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反攻作战
晋察冀反攻作战是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至11月,位于华北北部的中国八路军晋察冀军民对日伪军进行的大规模反攻作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为收复城镇、控制交通要道、歼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而进行的全面反攻作战。
战役背景
1945年8月上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临近最后胜利,中国的抗战形势空前有利。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10日和11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朱德命令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向附近城镇交通要道之日伪军发出通牒限期投降,对拒降的日伪军予以坚决消灭。正在延安市的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也于当日致电晋察冀分局和军区其他领导人,要求全区部队立即向北平市(今北京)、天津市、保定市、石家庄市、大同市、张家口市、唐山、秦皇岛市、承德市、山海关区等城市前进,准备接受日伪军投降;冀热辽军区抽出3个主力团挺进东北地区,协同苏、蒙军队和东北抗日联军作战,收复东北国土;冀晋军区抽出几个团向太原市逼近,配合晋绥军区部队夺取太原城及其附近地区。据此,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和晋察冀军区立即作了部署:以冀察军区主力在冀热辽军区一部的配合下夺取北平;以冀察军区一部兵力夺取张家口、张北县等城镇,配合南下的苏蒙联军作战;以冀晋军区部队夺取大同市、丰镇、集宁区、商都等城镇,并配合晋绥、冀中军区部队夺取太原、石家庄市、保定市等城市;以冀中军区主力夺取天津市、塘沽区等地;以冀热辽军区主力进军东北地区,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夺取唐山、秦皇岛市等地。11日,晋察冀军区向华北方面军发出通牒,令其缴械投降。同时,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组建正规兵团的指示,先后将38个小团扩编为大团,将地方武装编成62个团,共约11万人,另有民兵63万余人,参加反攻作战。
战役经过
8月12日,全面反攻作战开始。晋察冀军区所属各部队,迅速逼近指定的进攻目标。冀察军区第1、第11军分区部队及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和冀热辽军区第14军分区部队一部,由冀察军区统一指挥,从东、西、南三面向北平市逼近。第14军分区部队一部于8月20日攻占通县专区飞机场,另一部攻入顺义区县城,经一夜激战,歼灭日伪军500余人,尔后又掩护地方武装破坏了从古北口至通县的铁路。第1、第11军分区部队主力从西南面向北平攻击前进,推进到长辛店镇、丰台区附近。第10军分区一部进至南苑等地。至此,对北平构成了包围态势。在进军北平的同时,冀中军区集中第8、第9、第10等军分区部队共13个团的兵力于8月19日夜,以天津市为主要目标,对北起杨村镇(今武清区)、南至唐官屯一线城镇之伪军同时发起进攻。第9军分区1个团攻进天津西站。第10军分区1个团攻占杨柳青、韩柳墅,2个团攻占杨村、北仓镇等车站及杨村西北的飞机场,切断了平津间日伪军交通线。第8军分区2个团一度攻占静海区县城,并配合地方武装攻克了天津以南的陈官屯镇、唐官屯站;另一部挺进天津南郊地区,迫使伪军津南自卫团400多人缴械投降,随即进攻天津外围据点,向市区逼近。冀中军区部队使天津市陷入包围之中。与此同时,向德石铁路(德州—石家庄市)进军的第6军分区部队,攻克束鹿县城(今辛集市),全歼守军。向京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北段保定市进军的第7军分区部队,攻克明月店据点,占领张登等地,一度攻入保定市区,切断了日伪军平汉铁路交通。
与进军平津相呼应,冀察军区第12军分区1个骑兵支队北上接应南下的苏蒙联军;第12军分区1个团及第13军分区1个团和1个支队向张家口市进攻;第12军分区1个团和1个支队破坏怀来县至沙城镇间铁路,阻止张家口的日伪军东逃。同时,第12军分区主力停止围攻赤城县,向张家口开进,参加夺取张家口作战。8月16~19日,各部队从东、西、南三面扫清张家口市外围,阻断日伪军退路。20日晨,开始攻城。战至23日,收复张家口及万全区县城,共歼日伪军2000余人,缴获步枪1万余支、轻重机枪20余挺、炮5门及大量军用物资。冀察军区策应作战的部队先后收复涿鹿县、尚义县、康保县、崇礼区等县城,使晋察冀解放区与晋绥军区相连接,并为进军东北创造了条件。
在此期间,冀晋军区第2、第3、第4军分区部队,分别占领了行唐县、盂县、平山县城,一度攻入石家庄市和曲阳县县城,切断了石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市)和同蒲铁路(大同市—风陵渡)北段,向太原市逼近。第5军分区部队于8月13日攻克兴和县城,22日收复集宁区(今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等城镇,歼灭日伪军一部,并向大同推进。冀热辽军区以8个多团的兵力会同地方干部共1.3万余人,分西、中、东三路向热河、辽宁、吉林等省进军。西路从兴隆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区出发,向承德市方向前进;中路从喜峰口出长城,向赤峰方向前进;东路(又称挺进东北的前梯队)在攻克抚宁区东北的双旺镇、海阳镇等据点后,于8月12日从义院口、九门口越过长城,经都山(今青龙)、平泉、凌源市,向辽宁省西部地区攻击前进,配合苏联红军作战。在冀东的部队,攻克唐山外围的古冶区、赵各庄等据点,一度切断京奉铁路(今北京—沈阳市)交通。
晋察冀军区所属各部队经半月余作战,夺取县城29座,切断战区内日伪军控制的铁路交通,日伪军被迫龟缩于北平市、天津市、保定市、石家庄市、唐山、太原市等孤城。河北省、山西省两省大部地区获得解放。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企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一面命令侵华日军只向国民党军投降,不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投降;一面在美国帮助下,从大后方调运大量国民党军向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推进。中国解放区抗日武装夺取大城市的计划难于实现。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遂于8月下旬决定改变方针,指示各军区以相当的兵力威胁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主要夺取中小城市,控制广大乡村。晋察冀军区即以一部兵力继续破击边区周围各铁路线,威胁大城市之日伪军;以主力广泛夺取日伪军占领的县城及据点。8月24日起,各部队积极向日伪军占据的中小城镇发起攻击。冀中军区部队分三个方向攻击:在南线,第6军分区部队于8月28日攻占深州市(今深州)县城,9月1日占领赵县、宁晋县城,同时还攻占磨头、王家井镇等火车站,控制德石铁路70余千米。在北线,第9、第10军分区部队攻占霸州市(今霸州)城后,于27日夺取永清、容城县县城,29日占领安次县城(今廊坊市安次区光荣村附近,已被洪水冲毁)以及旧州镇、牛驼镇等据点20多处。在西线,第7军分区部队至27日连续收复博野县、安国、蠡县三座县城,29日攻克安新县县城,并攻占高阳城外围据点。10月,第6军分区部队攻克石家庄外围据点藁城区,歼日伪军700余人。第10、第7军分区部队又攻克固安县、高阳县城和据点多处,并肃清了北平市东南地区之日伪军。冀察军区一部由张家口市沿京包铁路(今北京—包头市)东进,迫使沙城伪军投降,并攻入宣化城;另一部占领柴沟堡镇(今怀安县城)和怀安城,地方武装解放了满城区、涞水县、易县等城。冀晋军区部队先后收复了阳高县、灵寿县城,破坏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北段,其地方武装收复顺平县(今顺平)、行唐县、曲阳县等城镇。冀热辽军区进军东北地区的前梯队,于8月30日在前所、绥中县迫使伪满洲国军1000余人投降,尔后在苏联红军一部配合下,攻占山海关区,俘日伪军1000多人,同时收复临榆县城,为八路军后续部队进军东北打开了通道。在冀东的部队攻占开平,收复秦皇岛市。9月9日,攻击县城,经三日激战,全歼日伪军4000余人。22日,攻克玉田县城,歼日伪军1850余人。随后又攻占香河县、宝坻区、迁安市等县城,逼退乐亭县、宁河区、卢龙县等地日伪军,收复冀东广大地区。至10月,晋察冀中小城镇之日伪军已基本肃清,解放区连成一片。
晋察冀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军委9月11日关于大量歼灭孤立分散的日伪军,控制热河省(今分属河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省(今分属内蒙古、河北)全境的指示精神,决定集中主力阻击向张家口市进攻的国民党军,同时歼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冀察军区主力一部在攻克宣化区后,于9月19日攻占平绥铁路东段重镇新保安镇,随后追歼溃逃之日伪军,收复怀来县、延庆区、永宁等城镇,肃清平绥铁路东段日伪军。在张家口附近集结待命的冀中纵队第12旅于9月29日发起蔚(县)广(灵)暖(泉)战役,作战35天,歼灭日伪军3000多人,解放察南部分地区。冀晋军区3个团于10月1日攻克阳原县县城;在阳高县地区作战的第5军分区部队于12日攻克晋东北的浑源县县城,共歼伪军1300余人。至11月2日,察哈尔省全境获得解放。冀热辽军区向热河进军的部队一路于兴隆迫使伪满洲国军3800人投降,另一路收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城,尔后攻占承德市,又一路在平泉同苏联红军会师,迫使伪满军1个旅投降,随即分兵占领凌源市、赤峰、朝阳地区。至9月23日,全部肃清了热河省内的日伪军。冀热辽军区部队攻克山海关区后,昼夜兼程向东北地区挺进,前梯队于兴城市、葫芦岛市(今葫芦岛市)地区迫使伪满军5800余人投降,迅速解除了辽宁省西部15个县的伪满军警和土匪武装。先头部队于9月5日进入沈阳市后,随即分兵辽阳市、鞍山市、营口市、本溪、丹东市、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梅河口、铁岭、开原市、四平市等地区,在东北抗日联军配合下,对大城市实行军事管制,解除伪满军警武装,筹建人民政权。冀热辽军区直属队及3个团组成的第2梯队共5000余人,于9月6日进至山海关,尔后沿京奉铁路抵沈阳,与前梯队会师,并歼灭残余日伪军。至11月底,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起解放辽宁全省、吉林省南部和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迫使伪满洲国军3个旅、2个团和60个县市的警察大队等约4万人,以及关东军残部5000余人缴械投降。同时,部队扩建为12个步兵旅、10个团及1万多人的地方武装,共10万余人。
战争意义
在8~11月的全面反攻中,晋察冀军区部队共歼灭日伪军7万余人,全区野战部队发展到21.5万余人,地方部队发展到10.4万余人,基干民兵扩大到90万余人;解放热察两省全境,河北省大部和山西省、绥远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各一部,收复了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集宁区、丰镇市、山海关区、绥中县等70多座城市;建立了察哈尔省、热河两个省政府及191个县(旗)政府,拥有人口4000万,形成了以张家口为中心的纵横千里的晋察冀热辽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