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祁门县

祁门县

祁门县(英文:Qimen County)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西南部,西北与安徽省池州市相邻,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接壤,东北、东、东南方向与徽州县、休宁县相连,是安徽的南大门,属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截至2022年,祁门县全县面积2257平方千米,下辖10个镇,8个乡,常住人口14.3万人。县政府驻地为祁门县祁山镇学前街3号。

祁门县处在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结合部位,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侧较高中间较低,境内分为中山地貌和山丘陵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祁门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境内主要河流30余条。祁门县在秦汉时期属古扬州地域,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设置祁门县。因县城东北祁山镇、西南阊门而得名。1949年4月26日祁门解放,5月属徽州专区。1971年3月改专区为地区,祁门县属徽州地区。1988年元月,徽州地区撤销,新置黄山市,祁门县隶属黄山市。

祁门县以祁门红茶、电子、文旅、中医药为四大特色支柱产业,祁门红茶荣获105届巴拿马世界博览会“特等金奖”,工业体系以电子产业为主导,同时发展民宿民俗、运动休闲、农业体验等多种旅游业态和中医药产业。境内建有电子产业园、绿色产业园和祁门红茶产业园。2022年,祁门县地区生产总值90885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32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341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35111万元,三次产业比为9.9:31.2:58.9。

祁门县是中国红茶之乡,有众多历史遗迹。境内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桥数量较多,有祁门古戏台群和洪家大屋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祁门县民间艺术多种多样,有目连戏、祁门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祁门县还有牛降、历溪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祁门县有祁门功夫红茶、干腌烧肉等特色美食,还有徽州香菇、祁门红茶等地方特产。

名称由来

天宝永泰二年(公元766年),从黟县和浮梁县两地划出部分,始建祁门县。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因其东北方向有座祁山,西南方向有座阊门,合在一起命名为祁门。

历史沿革

秦汉至南北朝

祁门县在秦汉时期属古扬州地域。

隋唐至宋元

祁门原为歙州黟县和饶州浮梁二县地。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方清起义,据黟县赤山镇设阊门县。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划黟县赤山镇和浮梁县一部设置祁门县。合县城东北祁山、西南阊门而得名,建县后属歙州管辖。

唐中和元年至景福元年(公元881年—公元892年),黄巢义军五克祁城。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二月二十日,方腊义军克歙州,县署官员弃城而逃。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二月,岳飞领兵赴饶州,夜宿县西东松庵(原址花城里东松岭),并题记庵壁。七月,岳飞裨将韩世清、张琪复入祁门。

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祁门县归属徽州。

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夏,元兵至县,知县董更生遁,居民流散,井邑为墟。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徽州为路,祁门县属徽州路。

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汪元相《祁阊志》,本县有志自此始。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三月,红巾军将领项普略克徽州路,部将项奴儿驻祁门。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三月,红巾军复入祁门,县主簿江日新顽抗被杀。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歙人郑璇、郑琏败红巾军于渔亭,占领祁门。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祁门县属兴安府。

明清

朱元璋吴元年(公元1364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祁门县又归属徽州府。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春,火灾,自洗马巷口延至美俗坊,毁民居于余间。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程昌纂《祁阊志略》。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谢存仁续修县志,曰《祁门县志》,是年书成。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许文瑾许文玠集众抗击清兵。文瑾战败,十一月十七日死于江宁区(今南京)。清兵抵祁,知县吴士死难。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五月初六日夜,烈风雷雨大作。七日晨,山洪暴发,城中洪水陡起。县署前,水深二丈五尺余,学宫前,水深二丈八尺余,冲城墙、谯楼、仓库,乡间碣坝尽毁,溺死6000余人,城郭半空,流尸满川。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正月二十三日,安庆市太平军首克祁城。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四月十八日,太平军再克祁城,二十一日退。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三月初四日,太平军三克祁城。十二月十三日,太平军四克祁城,十七日往江西省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正月二十七日,太平军五克祁城,次日由大洪岭退。十月初二日太平军六克祁城。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六月,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驻祁。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一月初七日,太平军七克祁城。

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胡元龙贵溪市、黟人余干臣在历口,试制祁门红茶成功。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一月下旬,大通军政府派洪涛率兵来祁,本县宣告光复。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存县,祁门县属省直辖管理。

民国三年,祁门属芜湖道。

民国十七年废道,祁门复由省辖。

民国二十年施行首席县长制,徽州首席县长驻歙县,兼管祁门。

民国二十一年,祁门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8月,祁门县归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四年撤销皖南行署,祁门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6日祁门解放,5月属徽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6年1月撤销徽州专区,祁门划归芜湖专区

1961年4月重设徽州专区,祁门复属徽州专区。

1971年3月改专区为地区,祁门归属徽州地区。

1988年1月,徽州地区撤销,新置黄山市,祁门隶属黄山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南端,黄山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9°35′—30°08′,东经117°12′—117°57′之间。东北与黟县接壤,东南与休宁县为邻,西北连石台县东至县,西南迄省境,与江西省毗邻。南北长74.8千米,东西宽59.9千米。截至2022年,祁门县国土面积2257平方千米。

气候

祁门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较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通常是春季冷暖变化大,光照不足阴雨多;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易成洪灾;秋季偶有夹秋旱,白天气温高,早晚凉;冬季寒冷湿度小,多晴少雨易干旱。年均温15.7℃,有记录的极端低温为-12.4℃,极端最高气温41℃;多年平均降雨量1851毫米,年最高降水量2943.5毫米,年最低降水量1099.6毫米。年平均日照市时间1809.7小时。祁门县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每年6—7月为梅雨期,7月上中旬出现伏旱天气,晴热少雨。境内常年盛行东北风或东北偏北风。春季多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夏季多西南风和偏东南风。四季均以静风为主,风力多为1—2级,年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大风速17.0米/秒(1966年),实测瞬间最大风速25米/秒(1975年7月21日16时05分)。年均大风日9天,年最多大风日55天(1963年),全年无大风日有14年。

地质

地质构造

祁门县处于江南地轴的中段,张公山东西向构造带北亚带。根据县内构造形迹展布的特点可以划分以下几种构造体系:

东西向构造有张公山东西向构造带和祁门至小岩东西断陷带。其中张公山东西向构造带主体展布于皖赣边界,祁门县处子主体北侧,纬度为29°30′,向北可影响到30°左右,是一条区域性的纬向构造体系。其主要表现为复式褶皱;祁门至小岩东西断陷带展布于祁门县西和洪村一带,由中生界红色岩系地层构成。东西向断裂在本县不发育。东起琅,西至祁门县小路口一段,长约56千米,为深断裂,还有胥岭至柏溪断裂。

南北向分为有北西向断裂、南北向断裂和北东向构造及北、北东向构造。其中北西向断裂展布在柏溪至大坦一带,为压扭性断裂所组成;南北向断裂在祁门县庄三堡地区,该组断裂规模不大;北东向构造及北、北东向构造为祁门县主要构造形迹,为一系列断裂构造,主要有闪里断裂、古溪断裂、铺岭断裂、马蹄岭断裂、坑断裂等。

地层

祁门县地层区划属扬子江地层,江南地层分区。主要有元古界前震旦系板桥组、木坑组、环沙组、牛屋组地层,约占全县面积的82%。其次为古生界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中生界白垩系地层,约占全县面积17%。其余1%的面积为岩浆岩。第四系主要为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的冲积层。板桥组分布在本县西南部樟村、石迹山、舍会山一带,分布面积约50平方千米。木坑组分布在倒湖、奇岭、景石一带及阊头、金家尖、清溪等地,分布面积500平方千米左右。环沙组主要分布在县西北环沙至古溪一带及北部花子岭、查木坦等地,分布面积约120平方千米。牛屋组在祁门县分布面最广,约1200平方千米,分布在金字牌以南庄岭、石坑、月岭一带及县城以西小路口、大北埠、历口、箬坑、闪里和县城以北胥岭、大坦、鲍家弄等地。震旦系展布在县西北铺岭、湘东、大琅里一带及北部程头坞、鸦坑和东北的三堡等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寒武系出露面积很小,约10平方千米,分布在三堡地区及县北储家一带。奥陶系仅在三堡地区观音桥一带,县北老屋里等地零星出露潭家桥组。志留系仅在县北祁横、下济坑一带,出露面积8平方千米左右。白垩系分布在祁门盆地洪村、金字牌至柏溪一带,出露面积约20平方千米。第四系主要分布在现代河谷地带。

地形地貌

祁门县属皖南山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狭窄的河谷平相互交织,呈网状分布。地势北高南低,黄山山脉自东北入境,主脉西至赤岭口。黄山支脉古牛大岗横亘于本县与石台县县之间,主峰古牛降海拔1728米。中部为低山丘陵,南部最低点倒湖海拔79米,相对高差达1649米。祁门县地貌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中山地貌面积9.34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8%。主要包括县境北部的大坦、古溪、彭龙、新安、箬坑等乡的全部或大部,山体均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坡度一般为30°—45°不等。并有较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灌丛草被和人工林,黄壤、黄棕壤主要分布于此。

低山地貌面积70.02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1.3%。主要分布中山区外围,遍及全县各乡。山体较缓,坡度一般为20°—35°不等。有较为稀疏的次生林及人工林分布,水土流失严重,本县地带性土壤红壤主要分布于此。

丘陵及山间盆地面积249.9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5.9%。主要包括金字牌区、祁山区、双平区的大部及闪里区、安凌区、历口区的一部。植被以人工植被、经济林和农作物为主,为本县农业区。部分植被破坏严重,覆被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本县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及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此。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截至2021年10月,祁门县涉及长江流域的有阊江、秋浦河青弋江三大水系,主要河流30余条。除梅溪河向北流入秋浦河、溪河南流入新安江外,其余诸水均汇于江西省昌江,入鄱阳湖

阊江

又名南宁河、大洪水、南河、南宁河,为间江水系正源,祁门县境内第一大河,县境流长79.8千米,流域面积1059.4平方千米。

大北水

又名大北河、沥水、北河、大北港河,主河长71.4千米,流域面积523.9平方千米,为祁门县境内第二大河。

文闪河

又名东河,境内流长40千米,流域面积170.1平方千米。

新安河

发源于仙寓山南麓,主河长22.7千米,流域面积161.2平方千米。

梅溪

发源于大洪岭北麓湘源山,境内流长23.2千米,流城面积103.8平方千米。

赤岭河

源出赤岭北麓,境内流长14.7千米,流域面积55.6平方千米。

湘溪

发源于吊坑,境内流长9千米,流域面积29.6平方千米。

石云河

发源于湘源岭北麓844高地,县境流长3.5千米,流域面积4.4平方千米。

地下水

祁门县境内山泉遍布,浅层地下水埋藏于地下3—10米,主要来源为降水,也可与地表水互补。浅层地下水一部分通过井、池成为居民生活或生产用水,大部流人溪河。深层地下水埋藏距地面10米以下。

水利

截至2022年,祁门县共有小(1)型水库5座,小(2)型水库21座,水电站16座,其中较大的有流源电站、湘溪岭电站、奥西电站等。

佛子岭水库

该水库位于祁门县祁山镇,为小(1)型水库。位于六都河上游,距县城12千米,1976年2月动工,1981年6月竣工,总库容149.8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93万立方米,可灌田1600亩。溢洪道为侧槽式,最大泄洪能力每秒482立方米,达五百年一遇的泄洪标准,工程总投资56万元。

湘溪岭水库

该水库位于祁门县古溪乡,为小(1)型水库。位于古溪乡湘溪河上游,大坝为混凝土砌块石双曲拱坝,总库容20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480万立方米,1997年10月动工,设计坝高225.5米,现高210米。

流源水库

该水库位于祁门县箬坑乡,为小(1)型水库。位于箬坑乡流源河上游,拦水坝由主坝副坝组成,主坝为浆砌重力坝,副坝为均质土坝,总库容70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520万立方米。

土壤

祁门县土壤按区域分为以牯牛降风景区、大历山、大洪岭、鸡冠石为主体的中山山地为山地黄壤、暗黄棕壤;中部及南部低山丘陵以地带性黄壤为主;城东及休张公路北侧以紫色土为主;闯江流域及秋浦河盆地分布有各种类型水稻土;石灰(岩)土零星分布于赤岭、城安、箬坑、柏溪等地。山地土壤垂直地带谐的结构和分布随山地坡向、形状、高低不同而有规律地排列。牯牛降山地土壤700米以下基带为红壤土类、黄红壤亚类,700—1100米为山地黄壤,1100米以上为暗黄棕壤。根据第二次祁门县土地普查,祁门县土壤分为7个土类、12个亚类、39个土属、69个土种。

红壤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低山丘陵、河谷阶地,面积271万亩,为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境内有2个亚类、11个土属、21个土种。成土母质主要为千枚岩、千枚状粉砂岩、砂岩、花岗闪长岩花岗石残坡积物。

黄壤分布于县北部和西南部,海拔在700—1000米之间,面积8.85万亩,为祁门县垂直带谱上的主要土壤类型。境内有2个亚类、4个土属、7个土种。其成土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类、千枚岩粉砂岩、页岩板岩及花岗岩残坡积物。

黄棕壤面积2.78万亩,分布于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地,为中山区土壤带谱上限。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和箸坑、新安历口、安凌等乡镇有零星分布。境内有2个亚类、3个土属、3个土种,其成土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类、泥质岩类风化物和花岗岩残坡积物。

石灰(岩)土分布于安凌、箸坑和柏溪的海拔200—600米的丘陵地带,乃隐域性土壤,面积3.23万亩,境内有1个亚类、3个土属、3个土种,其成土母质为石灰岩、钙质泥页岩的坡积物,呈碱性反应。

紫色土面积5.37万亩,呈带状分布于祁山镇以东休张公路以北一线,大坦和柏溪有零星分布,多见海拔250米左右馒头状、猪背形低山丘陵。境内有1个亚类、4个土属、6个土种,系隐域性非地带土壤。成土母质为中生代白垩纪沉积的紫色砂砾岩坡残积物。

潮土面积7780亩,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地势平坦的高河滩上。境内有1个亚类、2个土属.4个土种,成土母质为河流沉积物

水稻土面积13.44万亩,广泛分布于沿河两岸、丘陵谷地、低山冲坞和平缓岗地,乃各种自然土壤经长期水耕杂化而成的人为土壤。境内分为3个亚类、13个土属、25个土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祁门县有耕地8603.57公顷,其中水田7600.46公顷,占88.34%,旱地1003.11公顷,占11.66%;种植园地10119.95公顷,其中果园1.54公顷,占0.01%,茶园10114.78公顷,占99.95%,其他园地3.63公顷,占0.04%;林地194430.5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74674.4公顷,占89.84%,竹林地6941.2公顷,占3.57%,灌木林地3.31公顷,占0.0017%,其他林地12811.63公顷,占6.59%;草地15.88公顷,湿地96.3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38.24公顷,其中建制镇用地619.78公顷,占17.04%,村庄用地2827.44公顷,占77.71%,采矿用地88.91公顷,占2.4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02.11公顷,占2.81%;交通运输用地1298.47公顷,其中铁路用地116.57公顷,占8.98%,公路用地703.38公顷,占54.17%,农村道路478.52公顷,占36.8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53.44公顷,其中河流水面2420.19公顷,占84.82%,水库水面152.14公顷,占5.33%,坑塘水面154.2公顷,占5.40%,沟渠111.64公顷,占3.91%;水工建筑用地15.27公顷,占0.54%;其他土地442.47公顷,其中设施农用地30.96公顷,占7%,田坎401.92公顷,占90.84%,裸土地1.19公顷,占0.27%,裸岩石砾地8.4公顷,占1.89%。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祁门县已发现各类矿产13种(含亚种),矿产地10处。其中金属区5处,主要矿种有金、钨、、铅、锌、银、铜、硫铁、镉;非金属矿区2处,主要为陶瓷土、脉石英;建筑用石料(凝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共3处。按矿床资源量规模可分为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及以下6处,分别占总数的10.0%、30.0%、60.0%。全县矿产资源的总体特点是能源矿产较匮乏,钨、钼矿及陶瓷土是祁门县的优势矿产,资源较丰富,但钨、钼矿尚未开采,陶瓷土矿小规模开采。截至2020年,祁门县建筑石料矿保有资源量195万立方米;瓷石矿保有资源量251.6万吨;铅锌保有矿石量87.81万吨。

水资源

祁门境内阊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866.71毫米,平均径流深970.70毫米;新安江流域年均降水量1969.45毫米,径流深1201.49毫米;秋蒲河流域年均降水量1625.30毫米,径流深961毫米;青弋江流域年均降水量1801.76毫米,径流深1080.88毫米。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851.20毫米,平均径流深983.94毫米,径流量22.21亿立方米。全县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8048.1立方米,人均11940.86立方米。

地下水境内山泉遍布,浅层地下水埋藏于地下3—10米,主要来源为降水,也可与地表水互补。浅层地下水一部分通过井、池成为居民生活或生产用水,大部流人溪河。深层地下水埋藏距地面10米以下。

森林资源

祁门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树种资源丰富,植被类型繁多。境内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甸、沼泽等9种植被类型和34种植物群落。此外,祁门县还有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经济果木林、木本果木林和农田植被等6种人工植被。截至2022年12月,祁门县林地面积305.5万亩,森林覆盖率88.64%、活立木蓄积量1250万立方米,三项指标均居安徽省前列。

生物多样性

动物

祁门县境内已定名的野生动物共有32目88科193属367种。鸟类最多,16目39科99属177种;兽类次之,8目22科38属76种;鱼类4目10科20属47种;爬行纲2目9科27属46种;两栖动物最少,2目8科9属2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白鹤、黑鹳黑麂梅花鹿、金钱豹、白颈长尾雉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鸢、大鲵属勺鸡乌雕水獭亚科白鹇红隼等。

植物

祁门县植物主要分为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门等。其中,维管植物180科627属1850余种,木本植物境内有106科318属1046种(包括引进112种),苔藓植物有50科97属138种,其中苔类20科33属50种,藓类30科64属88种。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有27种,其中一级保护的3种,二级保护的24种,包括银杏、青檀紫荆鹅掌楸、香果树、永瓣藤等。永瓣藤属古老的子遗植物,为祁门特产,主要产于牯牛降山麓。

根据安徽省第3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祁门县共有古树3826株,占黄山市古树名木总数的36.6%。其中一级古树78株,二级古树588株,三级古树3160株。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3年9月,祁门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2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地2处(查湾省级自然保护区、燕山省级森林公园)、县级自然保护地51处,另黄山市大省级保护区涉及祁门5.3%的面积。祁门是中国拥有自然保护地数量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县域自然保护地总面积31100.19公顷,实际净占地总面积为23064.17公顷,占县域面积10.22%。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祁门、石台县两县交界处,其主峰海拔1727.6米,是安徽南部第3座高山。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成为安徽省第1个国家级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保护区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构成10余处5千米以上的大型山谷。牯牛降地处中国东部中亚热带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地带,保护区总面积6713公顷,其中祁门境内面积3346公顷,森林蓄积量78.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7.96%。据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牯牛降保护区内植物226科162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Ⅰ级2种、Ⅱ级12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18种;脊椎动物32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Ⅰ级6种、Ⅱ级24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Ⅰ级22种、Ⅱ级26种。

查湾保护区

查湾自然保护区地处祁门县南端,与江西省浮梁县毗连。2001年4月6日,安徽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00公顷,森林蓄积量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最高峰凉伞尖海拔670米。植被以甜槠为建群种,其间伴生樟科壳斗科山茶科山矾科冬青科、杜鹃科等不同层次常绿阔叶树种。上层为枫香树、棘枣、赤杨叶山桐子、栎类等喜阳性落叶阔叶大乔木。截至2008年,查湾自然保护区内有蕨类植物14科51种,单子叶植物8科24种,双子叶植物纲74科251种。野生动物有230余种,其中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鹰、云豹、白鹇、猕猴黑麂梅花鹿白颈长尾雉等。

自然灾害

祁门县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霜冻等,其中主要灾害是水灾和旱灾。据旧县志和气象资料记载,近八百年来,祁门县县境有记录的水、旱灾达七十多条。

祁门县水灾多发生于降水集中、暴雨强度大的梅雨期,具有暴发性、历时短、危害大的特点。据旧志与史料记载,自宋淳熙年间至2005年,共发生洪灾108次,平均每7—8年一次。2020年7月,祁门县出现短时集中强降雨,全县平均降雨量278.4毫米。此次洪涝灾害导致祁门县18个乡镇全部受灾,受灾人口达100029人,全县直接经济损失31504.4万元。

祁门县以伏旱为多,秋旱与夹秋旱次之,春旱较少。1952—2005年的53年中,有23年出现旱情,其中大旱9年,春旱3次,夏旱15次,秋旱13次。1978年出现百年罕见大旱,年降水量为历史上极小值。据史料所载,自元大德年间至2005年,共发生较大旱灾68次,平均每11年发生一次。2004年9月22日至11月4日,祁门县连续44天无雨,直接经济损失810万元。

祁门县1956—2005年,大风日数449天,年均9天,年最多大风日55天(1963年)。大风以夏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

祁门县霜冻灾害多发生在初霜来临时和终霜结束前,每遇天气晴暧,温度升高,作物提早返青,寒潮突然人侵,气温骤降,极易造成霜冻灾害。1991年3月中旬,祁门县气温偏高,农作物提早萌动,下旬气温突降,出现晚霜,油菜、茶叶等农作物损失严重。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9月,祁门县下辖10个镇、8个乡。县政府驻地为祁门县祁山镇学前街3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祁门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祁门县常住人口为145644人,男性人口为74724人,女性人口为70920人,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5.36。0—14岁人口为22200人,15—59岁人口为88950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34494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263人。城镇人口为74438人,占51.11%;乡村人口为71206人,占48.89%。

截至2022年末,祁门县常住人口为14.3万,总人口183548人,其中男性94817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以女性人口为100)。总人口中,城镇人口60224人,乡村人口123324人。全年出生人口943人,人口出生率为5.14‰;死亡人口2687人,人口死亡率为14.64‰;自然增长率为-9.5‰。

民族

祁门县县境内民族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包括回族、侗族、蒙古族、壮族、满族、彝族、傣族、高山族、水族等。根据祁门县第五次人口普查,截至2000年11月1日,祁门县常住人口中有少数民族13个,共141人。

语言

祁门方言大体分为祁门本地话、外县徽州话和北方官话。其中祁门本地话属于徽州话的一支,在县域使用最多最广;外县徽州话主要是指祁门东南的凫峰话和北乡的民话;北方官话主要指北乡的军话。祁门本地话内部分为城区话、西路话和南路话3个分支。祁门方言词汇上有单音词丰富、儿化词较多、特殊用法常见的特点。

宗教信仰

祁门县内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截至2005年,祁门县境内有佛寺3座,僧尼6人,信徒1500余人。截至2023年9月,祁门县登记宗教场所有1处寺庙,为重兴古禅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县城三眼井

佛教于南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时传入祁门,建于斯时的石驴山普福庵为祁门县第一座佛寺,唐朝发展较快,至晚唐趋于鼎盛,相继建成10余座寺庙。五代十国时建寺不多,宋代,佛教继续兴盛,先后兴建20余座寺。

道教于唐代传入,唐大历年间(公元766年—公元779年),庐山道士黄元素于祁山镇南麓建龙禅观(又名龙潭观),后改名洞元观,是为祁门县有记载的第一座道观。

基督教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从婺源县传入,民国十六年(1927年)始建教堂。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美籍牧师发孙雅名来祁传教,翌年在城内下横街建福音堂,属中华基督教宣道会教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有教徒40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为16人。

天主教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由江西婺源县传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西班牙人司铎盖良才在城内府前街建天主教堂,有房屋3幢,147平方米,有教徒50余人。

伊斯兰教俗称回教,元代,回族人来祁任职,伊斯兰教传入。

经济

综述

祁门县形成了以祁门红茶、电子、文旅、中医药为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截至2020末,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9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40亿元,连续十年入选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工业上以电子产业为主导,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9.71亿元,同时发展旅游业与中医药业,“十三五”期间旅游接待总量达1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2亿元,全县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近4万亩,祁门蛇伤疗法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中医药产业产值达到2亿元。

2022年,祁门县生产总值90885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0328万元、第二产业283418万元、第三产业535111万元,三次产业比为9.9:31.2:58.9。

第一产业

祁门县第一产业主要以茶业为主,同时发展中药材、干鲜果、油茶等特色种养业。2022年,祁门县全县茶园总面积19万亩,共生产茶叶7300吨,综合产值55.2亿元,祁门红茶公共品牌价值达39.89亿元;创建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级著名商标18件、安徽名牌产品5个、安徽老字号2个。2021年,祁门县油茶经营面积达到6.19万亩,年产干籽量3550吨,年产值达7060万元。截至2022年11月,祁门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产中药材1750吨,综合产值超2亿元,建立了黄精、白及、祁术等中药材示范基地105个,中药材种植经营主体69家。

2022年,祁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580万元,实现茶叶总产量6915吨,粮食总产量3.21万吨,油料产量2200吨,水果产量2100吨,蔬菜产量3.41万吨,水产品产量711吨。

第二产业

祁门县第二产业以电子产业为支柱,同时发展竹木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2022年,祁门县电子电器产业生产总值43亿。截至2023年5月,祁门县有电子电器类企业51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战新企业10家,境内建有祁门县电子产业园。2021年,全县竹产业综合产值达15024万元,其中孟宗竹加工产值7248万元。截至2022年4月,祁门县有竹林面积12.93万亩,年采伐毛竹200多万根,有竹加工企业11家,主要产品有竹地板、竹家具板、竹日用品等。截至2022年5月,祁门县有小型作坊式服装生产加工厂达百余家,祁门县服装产业园入驻的企业55家,年产值在2到3个亿

2022年,祁门县工业增加值164545万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木材加工和木竹制品业增长1.0%,电子元件增长608.4%,制造业生产总值为149867万元,建筑业增加值118873万元。

第三产业

祁门县第三产业以生态旅游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业和文化体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发展乡村旅游、文博会展、运动健身、研学康养等大休闲产业。2022年,祁门县旅游接待总量23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5亿元。万里茶道·祁门红茶小镇“开元一然村”茶康旅项目成功签约,成功举办“祁门红茶杯”万里茶道—2022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梦幻茶旅—探秘祁红·寻梦乡愁”上榜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生在徽州、红旗山庄获评丙级民宿,漫溪里生态旅游度假区获“中国森林康养人家”称号,高塘村获评安徽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冯家顶生态旅游示范园获批省级示范园区。

2022年,祁门县服务业生产总值为284971万元,其中营利性服务业生产总值为135126万元,非营利性服务业生产总值为149844万元。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总值为16322万元,金融业生产总值为35640万元。

经济功能区

安徽祁门经济开发区

安徽祁门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2年7月,2018年经优化整合正式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先后获得“安徽省第一批创业基地”“黄山市最具特色园区”“安徽省新型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安徽省电子电器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安徽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区”“首批‘科创安徽’试点城市(园区)”等多项殊荣。经开区规划总面积5.3平方千米,由一区五园组成,形成了以黄山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黄山市格瑞特电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电子电器特色产业集群,主要产品为抛光外延片、二极管芯片、晶闸管芯片、整流桥、可控硅、系列功率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等;以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祥源)、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天之红)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以祁门县东升木业有限公司、祁门县建兴竹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的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截至2022年底,安徽祁门经济开发区共入驻企业134家(含代管),其中四上企业48家(含规上工业企业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

重要企业

黄山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黄山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祁门县新兴路449号,占地面积40亩,厂房3万平方米。成立于1990年2月,截至2023年7月,公司有员工480人。以IDM模式专业研发和生产功率半导体芯片、器件,是国内少数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小功率及大功率可控硅方片芯片的厂家之一(大功率晶闸管方片芯片国内首家国产化)。公司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省级绿色工厂,参与制定晶闸管芯片行业标准2项,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国家新产品2项、省级新产品1项,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

祁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祁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为县林业局森工基建队,在2003年改制民营企业后,经发展于2011年6月升级成立为祁门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下辖祁红国际大酒店、广厦开发、晨辉装饰装潢、祁红诚瑞文化4个子公司,2014年2月,正式更名为黄山市市祁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7月,公司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是一家集建筑、市政、古建、装饰装潢、酒店和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有员工15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其中中级、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0人,一、二级建造师40余人。年均产值约3.2亿元,年均纳税2000万元以上,净资产1.48亿元,成为祁门县年产值最高、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祁门县各级各类学校73所,其中中等技术学校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小学20所,幼儿园30所。教职工1828人,其中专任教师1487人,在校学生19681人,毕业生5106人,招生5254人。开工建设城乡公办幼儿园4所,安徽省祁门县第一中学入选安徽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阊江小学荣获2022年全国珠心算(东部赛区)团体特等奖

祁门永泰技术学校

祁门永泰技术学校(原祁门中职校)是祁门县唯一一所集对口升学、就业安置、成人学历教育、社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全日制公办、省级示范职业中专学校(2017年6月转型升格为中专)。截至2023年9月,永泰技术学校共有学生400多人,其中新生162人,住校生有370多人。校区总建筑面积26752平方米,包括综合楼、实训楼、男女生宿舍、风雨操场等8栋楼。

科技事业

2020年,祁门先后有5人入选省“特支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人入选市“特支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7个创新人才团队入选市前沿技术创新团队、4个创新项目入选黄山特色人才“亮剑行动”优秀项目。先后创建芯微电子、祥源茶业、祁门蛇伤所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2年,祁门县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省级高新技术培育企业4家。芯微电子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称号。锦城电器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第一批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西瀚电子等19家企业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黄山格瑞特顺利投产达规,华特电器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工厂。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祁门县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电子阅览室)111个,农家书屋111个,公共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11个,覆盖率为100%。广播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用户0.6599万户,村级广播电视通播率为100%。

祁门县博物馆

祁门县博物馆筹建于1986年10月,1988年6月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属综合性历史博物馆。1998年,因工作需要,祁门县博物馆与祁门县文物管理所合并,名称为“祁门县博物馆”。截至2023年1月,祁门县博物馆共有各类藏品有12000余件,内容涉及徽州契约文书、陶瓷、书画、书籍、铜器、砚台、印章、玉器、竹器、木器和近现代文物。其中馆藏特色文物—“徽州契约文书”记载和反映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祁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祁门县博物馆先后成功举办了“台北故宫博物馆书画藏品展”“祁门地方工业品展”“祁门馆藏文物暨民间收藏展”“祁门县馆藏书画展”“馆藏匾额暨民俗物品展”。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祁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4个,其中医院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村卫生室10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1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8人,注册护士44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28张,其中医院床位686张。

祁门县人民医院

祁门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急救、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爱婴医院,位于祁门县新城区(七里桥)。祁门县人民医院建于1949年,2015年整体搬迁至新城区。新医院占地面积56亩,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设有20个临床科室,分别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医学检验科(含输血科)、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病科、肿瘤学(门诊)、病理科、麻醉科、急诊医学科(含120指挥中心)、医学影像科、中医科、重症监护科、感染科、预防保健科、骨科、健康体检科;9个住院病区,13个行政职能部门,开放床位300张。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祁门县共有体育协会10家,体育场地634块,总面积39.6万平方米。2021年,祁门县在黄山市第八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田径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10枚银牌和6枚铜牌,并荣获优秀组织奖。2022黄山祁门168定向越野挑战赛,祁门县包揽男子甲组前三名,男子乙组第二名。

人居环境

2022年,祁门县PM2.5年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位于安徽省59个县(市)排名第四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6%,并列黄山市第二位。城区地表水环境水质达标率100%,阊江倒湖考核断面、率水凫峰考核断面、秋浦河安凌考核断面的水质符合功能区划标准。

社会保障

2022年,祁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6578人,资助参保7096人,金额200.3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1692.9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8367.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3325.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8352.6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850.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2501.9万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487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7853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7938人,工伤保险参保12268人,失业保险参保9820人。城镇新增就业25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04人,引进市外大中专毕业生83人。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14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071人,新增技能人才1560人,培育电子、祁门红茶等产业高技能人才112人。

交通

综述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西南部,距黄山市69千米,皖赣铁路省道慈张线、大青线横贯全境,直通南京、上海市杭州市南昌市厦门市广东省等大中城市,距黄山屯溪国际机场仅60千米。截至2020年,祁门县共有有2条高速、1条国道、5条省道;境内铁路为皖赣铁路,通车总里程60.7千米;全县共有18个客运站。截至2022年,祁门县公路总里程1352.9千米,自然村道路硬化率99.3%,建制村通公交率达61.2%。

公路

截至2020年,祁门县干线公路有2条高速公路,分别是黄浮高速和德上高速,1条国道(237国道)以及5条省道(S222、S226、S234、S477、S480),4条远景省道(F004、F005、F006、F012)。2020年,祁门县公路客运量达290.14万人。截至2022年,祁门县公路总里程1352.9千米,其中,国道94.92千米,省道121.51千米,县乡道926.13千米。

铁路

截至2020年,祁门县境内有1条铁路,为皖赣铁路,起始点分别位于芦溪乡和金字牌镇,途径溶口乡平里镇塔坊镇、县城,是一条客货运输线路,通车总里程60.7千米,年铁路客运量达4.86万人,有2个火车站祁门站祁门南站,其中祁门南站和杭昌高铁黄昌段正在建设。

祁门站

祁门站位于祁门县城东五里牌,为三等站,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及接发列车、甩挂、加水等业务。站房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设候车室1个,客容量400人;旅客站台2座,其中雨棚站台1座;客运室、货运楼、行车调度楼、信号楼、货运场、行李房、仓库等设备齐全。站内铺设6股车道,其中2股为货运道。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祁门县累计投入公交车51辆,其中新能源车36台,运营班线24条(城市公交4条、城乡公交7条、村村通班线13条),开通预约公交班线11条,运行线路总长度1163千米。全县共有18个客运站,其中新城区的祁门客运中心为一级客运中心。

人文

综述

祁门县位于安徽最南端,是中国红茶之乡,境内有国家传统村落33个,其中最为代表的有祁门古戏台群和洪家大屋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祁门县还有目连戏、祁门傩舞、徽州祭祀、采茶扑蝶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祁门嬉灯、护林乡风等特色民俗,代表性美食有祁门工夫茶、干腌齑烧肉等。

饮食

祁门县主粮为大米,辅以玉米棒(玉米)、荞麦、红薯(番薯)。饮食习惯一日三餐,一稀两干,喜好咸酸,嗜辣,习饮绿茶。代表性美食有中和汤葛粉圆子、黄齑煮笋、朱花蒸腊肉等。

中和汤

中和汤是祁门名菜,每逢置办酒席,中和汤是上桌的第一道菜。中和原叫作“中河”。中河是发源于祁门流入江西鄱阳县境的一条河,盛产小虾,味道鲜美。传说,南宋祁门籍著名诗人方岳在波阳为官时,衙署在鄱阳湖边。他见中河水秀且自家乡流来,公余便常来河上泛舟。方岳嗜好豆腐,一次在船上煮豆腐块时缺少佐料,因见河中小虾甚多,便捞了一些与豆腐同时下锅煮透,一尝之下,确实味道鲜美。以后他每煮豆腐,均要去中河捞虾米为佐料,还将此菜命名为“中河”,并将其制法带回家乡。因“河”、“和”同音,“中河汤”慢慢被人改为“中和汤”。中和汤首先要选上好的白豆腐,切成粒状大小的豆腐块,用水煮一下滤去水份,然后将适量的冬笋、香菇、瘦肉等亦切成小块,放到豆腐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加入佐料。从南宋至今,中和汤已有700多年历史了。民国时期,祁门有一家最大、享誉最久远的老字号酒楼,名字就叫“中和楼”,这个名字后来被别的酒店一直沿用至今。

葛粉圆子

葛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在祁门很常见。其根部粗大且富含淀粉,将葛根挖取回来,洗净后碎,再用清水浸泡,滤去渣滓,即可提取出葛粉。祁门乡间,用葛粉做圆子当菜。葛粉圆子的做法是先在大铁锅里,将葛粉反复翻炒,让其干透成细粉没有结块,再将猪肉、豆腐干、香菇、冬笋、虾米等配料切成细丁,和细盐、味精等佐料一起,倒进葛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开水,搅拌至形成稠糊状,再轻捏成一个个圆子,入蒸笼大火蒸至熟透,即可食用。葛粉和蕨粉在民间被称为“长寿粉”,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抗菌解毒等诸多功效,为上等保健食品。

黄齑煮笋

黄齑煮笋是祁门名菜,其做法是选取较嫩的白菜,洗净后用清水煮开,捞出冷却后,一棵棵码放在木桶或水缸中,适量倒入一点腌菜的酸水,用石块压住,渐渐会出水淹盖住菜棵,数日后即可食用。黄齑颜色鲜黄,有种特殊的酸味。春季选择上好的嫩竹笋,将黄齑切成小段,与切得薄薄的笋片一起,慢火煮至透熟,放入许多辣椒粉,其味稍酸而辣,有种特别的鲜味。有人喜欢在其中加入豆腐片,也有人放些香菇、火腿片,更加鲜美。黄齑的齑字是祁门土语发音,究竟是何字难以确定。中国古代即有黄齑之名,是腌菜的一种,常用“黄齑白饭”一词形容粗菜淡饭。

朱花蒸腊肉

朱花是祁门人的俗称,即紫藤花。紫藤花可药用,医书说其能解毒驱虫,止吐泻。在祁门乡间,它是上等野蔬,有美食朱花蒸腊肉。其制法是每年紫藤花开时,将其采下晒干。食用时用清水发开洗净,码放在盘里,取农家上好火腿,切成薄片覆盖花上,加入适量食盐味精,上锅蒸熟即成。祁门紫藤花虽多,但采摘不易,尤其是晒成干品后,分量更少,因此朱花蒸腊肉在祁门乡间,一般被视作招待贵客的上等佳肴。

习俗

祁门县习俗包括婚嫁习俗、喜庆习俗、岁时习俗等,主要有三书六礼、寿庆、四月八等。

三书六礼

男子到完婚之年,由父母选定对象,托媒人求取女方“生辰八字”(女方出生年、月、日、时天干地支),叫作“问名”;择日备红书、盒礼行聘(订婚),称为“纳采”,俗称“下定”;备礼前往女家商定婚期,是为“求亲”;女方允期后,即备红书、盒礼至女家送日子,谓之“过书”;婚前三日,送米一、肉猪一边,及女方所开之物前去定期,叫“通知担”,又叫“水头担”;婚前一日,备红书、盒礼和花轿前去迎娶。行聘、过书、迎娶三次备红书为“三书”,问名、纳采、求亲、送日子、送水头担、迎娶六次送礼为“六礼”。“三书六礼”是旧时男方从议婚到迎娶必须遵守的礼节。

寿庆

寿庆一般自50岁始,十年一庆,但须提前一年,所谓”做九不做十”。父母做寿,由子媳主办,出嫁女儿襄助。生日前夕,布置寿堂,点寿烛,放鞭炮,家人按辈分大小,依次向老人行跪拜礼。礼毕,设家宴庆贺。翌日,亲友来贺,寿礼多为鸡蛋面条、寿烛、寿轴、寿联等。早晨吃子茶、寿面,晚餐举行寿宴。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家家采南烛(俗称乌饭树)叶,碾碎滤汁煮饭,饭呈黑色,又称青精饭,此俗缘自目连戏。县城举行香会,祭祀“黑面太子老爷菩萨”。前有仪仗队开道,旗、锣、伞、、打击乐、吹奏乐依序排开,菩萨塑像居中,檀香炉迎圣亭、老爷轿、三牲桌殿后,列队穿行于大街小巷。

艺术

祁门县传统艺术有采茶戏、古器乐套曲十番锣鼓、民间舞蹈《扑蝶舞》、祭神傩舞《游太阳》等。

采茶戏

祁门县采茶戏源自江西。清初,江西浮梁县一些姓陈的人迁来祁门县坑口一带,他们带来了一种叫“饶河调”的戏,很受观众欢迎。祁门人叫它“江西调”。通过历代艺人的继承、发展和茶乡人民生活习尚和民间音乐舞蹈的影响,逐步具有了祁门地区的特色。祁门采茶戏的曲调有“西皮”“唢呐皮吹腔”“二凡”“反二凡”“拔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词”“南词”“北词”“花调”等数十种。祁门采茶戏的剧目也很丰富,1947年在祁门上演的采茶戏传统剧目就有大戏12本,小戏46本。代表作品有《结年帐》《九件衣》《偷印》等。

古器乐套曲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是祁门民间器乐曲名,流行于历口、溶口一带。始于明代,在祁门民间演奏了数百年。十番锣鼓是由10种曲牌与锣鼓联缀而成的套曲,其演奏乐器有小唢呐横笛(两支)、大锣小锣云锣、桶鼓、边鼓、大钹小钹等十来种。旧时,祁门民间迎神嬉灯活动很多,十番锣鼓就是嬉灯时的伴奏音乐。通常是嬉灯出游时,乐队抬着乐器随行,一路上按照嬉灯的各种动作如舞龙等,变换曲牌边行边奏。由于各地嬉灯套路不同,加之演奏历史悠久,所以十番锣鼓曲目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如溶口的民间艺人大胆汲取当地山歌小调,对原曲进行加工修改,并命名为《清风摇月》、《游龙戏水》等。

祭神傩舞《游太阳》

《游太阳》是祁门县旧时流行的一种傩舞,发祥于东乡的社景、双溪流、莲花及黟县楠玛、朱家坞一带,本原是祭神活动,祭祀的主神是郡土神汪华。相传汪华生有9男2女,父子保境安民,于国有功,却受到奸陷害,8个儿女被杀,第9子虽获救,后来亦战死边陲,为国捐躯。汪华死后被尊为太阳菩萨,每年受到乡人的祭祀,祭祀活动被称为太阳会。各村祭祀的具体对象又有不同,社景祀奉的是汪华的8子“八灵王”,莲花祀奉的是9子“九相公”,社景以西数里的双溪流祀奉的是越国公汪华。祭礼活动每年1次,由1大户作东,历时3天,从农历6月21日开始,6月14日结束。《游太阳》演出时不戴面具,舞童上身赤裸,下着黑色短裤,赤脚,草履,双手持短柄(长约8寸)半月斧,舞童4人,师傅1人,乐队8人,其中京锣2人,唢呐2人,外加小锣、中扁鼓、小鼓、各1件。

民间舞蹈《扑蝶舞》

《扑蝶舞》原名《扑蝶灯》,是流行在祁门西乡彭龙村的一种民间舞蹈。最初是在元宵节闹灯时表演的,由4个姑娘,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圆纸扇,边走边拍着蝴蝶,边唱着一年10个月的花名和农事,意示欢庆新春佳节。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祁门县县级以上文保单位5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2处,市级22处,县级19处。

祁门古戏台

祁门古戏台共有11个,分别是敦典堂古戏台、会源堂古戏台、嘉会堂古戏台、大本堂古戏台、敦化堂古戏台、和顺堂古戏台、聚福堂古戏台、顺本堂古戏台、新安古戏台、叙伦堂古戏台、馀庆堂古戏台。其中馀庆堂古戏台是祁门现存古戏台中最完好的一座,位于祁门县新安镇。馀庆堂建筑面积504平方米,戏台和观戏楼占地面积136.72平方米。戏台分前后台,前台有正台及两厢,正台为表演区,两厢为乐队、锣鼓伴奏所用。戏台正立面斗拱、内外额枋、斜撑、月梁等雕刻着各种精巧的人物、戏文、花鸟等图案。天花为藻井式,看台雕刻有精致的隔扇花窗和精美的花鸟和人物故事浮雕。2006年,祁门古戏台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家大屋

洪家大屋位于祁门县祁山镇东大街敦仁里,现存四组建筑,整座建筑连为一体,为典型的徽派建筑,总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洪家大屋始建于清中期,为洪姓由择墅(洪村)迁入时所建。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六月至次年三月,清末两江总督曾国藩入驻洪家大屋,指挥湘军作战太平军。洪家大屋承泽堂前墙上存有墨笔直书题字,为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一月初七日太平军攻入祁门所留。2013年5月洪家大屋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贞一堂

贞一堂位于祁门县诸口乡渚口村内,为村中倪氏宗祠,建于明初,后两度毁于火灾,现祠建于1914年。该祠座北朝南,前中后三进,内五开间,前后天井,占地1200余平方米。门前广场两侧18对旗杆石座,大门两侧有一对黟县青抱鼓石,整座祠堂由108根大柱支撑。后有长白山天池,中有拱桥,四周栏板及石柱雕刻精美,工艺精湛。2011年经整体修缮保存现状良好。1998年5月列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祁门县拥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7项、市级12项、县级8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8名。

目连戏

目连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祁门目连戏是徽州目连戏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目连戏发展与传播的中心,被誉为“目连戏之乡”。明末祁门诸口清溪人郑之珍改编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流传广泛,影响深远。2006年徽州目连戏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0年后,祁门县恢复重建了历溪、马山、栗木、环砂四个目连戏班。2015年,祁门目连戏剧团参加香港第六届中国戏曲节。2018年8月,马山目连戏班参加“中国目连戏展演”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演出。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有“祁门功夫红茶”之称。祁门红茶创制于清光绪初年,南乡贵溪人胡元龙仿宁(江西宁州,今修水)红方法制祁门红茶获得成功。祁门红茶制茶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部分,初制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精制有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成品祁门红茶的香气,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果香,并带有蕴藏的兰花香,被誉为“祁门香”。2008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祁门傩舞

傩舞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后来傩舞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内涵丰富,包含了驱邪扶正、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祝祷丰收等内容,发展成为傩戏。祁门傩舞又称“地戏”,盛行于明清,每逢庙会、祭祀、送灶、秋醮、迎春花,均有演出。祁门傩舞的表演形式是边走边舞,沿村行傩,保持有古代傩祭的原始风貌。祁门傩舞演出一般都带有面具,造型各异、形象生动。1949年之前,祁门县南乡有二十四个“地戏班”,现在仅有芦溪村傩舞戏班传承了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2008年6月,祁门傩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村落

截至2022年,祁门县共有国家传统村落33个。

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千村百镇”示范村、省级百佳生态村、市级生态文明村,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戏台群,被誉为“徽州古戏台之乡”。坑口村境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2002年获“省级生态村”光荣称号。

特色产品

祁门县代表性特产有祁门红茶、祁术、徽菇等。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一带,茶叶的自然品质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国际市场把“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品种,被誉为”祁门香“,两次获得国际金奖,四次蝉联国家最高质量金奖。2008年6月,祁门红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祁门红茶品质超群,国外称祁门红茶这种地域性香气为“祁门香”,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

祁术

祁术为白术的一种,是名贵地道中药,因产于祁门而得名。中国浙江、江西省云南省等省均产白术,但以祁术品质最优,为白术最上品。祁术习生于海拔千米以上、多云雾、土质肥沃的山坡上,怕高温,忌积水,较耐寒。祁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80厘米。祁术断面色白质润,大者中心带有朱砂点,味先甜后苦。祁术以块茎入药,具有补气健胃、补血、壮筋等功能。祁术的经济价值很高,早在清末,在马来群岛召开的国际土特产会议上,祁术被评为优良品种。

徽菇

徽菇是徽州香菇的简称,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四大名菇之一,1990年12月全国香菇专业会议确定全国十大名菇,徽菇高居首位。徽菇以其色鲜味浓、肉厚质嫩、香气沁脾和较高的营养药用价值等特点独成品系,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仅氨基酸就多达18种,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的7种,并含有30多种酶。祁门是徽菇主要产地,到20世纪90年代初,年产量已达百吨以上。祁门香菇按品质和外观可分为花菇、厚菇和平菇,其中,由山华集团生产的“山华”牌徽菇在第3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1996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为祁门生产的香菇题名为“黄山徽菇”。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3年9月,祁门县共有3个AAAA级旅游景区和1个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

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

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集中国唯一的祁门红茶主题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车间、世界级现代化祁门红茶生产线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产业园,位于祁门县华扬工业园区。园区内有祁门红茶博物馆、祁门红茶示范工厂、祁门红茶非遗技艺制茶中心、中国茶叶奇种园四个特色景点。祁门红茶博物馆是安徽省二级专业博物馆,内设七大展厅,是一家集茶文化收藏、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及休闲等于一体的红茶文化展示中心,也是系统收藏茶文物、茶叶文献资料的专业场所和茶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祁门红茶示范工厂由祁门红茶非遗技艺中心、初制生产车间、精制生产车间和产品研发中心组成。

历溪景区

历溪景区地处牯牛降脚下南部山麓,是由一个千年古村和牯牛降山岳型风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历溪始建村于五代十国时期,已有千年历史。村民主要为王姓,据说系周代灵王的后裔。村中有着古祠、古庙、古桥、古碑、古树、古墓、古戏、古民居等许多经历过时间磨炼的景色,古树林之多为徽州罕见。村中主要景点有:合一堂、祁门御医展览馆、祁红馆、王琠墓、千年古樟树、明代古民居、观音石像、青蛙石、观音阁遗址、悬棺、舜溪古桥及峡谷中的黄龙池、麻石屋新四军根据地等等。

九龙池景区

九龙池景区位于祁门县安凌镇,距祁门县城65千米,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东侧,在赤岭乡倪村南边的一个大山谷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九龙池因有九个形态各异、深不可测的池潭而得名。景区现有飞拉达、漂流、滑道等游玩设施,可容百人住宿、饮食。2017年4月12日,安徽省水利厅公布祁门九龙池景区为第五批省级水利风景区。

对外交流

2022年8月18日,祁门县工商联(总商会)与东至县工商联(总商会)缔结友好商会。

2022年11月1日,祁门县工商联和天长市工商联在荣达电子缔结友好工商联。

2023年1月9日,祁门县举办了2023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门对话。

2023年7月,徽州区西溪南镇琶村村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休宁县源芳乡梓源村、黟县宏村镇宏村村和祁门县凫峰镇李源村举行乡村发展联盟签约仪式。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社会眼】“中国最美”!黄山这2个县要火!.黄山日报.2023-09-23

祁门概况.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2-20

魅力祁门 | 穿越北纬30°的醉美红茶之乡.祁门文旅.2023-09-22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09-27

..2023-09-23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23

祁门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4-11-06

国庆旅游指南,祁门真是个宝藏之地!.祁门文旅.2023-09-22

祁门县政府(县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指南.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2

《祁门历史文化图文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启动啦.祁门县博物馆.2023-09-22

祁门县首座高铁站亮相!.黄山市人民政府发布.2023-09-23

祁门县人民政府.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3

黄山市常住人口132.3万人!屯溪区29.9万人.澎湃新闻.2023-09-22

祁门县重点水域禁捕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5

..2023-09-25

..2023-09-22

祁门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祁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3

中共祁门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经济发展.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祁门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3

祁门风物.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2

饮食佳肴.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2

土特名产.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2

祁门县志.安徽省情网-志书库.2023-02-20

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24

《祁门历史文化图文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6

..2023-10-02

..2023-09-24

..2023-09-24

..2023-09-24

..2023-09-24

祁门县2023年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5

2022年祁门县小水电站“三个主体”责任人公示.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2-21

祁门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6

祁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祁门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6

祁门:实施生态效益补偿 森林资源质量提升明显.黄山市林业局.2023-02-21

黄山市祁门县“三加强三促进”强化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安徽省生态环境厅.2023-09-26

特大暴雨导致受灾严重 祁门县全力抗灾与保民生.安徽网.2023-02-21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24

【坚定信心开好局】胡梅元:攻坚克难 实干争先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6

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祁门先锋网.2023-09-26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县长.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6

祁门县政协召开十一届三次主席会议.政协黄山市委员会.2023-09-26

祁门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6

祁门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6

..2023-09-29

古朴典雅祁门方言.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2-22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10-13

祁门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祁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中国故事|祁门红茶香飘世界.新华网.2023-09-27

安徽祁门:“小茶叶”翘起“大产业”.中国新闻网.2023-09-27

..2023-09-27

香飘万里茶道,“徽茶”还看今朝.安徽新闻网.2023-09-27

安徽祁门:万亩油茶喜获丰收 生态种植助农致富.光明地方.2023-09-27

祁门县多举措推进林下中药材高质量发展.黄山市林业局.2023-09-27

祁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祁门县新型工业化与电子产业“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祁门县青青翠竹撑开致富之门.壹日报.2023-09-27

祁门县服装产业园搭上发展快班车.中安在线黄山频道.2023-09-27

祁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祁门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安徽祁门经济开发区概况.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黄山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介.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祁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简介.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转型升级中的祁门永泰技术学校.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2023-09-27

省、市重点项目永泰技术学校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微祁门.2023-09-27

【下属单位】祁门县博物馆.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祁门县人民医院.祁门县人民医院.2023-09-27

医院简介.祁门县人民医院.2023-09-27

祁门县代表队在黄山市第八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田径比赛中取得佳绩.黄山市教育局.2023-09-27

“红茶之都 康养祁门” 2022黄山·祁门168定向越野挑战赛开赛.黄山市体育局.2023-09-27

祁门县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9

祁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祁门县“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7

德上高速池祁段全线贯通 安徽“县城通高速”首战告捷.安徽省交通运输厅.2023-02-22

祁门南站冲刺年底建成投运!池黄高铁即将铺轨.黄山日报.2023-09-29

祁门县首座高铁站亮相!.黄山发布.2023-10-02

祁菜第一品中和汤.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葛粉圆子.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黄齑煮笋.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朱花蒸腊肉.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民间艺术.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风采独具采茶戏.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古器乐套曲十番锣鼓.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祭神傩舞《游太阳》.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民间舞蹈《扑蝶舞 》.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09-28

安徽这些地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安徽网.2023-09-28

探秘,祁门古村落里的百年古戏台|珠林村的一天.祁门文旅.2023-09-28

十大秀美之城——走!跟着文物打卡黄山!.黄山文旅.2023-09-2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28

徽州目连戏.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祁门傩舞.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村落名录.传统村落网.2023-09-28

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10-13

茶中英豪--“祁红”.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白术之最祁术.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十大名菇之首徽菇.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A级旅游景区——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09-28

网络投票开启!祥源·祁红文化产业博览园等你打CALL!!.祁门文旅.2023-10-02

没探秘过祁门,还说你来过黄山?.黄山文旅.2023-09-29

黄山百佳摄影点之——祁门.祁门文旅.2023-10-23

探幽九龙池 | 聆听清潭汇九龙的独特魅力.祁门文旅.2023-10-23

缔结友好工商联(商会) 促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至工商联.2023-10-13

祁门县政协、工商联来天长考察调研.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2023-10-13

2023“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门对话”即将开启.国际在线新闻.2023-09-28

五村联盟互利共赢谋振兴.祁门县人民政府.2023-10-03

读诗·读史·读经典 |大唐最猛诗人张志和.东营综合广播.2023-10-13

通过2007-2008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的县(市)名单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9-29

关于表彰安徽省文明城市、文明县(市、县城、城区)、文明村镇(社区)、文明单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县、区)的通报.萧县人民政府.2023-09-29

“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入围名单公布.中国发展门户网.2023-09-29

68个!安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公布.新浪安徽.2023-09-29

祁门县荣获第五届“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黄山市生态环境局.2023-09-29

祁门县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安徽新闻网.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