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榆中校区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别名:夏官营大学)是兰州大学本科生集中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兰州市榆中县的夏官营镇。现任校长严纯华。
该校区原是空军废弃机场,四周荒无人烟。其始建于2000年9月,同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同意筹建兰州大学榆中校区。2001年8月底,榆中校区(北区)一期建设和维修工程基本完工,同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2017年5月8号,榆中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开始试运营。2020年6月18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综合楼项目顺利封顶。同年10月8日第二教学楼项目于顺利投入使用。2023年3月3日,数理核学组团项目开工。同年7月,3-4号研究生公寓开工,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公寓项目。10月7日,紫芝苑餐厅正式开业,是学校餐饮使用面积最大的食堂。10月底,甘肃省首个高校综合能源项目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顺利投入使用,也标志着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成为甘肃第一个低碳校园。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截至2023年10月,总占地面积2353亩,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建有学生公寓33栋。拥有理工文史类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总数19013人。
历史沿革
背景
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推动了新一轮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兰州大学作为国家布局在西北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由于在兰州市区受到办学空间的影响和制约,已经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高教事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在这种情况下,校党委作出“发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重要决策,全面实施党中央关于“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提出“把兰州大学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
历史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原是兰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废弃的机场,四周荒无人烟。榆中校区始建于2000年9月,11月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同意筹建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批复”(教发展〔2000〕150号)。2001年8月底,榆中校区(北区)一期建设和维修工程基本完工,同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
2017年5月8号,榆中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开始试运营,建成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其建成与运营,一方面有利于保证老师的休息和正常的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2020年6月18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综合楼项目顺利封顶。第二教学楼项目于同年10月8日顺利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0770平方米,其中地上五层主要为教学用房,建筑面积33869平方米,设计普通教室数量80间、双创研讨室及自主学习室20间、阶梯教室5间、500人报告厅1间,全楼教室设计容纳的总人数为7666人,另外还有部分自主学习空间。地下一层主要为停车场及人防区域,建筑面积16901平方米,设计有停车位400个。
2023年3月3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数理核学组团项目开工。同年7月,3-4号研究生公寓开工,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公寓项目。
10月7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紫芝苑餐厅正式开业。紫芝苑主体4层,占地面积9247.98㎡,建筑面积10998.3㎡,高度23.55m,是学校餐饮使用面积最大的食堂。10月底,甘肃省首个高校综合能源项目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顺利投入使用,也标志着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成为甘肃第一个低碳校园。该项目是甘肃综合能源公司打造的示范型、智慧型、绿色型多能耦合综合能源项目,采用BOT能源托管模式建设运营,为兰州大学提供了“清洁供暖供冷+高效热水+清洁发电+综合能源智慧管控”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办学条件
校区定位
榆中校区按照“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渐完善办学功能,做全做强榆中校区。分步把榆中校区建设成为集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留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新型学科培育、社会服务和行政管理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校区。榆中校区的规划建设将与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相结合,本着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思路,大幅提升学校高端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加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培养数量,提升兰州大学国际影响力。利用榆中校区较宽阔的外延空间,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建设力度。到2029年建校120周年时,学校所有理工农类学院、人文类及少数社科类学院在榆中校区办学。榆中校区学生规模控制在27000人,其中本科生13000人、研究生12000人、留学生2000人。
院系情况
榆中校区有理工文史类全体本科生、医学类(除护理学院)1年级本科生16474人,哲学社会学院、经济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博研究生共2539人,学生总数19013人。(以上内容更新至2023年10月)
教学建设
该校区总占地面积2353亩,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建有学生公寓33栋。(以上内容更新至2023年10月)
师资规模
兰州大学截至2024年7月,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79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1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88人;临床医学教授116人、临床医学副教授266人。
学科建设
兰州大学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部署,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发展之路。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突出“西部”和“一带一路”元素,以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四个一流学科为基础,按照建设学科群的思路,规划建设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态安全与区域发展、草地农业、数理科学、敦煌丝路文明与西北民族社会、医学等7个学科群,带动其他学科发展,使更多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支撑一流大学建设。截至2024年7月,该校有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术成果
学术论文
截至2024年7月,兰州大学2007- 2016年发表SCl论文12220篇,被引用155512次,篇均被引12.73次(全国篇均被引9.4次,世界篇均被引11.80次),排名全国高校第24位。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方面,近五年来共出版专著342部,发表论文9022篇,其中,SSCl论文21篇,A&HCl论文5篇,CSSCl论文2517篇。
Nature Index (自然指数)排名
2018年1月,自然出版集团发布了2018自然指数排行( Nature Index 2018 Tables,统计时间范围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数据显示,兰州大学在自然指数所认定的68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49篇,WFC值90.20,全球排名第105位,全球高校排名第92位,亚太高校排名第27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5位。
ESI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
2017年11月9日,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发布了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更新范围自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兰州大学共有19339篇SCI、SSCl论文被计算统计ESI数据,这些论文共被引用230933次,总被弓|次数全球排名507位,在中国高校中排名第25位。兰州大学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科学、工程学、植物动物学、环境和生态学、数学、生物和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药理学和毒理学,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
学术期刊
校园文化
校训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
校风
勤奋、求实、进取。
校徽
标志形状
校徽由同心两个圆构成。内圆中上方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图样,下方为“1909”字样。外圆中上方为汉字毛体“兰州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
标志释义
标志主体为兰州大学图书馆正面视图,恰似一个展翅欲飞的鲲鹏,寓意兰州大学面向21世纪的腾飞。图书馆主体部分宽厚庄重,表示兰州大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宽厚的基础;塔楼挺拔峻峭,象征兰州大学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向上、奋进的力量;三个台阶表示兰州大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学士、硕士、博士)或高等学校的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1909”为兰州大学建校的年份。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中国的大学;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一所向国际开放的大学。
校歌
校歌创作于1938年,已经传唱了70多年,展现了兰大学子以天下为己任、勇担国运的英雄气魄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兰州大学校歌》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
割断我们长衫抛却我们浪漫。
大时代的使命奔临在眼前。
大踏步冲出潼关县,
看一片漫天的烽烟。
仅凭舌尖怎能扫荡那凶焰,
挥起铁拳才能还我河山。
甘肃省的青年莫要再迟延,
捣碎我们花冠停止我们歌筵。
大时代的担子紧压在两肩。
乘长风冲上青天,望一眼卷世的狂澜。
仅凭笔尖弱小怎能保全,
拼着血汗大同市实现何难。
校园布局
一核
是以中央公共教学区为核心,院系区域围绕中央区设置。
双轴
是校园整体的东西与南北两条轴线,东西轴线为主轴,贯穿了主门、行政楼、文化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四个重要节点。南北轴线是副轴,串联院系组团与核心教学组团。
七组团
重新定义书院,书院 = 学科组团 + 混级社区。
多中心
按照5分钟步行理念设计,便捷师生生活。
校园环境
天山堂
天山堂,2002年9月启用,建筑面积27061平方米,第一教学楼,主要为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机房以及多功能报告厅。
芝兰苑
芝兰苑,200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7630平方米,学生食堂。
博物馆
博物馆,2009年9月百年校庆之际开馆,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0多平方米,收藏各类藏品逾20万件。博物馆内设五大基本陈列:校史展、生物与环境展、历史文物展、古生物化石展及师氏剑齿象展。
游泳馆
游泳馆,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8960平方米,学生体育教学和赛事举办场地。
至公楼
至公楼,“至公”源自《管子·形势解》:“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后汉书·荀彧传》:“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至公楼”赓续清代甘肃贡院、兰州大学原址内“至公堂”传统,结合该楼宇功能,表示勤勉奉公、服务师生,也体现110多年来学校扎根西部、报国奋进的沧桑历程,反映兰大人文化气质中的“大道至公”精神,展示“公平公正、鞠躬尽瘁”的行政文化。
秦岭堂
榆中校区第二教学楼——“秦岭堂”,秦岭是耸立于陕西关中平原南边的名山,也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被誉为华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堂”与北面的第一教学楼“天山堂”相对,显示学校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陇山堂
榆中校区第二实验楼——“陇山堂”,陇山横亘于陕甘两省之间,也是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陇山地势高峻,东望渭河平原,西控陇右。历史上的秦人兴起于在陇山西侧,而后东越陇山,在关中建立中央王朝,影响全国。汉代以后,陇山也是丝绸之路东段的必经之地。以陇山命名第二实验楼,与北面的第一实验楼“贺兰堂”相对,体现出兰州大学位居甘肃省、胸怀全国、贯通中西的格局。
嘉禾苑
榆中校区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嘉禾苑”。“嘉禾”语出《尚书》,指茁壮优良之禾稻,古谓吉瑞之象征。各校区食堂分别命名为丹桂苑、新竹苑、芝兰苑、玉树苑,所以学生综合服务中心的命名与其他餐厅命名习惯保持一致。以“嘉禾县”命名餐饮之厅,既可与其他厅草本木本植物命名联类,又比喻此处有绿色绝佳美食,可获祯祥如意之福祉。
行政管理
机构设置
榆中校区工委是学校党委派出机构,全面负责榆中校区党的建设工作。榆中校区管委会为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榆中校区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榆中校区工委与榆中校区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榆中校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由分管榆中校区工作的校领导担任。
工委、管委会委员:党委宣传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学工部、团委、保卫部、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基本建设处、住房管理处、图书馆、后勤保障部、校医院和各学院负责人。
榆中校区综合办公室为正处级建制,为学校负责管理榆中校区的常设职能部门,同时又是榆中校区工委和管委会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榆中校区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同推进,落实工委、管委会的各项决策。办公室主任由管委会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下设综合科。
现任领导
相关事件
校庆
2022年9月17日,兰州大学在榆中校区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建校114周年活动。本次活动由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校友办、后勤保障部共同主办,活动得到了榆中县委宣传部、小米中国区甘肃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吸引广大师生踊跃参与。当晚,副校长曹红,党委常委安俊堂,校长助理李鹏杰与万余名师生齐聚榆中校区西区田径场,共同唱响《生日快乐》歌,为114岁的兰州大学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活动特别邀请了与兰大同一天生日的师生、医护、离退休教职工代表,以及校友,来自兰州大学幼儿园、附属学校、兰州市及榆中县高中学生代表,与兰州大学共同庆生。
教学会议
为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深入研讨兰州大学本科专业调整优化的具体举措和路径,2024年5月20日,兰州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榆中校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严纯华,副校长潘保田、沙勇忠、勾晓华,党委常委王定峰,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勾晓华主持。
毕业典礼
青春当立报国志,策马扬鞭正当时。2024年6月20日上午,兰州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榆中校区昆仑堂前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严纯华,1981级化学系校友、硅宝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王有治,校党委副书记曹爱辉,副校长曹红、范宝军、沙勇忠、陈熙萌、勾晓华,党委副书记李鹏杰、安俊堂,党委常委王定峰,校长助理贺德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优秀教师代表,班主任代表等出席典礼。全体学生工作人员,2024届榆中校区毕业生参加典礼。典礼由安俊堂主持。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周刊】兰州大学启示录:名校的焦虑.界面新闻.2024-07-05
学校领导.兰州大学.2024-07-05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校区全景.2024-03-26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管理委员会.2024-03-26
[兰州大学报]观览我校榆中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兰州大学.2024-07-05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综合楼项目主体结构封.兰州大学新闻网.2024-07-05
兰州大学基本建设处.兰州大学.2024-07-05
中建三局承建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数理核学组团项目开工.中国建筑.2024-07-05
【重大项目建设】兰州大学榆中校区3-4号研究生公寓项目施工忙.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5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紫芝苑餐厅开业.兰州大学新闻网.2024-07-05
追新逐“绿”!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绘就低碳校园新画卷.新浪财经.2024-07-05
师资概况.兰州大学.2024-07-05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兰州大学.2024-07-05
实验室及研究基地.兰州大学.2024-07-05
科研获奖.兰州大学.2024-07-05
学术期刊.兰州大学.2024-07-05
校风/校训.兰州大学.2024-07-05
兰州大学标志说明.兰州大学.2024-07-05
兰州大学校歌.兰州大学.2024-07-05
兰州大学各校区定位:做全做强榆中校区,做精做优城关校区.澎湃新闻.2024-07-05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管理委员会.2024-07-05
芝兰苑.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管理委员会.2024-07-05
博物馆简介.兰州大学博物馆..2024-07-05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兰州大学榆中校区.2024-07-05
校庆日 榆中校区4栋建筑有了新名字.兰州大学新闻网.2024-07-05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兰州大学榆中校区.2024-07-05
生日会、音乐会、美食节!多彩活动共祝校庆.兰州大学.2024-07-05
兰州大学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兰州大学新闻网.2024-07-05
梦想启航 未来可期——兰州大学在榆中校区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兰州大学新闻网.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