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 Universities),指主要学科有一批大师级人才,能够批量培养出产生世界一流的原创基础理论人才的顶尖创新型大学。创新型大学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第一位、用创新力主导学习的大学。创新型大学把学力摆在学历前面,人员匹配、课程设置、人才评价、资源配置、机制设计,都围绕着培养能出原创成果的人才这一中心目标展开。创新型大学的创新能力、出原创成果的能力高于现有的研究型大学。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确定国内42所大学(A类36所,B类6所)的建设目标为世界一流大学。

基本特征

1、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很高。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代表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拥有大批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到目前为止,世界共有400余名大学教师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基本上都来自世界一流大学。

2、学术大师汇聚,教师素质很高。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素质很高,他们往往是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不乏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世界杰出科学家、划时代科技成果的发明者。

3、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

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充裕,而且通过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公开竞争获得的研究基金比例很高,其年度科研经费少则1亿美元左右,多则数亿美元。世界一流大学除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之外,还拥有庞大的研究生队伍,研究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一般在30%至60%之间;博士后的数量一般为数百名,哈佛大学拥有3000余名博士后。

4、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办学理念。世界一流大学不断适应教育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

5、管理科学规范,杰出校长掌舵。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章程”,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以章程为基础制定有各种规范,具有规范管理和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世界一流大学都有杰出校长掌舵,他们不仅是享有崇高威望的科学专家,而且是具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教育家,更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政府对大学直接的行政干预非常少,大学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学术自由。

6、学生素质一流,生师比例不高。

世界一流大学重视吸引本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就读,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创新和进步起着领先带头作用。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师比例一般较低。

7、学科水平很高,门类较为齐全。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水平很高,如哈佛大学等大学均有20余个学科名列美国前茅,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世界一流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不仅能在很广阔的领域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而且为学科交叉渗透和新兴学科培育提供前提。

8、国际化程度高,留学生比例高。

世界一流大学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是国际教育、文化、科技交流的桥梁。他们不仅是世界著名学者学术交流的中心,而且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其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上。

9、经费投入巨大,办学设施优良。

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投入巨大,年度经费一般在数亿至10多亿美元左右,其中社会各界及校友捐赠占有较大比例;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博物中心和丰富的馆藏资料,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10、鼓励创新,重视创新团队的多元化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愿意吸收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和学生, 鼓励任何成员提出创新思想和想法, 然后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团队人员虽然性格各异, 但往往各司其职,各有所长,整个团队因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国家举措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对外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前列;到2030年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50年,中国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方案提出,国家将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方案还要求加强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有序推进实施。有关部门要抓紧完善配套政策,高校要科学编制建设方案。对建设方案要开展咨询论证,动态监测建设过程,及时跟踪指导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教研函〔2017〕2号《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确定42所大学的建设目标为世界一流大学(A类36所,B类6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联盟

世界知名大学联盟的成员校应均进入各项世界大学排名TOP500,以下联盟均为QS2015世界大学排名上榜大学

国家级大学联盟

美国常春藤联盟

常春藤联盟由美国东北部地区最顶尖的八所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组成,是美国产生罗德学者最多的名校联盟,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8所盟校。

英国罗素大学集团

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成立于1994年,由英国最顶尖的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组成,是全世界产生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名校联盟,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华威大学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诺丁汉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利物浦大学卡迪夫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杜伦大学埃克塞特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英国约克大学24所盟校。

澳大利亚八校联盟

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是指澳大利亚顶尖的八所大学所组成的高校联盟,又称澳洲大学八校联盟。其成员包括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巴黎高科技工程师学校集团

巴黎高科技工程师学校集团的12所学校其成员均为百年老校。它也被誉为法国社会高级管理决策人员和高级工程师的摇篮。长老当属国立路桥学校,已有257年的历史,是世界第一所土木工程大学。巴黎高科12所学校的诞生都是为了适应各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的创建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有的创建于法国工业革命期间,有的创建于工业革命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期。作为12所重点院校的联合体,巴黎高科已经成为法国精英教育的代名词。

巴黎高科工程研究生学校集团(巴黎 Tech)由12所精英研究生学校组成:巴黎高科农业学院、国立路桥学校、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国立高等化学学校、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国立高等电信学校、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巴黎市工业物理化学学校巴黎理工学院、国立经济管理和统计学校、高等光学学校、巴黎高等商学院

C9九校联盟

九校联盟(C9),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的高校联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首批985工程名校联盟。2009年10月9日至10日,国家重点建设的首批985高校的9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借鉴美国常春藤、英国罗素盟校和澳大利亚G8模式,按照国家教育部名牌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成立中国特色的学术高校联盟“九校联盟”,旨在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学科,共同发展,会上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常青藤盟校。

2009年10月九所顶级名校签订合作协议,协议书内容主要包括互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互相承认所修学分;举办暑期学校(C9-Summer School),扩大“九校联盟的影响”,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盟校、澳大利亚G8紧密合作;成立联盟网站,博士学位论文互评等等内容。2014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正式参与C9联盟活动。C9(中国常青藤盟校)建立以来,肩负着打造中国教育品牌的使命,积极与世界著名高校进行学术和科学交流,获得了国外教育界的一致认可。例如,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对于留学申请明确要求C9高校优先,再例如2016年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留学申请中对于C9高校学生优先录取。

日本学术研究恳谈会

日本学术研究恳谈会(RU11),2009年创立,由日本的11所顶尖研究性综合性大学组成。成员包括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九州大学、筑波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

中国香港三大名校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澳门两大名校

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中国台湾地区院校

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成功大学

韩国SKY

韩国SKY高校联盟的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

美国顶尖大学协会

亚利桑那大学波士顿大学布兰迪斯大学布朗大学芝加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杜克大学、埃默里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印第安纳大学爱荷华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堪萨斯大学、马里兰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密苏里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俄勒冈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普渡大学、罗彻斯特大学、莱斯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兰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德克萨斯A\u0026M大学、南加州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耶鲁大学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前成员:美国天主教大学、雪城大学、克拉克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

爱国者联盟

巴克内尔大学、科尔盖特大学、圣十字学院拉法耶特学院、利哈伊大学、美国军事学院美国海军学院、美国大学、波士顿大学马里兰州洛约拉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乔治城大学福特汉姆大学

大学竞技联盟

芝加哥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纽约大学布兰迪斯大学、罗彻斯特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埃莫里大学

十大联盟

密歇根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爱荷华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马里兰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罗格斯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英国大学协会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英国约克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杜伦大学埃克塞特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卡迪夫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英国1994年大学集团

莱斯特大学兰卡斯特大学东英吉利大学苏赛克斯大学爱希克斯大学拉夫堡大学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伦敦大学教育学院

国际间大学联盟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APRU)成立于1997年,由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南加州大学共同发起,已发展成为连接太平洋地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国际组织和学术交流平台。APRU会员高校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其中,中国大陆有6所成员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中国香港电台地区5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

21世纪学术联盟

21世纪学术联盟(Academic Consortium for the 21st Century),简称AC21,是一个国际大学间的校际学术联盟。2002年,于名古屋大学举办的国际论坛上成立。联盟成员包括阿德莱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弗莱堡大学,卡渣玛达大学,名古屋大学,老挝国家大学,斯坦陵布什大学,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农业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

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哥本哈根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如同美国与世界六大发达国家组成G7“七大工业国”,由加州理工学院、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这七所大学,组成G7“国际科技大学联盟”(Global Alliance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简称Global Tech)。

世界大学联盟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卑尔根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南京大学、奥斯陆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悉尼大学多伦多大学乌得勒支大学华盛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其他一流大学

除了以上高校项目和高校联盟提到的大学,世界一流大学还包括:

韩国

韩国SKY、成均馆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以及浦项理工大学。其中,韩国SKY指的是首尔大学首尔特别市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三所大学的英文名开头字母恰好组成了英文单词SKY(天空),因此被形容为“撑起了韩国教育的半边天(SKY)”。

国内高校项目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B类: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社会作用

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源泉。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普遍担负了科学研究的主要职责,一流大学也同时为尖端科技产业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和领导人才,世界各国人才的聚集不仅促进该大学所在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而且通过留学归国的人才将这些影响带回他们的祖国,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如英国不仅拥有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而且通过积极措施(如设立Rhodes奖学金等)选择性地支持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如美国前总统威廉·克林顿)留学英国,影响多个国家精英的思想形成,进而影响世界格局。美国也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吸引一大批外国优秀学生和潜在领袖人物赴美学习、进修。

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义重大。如果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一个国家的精英人才就会有相当部分是外国的大学培训出来的。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15-11-07

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8)简介.中国教育信息化网.2019-05-21

RU11.RU11.2019-04-19

国科大加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10-13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04-05

双一流高校本科质量“百优榜”2019最新完整榜单 哪些学校上榜.湖北日报.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