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台县

石台县

石台县(原名石县)是安徽省池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皖南北部,安徽省南部,东临黄山市区,南邻黟县、祁门县,西接东至县,北连贵池区、青阳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9°59′至30°24′,东经117°12′至117°59′。县域面积1413平方千米,辖6镇2乡(78个村、6个社区),常住人口7.84万(截止2022年末)。现有耕地5.4万亩、茶园12万亩、林地192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县政府驻安徽省石台县曙光路8号政府大楼。

石台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6.7℃,历年平均降水量1651.4mm。石台县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江南古陆和南京坳馅的过渡地带。县内地貌以低山、高丘分布最广,总面积1156平方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2%。石台县自南梁时期(公元536年)置县,距今已有1487年历史。1959年因国家兴建陈村水库(太平湖)撤销建制,1965年因国防建设需要复建并易名为石台。保有大量文物古迹,如太平天国时期兴建的古长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关古徽道、唐代杉山镇国寺遗址等。

石台县的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2023年全年生产总值为3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3亿元,增长4.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亿元,同比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外贸进出口总额1013万美元,同比增长8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0.8%。

石台县地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是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之一,享有“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截至2022年,石台县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10家,其中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3家。2020年,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2020-2023年连续四年荣登“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历史沿革

古代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先后属吴、越、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地属鄣郡。西汉初,承秦制。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划出泾县西境地,借陵阳山之名建陵阳县,石埭时为陵阳、石城等县地,属丹阳郡。

三国吴赤乌中(245年前后)置石埭场,因秋浦河上游钓鱼台溪流中有三巨石壅塞,犹如埭堰,锁琏溪、管溪、鸿陵溪三水,舟不通,故名。

晋朝太康二年(281),改隶宣城郡。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晋成帝因避杜皇后讳,改陵阳县为广阳县,南朝因之。梁大同二年(536)置石埭县,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宣城郡,设宣州,石埭并入南陵县、秋浦。

唐永泰二年(766),洪府都督李勉奏割池州市青阳县、泾县地复置石埭县,属江南西道池州市

五代十国,本县地属吴、南唐。后升池州为康化军,石埭属之。宋开宝七年(974),康化军复为池州。

宋时,全国分为十五路,后改为十八路,又改为二十二路。石埭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升池州为路,石埭属池州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91)十月,改池州路为池州府,石埭县属之。直至明、清沿袭不变。

现代时期

1912年,石埭裁府留县,石埭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设芜湖道,石埭属之。1928年废道存县,石埭县直属安徽省。1932年10月,石埭县属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38年4月第八行政督察区属皖南行署。

自建石台县以来,县境地域几经变化,分属不一,县治几度远距离迁徙。1949年4月24日,石埭县解放。同年5月13日改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解放初期,石台县划分沙、美溪、龙岩、南屏共4个区、54个行政村。1952年2月,池州市专区撤销,石埭划归皖南行署徽州专区,同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元月,撤销徽州专区,石埭改属芜湖专区,调整为1镇9乡。1959年1月1日,石埭县与太平县合署办公,同年3月22日正式撤销石埭县。196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分太平、贵池县地置石台县,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改专区为地区)。1980年1月池州地区撤销,改属徽州行署。1988年1月划属安庆行署,同年8月设立池州地区,9月改由池州地区领辖。2000年6月设立池州市,石台县属之。2001年,撤销河口乡,并入七都镇,撤销横渡乡、兰关乡,合并设立横渡镇。区划调整后,石台县辖6镇、7个乡,共有9个居委会、127个村委会。2006年,石台县辖6个镇、7个乡:七里镇、七都镇、占大镇、丁香镇、小河镇、横渡镇、六都乡、七井乡、珂田乡、大演乡、贡溪乡、矶滩乡、莘田乡。2007年,石台县将6个镇、7个乡调整为6个镇、2个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区西部。东与黄山区交界,南与黟县、祁门县相连,西与东至县接壤,北与贵池区青阳县为邻。地理坐标为北纬29°59′—30°24′,东经117°12′—117°59′。全县东西最长处70.7千米,南北最宽外46千米,总面积14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台县在大地构造上属江南古陆和南京拗陷的过渡地带,县内地貌以低山、高丘分布最广,总面积1156平方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2%,东南部为黄山北行千脉盘结,西北部是九华山脉的南端,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地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度一般在50至100米之间,最高峰牛降海拔1728米,最低处莘田乡东庄黄湓河河床,海拔34米,相对高差1694米。

土壤

石台是富地区之一,土壤中蕴含量超过0.2毫克/千克,其中富硒地区含量达0.44毫克/千克。全县土壤共有7大类,即红壤土壤、黄壤土壤、黄棕壤土壤、石质土类、潮土土类、石灰岩土类、水稻土类,14个亚类,43个土属,71个土种。成土母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地带性泥质页岩、干板岩为主体的酸性或偏酸性岩类坡积物、残积物;另一类是非地带性石灰岩类坡积物、残积物。全县耕地土壤pH值5.5-8,有机质含量1-2.5%。

水文

石台县境内千沟万壑,各处溪涧支流,受海拔高程和山脉走向的制约,分别归属于秋浦河、清溪河、黄湓河三大水系。

气候

石台县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干后湿、冬季寒冷少雨,冬夏长、春秋短,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县内多高山,山地气候特征明显,气候资源丰富,呈现立体性、多样性和多宜性,既适宜种植喜凉作物,也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高山还可种植反季节蔬菜。由于冷暖气团交汇较为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变化大,常有旱、涝、风、雪等自然灾害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石台历年平均气温16.7℃,历年平均降水量1651.4mm。

石台县多年平均气温16℃,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5068℃,常年变化幅度在15.5-17.3℃之间,各月平均气温变化在 1.0-32.9℃之间,高温期为6-8月,最热月为7月,低温期为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月均温5℃左右;最冷月为1月,月均温4.3℃。特定的气温适合本地茶树种植。根据统计,石台县多年平均地面温度19.0℃,多年平均最高地面温度20.4℃,平均最低地面温度18.3℃。石台县年降雨量1626mm,降水的年际变化显著,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1226mm。月际变化更大。一年中降水量主要分布在4~9月份(雨季),总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1%。相对湿度79%。石台县日照时间长,据统计,年平均日照时数1700小时,日照率39%。平均全年无霜期233天。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石台县植物种类繁多,有维管植物180科,629属,1400余种(包括亚种及其以下等级),分别占安徽省维管束植物科的87.8%,属的62.3%和种的39%。其中,仅木本植物就有88科、239属、600余种,分别占全省木本植物科的80.7%、属的76.8%和种的50.3%。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树、永瓣藤连香树香樟木长序榆榉树鹅掌楸等13种。此外,还有黄山玉兰天女花台湾肉桂天目木姜子、青檀、黄山花楸紫茎、银鹊树、短穗竹、八角莲短萼黄连延龄草以及铁皮石斛独花兰春兰兰科在内的十多种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动物资源

有野生脊椎动物320余种,其中兽类49种、鸟类170多种、两栖爬行纲75种、鱼类29种。属于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云豹、豹、黑麂梅花鹿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短尾猴猕猴鳞甲目熊瞎子鬣羚白鹇勺鸡、鸳鸯以及鸮形目、鹰科、隼科所有种等共计35种,属于安徽省Ⅰ、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狐、貉、豹猫、花面狸、红嘴蓝鹊红嘴相思鸟黄鼬狗獾猪獾、黄麂、环颈雉王锦蛇乌梢蛇眼镜蛇属吻螅中华蟾蜍黑斑侧褶蛙石蛙、刺等共计56种。

矿产资源

石台县拥有各类矿产8种,主要矿种为石灰岩白云岩方解石石煤(钒)、铜多金属等。

土地资源

石台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地类数据:

一、耕地4188.75公顷,其中水田公顷,占比81.50%,水浇地30.87公顷,占比0.74%,旱地743.89公顷,占比17.76%。七都镇、小河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50.17%。

位于2度以下(含2度)的耕地3186.32公顷,占全县耕地76.07%;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95.82公顷,占全县耕地7.06%;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525.59公顷,占全县耕地12.55%;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61.30公顷,占全县耕地3.85%;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9.72公顷,占全县耕地0.47%。

二、园地3738.77公顷,其中果园128.71公顷,占比3.44%;茶园3252.04公顷,占比86.98%;其他园地358.02公顷,占比9.58%。仙寓镇、七都镇园地面积较大,占全县园地的48.10%。

三、林地126988.52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22233.27公顷,占比96.26%;竹林地2282.70公顷,占比1.80%,灌木林地816.75公顷,占比0.64%;其他林地1655.80公顷,占比1.30%。林地在全县各乡镇面积均较大,其中七都镇林地占全县林地的22.44%。

四、草地81.85公顷,其中其他草地81.85公顷,占比100%。草地主要分布在七都镇、仁里镇、横渡镇,占全县草地的61.36%。

五、湿地140.67公顷,其中内陆滩涂140.67公顷,占比100%。湿地地主要分布在横渡镇,共占全县湿地的42.72%。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871.67公顷。其中,建制镇用地459.26公顷,占15.99%;村庄用地2242.42公顷,占78.09%;采矿用地138.37公顷,占4.8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31.62公顷,占1.10%。

七、交通运输用地992.84公顷,其中公路用地660.22公顷,占比66.50%;农村道路332.62公顷,占比33.50%。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67.24公顷,其中河流水面1401.76公顷,占比64.68%;水库水面168.82公顷,占比7.79%;坑塘水面116.94公顷,占比5.40%,沟渠401.84公顷,占比18.54%,水工建筑用地77.88公顷,占比3.59%。七都镇仁里镇水域面积较大,占全县水域的35.86%。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石台县下辖6个镇、2个乡、1个开发区:仁里镇、七都镇、仙寓镇丁香镇小河镇、横渡镇、大演乡矶滩乡、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区。县人民政府驻仁里镇。

参考资料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

语言

石台县有吴语(宣城市片)、徽语、赣语、江淮官话四大方言。

经济

综述

202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7.5%。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5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54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1元,增长7.8%。

第一产业

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7059万元,增长4.0%;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976公顷,比上年增加36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530公顷,比上年增加2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535公顷,比上年增加97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3.1公顷,比上年增加0.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08.7公顷,比上年增加19.6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5324吨,比上年增加8吨,增长0.1%;油料产量6422.5吨,比上年增加275.5吨,增长4.5%;棉花产量11.7吨,增长1.6%;茶叶产量6682吨,增长5.5%;蔬菜产量29309.5吨,增长2.6%。

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3亿元,增长4.6%。粮食播种面积4.49万亩,粮食产量15545吨。油料播种面积增长9.9%,产量增长7.1%。蔬菜播种面积增长2.0%,产量增长3.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124吨,增长3.2%;禽蛋产量1494吨,增长7.5%。

第二产业

2022年,石台县第二产业增加值82219万元,增长8.3%;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分经济类型看,均为股份制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下降27.6%,农产品产值增长2.6%。全县5个工业行业中有4个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77.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8%,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增长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2%,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27.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106783万元,同比增长58.3%,实现利税11231万元,同比增长80.9%。

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9.8%,制造业增长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3%。

第三产业

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02844万元,增长4.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3672万元,比上年下降2.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8777万元,下降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895.4万元,下降2.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635.5万元,下降2.7%;零售业零售额124083.5万元,下降2.5%;住宿业零售额5146.2万元,下降2.2%;餐饮业零售额20807.2万元,下降2.5%。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80.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8%,实现旅游总收入68.3亿元,比上年下降1.8%。

2023年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金融业增长13.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3%;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8.3%。1-11月份,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7亿元,增长42.7%。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0.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7.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0%。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9亿元,增长4.9%。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3亿元,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亿元,增长4.9%。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0.4亿元,增长2.1%;零售业零售额12.9亿元,增长3.8%;住宿业零售额0.6亿元,增长9.8%;餐饮业零售额2.3亿元,增长9.9%。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35.9%;接待游客人数增长33.1%。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石台县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1004人、徽厨73人、托位数80个、公办园学位123个、家政服务人员133人、停车泊位1267个;完成整治改造菜市2个、老年食堂(助餐点)25个、居民健身设施21个、老年大学50所;每万人口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25人。二中教学楼、少奇红军小学、二水厂建设、集镇供水全覆盖、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等年初政府承诺的十件为民实事全部完成。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全县义务教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荣获全省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优秀等次。疫苗接种完成19.71万剂次,完成18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落实低保标准量化调整,全年累计保障70647人次2802.2万元。矶滩乡入选安徽省健康养老服务集聚示范区,县老年大学获评全省示范老年大学。严打电诈、侵财等多发性犯罪,全力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安徽省文明城市,12345热线办理综合评价全市第一。军政军民团结持续巩固,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

教育

2022年全县共有普通中专1所,在校学生498人;普通中学8所,在校学生3401人,其中:高中1所,在校学生1543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1858人;小学11所,在校学生3800人;幼儿园16所,在园儿童1974人。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6%、初中学龄人口1658人,入学率为112.1%;小学学龄人口3748人,入学率为101.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1%,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比例100%。

文化事业

2022年末全县共有剧场、影剧院1个,专业剧团1个,综合文化站8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2.5万册,文化馆(非物质文化中心)、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各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9%。全县医院、卫生院及其它卫生机构13家,实有床位49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8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8人,注册护士266人。体育场馆4个。

医疗

截至2022年末,石台县医院、卫生院及其它卫生机构13家,实有床位49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8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8人,注册护士266人。

科技

2022年全县发明专利授权量12件。

生态保护

2020年2月12日,石台县入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

交通

综述

石台地处“吴头楚尾”“徽饶通”,2条国道、4条省道穿境而过,国道总里程120.45公里,省道总里程72.835公里。县城距池州高铁站60公里、池州九华山机场84公里(车程约1小时左右)。县内乡镇公路等级均达三级以上,成功创建安徽省第一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1年9月28日,池祁高速池州至石台段建成通车,这标志着石台县从此迈入“高速”时代。截至2023年正加快“快进慢游”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建有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石台县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过境的宿(松)宣(城)城际铁路、六(阜)景铁路已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此外,石台通用机场作为皖南通用机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安徽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9-2035年)》。

公路

石台县2024年县乡道升级改造共3个项目38.465公里,计划总投资约5.74亿元。其中七棠路9.932公里,计划2024年1月开工,2024年12月完工;新岭至张家段公路14.137公里,计划2024年3月开工,2025年8月完工;仙奇路14.396公里,计划2024年1月开工,2025年5月完工。

公共交通

石台县交通运输局下辖单位石台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拥有公交驾驶员48人。公交车辆44辆,其中新能源车辆24辆。建设充电桩13个。公交线路20条,其中城乡公交线路15条,城区公交线路5条。线路总长度638.9公里。实现公交全县覆盖。服务全县8个乡镇,78个行政村和6个居委会。建成公交信息化工程,实现公交移动支付体系、银联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智能化多元化支付,完成电子站牌建设28个以及“掌上公交”实时查询服务。

铁路

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于7月13日联合下发《关于印发\u003c中长期铁路网规划\u003e的通知》,宿松县——望江县——东至县——石台——泾县——宣城市城际铁路作为区域连接线之一,正式纳入其中。这条城际铁路途经安庆市池州市黄山市、宣城等四市,始于合安九高速铁路宿松站,经望江、东至、石台、黄山区、泾县至宣城,拟与合安九、京九、合福、商合杭等高速铁路互通。该项目建成后,可以西连武汉市、东达南京市,促进皖江城市带南翼城镇间客流运输,加强皖西南地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长三角地区的联系,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2023年,尚未建设完成。

航空

根据石台县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初步安排,石台通用机场项目于2025年开工建设。

文化

综述

石台县拥有许多技艺和民俗,如石台目连戏、石台民歌、石台油坊榨制技艺、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等。

民俗

石台目连戏

石台目连戏是指明代祁门县清溪郑之珍根据当时社会流行的杂剧、变文、传说的目连戏基础上,借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于1579年间在石台秋浦之剡溪(今石台大演新农)编撰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该戏上、中、下三卷104折。戏文中所写的各种地名、方言、民俗习惯、故事和传说均在当地广为流传,如《王婆骂鸡》、《尼姑下山》、《行路施金》等。所以郑本目连戏在石台的演出,受到广泛喜爱,剡溪一带纷纷建立目连戏戏班,有剡溪唐家班(后改为同乐班)、高田班、红和班等。

石台唱曲

项目介绍唱曲,又称“坐唱”,一般以7—9人为班,以生、旦等行当为主,锣、鼓等乐器伴奏,不搭台、不化装,自打自唱的民间戏曲表演形式。起初出自昆曲的徽调坐唱。明代中叶,由石台县珂田乡(今仙寓镇)的幸福村、台山村逐渐流行于全县境内的每个村落乃至东至、祁门等地。当时有名气的有珂田卢家班、大演唐家班、占大李家班等。明剧作家王骥德曲律》中所载“两头蛮”即为石台唱曲。

石台民歌

石台民歌指石台当地民间艺人自编自唱的一种民间歌曲。明代时,石台一带传唱民歌成风,民国前后,当地演唱艺人多达上百,民歌也多达上千首,曾出现“户户都有民歌手”的盛况。石台民歌种类繁多,包含山歌、小调、大五句、小五句、高腔、长腔、号子等,多运用固定的曲调,因人、因事、因时、因地不同,歌词内容和演唱风格也有所不同。采茶、种地、背纤、打柴、婚丧嫁娶、谈情说爱都可入歌,自由活泼,有的高吭,有的低沉,有的欢快,体现了劳动人民应情而歌,应事而歌的特点,具有地方民俗音乐特色和语言艺术魅力。

石台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在石台县境内属民间吹打乐,是一种利用皮鼓、铜锣、铙钹(大小两种)响板、云板、笛子、二胡、嗽叭等乐器配合演奏,节拍明快,音韵优美。石台十番锣鼓,根据县志记载及民间的流传,确证该打击乐在境内的历史十分悠久。新农村唐家班传下来的十番锣鼓中有一乐曲名《昭君》,该曲记录的是汉代王昭君公主出塞的故事,明吴应箕在《卷园集·序》中说:“吾邑民歌乐诵之十年如一日”,充分说明了本境民歌、乐曲之多之美。同时,十番锣鼓也广泛运用到婚丧喜事之中,至今仍是沿袭,由此可见,十番锣鼓在境内是广境内流传的十番锣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技艺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是指石台境内过去普遍存在的木榨制油的整个工序和技巧,在九十年代以前,这种传统的古油坊遍布县域各地,为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并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古油坊制作场景紧张有序,打油号子、牛拉碾子、铿锵的油锤声伴随着浓郁的油香飘散在人们的生活里。

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

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是石台县传统的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在皖南一带,尤以石台(古称石埭,1965年更为现名)为之最。雾里青茶园位于海拔千米的高山云雾之中,常年被云雾笼罩,所以当地人称此茶为“雾里青”。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时,全国名茶37个品目,其中“嫩蕊”即为当地人所称的雾里青。南宋大诗人陆游、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在其著作中都有相关记载。可见,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有上千年历史。石台雾里青是皖南储叶老品种,由百年以上野生茶树群落采摘鲜叶制成。其生产技艺十分考究,选用高山云雾茶叶,按照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10般传统手工技艺,经过37道工序制作而成。

地方特产

石台名茶雾里清历史上多次选为贡茶。雾里清起初茶入口时有些青涩,但不久便会唇齿清香。多次获得国际、国家金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风景区是保存较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内多珍奇药材,中药材山茱萸素有“中国枣皮质量第一”称号,在国内市场十分走俏;珍珠菜属花叶马兰、蕨、笋等山野菜因其无污染的特性被奉为桌上佳肴。“石台香芽”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饮食

石台县境内以大米为主食,兼食面粉。逢年过节,夹吃面条、汤圆、糯米粑、饺子等。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晒干菜、做腐乳。喜用火炉砂罐吃炖菜,俗称“吃炉子锅”。居民习惯喝绿茶。

居住

石台县民间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十分考究宅基方位。旧时,凡建房均先请地理先生架罗盘定门向,若为地形所限,门向不吉,则将大门一侧内移直至对上“吉”向。这种风俗,在乡村中仍有时兴,多注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民间视为大事,须择吉日良辰,亲友要送礼祝贺,屋主要大宴宾客。

礼仪

石台县民间注重礼尚来往,据县志所载,凡“冠、婚、丧、祭”都要送礼,名目繁杂。如今送礼除物品外,常另加红包。另外,民间结婚、丧葬(俗称“红白喜事)的礼仪与习俗仍然繁琐。

旅游

综述

石台县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以特色发展、高端发展、绿色发展为导向,全力打造长三角特色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首选康养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地,培育形成以旅游业为首位产业,以富硒产业、特色农业、生态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

风景名胜

参考资料

著名人物

桂仲武(约777-831),石埭七里(今石台县仁里镇)人。唐朝封疆大吏。清《池州府志》称仲武“盖有文才而兼治术者也”。《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文献通考》等有其记。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九华山叟,石埭贡溪(今石台县仁里镇)人,相传为杜牧妾出之子,唐末有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绿窗琐碎》若干卷,《唐风集》十卷。收录《全唐诗》三卷326首。后人将他的诗称为“杜荀鹤体”,与“李商隐体”、“杜牧体”合称为晚唐三体。荀鹤当年牧鸭之湖、与罗隐相遇回驴之岭均成为长林(即石台)四景之一。

毕锵(1517-1608),字廷鸣,号松坡,石埭河口(今石台县七都镇)人。朝廷重臣,谥“恭介”。《明史》称“锵遇事守正,有物望。”著有《偃松集》传世。《明史》《池州府志》等有其传。

吴应箕(1594-1645),原字风之,改字次尾,号楼山,石埭兴孝(今石台县大演乡)人。明末著名文学家。著有《楼山堂集》27卷、《盛事集》30卷、《国朝记事本末》《读书鉴》2卷、《友鉴录》《留都见闻录》《东林本末》《续不觚录》《熹朝忠节传》《读书观止录》5卷、《宋史》50卷、《庚辛壬癸录》等。

杨仁山(1837-1911),字仁山,石埭长芦(今黄山区乌石乡)人,清末著名的佛教居士,近代佛教复兴之父。其全部著作在去世后由金陵刻经处汇编成《杨仁山居士遗著汇刻》,于民国八年刊行。赵朴初在重印的《净土四经》序中称:“杨仁山居士遗著,开佛教一代之风气,为居士著述之先河,有功于我国近世佛教之发展者至钜。”

陈一甫(1869-1948),名惟壬,字一甫,石埭六都(今石台县七都镇)人,陈黉举之子。爱国实业家、慈善家。著有《欧美漫游日记》(幼子陈达有记)、《石埭备志汇编》,捐资翻印清康熙姚子庄辑修《石埭县志》,刊印董汝成辑稿《石埭县志采访录》、石瑶灿续辑《石埭县志》传世。

陈范有(1898-1952),名汝良。石埭六都(今石台县七都镇)人,陈一甫之子,生于天津市。爱国实业家。1985年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提出为爱国实业家撰写百人名录,陈范有名列其中。2007年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之际,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完成了扩馆工程,新馆增加了“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展区,并展出陈范有事迹和照片。

李诚(1906-1977),原名泽宗,字敬夫,石台占大(今石台县仙寓镇)人。通晓国故的专家。先后写下《中国历代军事地理概论》《西汉人文表》《三国人文表》《全国各省市地理资料记要》《安徽各县市名称考释》《清代安徽学术》《李白秋浦诗注》《欧曾王三苏文评》《合肥史料辑》《合肥军事概论》《民初桐城文人轶事》《桐城派文人在清史馆》《古今名产琐记》等71篇30余万字文稿。

苏阿芒(1936-1990),原名承宗,笔名阿芒,石埭广阳(今黄山区广阳乡)人,生于北京。著有诗集《来自中国的诗》(上、下册,在意大利用意文出版)、《夏日的悲歌》(世界语)、《迟开的素馨花》。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国际世界语博物馆为他塑了半身铜像。

获得荣誉

2010年4月,30国驻华大使节游览后联合授予石台为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

2018年5月,荣获“养生宜居县”称号。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县城”称号。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0年10月,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12月2日,入选2017—2020年度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1年12月15日,石台县被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2022年5月,入选2022年安徽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推荐公示名单。

2022年11月,入选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3年6月,入选“2023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4年9月19日,石台县入选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排名第73位。

参考资料

石台县人民政府.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概况介绍.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气候条件.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自然地理.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石台县.国家统计局.2024-02-01

行政区划.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石台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7-26

..2024-02-01

安徽石台红色旅游线路:重温历史 寻迹之旅.人民网.2024-02-01

牯牛降风景区.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怪潭景区.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蓬莱仙洞风景区.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石台县秋浦河景区.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醉山野景区.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鱼龙洞风景区.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仙寓山风景区.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大山村简介.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互动交流.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速看!2023年石台经济数据发布!.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石台入选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池州市人民政府.2024-02-01

中国最美县域——石台.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石台屏风里慢谷景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喜讯!石台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历史沿革.石台县人民政府.2020-03-15

..2024-02-02

《石台县志》获全省地方志成果特等奖.池州市人民政府.2024-02-0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石台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24-02-01

石台硒茶.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2

石台县林业概况.池州市林业局.2024-02-01

石台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石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05-25

领导详情.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石台县人大常委会召开2021年度全县人大工作座谈会.池州市人大常委会.2024-02-02

戈卫民.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2

石台县选出1名县长和7名副县长.安徽网.2024-02-02

戈卫民当选为石台县政协十一届委员会主席.安徽网.2024-02-02

石台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2022年社会事业.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石台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关于印发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发改振兴〔2020〕209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4-02-02

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4-02-02

石台县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初步安排.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石台县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池州:东至石台两县将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凤凰安徽网.2024-02-01

网友询问池州东至县高铁规划进展 官方回复.凤凰安徽网.2024-02-01

石台县十大民俗文化.chinaquhua.cn.2024-02-01

雾里青茶.石台县人民政府.2020-03-15

最美山乡是石台.安徽财经网.2024-02-02

安徽池州石台县传统风俗.炎黄风俗网.2024-02-02

=== 池州市石台县行政地图 ===.中国卫星地图.2024-02-02

桂仲武.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杜荀鹤.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毕锵.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吴应箕.石台县人民政府.2020-03-15

杨文会.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陈一甫.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陈范有.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李诚.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苏阿芒.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春游江淮请您来」石台看油菜花海和乡韵 .大皖新闻 .2024-02-01

石台县喜获第十届世界养生大会“养生宜居县”荣誉称号.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02-01

安徽省表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名单公布!庐江多地上榜!.澎湃新闻.2024-02-01

新闻浏览.《小康》杂志社.2024-02-02

【百县榜】“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新鲜出炉!.小康杂志社.2024-02-02

【百县榜】“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发布!.小康杂志社.2024-02-02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农业农村部.2020-12-01

水利部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名单---石台县上榜.石台县人民政府.2024-02-01

【生态环境】石台县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发布榜单.池州市人民政府.2024-02-01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名单的公示通知.荆楚网.2024-02-02

安徽省平安建设先进获全国表彰.今日头条.2021-12-17

正在公示!这18个县(市、区)获推荐!.安徽发布.2024-02-02

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安徽12县(市、区)上榜.大皖新闻.2024-02-02

2023中国最美县域,甘肃4地上榜!.今日头条-崆峒融媒.2023-06-20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