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潮州菜

潮州菜

潮州菜是发源于潮州地区的菜系,是粤菜的三大流派之一。潮州菜发源于唐代,形成于宋代,兴盛于清代,分布区域以潮州为中心,向中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辐射。它富有地方风味,以精于烹制海鲜、重视原汁原味而著称。

根据文献记载和一些古诗词的描写,截至2022年7月,潮州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发展已经有千年历史,在明清时期,潮州菜系发展成熟,进入全盛时期。到了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交通的便捷,东西南北的食材能快速流入潮州市地区,给潮州菜创造了一个极大发展空间。

潮州菜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地方菜,崇尚清淡口味,制作工细精巧,注重养生。潮州菜在选料、制作、火候,调味和营养配置等方面都具有地方风味特征,特别擅长烹制海鲜,寺院菜荤做,调味独特,筵席间穿插考究的工夫茶等等。潮州菜有几大特色,其一,酱碟特别多,不同的菜肴会搭配不同的酱碟,可谓百菜百味。其二,“素菜荤做”,在烹素菜时,会加入荤材,如鱼、肉等,做好后再把荤材去掉,食客在品尝素菜时,能够吃出肉类的味道。其三,潮州菜手工菜比较多,体现了潮州菜粗料细作的特点。

潮州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原菜系甚至西餐的烹饪技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烹调方法。常用的烹调方法有炒、炖、、炸、油泡、焗、白灼、烙、卤、醉、反沙(翻沙)、熏、煲等。其特色菜种主要有红炖鱼翅、明炉烧响螺、油泡鱿鱼、清炖乌耳鳗、巧烧雁鹅、护国菜八宝素菜、上汤螺把、干炸蟹塔、金瓜芋泥等。

潮州菜是研究潮州饮食文化历史及其发展的宝贵遗产。潮州菜烹饪技艺项目已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11月7日,广州日报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消息称潮州市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这是继成都市顺德区、澳门、扬州市淮安市之后,中国第六个获得这一称号的城市。

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到汉。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 响,发展很快。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至明末清初,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烹饪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潮菜在2004年荣获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团体金奖,连续三次被官方指定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唯一代表参与世博会。2014年入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14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

经典菜品

潮式打冷

冻红蟹、鱼饭、生腌咸虾蛄、还有“卤鹅”,都是潮州特色菜,在潮汕人的家常菜当中,有四种是肯定有的,潮式卤水、潮式生腌、潮式小炒,还有被称为潮式“打冷”。什么叫做潮州“打冷”,就是把新鲜海鲜蒸熟,等凉冻后沾香蒜油或豆酱(广东普宁做得尤为出名)吃,风味别致,没有腥味,反而格外鲜美。这种做法由先前渔民于无意间发现的,从而流传了下来。

厚菇芥菜

厚菇芥菜是一道传统的潮州菜,用呈圆形状似包菜的包心大芥菜来做,据说这种芥菜原产于潮汕地区,我在深圳市看到有些超市甚至直接将其标为潮州芥菜。冬季是包心芥菜收获的季节,潮汕人会大量地用它来腌制腌咸菜,咸菜可是潮汕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下粥、入菜都离不开它。

麒麟鲍片

“麒麟鲍片”是借鉴传统潮州菜“生炊麒麟鱼”而创新出来的新派潮菜,但比之更加高档,无论在色、香、味、型上,都更上一个档次。

归参熬猪腰

党参味甘性平,可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止渴;当归味甘辛,性温,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与猪腰等合煲,对因血虚而面色指甲无华、头昏心悸、月经不调、寒凝血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等病症颇有疗效。

龟裙点点红

龟裙味咸,性平;枸杞味甘,性平。食用本品,可滋补肝肾,润肺明目,祛虚劳咳嗽,可除肝肾亏损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肿等症状。

七彩金盏

做法: 1、春卷皮敷贴蛋挞印模内,剪去多余外皮,用中大滚油炸至金黄即成金盏花。2、把炸松子外的馅料放入滚水中焯片刻,过冷河,沥干。3、烧热油一汤匙,爆透馅料,加入姜汁、调味料兜炒十余下,埋芡,放入金盏内,撒下炸松子即成。

甲子鱼丸

甲子鱼丸是潮汕地区陆丰市甲子镇的有名特产,历史悠久,制作技术精湛,味道鲜美,由于甲子镇地理得天独厚,拥有全国一级渔港---甲子渔港,取材方便,在宋朝年间就开始有制作,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一直传承至今。

潮州冻肉

此菜晶莹透澈如水晶,味鲜软滑,入口即化,肥而不腻,以鱼露、香菜佐食,风味特殊,是潮州地方冬令凉菜名品。

豆角炒肉松

做 法: 1、青豆角摘去头尾,洗净切碎。2、葱洗净,切碎。3、(月每)头肉洗净,抹干水剁碎,加腌料腌10分钟。4、下油1汤匙,放下青豆炒透,加入2汤匙水炒熟铲起。5、下油3汤匙,放下(月每)头肉及蒜茸,炒至(月每)头肉熟时,加入沙爹酱炒数下,加入调味料炒片刻,下青豆角同炒至汁干,加入葱炒匀,埋芡上碟。

麒麟送子

虾子味甘性温,含钙、磷、铁、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有通血脉的功效。

芹菜吊片

特点:香、嫩、鲜美。

清炖鳗鲡汤

河鳗、枸杞味甘,性平;虾米味甘,性温。本品可补虚祛弱,益精明目,滋阴补血,壮阳补肾,还可强健腰膝,对于风湿痹痛、头晕目眩、视物昏糊、消渴等病症有一定疗效。

清冽橄榄肺

猪肺味甘,性平,可补肺,治咳嗽,止咳,止血;橄榄味甘涩,性平,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去咽喉肿痛,开胃下气。故本品有清肺、解毒、止咳、解除吸烟引起之咳嗽和咽喉肿痛等疗效。

酸辣青蚝

做法: 1、青蚝(青口)刷干净,沥干水分。2、蒜头去衣,拍碎。3、烧热油,爆香蒜,倾入青蚝,大火炒至张开口即捞出,除去无肉的一边壳,煮汁取两汤匙留用。4、原烧热,加少许油,下调匀的酸辣汁料及2汤匙(3)的煮汁,微滚时倾入青蚝,熄火,迅速兜匀上碟。番芫荽装饰。

三色野生斑

黑斑鱼味甘,性平;石膏味甘,性大寒;黄芪味甘,性温。本品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温中益气之功效,也是收敛生肌之良药。

七彩冻鸭丝

做 法: 1、烧鸭除去骨和油脂,切粗条。2、冬菇浸透,揸干水,加入少许油、生抽、糖拌匀,蒸熟,切丝。3、西芹、甘笋洗净切丝,放入滚水中焯过,捞出,沥干水分。4、汁料用文火煮滚备用。5、米粉放入滚油中炸脆,放碟中央,将各材料放上,最后放入烧鸭丝,食时淋上汁料。

潮州千层肉

做法: 1、把四只苍耳洗净、叠起(因猪耳一端厚、一端薄,叠时要叠得平稳,才可扎实)、卷成筒形、用绳子扎实,放落滚水中煮十分钟,取起洗一洗。

2、把调味放入煲内煲滚,放下猪耳煲滚后,慢火煲月念,约需一小时半,取起。冷后放入雪柜雪三小时,除去绳,扫一油。

3、将猪耳切最薄片上碟,淋上少许汁及香油,吃时可蘸蒜茸米醋(蒜茸加入少许米醋)。

清蒸海上鲜

用来清蒸的鱼,最好是新鲜的游水鱼,以十二两重最佳。倘若较大条或肉厚者,可以背鳍为界,贴着中骨,在背腹两边各划一刀,再塞入葱段清蒸,肉质才会嫩滑。

牛肉炒芥蓝

这道菜是潮菜中,家常菜中的代表。潮汕人喜爱牛肉,牛肉的做法有多种多样。而芥蓝又是潮汕人最喜欢的家常蔬菜。于是,当芥蓝遇到牛肉,这道名菜就这么出来了。芥蓝和牛肉,在潮汕地区是一对分不开的搭档。牛肉的鲜嫩,芥蓝的清甜香脆,搭配到一起就把两者的美味最大地发挥出来。牛肉和芥蓝同样被运用到潮汕的湿炒牛河之中。

潮州翻沙芋

芋头,是潮汕人喜爱的一种食材。每年在临近中秋节的时候,芋头的口感最为蓬松。把中秋芋头做成翻沙芋,是每年中秋节聚餐时的必备佳肴。

翻砂,是一种料理方法。给食材裹上一层脆甜的糖衣。翻砂芋香喷喷的气味,松软的口感无疑是这种料理方法的极致代表作。

苦瓜排骨汤

潮汕人喜爱苦瓜。在炎炎夏日,清新、凉血的苦瓜经常被潮汕地区的贤惠妈妈熬成汤,给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作为清凉补的例汤。

苦瓜熬排骨,是一道常见的汤水。苦瓜、黄豆再加上肉类,一般都可以熬成美味的汤。肉类最常见的就是猪骨,还有人用鳖科

白果甜芋泥

在正宗的潮州宴席上,通常会上十二道菜肴,而头尾菜肴必为甜食,因 为潮汕人讲究“甜头甜尾”的意头,其中芋泥是作为最后一道压轴菜出现的。龟裙味咸,性平;枸杞味甘,性平。食用本品,可滋补肝肾,润肺明目,祛虚劳咳嗽,可除肝肾亏损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痈肿等症状。

菜系特色

总体特点

潮州菜菜肴品种繁多,别具风味。

1、烹饪海鲜见长;

2、郁而不腻;

3、荤菜素做;

4、汤菜鲜美,保持原汁原味;

5、用料广泛;

6、刀工精巧;

7、注重造型;

8、口味清纯;

9、讲究食疗、养生;

10、辅以各种佐料(酱碟)。

注重色、味、香、型、器、酱,具有清、淡、鲜、嫩、巧、雅等特色。

此外,潮菜筵席也自成一格。例如:大喜席用12道菜:其中包括咸、甜点心各一件。喜席有两道甜菜,一道作头甜,一道押席尾,头道清甜,尾菜浓甜,寓意生活幸福,从头甜到尾,越过越甜蜜。有两道汤(羹)菜,席间穿插上功夫茶,解腻增进食欲。如此等等,与广州菜,东江菜的风格迥然不同。

潮州菜特别重视配酱调味。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酱碟,一菜一碟,咸甜酸辣,各有讲究。而酱料中的南姜、梅膏、鱼露、红豉油、三渗酱等,尤为潮州特产。潮菜酱碟繁多,蔚为大观。

潮州菜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还着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厨师用竹笋、青萝卜薯类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样花鸟造型,作为点缀或彩点,形成独特的“彩盘”艺术。潮州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道菜,其中咸、甜点心各一道。喜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称为“头尾甜”。为弘扬潮州市饮食文化,使潮州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使人们真正领略南国美食之都的风采。远方的朋友,此时此刻,您也许会感觉丝丝清香,这阵阵的香哟!它将乘载您的思绪悠悠飘向风景如画的潮州,那道道喷香的潮州菜加上潮州人的热情好客,一定会令您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潮州菜的特点,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寺院菜。对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皆为美食家所称道。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在于用料丰富,还在于制作精妙,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焗、卤、熏扣、泡、滚、拌等,而且刀工讲究。多样化的制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风味特色。

用料特点

(三多特点)

一 是水产品多。大半取于海族,鱼、虾、蚌、蛤等一直是潮菜的主要用料,可以烹制成许多名菜美食。

二 是寺院菜式样多且独具特色。它是通过肉类烹制而成,上席时见菜不见肉,是素菜荤做,使它达到“有味使三出,无味使三入”的境地,让青蔬软烂不糜,饱含肉味,鲜美可口,素而不斋。名品有厚菇芥菜玻璃白菜和护国菜等数十种,是广东菜系中素菜类的代表。

三 是甜菜品种多,而且用料特殊。红薯、芋头、南瓜、银杏、荸荠、莲子、柑橙盐水凤梨和豆类等植物固然常用,而肥猪肉、五花肉等荤料也可制成上等名肴。以植物做得甜腻相宜,代表作品有金瓜芋泥、清甜莲子、羔烧白果、甜皱炒肉等。潮菜尤以烹制海鲜见长,如明炉烧荸、生炊龙虾、炊鸳鸯膏蟹、红炖鱼翅、红(火文)海参等,都以新鲜水产品为主要原料,味道清鲜,郁而不腻。又如清炖花鳗鲡清汤蟹丸等,汤菜清炖鲜美,保持原汁原味。潮州菜的甜菜更具有特色,如甜皱炒肉,其皮起皱纹,肉软烂甘香,甜味清浓。

潮州菜还较讲究调料,各样菜肴上席时,必配上酱碟佐食,如生炊龙虾必配橘油;生炊蟹必配姜末醋;干烧雁鹅必配梅膏芥末清炖白鳝、清炖水鱼必配红酱油。酱碟繁多,蔚为大观。

潮州市甜菜金瓜芋泥

制作工艺

潮州菜中的炸制工艺分为生炸、脆炸和吉列炸。

生炸

概念:生炸是指原料经腌制之后,不挂浆糊,直接放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酥香的方法。

要领:生炸需先烧热锅,加入油,把油加热至六成热时放入原料,然后端离火位浸炸至熟,再回炉以猛火加热,在较高的油温下炸至表面呈金黄色。另一方法是多次炸,即原料入油炸一定时间后取出,略停一下重新放入油中炸,反复炸2~3次,直至皮月牙骨酥时取出。经生炸后的成品,有些还要回锅加调味品拌匀,使其符合菜肴对味的要求。

烹调方法

潮州菜的主要烹调方法有:焖、炖、煎、炸、炊(蒸)、炒、焗、爆、焯、烹、泡、扣、卤、熏、淋、烧等数十多种。

常用食材

潮州龙虾

以龙虾为主料的菜肴,在潮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筵席中有没有龙虾,往往是评价潮菜筵席是否上档次的标准。龙虾的品种繁多,在潮州菜中,最常用的是花龙、本港龙和红龙等。花龙是这些龙虾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在潮州的各大酒楼食肆,龙虾的最主要食法便是生炊,龙虾还有明炉煮豆腐和生龙虾沙律等创新做法。

潮州菜象拔蚌

象拔蚌在潮州酒家俗称为“象鼻蚌”,近数年潮州酒家才开始作为烹饪原料烹制菜肴。象拔蚌味鲜甜,肉质爽脆,在潮州菜中,它的吃法有多种,常见的有片成薄片生食,配上香油等酱碟;其次有和潮州市特产潮汕咸菜等一起煮成汤,也可熬粥、油泡、生炒等,烹制象拔蚌时切忌过火,否则肉质变韧。

潮州菜响螺

香螺是潮菜筵席上较贵重的海味,潮州名菜“明炉烧响螺”就是以响螺为主料,其次在潮州菜中,人们还喜欢将响螺的头部和尾部用来炖汤,而中间称为“螺盏”部分,则经常切成片后用来“白灼”。潮州菜烹制响螺的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在刀工、火候上十分讲究。

潮州菜东星斑

石斑的种类繁多,东星斑是潮州菜中常见的海鲜品种。东星斑的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形比一般乌鳢瘦长,头部细小。东星斑因为头部细小,肉较多,而且颜色雪白。在潮菜中,东星斑常被用作生炊。东星斑的外皮光滑,炊熟的鱼皮裂开,见到那雪白的鱼肉,颇吸引人。

潮州佃鱼

佃鱼又称丝丁鱼,是潮州市人民日常食用的海鱼,色泽雪白中略带微黄,全身肉质相当嫩滑柔 软,唯有鱼身一条脊骨,其牙齿幼细尖长,极为锋利。

潮州草虾

潮州菜使用的虾类中,水晶明虾球可以说是最常用的一种。草虾呈绿色,和九节虾、沙虾相比,草虾口感差、较粗糙、甜味也较差,但其体型适中,价钱也相对较低。潮菜中经常用它作虾生、打虾胶、盐焗或加蒜茸清蒸等之用。

肉蟹膏蟹

肉蟹、膏蟹即是青蟹中的雄蟹和雌蟹,是潮州菜中最为常见的蟹类。肉蟹“肉”字当头,当然是突出其蟹肉,优质的肉蟹,蟹肉丰满、爽滑鲜甜,有一股清香的感觉;膏蟹的“膏”,实则是雌蟹的卵巢,膏蟹的膏质稠密,蒸熟后膏质鲜红透亮,十分夺目,香滑可口。潮菜烹制肉蟹、膏蟹,最流行的是“生炊”,配姜米醋上桌。

潮州虾蛄

虾蛄是潮汕地区海产之一,肉肥嫩,味鲜甜,且甜中带香,香中带脆,食用价值很高,和对虾、膏蟹齐名,都是潮菜海鲜菜肴常用烹饪原料。农历正月的虾蛄最肥美,无论个体大小,都是肉饱膏红,煮熟时,浑身赤红,色泽鲜艳,香味诱人,不管谁见到,都想尝尝其中滋味,这个时间的虾蛄,食用价值最高,俗称“赤心虾蛄”。

潮州薄壳

为潮汕地区贝类海产品,壳呈青绿色,因其壳薄,故称为寻氏肌蛤。薄壳体小肉也小,但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价钱也便宜,主要为潮州市人们日常佐膳菜肴。日常潮州人烹食薄壳,主要是加入少许金不换同炒,或以薄壳作配料煮面条汤等。

潮州鲜鱿

鲜鱿即鲜鱿鱼,也是潮州不论家庭或酒家经常食用的海产品。鲜鱿在潮州菜中主要用于炒、汤或白灼,打边炉等,其代表菜是“炒麦穗花鱿”,至于晒成干货,则是潮汕地区的干鱿,较著名的是南澳的“宅鱿”。经典潮州菜

经典潮州菜

潮州蚝烙

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是潮汕名小食之一。

潮州无米粿

无米粿外白内脆,味道浓郁,是地道的潮汕民间小食。

潮州水晶球

晶白透明,玲珑可爱。老小适宜。

潮州炒糕粿

外酥香内嫩滑,香辣适口。是潮汕地方风味名小食之一。

糯米猪肠

糯米猪肠为潮州传统民间小食,历史悠久。该小食一年四季均有。

潮州粿汁

具有香馥的稻米香味,经济可口,制作简便,是潮州人早晨、午后常吃的点心小食。

潮州粉粿

虾米用清水浸软,取起,稍微剁碎。

脆花生稍微压碎了。

萝卜干洗净,抹干水剁幼粒

下油1汤匙半,放下猪肉、虾米、干葱炒至猪肉将熟,加入萝卜干炒数下,勾芡,下花生、葱炒匀铲起,便是馅料。待冷候用。

把皮用料的小麦淀粉生粉筛匀。

把1.25杯水煲滚,倒入已筛匀的粉(但须留回2汤匙)迅速搅匀离火,盖上盖,待5分钟,倒出台上搓成软滑之粉团,留回2汤匙粉做粉陪。

把粉团分成小粒,滚成圆形薄皮,放入适量之馅包成饺形,放在已搽油之蒸笼内,蒸10分钟至熟。

潮州麻枣

“麻枣”是一款较有特色的传统潮州小食,因其使用芝麻为原料,麻香浓郁,加之外形似枣,故称为“麻枣”。

潮州宵米

潮州市宵米,起源于北方的“烧麦”。过去北方地区,有一种小食以肉料为馅,以面粉作皮,这种小食大都是小摊小贩当街摆卖。由于北方天气寒冷,所以这些小摊小贩在摆卖这种点心时,便要将其放置小笼中,烧热炉火不断温热它,故这种小食便名为“烧卖”。后来“烧卖”这种小食被移植到南方来,一些地方以读音来给它叫名字,便有了许多读音相近的不同名字,如“烧米”、“宵米”、“小米”等,但实际都是源于“烧卖”的一种小食。

潮州宵米和广州宵米在馅的制作上略有不同,广州宵米的馅全部是肉类,而潮州宵米的馅则要加入一些鲜竹笋,这样吃起来没那么肥腻,而且口感也更爽。

潮州鸭母捻

它是潮州传统名小食,首创于清代初年,为什么这小食名为鸭母捻,现有两种解释,一为这种汤圆过去形状大如鸭蛋,鸭蛋潮州话又叫鸭母卵,故称为鸭母捻;二为这汤圆煮熟浮于水面,如白母鸭浮游于水面,故称为鸭母捻。

形状洁白如去皮荔枝,清香软滑,刚煮熟的好吃,煮得过熟的也好吃,各有特色。

糕烧白果

此款清甜香滑,桔香扑鼻,是冬季著名甜菜之一。

潮州菜清心丸

潮汕山区有一种植物“城鹅”,有些地区称“江西薯”,其块根可磨成粉,称为“城鹅粉”,用其制作点心,色泽洁白透明,韧中带有弹性。

清心丸是潮州市暑夏人们常吃的一款甜汤。因其使用白色的“城鹅粉”制作,在炎热的夏季,具有清热消暑的作用,所以人们美其名为“清心丸”。夏季时,各农贸市场都有做成小方块的清心丸和蒸熟的绿豆畔卖,买回去用糖水一煮就能吃了。

南瓜芋泥

把潮州本土出产的优质芋头洗净去皮切块,上蒸笼蒸熟后,放砧板上用刀压成芋泥;炒锅洗净后放下猪油、芋泥、白糖、适量清水,慢火翻炒,成浆糊状后,盛入汤碗中,上面再排放上用糖水煮过的南瓜块,上蒸笼蒸热后,淋上糖油即成。

潮州市地区盛产南瓜、芋头,在以南瓜、芋头为原料的潮州小食中,最为闻名且历史最为悠久的,应该是“南瓜芋泥”了。

潮菜喜庆筵席,有头尾甜的习俗,在过去,最后上的一个甜品,往往就是这款著名的潮州小食“南瓜芋泥”。

牛肉粿条汤

潮汕地区粿条汤最常见的还有牛肉丸粿条汤等。只要登陆淘宝店“丸美煮艺”即可网购正宗潮汕牛肉丸。

汕头老妈宫粽球

老妈宫粽球的馅料有咸、甜两种。咸馅主要是虾米、香菇、腊肠、(鱼帝)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鬃头肉;甜馅主要是水晶馅、乌豆沙馅绿豆沙馅

老妈宫粽球用竹叶、茳芏扎成四角形,放进锅内煮约半小时,食用时解开竹叶,盛入盘中。

煮熟的老妈宫粽球外观棱角分明,晶莹的米粒清晰润滑,十分惹人喜爱。而其口味更是香糯诱人,甜馅清甘可口,咸馅则咸中透香,油滑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老妈宫粽球是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

潮州菜金瓜饼

皮脆、馅香甜、带有浓郁金瓜味

草粿凉粉

草粿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食。每当立夏之后,潮汕地区的大路旁、小巷口,便有卖草粿的小贩,或推着小车,或摆着小摊档,一手执瓷碗,一手拿铲草粿的金属片,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徕生意,那声音十分清脆动听。草粿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且价钱低廉,所以草粿这小食十分惹人喜爱,每当人们经过卖草粿的小摊时,都喜欢停下来,站在路旁吃一碗黑溜溜而爽滑清甘的草粿。

制作草粿时要注意一点,就是勾芡时,湿粉水不能太多,这是因为草粿草本身就有胶粘质。调入湿粉水后,草粿还是稀稀水水的,这时别以为是勾芡不够,因为待其温度退凉后,自然会凝结。

潮州菜春卷

春饼为潮州传统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间小食薄饼卷炸虾演变过来的。清代以前,在红头船大街小巷盛行着一种小食——薄饼卷炸虾,即用薄饼皮卷着炸香的小虾,蘸着甜酱吃,这种小食主要是路边的小摊卖给小孩吃。到了清代末年,这种小食的馅由炸虾改进为萝卜干粒加猪肉粒。到了1911年,潮州名店胡荣泉的创始人胡荣顺、胡江泉两兄弟在此基础上,又把这种小食改进为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潮州春饼。

皮酥脆,馅咸香。

返沙金银条

返沙是潮州菜中的一种烹调方法,做法是把白糖融成糖浆,再把经过炸熟或熟处理的原料投入糖浆中,待其冷却凝固,糖浆便成一层白霜般包在原料的外层。因为潮州人把白糖称为沙糖,返沙是把沙糖融为糖浆,经冷却后又成为固体的糖粉,故返沙有“返回”恢复沙糖原状之意。

制作关键是糖浆在炉火上不能煮得太久,起泡后不久,便要将炸熟的芋头番薯倒入,否则会因水分蒸发太多,返沙后的糖粉干硬,不够松软。

这道菜又香又甜,色泽艳丽,有金有银好意头,是潮州菜中最受欢迎的甜品。

潮州菜百合饺

百合饺在造型上独具一格,外型类似传统潮州菜“富贵石榴球”;采用鲜百合和虾胶作馅,更增加鲜甜清爽的美味。

潮州菜八宝饭

造型别致,香甜可口。

潮州菜白皮饼

白皮饼是潮州小食中一种水油酥皮类的饼食,外皮白而内熟,用手工操作,其饼皮一层紧扣一层,成旋形,层次分明,十分好看。

潮式葱油饼

“潮式葱油饼”由于用炸的方法,且原料中加入富含淀粉的番薯,所以除了同样具有浓郁的葱香味外,还具有外酥香内松嫩的口感。

饺子皮葱油饼是我国北方传统的面点小食,以面粉为主料,加入葱花,用平底锅煎至两面金黄,有浓郁的葱香味,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人众化北方小食。“潮式葱油饼”吸取北方葱油饼的优点,结合潮州人的口味和潮州物产而进行改良。

炸制“潮式葱油饼”时,要注意翻转,以防受热不均匀。

潮州菜炸豆干

选取优质黄豆,用清水浸泡5-6小时,用石磨磨成豆浆,放炉火上煮滚后,加入盐卤,产生一粒一粒米粒状,用布包好,装入约10厘米的小方块板模中,用木板压上挤出水分,挤压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豆腐干,再用花生油炸成金黄色即可。吃时除了用辣椒蒜泥醋做蘸料外,还可以用极具潮汕地区特色的蒜泥盐水或韭菜盐水(即用少许凉开水加入适量盐,然后加入剁碎的蒜泥或者切成小段的韭菜)。

潮州菜咸水粿

米香味浓,味道咸中带甜,极具潮汕特色。

潮州菜菜头丸

色好,味鲜,有萝卜香气,是一种“古老”的潮汕小吃。

有关书籍

有关活动

潮州菜国际大赛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参考资料

潮州菜:烹饪山海鉴.新华社.2024-01-19

潮州菜如何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延绵至今?.人民网.2024-01-20

潮州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潮州菜 精细化艺术化的中华料理.云南网.2024-01-20

中国潮州菜之乡.中共潮州市委 潮州市人民政府.2019-01-26

米兰世博会再现中国饮食非遗.南方新闻.2019-01-27

“食在潮州”应成为潮州旅游业金字招牌.南方网.2019-01-28

【粤菜】潮式凉瓜排骨煲.home.meishichina.com.2018-11-20

26种潮汕小吃做法.南方网.2015-07-29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澎湃新闻-.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