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岸

黄岸

黄岸(674-756年),字宗极号魁杰,唐朝官员,江夏莆阳黄氏始祖。他是入闽始祖黄彦丰的嫡系十一世孙,黄冲的儿子。黄岸在唐代圣历戌戊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翰林史馆学士、徐州牧和广西桂州剌史。他被谥为忠义。 黄岸是唐初隐士黄冲的公子,也是入闽始祖黄元方的十一世孙。他随司马睿南渡,辗转入闽,居住在福州候官黄巷(今福州东街口南后街)。黄岸是八姓衣冠入闽之一,他的后代在宋代、明代和清代以来,向外播迁日益增多。如今,黄氏后裔遍布全国各地,如闽、台、江、浙、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江西省、安徽、云南省四川省陕西省山东省、北京、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等地,以及海外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总数超过500万。

人物生平

唐圣历戌戊年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官历翰林史馆学士、徐州牧、升广西桂州剌史。

自福唐候官(今福州东街口南后街)黄巷迁入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定居莆田,黄岸为入莆田黄姓始祖。

赵姓封开国夫人、继邱氏封吉国夫人。

李治上元甲戌年破五节日生,李亨至德丙申年三月九日卒。

有三子:长子黄谣,闽县令,随父肇居延福山;次子黄典,新会区令,因官于广东冈州南雄而居焉;季札黄乐,候官令,承父命守祖居,

黄乐后代世居福州候官县黄巷小黄楼,或商贸垦殖。

黄岸后人在宋、元时期,特别是明、清以来,向外播迁日益增多。

至今查证,其莆阳黄氏后裔广播于闽、台、江、浙、两广、两湖、赣、皖、云、贵、川、陕、齐、鲁、幽、燕之地和国外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主要地区,以及世界各地,拥有500多万之众。

人物后代

一代

岸公唐秘书监冲,长子字宗极、号魁杰。初,居黄州江夏;中,徙光州固始;后,徙福州市候官。

自少俊逸能文章,其远祖元方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乌石山榴花洞,曾祖韬至官弘文馆学士。父芳公官晋安司马参军,母苏氏。

圣历戊戌年(公元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官弘文院编修、徐州牧、桂州剌史。陈十要道于明皇,治为天下第一疏。天宝乙未年,谢桂事归终养,有惠政,封开县国公。

自福唐候官三山黄巷,迁莆阳延寿里国欢院。黄巷为入莆黄巷始祖。

原配赵姓封开国夫人、继邱氏封吉国夫人。

李治上元甲戌年破五节日辰时生,李亨至德丙申年三月廿九日子时卒。朝廷哀之,寿八十有二。进秩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合葬延福寺后灵源山之原,朝九华山案外生峰。穴下有田,四水朝堂如玉带穴形太极图,与黄岗祠对境。

有三子,长子黄谣,闽县令、次子黄典,冈州知州、三子黄,乐候官令

崖公,唐秘书监冲。次子字宗楹、号魁梧。唐高宗仪凤丙子年七月初七日子时生,唐肃宗乾元戊戌年十二月廿九日戌时卒。葬双阳山。原配胡姓,有三子:长子,讳风居,仙游双阳山。次子,讳雅居,居候官黄巷。季札,讳颂,居闽县福建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二代

谣公,岸长子,字延翰。唐开元庚申登明经科癸酉年登状元,徐征进士,授闽县令。清慎廉能,民称善治。唐武则天久视庚子年五月初八日生,李豫大历癸丑年九月初七日卒,年七十。有三配:朱氏、姜氏封沛国夫人,葬延福院西。子十英盖华革莫俱,朱氏出慕,字孟华。姜氏出:着,字羊舌赤、范,字仲华、莅,字玄华、荐,字季华。

典公,岸次子,字延林。唐代宗广德癸卯年举明经,初任闽县同知,转永春县令,再迁广东省冈州令,遂居南雄市焉。唐武则天长安壬寅年九月初一日生,李适建中庚申年十一月初二日卒。配赵姓,子四:顶,字衮干、硕,字衮坤、颖,字衮山、颉,字衮河。李亨天宝丙申年春开基台北市

乐公,岸季子,字延院。优贡生授福州市候官令。季札黄乐候官令,守祖居福州黄巷。唐武则天长安乙卯年七月十四日生,唐德宗贞元庚辰年十月十五日卒。配林氏,子三:明,字裳龙、晖,字裳麟、(乡贡进士世居候官黄巷小黄楼)旭,字裳犀,迁漳州龙溪,唐肃宗天宝丙申年春开基台南市

三代

英公,谣长子,行干一。配何氏葬囊山院西九峰山子昌宗

盖公,谣次子,行干二。配邱氏葬囊山院西汝州市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子昌期

华公,谣季子,字萼华,行干三。李豫永泰乙巳年登状元,萧榜进士,授散骑常侍。性端重质实诺,不欺凌,居官以清慎为着。李隆基开元庚午年十月初十日生,李适贞元庚辰年三月初三日卒。年七十有一,析居前黄,配常氏夫人,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林东黄山。子二:王昌龄、昌朝。

革公,谣四子,行干四。修炼于福州山。天宝太和中升仙于桥。世称岵山真君,祀有祝祷必应。庙今犹存,郡志通志有载。

莫公,谣五子,行干五。唐永泰戊申年明经及第,官大理评事。配孔姓、林氏,葬金坑,上有碑。析居后黄,子三:昌岌、昌裔、昌业。

慕,字孟华,谣六子,官于海南省知府遂居焉

着,字羊舌赤,谣七子,官雷州市推官迁山东黄县

范,字仲华,谣八子,官黄州府通判徙湖广黄州

莅,字玄华,谣九子,官崖州区知州居海南崖县

荐,字季华,谣十子,官于嘉兴市知县遂居焉

顶公,典长子,字衮干,行干六,李隆基开元庚午年十二月十九日生,李适贞元甲申年九月初五日卒。配何氏,世居冈州。子一:恭公

硕公,典次子,字衮坤,行干七,配洪氏,迁仙游枫亭黄

颖公,典季子,字衮山、号文峰,行干六,徙居惠安文峰山

颉公,典四子,字衮河,行干六,配王氏,徙龙溪浦南

明公,乐长子,字裳龙,行干十三,唐玄宗开元壬申年七月十五日生,唐德宗贞元庚辰年十二月廿七日卒。配王氏,无出,特立昌期子准公为嗣,世居候官黄巷小黄楼

晖公,乐次子,字裳犀,行干十四,配吴氏,子二:建伊,世居漳州龙溪县衙巷、建亿,居后黄

旭公,乐季子,字裳麟,行干十五,配吴氏,子三:建海、建沪、建池

四代

昌宗,英公子,行坎一,配王氏,葬九峰山,子二:长汝霖,无出,继顶公为嗣、次汝观

昌期,盖公子,行坎二,配詹氏,葬九峰山,子一:准公出继敬公为嗣

王昌龄,华长公子,行坎三,唐贞元甲戌年,官大理寺评事,配孔姓,葬前黄山,子三:、衍、

昌朝,华次子,字文曲,行坎四,唐贞元戊寅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省金华令,李豫大历丙午年四月十四日生,唐文宗开成庚申年十二月初一日卒。年七十有五,配康氏安人,葬九峰山之原,子四:峰、倜、峻、献

昌岌,莫长子,行坎五,唐贞元初赐中宪大夫,配显肃皇后,葬国欢院北,子二:涅、崇精(俱入寺为僧)

昌裔,莫次子,行坎六,唐贞元庚辰年官汀州宁化令,配周氏,世居后黄,附兄墓于九峰山,子:阮公

昌业,莫季子,行坎七,唐太和甲寅年官至户部郎中,配周氏,世居福州闽县福建五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葬大田驿东山后浮苍茶园边,子三:方山、乌山、道山

恭公,顶公子,李适建中庚申年魏弘简进士,官工部员外郎李隆基天宝丙戌年七月廿八日生,李恒长庆辛丑年二月十五日卒,配陈氏,无出,特立从兄昌宗长子文澍为嗣

敬公,明长子,字衮干,行干七,唐玄宗天宝戊子年十月廿二日生,唐穆宗长庆壬寅年十二月初八日卒。配林氏,无出,特立从兄昌期子准公为嗣

五代

汝霖恭嗣子昌宗长子行艮一李亨乾元已亥年七月十六日生唐文宗开成丙辰年十一月初十日卒配王氏子秀公

汝观公昌宗次子行艮二唐给事中配阮氏世居候官县东山子三舜元舜臣舜俞徙候官分浙江吉安泰和

准公明嗣子昌期子行艮二李纯元和庚寅年正月十七日生李儇广明庚子年十一月廿一日卒配李从珂子二秃公程公

岣公昌龄长子行艮四官福州市长史配林氏子官奉议大夫昭武大夫讳如规

衍公昌龄次子行艮五官潮州市长史遂居焉配薜氏子如现

峣公昌龄季札行艮六官大理寺评事配孔姓子六长瑜徙长安次琰徙成都市季徙宁波市四琚徙顺德五瑶徙江西黄岗六璞居候官

峰字景耸行艮七昌朝长子官仪同三司使配朱氏为兴化郡城阮巷始祖葬上寺西子确公

倜公字景周行艮八昌朝次子李适贞元庚辰年二月初五日生唐僖宗广明庚子年十二月十二日卒配朱氏葬上林东黄山子一滔生子大理评事孝明皇后欧氏子五长子仁愿生子任居太湖季子仁宪居莆禧四子仁干居刺桐仁愈居东里而次子仁颖庶出配韦中令欧阳澥女生子偃泉州乡贡进士南唐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赘于舅父潘湖欧厝吉州推官欧阳郴家由福建省晋江潘湖欧厝迁居江西永丰沙溪欧厝配工部尚书李稠女嗣孙二观昧配郑晚女生嗣曾孙修

峻公昌朝季札字景崇行艮九唐太和甲寅年进士历官固始县丞候官令谏议大夫迁永福之祖配孟氏安人封候官县君子福州道山初祖碣公

秦献公昌朝四子字景陟行艮十官散骑常侍华孙闽县令谣曾孙开国公岸玄孙回唐末冠乱五季纷争黄巢举兵于渭河平原偕子曹自涵头黄巷隐入兴化县广业里游洋之巩溪为巩溪黄氏始祖李纯元和庚寅年七月初七日生李儇广明庚子年十一月十五日卒年七十有一配唐儒士赵自勤女合葬永福梧桐潼关教忠院山南子曹操

涅槃昌岌长子又名文矩字崇法囊山开山唐元和中应王审知妙应大师通志郡志皆有载

崇精昌岌次子又名忱童号本寂大师建蒙山寺创抚州曹山禅院字崇法囊山开山唐天复间坐化谥元澄葬曹山通志郡志皆有载

阮公昌裔子行艮十三官金华主簿葬国欢院配沈氏传鉴后衙东城墙头黄洋子一蟾公

六代

确公峰子官虞部郎中为黄石东井郡城阮巷南安清源峰之始祖子一珂公

滔公倜子字文江天宝干宁乙卯进士官监察御史唐文宗开成庚申年正月初六日生唐太祖干化辛未年十一月廿五日卒著有泉山秀名为莆文章初祖配陈氏封长寿县君子一珦公

碣公峻子字德磊行震廿二谥忠义赠司徒献胞侄福州市道山黄氏初祖闽小将从王审知由光州固始仕闽历候官令福州通判御史中丞谏议大夫寻除漳州市剌史徙婺州司马迁威胜军节度副使唐光启庚戌年董昌反公以死争之为昌所害嗣裔孙宋代道山状元黄朴子环公

曹操隐士献公子字宜官行震廿三唐文宗开成庚申年二月初十日生李柷天佑丙寅年十二月初十日卒年六十有七配兴化县平顶山儒士平昌君女合葬巩溪寺山北子三俶公珍公佩公

秀公汝霖子字裳冠行震十唐文宗开成戊午年裴思谦榜进士官刑部员外郎李纯元和壬辰年九月十九日生李晔光化戊午年十二月初十日卒配林氏子韬公

秃公准长子字裳龙行震十一唐文宗开成庚申年四月十六日生唐未帝贞明乙亥年十月十五日卒配顺圣太后子一德公

程公准次子字裳虎行震十二官于广东省潮州市司仓遂居焉

七代

五代十国 珂公确子十五徙南安清源峰俗呼莆峰六传迁郡城阮巷分黄石东井晋安区岵山莲花洋里

珦公滔子字玉卿行巽十六李漼咸通庚寅年二月初五日生五代后晋出帝开运甲辰年十二月廿五日卒配显肃皇后欧氏传庐陵乌门刺桐里横沟子五长仁愿仁颖仁宪仁愈仁干

环公碣子字福周行仲八一赠承事郎媳林氏举家同时殉节越州镜湖南省事载昌败诏赠大司徒谥忠义配康氏崇祀忠义祠从父难赠承事郎全家百口均遇害特立珍次子裕公为嗣

俶曹公长子字民玉行毕十四宋奉礼郎配林氏迁居兴化府仙游县慈孝里大林后分兴化府城南拱辰门合葬白沙子一行离九孙二通公遇公官从事郎配陈氏葬香泉院曾孙长讳阙次讳闾迁永福白云山下

珍公曹次子碣公嗣子官民宝行毕十八唐天复辛酉年特旨录授奉礼郎为从叔司徒姓李漼咸通庚寅年五月廿八日生五代十国石敬瑭天福癸卯年十一月十二日卒年七十有四配兴化市后村南唐团练使赵仁泽女封安人葬永福廿五都梧桐潼关教忠院山南献公墓右侧考嫡曹操而嗣唐忠义司徒碣公俱并祀子二佑公裕公入承环公为嗣

佩公曹季札字民声行毕廿三配李从珂合葬浔洋山东裔居南门子一禄行离十二宋初以忠义子孙辟授国子监学正李儇干符已亥年正月廿五日生五代柴宗训显德庚申年十月十八日卒配林氏葬马洋子禄居永福一都黄定玄孙敏裔孙适选远科第甚多为大魁之族

韬公秀子字建道行毕十一李晔干宁乙卯年赵观文榜进士官御史大夫唐文宗开成已未年正月廿一日生唐未帝贞明干化乙亥年十月十二日卒配吴氏子彬恭

德公秃子字建德行仲八二后李漼咸通庚寅年二月廿二日生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承祐戊申年十月初二日卒配洪氏居后黄子源公

八代

仁愿珦公长子字福禄号吉庵行离廿一官江西上犹县令唐昭宗乾宁丙辰年正月十六日生南唐宋恭帝庚申年十二月初五日卒配王延钧之女居莆阳太湖子二俊公仪公

仁颖珦公次子字福佑号潘湖翁行离廿二庶出后唐丁亥科状元累官至端明殿内阁掌院学士李晔光化庚申年三月十五日生南唐恭帝壬戌年十二月廿五日卒配唐进士四门助教欧阳詹曾孙女唐开成丁巳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孙女欧阳澥长女欧阳郴妹欧阳氏子三长讳偃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赘于舅父欧阳郴家次讳伛举明经居莆郡太湖季讳举乡荐居泉郡龟山俱泉州乡贡进士著有黄状元集五卷嗣孙观公旦公晔公外嗣曾孙修公

仁宪珦公季子字福迪号莆斋行离廿四官益州犀埔县令配林蕴孙女居莆禧子四信公仿公伸公公公

仁干珦公四子字幼连号刺桐逸人行离廿六官太常院奉礼郎配郑氏居黄巷里后街子四倜公仙公俶公傥公

仁愈珦公五子字幼迪号宁斋行离廿八官石州平夷令裔居莆阳石庭配林氏子二倔公价公

祜公俶子俶行离九配显肃皇后子二长通公居东流后埔次遇公徙江苏吴厝醋库巷黄宅裔孙状元黄由

佑公珍长子字福顺行离十以忠义子孙荐授四门学正金堂县事晋迪功郎李晔光化庚申年八月十六日生赵匡胤开宝庚午年十月廿五日卒年七十有一配秘书丞林君徽公之长姐封安人金堂县君合葬马洋山子二达公逵公

裕公珍次子字福富行离十二入承环公为嗣由东流后埔徙福州道山裔孙宋黄朴状元宋初以忠义子孙授国子监学正唐未保大年间官于光州固始知县御史中丞配方氏子二逞公遑公

禄公佩公子字福贵行离十六裔孙大魁族状元黄定唐未帝贞明庚辰年二月十二日生赵恒天禧丁巳年十月廿五日卒配宋秘书丞林徽妹葬马洋祭坑子二连公运公

彬恭韬公子官工部员外郎李漼咸通癸巳年十月廿六日生刘承祐庚戌年十二月廿五日卒配陈氏子三徽卿扬卿昌卿

源公德子泉李晔干宁乙卯年十一月初八日生北宋太祖开宝庚午年二月廿九日卒配施氏子二永福永禄

九代

宋朝 通公祜长子行坤一配周氏子二阙闾开基台中市

遇公祜次子行坤三江苏吴县醋库巷初祖状元黄由乃其裔配宋氏子二长闵世居姑苏醋库巷黄宅父阁开基高雄市

达公佑长子字载道行坤四赵恒景德丙午贡太学祥符已酉补上舍以子宠贵封大理评事五代十国石敬瑭天福庚子年九月十三日生赵祯天圣乙丑年十二月廿六日卒年八十有六居兴化县巩溪东协律配宋大理寺丞陈拱妹封安人合葬后坑山南子三安公定公宠公

逵公佑次子字守道行坤八宋仁宋天圣乙丑贡太学丁卯补上舍以子宁贵赠运判朝议大夫配清河崔子方女赠硕人子四宪公宁公宝公宽公

逞公裕长子行坤二宋咸平庚子贡生入太学辛丑补上舍以子宁贵赠朝议大夫配何氏子二隽公完公

遑公裕次子行坤六寓京都碧溪黄厝年居候官县道山黄宅后晋高祖天福庚子年十月初十日生赵恒大观庚寅年十二月廿五日卒配殿中丞薜峦妹子三容公庸公亨公

连公禄长子行坤五祥符中举乡荐官礼部主事配宋著作郎郎中方慎言妹居永福潼关子二宛公守公

运公禄次子行坤七宋太祖开宝庚午年六月廿一日生赵祯庆历戊子年十二月十五日卒配方氏子享公

徽卿彬恭子博学能文唐未不仕后李晔天复辛酉年三月廿二日生赵光义太平兴国已卯年十月十五日卒配李从珂子三纬绩

福公源子字载寿号永福明后李嗣源天成丙戌年五月十七日生宋真宗咸平庚子年十二月初二日卒配陈氏子二明理明白

十代

阙公通长子行兑十二配宋职方员外郎方峻女子一中唐由大林迁兴化军城南门黄宅

阙公通次子行兑十三配太常卿林茂先女世居江苏吴县醋库巷子中康

闵公遇长子行兑十四配秘书丞陈动之女子中庾由仙游孝慈里大林迁江苏吴县醋库巷分会仙里

阁公遇次子行兑十五配宋兴化县太常博士郑子庄女由仙游孝慈里大林迁德化上涌戴云寺东黄厝

子中赓

安公达长子字锡居行兑五官宁海军长史配莆邑秘书丞陈说之女葬后坑子大学

周定公达次子字锡保后改名容字锡忠行兑八配莆邑录事参军林讳女葬后坑子小学

宠公达季子字锡甫行兑十七赵祯景祐甲戌登状元张唐卿进士历官长寿县令大理寺评事以子中庸贵封侍中枢密副使光禄大夫赵光义淳化庚寅年正月初八日生赵顼熙宁庚戌年十月十五日卒年八十有一配宋江苏扬州府观察推官宋堂长女封安人长寿县君合葬井源山子一中庸

宪公逵长子行兑一官长史兴化县宋殿中丞薜峦女居白沙宝阳子二长讳愿学次讳志学

宁公逵次子行兑二宋治平乙巳年进士官转运使居仙游鲤城黄厝配兴化县宋大理寺丞陈拱长女子一勉学

宝公逵季子行兑三吏员配宋兴化县光禄卿南雄市陈铸子一励学

宽逵四子行兑四官朝请大夫配仙邑三司使蔡襄女子一务学

隽公逞长子行兑六官宋训导配兴化县太常博士郑子庄女子二长讳居兴化县巩溪宋绍圣甲戌进士儋州市知州讳显从孙元符庚辰进士居仙游哲桂里

完公逞次子行兑七官宋主簿配潮州知州陈利和女居兴化县云顶山双桂龟岭黄宅子昱公

容公遑长子行兑八官学正配兴化县宋三司判官陈昭素女世居东流后埔子晃公

庸公遑次子字平轻财乐施人称长者配郑氏子太学

亨公遑季子字钽亨号长者行兑九官训导世居候官城东巩溪黄厝有厚德自奉簿喜施予乡闾感之赵光义太平兴国庚辰年四月十五日生赵祯至和乙未年二月初三日卒配徐氏子中学孙纬公

宛公连长子行兑十配仙邑赠太师蔡准女居永福一都龙屿子炅公

守公连次子行兑十一配兴化县梅州知州方次彭长女居永福一都龙屿子昙公

享公运子赵恒咸平庚子年十月初十日生赵顼元丰戊午年八月十九日卒世居永福一都龙屿配郑氏子二敏公毓公

纾公徽卿次子后唐处士明宗长兴壬辰年四月十七日生宋真宗大中祥符乙卯年十二月初三日卒避乱居江西安福青山寺配林氏子六评说让德捷计

理公福子字明理郭威广顺辛亥年四月十九日生赵祯天圣庚午年十二月初三日卒配王氏子四得真得显得康得泰

进士浙江省提刑中奉大夫太常院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十一世孙黄中庸元祐党禁致仕居军城赵煦元佑癸酉年腊月顿首拜撰

第十一代

黄 评——纾公长子;(959年农历6月19日-1036年农历12月3日);配曾;子一(黄正言)

黄 说——纾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让——纾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 德——纾公四子;(989年农历6月3日-1067年农历10月25日);配吴;子三(黄考、黄孝、黄昌

黄 捷——纾公五子;余情不详。

黄 计——纾公六子;余情不详。

黄得真——明理长子;配张;子三(黄中道、黄中宁、黄中富

黄得显——明理次子;余情不详。

黄得康——明理三子;余情不详。

黄得泰——明理四子;余情不详。

黄时亨——演戈之子;宋朝大中大夫;子一(黄琮)

黄 颢——隽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显——隽公次子;字长明,号玉庵,赵煦1094年进士,官至儋州市知州,由兴化军城迁入仙邑的开族祖;配林;子二(黄渊、黄源)

黄 昱——完公之子;字长昌,号田庵;配平;子一(黄沔

黄 晃——容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太学——庸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中学——亨公之子;字嘉会,(1020年农历5月18日-1100年农历8月16日),居于候官县乌山下道山里黄宅,赵祯1053年进士;配欧阳;子二(黄经、黄纬)

黄中庾——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中赓——阁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中唐——阙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中康——闾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大学——安公之子;袭父恩补登仕郎;配方;子二(黄师孔、黄师孟)

黄小学——定公之子;又名黄容配宋(宋瑜之长女);子二(黄师颜、黄师贡)

黄中庸——宠公之子;字长行,号军城居士,赠侍中,谥文正,为莆田城西宰相军城黄氏始祖(1029年农历正月4日-1110年农历9月7日),22岁中解元,23岁登会元,赵祯1053年传胪(二甲第一名)进士,历任北海县令,太常博士,故相马温荐其才,除浙江提刑,入为中奉大夫,太常院卿,后诰授侍中兼枢密副使,赐正一品冠带,复以长曾孙黄丰,季曾孙黄府贵累赠光禄大夫太师。后孙曾雀起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实乃八代联第十六进士,公忠贞体国,善平冤案,能断奇案,与包拯韩琦欧阳修齐名,为官在朝,为蔡京所恶,自兴化县游洋乡广业里巩溪广宫宋洋中厝迁居兴化军城府巷雷山县瑞龙庵西侧,有《莆风清濑集》诗选载入《宋史》传世;配周(桂岭县令周辅成之女,南康知军周敦颐之妹,封淑人);子五(黄偊、黄仲、黄修、黄佃、黄伸)

黄愿学——宪公长子;居大田县衙。

黄志学——宪公次子;居永福县后巷。

黄勉学——宁公之子;居龙溪县学。

黄励学——宝公之子;居漳州天柱山书院后。

黄务学——宽公之子;居福州之鼓山真君炼丹处。

黄 炅——宛公之子;居福州东山。

黄 昙——守公之子;居福州鼓西巷。

黄 敏——享公长子;(1020年农历3月3日-1111年农历12月10日),1079年进士;配洪;子三(黄适、黄选、黄远)

黄 毓——享公次子;居于永福白云龙井;配方;子三(黄造、黄进、黄近

第十二代

黄正言——评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 考——德公长子;(1019年农历3月15日-1100年农历12月3日);配张;子二(黄明旭、黄明晖)

黄 孝——德公次子;世居江苏长洲黄厝;子二(黄明阳、黄明月

黄 昌——德公三子;字永盛,北宋1088年进士,官至南雄市太守都漕运使,迁居广东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配宋;子二(黄澄溪、黄澄洛)

黄中道——得真长子;(1000年农历7月9日-1087年农历12月25日);配邬;子二(黄恭升、黄恭发)

黄中宁——得真次子;余情不详。

黄中富——得真三子;余情不详。

黄 琮——时亨之子;字千方,赵煦1000年进士,先后任长溪县尉、福清县尉,历官30年,官致清廉;配王;子二(黄广、黄度)

黄 渊——显公长子;字从深,号玉田,宋哲宗1094年与从兄黄偊同年登科,官至大理寺评事;配何;子二(黄良、黄有)

黄 源——显公次子;字从泉;配陈;子二(黄、黄)

黄 沔——昱公之子;屠滽北宋1100年进士,官至秘书阁修撰;配林;子四(黄南一、黄师锡、黄锜、黄镐

黄 经——中学长子;进士,官至临漳县县令;配林;子二黄镐、黄镶。

黄 纬——中学次子;字长行木四宋绍圣丁丑年进士官江西泰和县丞赵顼熙宁乙卯年八月十九日生赵构绍兴庚午年十二月十一日卒,配徐,子二(黄钧、黄钩)

黄师孔——大学长子;字宗鲁,以子黄国镇显贵,赠朝散大夫;配胡;子三(黄国镇、黄国录、黄国钟)曾孙祖舜为福清平南里大壤枢相族

黄师孟——大学次子;字宗邹,宋神宗1082年黄裳进士,官至司法参军;配郑;子一(黄纵)

黄师颜——小学长子;配伊;子三(黄国鉴、黄国、黄国鑫

黄师贡——小学次子;配颜;子四(黄经居福安、黄纬居永安、黄纲居华安、黄纪居兴安)史称福建宋代“四安”黄氏。

黄 ——中庸长子;字从吉;号梅庵(1049年农历5月8日-1141年农历8月15日)为游洋龙溪黄氏始祖,谥参藩,袭父恩,补承事郎赵煦1094年进士,初以子彻公贵,封奉礼郎,寻侍御史,复以次子龙公贵,累赠通奉大夫,复以长孙黄丰,季孙黄府贵累赠节度判军、副都统、光禄大夫太师,配崔氏暨邱(兴化知县邱价之女)皆累赠夫人;子二(崔氏生黄彻,邱氏生黄龙)

黄 仲——中庸次子;字从仁,号雷庵,晚号漳溪,(1053年农历3月3日-1120年农历10月25日)为漳溪黄氏始祖,以父恩,赐迪功郎,由兴化军城西文赋里雷山巷黄太常寺卿第迁居漳州郡西林城之漳溪里,隐居不仕;配方,配苏;子二(黄徼、黄微)

黄 修——中庸三子;字从善,号何岩,(1055年农历8月14日-1145年农历5月21日),官至翁源县县令;配陈;子二(黄钟、黄锤)

黄 佃——中庸四子;字从德,号东岩,(1057年农历12月26日-1128年农历4月16日),官至朝散郎;配戴;子二(黄徽、黄征

黄 伸——中庸五子;字从学,号北岩,(1060年农历12月2日-1130年农历7月22日),官至承事郎,居德仁里;配王;子二(黄汝贤、黄汝贵)

黄 适——敏公长子;(1042年农历4月26日-1142年农历12月5日);配陈;子一(黄邦耀)

黄 选——敏公次子;(1044年农历6月27日-1134年农历10月23日);配林;子二(黄龟年黄岳年

黄 远——敏公三子;(1046年农历8月10日-1136年农历12月18日),官至莆田县令;子二(黄邦光、黄邦俊)

黄 造——毓公长子;(黄邦达、黄邦伊)。

黄 进——毓公次子;(黄延年、黄鹤年)。

黄 近——毓公三子;(黄邦辉黄邦杰)。

第十三代

黄明旭——考公长子;配宋;余情不详。

黄明晖——考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明阳——秦孝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明月——孝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澄溪——昌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澄洛——昌公次子;讳云公又名荃,字愈原,北宋宋徽宗1115年进士,历任谏议大夫,广西桂林知府,由长洲吴县醋库巷迁居莆田市;配殷;子三(黄由字居正、黄田字居富、黄甲字居仁)

黄恭升——中道长子;配林;子二(黄宗兴、黄宗旺

黄恭发——中道次子;余情不详。

黄 广——琮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度——琮公次子;进士;子一(黄谅

黄 良——渊公长子;配朱;子二(黄柜、黄枢

黄 有——渊公次子;配蔡;子一(黄材)

黄 锒——源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铕——源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南一——沔公长子;进士;余情不详。

黄师锡——沔公次子;进士;余情不详。

黄 锜——沔公三子;以父荫赠将仕郎;余情不详。

黄 镐——沔公四子;以父荫赠博罗县知县;余情不详

黄钧——纬长子宋徽宗宣和乙巳年八月初五日生赵惇绍熙癸丑年十二月初八日卒,配蔡氏子二(黄行知、黄行书)

黄钩——纬次子朝请郎配林氏子二(黄行达、黄行理)。

黄国镇——师孔长子;字子芳,赵煦1100年进士,官至福建省提刑,《兴化郡志》有传;子一(黄希闵)

黄国录——师孔次子;配洪;子二(黄豫、黄)

黄国钟——师孔三子;配林;子一(黄希阊)

黄 纵——师孟之子;字子泛;配张;子一(黄元会

黄国佐——希颜长子;字鉴迁居湖南湘阴县河家塘;余情不详。

黄国璋——希颜次子;字鏊号髦士,家史称为“髦士府君”。在“江西填湖广”的浪潮中,于明朝洪武1368年离开老家江西泰和县鹅颈大邱乡,迁居湖南省长沙市澡湾镇,隶籍善化经铿,后父以子贵,被诰赠为文林郎监察御史;子一(黄兴辅)

黄 彻——偊公长子;字常明,号太甲,(1090年农历8月15日-1168年农历6月21日),晚号黄定宋徽宗1124年进士,初授渤海县丞,转知辰溪县丞,寻擢麻阳州判官,嘉鱼平江县令,因权贵而致仕焉,囊无瀛金,宅无华阁,惟吟咏自娱,训督儿孙,由是孙曾雀起交货,皆公之德庆,尤理学,经指授者,多为闻人焉,其为文雄潭奇崛,诗词婉约,有唐人之风,所著有《巩溪诗话》十卷;配林(宋直秘阁学士兼广东提刑林孝泽之妹,封安人)以长子黄丰,三子黄府贵累赠节度判官副都统、光禄大夫太师,配陈(宰相陈俊卿之姐,诰封安人累赠夫人);子四(林氏生黄丰、黄廓,陈氏生黄府、黄)

黄 龙——偊公之子;字常龙,初名黄敌,御试前,帝所忌,命改名为黄龙,号太乙,晚号龙溪端叟,(1112年农历8月5日-1200年农历12月11日),为龙溪谷黄氏始祖,赵构1160年进士,官至龙溪县令,由广业里游洋龙溪唐涯厝迁居龙溪县衙后,又迁居南关外仁和里;配方(进士龙溪县丞方元震之女),配施泽之女;子三(黄洲、黄涛、黄瀛)

黄 徼——仲公长子;字常虎,号太丙;配颜;子二(黄楷、黄植入永始祖居漳溪之亭上)

黄 微——仲公次子;字常豹,号太丁;配苏;子(黄明甫三世单丁)

黄 钟——修公长子;字器之,号定斋,理学大儒,为仙游来苏里何岩黄氏始祖,1169年进士;配卢;子二(黄希孔、黄希孟)

黄 锤——修公次子;字嚣之,号方斋;配周(过继黄钟长子黄希孔为嗣);子一(黄希孔)

黄 徽——佃公长子;字常麒;配林;子二(黄澄、黄清)

黄 征——佃公次子;字常麟;配徐;子二(黄澈、黄洁)

黄汝贤——伸公长子;赐迪功郎;配谢,配陈;子一(黄启仁)

黄汝贵——伸公次子;配宋;子一(黄启仪)

黄邦耀——适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延年——选公之子;配赵;余情不详。

黄邦光——远公长子;字宋显;配周;子四(黄宏、黄守、黄、黄容)

黄邦俊——远公次子;字宋英,官至冀州知州;配宋;子三(黄定、黄庸、黄)

黄 由——澄洛讳云公长子;字居正又字世保,号寅斋、万石,晚号磐野居士,原居莆田市县涵头街,赵昚1175年詹骑榜进士第一(即状元及第),官至刑部尚书,迁居南雄市珠玑巷;元配胡元功尚书女(诰封一品夫人)生三子:义方、义言、义齐,居江苏吴县,继配巫(诰封一品夫人);子四(黄源深、黄源大、黄源辅、黄源赞)葬吴县光福里邓尉山中峰东北黄氏祖坟犀牛望月穴。

黄居富——澄洛次子;居于福建莆田县;余情不详。

黄宗兴——恭升长子;又名黄秉,(1054年农历正月4日-1120年农历12月10日);配林;子六(黄江、黄淮、黄河、黄汉、黄湘、黄汾)

黄宗旺——恭升次子;余情不详。

黄 谅——度公之子;配李;子一(黄伯俊)

黄 柜——良公长子;字震楹,号青山,世居仙邑玉田焉;余情不详。

黄 枢——良公次子;字震极,号美山,拔贡生,由永福教谕擢池州市府学教授,致仕归隐,由莆阳黄石市景德里兴美街迁居德化清泰里之宅;配池;子三(黄烨、黄炫、黄炳)

黄 材——有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行知——黄钧长子宋绍兴丁卯年正月初七日生嘉定丁丑年十一月廿五日卒配洪氏子三(黄邦彦、黄振龙、黄公举)

黄行书——黄钧长子配谢氏子一(黄振虎)

黄希闵——国镇之子;字时章,性纯孝;配赵;子二(黄鏊、黄)

黄 豫——国录长子;字伯奋,(1065年农历3月15日-1143年农历12月3日),寓永春县迁居福清平南里东翰大壤,赵煦1089年进士;配郑;子二(黄祖尧黄祖舜

黄 潒——国录次子;仍居莆城中坊巷;配方;子二(黄祖虞、黄祖殷)

黄希阊——国钟之子;余情不详。

黄元会——纵公之子;字仙冠,赠迪功郎;配郑;子二(黄应聘、黄应基)

第十四代

黄 丰——彻公长子;字时宜,号南寺居士,居军城府西巷黄侍中第,赵昚1163年进士;配方;子二(黄焘、黄勋)

黄 廓——彻公次子;字大器,号白杜,为莆田白杜黄氏始祖,配陈;子一(黄乔卿)

黄 府——彻公三子;字大方,又字用藏,号东美,晚号廉伯,赠太尉,谥清惠。黄府(1130-1210)为莆田黄石金墩黄氏始祖,宋孝宗1163年进士,历官扬州府江都、潭州府长沙县令,从政郎、平海军判,通直郎、节度判官、副都统,府公在浙绍兴卧龙山剿匪平寇战功赫然,帝下诏特授光禄大夫太师,士民感恩将卧龙山易名为府山;配浙江台洲临海塘南宋进士翰林院侍讲陈良翰(1108-1172)之闺秀长女陈广谊,累封正一品夫人;子一(黄安石

黄 廙——彻公四子;字大正,号雪庵,晚号高会山人;为安溪高会黄氏始祖,配李;子二(黄昭石、黄昭堤)

黄 洲——龙公长子;字仙锡,号厚卿,宋绍熙进士;余情不详。

黄 涛——龙公次子;字仙举,号檗卿;余情不详。

黄 瀛——龙公三子;字仙逸,号永卿;余情不详。

黄 楷——徼公长子;字仙林,晚号雷峰,居漳州溪山;配谢;子三(黄干之、黄兑之、黄巽之)

黄 植——徼公次子;字仙梅,号吾峰;配苏;为永春呈祥樟溪黄氏始祖,余情不详。

黄名甫——微公长子;为永春卿园黄氏始祖,余情不详。

黄各甫——微公次子;世居西林城漳溪里;余情不详。

黄希孔——钟公长子;字志仪;余情不详。

黄希孟——钟公次子;字志仁,以子黄思礼显贵,封朝散郎,昌化军知军;配方;子三(黄思礼、黄恩礼、黄闻礼)

黄 澄——徽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清——徽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澈——征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洁——征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启仁——汝贤之子;字叔义;配李;子一(黄振甲)

黄启仪——汝贵之子;余情不详。

黄 宏——邦光长子;赵昚1187年进士;配周;子一(黄自勉

黄 守——邦光次子;字闻之,赵惇1190年进士;配陈;子二(黄自力、黄自强

黄 寔——邦光三子;字赐之,赵扩1199年进士;配王;子一(黄自仪)

黄 容——邦光四子;字钦之,宋宁宗1205年进士;配林;子一(黄自信)

黄 定——邦俊长子;字泰之,(1130年农历正月4日-1198年农历8月15日),宋孝宗1172年状元,官至广东提举;配郑;葬一都下倪山,墓穴尚在,但破败不堪。子四(黄自求、黄自实、黄自诚、黄自谦)

黄 庸——邦俊次子;字功甫,宋宁宗1205年进士;配薛;子一(黄岳岔)

黄 庠——邦俊季札赵扩1208年进士;配赵;子三(黄起渭、黄起硕、黄起宗)

黄源深——由公字居正胡姓尚书女生四子居长洲醋库巷)继配巫姓长子;讳广汉,号云山,赵昚1181年进士,任江南徐州知府,浙江都漕运使,诰封中奉大夫,由南雄宦游冈州,因居源清坊象山土地巷(今之新会县杜阮乡);配米(因医愈杨太后乳疾,诰封显夫人,葬于新会杜阮三和里毕纳园,葬向为巳山乾);子六(黄国宗、黄国泰、黄国安、黄国秉、黄国器、黄国舍)

黄源大——居正次子;余情不详。

黄源辅——居正三子;余情不详。

黄源赞——居正四子;余情不详。

黄 江——宗兴长子;字参一;配张;子一(黄徽)

黄 淮——宗兴次子;余情不详。

黄 河——宗兴三子;余情不详。

黄 汉——宗兴四子;余情不详。

黄 湘——宗兴五子;余情不详。

黄 汾——宗兴六子;余情不详。

黄伯俊——谅公之子;配周;子一(黄至德)

黄 烨——枢公长子;居石牛山畲宅;子二(黄城、黄)

黄 炫——枢公次子;居兴化军城府西巷黄侍中祖宅;余情不详。

黄 炳——枢公三子;居兴化军城府西巷黄文正小宗;余情不详。

黄 桂——邦彦长子;字云卿,宋探花官至太常寺少卿;配方;子(黄士)

黄顺卿——邦彦次子;字英伯,配林;子一(黄士席)

黄邦彦——行知长子字仲石宋淳熙丁未年进士朝请郎福建提举配洪;子二(黄桂、黄顺卿)

黄振龙——行知次子字仲玉,(1157年农历正月10日-1232年农历11月25日),少锐于学博究先儒意有所及则欣然忘食得朱熹之说默契于心书之座隅登乡贡进士官朝奉郎赵昚乾道已丑年正月初十日生,宋甯宗嘉定已卯年十一月廿五日卒乡贡进士,官至朝奉郎;配潘太安人;子二(黄朴、黄格)

黄惠卿——公举之子;余情不详。

黄 鏊——希闵长子;余情不详。

黄 鍪——希闵次子;余情不详。

黄祖尧——豫公长子;(1087年农历10月5日-1165年农历11月2日),宋徽宗1118年进士;配林;子二(黄颜荣、黄岩肖)

黄祖舜——豫公次子;(1090年农历正月4日-1165年农历11月2日),宋徽宗1124年进士,(居福清东瀚镇大城)至官知枢密院事,谥庄定;配王;子二(黄平淳、黄平瀚)

黄祖虞——潒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祖殷——潒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应聘——豫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应基——豫公次子;余情不详。

第十五代

黄 焘——丰公长子;字公寿,赵昚1187年进士,才高学博,孝友无间,持正廉平,有高祖中庸之风,自营其居,匾其棹楔曰“美山堂”,尝辑美山风土,记若干卷;为山牌黄氏、铜海黄氏始祖,配陈;子二(黄枳、黄)

黄 勋——丰公次子;字公立,赵惇1193年进士杭州府教授,葬于凤凰山南寺东;配王;子二(黄、黄)

黄乔卿——廓公之子;字公高;配郑;子二(黄真、黄)

黄安石——府公之子;字公介,号文衍(1168年农历5月8日-1255年农历11月2日),宋光宗1193年进士,历任南阳县令馆阁校勘,建言多切时弊,帝加纳封朝议大夫翰林院掌院学士承旨,以翰林学士衔致仕;配林光朝之女;子二(黄近、黄远)

黄昭石——廙公长子;字公巩,号雷山,(1155年农历10月5日-1230年农历正月9日);配林;子三(黄应明、黄应昙、黄应晖)

黄昭堤——廙公次子;字公墩,号严伯,(1158年农历10月15日-1232年农历11月10日);配郭(被称京娘,谥慈琼);配林;子三(黄应炅、黄应显、黄应星)

黄干之——楷公长子;号漳江,居西林城之溪塘;余情不详。

黄兑之——楷公次子;号漳滨,居龙溪沙坂沙洲;余情不详。

黄巽之——楷公三子;号漳溪,承父命返莆,守兴化军城府西巷(今雷山巷110号)黄太常寺卿第,遂居焉;余情不详。

黄思礼——希孟长子;余情不详。

黄恩礼——希孟次子;余情不详。

黄闻礼——希孟三子;余情不详。

黄振甲——启仁之子;余情不详。

黄自实——宏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自力——守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自诚——寔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自谦——容公之子;字叔文;配谢;子一(黄以翼)

黄自求——定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自强——定公次子;字遥叟,(1163年农历11月9日-1240年农历7月7日);配林;子一(黄攀龙)

黄起渭——庠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起硕——庠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起宗——庠公三子;余情不详。

黄 朴——振龙长子;字成父,(1192年农历3月15日-1245年农历正月15日),弱冠入太学,赵扩1217状元,初授签书镇东判官,除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御笔兼崇政殿说书,进著作郎兼权考功郎,出知吉州,改知泉州;配洪;子二(黄寿老、黄一清)葬福州北郊新店茶园。

黄 格——振龙次子;字成文;配潘;子二(黄士德、黄士度)

第十六代

黄国宗——源深长子;讳臣定,号安道,赵惇1193年陈亮进士,官任经历,居于石碑都潭雅里,后改沙坪,有祠,其墓在台山南坑;配马(诰封五品宜人),配林;子五(黄锐公、黄锐通、黄锐智、黄锐固、黄锐聪)

黄平淳——祖舜长子;余情不详。

黄平瀚——祖舜次子;余情不详。

黄寿老——朴公长子;(1225年农历7月25日-1257年农历4月16日);配王;乏嗣。

黄一清——朴公次子;字和孙,(1228年农历5月8日-1300年农历11月20日),受世泽;配陈;子二(黄石龙、黄石江)

黄 枳——焘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 榀——焘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 楫——勋公长子;为莆田文赋里黄氏之祖。

黄 枵——勋公次子;子黄忠黄志护国有功,累封顺正大王。

黄 真——乔卿长子;余情不详。

黄 邠——乔卿次子;余情不详。

黄 近——安石长子;字士进,号如轻(1208年农历2月11日-1293年农历12月14日),官广东新州府教授;以圣恩荫授长孙黄凤入太学荐辟府学征仕郎寻擢蒙古学教授,配吴(进士建康推官吴颖之长女);子五(黄松、黄权、黄、黄、黄梨)

黄 远——安石次子;字士从,号如轩,晚号敬之(1210年农历正月5日-1295年农历11月14日),袭父恩,补宣教郎,寻擢校书郎兼御太医;配詹;子二(黄棣、黄梧

第十七代

天麟——宋教授黄近次子,讳权公,少名亨,字本经又字秀卿,行千二,元处士。温陵熙春铺仕曹巷黄宅天麒讳松公弟,宋末元初元兵屠城,由福建莆阳黄石市景德里金墩经安平徙居泉郡城南三十五都潘湖,为潘湖黄氏祖始,后因慕唐四门欧阳詹之盛名,遂赘居欧厝族长欧阳至家,以子凤贵驰赠征仕郎。赵禥咸淳辛未年正月初九日生,元顺帝至正辛卯年九月初二日卒;配洪氏欧阳姓。葬潘湖山南穴形观音叠座,子三凤(少名洲)洪氏出,仕龙字原慈号湖山、仕虎字原善号太新俱欧阳出。

第十八代

凤公少名洲字瑶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行万一。金墩仑峰黄氏始祖,处士天麟讳权公长子洪氏出以祖荫荐辟为泉郡布金院蒙古学教授征仕郎元至正十四年致政归公晚号由此名也,由安平市拱北经潘湖居晋邑廿四都仑山,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癸巳年五月二十日子时生,元顺帝至正戊申年十一月十四日申时卒,寿七十有六,配晋邑卅三都乌石山吴氏女,葬本邑廿四都教授山,穴形金狮戏珠,坐辰向戌兼乙辛。子二长裸字文祥号明室随父居泉郡布金院后,次福字文吉号颐斋居欧祠山黄宅又六传为明榜眼南京礼部尚书文天祥铺开族祖讳凤翔,其裔分居仙游、莆田华亭园头、灵川东港、浙江松山、浦江黄宅、台中之文山(另谱载第三子神失殁)。

第十九代

裸公十四致政讳凤长子字瑶字文祥号明室行亿一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乙卯年五月廿一日卯时生朱元璋洪武甲子年十二月十四日子时卒葬教授山东地龙盘金穴寿七十配王氏孺人谥九泰子四智公次晋公季习公早殁四旨公入布金院为僧

福公幼名房十四致政讳凤次子乳名房字文吉号颐斋行亿二元仁宗延佑丁巳年三月十五日寅时生明太祖洪武戊辰年十二月廿八日卒寿七十有二葬舅家乌石山喝形天雁煦卵穴配晋邑三十都普角孙氏继配赖厝赖氏子贤公(幼名旺)

第二十代

智公裸长子字有庶又字伯寿号仑峰行正一元至元已卯年四月十九日生明洪武庚申年四月廿八日卒配孙氏谥一泰孺人子二道观次内逊承父命回莆居黄石金墩水南书街黄宅葬雪庵寺东

晋公裸次子字有宝号昌寿晚号宣义行正二公年三十九富有租七百石耋尤耽闲逸逮儿成立后寓虎寺竟优游以其终身焉配许姓谥二泰孺人子二佛观外逊仍居布金寺后教授征仕郎种德堂

习公裸季子字有宣早殁

旨公裸四子字有宽入布金院为僧

第二十一代

佛观晋次子字启宾又字用宾号悦斋行载二明洪武辛亥年正月廿日生配明宣德癸丑年十一月三十日卒配杨氏谥三泰孺人继配杨氏子四长讳公庚开长房次讳寅生开二房小乡季讳妈奴开三房四讳华严为布金院高僧

第二十二代

妈奴佛观季子字永盛号实斋行崇三明建文壬午年三月十九日生明天顺壬午年九月廿八日卒配吴氏继配洪氏子三长壬公次宗公季文公俱吴氏出昼洪氏出迁江水头黄宅遂为水头房祖

壬公妈奴长子字元默又字世默号循然行景一明宣德壬子年十二月初八日生明弘治壬寅年七月十五日卒配洪氏谥静宽子三长睿字宗祥次哲字宗理号静轩季文字宗书号果毅

第二十三代

睿公壬长子字宗渊又字祥渊号恒勉行一明景泰已亥年十月廿四日生明弘治甲子年九月二十日卒配吴氏郑氏子三长源公次澄公季俨公

哲公壬次子字宗理号静轩行懋四

文公壬季子字宗书号果毅行懋九居下房遂为乌门桥头祖

第二十四代

源公睿长子字标泉号渐磐晚号心泉行达一配吴氏洪氏为心泉房传台湾漉港金墩黄氏与菲律宾金墩仑后黄氏之祖也

澄公睿次子字标清一字荣清号界石行达二为介石房祖也明成化甲辰年二月初一日生明嘉靖甲寅年八月十五日卒配杨氏子二长夏公次阳公

俨公睿季子字标肃号院后行达七为院后房祖也

第二十五代

夏公澄长子字哲温行孟五明正德辛巳年三月廿二日生明嘉靖壬戌年正月十七日卒配吴氏子二门华门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