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
金堂县(Jintang County),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下辖县,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东邻沱江县,西连成都市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南靠乐至县、简阳市市,北接广汉市、中江县,总面积1156平方千米,下辖6个街道、10个镇,县政府驻金堂县十里大道800号。截至2023年末,金堂县常住人口81.21万人。
李治咸亨二年(671年)割新都、、金水三县的部分地区建置金堂县,以县内有金堂山而得名,县治驻赵镇新生村(今韩滩社区);明仍置金堂县,隶属成都府;清仍因明制,置金堂县,属成都府;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仍置金堂县;1950年1月4日成立金堂县人民政府。
金堂是成都市的农业大县,是国家多种经营生产基地和高效农业生产基地。脐橙、食用菌、黑山羊、无公害蔬菜是金堂县四大特色品牌产品。2022年,金堂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44.9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286.3亿元,增长1%。三次产业结构为11.9:40.6:47.5。金堂县2022年人均生产总值7.5万元。
截至2021年4月,金堂县有不可移动文物点531处,县级及以上文保单位29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瑞光塔)、省级文保单位6处。此外,金堂县主要景点有五凤溪景区、金堂云顶山风景区、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文化旅游景区等。
名称由来
金堂在李治咸亨二年(671年)割新都区、雒、金水三县的部分地区建置金堂县,因县内有金堂山而得名至今未变,当时县治驻新生村俗称“旧城子”(现赵镇韩滩社区内)。
《华阳国志》记载新都区有金堂山,含当时金堂县部分地域。嘉庆五年(1801年)始修的《金堂县志》记载的金堂山是指:金堂县城在城厢镇,距离东面四十里的地方,即现在的金堂县县城东6千米处栖贤乡上始于三学寺村,下至沱江峡口附近一带都称为金堂山,这就是金堂县命名的由来。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金堂县历史悠久。县地古为梁州境域;商、周、春秋战国时为古蜀国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灭蜀后入秦国蜀郡版图。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割巴、蜀二郡地,置广汉郡,郡治设在雒巴乘乡。乘乡,即今四川省金堂县赵镇东。
汉、晋时属广汉郡新都县东地、雒县东南地及犍为郡清溪县西地。晋朝司马德宗义熙九年(413年),晋将朱龄石率军讨平占据蜀地的谯纵后,因牛鞞县东山地区扼成都市东部门户,建置金渊戍,戍所在(今县治东南淮口镇)州城村,因戍所前江水出金沙,江中有深渊而得名。此为县境有建置之始。南北朝时,县境仍然主要为新都区、雒、牛鞞三县之属地。
元钦二年(即萧绎承圣二年,553年),梁益州刺史萧纪派军东下与梁元帝对抗。梁求西魏援助,西魏派军平蜀后于金渊戍所建置金渊郡,又割新都县、雒县、清溪县各部分地区建置金渊、白牟二县,隶属金渊郡。郡治与金渊县治同城,驻今淮口街道州城村;白牟县治驻今青白江区城厢镇。北周(557—581年)时废金渊郡,并白牟县入金渊县(白牟县城废为古镇),改属武康郡。金渊县治驻今淮口镇州城村。
隋唐至宋元
隋初,金渊县仍属武康郡。开皇三年(583年)废武康郡,金渊县隶属益州。仁寿二年(602年)隶属简阳市。三年,分绵竹、玄武、金渊、飞乌四县,建置凯州,金渊县改属凯州。大业二年(606年)废凯州,金渊县往隶蜀郡,县治驻今淮口镇州城村。唐武德元年(618年),因避李渊讳,改金渊县为金水县,隶属益州。三年(621年),金水县改隶简州。县治仍驻今淮口街道州城村。咸亨二年(671年)割新都区、雒、金水三县的部分地区建置金堂县。以县界有金堂山而得名。隶属益州。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改属汉州。县治驻今赵镇韩滩社区旧城址。
晚唐及五代十国时期,金水县与金堂县先后属前蜀(907-925年)、后唐(923-936年)、后蜀(934-965年)版图。县名及隶属关系未变。金水县隶属简阳市,县治住今淮口镇州城村;金堂县仍属汉州,县治驻址未变。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曾遥改金堂县为汉城县,因当时四川省已建立后蜀政权,后晋政令未达蜀境,实际未能改县名。宋乾德三年(965年)灭后蜀,五年(967年)于金水县地立怀安军,隶属西川路,管辖金水、金堂二县。金水县从简州划来,县治与军治同城,驻今淮口街道州城村;金堂县从汉州划来,县治驻赵镇韩滩社区旧城址。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怀安军改置怀州,隶属成都路,仍辖金水、金堂二县。州治与金水县治同城,仍驻今淮口镇州城村。同年,省金水县入怀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省怀州入金堂县。金堂县治驻城厢镇。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3年),农民起义军明玉珍据有四川省,建立明夏政权,金堂县隶属大夏上川西道成都刺史府,县治仍驻今青白江区城厢镇。
明清时期
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大夏灭亡。明仍置金堂县,隶属成都府。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金堂县并入新都区;十三年(1380年)复置金堂县,县治仍驻城厢镇。明代曾在怀口镇建置怀口镇巡检司,驻今县治东南淮口镇。
清顺治元年(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县为大西政权属地。三年(1646年),四川处于明军、清军、李自成农民军余部、张献忠农民军余部互相混战时期。九年(1652年),四川省大部分境域为张献忠余部占领。十五年(1658年),清军南下,逐步占有川、黔。仍因明制,置金堂县,属成都府。康熙帝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清,四川大部陷入吴手。二十年,清军收复全川,金堂县仍属成都府,嘉庆七年(1802年)年,划全川为五道,金堂县隶属成绵龙茂道成都府,县治仍驻城厢镇。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仍置金堂县。民国二年(1913年)划全川为七道,金堂县隶属川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川西道为西川道,金堂县隶属西川道。民国七年(1918年),四川省由军阀各部划区驻防并掌管政权,称为“防区制”。由于军阀互相攻侵,防区时有改变。民国十四年(1925年)9月,金堂县为陆军三十师邓锡侯部杨秀春旅驻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废除道制,县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防区制结束。划全川为十八个行政督察区,金堂县隶属于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隶第一行政督察区。中华民国时期,县治仍驻城厢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27日金堂县解放。中共金堂县委于1949年12月31日组建,金堂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1月4日成立。1950年,划全川为四个行政公署区,金堂县隶于川西行政公署绵阳专区。1950年10月28日,县治从城厢镇迁往赵镇玉龙街25号驻地。。1958年3月,划新都区华严乡隶属金堂县管辖。1959年12月10日,华严、大同市两个人民公社划归成都市管辖。1980年12月1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将金堂县城厢、太平二区的1镇、11个人民公社划归成都市青白江区管辖。此后,县境无变化。1997年,金堂县面积1154平方千米,辖17镇7乡:赵镇街道、三星镇、清江镇、官仓街道、淮口街道、白果镇、五凤镇、九龙镇、高板镇、福兴镇、金龙镇、赵家镇、竹篙镇、广兴镇、隆盛镇、土桥镇、云合镇、栖贤乡、云绣乡、黄家乡、三溪镇、平桥乡、转龙乡、又新乡。县政府驻赵镇。1999年,金堂县辖19个镇、5个乡:赵镇、淮口镇、竹篙镇、土桥镇、五凤镇、云合镇、广兴镇、高板镇、福兴镇、赵家镇、金龙镇、白果镇、三星镇、官仓镇、清江镇、隆盛镇、九龙镇、三溪镇、转龙镇;又新乡、平桥乡、黄家乡、栖贤乡、云绣乡。
2004年12月,金堂县撤并了3个乡镇,包括云绣乡、黄家乡和九龙镇,调整后,全县有一类乡镇20个,二类镇1个。2006年6月22日,将白果镇的石心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淮口街道管辖。2006年6月22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6]28号)批复同意将白果镇的石心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淮口街道管辖。
2019年12月行政区划调整前,辖1个街道(赵镇街道),18个镇(三星镇、清江镇、官仓镇、淮口镇、白果镇、福兴镇、赵家镇、五凤镇、高板镇、三溪镇、竹篙镇、隆盛镇、转龙镇、广兴镇、又新镇、土桥镇、云合镇、金龙镇),2个乡(栖贤乡、平桥乡)。2019年12月,撤销清江镇、官仓镇,设立官仓街道;撤销栖贤乡、三星镇,设立栖贤街道;撤销平桥乡、高板镇,设立高板街道;撤销白果镇,设立白果街道;撤销淮口街道,设立淮口街道;撤销隆盛镇,并入转龙镇管辖;撤销广兴镇,并入竹篙镇。调整后,金堂县辖6个街道、10个镇,即赵镇街道、淮口街道、栖贤街道、官仓街道、高板街道、白果街道、福兴镇、赵家镇、五凤镇、三溪镇、竹篙镇、转龙镇、又新镇、土桥镇、云合镇、金龙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金堂县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平原东北部,经纬度范围在东经104°20´37"~104°52´56",北纬30°29´10"~30°57´41"之间,东靠中江县,西邻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南接简阳市、乐至县,北壤广汉市,距成都市城区30千米,全县土地面积1156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69.5平方千米。
气候
金堂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乏日照,平均风速小,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具有春来较早、夏长、秋冬短的特点。
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金堂县年平均气温在地区分布上有差异。位于山区的盐井、四方、悦来等低山深丘区,年平均气温为14.5℃,其中盐井乡的少数地区,年平均气温不足13.5℃,是县境内年均气温最低处。龙泉山脉东侧的广大中丘地带,如三溪、玉河、平桥、石龙、新华等乡,年平均气温可达17.2℃,是县内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区。总的趋势是东南部丘陵比平坝、山区高,平坝又比山区高。16℃等温线大致与龙泉山脉走向一致。龙泉山西侧等温线分布较密集,龙泉山东侧中丘地区等温线分布较稀疏。17.1℃等温线大致成入字形。县境气温分布的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1959~1989年中,金堂县内气温的年际变幅为1.4℃。气温年较差为20.4℃,最热月份在7月,累年平均值为26.8℃;最冷月份在元月,累年平均值为6℃。年极端最高气温是1959年7月为37°℃,在1959~1989年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6℃以上的有8年;在35℃以上的有19年。年极端最低气温是1975年12月为零下4.8℃,在1959~1989年间,极端最低气温低于零下3℃的有13年,其中:1975和1982年低于零下4℃。
金堂县县境年总积温(≥0℃)为6000℃,有效积温(≥10℃)为5450℃。地形不同,积温分布状况不同。平坝区,年总积温为6000℃,有效积温为5450℃。山区,年总积温为4782~5930℃,有效积温为4224~5352°℃。丘陵区,年总积温为6220℃,有效积温为5606°C。这种热量条件能充分满足一年两熟制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县境内秋收作物生长期即3月12日至11月24日的最大累积温度为4956℃。其中水稻生长期各阶段临界温度为10°C、12℃、15℃、18C、20℃。由于地形、地势影响,上述各临界温度在县境内各地区出现时间不同。平坝、丘陵区出现早,结束迟,累年积温较多。龙泉山区出现晚,结束早,累年积温量减少,农事季节较东部丘陵地区晚1~2个节气。
金堂县县境属于季风气候区。当夏季暖湿的热带海洋气团到达时,可能产生大量降水。冬季,在干冷的大陆气团控制下,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因此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6~8月,降水量571.9毫米,占全年降水的62.1%,其中以7月为最,累年7月平均达251.6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27.3%。1981年7月降水竟达455.4毫米。12~2月,累年平均20.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3%。12月份降水最少,累年平均5毫米,占年均降水的0.5%。1980年12月为累年平均降水最少月份,降水量为0.5毫米。
金堂县县境累年平均日照数1295.5小时。1978年最多,为1499.4小时,1989年最少仅929.8小时。日照市百分率为29%,为中国日照低值中心之一。春夏二季的日照偏多,春季日照时为357.8小时,占年日照的28%;夏季日照时数为472.3小时,占年日照数的36%,其中8月为178.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12月份日照时数仅60.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19%。
金堂县境风向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累年平均风速为1.1米/秒,累年定时的最大风速为15米/秒,出现在1978年,风向西南。累年瞬间最大风速达28米/秒,相当于10级风,风向东北,出现在1988年5月4日3:10~3:40分。因受龙泉山脉及丘陵地形影响,官仓、福兴、同兴、隆盛等乡大风天气时有发生。一般出现在春、夏两季,且常常与暴雨或冰雹伴生。从1959~1990年,共出现大风天气38次,年均1.2次。1960年最多,共5次。
1959~1989年中,金堂县累年平均霜日期81天。1976~1977年度最长,达127天,1981~1982年度最短,仅30天。初霜日最早出现在1962年11月4日,最晚出现在1980年1月6日。终霜日最早结束于1982年1月4日,最晚在1980年4月1日。县内累年平均无霜期285天。1978~1979年度最长,达336天。1967~1968年度最短,也达253天。
地质
金堂县属四川省东部地台区。跨“成都断陷”“龙泉山脉褶皱带”和“川中台拱”三大构造单元。为新华夏系和旋扭构造体系。地层露头除西北平原与河谷地区外,多属中生代中上时期之红色地层。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中生界河湖相沉积的侏罗系、白垩系红色地层与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其中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是组成境内龙泉山的主体地层,除在龙泉山出露外,在区内东南部的土桥镇和竹篙镇以南也有所展布。岩性为紫红色泥岩、紫红色厚层块状细粒长石砂岩、夹紫灰色细砂岩和灰绿色页岩,所夹砂岩厚10~20米,蓬莱镇组总厚度1086~1162米,在区内东南部仅其上段部分地层出露,出露厚度150米,该岩层一般产状平缓,与其下伏岩层遂宁市组呈整合接触。
地形地貌
金堂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位于成都市平原东部边缘,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以丘陵为主,山丘坝皆有。龙泉山脉脉由北向斜贯县境中部,平均海拔500~1046米,地势起伏高低差在400~600米之间,形成低山地貌,龙泉山以东属川中台地,为丘陵地带。其中:高板、黄家、三溪、平桥等乡镇和福兴、赵家、淮口、五凤镇部分地区位于龙泉山东侧,丘顶平园,形似馒头状,地势起伏高低差在20~50米之间,呈浅丘地貌;竹篙、隆盛、转龙、土桥、又新、云合等乡镇及金龙镇大部分地区,丘体切割较深,地势起伏在100~200米之间,呈深丘地貌;在龙泉山脉西北部,沿江河两岸为冲积平原,沿龙泉山脉边缘为浅丘地带,地势高低起伏差10~20米。全县地貌分为平坝、台地、浅丘、深丘、低山、山原六种类型。
平坝是指坡度小于7°,地势起伏最大相对高度小于20米的平坦地面。全县平坝区土地面积77.84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4.9%,主要分布于赵镇街道、清江、云绣、官仓、淮口街道、福兴、赵家、同兴、五凤、白果等镇龙泉山区山前山后阶地及其丘陵区小溪冲积物组成。该区域内河流众多(主要是北河、中河、毗河),水源条件好,多属自流灌溉。共有农耕地42.48万亩,占全县耕地51.5%,占该地区土地面积的54.57%。
台地是指较陡的台坡(\u003e10°),较平缓的台面(\u003e7°),台面水平投影面积大于台坎水平投影面积,台坎高度大于20米,小于200米的地貌。全县共有台地面积0.2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4%。县境内台地有三块,分布于赵镇街道、龙威和广兴平坝与沟内谷溪流交汇处,平均海拔400~500米,赵镇(原赵家渡)城内的台地边缘较平缓,另一边较陡峭。台地的台面平坦、向阳、水源条件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区内有耕地面积1217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0.14%,占该地貌土地面积的50.7%。
浅丘是指地势起伏高低差在20~100米范围内地貌,全县的浅丘地貌有两种类型,一是山前坪状浅丘,二是山后馒头状浅丘,前者分布于赵镇、三星、官仓、栖贤等乡镇龙泉山以西山缘地带,海拔高度在450~480米之间,相对高度20~50米,丘顶平缓;后者分布于龙泉山脉以东的福兴、淮口街道、高板、五凤、竹篙镇部分地区,平均海拔在430~480米之间,相对高度20~50米。共有土地面积38.89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4.8%。
深丘是指地势起伏100~200米,海拔高度小于1000米的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县境内东南部的竹篙镇、土桥及金龙镇部分地区,有土地面积19.64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1.33%,其中:大于25°的陡坡地0.4万亩,小于25°的土地为19.24万亩。山丘多为长条状、丘体切割较深,其间分布的田块,向阳性差,低产下湿田多,丘面耕地土层薄,不耐旱。该区域内共有耕地7.54万亩(其中:大于25°陡坡耕地0.1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52%,占该地貌土地面积38.4%。
低山是指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平均海拔小于1000米的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于龙泉山脉北段,海拔高度500~1046米。共有土地面积31.5万亩(210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8.17%。低山区多为山岭深谷,坡度较陡,大于25°的陡坡地2.8万亩,占该地貌土地8.9%。有农耕地9.64万亩(其中:大于25°陡坡地0.3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2.17%,占该地貌土地面积的30.6%。
山原主要分布在龙泉山脉的山顶、山坡及山瘠上,坡度小于10°的平缓地带。由于地壳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由外壳力经长时期剥蚀而成。山丘坡度不大,地势平缓,可开垦作旱地或栽植经济林。共有土地面积2.3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4%,其中:耕地0.75万亩,占全县耕地0.95%,占该地貌土地32.19%。
按照“地貌形态成因的区域相似性”原则,把各区域中形态相似,成因相关的地貌类型加以组合,划出一个相对不同的地貌区域单位,根据这一原则,将全县划分为三个地貌区,即:中部低山地貌区、西部浅丘平坝区、东部丘陵区。
中部低山区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的龙泉山脉轴部,山势陡峭,多为断裂层割裂,地势起伏较大,最高海拔1046米(盐井的老牛坡)。该区土地面积36.13万亩(240.87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84%。包括栖贤、九龙、淮口街道、三星、五凤、福兴、赵家、官仓、赵镇街道等10个乡镇的63个村,有农耕地(96年详查变更数)9.36万亩,占全县耕地的11.65%,土地复垦指数27.6%。
该区域由沿江两岸的冲积平原和龙泉山脉边缘的浅丘区组成。共有土地面积163.76平方千米(折合24.5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17%,包括清江、云绣全部,三星、赵镇、栖贤、官仓部分地区,有农耕地11.6万亩,占全县耕地的14.43%。
该区属龙泉山脉东面的川中台地,由深丘、浅丘和沿江两岸的小块平原、山间溪河两岸的小块平坝组成。高板、淮口中、福兴一带平缓,谷宽丘园;至东南部的竹篙镇、土桥,地势逐渐低下,丘体高大,条状分布、沟深谷窄。共有土地面积751.05平方千米(折合112.6575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4.98%。包括竹篙、土桥、高板三个地区全部,黄家、金龙镇全部,福兴、淮口街道、赵家、九龙、白果、五凤部分地区,共计18个乡镇,323个村,3546个生产组。共有耕地59.43万亩,占全县耕地的73.93%。
水文
金堂县县境河流分属于沱江、岷江水系,县内有沱江、青白江、毗河、北河、海螺河、爪龙溪、溪木溪河、万家河、黄水河、杨溪河、资水河等大、小江河13条。
沱江: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为四川盆地腹地重要水系之一。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之九顶山南麓,溪流自九顶山的东、中、西三处流出,逐渐汇成湔江、石亭江、绵远河,于广汉易家河坝汇合成为北河,在金堂县赵镇接纳岷江分流——清白江与毗河,称为沱江。沱江与岷江为双生河流。沱江上源5支,即绵远河、石亭江、湔江、清白江、毗河。其中以绵远河最长,为沱江正源,余分别为旁支和外来水系。沱江古称金堂河,是金堂县内最大河流,流域面积27800平方千米。县境内包括北河段13千米,沱江在县境内流程共59.7千米。到五凤溪东入简阳市境。多年平均径流总量76.7亿立方米。平均比降10.62‰,枯洪水位悬殊,流量变幅大。多年平均流量251.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811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仅11立方米/秒。沱江在龙威乡至同兴乡段,有干流上的第一道峡谷——金堂峡,长13千米,江面狭窄,河水深切基岩,谷坡25~65度。
北河:古名后江,系沱江正源绵远河下段。流域面积3615平方千米,县境内流程为13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15.6立方米/秒。平水期河床平均宽169.4米,最宽处287.5米,最窄处仅50米。弯曲系数1.15,比降1.9‰,洪泛频繁,是金堂县境水害最大的河流。
青白江(中河):古名中江县,在金堂境名中河,属于岷江水系。流域面积981平方千米,在金堂县境内长16千米,平均比降1.5‰。河床平均宽67.9米,最宽处137.5米,最窄处37.5米。多年平均流量51.8立方米/秒。枯洪水位悬殊,流量变幅大。
毗河:又名郫河、毗桥河和鸭子河,属岷江水系。流域面积1819平方千米,县境流程9.9千米。河床平均宽103.3米,最宽处175米,最窄处37.5米。多年平均流量40.19立方米/秒,比降3‰,弯曲系数1.98,河漫滩一级阶地发育,多心滩,且常呈“分水鱼嘴”。平水期河床与河岸高差多在3米左右,以致洪水期易发生灾害。
爪龙溪:爪龙溪发源于红旗水库,流经红堰村、莲花村、红旗村,再由双凤柿子树村汇入北河,该溪流水源主要靠区域内的径流,对附近区域有灌溉作用。县内流程12.95千米,流域面积34.58千米2。河床平均宽16米,最宽处20.5米,最窄处11.5米,平均流速0.08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28立方米/秒,比降3.75‰。
土壤
金堂县土壤类型分为4个土类、8个亚类、16个土属、49个土种、75个变种。其中水稻土总面积196805亩,占耕地面积29.2%。分为3个亚类,8个土属,26个土种,35个变种。紫色土类总面积364596亩,占总耕地面积54.1%,占旱地的76.42%。分3个亚类,3个土属,10个土种,20个变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金堂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91万千瓦,可开发2.76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43%,其中沱江在本县境内全长46.7千米,天然落差36.4米,可利用落差29米,可开发2.56万千瓦,截至2005年,在青白江、毗河建有小水电站3处,装机2465千瓦。沱江建成发电站2处、装机达3.30万千瓦。
金堂县县境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26亿立方米,其中平坝浅丘区0.6亿立方米,占18.4%;山区0.78亿立方米,占23.9%;丘陵区1.88亿立方米,占57.7%。全县13条江河中,多数为过境型河流,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83.41亿立方米,扣除县境内产生的地表径流后,外地流入县境的地表径流量为80.15亿立方米。
金堂县西部平坝及沿江洲坝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洪积、冲积及冰水堆积的砂卵砾石层,孔隙潜水发育,分布普遍,补给良好,冲积厚达几米至几十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储量7276万立方米,可采储量为2569万立方米。其中官仓乡白马泉,泉流量昼夜可达22464立方米。又据官仓乡1980年资料,全乡16口沉井共提水81万立方米,平均每口出水量5.06万立方米。
金堂县中部低山区出露地层多侏罗系蓬莱镇组和白垩系砂泥岩,结构疏松,易于风化,具有储水地质条件,为风化裂隙水和层间裂隙水。因地质构造影响,较富水地段多在背斜翼部的转折部位和背斜的倾没端。其储水量由于沟谷汇水面积小,仅15.4万立方米,远远不能满足山区人畜用水的基本需要,为县内的缺水区之一。
金堂县东部丘陵区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和侏罗系蓬莱镇组,岩层产状平缓,含水层不利于接受垂直补给和横向补给,水动力条件较差,蓄水程度决定于风化裂隙发育的深度。为风化裂隙水和层间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丘间谷地。但不均匀,金龙、三合、隆盛乡一带,单井出水量300~500立方米/昼夜,石佛、转龙、大桥、新华乡一带,单井出水量小于50立方米/昼夜。全区平均单井出水量可达144立方米/昼夜。一般含水层厚30~50米,总储水量为600万立方米,只能供生活需要。
土地资源
金堂县总面积1154平方千米,折合1730313亩。其中:平坝180645亩,占总面积的10.4%,浅丘611644亩,占总面积的35.3%,深丘574068亩,占总面积的33.2%,低山区353955.79亩,占总面积的21.1%。为不同企业的引进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的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4年3月,金堂县矿产资源主要有建筑用河流沙石、条石、砖用页岩、医疗用热矿泉水、地下水等矿种。其中建筑用沙石主要分布于金堂县县域内的省管河道(沱江〈含北河,全长59.7千米〉、毗河〈全长9.9千米〉、青白江〈全长16千米〉)及沿河两侧冲积平原,主要涉及官仓、赵镇街道、淮口、白果、五凤等镇(街道)行政辖区,多位于金堂县重要水源地、生态保护地、永久基本农田或城镇规划区管控范围内,其余县管河道无砂石资源。条石及砖用页岩资源较为丰富,多分布于县域内龙泉山脉和中东南部的高板、竹篙镇、土桥等深丘陵地带区域。由于法规政策、淘汰落后产能等原因,金堂县页岩采矿权陆续到期注销、页岩砖厂逐步关闭退出,县域内米姓采矿权。已控探明的医疗用热矿泉水是指位于县境内的官仓街道白马泉村的医疗用氡温泉,其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即上升泉),属孔隙含水层。2023年5月,中国港中旅有限公司海泉湾(成都)置业有限公司取得采矿权,评审确认允许开采量206.4立方米/日,年允许开采量7.53万立方米/年。除以上矿产外,金堂县的栖贤街道盐井社区、福兴镇长乐村、淮口街道悦来村还有天然气储藏。
生物资源
金堂县农作物栽培植被主要有水稻、小麦、番薯、玉蜀黍属、胡豆、豌豆、油菜、花生、棉花、甘蔗、各种豆类及蔬菜和少量药材,此外,有许多村、组利用田边地角开发荒山、荒坡栽桑养蚕,桑树发展较快。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金堂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人为活动和乱砍滥伐,毁坏森林的影响,所能见到的植被残次林较多,幼林较多,用材林少,较完整的自然植被很少。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山地灌丛,主要树木有柏树、马尾松、桤木、青冈、油桐、乌桕、柑橘属、杏、李、桃、侧柏等,灌木有马桑、黄荆等。草类主要有芭茅、茅根、香附子等。竹类主要是慈竹。
动物
金堂县的脊椎动物有哺乳、鸟类、两栖、鱼类、爬行等5纲,34目,76科,341种。哺乳纲有6目、11科、26种。多属小型兽类,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鸟类保存标本的有17目、43科、225种。包括裂留鸟、夏候鸟74种、冬候鸟50种、旅鸟93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鹳、金雕两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26种。在平坝、浅丘地区,有鸟类53种,其中以麻雀、家燕、白头鸭、棕背伯劳等小型田园类鸟为多。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7月,金堂县下辖6个街道、10个镇,县政府驻金堂县十里大道800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金堂县有常住人口81.21万人,城镇化率56.89%,2022年,金堂县户籍人口904176人,户籍户数338611户;全年人口出生率6.34‰、人口自然增长率0.55‰。
根据金堂县第七次全国人口(2020年末)普查数据,金堂县全年出生人口9869人,出生率10.57%,死亡644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67‰,较上年下降1.56‰。符合政策生育率98.75%,较上年下降0.27%。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98。常住人口为800371人,男性人口占比50.06%,女性人口占比49.94%,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4.68%,15-59岁占比63.08%,60岁以上占比22.24%,65岁以上占比17.16%。
民族
2022年末,金堂县汉族人数为891257人,少数民族人数为3845人。少数民族人口中占比较高的为土家族626人,苗族537人,彝族477人,藏族367人,羌族279人;在地域分布上,赵镇街道、栖贤街道、高板街道和竹篙镇的少数民族人数较其他镇(街道)更多。
语言
金堂县的方言比较复杂。这与历史上的大移民,特别是清代前期的大移民息息相关。各省籍移民最显著的不同特点莫过于方言土语。据语言学者崔荣昌(四川大学教授)的调查记载分析,金堂县的方言有“金堂话”“老湖广话”“粤语”和“福建话”四类。通行于以赵镇为中心的县境西北部一带的金堂话与城厢话相同,属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西南官话。其形成与清代前期,从湖广地区,特别是以湖北为主的大批移民入籍金堂有密切关系,金堂话的音系与成都话相一致。在四川官话中,以古入声字的演变为准,金堂话与成都话一样,同属于入声归阳平区。
宗教信仰
截至2024年7月,金堂县在国家宗教事务局登记的道教场所有1处,即真多观,佛教场所有5处,分别是三学寺、瑞光寺、灵开寺、慈云寺、观音寺。
经济
综述
金堂是成都市的农业大县,是国家多种经营生产基地和高效农业生产基地。脐橙、食用菌、黑山羊、无公害蔬菜四大特色品牌基本形成,蚕茧,药材、生猪、肉牛等种养殖业初具规模。金堂脐橙被评为“国优”产品,食用菌年栽种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此外,金堂县的三大主导产业为节能环保产业、应急安全产业、通用航空产业。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44.9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286.3亿元,增长1%。三次产业结构为11.9:40.6:47.5。新登记市场主体14771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95.6亿元,增长17.9%,占GDP比重为65.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市级平台公司)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5%。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1.1%。实现财政总收入8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1亿元。
2023年金堂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下同),增速居全市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49.4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318.9亿元,增长9.1%。
第一产业
2022年,金堂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4亿元,增长5.1%。其中农业总产值77.3亿元、增长3.5%,林业总产值1.4亿元、增长3%,牧业总产值27.8亿元、增长9.2%,渔业总产值3.8亿元、增长11.4%。粮食产量25.65万吨,油料产量6.8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8.9万吨。肉类总产量6.66万吨,增长7%。生猪出栏56.35万头、增长4.6%,肉牛出栏1.5万头、增长2.5%,肉羊出栏21.5万只、增长5.6%。水产品产量2万吨、增长6.5%,淡水养殖面积1520公顷。新建高标准农田5.32万亩,羊肚菌属栽培约2万亩,黑橄榄基地7.73万亩。新认定金堂县福兴片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等县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累计建成县级以上园区27个,其中省级星级园区2个、市级星级园区10个。累计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23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
2023年,金堂县全年粮食总产量26.8万吨,增长4.3%。初步统计,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04.8万吨,增长5.9%;生猪出栏60.4万头,增长7.3%;牛出栏1.5万头,增长0.5%。
第二产业
2022年,金堂县全年引进了德方纳米、华友控股等绿色制造项目32个,协议总投资303.19亿元,投资30亿元以上的项目占比19%。促进士兰二期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金堂时代、巴莫三期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户,年末达215户,实现营业收入721.3亿元、增长123.6%,实现利税总额41.5亿元、增长102.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4.9亿元、增长147.5%。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6户;其中一级资质企业2户、二级资质企业27户、三级资质企业27户。
2023年,金堂县223户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800亿元,跨两个百亿级台阶,产值过百亿企业达3户。晶硅太阳能光伏和新型锂电池等绿色制造产业实现产值575.8亿元,增长25.4%,带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居全市第1位。规上工业用电量35.3亿千瓦时,增长31.6%;实现营业收入846.5亿元,增长16.7%;实现利润总额41.1亿元,增长21%。重点行业产值增长较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4.1%,医药制造业增长2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4%。
第三产业
2022年,金堂县重点围绕晶硅太阳能光伏、新型锂电等绿色低碳产业招强引优、补链强链,新签约引进项目41个,投资总额343.2亿元,其中落户全球最大光伏发电企业国家电投等50亿级项目2个、全球新能源锂电领军企业华友控股等30亿级项目4个、长河环境智能环保设备生产线等10亿级项目5个。举办“产业挑大梁·争创百强县”等项目签约仪式12场,密集开展网络直播“云招商”等专题推介活动22场,发布城市投资“机会清单”105条,上榜2022年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全年实际到位内资99.9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26亿元。
2022年,金堂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9亿元。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8.1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8亿元。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3.8亿元,商品零售115.1亿元。全年举办石斛花生活节、惠民购车节等促消费活动20余场,打造“博慧生活”农商互联直营门店26个,组织县内800余户商户参与成都市“5.20”消费券活动,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推出本地消费券。组织参加第五届进口博览会、第七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2022年万企出国门等系列活动,发挥成都市市RCEP原产地证书“首单”落户金堂示范带动作用。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5.94亿元,同比增长240.9%。
2022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23.4亿元、增长13.6%,其中居民储蓄余额461.9亿元、增长14.8%。贷款余额449.1亿元、增长15%。实现保费收入10.56亿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16亿元;财险赔付3.31亿元,人身保险赔付0.9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有幼儿园112所,专任教师1357人,在园幼儿24192人,幼儿园入园率达到97.97%。小学32所,专任教师2536人,在校学生4278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26所,专任教师2657人,在校学生3758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专任教师472人,在校学生10132人。普通高校3所(不含中职院校),专任教师3235人,在校学生8194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26人,在校学生222人。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25个。其中公立县级综合医院3个,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金堂县精神卫生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镇(街道)卫生院10个。卫生机构床位7390张,医疗卫生从业人员675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313人(其中,执业医师1684人,执业助理医师301人,注册护士2351人)。全年累计完成愿检尽检及应检尽检核酸采样2千万余人次;组建新冠核酸检测支援队6支,先后支援吉林省、广安市、武侯区等地,共计派出202人次。累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第1剂70.7437万剂次、第2剂69.4850万剂次、第3剂1.8361万剂次,接种加强针49.3694万剂次。
科技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新增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户、科技型中小企业62户,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加快推动长虹格润等本土企业上市;培育巴莫科技成为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全年授权专利932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站16个。图书馆总藏量23万册,流通11.6万人次。文图两馆及各镇(街道)举办展览41次,开展文艺活动1204场次。新建(完善)覆盖全举办五凤溪山地芝加哥马拉松赛、成都·金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山地户外赛等赛事活动,累计参赛选手近3000人。开展社区运动节、天府绿道健康行系列活动等全民健身活动400余场。文化共享增进普惠民生,举办“成都市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4场、“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40场,开展“非遗在社区”活动17场、“非遗进校园”活动12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研学宣传活动1场。举办踏青赏花旅游季、夏季乡村文化旅游季等系列乡村特色旅游节会10余场,针对春节、国际劳动节等假期推出古镇游览、低空旅行、休闲康养等特色旅游线路共计38条。
体育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新建(完善)覆盖全县所有镇(街道)的社区全民健身服务站点16个,全年免费开放锻炼184708人次,完成国民监测5300人,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35人、体育教师(教练员)337人,全年放映公益电影2724场。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5.1%。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5.3万人;城镇职工参保25.1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3.0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12万人。共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16个,拥有床位3980张。全年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13840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12832人,城市低保对象1008人。
人民生活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75元、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41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75元、增长6.9%。城镇新增就业47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7%。举办各类招聘会174场,提供就业岗位4.01万余个;其中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57场,1280余家(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7万余个,达成意向性协议4100余人。搭建政府、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职院校沟通平台,保障通威集团等重点企业用工6200余人。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推送政策性岗位536个、市场化岗位6300余个。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满足多元化创业培训需求,开展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15473人。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9天。PM2.5浓度为30ug/米3,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三皇庙、宏缘、兰家桥3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到Ⅲ类要求。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稳定。新增城市绿地450亩,打造公园城市示范片区、“百个公园”各4个、实施“老公园·新活力”改造2个,人均公园绿地14.99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47.83%。建成天府绿道35千米、“回家的路”社区绿道30条,乡村绿道20千米,打造“小游园”3处,沿滨河、林盘绿道增设健身新空间5处,评选市、县级园林式居住小区7个。
城市建设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推进城镇老旧院落提质改造,8个老旧院落改造自治组织建立、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归集全面完成,惠及居民794户;淮帆厂片区B标段棚户区改造1692户。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0台,增设小区公共充电桩120个。
安全生产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加强有80个应急避难场所日常运维管理,着力推动金山公园Ⅱ类避难场所改造升级,打造群众身边“避风港”。加强全县41类、15.7万余件抢险救灾物资管理和设备检修维护。高质承办2022年成都市防汛应急演练;高效承办四川省森林草原高火险期誓师动员大会暨“关注森林草原防火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发动群众义务巡山护林累计3.6万余千米。
交通
截至2022年末,金堂县新改建公路23.15千米,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4338.7千米,其中等级公路(含一、二、三、四级)4246.3千米,高速92.4千米。国道25.7千米,省道125.8千米,县道370.3千米,乡道624.6千米,村道3099.9千米。完成客运量725万人,客运周转量20297万人千米,公路货运量1759万吨,货运周转量78487万吨千米。省市民生项目高效完成,完成长江村至光荣村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9.8千米、通组路48千米、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9.46千米。成南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工程完成主线内全部房屋自愿搬迁,交地90%、杆管线迁改40%。完成成金简快速路先期开工段、赵三隆公路、北河四桥、玉皇山一梨花沟—芍药谷旅游环线等项目建设,实施成金简快速路跨沱江大桥、淮金大道、福兴大道、安徽路至经二路成南高速跨线桥等12个续建项目。
公路
金堂县省内高速公路有成都市—绵阳市、成都—乐山市、成都—雅安市、成都市—南充市、成都—都江堰市(市内高速)、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市内高速)、成都—彭州市(市内高速)、成都—温江区—邛崃市(市内高速)。
金堂县跨省高速公路有金堂遂宁市(成南高速公路)重庆市(渝遂高速公路),全长223千米,(遂宁市—重庆段);龙泉驿区—重庆(成都—重庆高速公路),全长331千米;金堂—南充—重庆,全长298千米;成都—(成渝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重庆,全长360千米;成都—(高速)—重庆—(高速)—-贵阳—(高速)—北海。全长1850千米;成都市—(高速)—泸州市—(高速)—贵阳—(高速)—北海。全长1709千米;成都市—(高速)—重庆—(高速)—万县—(三级)—宜昌市—(高速)—上海市,全程2900千米;成都—(高速)—绵阳市—(高速)—广元市—(高速)—宝鸡市—(高速)—西安市。全长1050千米;此外,成都—拉萨市,成都—贵阳—昆明市的跨省公路已开通。
铁路
金堂县有工业园区(A区)有达(县)—成(都)铁路二级客货站。10千米内有成(都)—渝(重庆)铁路,15千米有宝(鸡)—成(都)铁路等,通过达成铁路与成都铁路枢纽相连,可达全国各地。其中成都市每日发送列车60列以上,发送旅客12万人次以上,开发区周边有六个客货运火车站,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航运
金堂县经成都—重庆高速公路到重庆市,也可由成南高速公路至遂宁市经渝遂高速公路到重庆,在重庆由水路可将货物运输至全球。
航空
金堂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40分钟车程。此外,成都淮州机场位于成都市金堂县淮州新城,是成都市唯一对外开放的A1类通用航空机场。
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3月,金堂县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非遗工坊1个。
土桥镇高台狮子是成都市民间杂技表演类节目的典型代表,主要流行于金堂县土桥镇,其传人为周乐茂、周英凡家族,是世代相传的一门民间杂技。高台狮子民间杂技的第一代传人是土桥镇金壶村的周玉新,他于1844年学艺回乡,带回了这门民间杂技功夫,后来又通过家族传授的方式先后传给周后享、周乐茂和周英凡等家族成员,使这一民间绝技代代相传,没有绝迹和中断。2011年,土桥镇高台狮子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五凤镇沱江号子是反映旧时沱江流域的一部民间民族音乐,反映了船工们抢滩涉险和脚蹬手爬的艰辛年代。2006年,五凤镇沱江号子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栖贤乡大地之魂种酒是栖贤乡盐井沟、梨花沟及周边的传统民俗,每年重阳节人们会在自家房前屋后种酒祈福。为弘扬这一优良传统,传承酿酒技艺,成都大地魂酒业有限公司在酒香山寨建立永久性的传承保护基地,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举办“大地之魂种酒文化节”。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4月,金堂县有不可移动文物点531处,县级及以上文保单位29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瑞光塔)、省级文保单位6处。全县建有2家博物馆(沱江文化博物馆、贺麟故居)。云顶山遗址、怀安军遗址,2013年被列入成都市大遗址保护名录;云顶山遗址公园,2020年被纳入成都市“十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
瑞光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沱江东岸,淮口镇南郊,当地人又称白塔,始建于晋朝,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南宋时曾进行过培修。塔高约33米,十三层,下层高,以上层层收缩。底层四方开门,门下凹进塔基,塔内为实心塔柱,内有螺旋式阶梯达十层。高层有佛龛、佛像,四方有通风窗口。均为四楹三开间。塔顶为阁楼式拱铺假铆、空心。塔身砖造方形,白砂浆砌。
云顶山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街道云顶村的云顶山上,北距金堂县城约13千米,西南距成都市中心城区约40千米。云顶山遗址以云顶石城为中心,云顶石城始建于南宋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名将余玠为抵御南下入川之蒙军,在山顶天然石壁上兴建了防御性城堡—云顶石城,其东西宽约2.1千米,南北长约2.3千米,周长约7.2千米,总面积约1.5平方千米,为现存最为完好的抗蒙山城遗址之一,1991年被列入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金堂黑山羊产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作为中国第一个杂交体质羊品种---南江黄羊的父本之一,是金堂县宝贵的品种资源。金堂黑山羊因其个体大、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适应性能和抗病力强、全身被毛黑色、肉质细嫩无膻味而闻名。2001年11月,金堂黑山羊被命名为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
金堂姬菇主产于成都市金堂县,清雍正年间,当地已盛产野生食用菌,称为蜀中名品。金堂姬菇菇体丛生,菌柄中实,洁白色,直径0.5—2厘米,长3—7厘米,菌盖呈深灰色,直径2—3厘米,子实体韧性强,菌褶白色延生,口感脆嫩鲜滑,耐运输1990年,金堂食用菌系列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星火”成果一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金堂姬菇获得“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称号,2007年,获得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2011年,金堂姬菇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金堂脐橙,四川省金堂县特产。金堂县历来盛产柑橘属,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广为种植。金堂脐橙果大质优,皮薄无核,果面光滑、色泽鲜艳、肉质细嫩、化渣、香味浓。金堂脐橙因其独特品质,具有很强的丰产性、稳定性和商品性,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优质产品称号。1989年获“国家优质产品奖”;1991年在北京菜篮子工程成果展获“园林金杯奖”;1995年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金堂罗脐、华脐双获金奖;“维丰牌”金堂脐橙获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再次被认定为“优质产品”。
金堂因独特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比较适合羊肚菌属的生长。羊肚菌,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因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它既是美味的山珍,也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
明朝洪武年间,云顶山(现金堂县旅游风景区)慈云寺开山祖师云华长老将野生沙参献给皇帝朱元璋,朱元璋食后发现有清心明目、让人精力饱满之功效,便赐名为“川明参”。金堂县明参主要产自淮口街道,2009年,种植面积2000余亩,总产量700余吨。金堂明参富含18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以及钾、纳、镁、铁、锌多种微量元素,具滋阴补肺、健脾养胃、润肺止咳、化痰生津等功效,药膳皆宜。2010年,金堂明参正式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风景名胜
截至2021年,金堂县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五凤溪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文化旅游景区、转龙鲜花山谷景区、玉皇养生谷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个(三溪镇、花熳天下)、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云顶石城)、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毗河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五凤古镇)、AAA级林盘景区3个(甘御兰石斛林盘景区、梨花酒乡林盘景区、花熳天下林盘景区)、AA级林盘景区2个(贺麟故居林盘景区、金溪湾林盘景区)、主题旅游目的地12个(甘御兰石斛养生旅游基地、花田广兴、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文化旅游景区、玉皇养生谷、聚峰谷国际黑橄榄旅游区、创意灯笼文化旅游区、中国脐橙之乡、梨花酒乡、农场乐翻天、成都海泉湾美憬阁索菲特酒店、贺麟故居、云漫半山)。
云顶山
云顶山位于金堂县境内龙泉山脉中段,云顶山,又名紫云山、大银顶山,古称石城山。海拔982米,为金堂山主峰。大云顶山山势挺拔,峭壁入云,如刀削斧砍,环绕数里,上有平地数十亩,状若城垣,故称“石城山”,山顶上的大云顶寺,建于南北朝。风景区包括大小云顶山、韩滩古渡、沱江金堂小三峡、炮台山等。
五凤溪景区
五凤溪景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地处龙泉山脉中段,距离成都市中心城区47千米,县城42千米。五凤溪景区依托成都市唯一的山地古镇打造而成,一期规划面积0.3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0.86平方千米,景区东临沱江,五山环绕一水穿城,形成“半边山江半边城”的独特景观。五凤镇始于五代十国,兴建于清康熙,滚滚沱江孕育了景区码头文化,也沉淀出了“沱江号子”--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的五条街道以凤为名:金凤、青凤、小凤、白凤和玉凤,被人戏称“金青小白玉”;两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圣宫、南华宫。
鲜花山谷
鲜花山谷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转龙镇,地处中国最典型的方山丘陵区——川中丘陵西缘,占地面积1000余亩,距离成都市中心城区66千米,是成都市首批18个重点赏花基地之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截至2018年11月,鲜花山谷已建成世界面积较大、品种较多的中国蜀葵种植、观赏基地。蜀葵原产于古代蜀地,是成都人、四川人的故乡花。鲜花山谷在中国蜀葵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新品种培育、园艺应用、蜀葵文化研究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并成立了中国蜀葵研究中心,完成世界上第一本详细介绍中国蜀葵的《中国蜀葵品种图志》编撰工作。每年4月下旬到6月上旬是到鲜花山谷观赏蜀葵花最佳的时节。
云顶石城风景名胜区
云顶石城风景名胜区是集天景、地景、峡景、生景、园景、建筑、胜迹、风物为一体,以观光、游览、度假为主,兼具科研、考古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具有遗产价值的低山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云顶山历史悠久,建在石城内的“慈云寺”始于齐梁、历唐、宋、元、明、清都有佳名,为佛教一大禅林,历史上六位皇帝对古刹都有封赐,历代不断增建,周围有脚庵41处。虽历经沧桑变迁,大部分遭破坏,但寺中尚存有两座清代“圣旨碑”及清乾隆精工雕凿的石结构“七佛坊”,“汉后主读书处”石碑,晋代梁佑大将军、大画家张僧繇的“洗墨池”等古迹,大雄宝殿还有于佑任、张大千书写的匾额。金堂云顶山风景区于1990年被评为市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升级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云顶石城遗址于199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2011年11月,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书法之乡”。
2012年5月,中国龙舟协会正式授予四川金堂县“中国龙舟之乡”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18年12月,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
2019年,列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13位。
2019年12月,入选“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65。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
2020年5月,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5月29日,金堂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76位。
2020年6月2日,金堂县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0年6月29日,入选四川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9月22日,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1月,获2020中国楼宇经济奖2020中国楼宇经济投资高地城区奖。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3月,被命名为2020年度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先进区(市)县。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5月,获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8月26日,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公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1年9月2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8月30日,金堂县入选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名单。
2023年7月25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金堂首次上榜,居第95位。
2023年10月,金堂县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3年11月18日,金堂县入选2023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排名第100位。
2024年7月31日,金堂县入选2024全国百强县榜单,位列第93位。
2024年9月20日,金堂县入选2024年度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位列第95位。
2024年10月25日,金堂县入选“2024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榜单,位列第91位。
参考资料
四川金堂县道观略考.万方数据.2024-07-25
金堂县 概况.四川省情网.2024-07-25
金堂县公共气象服务网.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网.2024-03-19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7-25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3-19
2023年成都市常住人口2140.3万 比上年增加13.5万人 .封面新闻.2024-07-25
人口分布.四川省情网.2024-07-25
2023年金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8-22
风景名胜.四川省情网.2024-07-26
政府信息公开.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成都金堂:淮州机场“热起来”了 .金台资讯.2024-07-25
金堂县历史沿革.四川省情网.2024-07-25
资源优势.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金堂县2022年国民经济普查公报.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进入全国百强县,金堂有何“打法”?.金堂县经信局.2024-07-25
成都金堂县被评为“中国生态田园旅游名县” .中国发展改革.2024-07-25
得名由来.四川省情网.2024-07-25
建置沿革.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改”出来的服务型乡官.新浪网.2024-07-25
《淮州故事》第三期丨淮口的历史变迁与演进.大美淮口.2024-07-25
金堂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7-25
地质环境 .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地貌.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水资源 .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矿产资源.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植被.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政务公开.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县人大领导.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县政协领导.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金堂县人口数据.红黑人口库.2024-07-25
金堂县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链竞争力.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3-19
8.1%!2023年金堂经济实现较快增长.金堂服务.2024-07-25
四川成都市金堂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4-07-25
金堂非遗再添市级荣誉 .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情网.2024-07-2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光塔 .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 【文物记】 金堂云顶石城.金堂文旅.2024-07-25
金堂黑山羊 .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4-07-25
金堂姬菇.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4-07-25
金堂县.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4-07-25
金堂脐橙.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查询系统.2024-07-25
纯净土壤的馈赠,振兴乡村的名片 .人民资讯.2024-07-25
金堂明参 .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清幽奇丽云顶山!一县一品公益助农,四川金堂特产黑山羊 .毓泽农业.2024-07-26
转龙鲜花山谷 .金堂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局.2024-07-26
大清名将岳钟琪.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传奇乡绅唐仲山.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人物——彭家珍.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2011年金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四川金堂获“中国龙舟之乡”称号(图).中国新闻网.2024-07-25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人民网.2024-07-25
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25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经济规模差距扩大,GDP超千亿县市增至24个.经济观察网.2024-07-25
成都金堂上榜“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人民网.2024-07-25
山阴介休入选!2019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出炉.澎湃新闻.2024-07-25
“三兔传媒”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中国小康网.2024-07-25
【百县榜】“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首发.小康杂志社.2024-07-25
【百县榜】“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新鲜出炉!.中国小康网.2024-07-25
「百县榜」“康恩贝集团”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中国小康网.2024-07-25
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两当榜上有名.新华社.2024-07-25
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4-07-25
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20〕831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4-07-25
都江堰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又见都江堰.2024-07-25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的通知.疾病预防控制局.2024-07-25
四川首批17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授牌.四川省人民政府.2024-07-25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 . 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24-07-25
「四川在线」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揭晓:四川29个县市上榜,总数西部第一,西昌领跑四川县域发展 .央广网.2024-07-25
名单来了!命名411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表彰59个模范单位和100名模范个人.中国军网.2024-07-25
2020中国楼宇经济大奖在成都揭晓 - 川观新闻.川观新闻.2024-07-25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 区) 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25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 成都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新华社.2024-07-25
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26
服务农民工,四川这些先进市县和单位受表扬(全名单) .澎湃新闻.2024-07-26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26
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公示!这11个县进入公示名单.四川频道.2024-07-26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2024-07-26
关于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_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2021-12-24
国家首批!成都唯一!成都市金堂县入围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金堂县人民政府.2024-07-25
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出炉 简阳、彭州、金堂上榜.今日头条.2023-07-25
梁河县水利局.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22
双喜临门!凭借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枣庄滕州、薛城入选!.今日头条.2025-03-08
2024全国百强县榜单发布 四川7个上榜县域均实现排位晋升.新华网.2024-10-08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7
最新全国百强榜单发布,汉川上榜!.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