄稼,读书写字,开馆讲学。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灾荒严重,大学士李鸿藻向皇太后慈禧推荐阎敬铭协办赈务,阎敬铭任工部侍郎,奉命稽查山西的赈务。阎敬铭在山西任职期间,他弹劾知州段鼎耀贪污,后又上书请奏裁减山西、陕西省等省份的差徭;又追加弹劾四川省查办事件的恩承、童华沿途骚扰,并将所过地主支应帐呈阅,未按圣旨要求严议。

整顿户部

光绪八年(1882年)阎敬铭出任户部尚书,他弹劾广东省布政使姚觐元,湖北荆宜施道董俊翰、候补道杨鸿典因在前一任官职声名贪劣,阎敬铭请旨罢黜他们。次年正月,阎敬铭任兵部尚书,允许在紫禁城骑马。后朝廷命阎敬铭参与云南军费报销案的调查和疏理新疆南北两路屯田事宜。光绪十年(1884年)阎敬铭考虑屯田抵饷,每年只节省几十万钱,如果不裁兵,始终难以为继,因此阎敬铭提出“定饷额、定兵额、一事权”。

中法战争失败,慈禧以贻误战机之名罢免了恭亲王奕䜣。阎敬铭和爱新觉罗·世铎户部尚书觉尔察·额勒和布刑部尚书张之成一起升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并晋升协办大学士。光绪十一年(1885年)阎敬铭升任东阁大学士,管理户部,获赐黄马褂。慈禧想要修复圆明园,阎敬铭却提出治国要以节约为本,慈禧大怒,将阎敬铭革职留任,阎敬铭以年老不堪重任为由,请辞军机大臣。光绪十三年(1887年)阎敬铭官复原职,他四次请求辞官才得到允许。

辞官归乡

光绪十四年(1888年)阎敬铭辞官后,允许他在京城安心养病,阎敬铭奏请回老家。光绪十八年(1892年)阎敬铭病逝,朝廷追赠他太子少保,谥号“文介”。

为官举措

政治

阎敬铭在山东省整饬吏治,严行清算交代并采取了划分新旧案,重新规定汇奏制度,严参违纪官员等措施,严格捐纳,清理词讼,重视士绅,抚恤灾黎,当代学者党旺旺认为,阎敬铭整饬吏治以恤农为主要目的和尺度,以整饬吏治为恤农的实现途径为抓手,恤农固本。山西的灾情不仅对生活造成影响,对社会生产也带来了危机。阎敬铭上任扣,全面了解灾情,先向朝迁请求拨给粮款,得到粮食后先运到粮食稀缺的灾区。惩治贪占救济粮的官员,旱灾好转后,阎敬名上奏减免差徭,并积级组织灾后重建。阎敬铭还制定了《备荒章程》来警示后人预防旱灾的发生,阎敬铭的积极作为对于缓解灾情,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军事

阎敬铭在山东省筹集剿捻饷采用了奖励经征全完官吏,抽收厘金,提海关税收,劝捐本地官绅等措施,使山东军费增加,为剿捻的军费开支提供支持。阎敬铭在山东整顿勇营采取了招募新勇并规范山东勇营制,编练马队,添设炮船,还规范团练等措施,山东的团练重新归于官方控制,为后面的攻剿做好准备。阎敬铭在任时先剿土捻,后积极配合僧格林沁曾国藩围剿捻军,虽没有消灭捻军,但阎敬铭对剿灭捻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

在山东整理财政,采用追缴积欠,奖励催科,漕粮改征,关税厘金治理等措施,当代学者认为阎敬铭阎敬铭对于东省的经济发展尽心尽力,他能够统筹百姓与国家利益,为百姓谋福利。同治二年,山东省的全年库收达到过 180 余万两,为十年来最高水平,还得到了户部的表彰,以阎敬铭的才能和为人定能使山东的经济有所改善,其在户部任职期间的成绩就足以证明他是个杰出的理财家。户部任职时,阎敬铭严惩贪官,重用清官,进行公开办公,制定章程,开源节流,云南省报销案件的审理,新疆事件阎敬铭提出了三条建议和屯田制度,这一系措施让户部的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到光绪十四年,户部岁入款有很大的提高。

人物著作

《阎敬铭朋友书札》是整理阎敬铭入仕前,至阎敬铭晚年辞官归里后往来信函和写给他儿子的家书,内容涵盖了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以阎敬铭为中心的历史资料集合。

历史评价

清朝官员胡林翼评价阎敬铭长得不好看,但是心有大志,事实也证明他的心胸开阔。

清朝官员曾国藩评价阎敬铭,为官清廉正直,不辞辛苦,而且不会随便诽谤别人。

民国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评价阎敬铭,光绪和宣统时期,政权不稳,当时也没有什么办法,阎敬铭质朴、张之万练达、鹿传霖廉洁、林绍年耿直,他们在治国,治军都有成绩和建树。阎敬铭最初也希望皇帝对主政,但是形势所限,没有让他如愿,世人感到惋惜。

家庭成员

父亲:阎铁,商人

长子:阎吉,为增生。

次子:阎廼林,为荫生,曾任太常寺典簿

三子:阎廼竹,字成叔,为光绪癸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曾署山西河东道道员。

轶事典故

为人耿介

阎敬铭代理湖北布政使时,他的上司两湖总督王佳·官文的亲信武某弁,在省城很嚣张,一天,某弁率亲兵闯入民家,要强奸这家的女儿,女儿不从,某弁把人杀了还逃跑了。之后,这家的父母状告某弁,接案的官员都不敢过问,阎敬铭听后晋见官文,某弁知道阎敬铭不能饶恕他,请官文帮自己,官文对下边的人说只要是阎敬铭找他就说他病了,阎敬铭便在官文的行署住了三天三夜,后官文找来严树森,李宗寿调停,阎敬铭却只要求处斩某弁。官文对阎敬铭下跪都没有答应。严树森在旁劝解,阎敬铭与官文约定革掉某弁的职务,押回原籍并立即执行。王佳·官文答应后叫某弁出来时,阎敬铭却变挂,将某弁打四十大棍立即发遣。事情办完后阎敬铭到官文处谢罪。此后官文对阎敬更敬畏并密保他做山东巡抚

罢免县官

阎敬铭微服私访经过潼关县时,住在客店中,有一件新任的县官也住在这些店里,县官前呼后拥,还要求阎敬铭主仆搬出上房,阎敬铭不想暴露身份,住进小房间后便注意观察新县官的行为。新县官入住后,叫地方小吏找来歌伎,载歌载舞,吃酒行乐,还在正厅悬挂“××县正印某”的大红灯笼,阎敬铭的仆人看不一下,在小房门口悬挂宰相阎的大红灯笼,县官看到后到阎敬铭房门口下跪请罪,阎敬铭询问他去哪个县上任,有没有任命书,阎敬铭接过任命书看过后就撕掉,当即罢免县官的职位。

巧训子侄

清朝光绪年间,阎敬铭对子侄管教严格,不允许染上恶习。 阎敬铭在京得知子侄在家乡欺凌乡里,便修书给这位子侄,让他转告村中的管事人,将赵渡镇的巷道两边住宅后移,巷道拓宽。村里的人不解,又怕阎敬铭说村民不听话,便央求这位子侄到京中探问。子侄来到京城后,阎敬铭对他教训道,赵渡镇的巷道太小,你横行不便,所以才让百姓移宅让道,好便于你横行。子侄听到认错悔改。阎敬铭看到子侄的悔意便表示既然你不横行了,那赵渡镇的巷道就不用改了,百姓就免受其害。

墓葬与纪念

阎公祠

阎公祠位于大历县朝邑镇南寨子村,丰图义仓是阎敬铭倡议修建的,光绪二十六年发生饥荒,丰图义仓救了灾民,邑人为了纪念和感恩阎敬铭,在仓西修建阎公祠。

阎敬铭宅院

阎敬铭位于陕西朝邑,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是两进两院式,院落是对称布局,院内有石雕、砖雕、木雕。20世纪50年代因修三门峡市水库被拆,1997年经过查考,2004年由阎敬铭族人提供的原貌照片和原址测量数据复建的。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2008年由范明乐出版的《布衣廉相阎敬铭》围绕布衣廉相四个字展开,主要写阎敬铭是一个勇于反潮流、刚正不阿的救时宰相。

影视形象

2003年出品的电视剧《走向共和》,演员尚印泉饰演阎敬铭,剧中的阎敬铭因慈禧要修建颐和园,费用巨大,阎敬铭为确保钱要花在刀刃上,便请求停止修建颐和园,慈禧只同意停止一部分,阎敬铭要求完全停工。

参考资料

《阎敬铭朋友书札》.豆瓣.2023-10-10

走向共和.豆瓣.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