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印地语名:恒河 डेल्टा;名:গাঙ্গেয় ব-দ্বীপ;英文名:Ganges )位于南亚次大陆东部,约三分之二的面积属于孟加拉国,剩余部分属于印度西孟加拉邦。恒河三角洲东起梅克纳河,西至巴吉拉蒂-胡格利河,南濒孟加拉湾,北抵印度法拉卡,东西宽320千米,南北长500千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而形成,形状呈三角形,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0米,汇集恒河、雅鲁藏布江、梅格纳河三大水系,河道密布。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恒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丰富,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红树林,以及孟加拉虎、印度蟒、伊河海豚等稀有动物;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碳酸钙、硬岩石、硅砂、白黏土等为主。
恒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文明可追溯到石器时代,早在公元前2000年,该地区就已经居住着水稻种植社区,历史上曾出现孔雀王朝、德里苏丹国、孟加拉苏丹国等政权。1757年,该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恒河三角洲地区被划入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1972年1月,孟加拉国独立。恒河三角洲内主要城市有达卡、加尔各答、吉大港等;该地区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是南亚次大陆水稻、小麦、玉米、浙江络麻、甘等作物的重要种植区;此外,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孙德尔本斯红树林、拉尔巴格堡、科克斯巴扎尔海滩等。
命名
恒河三角洲主要是由恒河(Ganges river)干流输运的大量泥沙冲积而形成的,因此被称为“恒河三角洲”。恒河的原名为梵语词汇“गङ्गा”(Gangā),意为“快行者”,本意是速流、速去之河流。
位置境域
恒河三角洲位于南亚次大陆东部,经纬度范围为北纬21°18'0"~23°52'12",东经87°54'36"~91°36'36"。该区域东起孟加拉国的梅克纳河(Meghna River),西至印度(India)的巴吉拉蒂-胡格利河(Bhagirati-Hooghly River),南濒孟加拉湾(Bay of Bengal),北抵印度的法拉卡(Faraca)。平均海拔10米,东西宽320千米,南北长500千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三角洲。
恒河三角洲约三分之二的面积属于孟加拉国(Bangladesh),剩余部分属于印度。该区域由恒河、雅鲁藏布江(上游叫雅鲁藏布江)和梅克纳河三大水系汇集形成的。该区域可分为两部分,即东部和西部。恒河三角洲的形状呈三角形,被认为是一个“弓形”三角洲。
历史成因
现代恒河三角洲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演化历史。孟加拉盆地和古恒河三角洲起源于冈瓦那大陆解体之后的印度板块断裂的被动边缘。印度板块约在126百万年的早白垩世时期与冈瓦那大陆彻底分离,该板块和正在发育的三角洲复合体随后向北和北东向飘移,脱离澳大利亚和南极板块,约45百万年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最终导致板块的聚敛和喜马拉雅山脉的拾升。
从49.5~10.5百万年间,恒河三角洲复合体经历了一个过渡期。一旦碰撞开始,水系的排水量也迅速增加,通过雅鲁藏布江体系的沉职物进入孟加拉湾,随着喜马拉雅山的抬升,影响了水系和碎屑物质的供给。结果,经过一段时期三角洲迅速发育起来,使孟加拉盆地发育了大的碎屑楔形体。这段时问前后,大量沉积物通过三角洲,沉积为孟加拉盆地探游扇最终使恒河三角洲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合二为一。
最初,该复合体受河流控制,但随印度板块向东南亚方向旋转,使得孟加拉湾的河口湾部分深皮增加,约21百万年时,转化为潮汐控制的三角洲。
在近10.5百万年时的一次大的地平线下降之后,三角洲形态与现在形态基本一致。东部智皱带被抬升,使恒河三角洲沉积部分受到侵蚀,河流改道入游,因被动大陆边缘的热沉降活动仍在继续,使得三角洲复合体的沉积物仍在加厚。
地理特征
气候
恒河三角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一年中最冷的月份通常是一月,而四月和五月是最热的月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4~25°C之间,四月份的平均气温在25~35°C。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西部的年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而东部则要达到2000~3000毫米。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带来暖湿的空气,在季风季节开始前(三月至五月)和季风季节结束时(九月至十月)都会经历强烈的热带气旋。
地质
地质构造
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和褶皱。断层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其中主中央断层和主边界断层是两个重要的逆冲断层。
主中央断层是喜马拉雅山脉脉中最为重要的逆冲断层之一,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中部,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推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导致地壳发生折叠和断裂。这个断层的分布范围广泛,从尼泊尔(Nepal)一直延伸到不丹(Bhutan),是印度板块的岩石向北逆冲到欧亚板块的岩石上,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主体部分。主边界断层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同样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这个断层的分布范围从巴基斯坦(Pakistan)一直延伸到不丹,是印度板块的岩石向南逆冲到欧亚板块的岩石上,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前缘。褶皱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前缘,这些褶皱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推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而形成的。
这些断层和褶皱的分布对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地质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了地壳的抬升和变形,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前缘的丘陵和山脉,为三角洲的形成提供地形条件。此外,断层和褶皱的存在也影响了水系的形成和演化,对恒河三角洲的河流网络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断层活动还会引发了频繁的地震活动,给周边地区带来地质灾害和风险。
地层
恒河三角洲主要受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的四个主要序列控制,这些组合最初沉积在高纬度受限海洋环境中,后来沉积在低纬度开放海洋赤道环境中。这四个层序与博尔普尔地层(Bolpur)、加塔尔地层(Ghatal)、莫莉地层(Jalangi)和锡尔赫特石灰岩地层(Sylhet)等相关。通过该区三角洲迅速堆积,使得许多岩性地层是跨时代的,进积的高水位体系与许多地层是相关的,特别是地层下部的布德瓦(Burdwar)、梅姆纳(Memanr)和巴拉伊(Barail)组。这些组由细粒砂岩和含煤质的钙质泥岩组成。这些地层下超于下伏的科皮利地层(Kopili),为侵蚀或无沉积倒断接触关系。近陆坡的这些地层有上超面。在盆地较深处,三角洲通过新地层表现为倾斜前积。
岩石
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包括页岩、砂岩、石灰岩等,分布在三角洲地区的地层中。
页岩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地区的下部地层,是一种细粒度的沉积岩,主要由黏土矿物、石英和长石等矿物组成,具有薄层状结构,层理清晰,容易沿层面剥离,通常具有良好的抗风化能力,在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层中占据了较大比例。
砂岩是一种由砂粒大小的矿物颗粒经过压实、胶结形成的沉积岩,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结构,颗粒间胶结紧密,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但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在恒河三角洲地区,砂岩主要分布在河流沉积区域,如恒河和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冲积平原。
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地区的上部地层,尤其是在河流与海洋交汇处。石灰岩主要由钙质物质(如方解石、白垩)组成,是一种化学沉积岩。石灰岩的颜色通常为灰色或白色,但在恒河三角洲地区,由于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石灰岩可能呈现灰白色或浅黄色。石灰岩在地质构造作用下容易产生断裂和溶蚀地貌,如溶洞、溶沟等。
矿产
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矿产资源种类都很丰富,孟加拉国的矿产资源以天然气、碳酸钙、硬岩石、煤炭、硅砂、白黏土等为主,其中已公布的天然气储量为3113.9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该国东北部,煤炭储量约7.5亿吨,还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未探明。印度西孟加拉邦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其中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占印度煤炭总储量的11%。
地形地貌
恒河三角洲的形状呈三角形,是一个弓形三角洲,河网密布,海岸线成漏斗形,由迷宫般的河流、沼泽、湖泊和洪积平原组成。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0米。该三角洲含有极其肥沃的冲积土壤,地表有超过257条中型和大型河流。
水文
恒河三角洲河流众多且活跃,每年约有600万立方米/秒的水量和24亿吨沉积物进入孟加拉湾。
河流
恒河三角洲主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等。
恒河
恒河(Ganges River)位于恒河三角洲西部,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远古以来一直是印度教徒的圣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西段南麓的甘戈特里冰川(Gangotri Glacier),全长258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自恒河三角洲流入孟加拉湾,径流总量5501亿立方米。恒河总流向是从北-西北至东南,在恒河三角洲处,水流向南。大部流程为宽阔、缓慢的水流,流经地区属世界上土壤最肥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布拉马普特拉河
雅鲁藏布江(Brahmaputra Rivers)位于恒河三角洲中部,是中亚和南亚的一条主要河流。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流经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最终在孟加拉湾入海。中上游在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后折转而西,从左侧接纳丹巴曲,再下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床坡降急减。全长为2900千米。
梅克纳河
梅克纳河(Meghna River)位于恒河三角洲东部,由苏尔马河(Surma River)和库什亚拉河(Kushiyara River)汇合而成,这两条河均发源于印度东部丘陵地区,即巴拉克河(Barak River)。流向从北至南,梅格纳河流程约264千米后,通过四个主要河口——特图利亚河(Tetulia River)、沙赫巴兹普尔河(Shahbazpur River)、哈蒂亚河(Hatia River)、巴姆尼河(Bamni River)注入孟加拉湾。
地下水
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每年有2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直接流入孟加拉湾,其流出量相当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系统排放量的19%。三角洲地区的地下水总抽取率估计约为25厘米/年,这意味着假设含水层孔隙度为0.2,每年地下水向下流速约为1.25米/年。
该地区由更新世(Pleistocene)的一个封闭的深层含水层组成,沉积物的沉积有助于在该地区形成具有高透射率和储存能力的含水层。该地区的地下水被标记为由粘土矿物组成的弱透水层,其被分隔成三个含水层系统。第一含水层是半承压、浅全新世(Holocene)含水层类型,在距地表50至100米的深度,由灰色细砂至极细砂组成,并覆盖5~45米厚的粉质黏土弱透水层。第二含水层交汇于地表以下约150至270米的深度,是该地区的主要含水层,主要为灰色极细至中砂。第三含水层是最深的含水层,位于距地表350米以下,为灰色粘土弱透水层,并由厚粘土弱透水层与上部浅含水层隔开。
该地区地下水呈弱碱性,化学成分变化较大,电导率(EC)变化范围约为1900~2700微西门子每厘米。主要阳离子的丰度表示为Na+\u003eCa2+\u003eMg2+\u003eK+,阴离子为\u003eCl-\u003e\u003e\u003e。该地区的大部分地下水都受到天然的污染,而饮用这种水已经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海洋水
恒河三角洲南部的孟加拉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强潮海湾,潮差可达3米,尤其是在恒河三角洲区域,平均潮差大于4米,潮汐的影响甚至可以沿着河流向陆地延伸200千米的范围。除孟加拉湾东北部恒河河口外,其余海域主要呈现为半日潮。
恒河三角洲南部的孟加拉湾是受南亚季风影响的典型海域,南亚夏季风给孟加拉湾带来了丰沛的降水,降水较多的地方年均可达3000毫米,而且海湾周边诸多地表径流的注入,整个海域年平均淡水净收支高达4.05×10¹²立方米。
恒河三角洲南部的孟加拉湾海流流向受季风的强烈影响,春、夏季在湿润的西南季风推动下,呈顺时针方向环流;秋、冬季受东北季风作用,转变为逆时针方向的环流。
土壤
恒河三角洲的土壤大部分由冲积土构成,向东则转变成红色或红黄色的红土。土壤中包含大量的营养和矿物质,土层深厚肥沃。在恒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区出现了酸性硫酸盐土壤,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国的科克斯巴扎尔(Cox’s Bazar)、库尔纳(Khulna)、巴盖尔哈特(Bagerhat)和萨特基拉地区(Satkhira districts),以及印度西孟加拉邦邦的南24帕尔加纳斯县(South 24 Parganas district)的巴桑蒂(Basanti)、坎宁I(Canning I)和戈萨巴街区(Gosaba blocks)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恒河三角洲植物种类丰富,仅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就有245个属和334种植物,该地区的孙德尔本斯红树林(Sundarbans)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红树林。大多数红树林以红树科(Rhizophoraceae)、白骨壤科(Avicenniace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植物为特色。代表性植物有层孔银叶树(Heritiera 层孔菌属)、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等。
动物
恒河三角洲动物种类丰富,仅孟加拉国就有约301种留鸟、176种候鸟、120种内陆哺乳动物、3种海洋哺乳动物、109种爬行纲、34种两栖动物。鸟类有翠鸟科(翠鸟属)、山鹑(Perdix)、啄木鸟科(Piculus)、欧亚鸲(鸫科)等。稀有动物有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印度蟒(Python molurus)、云豹(Neofelis nebulosa)、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伊河海豚(Orcaella brevirostris)、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等。
自然保护区
恒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众多,截至2024年,仅孟加拉国就拥有56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巴罗亚达拉国家公园(Baroiyadhala National Park)位于恒河三角洲东南部、吉大港区西塔昆达乌帕齐拉(Sitakunda Upazila),是孟加拉国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二类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公园占地2933.61公顷,与吉大港山区的森林相连,为恒河三角洲的各类珍稀动植物群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有超过50种植物,有濒临灭绝的动物豺(Dhole)、渔猫(Fishing Cat)等。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Sundarbans National Park)位于恒河三角洲、印度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的东南部。建立于1984年。占地13.3万公顷(其中一半以上在印度,其余部分在孟加拉国),包括约55%的林地和45%的湿地,以潮汐河流、小溪、河口的形式出现。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综合体,遍布河道、泥滩和耐盐红树林小岛,是成长型生态的范例,因物种多样性而闻名于世。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是孟加拉虎等珍稀物种的重要栖息地。1987年,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恒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文明可追溯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在该地区发现了162个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大多数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如帕里哈蒂遗址(Parihati)、莫亨布尔遗址(Mohanpur)等。早在公元前2000年,恒河三角洲地区就已经居住着水稻种植社区。到公元前十一世纪,该地区的人们居住在系统排列的房屋中,使用精致的人类墓地,并制作铜装饰品和精美的黑红陶器。到公元前1000年初期,他们已经开发出铁制武器,可能与铜一起在当地熔炼。
公元前323年,旃陀罗笈多一世(Chandragupta I)推翻难陀王朝(Nanda Dynasty),赶走马其顿王国(Macedon)驻军,统一北印度(包括恒河三角洲地区),建立孔雀王朝(Maurya Dynasty)。约前297年,旃防罗笈多去世,其子频头娑罗(Bindusāra)继位。20多年后频头娑罗死,其子阿育王(Asoka)继位。在阿育王时期,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南亚次大陆除极南端一部分外,全部囊括在孔雀王朝的版图之内。
从13世纪开始,恒河三角洲地区受到来自中亚的伊斯兰教征服者的影响。先是突厥人建立的德里苏丹国(Delhi Sultanate),后来是孟加拉湾地区的孟加拉苏丹国(Sultanate of Bangladesh)。在这一时期,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印度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1757年普拉西战役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南亚次大陆建立殖民统治。英国人在恒河三角洲地区设立了孟加拉殖民地,并将其纳入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英国殖民统治期间,恒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英国对南亚次大陆的殖民统治一直持续到1947年。
1947年,印度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恒河三角洲地区被分为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1972年1月,孟加拉国独立。印度独立后的恒河三角洲地区,经济、文化和政治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该地区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水患、饥荒等。
工程建设
卡普泰大坝(Kaptai Dam)位于恒河三角洲的卡纳富利河(Karnafuli river)上,是孟加拉国最著名的水坝,建在吉大港(Chittagong)上游65千米兰加马蒂区(Rangamati district)卡普泰(Kaptai)。该大坝长670.56米,高45.7米。基础层宽度为45.7米,顶部层宽度为7.6米。该大坝的总开挖量为113400立方米。由于它是土坝,因此在主坝左侧修建了16闸门溢洪道(每闸门12.2米×11.3米),泄洪能力约为17698立方米/秒。水库集水面积1.1万平方千米。水库满水位海拔33.23米,总面积777平方千米。
法拉卡堰(Farakka Barrage)位于恒河三角洲,属于印度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横跨穆尔什达巴德法拉卡(Farakka in Murshidabad)的恒河,于1961年开始建设,并于1975年5月投入使用。主拦河坝长2245米,有109个闸门,跨度18.3米。拦河坝的设计流量为76500立方米,1~24号闸门为泄洪闸门,高7.93米;25~109号闸门为溢洪闸门,高6.4米。法拉卡堰旨在通过改善巴吉拉蒂-胡格利河系统(Bhagirathi-Hoogly River)的状况和通航,来满足加尔各答港(Kolkata Port)的航运需求。
城市建设
恒河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包括加尔各答(Kolkata)、吉大港(Chittagong)、达卡(Dhaka)等。
达卡(Dhaka)是孟加拉国的首都,是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地理中心,位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Buriganga River)北岸的冲积阶地上。总面积360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达卡人口约2393万人。该地区的主要语言是孟加拉语。主要地形为地势平坦的平原,海拔6~7.5米。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2019年平均气温27℃左右,最高气温34℃,最低温度14℃,多西南季风。达卡的发迹史可上溯至10世纪或更早,但直到17世纪初成为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孟加拉省的首府,才逐渐发展起来。18世纪遭英国占领。1947年印巴分治后为巴基斯坦东孟加拉省首府,1972年成为新独立的孟加拉国的首都。盛产黄麻、水稻、甘蔗、油菜籽等农作物,黄麻、棉纺、麻纺工业发达,另有皮革、制糖、造纸、玻璃、化工、金属加工等工业部门。清真寺数以千计,号称“清真寺城”。
加尔各答(Kolkata)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是该国的第四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位于恒河三角洲西侧。总面积1300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加尔各答人口约1557万。主要语言是孟加拉语。属亚热带气候,平均年降水量1600毫米。1月平均气温22℃,5月平均气温31.1℃,极端最高气温43.9℃。中国清代中叶的《海录》已有记载,作“咕哩噶哒”,是为最早的中文译名。原仅江边一小村,169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此设立商栈,作为入侵内地的桥头堡。1772~1912年为英属印度首府。印度独立后为新建立的西孟加拉邦的行政中心。利用恒河三角洲盛产的黄麻,成为世界最大的黄麻加工中心,机械制造业为第二大工业部门,还有纺织、钢铁、电子、化工、军工等产业。该地是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的故乡。
吉大港(Chattogram)是孟加拉国最大海港和第二大城市,位于恒河三角洲东南部。总面积260公顷。截至2024年,吉大港人口约551万人。主要语言是孟加拉语。气候湿润温暖,年降雨量超过2540毫米。吉大港是天然良港,自公元初便为人所知,公元10世纪时阿拉伯水手也对其耳熟能详。葡萄牙帝国和威尼斯航海者将其称为波尔图格兰德(Porto Grande)。1552年,若昂·德·巴罗斯(João de Barros)将其描述为“孟加拉王国最著名、最富有的城市”。吉大港于14世纪被穆斯林征服,后于15世纪归阿拉干人(Arakanese)所有。1760年,吉大港割让给英国东印度公司。港口直接腹地吉大港市工商业发达,棉和麻纺织品、茶叶加工、炼油、玻璃、化肥等是其主要工业门类。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11个,最大水深约9.5米。202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03亿吨,其中进口货物吞吐量9350万吨,占全港吞吐量的93.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4万标准箱。
人口
城市人口
截至2024年,恒河三角洲内主要城市达卡人口约239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3234人;主要城市加尔各答人口约155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000人。
民族
恒河三角洲的民族以孟加拉人(孟加拉语)为主,其他民族有印度人(Indian)、查克玛人(Chakma)、特里普拉人(Tipra)、莫罗人(Mro)等。
宗教
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国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等,印度西孟加拉邦邦的宗教主要有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伊斯兰教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宗教,约有91.1%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紧随其后的是7.9%的印度教徒,0.7%的佛教徒,0.1%的人信奉其他宗教。绝大多数孟加拉国穆斯林是逊尼派,其次是什叶派和艾哈迈迪耶派。孟加拉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第四多的国家,也是第三大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最大的穆斯林集会是非政治性的"比什瓦伊哲玛"(Bishwa Ijtema),由正统的"塔布利吉大会"(Tablighi Jamaat)每年举办一次。
语言
恒河三角洲的主要语言为孟加拉语(Bangla),大部分人口都使用这种语言,其他语言还有印地语(Hindi)、桑塔利语(Santali)、乌尔都语(Urdu)、藏缅语(Tibeto-Burman)等。英语在该地区也被广泛使用。孟加拉语属于印度-雅利安语族(Indo-Aryan),与梵语(Sanskrit)有亲缘关系。该语言有两种不同的风格,分别为萨杜巴萨(Sadhubhasa)和查尔蒂巴萨(Calitbhasa)。萨杜巴萨是一种文学风格,包含许多源自梵语的词汇,查尔蒂巴萨是口语体,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标准非正式话语媒介。直到20世纪30年代,萨杜巴萨还用于所有印刷品,但现在查尔蒂巴萨是当代文学的基本形式。孟加拉语包含许多来自葡萄牙语、英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印地语的借词。
经济活动
恒河三角洲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是南亚次大陆水稻、小麦、玉米、浙江络麻、甘等作物的重要种植区,尤其以黄麻种植闻名于世。渔业是该地区一个重要的活动,鱼类是三角洲许多人主要的食物来源。恒河鳕鱼(Sillaginopsis panijus)是恒河三角洲地区的特有经济鱼类,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恒河三角洲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能一定程度的促进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光照充足,适合长蒴黄麻等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纺织业的发展,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代表性的景点有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孙德尔本斯红树林、拉尔巴格堡、科克斯巴扎尔海滩等。
交通运输
公路
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国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市内通勤尚无轨道交通,道路拥挤,首都达卡地区每年因拥堵造成3700亿塔卡的损失,相当于国家预算的11%。2007年,孟加拉国道路总体规划估计了货运和客运的中等增长预测,在2005~2025年总体规划期间,货运和客运将增长6%。
铁路
铁路是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铁路网络覆盖广泛,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地区已开通孟加拉国达卡至印度加尔各答的铁路。孟加拉国铁路公司(BR)是孟加拉国的国营运输机构。
航空
截至2023年,恒河三角洲地区有4个国际机场,分别是位于孟加拉国的达卡机场、吉大港机场以及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内塔吉·苏巴斯·钱德拉·鲍斯国际机场(Netaji Subhas Chandra Bose International Airport)、巴格多格拉(Bagdogra)机场。除此之外,孟加拉国还有7个国内机场。孟加拉航空公司(Biman Bangladesh)和US-Bangla等航空公司经营达卡至吉大港、考克斯巴扎等多条国内航线及二十几条国际航线。
航运
恒河三角洲地区河流众多,航运是货物和人员运输的主要方式,主要港口有加尔各答、吉大港、蒙格拉港(Mongla port)等。孟加拉国境内的河流总长度估计约为24000千米,约占其表面面积的7%。该国大部分地区由复杂的水路网络连接,在季风时期达到更广泛的规模,承载了超过50%的干线货运和25%的客运总量。拥有的内陆港口和其它设施包括11个主要内陆港口、23个沿海岛屿港口、133个发射站和1000多个位于农村地区的小登陆点。内河运输局为约7000艘内河船舶提供引航设施。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恒河三角洲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恒河的污染,每年约有6200吨的塑料垃圾从恒河流到恒河三角洲。恒河污染的突出问题为人类污水和动物粪便的处理不善。该河流经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100个,5~10万人口的城市97个,普通城镇约48个。恒河中大部分污水都来自这些人群。每天从瓦拉纳西排到恒河的污水就高达200万升,因此造成恒河水中粪生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可供安全沐浴的水体中粪生大肠杆菌含量应低于500/100毫升,而实际检测结果已达到标准值的120倍,即60000/100毫升。
恒河沿岸建立了一大批工业城市,如坎普尔(Kanpur)、安拉阿巴德(Allahabad)、巴特那(Patna)等,无数的制革厂、化工厂、纺织厂、酿酒厂、屠宰场快速发展。这些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废物肆意倒入恒河中,将工厂废料和其他污染物一起带到恒河三角洲和孟加拉湾。这些工业废物造成了极大卫生安全隐患,总量约占恒河总废水量的12%。尽管工业废水的比例相对较低,但其通常有毒且不可生物降解,对恒河流域的人与动植物都会造成极大伤害。
环境保护
20世纪初,灵鹫山政治家马丹·莫罕·马拉维亚(Madan Mohan Malaviya)经过与英属印度的长期斗争,建立了一个致力于保护恒河的组织(Ganga Mahasabha),其目的为了减少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流入恒河,以保持恒河畅通无阻。虽然该协议在法律上有效,但该协议的神圣性并未得到印度各邦和中央政府的尊重,恒河环境未能得到良好保护。
1986年6月,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发起了“恒河行动计划”(Ganga Action Plan),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生活污水的截流、分流和处理来改善水质,并防止有毒和工业化学废物从已确定的污染单位进入河流。但计划未能约束人们污染恒河的行为,直到2000年,“恒河行动计划”已持续长达15年,总共花费了约90亿印度卢比(合2亿美元)的资金,但恒河治理的成果仍乏善可陈。
2009年2月20日,印度政府成立国家恒河盆地局(National Ganga River Basin Authority),并拨款15.56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恒河的长期清理及维护工作。世界银行也在2011年批准为国家恒河流域管理局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恒河治理。2014年,时任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宣布实施名为“致敬恒河”(Namami Gange)的治理项目,制定76套治理方案,在其5年任期内将拿出2000亿印度卢比用于恒河污染,其目的是为了恒河控制污染,并计划在2020年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诞辰纪念日前完成全部治理。后因资金缺口等问题,未达到预计效果。
风景名胜
综述
恒河三角洲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代表性的景点有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孙德尔本斯红树林、拉尔巴格堡、科克斯巴扎尔海滩等。
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
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Historic Mosque City of Bagerhat)位于恒河三角洲南部,是孟加拉国巴凯尔特区西南部的一座中世纪城市的重要遗迹,处于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交汇处,原名哈利法塔巴德(Khalifatabad),由土耳其将军乌鲁格·汗·贾汗(Ulugh Khan Jahan)于15世纪建立。占地50平方千米,拥有孟加拉穆斯林建筑发展初期的一些最重要的建筑,包括360座清真寺、公共建筑、陵墓、桥梁、道路、水箱和其他用烧砖建造的公共建筑。1985年,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孙德尔本斯红树林
孙德尔本斯红树林(Sundarbans)位于恒河三角洲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红树林。总面积为1万平方千米,其中60%位于孟加拉国境内,其余位于印度境内。包括裸露沙洲在内的陆地面积为414259公顷(70%),水域面积为187413公顷(30%)。该地区被复杂的潮汐水道网络、泥滩和耐盐红树林小岛所交叉,是持续生态过程的绝佳范例。以其种类繁多的动物而闻名,其中包括260种鸟类、孟加拉虎、河口鳄鱼、印度蟒蛇等。1997年,孙德尔本斯红树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拉尔巴格堡
拉尔巴格堡(Lalbagh Fort)位于恒河三角洲的达卡西南部,建于17世纪初,是莫卧儿(Mughal)堡垒建筑群。该建筑群主要由三座建筑、两座大门和部分受损的防御墙组成,中三座建筑分别为清真寺(Mosque)、比比·帕里墓(Tomb of Bibi Pari)和公众厅(Diwan-i-Aam)。除此之外,还发现了26座建筑遗迹。比比·帕里墓是由8个房间围绕着1个中央方形房间,里面安放着比比·帕里(Bibi Pari)的遗体,房间被一个八角形的假圆顶覆盖,并用黄铜板包裹。中央房间的整个内墙都铺有白色大理石,而四个侧面中央房间则有高达一米的石质裙边。四个角落房间的墙壁上铺有美丽的釉面花卉瓷砖。
科克斯巴扎尔海滩
科克斯巴扎尔海滩(Cox's Bazar Beach)位于恒河三角洲东南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海滩,长120千米,2008年被提名为“新七大自然奇迹”之一。科克斯巴扎尔大部分海滩在涨潮时宽200米,在退潮时宽400米。这片孟加拉湾海滩是热门的旅游景点,即使在淡季也吸引着大批本地人和外国游客。该海滩最受欢迎的区域包括拉博尼海滩(Laboni)、胡姆恰里海滩(Humchari)和伊纳尼海滩(Inani)等。
相关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坚达尼编织传统艺术(Traditional art of Jamdani weaving)是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孟加拉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图案生动的薄棉织物,传统上由达卡各地的工匠和学徒在手工织布机上编织而成。坚达尼编织品将复杂的设计与柔和或鲜艳的色彩相结合,是一种耗时且劳动密集的编织形式,因为它的图案丰富,这些图案是使用不连续纬纱技术直接在织布机上创作的。由于这种织物常用于制作纱丽,而纱丽是孟加拉妇女的主要服饰,因此编织工艺如今蓬勃发展。一些织工大师被公认为传统坚达尼图案和编织技术的传承者,并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弟子。2013年,坚达尼编织传统艺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
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国人主食以大米为主,80%以上的动物蛋白来自鱼类,如鲤鱼、三文鱼、鲳鱼等。在特殊场合和仪式上,人们会烹制“polao”(手抓饭,一种通常用肉和其他配料烹制的米饭)、“biryana”(用洋葱、香料和羊肉烹制的穆斯林风格米饭)等。在用餐时,他们通常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左手被视为不洁,不能触碰食物。
恒河三角洲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摇头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他们的习惯是向左摇头表示赞同、尊重或认可,点头则表示不同意,这世界多数国家的习惯相反。他们相互见面的礼节动作是双手合十,而有些外国人除了模仿合十还礼外,同时还加以点头,这就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节日
杜尔迦普加节(Durga Puja)是恒河三角洲地区印度西孟加拉邦邦的传统节日,亦称杜尔迦女神节,是印度教的主要节日之一,每年九月至十月举行,持续10天。杜尔迦女神是印度教中最受崇拜的女神,相传她铲除了折磨众神的恶魔阿修罗,为众生带来幸福和安康。为感谢女神的功绩,印度教徒兴起杜尔迦女神节,庆祝女神在每年十月的这几天重回人间为人们驱除邪恶、送来祝福,也庆祝正义战胜邪恶。
拉赫尔·乌波巴什(Rakher Upobash)是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著名的印度教节日之一,在印度历法中的卡尔提克(Kartik)月庆祝,通常在11月。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印度教信徒聚集在巴巴洛肯纳特修道院(Lokenath Brahmachari Ashram)庆祝拉赫尔·乌波巴什节。信徒们从早上开始禁食以进行祈祷,从下午开始,他们聚集在寺庙内,以确保在寺庙建筑群内有一个祈祷的地方。
传说典故
恒河是印度神话的发源地,很多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构成了它独有的神圣内涵。圣河恒河源自中国西藏北部冈底斯山脉(Kailas Range)海拔6656米的主峰冈仁波齐峰(Mount Kailash)。印度人将岗仁波齐称作“凯拉斯”(Kailash)神山。教徒们相信冈仁波齐就是大神湿婆修炼的居所。而山下的玛旁雍错也一直受到教徒的敬仰——他们认为孔雀泉河(藏语:马甲藏布)就是恒河的源头。它从冈仁波齐峰流向南注入圣湖玛旁雍错,然后经尼泊尔后注入印度恒河。印度人称玛旁雍错为玛纳斯湖(Mana-sarowar)。湿婆的妻子帕托瓦蒂就是传说中喜马拉雅山脉的女儿,也叫“雪山神女”。她温柔美丽,爱上了在雪山修行的湿婆神,但遭到潜心修行的湿婆的拒绝。帕拉瓦蒂痴情不改,在雪山修了千年营行,终于赢得湿婆的爱情,成为湿婆的妻子。玛法木错湖是湿婆和他的妻子帕拉瓦蒂沐浴的地方,藏传佛教与印度教教徙都尊它为“圣湖”,由于恒河水是从“神山圣湖”而来,所以整个恒河都是“圣水祠”。
影视作品
《阿育王》是由桑托什·斯万(Santosh Sivan)执导,沙鲁克·罕(Shah Rukh Khan),卡琳娜·卡普(Kareena Kapoor)等主演的爱情片。影片于2001年9月13日在加拿大上映。影片讲述了印度阿育王与公主卡瓦奇(Kavachi)的爱情,以及阿育王在经历了母亲被杀的打击之后,最终用血腥手段登上王位的故事。这是一部印度史诗电影,讲述了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恒河三角洲的征战和统治。
参考资料
Ganges delta.britannica.2024-03-28
Marine Gazetteer Placedetails.marineregions.2024-04-10
Ganges Delta.indianetzone.2024-03-18
বঙ্গীয় বদ্বীপ.banglapedia.2024-06-09
Positive News: दुनिया का सबसे बड़ा डेल्टा है गंगा डेल्टा.lotpot.2024-06-09
The Sundarbans.unesco.2024-06-07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孟加拉国(2022年版).中 国 驻 孟 加 拉 国 大 使 馆 经 济 商 务 处.2023-11-16
Minerals and Energy Resources in West Bengal.byjusexamprep.2024-06-08
Prehistory.banglapedia.2024-06-08
The Rise of Islam and the Bengal Frontier, 1204–1760.publishing.2024-06-08
孔雀王朝.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6-08
Delhi sultanate.britannica.2024-06-09
The Tughluqs of India.britannica.2024-06-09
Bangladesh.britannica.2024-06-09
孟加拉国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3-28
Historic Mosque City of Bagerhat.unesco.2024-06-07
Lalbagh Fort.beautifulbangladesh.2024-06-07
World longest beach, Cox's Bazar, a must-visit place in Bangladesh.vietnamnews.2024-06-07
印度一直在给恒河“大扫除”,为什么越扫越脏?. 国家人文历史.2024-03-11
Bengal Delta.banglapedia.2024-03-18
[国际]2016印度旱灾事件.web.wra.2024-03-14
GangesRiver.Britannica.2024-02-22
Ganges Delta, Bangladesh and West Bengal.geolsoc..2024-06-08
Problems, Management, and Prospects of Acid Sulphate Soils in the Ganges Delta.mdpi.2024-06-07
Brahmaputra River.britannica.2024-06-07
Meghna River.britannica.2024-06-07
Ganges River.britannica.2024-02-08
Ganga.indiawris.2024-03-11
恒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6-13
恒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1
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6-07
Meghna River.beautifulbangladesh.2024-06-07
Groundwater Flow in the Ganges Delta.science.2024-03-18
Groundwater Flow in the Ganges Delta.ResearchGate.2024-03-18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a Tidal River Basin of the Ganges Delta in Bangladesh ().scirp.2024-03-18
ScienceDirect.sciencedirect.2024-03-18
Tides in the Bay of Bengal.springer.2024-03-29
孟加拉湾.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6
Flora In Sundarbans National Park.sundarbansnationalpark.2024-06-07
sundarban.sundarbantigerreserve.2024-06-07
Wildlife.banglapedia.2024-06-07
Total Protected Areas.protectedplanet.2024-03-28
Baroiyadhala National Park.mapcarta.2024-03-29
Baroiyadhala National Park.nishorgo.2024-03-29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8
Sundarbans National Park.unesco.2024-06-06
Banglapedia.banglapedia.2024-03-18
FarakkaBarrage.britannica.2024-03-23
FARAKKABARRAGEPROJECT,FARAKKA.jalshakti-dowr.2024-03-23
达卡.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8
researchgate.ResearchGate.2024-03-18
Dhaka Population 2024.worldpopulationreview.2024-06-19
Bangladesh Languages.familysearch.2024-03-18
加尔各答.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10
Kolkata Population 2024.worldpopulationreview.2024-06-08
Kolkata - Govt, Politics, Economy | Britannica.britannica.2024-06-08
吉大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8
Chittagong Population 2024.worldpopulationreview.2024-06-08
Chittagong.britannica.2024-06-08
孟加拉国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6-09
West Bengal.britannica.2024-06-09
Muslim Population by Country.pewforum.org.2023-11-06
"Know Bangladesh".bangladesh.2023-10-09
Buddhism in Bangladesh.visitworldheritage.com.2023-11-06
Religion in West Bengal, Majority Religion, Percentage.pw.2024-06-08
"Religions in Bangladesh | PEW-GRF".globalreligiousfutures.2023-10-09
"Census 2022: Bangladesh population now 165 million".dhakatribune.2023-10-09
১০ বছরে ৯ লাখ হিন্দু কমেছে.prothom.2023-10-09
Chapter 1: Religious Affiliation .pewforum.org.2023-11-06
Bishwa Ijtema as a New Form of Islamic Pilgrimage.springer.com.2023-11-06
Bangladesh.britannica.2024-06-09
West Bengal.britannica.2024-06-09
Fisheries Industry In Bangladesh: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businessinspection.2024-06-09
ScienceDirect.sciencedirect.2024-03-18
Kolkata - Urban Planning, Culture, Economy | Britannica.britannica.2024-03-23
孟加拉国 .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1-09
Airports.transport.2024-06-09
恒河还能变干净吗?. 国家地理中文网.2024-03-11
印度一直在给恒河“大扫除”,为什么越扫越脏?.湖南日报.2024-03-11
Bagerhat.britannica.2024-06-07
Lalbagh Fort.banglapedia.2024-06-07
Cox’s Bazar.britannica.2024-06-07
Cox's Bazar Beach.atlasobscura.2024-06-07
Traditional art of Jamdani weaving.unesco.2024-06-08
FOODANDDRINKINBANGLADESH:DISHES,EATINGHABITSANDBENGALICUISINE.factsanddetails.2024-03-28
CULTURE.crp-bangladesh.2024-03-28
加尔各答女神节中的中国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06-08
Durga Puja.britannica.2024-06-08
Rakher Upobash: The Hindu Religious Festival of Bangladesh.fotorbit.2024-06-08
阿育王.豆瓣电影.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