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永顺县

永顺县

永顺县(Yongshun County),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东邻张家界市,西接龙山县保靖县,北枕桑植县,南临古丈县,是湖南省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截至2022年末,永顺县县域面积381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人数为40.53万人,辖12个镇、11个乡,政府驻地在灵溪镇大西街58号。

永顺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西北与鄂西山地交界之处,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呈斜"S"型,地势向东北部澧水和南部酉水梯级下降。全境以中山、中低山山地貌为主,兼有山原、丘陵、岗地、平原多种类型,主要河流有酉水、猛洞河、牛路河等6条一级支流。县境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较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永顺县战国时属楚之黔中地,后随朝代更迭属不同地,雍正七年(1729),置永顺县,属辰永靖道永顺府。1949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顺,隶湖南省永顺专区。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永顺县为其所辖。永顺县以G209、S229和S230、S306“二纵二横”干线公路为骨架,构建县乡道“点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永顺县立足自然优势立足自然优势和生态优势,将莓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产业之一。全县共发展莓茶3.93万亩,年产量900余吨,年产值近1亿元,建成毛坝乡东山村、润雅乡凤鸣村等5个莓茶千亩示范园,万民乡大丰农业等20余个百亩莓茶示范园,培育莓茶种植专业合作社30多家,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古莓茶之乡”称号。2022年,永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亿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2:18.7:57.1。2022年上半年,永顺县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等5项指标增幅全州排名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规上服务业等6项指标增幅全州排名前三。

永顺县历史悠久,芙蓉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永顺县有彭翼南、李烛尘、李文采、彭飞、李昌等历史人物;有土家族哭嫁歌、老司城遗址传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16项;有溪州铜柱、老司城遗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不二门遗址羊峰古城遗址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芙蓉镇景区、猛洞河漂流景区、老司城景区等6处国家A级景区;还有龙珠村、那必村、西岐村等19个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9月1日,永顺县荣获2014年至2016年度“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家族毛古斯舞)荣誉称号。

名称由来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楚王马殷彭士愁为溪州刺史,溪州置二十州,属地有永顺州,故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永顺县在战国时属楚之黔中地。

秦时,隶属黔中郡

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治所在今治(灵溪镇)东南五村。

三国时,初隶属蜀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隶属吴。晋和南北朝时,均为酉阳县地。晋隶属武陵郡。宋隶属武陵知府。齐梁复属武陵郡。陈隶属沅陵郡

隋唐至宋元

隋置辰州,废酉阳,并迁陵,改为大乡县地,隶属沅陵郡。

唐天授二年(691年),析辰州,设立溪州,永顺隶属溪州大乡县。天宝(742年),改溪州为灵溪郡。乾元初复名溪州,隶属黔中道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楚王马殷以彭世愁为溪州刺史,为誓下州,隶属楚之溪州地。但彭据地自立,自置二十余州。永顺属地有上溪州、中溪州、下溪州、溶州、渭州、永顺州等,永顺之名始于此。

宋代为下溪州、南渭州、溶州等羁州地。下溪州治所在今治东30里旧司城(即老司城遗址),隶属荆湖北路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设立永顺宣抚司(属四川省行省),置麦著土村、会溪、施溶感化州和腊惹峒、驴迟峒,隶属湖广行省思州军民安抚司(治今贵州风岗);又设南渭州,隶属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安抚司(治今贵州贵定)。

明清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永顺军民安抚司,六年(1373年)升为永顺军民宣慰使司,辖三州、六长官司,时永顺境地有南渭、施溶二州,腊惹洞、麦著黄洞、驴迟洞、田家洞、施溶洞五长官司。

清雍正六年(1728年),永顺土司彭肇槐请求纳土,改设流官。雍正七年(1729年),置永顺县,隶属辰沅永靖道永顺府。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2月,裁县留府,次年9月裁府改县,隶属辰沅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道制废,永顺直属湖南省,辖18保。

民国十二年(1923年)实行乡制,全县设26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攻克永顺县城。中共湘鄂川黔边区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张家界市迁永顺境内塔卧,并建立永保、郭亮两县苏维埃政权,下辖5区54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湖南省在沅陵县设立湘西绥靖处,永顺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省普设行政区九个,永顺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下辖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省划十个行政督察区,永顺隶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全县设19个乡和灵溪、列夕2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全县设18乡、2镇、125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顺,隶湖南省永顺专区。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湘西苗族自治州),永顺为其代管,全县辖11区,灵溪、芙蓉镇、龙寨3镇,178乡。

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永顺为其所辖。1958年政社合一,全县设13个人民公社。

1961年公社划小,全县设9个区,46个人民公社,1个镇。1984年,公社改乡制,全县设9个区,46个乡,1个镇。

1995年,撤销艾坪乡,整体并入灵溪镇。同年撤销9个区。

1999年12月,撤销长官乡,设立长官镇

2001年12月,撤销青坪乡,设立青坪镇。

2002年5月,撤销砂坝乡,设立砂坝镇

2003年,撤销镇溪乡,整体并入小溪乡

2005年9月,45个乡镇撤并为30个乡镇。

2015年11月,勺哈乡、大坝乡、抚志乡吊井乡、灵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灵溪镇;回龙乡小溪镇长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小溪镇;撤销列夕乡,将原列夕乡列夕、友和、响塘、龙车、杨木、昔车、比条、龙溪8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芙蓉镇管辖,将原列夕乡泽那建制村成建制划归泽家镇管辖。调整后全县下辖11乡、12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东邻张家界市市,西接龙山县、保靖县,北枕桑植县,南临古丈县,东南同怀化市地区沅陵县毗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35’-110°23’、北纬28°42’-29°27’之间。南面自焦柳铁路罗依溪酉水大桥头至北面喇叭界,长81千米,从东沿的锅锅姥蜂至西沿的万云山顶,宽78千米,县域面积为3811.7平方千米。

气候

永顺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较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垂直差异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小气候效应显著。年平均气温14.2℃~16.4℃,1月份为全年最低值,在2.5℃~4.8℃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为全年最高值,在25.1℃~27.3℃之间。无霜期在234~290天之间,日照市1305.8小时。年均降水量1365.9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79%,4至10月平均降水113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83%。全年北风最多,南风次之,西风最少。历年境内平均风速为每秒1.2米,最小风速平均每秒为0.9米,最大风速平均每秒为1.5米。

地质

地质构造

永顺县位于杨子准地台八面山褶皱带之武陵褶皱束与江南地轴的交接部位。青坪一抚志一泽家一线以南属于江南地轴,该线以北归为武陵褶皱束,全县主要可分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较发育,其中可细分为向斜构造和背斜构造。小溪一明溪向斜,分布于县之东南角,轴向北东45°。该向斜向北东可延伸于大庸四都坪,规模中等,轴向长30-40千米。松柏一芙蓉镇向斜,轴向北东45°,沿轴向区域延伸至古丈县保靖县,规模较大,总长50千米。万坪一光明向斜,轴向总体北东,南西端向南弯曲,位于县之北部,在县内长30千米。首车一盐井一五仑背斜,总体轴向北北东,南端向南弯曲,总长40多千米,该背斜核部有一轴向断层

永顺县县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大小断裂总共40多条,归纳起来有四组方向的断裂,即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北东向断裂较发育规模也大,主要分布于县东部和南部。北北东向断裂发育一般,规模大小不一。北西向断裂发育一般,规模都很小,代表性的有石堤一塔卧断层和大坝一蛟龙断层。南北向断裂很不发育,规模也非常之小。代表性的是抚志一带的南北向小断层,一般长度小于10千米,多为压扭性或扭性,断裂带很窄,一般只有几米至十几米。

地层

永顺县地层发育很齐全,从元古代至新生代各时代地层都有分布。长官一永茂一线以南,主要分布有元古代地层,面积约占全县的16%,出露有板溪群和震旦系;该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古生代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全县的80%,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纪和二迭系;中生代地层只分布在最北边的局部地区,面积很小,约占2%,只存三迭系;新生代地层只是零星的分布于某些地方,只有第四系,面积也很小,约占2%。全县从南至北,地层时代是从老到新。

地形地貌

永顺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西北与鄂西山地交界之处,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县境以中山、中低山山地貌为主,兼有山原、丘陵、岗地、平原多种类型,交错分布。县内山地、山原、丘陵、岗地和平原比例为71.4%、20.29%、2.96%、0.57%、3.42%。永龙山呈弧形雄居县境西北,人头山蜿蜒东南,其间普岸山、万福山、蟠龙山、四方界、羊峰山、方石岩等山脉曲绕相连,组成斜“S”型,地势依此向东北部水和南部酉水梯级下降,构成了不对称“鞍状”的地貌形态。境内最高羊峰山海拔为1437.9米,最低小溪鲤鱼坪的明溪海拔为162.6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永顺县属沅、澧水系。沅江流域面积3019.8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9.24%;澧水流域面积791.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0.76%。全县共有大小溪河33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干流长度大于5千米的河流70条,其中一级支流6条,二级支流16条,三级支流30条,四级支流13条,5级支流5条。全县河网密度为0.29千米/平方千米。

酉水

酉水是沅水的一级支流。干流从保靖县至南渭流入县境,流经列夕、王村至镇溪然后流出县境。在县境河长达67.5千米。在1979年凤滩水电站大坝建成后,“峡出平湖”,水产丰富,有旅游之便。汇入的支流主要包括猛洞河、泗溪河、牛路河、施溶河和朗溪河。

猛洞河

猛洞河为酉水最大支流,源于桑植上河溪乡马鬃岭西麓和龙山的分水岭处,至列夕新码头注入酉水。猛洞河全长是158千米,流域面积有1732.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河流流量28.73秒立方米,经县境112.1千米,河宽为30~80米,有98米落差。牛路河为猛洞河最大支流,源于塔卧镇栗南溪以上的茅花界,牛路河全长是88.9千米,流域面积有895.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达11.264秒立方米。

泗溪河

泗溪河源于西歧乡陈家寨村透底沟,县境内长36.4千米,流域面积是111.6平方千米,河宽20在40米之间,其中段称乜车河,多年的平均流量为3.196秒立方米。

地下水

永顺县地下分普通地下水和地下热矿泉水。富水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北部的厚层碳酿岩区,褶皱轴部、断裂带及碳酸岩碎屑岩的接触带;贫水区主要在西部和中部的碎屑岩区及薄层碳酸岩区,地下水埋深有小于50米的浅层、50~100米之间的中层和大于100米的深层三类。地下水径流模数一般在12.41~3029.5吨/平方千米之间,水力坡降一般为10~40%。

水利

截至2015年3月,永顺县已建成的中小型水库117座,其中中型水库5座,小I型水库21座,小II型水库91座,山塘1127口,总蓄引提水量2.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7万亩。

松柏水库

松柏水库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永顺县松柏镇坝溶村,水面面积2000多亩,水库正常蓄水量1046万立方米,是松柏、高坪、芙蓉镇三个乡镇防洪保安控制性工程,灌溉松柏、高坪、芙蓉三个乡镇3.75万亩田地,同时也是下游三个乡镇的最重要水源工程,惠及灌区下游三个乡镇5.6万人。

土壤

永顺县土壤类型复杂,垂直分布明显,划分为7个土类,17个亚类、61个土属、141个土种。水稻土类是由自然土壤经人工的长期水耕,使土体进行氧化还原交替淋溶淀积而发育形成,分布于全县各个土带。全县水稻土面积38205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6%,可分为淹育性、育性、潜育性、渗育性、沼泽性、矿毒性六个亚类。菜园土类是由自然土壤或农业土壤通过人为的作用而形成的,分布于城镇、厂矿附近,全县共209亩。红壤土类主要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及丘陵地带,垂直分布在黄壤土类之下,面积2232723亩,占山地面积的44.23%。黄壤土类垂直分布于红壤之上棕壤之下,海拔在500米至800米之间的山地山原地带,面积1049008亩,占山地面积的20.7%。棕壤土类垂直分布于黄壤之上,在海拔800米以上地带,面积353394亩,占山地面积的7%。石灰土类是县内不同海拔地区碳酸根类岩石上发育的一种中性~微碱性土壤和岩性土壤,面积1561769亩,占山地总面积的30.9%。紫色土类是由白垩纪紫色砂页岩发育而成的土壤,分布于毛坝乡保住、若卧、兴隆等村,面积只有11094亩,占山地面积的0.21%。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永顺县境外河流流经县内的过境水量约为87.58亿立方米,其中酉水约58.29亿立方米,澧水约24.15亿立方米,猛洞河上游约5.14亿立方米。灌溉还原水量为0.4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储动量为9368亿立方米。地下有不二门、麻阳坪等处的热矿泉水,日流量为2445吨,水温318至411之间,水质甚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9814万千瓦。2023年1-9月,永顺县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湖南省各县第31位,水质均优于二类。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永顺县拥有耕地高达35248.87公顷;林地面积296686.56公顷;园地占地面积达17157.40公顷;草地占2998.60公顷;永顺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地11433.42公顷;7425.88公顷的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有4712.8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湿地有229.82公顷。

矿产资源

截至2010年末,永顺县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18种,矿产地121处,仅只有少数矿产探明资源量。矿产类型主要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4类。

煤主要分布在万坪镇毛坝乡、万民乡一带。县内发现矿点12处,探明煤矿区3处,累计探明储量303.29万吨,潜在资源量134.48万吨。

地热温泉,已发现地热温泉产地2处,分布于灵溪镇湖南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润雅乡的麻阳坪,具开发利用价值。

铁矿,已发现矿产地3处,分布于砂坝镇的官坪、毛坝镇的廖家和二湾,其中桃子溪铁矿已累计探明储量1176.1万吨。

钒矿,主要分布于永茂镇的香蕉树、中山、郑家湾、六角和细砂溪,朗溪乡的云盘、土地垭,青坪乡的干溪湾、马洞,回龙乡、小溪乡一带,探明储量20万吨,预计资源量300万吨以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矿,已发现矿产地5处,主要分布于永茂镇黄泥老、芭蕉湾、青坪镇干溪湾、马洞、朗溪乡土地垭、云盘等地。探明金属资源量74.89吨。

铜矿,已发现矿点4处,主要分布在回龙乡展笔、小溪乡板烧灰、朗溪乡河仙洞及陈家溶。探明金属储量197吨。

铅锌矿,已知24处矿产地,主要分布在青坪、两岔、盐井、万民及对山、泽家、回龙、润雅一带。已探明资源量52万吨。大部分矿点地质工作程度低,未探明储量,找矿潜力极大。

钴矿,主要分布于灵溪镇的连洞、芙蓉镇抚志乡,未探明储量,尚未开发利用。

含镁白云岩矿,主要分布于泽家镇、灵溪镇一带,氧化镁含量达21%以上。

磷矿,已发现矿产地2处,主要分布在小溪乡的雨阳山,长官镇的仁厚。潜在矿石资源量7683.6万吨。

大理石矿,发现矿产地多处,主要分布在永茂镇、石堤镇、灵溪镇、吊井乡一带。探明储量的矿床1处(吊井岩大理石),保有资源储量1414万立方米。

水泥灰岩矿,已知矿床(点)1处。探明储量1359万吨,已开发利用。

建筑石料,已经利用的有49处,县域境内各乡镇均有分布,探明储量3460万吨,潜在资源量巨大,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和烧制生石灰

型砂,分布在松柏镇的大桥—芙蓉镇的保坪一带,探明矿石储量223.27万吨。

重晶石,已发现矿点1处,主要分布于万民乡洞坪村,已开发利用。

方解石矿,已发现矿产地9处,分布于列夕乡、芙蓉镇、松柏乡、石堤镇润雅乡青坪镇,已探明矿石资源量117万吨。

膨润土矿,主要分布于灵溪镇的高峰村,潜在资源量61万吨,尚未开发利用。

矿泉水,发现矿泉水4处,其中有两处为地热温泉,分布于灵溪镇、润雅乡、松柏镇一带。

森林资源

截至2019年7月,永顺县是湖南省72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76.3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3.3%,其中有林地380.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2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3.82%。2022年,永顺县完成各类工程造林2.22万亩。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0.15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67万亩,退化林修复0.4万亩。围绕“省级文明城市” 创建,共栽植乡土名优树种478株,时令花卉5.02万株,播撒花草种子1038斤。围绕建设“美丽湘西”,共栽植罗汉松、梅花、香樟苗铁树、紫薇、桂花、柳树、塔柏等绿化树种5216株,播撒花草种子870斤。

生物资源

永顺县淀粉糖类植物主要有壳斗科栗属锥栗属柯属、青冈腐、栎属等。糖类华榛婴奥、山葛、柿子、四照花金樱子桑树子等。蛋白质维生素植物主要有野生丛菌鸡油菌构菌双色薄瓤牛肝菌、木耳、刺梨、猕猴桃等。油脂植物有油茶野核桃仿栗枸骨木、西南山茶、水青冈等。蜜源植物刺槐酸枣树胡枝子蔷薇属漆树属悬钩子属等多种植物。药材有125科259属602种,牧草有72科315种。农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等粮食作物以及油菜、麻类、烤烟等经济作物。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永顺县野生植物种类丰富,木本植物有115科350属917种。主要是常绿落叶阔叶林,其中有樟科山茶科松科柏科冬青科山矾科壳斗科常绿乔木;有桦木科槭树科山茱萸科、安息番科、金缕梅科、蔷薇科、忍冬科茜草科绣球科竹亚科等落叶乔木。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篦子三尖杉杜仲伞花木属香果楠木观光木连香树鹅掌楸巴东木莲水青树金钱松等13种二级国家保护植物;有银鹊树、华榛南方铁杉白辛树等11种三级国家保护植物。另外还有檫木、金叶白兰花、山拐枣、香、青钱柳黄心夜合、滇揪等30种省级保护植物。

动物

永顺县有8目18科46种哺乳动物,包括白面狸竹鼠、野猪等;12目28科108种鸟类,包括环颈雉鹧鸪松鼠鸡等;3目8科27种爬行纲,包括蟒、黑眉锦蛇玉斑锦蛇等;2目7科20种两栖动物,包括虎斑蛙、棘腹蛙棘侧蛙等;1目14科51种鱼类,包括鱼、鲫鱼、倒刺鱼等。共19种珍稀动物,其中鳞甲目林麝等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羚猕猴斑灵猫红腹锦鸡大鲵属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3年6月,永顺县有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湖南永顺猛洞河中国湿地公园2个。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永顺县东南部,毗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4800公顷,其中核心区6133公顷。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大片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区内珍稀植物种类繁多,有珙桐红豆杉伯乐树、银鹊树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3种,原始次生林中还存有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保护动物68种。

自然灾害

永顺县的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冰冻、大风冰雹、暴雨山洪、干旱等。低温冰冻随着平均海拔的升高或降低而变化,海拔高度越高,低温冰冻出现的频率越大,程度越重,时间越长。平均每年产生大风3.5次,主要集中在2~8月,以4月份出现最多,月平均0.8次。暴雨山洪在县境连年均有发生,主要集中在5~8月。全县地形复杂,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干旱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干早时间最长,机率最大,为县内自然灾害之最。

2018年12月,永顺县出现了1~2℃持续低温,使得部分乡镇的蔬菜遭受低温冻害,且有300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高达40余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2016年7月17日~18日,在永顺县突发强降雨,降水导致河水暴涨,因暴雨山洪灾害倒塌房屋252间,有7727间房屋受损,紧急转移的群众有8476人。2013年7月中旬,永顺县境内持续遭受晴热高温天气影响,滴雨未下,永顺县局部地区气温甚至高达39℃以上。旱灾共造成永顺县6.38万人受灾害影响,其中有3.25万人,2.33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有4589公顷,其中成灾面积为1031公顷,绝收面积383.5公顷。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8月,永顺县下辖12个镇、11个乡,政府驻地在灵溪镇大西街5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永顺县全县户籍人口是52.25万人;常住人口人数为40.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43万人,农村人口20.1万人;城镇化率为50.41%,常住人口总户数为16.49万户。2018年,永顺县全年出生人口6037人,死亡3124人,出生率11.02‰,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5.32‰。

截至2020年11月,在永顺县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14675人,占比达51.92%;女性人口为198795人,占比达48.08%。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99。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1325人,占22.09%;15-59岁人口为240549人,占58.18%;60岁及以上人口为81596人,占19.73%。全县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66203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6.01%。

民族

截至2020年11月,永顺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133人,占6.56%;少数民族人口为386337人,占93.44%。其中,土家族人口为357594人,占86.49%;苗族人口为26828人,占6.4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地地区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永顺县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首车镇塔卧镇永茂镇石堤镇、沙坝镇、泽家镇西歧乡朗溪乡润雅乡车坪乡颗砂乡等地。

语言

永顺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永顺县内各地方音也互有差别。语法与普通话基本相同,语音与普通话相接近,但词汇差别较大。以县府所在地灵溪镇的方言为代表,大致特点有:

宗教信仰

永顺县佛教,有临济、曹洞两派,均属禅宗。相传临济派于明初洪武年间,由四川碧峰寺和双桂堂传入永顺;曹洞派于明万历年间,由湖北武汉归元寺传入永顺。清末民初,水顺僧尼约有1500余人,临济僧众较多而曹洞僧众较少。民国三十年(1941年),永顺县佛教支会组织千余僧尼诵经拜佛,为前方抗日将士祈福消灾,为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打“万缘醮”,县城百姓凑缘上表者达万人之多。

永顺县基督教,隶属芬兰国路德教会,即路德宗、或信义宗,属于“新教”主要派别之一。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芬兰国路德教会大庸总堂牧师梅先春传入永顺。民国元年(1912年),梅先春命中国传教士蔡致善、潘风楼2人租县城坡子街聂汉臣房屋2间开设支堂。民国五年(1916年)芬兰牧师饶义廉至县主持教务,改支堂为总堂,成立了“中国基督教永顺中华信义会”,并购买王家坡(今艾坪村)山地一块。民国六年(1917年)饶义廉返国,吴雅各继任,兴工修建芬兰牧师住宅。民国九年(1920年),再购王家坡山地一块修建永顺基督教福音堂。民国十一年(1922年),芬兰牧师高居能、唐为仁、葛纳仁、王为义、裴立根、甘德伦,相继至县传教。

天主教于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由西班牙“奥斯定会”(天主教四大派会之一)神职人员鲁神甫、王德纯传入永顺。同年在城南考棚后街(今团结街)修建水顺天主堂。民国五年(1916年),西班牙司铎(神甫)和致中来县主持教务。民国九年(1920年)王德纯继任,兼办龙、保、桑、绥(今花垣县)诸县教务。同年,王德纯前往王村,建王村天主堂。民国十二年(1923年)经西、美两国教会代表王德纯、卜尔迪(美国人)议定,西班牙将所辖辰、沅、水、靖等县之教会,划为美国天主教“苦难会”管理。

土家族信奉祖先,因此每家都会在堂屋内设神用以敬供祖先的神位。每到过年过节时,必先敬祖,焚香后把筷子插在饭菜里,用筷子头蘸酒洒奠以敬祖宗后,才可以吃饭,以示每饭不忘祖宗的诚意。除崇敬自己的祖先外,还有八部大神、罗公、罗母、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科冬毛人等共同崇敬的神。

经济

综述

永顺县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建材、生物医药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产业为主。永顺县持续开展特色产业“南提质、北扩面”行动,建成猕猴桃、油茶柑橘、茶叶、烟叶等特色产业基地140万亩,“两品一标”认证增至56个。以“神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司王城”为核心,依托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以土司文化为主线,融合民俗文化、古镇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成功举办首届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芙蓉镇获评2021全国文旅“网红打卡地”和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2022年,永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亿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2:18.7:57.1。2022年1-6月,永顺县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等5项指标增幅全州排名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规上服务业等6项指标增幅全州排名前三。

第一产业

永顺县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推行“企业+村集体+农户”村企联营发展模式,引导万源生态农业、大丰生态农业等10余家龙头企业与93个村(社区)合作,建成猕猴桃、茶叶、优质稻、蔬菜等9大特色产业基地50余个。永顺县打造了沃康山茶油、松柏大米溪洲莓茶湘西椪柑等多个农产品优势品牌,荣获“湖南省首个832平台产业帮扶示范县”荣誉称号,并先后获评全国优质有机富猕猴桃基地、全国优质富硒柑基地、全国优质大米基地等荣誉。2022年,永顺县共发展农业特色产业142.5万亩,其中:猕猴桃11.5万亩,柑橘16万亩、茶叶13.2亩、油茶50万亩、蔬菜8.5万亩、烟叶4.7万亩、中药材4.9万亩、优质稻23.5万亩、油菜10.2万亩。

2022年,永顺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7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7.86亿元;林业产值1.38亿元;牧业12.63亿元;渔业产值0.42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46亿元。

第二产业

永顺县第二产业以建材、生物医药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要行业,有永顺经开区、土司药王谷生态庄园、永顺县武陵山区现代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区等12个园区项目。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235家,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2022年,永顺县持续推进“五好园区”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20.4万平方米,园区生产总值16.73亿元。

2022年,永顺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3.1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有精制食用植物油1780.9吨,水泥5.1万吨,合成复合肥料49040吨,饮料5182吨,鞋69.5万双,钢化玻璃284628万平方米,大米13537.6吨,商品混凝土363596.3万立方米,砖2580万块,中成药143吨,熟肉制品392吨,豆制品8295吨,精制茶236.3吨。

第三产业

永顺县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产业为主,芙蓉镇、猛洞河、老司城遗址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不二门、塔卧、小溪成功创建3A级景区,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达26个,开发旅游景区景点22处,永顺成功获批湖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湖南十大文化地标。2019年,永顺县投入120万元,援建永顺县电商物流农产品消费扶贫项目,在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设线上线下平台、配置农产品检测设备、1000平方米物流园储存库等电商物流项目。

2022年,永顺县共接待游客889.43万人次,实现旅游行业总收入84.21亿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2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3.9亿元,餐饮业2.01亿元,住宿业1.51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2812万元,其中,住宅投资105301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36499平方米。

经济功能区

永顺县经济功能区构成“一区两园”的格局,一区即湖南永顺经济开发区,两园即芙蓉镇产业园、猛洞河工业园。

永顺经济开发区

湖南永顺经济开发区,原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猛洞河旅游生态开发区,于2001年5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位于永顺县王村镇。2006年7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并更名为湖南永顺经济开发区,主要产业为:食品加工、医药、服装。2006年10月国土资源部核定永顺经济开发区面积为300公顷,已入园企业数量28个。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0.89亿元,工业产值32.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86亿元。2022年的GDP值16.73亿。

重要企业

湖南永顺锦帛钰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永顺县灵溪镇河西街461号,占地50亩,注册资金2168万元,是中国国家民委指定的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棉纱、棉线、棉布、毛坯巾等产品生产销售。公司拥有3万锭棉纺、股线、棉布和坯巾等生产线,主要产品为21S、32S纯棉纱、线,各种规格的毛、浴巾。公司2007年6月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锦泰”牌商标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其产品是“湖南名牌产品”,是湖南省企业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授予的“湖南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2017年公司生产棉纱5560吨,浴巾250万条,实现销售收入18535多万元,上缴税税金500多万元,创利300多万元。

社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永顺县共有各类学校184所,其中小学29所,独立初级中学11所,九年制学校22所,完全中学3所,高中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11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基础教育教学总班级2112个,其中学前教育566个,小学935个,初中412个,高中190个,特殊教育9个。在校学生81444人,学前教育15157人,其中小学31524人,初中18934人,高中9762人,特殊教育67人。全县学校有教职工编制总数5766人,幼儿园1121人,小学1663人,中学757人,九年一贯制1063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47人,特殊学校20人。全县全国各级各类普通高校录取新生3668人,其中本科院校录取1370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5人,高职专科录取2298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3114人,其中高二全科科科合格人数3029人,合格率为97%;1544名考生参加2022下半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合格率达87%以上。截至2015年,永顺县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为99.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7.2%;小学和初中的年辍学率为0.98%和2.14%;初中毕业升学率85%。

永顺县第一中学,是一所湖南省省级示范性中学,坐落在永顺县城西北,州级园林式单位。占地60余亩,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布局规范、合理。教学、生活设施设备一流,功能齐全。学校现有80个教学班,4949名学生,在职教职工285人。永顺一中其前身永顺府官立中学堂是清光绪28年由永顺灵溪书院改建初创。继后改称永顺五属中学、湖南省第十中学、永顺郡联立中,1950年与1943年创建的永顺县立初级中学合并,称永顺县初级中学,1958年定名为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

文化

截至2019年,永顺县有二级文化馆1个、三级图书馆1个、美术馆1个、老司城博物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

2022年,永顺县完成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提质改造建设,完成村(安置区、点)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补点建设、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自10月19日在红网刊播后,为喜迎二十大创作的歌曲《中国恋歌》网络浏览量达29.7万次,还先后在湖南省政协、省中国民主同盟、省文联、学习强国、省文化馆等平台推送。县土家族艺术团新创作的情景讲述《共产党员的楷模——任弼时》参加州县比赛并获取奖项,为宣传二十大精神创作的快板说唱《二十大·新征程》,在艺术团下乡演出时深受群众好评。县文化馆还聘请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杨晓专门为说唱节目《清廉永顺喳西呔》谱曲。

永顺县老司城博物馆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2015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集收藏、展示、教育、保护、研究于一体,是宣传展示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总投资八千多万元,占地15221平方米,建筑面积5950平方米,其中旅游纪念品商店建筑面积324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5464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162平方米。现有藏品1100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6件/套、二级文物40件/套、三级文物325件/套。

医疗

截至2022年底,永顺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81个,综合医院6个,包括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永顺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1个,专科医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皮肤病与性病防治所1个,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分院)45个,村卫生室369个,诊所47个,卫生所、医务室5个。年末实有床位数3696张;共有在岗职工34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90人。有执业(助理)医师1036人,注册护士1288人,药师(士)113人,技师(士)134人。

永顺县人民医院建院于1946年,位于棚场街201号,曾是湖南省立第八医院、永顺专区医院、州第二人民医院,1983年更名为永顺县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并经卫生部认定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远程会诊系统网络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新建的“外科大楼”及“医疗综合大楼”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医院定编床位260张,实际开放床位313张,有在职职工408人,其中医疗业务技术人员333人,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20人。医院设有ICU、小儿科、内一科、内二科、中医科、肿瘤学、急诊科、脑外科、妇产科、普外科、骨一科、骨二科、五官科、皮肤性病科等临床科室15个;手术室、检验科、疼痛康复科、高压氧科、放射科、CT室等辅助专科科室及门诊10余个。

体育

截至2015年,永顺县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安装篮球架160多副、乒乓球桌320多副。

永顺县代表队在2022年参加参加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体操比赛获得5金2银13铜,体操团体总分全省第二名。组队参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六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获得小学男子第二名、初中女子第三名、小学女子第四名的好成绩。举办2022年中国体育彩票杯“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钓鱼、篮球、乒乓球、足球等项目选拔赛,参加第十届省民运会共秋千、板鞋、射弩、蹴球、陀螺、民族健身操6个项目获得1银2铜。参加州第二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羽毛球球选拔赛获得男子单打和女子混双第一。

科技

2021年,永顺县申请专利10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2022年,永顺县共向上级申报科技项目22项,其中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2项,并获项目资金100万元;省级项目6项已立项 项,获项目资金20万元;州本级科技项目7项,获项目资金50万元。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数48家;第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268万元;1-11月完成全社会R\u0026D经费投入5114.7万元;登记技术合同16项,1-11月技术合同交易额9396.45万元;选派三区科技人才19人,专家服务团119人;申报科技创新平台8个,立项7个;组织申报科技项目11项,立项6个,已获项目资金150万元。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永顺县饮用水源地水质等各类环境要素监测指标达标率均为100%,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1天,优良天数比例96.1%,森林覆盖率73.82%,获评“湖南省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新建垃圾中转站14个、污水处理设施8处,改厕8216户,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96%以上。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永顺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36609人,参保率96.9%。2022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40675.56万元、支出36611.78万元、结余4063.78万元,实现了结余3000万元,补齐基金历史缺口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目标。2022年度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入12061万元、支出9558万元,基金历年累计结余39928万元(含个人账户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稳、存量较大、可持续性强。2022年,永顺县新增城镇就业3583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4.8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纳入监测对象744户2516人,统筹整合衔接资金3.27亿元,实施项目608个,确权登记衔接资金项目和扶贫项目资产6215个46.91亿元。

交通

综述

永顺县交通便利。县城灵溪镇距湘西州首府吉首市112千米,距省会长沙市325千米,距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88千米。国道209、省道230、省道306、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穿境,并与永(顺)吉(首)高速公路相交于县域泽家镇海螺村;南面酉水自古“楚蜀通津”,古镇芙蓉镇为重要的西水码头;焦柳铁路、黔张常铁路穿越县境,形成了以G209、S229和S230、S306“二纵二横”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道“点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公路

永顺县以209国道、1801、1841、1828省道为骨架,县乡道纵横交错的运输网络,张家界至吉首市高等级公路贯穿县内王村、石堤等6个乡镇,形成了以张吉国家二级路、全县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截至2022年,永顺县全县旅客运输量372.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7383.2万人千米,公路通车里程2707.5千米,其中国公路123千米,省公路343.9千米,县公路377.1千米,乡公路809.5千米,村公路913.4千米,专用公路13.2千米。

铁路

永顺县境内共有120多千米的铁路线,枝柳铁路穿越县境东南部,焦柳铁路纵贯县境东南58千米,铁路黔张常穿越县域北部万民乡。猛洞河客运站可停靠特快,永茂货运站是湘鄂渝黔边区的物资中转站。列车站点有永顺站新永顺站

芙蓉镇站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芙蓉镇境内,为线侧平式小型客运车,站场规模为2台4线,旅客进出站形式采用下进下出,旅客跨线设施为8米宽进、出站共用地道一座,设450米×9.0米×1.25米站台两座。站房面积8000平方米。

航运

截至2022年,永顺县客船拥有量42艘。南面的酉水有“楚蜀通津”之称,古镇芙蓉镇有酉水码头,常年通航189千米,上可溯保靖县,下能航沅陵县及常德市。

公共交通

2022年6月28日,永顺县城区6条公交线路112个标志牌全部投入使用。同年8月26日,溪州汽车站至老城区7路公交线路共投入新能源纯电动车6辆,此条线路起于溪州汽车站,经过司城若云学校、行政中心、大汉天街、灵溪一小、新汽车站、县第二中学、凯莱大酒店、府顺家园、湖南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大桥等42个站点。有出租车共计60辆。

人文

综述

永顺县是中国土家族主要聚居地区,为中国土家族的主要发源地。历代溪州土司建治所于此,800余年土司自治制度平稳沿袭,人们的生活内容及方式变化较小,民族文化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相对封闭状态中静静地传承,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土家族打溜子、摆手舞、毛古斯舞、织锦技艺、哭嫁歌、吊脚楼、土家年等100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溪州铜柱、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湖南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商周遗址、羊峰古城遗址等23处州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龙珠村、那必村、西岐村等19个中国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8年11月,永顺县共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大类1016项,主要内容包括民间文学480项、传统技艺35项、传统音乐240项、民间舞蹈10项、传统戏剧8项、曲艺5项、民间美术38项、杂技与竞技24项、传统医药42项、民俗13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个、国家级艺术之乡3个、国家级传承人6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5个、传承人10人;入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7个、传承人48人;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8个、传承人81人;申报完成双凤、老司城遗址、麻岔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3所和万坪镇团结村竹编技艺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成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县之一。

哭嫁歌又称“十姊妹 歌”。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以土家语言演唱的长篇民间叙事歌谣,主要流布于云贵高原余脉武陵山区、湘、鄂、渝、黔等省市土家族聚居地。“哭嫁”是土家族婚嫁礼仪程序中的一种重要礼俗,演唱哭嫁歌与“哭嫁”程序同步。用哭声来庆贺女孩子出嫁,体现了土家族独特的文化意识。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明末清初十分盛行,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谭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披’遗意也。”具体描述了土家族“哭嫁”的场景。湘西土家女子自幼都要学唱“哭嫁歌”。能否述唱“哭嫁歌”,是衡量妇女才智的一个标准。在土家婚嫁仪式中以歌代哭、以哭伴乐的习俗仍然盛行。哭嫁歌充满了离别牵挂、喜悦欢乐的文化娱乐氛围。2011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老司城遗址传说是永顺县申报的民间文学,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湘西土家族的传说故事群。其内容包括历史、人物传说两大类型。历史传说有《老司城的来历》《万马归朝》《溪州铜柱的传说》《祖师殿传说》等,记载了老司城修建、重建、迁徙的历史过程,为老司城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口述文献的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人物传说有《土司王的传说》《吴著冲的传说》《彭翼南抗倭》《土家年传说》等,这些传说记载了土家族人民的历史进程和抗倭战绩,填补了中国土家族历史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永顺县土家族吊脚楼(又称“转角楼”)建造技艺是土家族的传统手工技艺,被专家学者称为古建筑的“活化石”。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转角楼的建造,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唐宋,彭氏土司政权统治湘西后,转角楼得到全面发展。转角楼的建造技艺工序主要有备料、加工、排扇、上梁等。多为木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飞檐翘角,四面均有走廊,悬出的木质栏杆上雕有万字格、亚字格、四方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单吊式转角楼、双吊式转角楼、四合水式转角楼等,具有无坎不成楼、无瓜不成趣、不转不成楼等建筑特征,是集建筑、绘画和雕刻等艺术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代表。

文物古迹

截至2019年末,永顺县共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溪州铜柱位于永顺县芙蓉镇河畔街14号,是后晋天福四年(公元九三九年)溪州刺史彭士愁长沙市楚王马希范战后双方会盟,盟誓“我不征求,永无金革之余,克保耕桑之地”,铸铜柱为界,铭誓词《复溪州铜柱记》于上,铜柱呈八棱中空柱体,每棱宽15厘米,直径39厘米,高398厘米,重5千斤。铜柱历经千年,奠定了溪州安宁土治八百年的基础,对研究湘西古代文化及民族等具有重大意义。于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博射坪村、上河村,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重点遗址面积2平方多千米,分为衙署区、居住区、墓葬区、宗教祭祀区。老司城遗址是湘鄂渝黔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司城址,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说明该遗址是当时土家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中心,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的民族古文化遗存,对研究土家族文化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永顺县塔卧镇塔卧居委会、隆华居委会、龙山县茨岩塘镇、兴隆街乡,保存有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红四分校、省委党校、无线电总台、红军医院、兵工厂、天主堂会议旧址、保卫局、供给部等,是红二、六军团为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所遗留的主要旧址,为配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西征起了很大的作用。红四分校旧址内设有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1986年正式开馆,馆名由肖克将军题写。纪念馆共展出布告、地图、印章、梭镖、火枪、铁叉等文物80多件,照片200多幅。2006年5月25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天主堂会议旧址并入其中。

不二门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不二门公园内,包括岩窝遗址、洗心池遗址、虎字岩遗址、摩崖石刻遗址、蚌壳岩遗址、强盗洞遗址、老鹰洞遗址、松柏古道遗址。洞穴分布密集,且布局严谨,文化层较厚,包括有大量夹砂灰陶、红陶,有少量泥质陶,对研究该地区古人类的居住、生活和人类发展具有重要价值。2013年3月5日,不二门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羊峰古城遗址位于永顺县石堤镇羊峰村,城址所在地海拔高度520米,地形上属山区丘陵地带,古城总面积1156334平方。古城坐南朝北,设东、西、南、北四门,城内部局为衙署区、居住区、墓葬区、街道、桥梁、古井等,其布局严谨。羊峰古城是武陵山区发现最大的古城遗址,布局严谨,且保存完整。对研究武陵山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2013年3月5日,羊峰古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

永顺县土家族流行乐器有打镏子、咚咚、锁呐,舞蹈有茅古斯、摆手舞、八宝铜铃舞等,歌曲有梯玛神歌、哭嫁歌、竹枝词、劳动歌、摆手歌等。

乐器

永顺土家族的乐器有管乐、弦乐、打击乐三类,其中以打击乐中的打挤也叫打镏子为主,打溜子又称“围鼓”“打家伙”“抽溜子”“打十盘鼓”“打家业”“打点子”“打路牌子”等。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土家族叫“家火哈”,凡是土家族的婚娶、盖新房等喜庆日都必用“打挤钹”以渲染其欢欣场面。挤钹的全套乐器由钩锣、头钹、二钹大锣等四件打击乐器组成。一支挤钹牌子由绞子、牌子、镏子三个部分组成。

咚咚喹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簧管气鸣乐器。咚咚喹演奏时为竖吹,用口衔住上部舌簧处吹奏。左手专打节奏,右手专按旋律。咚咚喹制作简单,其发音清脆、明快。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小型管乐器。它用约四寸长短的一根笔杆粗的孟宗竹做成,也可用生稻或生麦根做成,上开四孔,有活舌,其曲牌有“咚咚喹”“巴列洞”“乃哟乃”“格都里”集等。流行于县境农村,秋收后的山间溪旁,少年姑娘们在放牛、扯猪草、砍柴、洗衣的空隙时间吹奏,悠扬悦耳,十分动人。

舞蹈

茅古斯是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迹的一种古老舞蹈。跳演“毛古斯”,需十五六人组成,浑身都得用稻草、茅根、树叶包扎,头上扎五条大瓣子。可歌可舞,可做游戏,玩杂耍,翻跟斗,打秋千。以对白为主体,方式灵活多样,观众也可答话插白。规模大时要跳六个晚上,大都以土家族的历史、渔猎、婚姻、工作等为内容,是融歌、舞、话为一体的原始祭神戏剧。

摆手舞又称摆手歌,是居住在湘西,鄂西,四川等地的土家族同胞集体跳的民间舞蹈活动。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类型,大摆手主要是为了展现波澜壮阔的场面,小摆手主要是展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土家语叫社巴日,是土家族大型的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古历正月在元宵节以前举行。摆手的固定的场所叫摆手堂,俗称“官厅”,土家语吊“月挫”,即供神之处。中供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摆手活动都是夜间进行。晚饭后,人们携带着敬神的供品,到摆手堂集合,然后由主祭人(梯玛或村里有威望的老人),用土家语高唱请神词、安神词,并领大家烧香、作揖、磕头、敬酒,三遍之后,敬神完毕,在摆手堂前面的坪坝里,坪中间的杉木王桅杆上升起龙凤旗,敲锣打鼓,点燃篝火。坪子的四周还挂着灯笼,整个坪坝照晃得如同白昼,人们自然的围着圆圈。一般是男外圈、女内圈,随着锣鼓声,人们便舞之蹈之歌之起来,这舞蹈叫摆手舞,这歌叫摆手歌。

歌曲

梯玛,土语,俗称土老司,意为敬神的人。土家族一年一度的“摆手”敬神祭祀活动,都由梯玛一手执掌,祭祀过程中梯玛演唱的敬神之歌就叫“梯玛神歌”。梯玛神歌的音乐旋律源于远古土家部落的牛角号,而其舞蹈摆手舞源于古代狩猎和农耕时代的劳作与生息。梯玛神歌渊源久远,它通过叙述土家族的起源、繁衍、战争、迁徙、开荒斩草、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等,涉及天上地下、人间万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甚至生命价值、哲学世界,它深涵着音乐、文学、土语、民俗等多种学问,堪称土家族古文化宝库。

饮食

土家人菜肴主酸、香、辣。坪坝上的土家人以大米为主食,大山界上的土家人就主杂掺半,也有以玉米棒为主食的。土家人善于将新鲜蔬菜、食用野菜、肉类通过干制、腌制、烘炕等制成干菜、腊菜、辣菜、酸菜等。逢年过节土家人还会打糍粑、做竹叶粑粑、炒炒米、做团馓,春日做桐叶麦粑,秋日做苦荞粑等习俗。知名的土家菜有石耳炖鸡鸭泥鳅钻豆腐、苦瓜炖鲜鱼、嫩北瓜炖干牛肉、如血豆腐、荷渣、沅古坪镇腊肉、梆梆肉、酢鱼酢肉、瓦缸菜、鱼儿辣子、火烧茄子、火烧辣椒及野菜系列等等。

“三下锅”,相传于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

泥鳅饥饿三天,再让吃饱猪油,然后放进豆腐中,文火慢炖,让泥鳅钻进豆腐,直至炖熟,其味妙不可言。

习俗

节日

土家族人除过年外,最大的节日便是“四月八”“六月六”“中元节”。

四月八是土家族祭祀牛王的节日,土家族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较久,故对耕牛特别爱护重视。这一天又是土家族人预测一年收成好坏的日子。晴则丰、雨则嫌。故县境内又流传“四月八落雨万人嫌”的民俗音乐

六月六是土家族人的大节日,这一天,村寨宰杀牲口,还特意把亲朋接来,大家一道过“六月六节”。

七月半是县境内土家族较大的节日。县内流传有“家家有个七月半”的说法。民间流传七月半,阎王爷放开了鬼门关,让所有的鬼魂,都回家看我看孙。所以在土家族人认为七月是祖先们回家的日子。

传统民居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其中吊脚楼是一种全木结构的干栏建筑,为土家族的主要住所形式之一。土家族住所的结构一般为一正两厢(也有一正一厢的),其中厢房为吊脚楼。吊脚楼的地基低于正屋的地基,在其地基上竖立十几根木柱,木柱上铺木板(楼板),以木板为壁,一般二至三层。吊脚楼的前面有阳台,两边有走廊。阳台和走廊排柱悬空,悬柱的末端有圆锥形雕饰,名为吊进瓜。阳台和走廊的栏杆多由木条组成,富裕之家在栏杆上雕龙画凤,在窗子和门上精雕细刻。阳台的屋檐为飞檐翅角,其遮檐用长条木板钉封檐口。鄂西土家族的吊脚楼因前有阳台、两边有走廊,互成转角之势,故名转角吊脚楼。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建筑雕刻艺术的代表。

服饰

《永顺县志》载:“土司时,男女服饰不分,皆为一式,头裹刺花布头巾,衣裙尽绣花边。”改土归流后,服饰衣渐改变,有了男装、女装、童装。

男装:头包人字路青丝帕或青布帽。以前上衣为琵琶襟,安铜扣,衣上边贴有梅花条绣和银钩。后来老人穿满襟衣、青年穿对胸衣,前者无领,后者高领。服色以蓝色为主,裤裆大裤脚短。裤腰为白色。老年人着双鼻大棉鞋,穿布袜。青年人穿瓦瓦鞋或两节瓜鞋,打绑腿。雨天穿牛皮钉鞋,上山穿水草鞋,夏天穿多耳麻鞋。

女装:头包丝帕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上衣外托肩无领,向右开襟,在袖口有两条不同的青边,不贴花条。银钩,短衣领、衣襟和袖口缀上一条宽青边,后边再等距离地贴上三五色花梅条,胸襟用彩丝绣钩花。胸面围围裙。女裤多用青蓝色或紫色,兰布加青边,青布加兰边或白边,稍上贴三条等距离的梅条。鞋子口滚边,挑“狗牙齿花”鞋面喜用寒兰色或粉红绸子。

童装: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和时令季节确定帽型。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帽、蟾蜍帽,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手腕上、手节上、脚杆上戴有金、银圈,金、银空心瓜锤、响铃等。脖子上套有项圈。胸前吊有百家锁。

婚俗

古代,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婚姻是比较自由的,可以自由选择对象,以山歌和木叶为交通思想感情的媒介。随着中原封建婚姻制度逐渐传进土家族聚居地区,自由婚姻习俗慢慢改变。土司时代曾盛行“接骨种”“坐床”恶习。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婚姻制度主要是“父母之命”“媒之言”的包办制度。主要过程是:求婚、认亲、拜年、过日子、娶亲、三朝回门。其中娶亲时,女方要哭嫁,开始是母女对哭,而后是婶婶、嫂嫂及姐妹们陪哭,直哭到男方来接走。而土家族哭嫁歌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村落

截至2022年12月,永顺县已有灵溪镇那必村、首车镇龙珠村、西歧乡西岐村等三批共1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龙珠村位于永顺县首车镇境内,属山区,村落千山环抱,村民主要居民点集中分布在山间盆地,石灰岩花岗石、丹霞地貌广泛分布。村域北接上寨村、东邻风箱锅村、南抵龙西湖村、西至高路村,村域面积2.6平方千米。龙珠村保存有古民居、古院墙、古朝门、风雨桥和古井等。寨内保存有完整的清代青石板街约300米,宽约3.5米,全用青石板铺就而成。

那必村位于永顺县抚志乡西南方,距离县城19千米。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230省道从村里过境,永顺上张花高速的抚志路口位于该村内,正在修建的吉恩高速从村旁经过,紧邻八百年土司故都老司城。村落属典型的岩溶干旱地区,地形以溶洞为主。境内地势崎岖,群山环绕,主要山峰有摩天岭、黑山、北风山、白岩山等,山上多松、杉、柏、杂树等,林丰木茂,鸟语花香。

西歧村落地处西歧乡东南、永顺县西部,最高海拔875米,缓坡台级地貌。整个村落分为土、客两个自然寨,相距1千米。村边岩大部分为悬崖峭壁,多岭多沟,梯田面积约320多亩。村域北接西歧村、东邻那岔村、南抵托家湖村、西至塘坊坪村。境内有条河流叫水碾岩沟。整个村落分为土、客两个自然寨,梯田广布,乡土建筑依山顺势,建在高低不平的梯田台地上,鳞次栉比。村寨传统木质结构建筑分布非常集中成片,保存完好,具有独特风格。

特产

松柏大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特产,荣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松柏大米颗粒均匀,米粒细长,白度好,有光泽,香味浓郁;米饭伸长度好,蓬松、油亮、色泽好,香柔可口,食味清甜,余味足,冷饭不回生。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松柏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永顺青菜酸产于城南郊若西寨。系以“九斤兜”青菜为原料,加工而成。呈金黄色丝状,软脆,微酸,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常食能生津开胃,提神健脾,增进食欲。清代曾为贡品,故又称贡菜。据《永顺县志》记载,此菜曾为清王朝贡品,故又称“贡菜”。贺龙元帅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曾驻军永顺,最喜此物,赞誉“味美可口,食之难忘”。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末,永顺县共有芙蓉镇景区、猛洞河漂流景区、老司城景区3处国家AAAA级景区,有不二门景区、塔卧景区、小溪景区3处国家AAA级景区。

重要景点

芙蓉镇,原名王村,位于永顺县南端37千米处,是中国唯一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2007年,芙蓉镇被列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1年,芙蓉镇被评为“中国十大美丽乡镇”,并荣获“中国最美动感栖居地”“湖南特色旅游名镇”称号;2012年,成功身国家4A级景区行列。因有一条瀑布穿镇而过,又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1986年,著名导演谢晋在这里拍摄了电影《芙蓉镇》,随着电影《芙蓉镇》播出成功,当时的小镇也因芙蓉镇电影而一举成名,享誉国内外。

猛洞河漂流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芙蓉镇,其起漂点距离芙蓉镇仅40千米。最精彩处位于哈妮宫至牛路河段,长约17千米。该景区两岸多为原始次森林,葱葱郁郁,水流湍急,碧绿清亮,有十里绝壁,十里瀑泉,十里画卷,十里洞天的美誉。其中有急流险滩108处,大小瀑布20处。2012年底,猛洞河漂流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

老司城景区处在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与中国最美小城凤凰县的中段,永顺县城东19.5千米的灵溪河畔,是张家界、老司城、猛洞河、芙蓉镇、红石林、矮寨大桥、凤凰精品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建成的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永龙高速及在建即将通车的永吉高速“十”字形横穿而过。2016年12月26日,永顺老司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04年12月16日,永顺县荣获教育部国家语委表彰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014年9月1日,永顺县荣获2014年至2016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家族毛古斯舞)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30日,永顺县入选农业部关于认定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2019年一月12日,永顺县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20年4月27日,永顺县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公布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2020年11月21日,永顺县荣获中央文明委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27日,湖南永顺县被授予“古莓茶之乡”称号。

2023年3月31日,永顺县入选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公布的关于2022年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名单。

2024年9月19日,永顺县入选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位。

参考资料

永顺县历史沿革.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永顺概况.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3-31

永顺.中国天气网.2023-09-05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08

行政区划 .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3-31

永顺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5

永顺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6

2022年湘西州A级旅游景区名单.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2023-12-27

永顺县信访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5

主流媒体记者打卡探寻张吉怀“最美高铁”芙蓉镇站.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永顺小溪柑橘 甜在脱贫新时代.百家号.2023-12-27

地理地貌.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9-04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3-12-25

历史沿革 .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3-31

..2023-05-16

永顺县文化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湖南永顺县被授予“古莓茶之乡”称号.中国小康网.2023-09-05

关于永顺县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下半年发展计划的报告.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芙蓉镇.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彭翼南.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28

纪念著名爱国民族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李烛尘.湖南频道_红网.2023-04-28

李昌.延安革命纪念馆.2023-04-28

湘西自治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基本情况.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2023-05-16

李文采.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2023-04-28

永顺县新增省级非遗传承人4人.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湘西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情况表.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2023-04-28

湘西永顺为传统村落注入持续生命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12-27

永顺县喜获“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新浪新闻.2023-09-04

永顺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3-31

永顺县水利概况.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6

美丽河湖 | 湘西永顺:松柏水库.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6

2023年1-9月各县(市、区)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及变化情况排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12-29

永顺县三调公报数据.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5-13

永顺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6

肖仪岁:浅议永顺县竹产业开发与利用.湖南省林业局.2023-12-26

2022年度林业工作总结暨2023年度工作计划.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6

永顺县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生物多样性问题”问题整改情况的公示.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6

关于“《关于湖南省强化自然保护地全面监督自查问题》永顺17个涉及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的公示.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6

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6

简要灾情┃湖南永顺县遭受低温冻害.国家减灾中心.2023-05-13

万众一心渡难关——永顺县干群全力抗洪救灾纪实.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2023-05-13

永顺县连续高温遭旱灾 各部门快速行动缓灾情.湘西州人民政府网站.2023-05-13

永顺县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1

永顺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06

向加茂主持召开十八届永顺县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1

李选锋一行深入石堤督查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1

永顺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6

湘西州传统村落展播丨永顺县小溪镇小溪村.百家号.2023-12-26

湘西地名文化特色浅析.湘西团结报社出版.2023-12-30

信仰.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5-16

变“输血”为“造血”,永顺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5674万元——党建兴,百业旺.百家号.2023-12-27

关于永顺县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发展计划的报告.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2

奋力谱写新篇章 溪州大地展新颜——党的十八大以来永顺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百家号.2023-12-27

永顺县东西部扶贫协作聚焦“三类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红网.2023-12-27

湖南省永顺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 年).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9

大美永顺③丨土特产变“金招牌” 绘就产业兴旺“丰”景图.红网.2023-12-12

2023年永顺县农业特色产品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长沙举行.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永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统计.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2

永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2

2022经开区自评估报告.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2

要创业,在我们的家乡就很好,回来吧,农民工朋友们,永顺县经济开发区数千个职位等您来!.搜狐网.2023-12-29

永顺县教育和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9

湖湘回溯 | 永顺一中.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6

永顺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2-26

馆长说馆藏丨土司官印、溪州铜柱……从每件藏品中揭秘土司王城的悠悠历史.永顺公共文旅云.2023-12-29

永顺县人民医院召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工作动员大会.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3

永顺县人民医院.丁香医生.2023-12-26

永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永顺县科工信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工作报告.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12-27

让车窗外的风景美成一幅画——湘西州扎实推进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家号.2023-12-27

带您走进张吉怀高铁 | 7座车站,7种风采.新浪看点.2023-12-30

永顺县公交站提质改造让市民出行更舒心.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3

永顺县举行溪州新城7路公交线路通车仪式.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13

政民互动.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文化旅游.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3-31

湘西自治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2023-12-27

土家族哭嫁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04

湘西州再添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湘西网.2023-04-28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4-28

风土人情.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28

打镏子.永顺县人民政府-打镏子.2023-04-28

国家级目录/土家族咚咚喹.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09-05

咚咚喹.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28

茅古斯.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28

摆手舞.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28

梯玛歌 .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28

饮食.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节日.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28

居住.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28

服饰.永顺县人民政府-服饰.2023-04-28

喜庆.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4-28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2023-12-27

湘西永顺特产松柏大米.湘西旅游网.2023-05-22

【州级】若习寨酸菜制作技艺.永顺公共文旅云.2023-09-11

土司王村—芙蓉镇.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09-06

芙蓉镇_芙蓉镇简介.湘西旅游网.2023-04-22

你好秋天|漂.百家号.2023-12-27

湘西猛洞河景区大型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2-27

老司城景区成功入列国家AAAA级景区.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老司城景区,湖南省永顺县老司城风景名胜区.湘西旅游网.2023-12-27

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湘西州】湘西州又添4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12-27

塔卧镇.永顺县人民政府.2023-12-27

红色湘西丨彭飞:开国将军.湘西网.2023-04-28

教育部 国家语委关于表彰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教育部网站.2023-09-05

农业部关于认定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5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5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5

中央文明委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的决定.澎湃新闻.2023-09-05

农业农村部 应急管理部关于公布2022年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8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