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鲁里山
沙鲁里山(英文:Shaluli Mountains)是横断山脉中部山脉,金沙江和雅江的分水岭。该山脉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甘孜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西部,为四川省境内最长、最宽的山脉,也是横断山脉中最为宽广的一条山脉。沙鲁里山呈南北走向,北起于雀儿山南,止于云南省境内的云南玉龙雪山,南北长约600千米,东西宽达150~200千米,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一般岭脊海拔在5500米以上,其中有不少山峰海拔达6000米,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川分布,最高峰格聂山海拔为6174.5米。
沙鲁里山由金沙江断裂和雅砻江断裂夹持而起,主体由4500~4700米的高原主夷平面和矗立其上的残山构成,间以少数断陷盆地和河谷。山脉由北向南依次为邓柯至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雀儿山、甘孜至新龙县的素龙山、新龙以南的海子山、稻城县境内的木拉山以及延伸进入云南省境内的哈巴雪山和云南玉龙雪山,因山体高大、山谷深窄,故因崩塌、滑坡等形成的重力地貌广为发育。理塘县、毛垭坝、康嘎、稻城等地带多山间盆地,为当地农耕地和主要牧场。沙鲁里山保留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有古冰斗、U型谷、冰碛垄、冰川漂砾、冰川湖分布,是四川省冰川湖群最为集中分布的区域,仅理塘县至稻城就有400多个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沙鲁里山区域气候整体为典型高原季风气候,但在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表现为典型的干旱河谷气候。沙鲁里山属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受地形、大气环流和陆-海分布的影响,这里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山脉南段是中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珍稀动物种类多,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保护动物有白唇鹿、羚牛、雪豹、盘羊、白马鸡、血雉等。
沙鲁里山地区是康巴藏族文化的核心地区,有独特宗教以及藏医文化,范围内有四川沙鲁里山国家森林公园,海子山,格聂山风景区,甘孜县稻城亚丁景区等风景名胜。
命名
“沙鲁里”一词是指“唆啰”的转音,源自于今天理塘北境一个已经消亡了300多年的土著部落——唆啰土酋,最早见于《大清一统舆图》和《大清一统志》。据《西康图经》中的沙鲁里山考记载:“番人称山峰曰“热”,或书作“日”,称山脊道为“拉”。日与拉,绵与里音近。沙鲁里山,本亦作沙鲁日山,疑即唆啰日或唆啰拉之异译也。”而在命名为沙鲁里山之前,在成书于爱新觉罗·颙琰乾隆之间的《卫藏图识》中又称沙布山。
位置境域
沙鲁里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横断山脉中部山脉,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是四川省境内最长、最宽的山系。沙鲁里山位于四川省西部,包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县、得荣县、乡城县、稻城县、理塘县、雅江县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共8个县。山脉为南北走向,经纬度范围为北纬27°30′~32°20′,东经98°30′~101°,山脉由北向南依次为邓柯至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雀儿山、甘孜至新龙县的素龙山、新龙以南的海子山、稻城县境内的木拉山以及延伸进入云南省境内的哈巴雪山和云南玉龙雪山,南北跨度500多千米,东西宽达150~200千米,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
历史成因
沙鲁里山是青藏高原板块向东北挤压的前缘地带,位于甘孜—义敦岛弧区,由金沙江断裂(或龙木错一金沙江缝合带)和雅砻江断裂夹持而起,主体是广布的由上三叠系地层构成的上新世夷平面。上新世末第四纪初,第三纪晚期形成的夷平面解体,在夷平面的一些部位出现裂谷盆地而接纳河湖相沉积,此后高原持续脉动上升,由于构造断陷作用,兼之金沙江和雅砻江一些大的支流的深入切割,形成若干断陷—河流谷地及阶地。在古近纪和新近纪时期,受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影响,沙鲁里山伴随青藏高原持续上升形成了二级夷平面。距今大约300万年左右隆升加剧,夷平面遭受切割变得破碎,形成丘谷相间,谷宽丘圆,纵横起伏的丘状高原。在昆黄运动后的50至60万年后,距今57.12万年时,山脉经过长期的抬升和侵蚀,高度达到了冰期雪线以上,发生了最早的稻城冰川作用。与此同时,金沙江与雅碧江一些大的支流切入沙鲁里山腹部,形成了最高的阶地。此后又经过间冰期的风化作用,最初形成的冰碛层和高阶地经历了脱硅富铝的强风化过程,形成红色风化壳。自稻城冰期以来,沙鲁里山至少上升1000米。
地理特征
气候
沙鲁里山系地域跨度大、面积广阔,涵盖了亚热带和温带两种气候类型,气候状况复杂多变;同时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西风急流南支组成的冬季和夏季季风环流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沙鲁里山地区多数为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但在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表现为典型的干旱河谷气候。依据四川理塘、巴塘县、稻城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的气象站数据,区域年均温9.2摄氏度,最冷月均温1.1摄氏度,最暖月均温15.7摄氏度;年均降水量695.9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487.8小时;年均空气相对湿度54.5%。
沙鲁里山脉夏季气候主要受南亚季风影响,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湿气通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河谷进入该地区,在较高海拔处以雪的形式降水。而冬季时,西风带是沙鲁里山脉的主要降水来源,但由于山脉的地形效应使得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自西向东的冬季降水急剧减少。沙鲁里山夏季季风带来的降水量约占年均降水量的80%。
沙鲁里山系地域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在平均海拔差异悬殊的区域,其垂直分布特征十分显著,由山脚至山顶往往具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地质
地质构造
沙鲁里山由金沙江断裂(或龙木错一金沙江缝合带)和雅砻江断裂夹持而起,地处松潘甘孜藏族自治州褶皱系德格乡城优地槽区,或称甘孜—义敦岛弧区,是青藏高原板块向东北挤压的前缘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从基性到酸性岩浆岩和喷出岩均有分布,其中以燕山期花岗石或花岩闪长岩类分布广泛;主要出露地层为中、上三叠系海相大理石及巨原碎屑岩层,在其西边有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的灰岩及沙板岩、片岩等。
中咱地背斜位于金沙江与德来—松麦河两断裂之间,在印支运动时,这些地层经历了强烈的褶皱和冲断,部分地区发生了地层变质作用,伴随着少量酸性岩石的侵入,在东侧山前地带,还出现了晚三叠世的磨拉石喷出岩建造。
中咱地背斜出露最古老的地层是前寒武系茶马山群,主要由深变质岩如石英岩和片岩组成,夹杂着多层变质基性火山岩,总厚度超过4900米;其上是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主要由变质碎屑岩如绢云石英片岩构成,同时还与基性到中性的喷出岩和碳酸盐岩互层,厚度约为1500米;志留系—上二叠统则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包括生物大理石、灰岩和白云岩,偶尔夹杂少量的碎屑岩和基性火山岩,总厚度达5700米;下、中三叠统下部由杂色砂板岩组成,向上逐渐转变为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厚度约为1000米。
甘孜—木里地背斜与甘孜—理塘断裂带平行,位于甘孜一理塘县断裂带的西缘,该断裂带晚古生代早期是大陆裂谷,在晚期变为大洋裂谷,到了晚三叠世则成为地壳碰撞缝合带。由于断裂带的同生活动和后期的破坏,原始地层层序受到较大破坏,早古生界、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呈规模不等的断块堆砌一起,呈现整体构造无序局部有序状态,可以分为南北两段。
南段位于理塘县的南部,古生代构造复杂,内部隆起和拗陷分异极大。在稻城南的贡岭至东义之间,水洛河以西的区域,存在着前震旦系的变质细碧角斑岩系,其上是类似灯影组的葡萄状白云岩,周围还发现有奥陶系、泥盆纪、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这些地层之间超覆现象普遍,厚度侧向变化很大。在东侧的博科和沙东地区,奥陶系的瓦厂群碎屑岩厚达9000米,丁央一带的志留统黑色硅质岩和试金石的厚度也超过800米,厚度侧向变化也很大。在东义地区,泥盆系地层主要由千枚岩、片岩和大理石组成,厚度在50~1000米之间。在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区,石炭系地层具有完整的三统,厚度约为700米,由板岩和生物灰岩互层。二叠系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在4000~8000米之间,由长石石英砂岩、千枚岩或片岩、灰岩和硅质岩组成韵律层,一些地方如博念沟,地层中夹杂着三层基性火山岩集块岩,厚度分别为600米、400米和700米。三叠系中下统的厚度变化更加明显,从1000米到10000米不等,由长石石英细砂岩、粉砂质板岩和大理石组成韵律层。晚三叠世的曲嘎寺组和图姆沟组以石灰岩为主,与数量不等的碎屑岩互层,有时有基性火山喷出岩时多时少或时无,厚度超过9000米。
北段位于理塘县的北部至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由于甘孜—理塘断裂带的冲断作用,古生界的片段出现在甘孜玉龙地区,志留系地层上不见顶下不见底,下部主要是大理岩并与千枚岩互层,厚度超过770米,上部是石英片岩和变质基性火山岩,厚度超过390米。石炭二叠系地层主要是生物灰岩和角砾灰岩,厚度超过200米。该带主要建造时期为晚三叠世,其中曲嘎寺组和图姆沟组的千枚岩、大理石和基性至中性火山岩的厚度与邻区基本一致,而上部的拉纳山组和喇嘛垭组的碎屑岩厚度偏小,颗粒偏粗。喇嘛垭组上覆层称为英珠娘阿组,该组下部的135米内有三层砾岩,砾石成分以脉石英为主,燧石次之,砾石的圆度良好,说明这些砾石来自远方,这种现象在该区域独有,表明在该时期曾经发生过隆起事件。
义敦地向斜的地质演化经历了不同阶段,晚三叠世早期是浅海岛弧环境,中晚期则是冒地槽阶段,属于弧地体内滨海陆相盆相。在印支运动时期,沙鲁里山的优地槽褶皱回返,并伴随强烈的冲断,形成了叠瓦式构造,同时在其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雀儿山和达登纳花岗石带,而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在这里形成了格聂—哈嘎拉花岗岩带。
义敦地向斜的岩层堆积厚度巨大,最古老的地层为下古生界地层,主要是由台地相的碳酸盐岩组成,厚度超过1300米。晚二叠世代表大陆裂谷相,以产海相的玄武岩为特色,厚度达到2500米。下中三叠统是斜坡—深海相的复理石,厚度接近12000米。晚三叠世是典型的优地槽建造,堆积厚度巨大,达到10100~12700米,被统称为“义敦群”。
曲嘎寺组和图姆沟组,这个区域古地形复杂,有过中心式的火山喷发,地层中含有海生物化石,岩石类型多样,由浅变质砂砾岩、粉砂岩、页岩、大理石和基性至中酸性火山岩组成。这些岩石在岩相和厚度上变化比较大,砂砾岩多分布在东西两侧地向斜边缘,而灰岩和火山岩互相夹杂,彼此消长。曲嘎寺组和图姆沟组的火山岩自上而下是基性—中性—酸性的不可逆系列,分布不均,在昌台地区最为集中,占地层的比例最大,岩石种类也最多,总厚度超过6000米。纳拉山组在曲嘎寺组与图姆沟组上,是海陆交替相,以黑色板岩为主,夹杂砂岩,含有海相瓣鳃纲和植物化石,厚度有2000米。喇嘛垭组则是陆相沉积,与下伏图姆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由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炭质板岩组成,局部含有煤,生长有碧鸡植物群,厚度为5100米。
岩石矿物
沙鲁里山脉矿产丰富,有铜、铅、锌、锡、银、金、铁、铬等,还有大、中型褐煤矿、泥炭等矿产。其中金沙江断裂带与甘孜藏族自治州一理塘断裂带之间的沙鲁里山构造岩浆岩带是川西地区寻找斑岩铜矿和块状硫化物矿的最有利地段;甘孜-理塘县蛇绿混杂岩与金、铜成矿带相伴;雀儿山一格聂构造岩浆岩带分布银、锡、铅、锌矿产,也具有一定的找前景。
地形地貌
沙鲁里山主体由4500~4700米的高原主夷平面和矗立其上的残山构成,间以少数断陷盆地和河谷。沙鲁里山脉平均海拔4000米,一般岭脊海拔在5500米以上,其中有不少山峰海拔达6000米,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川分布,最高峰格聂山海拔为6174.5米。以夷平面及其上的蚀余山为依托,沙鲁里山北部的雀儿山与中南部的稻城县等地经历了多次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冰川地貌。
冰川遗迹
沙鲁里山曾发育第四纪海洋性冰川,大陆冰盖与山岳冰川都有代表,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第四纪冰川作用规模较大、冰期间冰期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留下了丰富的古冰川作用遗迹,这里的季风显著影响了沙鲁里山脉的冰川形成。沙鲁里山与四川盆地等地的第四纪冰川整体反映出地壳一直在不断的抬升,气候不断的变暖,冰川不断向高山退缩的现象。
海子山夷平面上的稻城古冰帽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保存极佳,根据冰川地貌之间相互关系,第四纪冰川遗迹可划分三期。其中,第一期为海子山冰期,在巴塘海子山,海子山冰期的冰碛层分布于山顶面及沟谷之间的分水岭平台上,不考虑沟谷流水的侵蚀的情况下是非常完整的冰台地。而在稻城海子山,该冰期的冰碛平台或冰蚀夷平面完整度更高。两者冰碛台地完全一致,冰碛平台的冰碛物也类似,均为棕黄色泥砾。其上覆盖间冰期沉积的含松、栎、蓼、三沟粉和水龙骨属孢粉的棕黄色、红色黏土层。
第二期为龙古冰期,是典型的山谷冰川。它切割第一期冰碛台地,形成冰川U型谷,并且侧碛堤、前碛堤、融碛冈垄极发育。在巴塘海子山,龙古冰期较第一期冰碛台地低100~200米,冰碛物为浅黄色泥砂与冰漂砾。其上覆盖间冰期沉积的含松、冰杉、水龙骨属孢粉的褐黄色黏土层。在稻城县海子山,龙古冰期冰川的U型谷极为宽敞。冰川下切能力极低,它改造了第一期冰碛台地的冰碛物,形成宽大的侧碛和终碛堤,内侧常出现大型冰川堰塞湖。
第三期为措泥巴冰期,是典型的山谷冰川。该冰期冰川U型谷窄而长,具有比较强的下切能力,其切割第二期冰碛,形成新的内叠式冰川侧碛堤。该期侧碛堤较第二期侧碛堤低200~300米。U型谷内有多道前碛堤、垄及融积岗、冢,内侧发育有湖泊。在U型谷上游4900~5000米高程上排列着古冰斗。终碛堤顶部有不厚的黏土层,含蓼、栎、铁杉、杜鹃科孢粉,代表短暂的间冰期。
在措普湖至吉日伽尼伽山间,保存着第四纪—现代冰川遗迹的良好剖面,可划分三期。第一期为海子山冰期,在章德盆地北缘残留有宽2~3千米的冰碛台地,其高程为4300~4600米,冰碛物为不具分选性的浅黄、黄白色粉砂、泥和花岗石漂砾。
第二期为措普冰期,是山谷冰川。它切割海子山冰期的冰碛台地,形成宽敞的U型谷,谷的两侧有宽大的侧碛堤及新月形的前碛堤,内侧常形成湖泊,冰碛物为泥砂和冰川漂砾,无分选性。冰川漂砾零散分布在高程4120~4640米的地带,呈棱角—次棱角状,多为花岗岩,块度大小不一,有些特别巨大,长宽高可达10米、8米、5米。
第三期为哲措冰期,其冰碛物见于高程4600~4800米的冰川U型谷内,但由于流水切割冲蚀,保存状态并不好;有侧碛垄,前碛堤,融碛丘、垄、岗等,但规模不大,岩性为冰川泥砾,内侧常见小型湖泊,如哲措湖。
格聂神山地区雪峰林立,海拔高于5500米的雪峰50余座,主峰格聂神山6174.5米,为四川省第三高峰。该区终年不化的粒雪面积共有76.2平方千米,发育现代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遗迹可划分三期。其中,第一期为乃干多冰期,其特征是大面积的冰碛物,形成“冰碛平原”,岩性为浅黄色、黄白色细粉砂、泥及花岗石漂砾,不具分选性,花岗岩漂砾球形风化明显,表面呈疏松砂状,长石已高岭土化,海拔3720米以上。
第二期为冷达冰期,是山谷冰川。其在U型谷内形成的侧碛堤与终碛堤多被后期的冰碛物覆盖,比如在格猜钦多一带,本期的终碛垄呈北西—南东向,被后期的格猜钦多期终碛垄呈东西向覆盖;有些被流水切割改造,仅保留了相互平行的那部分;高程的下限,在南达、格则为3760米,在热梯为4120米。
第三期为格猜钦多冰期,是山谷冰川。其终碛堤、垄呈马蹄型,高出谷底50~100米,河流通常出现急流瀑布,内侧形成平地、沼泽、湖泊。U型谷内冰碛丘陵、侧碛垄也很发育。冰碛物为褐黄色黏土、浅黄色细砂、粉砂及花岗石漂砾,不具分选性。其分布高程下限,在格猜钦多为3840米,在笑基隆巴为4200米,在岛沟为4120米,在格姆若巴为4160米,在谢果同为3800米。
雀儿山有海拔5500米以上的高峰16座,最高峰6168米,为四川省第四高峰。第四纪冰川遗迹可划分三期。第一期为加拉寺冰期,见于马尼干戈镇—石渠公路南侧,是零散分布的冰碛平台,遭受侵蚀而丘陵化,出露最低海拔为3900米。这里的冰碛平台年代比紧邻的第四级阶地还老,是由雀儿山地区最早的一次冰期形成的。此处的冰碛物由泥与冰碛砾组成,冰碛砾由花岗石类及部分砂岩组成,砾径可达1米。
第二期为朝曲冰期,为山谷冰川。冰碛物在马尼干戈之朝曲中上游U型谷内的新路海一带及两侧树枝状分支的U型谷内,侧碛泥砾分布处海拔3850~4500米,高出现代河床150~200米。U型谷切穿了加拉寺冰期的冰碛物,显然该冰期晚于加拉寺冰期。
第三期是新路海冰期,新路海是一个冰蚀湖,在它的北口半环状的终碛横切朝曲冰期的U型谷和侧碛,其分布高度比朝曲冰期的冰碛低150~200米,在公路第一道班附近海拔3900米,展布于朝曲河谷底部。海拔4500~4800米左右的冰斗、冰蚀湖等都可能是这个冰期的产物。
乡城—德荣地区的高山地带,第四纪冰川剥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极发育,这里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可划分三期。第一期的次央休冰期在硕衣河等形成6级以上冰成台地,宽数千米至数十千米,高出河床700米以上,发育泥砾层,有具有冰川擦痕的漂砾,其中花岗石漂砾球状风化后形成粗砂;第二期是日朗拥措冰期,在硕曲等形成4~5级冰成阶地,发育泥砾层,有具有冰川擦痕的漂砾,其中花岗岩漂砾呈球状风化;第三期是洪措冰期,在硕曲等形成2~3级冰成阶地,发育泥砾层,有具有冰川擦痕的漂砾,漂砾大小混杂,没有定向的排列。
水文
河流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干流河,位于沙鲁里山脉东侧,在沙鲁里山范围内的主要支流有许曲、松麦曲,昌曲等。金沙江长3481千米,流域面积50.2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4750立方米每秒。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全流域年均径流量408.7亿立方米。
雅砻江是中国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最大支流,位于沙鲁里山脉西侧,又称若水、打冲江、小金沙江。其在沙鲁里山范围内的主要支流有玉曲、鲜水河、理塘河等。雅砻江长1571千米,流域面积12.8万平方千米,河口平均流量1810立方米每秒,多年年均径流量570亿立方米。
许曲发源于沙鲁里山的西支余脉的克日则洼山,即于巴塘县,河源区高程4675米。又称硕衣河、硕曲、山硕河、希曲,河源区高程4675米,是中国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该河流全长约300千米,流域面积约12225平方千米,涵盖四川巴塘县、理塘县、稻城县、得荣县以及云南香格里拉市;多年平均流量约为148立方米每秒,年径流总量约47亿立方米。
理塘河位于沙鲁里山南端的东侧,发源地在甘孜县巴塘县德达乡牧业村,又称无量河、小金川、木里河、勒曲,河源区高程4935米,在盐源县洼里镇庄房村汇入雅砻河,是中国长江水系雅砻江下游右岸一级支流。该河全长约517千米,流域面积1904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约48立方米每秒,年径流总量约15亿立方米,年降水深704毫米。
冰川
沙鲁里山海拔5200米以上则有冰川分布,南部雪线5400~5500米、北部雪线5200~5300米。受暖湿的西南季风环流与东南季风环流的共同作用,该区发育有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灵敏的现代季风温冰川。
巴塘县海子山与稻城县海子山一带的现代冰川分布在海拔5200米以上的山岭,发育角峰、鳍脊、冰斗等冰蚀地貌,冰舌最低海拔5100米,多为冰斗冰川和悬谷冰川,冰舌两侧和前缘冰碛物,为全新世小冰期产物。
理塘县格聂神山地区冰斗冰川数量最多,悬谷冰川次之。较好的山谷冰川有两条,一为中钠沟山谷冰川,长4千米,冰舌可下到海拔4820米;二为哈日冰川,长2.3千米,冰舌前端海拔4920米。由于冰川退缩,遗留较多冰碛物。
德格县雀儿山有终年不化的粒雪区,面积约80平方千米,主山脊两侧发育众多现代冰川,为冰斗冰川与山谷冰川类型,冰斗冰川多在冰峰之下,常被冰雪覆盖。该地区共有冰川113条 ,总面积为103. 9平方千米, 主要分布在海拔4700~6000米范围内,其中大部分冰川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其中,查音达、新路海西南沟及帛杂库三条山谷冰川规模较大,形态典型。
冰湖
沙鲁里山是四川冰川湖群最为集中的地方,冰湖或冰川湖指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以现代冰川融水或大气降雨作为主要补给源,广泛分布于世界高海拔或高纬度山区,截至2020年末,沙鲁里山脉有5161个大于60平方米的冰湖。
沙鲁里山丘状高原区分布着成群的小湖泊或积水凹地,当地称之为“海子”,海子的形成与岩性坚硬、古冰川作用及寒冻风化强烈相关。海子主要集中于理塘县与新龙县之间的高原面上。据十万分一地形图统计,理塘与稻城之间高原面有海子400多个,理塘县与新龙县之间高原面有海子200多个,平均每四平方千米面积上就有一个“海子”,大的海子面积可达五平方千米,小的仅十余平方米。海子之间常见高50~200米的垄岗状岩石碎屑堆积,当地称为“流石滩”。
生物多样性
大型真菌
沙鲁里山脉中大型真菌数量丰富。在2019至2020年的科考中共鉴定出766个物种,隶属于2门8纲22目72科177属,沙鲁里山脉的大型真菌以营养方式划分以外生菌根真菌为主,其次是腐生真菌,此外还有8.3%的营养模式未知的物种。物种组成以担子菌门的真菌为主,主要为钉菇目、牛肝菌目、红菇目以及蘑菇目。
植物
沙鲁里山属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受地形、大气环流和陆-海分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气候类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多种类型。植被生态系统类型可从下至上分为干旱河谷灌丛、低山湿润森林、亚高山湿润森林、亚高山湿润森林、亚高山干旱灌丛和高山湿润冻原。
沙鲁里山有野生种子植物156科941属4872种,其中裸子植物有4科13属53种,被子植物门有152科928属4819种,包括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极危和濒危植物77种、极小种群植物4种。植被垂直地带性特征明显,低海拔区域以干旱河谷灌丛植被种类为主,中海拔区域分布有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暗针叶林。沙鲁里山分布有川西云杉、丽江云杉、长苞冷杉属、鳞皮冷杉、黄果冷杉及高山松、落叶松等针叶林,以及多种高山栎及桦木。
沙鲁里山系地区植物物种种类较为丰富,共有35科80属131种,其中苔类7科10属22种,藓类28科70属109种。沙鲁里山系地区苔藓植物地理分布类型有11个,主要成分为北温带分布(40.46%)、中国特有分布(17.56%)、东亚分布(14.50%)和世界分布(10.69%)。该范围内苔藓植物北温带区系特征较为明显,地理分布的类型呈现交汇互融的状态。
动物
四川沙鲁里山系南段地处横断山区,是中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沙鲁里山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四川珍贵动物白唇鹿的分布中心,并有羚牛、盘羊、雪豹、白马鸡、血雉等高原稀有动物。沙鲁里山系南段区域分布有鸟类20目68科46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92种,中国特有鸟类28种。
自然保护区
沙鲁里山系南段是中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有四川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
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5年建立,横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稻城两县,面积4591.61平方千米。保护区平均海拔4300~4700米,是面积巨大的冰川堆积地貌区域,覆盖了“稻城县古冰帽”的最重要部分以及更高处的雪山冰川和河谷附近的原始森林。海子山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地之一,区内有440个大小湖泊,除了湖泊和河流,水更多保存在1400平方千米的高寒沼泽湿地中,蓄水总量超过40亿立方米。
保护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植被类型较多,复杂多变的气候、高差悬殊的地势,给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保护区珍稀保护动物比例非常高,已知有脊椎动物296种,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唇鹿、豹、雪豹、林麝、马麝、黑颈鹤等13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有20种;鸟类有22种。保护区内两栖动物有2目4科6属8种,爬行纲有1目46属6种,其中中国特有种有12种。
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建立,位于稻城县,面积约1457.5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横断山脉特有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及雪山景观。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中国横断山区最独特的雪山景观和与之相适应的森林生态系统、高山湖泊、冰川宽谷、高原曲流、峡谷、草甸等。保护区具有完整、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及丰富的植被类型和生物种类。其生物区系之复杂,种类之多样,特有种属之丰富,在横断山区甚至青藏高原都极为罕见。
区内森林保持着原始状态,森林面积达560平方千米,有维管植物1126种、脊椎动物291种。稻城县亚丁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受国家保护的有20种。主要以高山动物、森林动物为主,南北动物种类混杂明显,尤以兽类为突出。属南方动物系区的有小熊猫属、豹猫、林麝、白臀、牛羚等,属北方动物区系的种类有狼、猞猁、岩羊、藏鼠兔等。鸟类中属国家保护动物有藏马鸡、红腹锦鸡、藏雪鸡、环颈雉、血雉等。
自然灾害
沙鲁里山地区因山体高大、山谷深窄,故崩塌、滑坡等重力地貌广为发育。雪崩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格聂山、日拱山等地,多位于夷平面以上。极高易发区平均海拔约4939米,高易发区平均海拔约4859米。雪崩对现G318国道(川藏公路)、G215国道影响较小,但一些越岭路段是雪崩高易发区。
主要山脉
横卧于四川西部高原的沙鲁里山脉,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分布密集,其主要山脉有雀儿山、海子山等。
雀儿山
雀儿山位于沙鲁里山西北段,位于德格县境内,走向北西,延伸百余千米,许多山峰超过5500米。在新路海之南有三座高峰超过6000米,分别为主峰绒麦俄扎、多普俄扎、马尔岗木山。雀儿山原是古夷平面上的残余山,后随青藏高原上升,而成为耸峙于高原面上的巨大山体,主要由中生代中酸性花岗石侵入体构成,山体在隆升过程中经流水作用和冰川作用雕塑,形成石峰嶙峋的锯齿状山脊,南坡异常壁陡,基岩裸露,北坡终年积雪,难以攀登。雀儿山是中国冰川较为发达的山地,雀儿山现代雪线高度为海拔5100~5200米,是中国雪害严重地区之一,许多山峰超过雪线,因而形成了以冰斗冰川为主的小型冰川。冰川达到的最低位置为4080米,冰川总面积约80平方千米,大小冰川共三十余条。雀儿山地区谷坡陡峻,坡面物质移动剧烈,以岩块崩塌及岩屑泻流为主。这座山脉是甘孜通往西藏自治区的必经之地,茶马古道在此经过,现在的川藏公路北线(317国道)经过雀儿山才能进藏。
海子山
海子山位于沙鲁里山脉中南部,甘孜县理塘与稻城两县,其南北跨度93千米,东西宽47千米,面积达3287平方千米。其主峰夏塞峰位于理塘县东北部,海拔5833米。据统计,稻城海子山散落着大小高山湖泊达1145个。海子山起伏于4500~4700米,末次冰期冰帽面积达3200平方千米,南侧边缘以冰岛型槽谷过渡于稻城河谷低地,冰碛末端基本上分布在海拔3750~3800米的高度上。海子山有着青藏高原最大古冰川遗迹“稻城古冰帽”。
人类活动
沙鲁里山系地区包括巴塘县、得荣县、乡城县、稻城县县、理塘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和雅江县等区县。其中巴塘县、得荣县、乡城县、稻城县、理塘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和雅江县7县民族主要以藏族为主,是康巴藏区藏族文化的核心地区。
根据2023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州统计年鉴数据,沙鲁里山系地区所属区县2022年度GDP在10亿到30亿之间,且第三产业GDP占比大,多数区县第三产业GDP占比超过50%。其中理塘县2022年度GDP约为25.07亿,第三产业GDP占比为52.27%;稻城县2022年度GDP约为14.28亿,第三产业GDP占比为74.51%。
环境保护
沙鲁里山自然植被资源丰富,人为干扰强度低,环境胁迫强度较低。
2010年之后,沙鲁里山加入西南山地红外相机监测网络,为保护地及区域性生物多样性编目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
2016年,四川省划定沙鲁里山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2021年,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调整评估,沙鲁里山归类为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区。
2021年,将沙鲁里山划分为川西高山深谷中度侵蚀防治区,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域分区分类协同治理。
风景名胜
四川沙鲁里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沙鲁里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17年建立,位于白玉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山原地带、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与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新龙、理塘县、甘孜、德格等六县接壤,园区总面积534624.18公顷。
沙鲁里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孜州的白玉县境内,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591459.30公顷,其中天然林234104.32公顷,占园区森林面积的95.5%。在海拔2600~4500米的峰岭沟谷地区,随处可见规模宏大的天然阔叶林、原始针叶林,曾获得“中国最美森林”称号。
海子山风景区
海子山位于沙鲁里山脉中南部,位于甘孜县理塘与稻城两县之间。海子山以更新世青藏高原最大的“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冰川退缩留给人类的古冰川遗迹,方圆3200多平方千米,角峰、古冰斗、U形槽谷、冰蚀洼地、冰斗湖等冰蚀地貌类型丰富、形态完整,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在海拔3600~5020米的丘状高原上,燕山期花岗石巨石琳琅满目,1145个高山冰碛湖星罗棋布,其密度为中国之最。
海子山的独特景观是数以亿计的大大小小花岗石冰川漂砾构成的石海。无边的嶙峋怪石覆盖了这片高原荒野,石海中有着巨大的角峰、堆积石山、U形槽谷、蛇形丘、冰川基碛,目光所及的乱石原野上没有树木,只有野草挣扎生长于石块的缝隙之中。石海中有许多冰蚀洼地、冰斗等冰蚀地貌,这些冰蚀岩盆形成众多形态各异的洼地当地人称之为“海子”,海子山的名称由此而来。
格聂山风景区
格聂山风景区位于甘孜县理塘县西南部,与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相邻,幅员面积4676平方千米,是集雪山冰川、河流湖泊、草原森林,湿地温泉等地质地貌和诸多文化遗存为一体的综合景观区。
格聂山是沙鲁里山的最高峰,最高海拔6174.5米,它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热柯乡,距离县城约70千米,位于沙鲁里山脉的中部。格聂山又名岗波贡嘎,藏语意为“居士”,深藏在沙鲁里山系的中段,海拔6174.5米,为四川第三高峰。在藏民的传说中,格聂是一位穿白袍的战神的化身,因此格聂被尊为神山,成为康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白教)的发祥地。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亚丁景区
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亚丁景区(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位于稻城县南部,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457.5平方千米,风景名胜区面积1072.3平方千米,位于沙鲁里山山脉南段,南部与香格里拉市毗邻,东南连泸沽湖和丽江市。亚丁景区藏语名为“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为“三座护法大雪山山脉之圣地”。雪山有“亚丁三神山”之称包括仙乃日、夏诺多吉、央迈勇等雪峰,呈“品”字形排列,其中最高峰为仙乃日雪山,海拔6032米。亚丁景区以念青贡嘎日松贡布雪山为中心,分布着面积26.73平方千米的悬冰川。
区内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达10余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30余座,高山古冰川湖泊62个,是集现代冰川,第四纪古冰川,古冰川湖泊,原始森林,高原高山,河流湿地还有高山峡谷,以及地热温泉等诸多地质地貌为一体的综合景观区。稻城亚丁景区于1997年申报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2001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1月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相关文化
康巴藏族文化
康巴藏族是川西高原特有的民族,属于藏族,但服饰、风俗、习惯等地方都有别于西藏自治区地区的藏族,有四川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民族风情。康巴藏族的服饰特别雍容华贵,无论男女,从头到脚都有不同色彩、不同形状以及不同图案的装饰品,这些装饰品一般由金、银、铜、玛瑙、翡翠、珊瑚、松耳石等制作而成。康巴藏族的饮食以稞麦为主,比如杷等,其次就是牛羊肉、酥油等。藏族男女双方订婚前,一般都得请活佛占卜打卦看双方是否合属相,才能决定双方的婚姻,订婚后,互赠财礼和哈达,到了迎亲时,会举行传统婚礼仪式,场面非常热闹。康巴藏族中人死后采取何种丧葬形式主要是根据死者生前的经济状况和地位。一般地位比较高和经济比较好的人选择天葬,而天折或者死因不明的人采用水葬。
宗教信仰
沙鲁里地区除了藏族人民信奉的五大传统宗教(苯波教和藏传佛教的四大宗派)还普遍存在着所谓的“无名宗教”。这种民间宗教主要在农村地区实行,类似于一种更原始的苯教。他是一种萨满教信仰体系,通过祭拜动物、鬼魂和祖先、忌讳遵守等一系列方法,以安抚各种山神、司命帝君和祖先神。
藏医
沙鲁里山系是康巴藏族文化的核心地区,该地区的民族医药以南派藏医药为特色,各县均开办中藏医院或藏医院。藏医的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是“问、望、切”三诊,“问”:问其饮食、病因、症状;“望”:以观察舌、尿为主,其次观察眼睛、面部表情和皮肤颜色;“切”是以切脉诊断其内脏之病。配制藏药成方、艾灸、藏药浴和烙疗是当地藏医的常用治疗手段。
参考资料
沙鲁里山,横断山的中央山脉.百家号.2024-03-13
“蜀山之王”有多高?四川9座山峰最新高度公布.光明网.2024-03-05
沙鲁里山.《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2024-02-15
剪子弯山和卡子拉山垭口.中国国家地理.2024-03-03
天府自然历丨横断山脉上的“最美森林”(2022年8月3日) - 川观新闻.川观新闻 .2024-03-03
Traditional beliefs, culture, and local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 ethnographic study in the Shaluli Mountains Region, Sichuan Province, China.ScienceDirect.2024-03-03
《四川沙鲁里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1-2030》公示.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2024-02-28
格聂山风景区.四川省中国旅行社.2024-03-22
稻城亚丁.稻城亚丁旅游网.2024-03-13
沙鲁里 大横断的秘境.中国国家地理.2024-02-17
青藏高原东北缘P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微信公众平台.2024-04-15
金沙江.西藏在线.2024-03-21
金沙江.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1
许曲.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0
理塘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0
青藏高原沙鲁里山系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分布格局.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批复.福建林业局.2024-04-13
生态自然.稻城亚丁景区官方网站.2024-03-22
全国湿地展播|四川:千河之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024-03-13
关于调整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通知.生态环境部.2024-03-29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2024-03-22
横卧于四川西部高原的沙鲁里山系--雀儿山.搜狐体育.2024-02-26
雀儿山.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9
川藏关隘雀儿山.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3-03
2023年甘孜州统计年鉴.甘孜州统计局.2024-03-26
四川划定13个生态保护红线区块 涉及21市州.四川省人民政府.2024-03-09
分区分类协同治理 我省划分5个水土流失防治区域.四川省人民政府.2024-02-2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准予四川沙鲁里山国家森林公园改变经营范围的行政许可决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3-03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提示:.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