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
临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张掖市下辖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9°51'-100°30',北纬38°57'-39°42'之间。东邻张掖市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总面积2729平方公里。临泽县辖7镇(沙河镇、新华镇、平川镇、板桥镇、蓼泉镇、鸭暖镇、倪家营镇),政府驻地甘肃省临泽县县府街169号。截至2023年末,临泽县总人口146445人,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11个少数民族。
临泽县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地形特征是“两山夹一川”。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临泽县古为武威郡属地,刘彻时期收复河西走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河西四郡,县境设昭武县。新朝时期改昭武为渠武,东汉时期恢复昭武县,在晋朝时期为避讳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为临泽县,东晋改为临池郡,在清代改为抚彝厅,在民国十八年改为临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临泽县隶于张掖分区。1958年撤销县制,1962年恢复,隶于张掖市专区(后称专区为地区)。
2023年,临泽县实现生产总值74.03亿元,比2022年增长7.2%。其中:一产增加值25.95亿元,增长6.2%;二产增加值12.53亿元,增长9.7%;三产增加值35.55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22年的36.2:16.4:47.4调整为35.1:16.9:48.0。
临泽县曾获得2020年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2022年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2024年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等荣誉。该县主要景点有张掖世界地质公园、香古寺、昭武故地、丹霞生态康养谷、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流沙河、双泉湖、黑河烟林、锁龙潭等。
名称由来
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以汉将霍去病西征时昭功武德而得名“昭武”,司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避司马昭讳改昭武县为临泽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夏、商时期临泽县境属雍州之域,为戎族、羌族活动场所。周、秦时期(公元前1600-前176年)为乌孙、月氏驻牧地,期间月氏人赶乌孙西迁,赶氐、羌南移,月氏尽有河西之地。月氏正式立国并建成举世闻名的昭武城,位于今鸭暖乡昭武村一带,月氏人以此为中心开辟了玉石之路。
汉代
西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驱月氏西迁,县境为匈奴右贤王领地。西汉刘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征服匈奴,县境归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临泽县境内置昭武县,隶张掖郡管辖,县境正式以县制存在。新(王莽)时期,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废汉立新,改昭武县为渠武县。窦融入主河西,恢复旧称,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改渠武县为昭武县。
魏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昭武县属魏。西司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为避司马昭讳,改昭武县为临泽县。司马睿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张骏为武威郡刺史、凉王,史称前凉,据有河西诸郡,临泽县隶张掖郡属前凉。
司马曜宁康三年(公元375年),姚苌陷凉州,翌年,前凉灭,临泽县隶张掖郡属前秦。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吕光据姑臧,自称凉州牧,史称后凉,临泽县隶张掖郡属后凉。东晋司马德宗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后凉建康知府段业自称凉州牧,建康公,史称北凉。以临泽县设临池郡辖临泽县。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北凉临池侯沮渠蒙逊自立,废临池郡。北魏时期,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八月,北魏灭北凉,临泽县属北魏。太平真君十年(公元449年),临泽县并入永平(张掖市)县,临泽县置消失。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置西凉州,张掖郡属西凉州。元钦元钦三年(公元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县境属甘州。
隋唐时期
隋朝,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改永平县为酒泉县,隋炀帝大业初,改甘州为张掖郡,酒泉县改为甘州区,临泽境属张掖县。
唐代,李渊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张掖郡为甘州。唐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在今临泽县境内开蓼泉守捉(址今临泽县蓼泉镇)。李适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吐蕃据张掖市,吐蕃在河西设敦煌市、武威市两个军镇,甘州属武威军镇,县境属吐蕃。李忱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张议潮在沙州起义,吐蕃南移,甘州属张议潮沙州归义军管。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议潮献河西十一州图籍于唐,县境归唐朝。李漼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回鹘据甘州,后立"甘州回鹘国”,县境属回鹘。
宋元时期
赵祯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西夏李元昊攻取甘州,"回纥汗国”亡。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置镇夷郡,立宣化府,县境属西夏镇夷郡宣化府。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破甘州,甘州又被元朝统治,县境属元。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元朝在张掖市设甘肃路总管府,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改为甘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立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甘州为甘肃行省省会。
明清时期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以甘州置甘肃卫,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改甘肃卫为甘州卫,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分甘州卫为甘州左、中、右三卫。二十九年(公元1393年)又置甘州前、后卫,抚彝(临泽)诸堡汉隶甘州各卫。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设平川营于平川堡(今临泽县平川镇),明嘉靖二十八年平川营设置守备指挥使司,统辖板桥堡、四坝堡守兵。管理合黎山、自高台县盐池以东蒙古族牧民。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扩建梨园堡(今倪家营镇梨园村),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设置梨园营,设守备一员司职。管理梨园流域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与本县相毗游牧七个部落。
清代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罢甘州前、后卫,平川营改设守备。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以抚彝等十八堡为甘州区右卫。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罢甘州中卫。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梨园营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罢卫所,置甘州府,改甘州卫为张掖县,县境隶张掖县。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以原甘州右卫2驿24堡地置甘州府抚彝分府,以通判署理,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称抚彝厅。抚彝分府(抚彝厅)领2驿24堡,治于抚彝(蓼泉)。
中华民国
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抚彝厅为抚彝县,隶于甘凉道,裁撤平川营、梨园营。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改抚彝县为临泽县。民国25年(公元1936年),改属第六行政区(公署驻武威市)。民国29年(公元1940年),省政府厘定各县等级临泽定为四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9月26日,临泽县人民政府成立,隶于张掖分区。1950年5月,撤销张掖分区,临泽县归酒泉专区。1952年,临泽县治由蓼泉迁于沙河堡。1955年10月,武威、酒泉市两区并为张掖市专区,临泽县隶属张掖专区。1958年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泽县,县境分别并入甘州区和高台县。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114次会议决定,恢复临泽县,隶于张掖专区,后为张掖地区。2002年7月,撤销张掖地区,成立地级张掖市,临泽县隶张掖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9°51'-100°30',北纬38°57'-39°42'之间。东邻张掖市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总面积272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临泽县地形特征是“两山夹一川”。南屏祁连峻峰,北蔽合黎峰峦,中部是平坦的走廊平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分三个地形类型:南部为祁连山区,中部是黑河水系冲积形成的走廊平原,北部为合黎山剥蚀残山区。地形海拔1380~2278米,最高为2278米(新风阳山),最低1380米(萝泉)。县境内祁连山区为祁连山脉的浅山区,中间为一小盆地,覆盖有厚层黄土。黑河市及黑河最大支流梨园河流经县境,黑河南、北阶地为耕地,山坡为牧场。北部合黎山又名北大山,山势不高,地势平缓,山峰海拔1500~2000米,相对高差只有200~300米,是干旱剥蚀的低山区,植被稀少,属荒漠草原。中部走廊平原地势呈东、南、北三面高,西北低,海拔1380~1600米,南北山前戈壁和荒漠相拥,中心平原地势平坦。
气候
临泽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量大,多风。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较慢。四季云量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52.9小时,气温日较差大,县城年平均日较差14℃,年平均气温为7.7℃。年均无霜期176天。年均降水量118.4毫米,蒸发量1830.4毫米。常年以西北风和东风为主。2021年,年平均气温为9.7°C,比历年平均值8.3°C偏高1.4°C,属偏高年份,其中,1月、4月、6月、10月为正常月份,2月、3月、7月、9月为特高月份,5月、8月、12月为偏高月份,11月为偏低月份。年总降水量为99.2毫米,比历年平均值113.5毫米偏少14.3毫米,属正常年份,全年降水分布不均匀,其中,2月、6月、11月为正常月份.3月为偏多月份,1月、5月、8月为偏少月份.4月、9月为特多月份,7月、10月、12月为特少月份。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914.9小时,无霜期为178天。晚霜结束日期早于历年平均日期,早霜开始日期晚于历年平均日期。
气象灾害
临泽县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沙尘暴、干旱、低温冻害、干热风、局地暴雨、霜冻等。
强降温:2022年3月出现了寒潮天气,但无大的影响。
春季透雨:2022年4月24日出现了春季透雨,但无大的影响。
大风:2022年4至7月出现了大风、扬沙天气,但均未造成灾害。
伏旱:2022年7月中旬至8月1日出现了伏早,但无大的影响。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2019年,临泽县森林面积达68.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79%。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41.27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37.65万立方米。2020年全县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6.3万平方米,全县绿化面积达244.4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41.2%,绿地率37.1%。
耕地资源
临泽县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历史悠久的灌耕农业区。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全县耕地面积为52.764万亩,大于规划下达耕地保有量指标的0.9357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2.0078万亩,大于下达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2万亩,确保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
临泽县水资源以河水为主,泉水、地下水为辅,黑河、梨园河纵横流经,南、北部分布有许多季节河,中部湖泊、沼泽、水泉星罗棋布。地表水资源总量12.95亿立方米,其中黑河市、梨园河平均人境流量12.67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5.69亿立方米;全县水库10座,总库容达5326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临泽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矿种主要有凹凸棒、石膏、石英岩、煤、大理石、蛭石、石墨、玻璃用石英、正长石、膨润土、铁、铜、金等。有矿产地28处,主要分布在北部合黎山、大青山及正马鬃山带。从已探明矿种的供求预测分析,凹凸棒石黏土、煤、海泡石、石膏、石英岩、碳酸钙等矿产具有一定的储量优势或潜在优势,其中委托地勘单位查明全县凹凸棒石资源量13.5亿吨,石膏资源量8839万吨。
其他资源
临泽县太阳能光照资源丰富,年光照辐射强度每平方米6129.8兆焦,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良好区域之一。同时还有巨大的风能资源。开展城区丹霞山生态康养谷带地热资源勘探。
生物多样性
动物
2020年,临泽县监测到野生鸟类65种15692只,涉及13日27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鹤、白尾海雕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红年、白琵鹭、夜鹭、小杓鸸、金鸻、风头麦鸡7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有绿头鸭、赤麻鸭、大白鹭、苍鹭、渔鸥、普通鸬鹚等39种、其他17种。通过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监测到的鸟类数量多于2019年的11867只。
植物
临泽县植物资源有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原植体植物、食用菌、有毒真菌等,其中粮食作物、瓜菜作物、林木品种丰富,林果品种多,被誉为“花果之乡”。野生植物77种,药用植物2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绵刺、裸果木,二级保护植物有沙生大红柳等10种。2020年,临泽县共监测到湿地植物17科39属44种,少于2019年的25科46属59种,但与2019年保护区内14科39属46种相比保持平衡大。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8月5日,临泽县辖7镇(沙河镇、新华镇、平川镇、板桥镇、蓼泉镇、鸭暖镇、倪家营镇),共71个行政村。
政治
人口民族
截至2023年末,临泽县总人口146445人,其中常住人口11.21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5.6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50%。全县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11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21年,临泽县实现生产总值65亿元,增长7.3%。其中一产增加值24.38亿元,增长10.1%;二产增加值9.89亿元,增长5.8%;三产增加值30.73亿元,增长6.6%。次产业结构比由2020年的36.2:14.7:49.1调整为37.5:15.2:47.3.与2020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6474元,增长7.8%。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28.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3.7%,比重比2020年提升13个百分点。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22%,单位GDP电耗增长5.6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18%。2022年末总人口148002人,比2020年减少698人,其中常住人口11.43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5.5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8.56%,比2020年末提高1.7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41%o;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o。年内新增城镇就业2625人,比2020年减少105人,485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年内输转劳动力3.1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48万人,实现劳务收人8.1亿元,增长8%。全县农民工总量30976人。比2020年增长3.28%。其中,外出农民工12292人,下降4.76%;本地农民工18684人,增长9.35%。
2023年,临泽县实现生产总值74.03亿元,比2022年增长7.2%。其中:一产增加值25.95亿元,增长6.2%;二产增加值12.53亿元,增长9.7%;三产增加值35.55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22年的36.2:16.4:47.4调整为35.1:16.9:48.0,与2022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5583元,增长8.5%。十大生态产业完成增加值36.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8.6%,比重比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43%,单位GDP电耗下降13.4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2.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90人,558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年内输转劳动力3.2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5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65亿元,增长1.4%。
第一产业
2022年,临泽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15亿元,增长9.15%。
2022年,临泽县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7.55万亩,减少9251亩,下降1.9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2万亩,减少11943亩,下降3.19%。其中小麦面积0.98万亩,增加5105亩,增长108.22%;玉蜀黍属面积34.52万亩,减少16661亩,下降4.6%,玉米面积中制种面积23.33万亩,减少9724亩;蔬菜面积6.46万亩,增加4373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65073吨,下降0.37%。其中,夏粮产量5383吨,增长83.09%;秋粮产量159690吨,下降1.87%。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产量4832吨,增长110.15%;玉米产量158226吨,下降2.17%。全年蔬菜总产量231166吨,增长10.22%。
2022年,临泽县全年完成营造林5.0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4万亩,义务植树0.31万亩、65万株。打造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生态防护林示范亮点工程5处。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7.72万平方米,全县城区绿化面积253.89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41.4%,绿地率达到3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4平方米。
2021年,临泽县人工种草面积达17.5万亩,落实草原禁牧面积73.63万亩,草原植被盖度达24.2%,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85%以上。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场(区)157个,其中:肉牛养殖场区82个,奶牛养殖场(区)8个,生猪养殖场(区)40个。年末大牲畜存栏15.02万头(匹),增长3.15%;出栏10.84万头(匹),增长30.92%。其中牛存栏14.37万头,增长4.27%;出栏9.74万头,增长18.42%。猪存栏6.24万头,增长15.03%;出栏14.46万头,增长36.53%。羊存栏22.17万只,增长5.05%;出栏26.44万只,增长48.78%。家禽存栏31.62万只,增长5.97%;出栏39.81万只,增长14.46%。全年肉类总产量2.2万吨,增长16.18%;禽蛋产量0.11万吨,增长6.03%;牛奶产量2.41万吨,增长57.81%。
2022年末,临泽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8.94万千瓦,增长8.3%。拥有联合收获机械213台,增长9.8%;畜牧养殖机械16182万台,增长0.8%。大中型拖拉机2421台,增长16.39%;小型拖拉机11683台,下降2.7%。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12483吨,减少1467吨,下降10.52%。
2023年,临泽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21亿元,增长6.41%。
2023年,临泽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67万亩,增加3.86万亩,增长8.0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94万亩,增加0.45万亩,增长1.23%。其中小麦面积1.4万亩,与2022年持平,玉米面积35.12万亩,增加0.48万亩,增长1.4%,玉米面积中制种面积29.48万亩,增加0.029万亩;蔬菜面积8.46万亩,增加1.44万亩。粮食总产量177967.27吨,增长2.57%,其中:夏粮产量7640.9吨,增长2.28%;秋粮产量170326.37吨,增长2.58%。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产量7397.21吨,增长2.08%;玉米产量169331.46吨,增长2.78%。蔬菜总产量282240.3吨,增长11.28%。
2023年,临泽县全年完成营造林2.4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68万亩,森林质量提升1.8万亩)。按照“增绿量、建精品、创特色”的城市绿化要求,新增丹霞山游客服务中心绿化224亩,完成流沙河花海及丹霞高速出口花海改造提升680亩,全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60.2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6%,绿地面积241.24公顷,绿地率41.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83平方米。积极推进森林小镇、乡村绿化示范村建设,完成乡村绿化美化330亩,创建省级森林小镇1个,乡村绿化示范村1个,全县村庄林木绿化率达40.4%。
2023年,临泽县落实草原禁牧面积73.63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25.89%,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85%以上。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场(区)173个,其中:肉牛养殖场区109个,奶牛养殖场4个,生猪养殖场(区)37个。年末大牲畜存栏16.70万头(匹),增长3.9%,出栏11.33万头(匹),增长7.81%,其中:牛存栏15.87万头,增长4.07%,出栏11.13万头,增长7.0%;猪存栏6.45万头,下降0.81%,出栏17.03万头,增长9.01%;羊存栏26.46万只,增长7.12%,出栏32.86万只,增长13.64%;家禽存栏40.01万只,增长8.08%,出栏40.43万只,增长5.01%。全年肉类总产量2.98万吨,增长17.37%;禽蛋产量0.96万吨,下降43.99%;牛奶产量3.19万吨,增长5.91%。
2023年末,临泽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6.15万千瓦,增长7.18%。拥有联合收获机械253台,增长7.2%,畜牧养殖机械16533万台,增长0.03%。大中型拖拉机3038台,增长9.71%,小型拖拉机11673台,下降0.04%。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11965.45吨、减少240.23吨,下降1.97%。
第二产业
2022年,临泽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24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5%,重工业增长12.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6%,制造业增长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9.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0%,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25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5.76%,比上年提高6.31个百分点;产品产销率98.6%。资产负债率65.6%。
2022年,临泽县30户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62亿元,增长5.43%;建筑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4.4%。城区新建商住楼4栋3.1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08套2.82万平方米:城区棚户区改造新建安置房4栋229套2.79万平方米;老旧楼小区改造2622套。
2023年,临泽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5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7.7%,重工业增长10.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1.5%,制造业增长3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7%,利润总额同比增加0.2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2.63%,与2022年持平,资产负债率70.3%。
2023年,临泽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98亿元,增长5.6%,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0.94%。年末全县在库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6户,其中:二级资质9户,三级资质27户。城区新建商住楼9栋4.3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92套2.69万平方米;城区棚户区改造新建安置房3栋72套1.13万平方米;老旧楼小区改造0.72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2年,临泽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47%,在库项目数量达到120项,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6项,同比增长35.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7%。按投资项目分,工业和能源建设项目投资增长62.7%;农业及生态建设项目投资下降11.6%;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0.4%;社会事业及旅游建设项目投资增长6.1%;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下降33.3%。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21.2%;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276.1%:其他费用下降3.8%。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1%。
2022年,临泽县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73亿元,增长6.6%。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02亿元,增长13.3%:交通运输业增加值3.11亿元,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98亿元,增长8.0%;金融业增加值5.17亿元,增长1.8%;房地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增长5.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2.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0.95亿元,增长6.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09亿元,下降6.72%;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92亿元,下降6.94%。
2022年,临泽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2亿元,增长12.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72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10亿元,增长13.6%。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0.3亿元,增长12.1%;餐饮收入额1.52亿元,增长24.0%。按规模统计,限额以上企业3.75亿元,增长28.1%;限额以下企业18.07亿元,增长10.2%。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20户,累计9069户,新发展私营企业320家,累计3577家,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3669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88个。有社会组织181个,会员达2.8万人。全县有对外贸易备案登记证企业39家;有出口业绩的3家.2021年全年出口额982万元.同比下降53.3%。
2022年,临泽县各项存款余额93.27亿元,同比增长12.26%;贷款余额70.23亿元,同比增长1.89%;存贷比75.3%。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2亿元,同比增长5.48%;涉农贷款余额61.81亿元,同比增长2.02%。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1795户1.478亿元,贷款余额2432户2.18亿元。绿色贷款余额5.4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864.9万元,支付赔款1523.6万元,赔付率81.6%。完成金融业增加值5.1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9%。全年保费收入14497.41万元,增长13.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673.67万元,增长14.47%:人寿险保费收入11823.74万元,增长13.32%。全年赔付金额2429.97万元,增长3.31%。其中:财产险赔付2096.58万元,增长45.43%;人寿险赔付1093.89万元,增长20.13%。
2023年,临泽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2022年增长26.7%,在库项目达到148项。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140项,同比增长29.2%,房地产开发项目8项,同比下降43.8%。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9.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6.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2.1%;按投资项目分,工业和能源建设项目增长96.7 %;农业及生态建设项目下降29.5%;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下降41.1 %;社会事业及旅游建设项目增长42.4%;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下降13.01%;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123.9%;其他费用增长160.2%。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2022年增长5.2%。
2023年,临泽县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55亿元,增长7.2%。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75亿元,增长10%;交通运输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15.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1亿元,增长19.6%;金融业增加值5.77亿元,增长10.9%;房地产业增加值1.84亿元,下降4.5%;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24亿元,增长11.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1.98亿元,增长1.3%。
2023年,临泽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7亿元,增长11.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62亿元,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35亿元,增长8.5%。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24.01亿元,增长10.5%;餐饮收入1.96亿元,增长22.9%。全县共计个体工商户9998户,内资公司4386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83个,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5167户。有社会组织163个,其中社会团体14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5家,基金会1家,会员达2.4万人。全县有对外贸易备案登记证企业44家;有出口业绩的3家,全年出口额1514万元。
2023年末,临泽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15亿元,增长1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96亿元,增长8.9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3.35亿元,增长19.02%,其中:城乡居民贷款余额33.29亿元,增长6.88%。金融机构存贷比78.34%,上升3.68个百分点。全年保费收入14962.2万元,增长3.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74.72万元,增长4.30%;人寿险保费收入11987.48万元,增长3.66%。全年赔付金额4077.44万元,增长36.83%,其中:财产险赔付2437.14万元,增长32.38%;人寿险赔付1640.3万元,增长44.02%。
社会事业
教育
2022年,临泽县有普通高中1所,招生670人,在校学生1958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468人,在校学生1288人;初级中学3所,招生1227人,在校学生3582人:普通小学78所(含教学点67个),招生1066人,在校学生7104人;幼儿园73所,在园幼儿3734人。3-6岁幼儿人园率99.92%;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净人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92%:高中阶段毛人学率达96.35%。高考录取率97.05%.其中本科录取率83.01%。
截至2023年,临泽县有普通高中1所,招生641人,在校学生1978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455人,在校学生1239人;初级中学3所,招生1243人,在校学生3762人;普通小学30所(含教学点18所),招生1312人,在校学生6788人;幼儿园33所,在园幼儿3190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9.9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净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56%。高考一本上线率48.29%,二本上线率为90.71%。
医疗
2023年,临泽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4家,其中: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中心卫生院4所,一般卫生院4所,村卫生室84个,个体诊所28所。医疗机构在职职工90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25人。拥有床位1020张,其中:中医院拥有床位260张、卫生院拥有床位230张。全年诊疗46.4万人次,出院人数2.56万人。
体育
2023年,临泽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543个,其中: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场所61个,镇村体育健身场所32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6㎡。举办2023年“鸿健杯”全国钓鱼公开赛(甘肃临泽站)暨甘肃省第四届美丽乡村垂钓大赛、甘肃省第三届自行车长征赛联赛临泽站、2023临泽生态马拉松赛、甘肃省第五届职工运动5公里健康跑、2023年西北五省区武术邀请赛暨甘肃省传统武术锦标赛、第二十三届“我爱祖国海疆”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航海模型教育竞赛、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电子制作锦标赛、“奔跑吧·少年”足球比赛等品牌赛事活动。引领形成了“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健身风尚。
科技
2022年,临泽县引进新品种111个,推广新技术41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9373万元,占中国生产总值比重达1.63%以上。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4.6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达到26家,认定省级科技型企业7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1家,获批省级创新型县试点建设。全年授予专利权284件,比上年下降36.3%,截至年末,有效专利1391件。
2023年,临泽县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全面推进省级创新型县试点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9991.8万元,R\u0026D投入强度达到1.42%;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5.98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达到36家,认定省级科技型企业8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4家;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1.9%;全年授予专利权90件、累计授权专利2350件;认定省级科普基地1个,建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全年引进新品种96个,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8项,建成科技示范点18个。
文化事业
2023年,临泽县有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村级文化广场72个。举办各类大型节庆和民俗文化体育活动60余场次,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207场次。
社会保障
2022年末,临泽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28人,支出低保金1004.82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569人,支出低保金1886.3万元,588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9363人次。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872人。全县98.29%的适龄城乡居民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发放养老金3780.45万元。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5858人,发放养老保险待遇9249.32万元;参加失业保险8128人,发放失业保险待遇819.3万元;参加工伤保险12227人,发放工伤保险待遇855.93万元。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22631人,参保率98.58%,其中已脱贫人口参保7611人,参保率100%。全年住院报销19285人次6272.31万元,慢性病报销36621人次523.85万元,门诊“两病”报销4186人次4.12万元,普通门诊报销121740人次459.57万元,大病保险报销6695人次1204.88万元,意外伤害报销1324人次479.04万元。
2023年末,临泽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30人,支出低保金1183.07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902人,支出低保金2461.99万元,551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7413人次。全年国家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962人。全县98.2%的适龄城乡居民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发放养老金4901.13万元。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0439人(其中:在职职工6709人,离退休3730人),发放养老保险待遇11317.1万元;参加失业保险8916人,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87.6万元;参加工伤保险14566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6596人),发放工伤保险待遇1550.59万元。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16519人,参保率97.80%,其中脱贫人口参保7354人,参保率100%。全年住院报销33328人次11663.42万元,慢特病报销72293人次1080.79万元,门诊“两病”报销3431人次6.12万元,普通门诊报销189625人次672.24万元,大病保险报销13041人次1025.8万元、意外伤害报销1792人次635.76万元。
乡村建设
2022年,临泽县抢抓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10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和1个示范镇(鸭暖镇),全面落实重点任务,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完成道路硬化273公里、架设路灯1461盏、建成卫生厕所3247户,自来水实现通村入户全覆盖,饮水安全有保障:供电、通讯、物流可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示范村快递网点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11项指标均已完成。年来,10个示范村共投入各类资金11593.13万元。其中:中央和省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示范村建设2076万元,县级投入资金4509.08万元,社会投入资金713.77万元。
2023年,临泽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和美乡村”建设总体安排部署,持续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以“塞上江南、戈壁水乡”为总基调,聚力打造西湾、汪家墩等10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西街、新民等17个市级示范村,争创省级“和美乡村”1个,市级“和美乡村”2个,打造县级“和美乡村”3个,同步推进平川、倪家营2个集镇改造。积极申报倪家营镇南台村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1个,创建高质量“清洁村庄”63个、美丽宜居村庄14个,评选美丽庭院1500户。省市级示范村完成绿化264.5亩,架设路灯579盏,平整铺设道路18.09公里,改造自来水管网16公里,敷设污水管网35.66公里,安装防护栏3.2公里。新建高质量住房示范点10个,生态地灾搬迁安置342户,完成户厕改造1370户,建成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9个。全县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81个、农村卫生公厕76座,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到100%,71个村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示范创建累计投入资金66357.87万元,其中省级示范村投入45535.78万元,市级示范村投入20822.09万元。
人居环境
2023年,临泽县持续提升“两山”转化成效,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5,同比下降6.9%;优良天数比例为85.5%,同比下降1.1%;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6%;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地表水国家考核的六坝桥断面和省级考核四坝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城区和在用7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编制完成《临泽县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临泽县2021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
2023年,临泽县回收废旧地膜2074.8吨(折纯)吨,废旧地膜回收率85.72%,尾菜综合处理利用率80.89%,秸秆综合利用率91%。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1370户,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87.3%,全县71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清洁村庄。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22年,临泽县有广播电视台1座、微波台1座、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基站2座,广播电视覆盖率100%;网络双向化改造达8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9832户,入户率65.54%;宽带用户4398户,入户率22.18%;全年放映电影953场次。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301万元,增长0.43%。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0.45万件,邮政包裹快递业务30.86万件,包裹快递业务收入256.6万元。全县电话用户总数18.6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1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8.72部/百人。互联网络用户4.36万户,下降24.2%。
2023年,临泽县有广播电视台1座、微波台1座,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基站2座,广播电视覆盖率100%;网络双向化改造达82.6%,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0125户,入户率67.17%;宽带用户5021户,入户率24.96%;全年放映电影1207场次。
安全生产
2023年,临泽县全年共发生纳入统计的生产安全事故8起(均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死亡5人,受伤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35万元。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下降11.1%;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37.5%;受伤人数减少1人,下降20%;直接经济损失减少3.5万元,下降90.9%。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
交通运输
临泽县拥有立体化交通网络,兰新铁路、兰新客运专线、G30高速、G上海—霍尔果斯公路横贯全境,机场有丹霞山通航机场,并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2023年,临泽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34.554公里,其中:县道221.2公里,乡道205.912公里,村道169.732公里,自然村组道路937.71公里。全县年末机动车辆保有量37140辆,年内新增小型汽车980辆,新能源汽车103辆;全县驾驶员人数4.18万人,其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1912人。汽车保有量中运营性车辆1120辆,占机动车保有量的3%,其中:4.5吨以上货车853辆,客运车辆267辆(包含新能源纯电动汽车7辆)。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59万人,增长17.7%;旅客周转量13027万人公里,增长22.84%;公路货运量539万吨,增长12.06%;货运周转量20234万吨公里,增长11.43%。
人文
文物古迹
临泽战役纪念馆
临泽战役纪念馆原为梨园口战役纪念馆,位于临泽县流沙河景区五湖广场以南,总占地面积375亩,是河西走廊占地面积最大的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
汪家墩红西路军战斗遗址
遗址是临泽县唯一的一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中共党史教育的综合基地。临泽曾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是西路军征战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伤亡人数和战斗遗址最多、最为悲壮,也是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
梨园口战斗遗址
遗址公园总占地面积600亩,是西北占地面积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缅怀英烈、慰藉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而建设的西路军烈士陵园,现已建成纪念碑、烈士陵墓、将军亭、博物馆、双拥馆、模拟总指挥部和汪家墩碉堡等褒扬革命烈士的纪念建筑。两周王陵内绿树成荫,花香弥漫。纪念碑、烈士墓、将军亭、双拥馆点缀其间,侧旁天鹅湖、儿童乐园、博物馆等别具特色,构成集瞻仰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习俗
饮食习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食不着腹,衣不蔽体”者比比皆是。本县虽盛产喜米、小麦,但许多农家受官差、徭役、赋税、地租、高利贷等种种盘削,辛苦一年,到头来所剩无几。俗有“停了磙子,卖了芠子”之说。“中农”以上家庭一日三餐,其中,一天能吃一顿面条饭就算不错了。中餐、晚餐一般能吃到小米饭、zhen子饭(稞麦碾去皮,用石磨磨成的碎粒),能填饱肚皮,也算是享了清福。春荒死月,一天两顿小米汤或zhen子汤,中午能吃上点阳芋、胡萝卜,有的农家挖食用野菜(苣苣菜、苜蓿等充饥,能渡过春荒就算万幸。逃荒要饭甚或饿死人的事也常有发生。本县人民的肉食主要以猪、羊肉为主,鸡、兔次之;一般家庭“春节”宰猪,“端午节”杀鸡,其它时间很少吃肉。许多农户养猪、养鸡主要是为了卖钱,收入主要用于添置牲畜、农具或买布做新衣服之用。一年之中,不吃一次肉的农家也数见不鲜。至于要饭吃的叫花子(乞丐到处可见。有些大户人家成群养狗,有时把乞丐的衣服扯烂,腿脚咬伤,养狗主家不予理睬,乞丐只好鲜血淋沥而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本县农民种菜较少,吃菜也不多。许多农家种一、二分地的莱,主要有茄子、辣子、芹菜、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葫芦等,大多数农家种点阳芋下饭,如洋芋米汤、胡萝卜zhen子饭等,秋季午餐多用洋芋、胡萝卜蒸熟当“腰食”吃,可节省点粮食。本县盛产水果主要是梨、桃、杏等,瓜类有西瓜、香瓜、黄瓜等,农民自己食用很少,以卖钱所得收入用于家庭用度。
旧时农村妇女都会做粉皮面筋,方法是:先将面和好,用清水淘洗,沉淀粉子制成粉皮,切条晾干即成。所得面精再加白面制成蒸面筋或烙面筋,晒干捆把,调汤、下饭或做“盘饭”,味美可口。亲戚或贵客上门,能有“盘饭”招待,即所谓“饼盘下饭”,就算很可以了。其次是“端午节” 包粽子,做米糕,采摘当地苇叶,用糯米、大枣包制,风味独特。本县各地都产大麻,将大麻籽碾如点豆腐一样点成麻腐,炮制成馅,加佐料,做成麻腐包子或素三鲜饺子,或用荞麦面做成麻腐角角食用,别有地方风味。农村一般农户家里来客人或亲戚,大多以“长面”(灰面或拉条面)招待,有的农户也挂点面条,加上少量肉食和蔬菜,就算很“体面”了。贫困之家,亲戚来了有顿白面条饭,调上一点油泼葱花,就算过得去了。
旧时临泽宴席种类繁多,遇有婚丧嫁娶、喜庆寿诞,家家都要设宴招待宾客。其种类有五魁、九牙花、十全、十二楼、十三太保、十六花拼碟以及鸡肘、海参席等。大多以猪肉为主,羊、鸡次之,配以各种干、鲜蔬果,加大饼、花卷、大米饭即为全席。平常多为九牙花、十全、十二楼、十六花等,海参席极少见到,招待人用酒,多为当地“烧房”用高粱、稞麦制作的散装酒。抽烟多为水烟,用烟瓶、烟锅,点火吸食。烤羊腿骨做的烟锅也叫“狗淘气”(因骨头烟锅有时保管不慎会叫狗叼走)。旱烟,用长杆烟锅吸食。纸烟、雪茄,只有有钱家的人吸食。有的老人吸鼻烟,鼻烟葫芦很讲究,多为玉石制作,烟末子从鼻子吸进,据说对眼睛有益。
旧时,农家烧饭用的燃料,多用树枝、木柴、畜粪、秸秆等,大户家庭用炭(多为南山炭)。冬季取暖,富户家庭用大煤或煤砖,一般家庭冬季多睡热炕、板炕,炕上用火盆,燃料均为柴草、畜粪之类,很少用铁炉取暖。
旧时照明多用小磨香油(葫麻油),一般农家用铁、铜灯碗,用木头或泥巴做灯柱。40年代一些农户开始用煤油照明。贫穷家庭,用泥碗作灯,在墙壁上凿一个窝窝置放,因而有“土炕断墙头,灯油壁上流”的状况。有的农户买不起点灯油,只好即昏便息。一年之中很少用灯。
礼仪习俗
临泽人民历来好客,以忠厚淳朴著称。敬长辈礼仪先行,重亲友礼尚往来。礼仪习俗多而繁琐,但又有“礼多人不怪”之说。婚丧嫁娶,年头节下,都以行“跪拜礼”和“作揖”礼为主,30年代开始,才有“鞠躬礼”,但也只限于青年学生。解放以前民间没有“握手礼”,尤其男女握手,那一定被视为男女“授受不清”。旧时行“叩头作揖”礼,晚辈见长辈叩头,平辈行作揖礼。尤其婚丧嫁娶可以说是灾难性的,男人结婚,不知要磕多少头,婚结过,裤子磨烂了,膝盖皮也磨破了,数见不鲜。遇丧葬事更是叫苦不迭。但处于社会的压力,个人又无法改变。农村旧习虽已有很大改观,但上坟纪念祖先,遇丧葬事,磕头礼仪仍在沿袭。
农村中普遍地存在着“吃饭了没有”的问话,这是30年代(尤其是民国22年农村遭大灾),人们处于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时候,为关心他人而发出的问话,这在当时是礼仪的,也是对人尊敬、热忱、友好的表示。这一习俗直到现在农村中仍在沿用。人与人饭后见了面问一声“吃饭了没有?”,实在显得多余。因为现在的问题不是人们“吃饭了没有”,而是吃好了没有?吃肉了没有?喝酒了没有?也许是“礼多人不怪”的缘故,问话人也实在是处于关心,自然不置可否。现在农村中个别农民生活上也还有许多困难,但有困难大家帮助一把,也不存在吃不上饭的问题。
祭祀习俗
旧时临泽祭祀习俗主要有祭神、祭祖先、祭孔子等几种。
祭神。每年农历三月“清明节”,蓼泉、沙河、板桥等地举行“城隍爷”出府游行的祭祀活动。其意是城隍出府视察人间善恶,活动由当地会首每年轮流主办,请道士吹打念经,用八抬大轿将庙内的木头城隍(偶像)抬出,前呼后拥,鸣锣开道。蓼泉将偶像送城西行宫,沙河送城东门外临时搭设的彩棚;板桥则将木偶城隍送西湾庙、北湾庙祭祀三天,尔后抬回放置原处。据说板桥堡子里的木头城隍爷把鞋也穿烂了,衣服穿破了。实际全是老鼠所为。
原蓼泉县城在每年“立夏”前一日,要举行祭“风神”活动。其仪式放在夜晚举行。活动由县政府主办,地点在西门外草滩。白天请道士念经,傍晚由县长亲自出场主祭,还要由警察带上一个监狱在押的犯人。设堂焚香、叩拜、读祭文后,把犯人带到挖好的坑前,由“刽子手”持刀装模做样子表示砍去犯人头颅,实际以猪头或羊头肉代替人头,抛入坑内掩埋,然后带犯人回监狱。其用意是以“活人”祭了风神,祈求“立夏”后再不要刮大风,祝愿当年庄稼丰收。祭祖先。三月“清明节”、七月十五为纪念祖先的日子(前已记述)。有些名门望族,在纪念先祖之日,在坟茔里要续族谱、家谱,有的要重立“族规”,如有的后人做了偷牛盗马的事,要在坟茔里进行惩处,有的棍打四十,有的要一在坟茔罚跪几个时辰,起到警诸后世的作用。
一些出门在外或远离家乡几年、数十年的人,回归故里,无论何时都要到坟上烧纸祭祀,谓之“谈先祭祖”。有些在外赚下钱的富户,为荣光耀祖,显扬父母,不惜花费几百、几千两银子,重修祖坟,重新安葬祖先,请满堂僧道超度亡灵,还要大宴宾客,其声势显赫,令乡邻羡叹。
农村“起坟”,也叫迁坟。有的农户把祖先埋葬到自己田地旁边,是为了让先人守看自家田园。过几年先人要进祖坟,将尸骨装进红布包到新坟掩埋。有些家庭生不下男孩,或学生读书读不进去,有人说:“财帛出在门里,儿孙出在坟里”。有的农家出了大学生,就说那是坟建到了好地方。发了财就说庄子建到了风水宝地。有的人家信以为是,将先人祖坟迁过来又迁过去,把庄子打到这个地方又搬到那个地方,几经折腾,力也出尽了,债也累下了,也没有出大学生,也没有发财,只好无可奈何作罢。倒是没有“折腾”的人家,有的出了大学生,有的富起来了,有人羡慕不已。
祭孔子。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各地学校(主要是中学或乡中心小学),儒绅聚集一起举行纪念活动。蓼泉、沙河在文昌宫或孔子庙举行,有的在“魁星楼”举行,多数在学校举行。设祭堂,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宣王”牌位,儒绅按长辈、晚辈秩序排列,依次焚香叩拜。由唱礼人宣读议程,如秦乐、鸣炮、献供撰、读祭文、焚香、化表等。社会地位较高者被推为主祭人,主持祭祀活动,其费用一般由民众分摊,也有参加者负担的。
另外,农村各地还有祭龙王、祭土地神、祭灶神、祭财神等活动。还有各地寺、庙、祠、观的各种祭祀活动。其意都是为了祈祷平安,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或消灾灭病。另外还有木匠祭鲁班,铁匠祭老君,毡匠祭阴仙,买卖人祭财神的活动。还有油房、醋房、染房、皮匠、鞋匠、挂面匠等,都各祭有主。
喜庆习俗
旧时农村喜庆习俗较多,择其主要记述一、二。
贺寿:俗称“过生日”。一般人活六十、七十、八十为“大贺寿”,其他年份“小贺寿”。亲友贺寿送寿匾、寿幛、寿礼(现钱)、寿衣、寿桃、寿面等。富者设宴席,招待亲友,贫者以长面待客。小孩子过生日煎鸡蛋食之,一家人也随之改善伙食。有“大人生日一盘面,小孩生日两个蛋”之说。
过满月:生小孩满月之后,亲友送衣帽鞋袜等,以表示庆贺。尤其生“头首子”(头胎),男孩更显重要,表示一家后继有人。主家以婚庆酒、长面招待客人,祝愿孩子健康成长。
拜干亲家:本为陋俗,但旧时几乎家家都有。一些人家 为攀亲挂友,寻找“靠山”,择其社会上一些有地位的人,将孩子拴给“干老子”,两家互称“亲家”,还要请亲友到家作客,以示孩子有了“干老子”,可以互相帮助来往。“干老子”则要为“干儿子”买衣买鞋,买“长命富贵”的小碗一对,还要制“银锁”戴在孩子脖子上,有的用红绿灯鱼头绳(毛线)挂上,则表示拴住了。有的人的孩子有干老子好多个甚或十几个,这些人可以结成一帮势力,有富共享,有难同当,别人不敢欺侮。有的人将作“干亲家”诬之为‘娃娃的干大,妈妈的麻大”(意为不干净)。
贺寿材:为老人做寿材(棺材),竣工之日(俗称“圆木”),亲友前往庆贺,主家以酒肉招待。一般把老人庆寿和贺寿材放在同一时间进行。
贺宅:农村打新庄、盖新房,立大门或街门,俗称“合龙口”,主家请绅士写祭文拜门,亲友均往贺喜。
留胡子:旧时男子到四十二岁、四十五岁或四十八岁,表示已步入长辈年份,一般都要留胡子,多为“八字胡”。亲友前往贺胡子,以示尊敬。
名优特产
临泽县特产有红枣、沙枣、四坝蒸饼、果光苹果、桃子、杏子、葡萄等水果及葡萄酒,还有西北的特色手抓羊肉、炙烤羊排。
风景名胜
张掖地质公园
张掖地质公园位于祁连山北麓,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梨园村,东距张掖市区3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景区平均海拔1800米,总面积530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以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称奇。2005年、2009年,分别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中国最美的TOP6处奇异地貌”之一。2010年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和全球最刻骨铭心的22处风景之一。七彩丹霞景区晋升为5A级景区,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获“中国最佳自然生态旅游项目奖”“最美中国旅游景区奖”。
香古寺
1992年9月始称香古寺。位于临洋县城北30公里板桥镇境内,紧邻张罗公路,北依明长城,南眺黑河湿地,占地面积201亩,是一座闻名河西两千余年的古刹,始建于刘彻元狩年间。始称仙姑庙。北凉时称仙姑寺,北魏时称仙姑庙;至明清,民间也称仙姑庙为“奶奶庙”。它比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的张掖大佛寺还早1200多年。据民国创修《临泽县志》载,县内尚存寺庙道观25处之多,而仙姑寺就是其中之一。据《甘州府志·仙释》记载,仙姑在今张掖黑河北岸合黎山修道,目睹黑河泛滥,发誓要在黑河上建桥,方便百姓出行。桥成之日,仙姑羽化在一块木板上,土人感其恩德,建庙祀奉。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敕封仙姑为“平天仙姑”。西夏刘承祐七年(1176年),国主李仁孝在《黑水河建桥救》碑中称仙姑为“贤觉圣光菩萨”。
昭武故地
昭武故地位于黑河临泽县境内,是临泽先民的发祥地,也是河西文明的发源地。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皆氏昭武,史称昭武九姓。2005年临泽县政协编著的《临泽文史·地名集》说:“昭武古城在今板桥镇古城村。”《昭武故地在何处》一文也认为“昭武古城应该在今板桥镇古城村一带,至少也应该在黑河北岸,而不是南岸”。
丹霞生态康养谷
丹霞生态康养谷是依托张掖世界地质公园、流沙河景区和温泉资源打造的集休闲养生、生态宜居、文化体验、综合服务保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带。景区内分滨水休闲旅游区、滨水顾养宜居区文化创意旅游区、红色营地拓展体验区、开发服务区和戈壁农业示范区等区域,是旅游观光、休闲露营的理想之地。
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
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位于张掖地质公园景区景观大道北入口,是集民俗文化展示、特色餐饮及影视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小镇。在这里,你可以品尝正宗西北特色美食,学习制作河西地区手工艺品,旅居民俗客栈,体验山园生活。小镇精心打造的中国首台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将带您穿越时空,领略古丝绸之路的盛况。
流沙河
流沙河原大沙河,2014年6月恢复旧称流沙河。位于县城东入口处,312国道以南,长6.5公里,水域面积22万平方米。是以丹霞山、生态植物园、特色林果园、西游文化苑、丹霞广场、浙商广场、七彩宾馆和丹霞山庄等为主,连体打造的集地域文化感悟、水域美景观光、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被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双泉湖
双泉湖史称梁家湖,因附近有梁氏家族而得名,后又因众多泉眼中有两眼泉泉涌较盛而取名双泉湖。属国家2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临泽县城西北郊,距县城5公里,总面积5040亩,其中水域面积1290亩。湿地内有野鸭、天鹅等几十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是避暑度假、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黑河烟林
黑河烟林位于临泽县平川镇附近,距县城25公里,临平公路、张罗公路毗邻而过。景区面积1530亩,其中水域面积1125亩。景区内多枝柽柳、旱柳、沙枣、柏杨等树木。2008年7月,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锁龙潭
锁龙潭位于临泽县平川镇一工程村,距县城30公里,素有“小月牙泉”之称。景区面积2250亩,其中水域面积300亩,呈月牙形状。水域四周分布有连绵起伏的新月形沙丘,梭梭、红柳、长棒、沙拐枣等植被茂密,形成独特的沙漠绿洲景观。
峡谷奇观
峡谷奇观位于板桥镇红沟村以北5公里,地处小口子山中。小口子是进入合黎山的通道之一,因两面环山、中间道口狭窄面取名。景区内山峰矗立、岩壁陡峭、山石奇特、色彩艳丽,自然奇观与黑河、烽燧相映成趣,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
红桥庄园
红桥庄园位于临泽县板桥镇古城村营坡滩,南依黑河,北靠合黎山,境内地势平坦,红色沙砾土壤,光照资源丰富,处于世界公认的最适合葡萄生长的黄金纬度——北纬38°上,是家集葡萄种植、葡萄榨汁、葡萄酒销售及葡萄酒文化推广、葡萄田园风光领略、乡村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2018年晋级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德源农庄
德源农庄位于鸭暖镇五泉村,距县城7公里,是河西地区首家集高效农业技术推广示范绿色有机果蔬生产、旅游观光度假、精品果蔬采摘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18年晋级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三坝湾生态园
三坝湾生态园位于临泽县城以北,沙柳公路3至5公里的沙河林场林区内,是临泽县城郊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五带一园”生态示范项目之一,总规划面积360亩,是个集植物观赏、游览休憩、垂钓休闲、采风摄影、植保宣传、露营烧烤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小品和城郊森林氧吧。
金沙湾沙漠公园
金沙湾沙漠公园位于壕洼村以西,距临泽县城39公里,面积3000多万平方米。它依托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山峰、小河、山园、村庄等自然资源,是一个以生态观光、养生度假、越野运动、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休闲游乐为主要功能的沙漠旅游度假区。
绿临生态园
绿临生态园位于临泽县红枣长廊杏花村采摘园对面。小型动物乐园内还有非洲鸵鸟、孔雀、火鸡等特种养殖动物可供游客观赏,是城乡群众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亲朋聚会的理想之地。
海圣休闲乐园
海圣休闲乐园位于临泽县沙柳公路13公里处,是集特色餐饮、营区烧烤、室外火锅、休闲娱乐、动物观赏、户外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示范点。
小泉子国家沙漠公园
小泉子国家沙漠公园位于临泽县城以西25公里的巴丹青林沙漠南部沙区,西接高台县,南靠兰新铁路,北邻312国道。小泉子国家武威沙漠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的23个国家沙漠公园试点之一,园内有雪山、戈壁、沙漠、盐碱荒漠、绿洲等地理单元和胡杨、裸果木、梭梭、肉苁蓉、草兔、巨泡五趾跳鼠等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沙地景观多样。公园规划总面积713公顷、以沙地保护与植被恢复、科普宣教和休闲娱乐为主题,分沙漠保育区、宣教展示区、沙漠体验区和管理服务区四功能区,融沙漠保护、植被恢复、防风固沙、科研监测、科普宣传、休闲娱乐为一体。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彩霞中的故乡——临泽的记忆与蜕变.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临泽县概况.临泽县人民政府.2024-03-12
临泽县人民政府.临泽县人民政府.2024-03-12
行政区划.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人口民族.临泽县人民政府.2024-03-12
临泽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临泽县人民政府.2024-09-25
《临泽年鉴》(2022)县情概览.临泽县人民政府.2024-03-12
联系我们.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历史临泽.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高校学子看临泽】彩霞中的故乡.张掖市人民政府.2025-02-10
临泽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交通运输部关于命名北京市通州区等53个县(市、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的通知.交通运输部政府信息公开.2025-02-10
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2-10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5-02-10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2-10
甘肃·临泽.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概说临泽.甘肃省档案馆.2025-02-10
甘肃.临泽.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交通运输.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革命胜迹红色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2-10
饮食习俗.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礼仪习俗. 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祭祀习俗.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喜庆习俗.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高校学子看临泽】 临近幸福的恩泽.张掖市人民政府.2025-02-10
【统战故事】 陈春基.张掖市人民政府.2025-02-10
【临泽历史上的第一】人物拾遗.微信公众号.2025-02-10
临泽县入选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临泽县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第一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称号.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
甘肃三地上榜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百家号.2025-02-1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5-02-10
关于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市、区)名单的公示.甘肃文明网.2025-02-10
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名单公布.微信公众平台.2025-02-10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名单的公示通知.新华网.2025-02-10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25-02-10
关于命名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5-02-10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25-02-10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2-10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106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百家号.2025-02-10
8个县(区)上榜!甘肃省第一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验收结果公示.澎湃新闻.2025-02-10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25-02-10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5-02-10
临泽县多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临泽县人民政府.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