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Xigazec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西藏西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1753公里,总面积17.924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下辖17个县、1个区,常住人口79.95万人。

桑珠孜区处于喜玛拉雅山脉中段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形复杂多样,基本上由高山、宽谷和湖盆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境内拥有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多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全市主要有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干旱气候、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三种区域气候。13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将日喀则分为6个万户。20世纪初,西藏噶厦政府把日喀则提升为“基宗”。和平解放后,1951年,分别成立桑珠孜区、江孜临时工委;1960年,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专员公署;1964年,合并为日喀则专员公署;1978年,改称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日喀则撤地设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

2024年日喀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4.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78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136.58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251.94亿元,增长4.3%。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0%、32.5%、51.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4元。2014年日喀则火车站已开通。2024年,第一所高等院校桑珠孜区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

作为后藏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1986年,日喀则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日喀则市内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点,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玛拉峰大本营,世界最高的“悬湖”—长芝冰川湖,有扎什伦布寺、江孜抗英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12个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69个点。

名称由来

日喀则史称“藏”,在远古时期,就有藏族先民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古时,日喀则叫“年曲卖”或“年麦”,是一个偏僻荒凉之处。后来,逐步有人类居住,人口也不断增加,有一些佛教高僧到此传教。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了统一的吐蕃政权后,为了加强其奴隶主统治,按照地理自然分布状况,把所辖中部地域分为“卫、藏”两大部分,以桑珠孜区为中心,把东西部地区分为“耶如”(今年楚河一带)和“如拉”(今雅鲁藏布江上游沿岸);以岗巴拉山为界,西至冈底斯山脉(现阿里一部分)。因日喀则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藏”地带,于是早期日喀则也叫“藏”。

公元1620年,嘎玛丹迥旺波率领大军进攻卫地(今拉萨市山南市),推翻了帕木竹巴政权,建立了第巴“藏巴汗”地方政权。把桑珠孜区叫作“谿卡·桑珠孜”,意为“最好的庄园”。从此,“谿卡·桑珠孜”简称为谿卡孜,汉语音译为桑珠孜区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很早以前,日喀则名叫“夏木雄加莫”,藏语意为座落在夏曲河上的不长草木之地。当时,虽说日喀则已有人居住,但仍然是荒凉偏僻之所,野蒿遍地,荆棘丛生。

苏毗时期

早在1300多年前,日喀则是苏毗“女儿国”的两个首都之一。苏毗是古羌人的一支,“其俗贵妇人,轻丈夫”,以两女王共同执政,大女王驻年卡宁波,即今日日喀则一带;小女王驻儒那堡寨,即今拉萨河源头一带,今日的拉萨城区在当时只是两个女王属民的放牧之地。“女王居九层之楼,侍女数百人,五日一听朝”,“女王之夫,号日金聚,不知政事。”后来大女王的属地被小女王所吞并,小女王又被松赞干布之父朗日伦赞所征服,年卡宁波遂并入吐蕃王朝。

吐蕃时期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征服各部落建立了统一的吐蕃政权后,为了加强其奴隶主统治,按照地理自然分布状况,把所辖中部地域分为“卫、藏”两大部分,以日喀则为中心,把东西部地区分为“耶如”(今年楚河一带)和“如拉”(今雅鲁藏布江上游沿岸);以岗巴拉山为界,西至冈底斯山脉(现阿里一部分)。因日喀则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藏”地带,于是早期日喀则也叫“藏”。吐蕃王朝后裔晋翟曾治理过这片土地,并在今甲措雄乡聪堆一带建立商市,号称吐蕃十大商市之一,以后日喀则市逐渐发展成为后藏文化的兴盛地。吐蕃王朝崩溃后,这里佛教复兴,众多佛教大师、弟子云集于此,广建寺庙、传播佛法,成为藏传佛教重要的兴盛地。

13世纪-20世纪早期

公元13世纪中叶,萨迦王朝完成西藏自治区统一大业,设立13万户时,元朝政府对西藏的户数、人口作过一次登记,那时桑珠孜区只有18户人家,归属夏鲁万户长管辖。

14世纪初,大司徒强曲坚赞战胜萨迦王朝,建立帕竹王朝后,得到元、明王室的庇护,把萨迦王朝设立的13个万户改为13个宗谿,把年楚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夏鲁迁到日喀则。15世纪中叶,宗喀巴弟子根敦朱巴根敦珠巴在尼玛山下主持兴建了扎什伦布寺,并逐步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制度,取代了原来单一的政治统治制度。为世代克珠杰·格勒巴桑布的驻锡地。

公元1620年,嘎玛丹迥旺波率领大军进攻卫地(今拉萨市山南市),推翻了帕木竹巴政权,建立了第巴“藏巴汗”地方政权。把桑珠孜区叫作“谿卡·桑珠孜”,意为“最好的庄园”。从此,“谿卡·桑珠孜”简称为谿卡孜,汉语音译为日喀则。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3月图鲁拜呼的军队攻破坚守10月之久的桑珠孜城堡,藏巴第悉的政权灭亡。固始汗成为了继第巴“藏巴汗”政权后统治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汗王。他将阿旺罗桑嘉措达赖喇嘛迎请到后藏日喀则,举行了隆重的献礼仪式,把卫藏十三万户和城堡里的大量金银财宝都献给了五世达赖喇嘛。同时,为消除第巴“藏巴汗”复辟妄想,把嘎玛丹迥旺波投人拉萨河而处死。

1914年,即藏历第15绕迥(藏历纪年的称呼,每60年算一个绕迥木虎年,噶厦政府在日喀则增设了后藏总管宗(也称基宗),总管16宗,班禅所辖宗溪全包括在内,这样激起曲吉尼玛的不满,引发了逃往中国内地的事件,直到九世班禅去世,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十世班禅才得以回到日喀则。西藏和平解放前,日喀则一直为宗。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分别成立桑珠孜区、江孜临时工委。1956年成立基巧办事处。1959年5月,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专区,宗改为县。1960年,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专员公署。1964年,合并为日喀则专员公署。1970年,日喀则专区改为日喀则地区。1972年6月8日经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经两年多的基本建设,于1974年10月14日将萨嘎县县城正式迁至加加地方(现在的县城驻地)。1978年,改称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1986年12月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日喀则撤地设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2014年12月1日,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正式挂牌成立。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日喀则市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北纬27°13′~31°49′,东经80°01′~90°20′。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西衔阿里,北靠那曲,东临拉萨、山南市。全市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长约220公里,国土面积17.924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4.2%,边境线长1753公里。

地质

日喀则地区由南向北跨越了喜马拉雅地体、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拉萨地体3大构造单元。特提斯喜马拉雅为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发育地层主要有前寒武纪—古生代沉积岩变质岩二叠纪白垩纪大陆边缘序列,是全球显生宙沉积最为连续完整的地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发育不同性质与类型的蛇绿岩套和混杂岩为特征,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残余,也是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界限。冈底斯岩浆弧位于拉萨市地体最南缘,东西延伸约2500km,其与美洲西缘的安第斯山脉岩浆弧类似,为活动大陆比爱边缘岩浆弧,是由花岗石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长闪长岩组成的大型复式岩基,记录了新特提斯洋及印度大陆向北俯冲至欧亚大陆之下不同时期的岩浆作用

地形地貌

日喀则大体处于喜马拉雅山脉系中段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南北地势较高,其间为藏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全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基本上由高山、宽谷和湖盆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横亘全境南部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山系,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在桑珠孜区境内的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8516米)、马卡鲁峰(8463米)、卓奥友峰(8201米)、希夏邦马峰(8012米)。其中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86米,其中希夏邦马峰是唯一一座全部位于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还有7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

藏南谷地上段的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流域的河谷平原,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产粮区,人烟稠密,主要由拉孜-仁布宽谷和江孜-日喀则平原组成。另有喜玛拉雅山脉北侧、藏南高原上的朋曲河谷平原以及其一些零星的河谷平原。这些谷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气候宜人,水源较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宜于农作物生长,是全地区主要的富庶的农业区。

“五条沟”的形成

喜马拉雅山脉的强烈隆起影响,南坡高差极大,河床的纵坡降骤然增大,再加上印度洋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降水较多,受地势影响,山地间的河流顺着坡面快速强烈下切,又加强了流水的下蚀、溯源侵蚀等侵蚀作用搬运作用,而喜马拉雅山仍在上升,再加上物理风化作用,不仅形成了深且窄的嶂谷和V型峡谷地貌,还极易形成瀑布和跌水。因此形成了著名的亚东沟、陈塘沟、嘎玛沟、樟木沟、吉隆沟,俗称喜马拉雅“五条沟”。

气候

日喀则地区大致有3种区域性气候。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地区,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的少部分地区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干旱气候;喜玛拉雅山主脊线以南地区属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为:空气稀薄,气压低,空气含氧量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间达3300小时。高原紫外线强烈。气温偏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西部亚寒带地区为0℃,东部温带地区为6.5℃,年平均日温差西北部为16℃,东部为14℃。干湿季分明。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干旱多风,低温少雨雪,降水量不到全年降水的10%,为干(旱)季或风季。五至九月为雨季,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的90%以上。多夜雨,多雷暴,多冰雹,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70%~80%以上。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东部较多,在200—430毫米之间,西北部偏少,少于200毫米。东部降水比西部早,降水年际波动大。无霜期短,降雪强度小,主要集中在亚东帕里-聂拉木县-定日县的南部一带。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亚东县、樟木、吉隆、陈塘、绒辖终年温暖,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最暖日平均气温在18~22℃,具有高山亚热带气候特点。

水文

河流

全地区有河流100余条,河川年径流总量350亿立方米,水利资源蕴藏量为1360万千瓦。分布有西藏第一大河雅鲁藏布江,还有发源于康马县,经江孜、白朗在桑珠孜区汇入雅鲁藏布江的年楚河,其他还有朋曲河、多雄藏布、萨迦冲曲、绒河、叶如河、康布河、吉隆河等等,除少数内流河外,均属印度洋水系。河流水源由地下水、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水温偏低,含沙量小,水质好。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年季变化小。

雅鲁藏布江

西藏第一黄河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日喀则地区的仲巴县杰马央宗冰川,由西向东流经仲巴、萨嘎县吉隆县昂仁县、拉孜、萨迦县谢通门县南木林县、仁布等县,境内长度为700公里,流域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

湖泊

全地区有大小湖泊40多个,以西部的仲巴县、昂仁县境内分布最多。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有4个,分别是塔若湖(520平方公里)、佩枯错(300平方公里)、扎布耶茶卡(235平方公里)、许如湖(208平方公里)。这些湖泊多为内陆湖,大多是咸水湖或盐湖,湖水含盐、硼、钙、钠等矿物质成分,不宜饮用和灌溉。在喜玛拉雅山脉的雪峰冰川区,还分布有众多大小不等的冰川湖、冰湖,其中长芝冰川附近有一小湖,海拔6116米,被列为世界"悬湖"之最。

佩枯错

佩枯错地处喜马拉雅支脉岗彭庆北麓,东距定日县县(协格尔)200公里,西离吉隆县(宗嘎)50余公里。佩枯错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佛教信徒心中的神湖。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佩枯错周缘水草丰美,是西藏野驴的主要栖息地,它们常与草场上放养的牧牛与羊群及其牧民和平共处,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特景观。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桑珠孜区共发现矿床、矿(化)点及找矿线索234处,有金、银、硼、云母、、食盐、芒硝、钾、油母页岩、菱镁石、白陶土、石膏、石墨、碳酸钙、仁布玉石等46种,其中硼砂储量较大。目前已被少量开采利用的有煤、硼砂、玉石、食盐、石灰石、大理石等。

土地资源

日喀则地域广阔,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耕地、草原、林地、荒滩、湖泊、沼泽等。其中:耕地面积7.77万公顷,常年播种面积约7.33万公顷,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朋曲河沿岸的河谷地带。有些湖泊沿岸的狭窄地带,地势较低,牧草丰盛,也是农牧业较发达地区。尚待开垦的荒地有3.3万公顷;草场总面积946.6万公顷,可利用面积733.3万公顷。草场较为零散,多为高山草甸型牧场。宜林宜草河谷草甸有2万多公顷,水源充足,草质好,适宜发展人工草场。仲巴县萨嘎县昂仁县等县为重要牧区;森林主要分布于亚东、樟木、吉隆、陈塘、绒辖等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部分地区。农业区适宜种植杨属、柳树等,已有大量人工造林面积。目前,全地区可采森林面积4.1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约1000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常见的森林树种中,有高山松、喜玛拉雅冰杉、喜玛拉雅云杉、桦树、西藏落叶松等,其中长叶云杉铁杉长叶松、喜玛拉雅红豆杉、雪松属名贵树种。日喀则地区还生长分布着众多的典型的高山植物,灌木丛丛,草甸片片。另外,还有广为分布的高山灌木等植物,这些高山植物多呈座垫状,茎叶毛绒发达,长型大而色彩艳丽。在丰富多彩的野生植物资源中,药材资源最为繁多。常用药品种有川贝母党参、虫草、天麻、雪莲花、黄芪等约300种,这些药材产量高,既是常用的中草药,同时也是藏药的重要成份。

动物

可分为兽类、鸟类和鱼类。在喜玛拉雅山南坡亚热带、温带丛林有小熊猫、长尾叶猴、野牛、棕熊、熊瞎子、金钱豹、猕猴、野猪、河鹿、野猫等几十种。在永久积雪线附近有号称“高山之霸”的雪豹和爬山越岭的岩羊。在喜玛拉雅山以北高原上有野牦牛、野驴、岩羊、羚羊、黄羊等近百种兽类。有马鸡、藏雪鸡、喜山鵟秃鹫、黑颈鹤、血稚、鱼鸥、野鸭、斑头雁等200多种鸟类。在上述鸟兽之中,野牦牛、野驴、藏羚羊、岩羊、雪豹、黑颈鹤等均属国家保护动物。鱼类资源主要由裂腹鱼亚科条鳅属类组成。其特点是皮厚肉多,刺少,脂肪多,味道鲜美。亚东鱼只见于亚东的河内,尤为珍贵。

行政区划

2014年,撤销日喀则地区和县级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以原县级日喀则市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日喀则市辖原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江孜县、定日县、萨迦县拉孜县昂仁县、谢通门县、白朗县仁布县康马县定结县仲巴县亚东县吉隆县县、聂拉木县、萨嘎县岗巴县、和新设立的桑珠孜区,20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693个村(居)。

行政区划图引用来源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95万人。截至2020年11月,日喀则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27%。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16384人,占52.17%;女性人口为381769人,占47.83%。在年龄构成上,0-14岁人口为209900人,占26.30%;15-59岁人口为516838人,占64.75%;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415人,占8.95%;65岁及以上人口为44772人,占5.61%。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84323人,占23.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13830人,占76.91%。

族群和语言

日喀则市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此外,境内还有汉、回、蒙古、土、满、苗、壮等几十个民族,以藏语为主要交流语言。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748443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7209人,汉族人口为42501人。

宗教

桑珠孜区市以信奉佛教为主,分别有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当派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布鲁派、希解派、觉域派、觉囊派藏传佛教宗派

日喀则市拥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自治区的四大寺院之一、历代班禅的驻锡地的扎什伦布寺、宁玛派的努贡寺、嘎举派的苦郁寺外,还有白居寺萨迦寺等一批著名寺庙。

宗教活动

2005年12月18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首次在西藏扎什伦布寺举行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为信教群众摸顶赐福活动。

2009年07月25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经师江洋嘉措活佛在历代班禅主寺桑珠孜区扎什伦布寺内向第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

2016年7月21日7月24日,26岁的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日喀则的德庆格桑颇彰为十万多信众上了一堂藏传佛教高端公开课,名为时轮金刚灌顶法会。这是60多年来在西藏自治区首次举行的大型时轮金刚灌顶法会,也是班禅坐床21年来首次给予广大信众的密宗高阶课程。

经济

2023年,日喀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86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18亿元,同比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132.14亿元,同比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209.54亿元,同比增长7.5%。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0%、32.5%、5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98亿元,同比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2.8%。

2023年末,日喀则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2亿元,同比增长66.8%。其中,税收收入12.34亿元,增长115.4%;非税收收入9.58亿元,增长2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4.65亿元,增长21.8%。

2023年末,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16亿元,同比下降53.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61亿元,增长62.3%。

2023年末,日喀则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4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06元,同比增长7.0%。

2023年末,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174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724元,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39元,增长8.1%。

第一产业

2023年,日喀则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9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3.0%。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78万公顷。其中,青稞面积6.22万公顷;小麦面积0.37万公顷;豆类面积0.16万公顷;油菜籽面积0.75万公顷;蔬菜面积1.20万公顷。

全年粮油总产量46.41万吨。其中,粮食产量43.98万吨,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43万吨以上油菜籽产量2.43万吨。蔬菜产量38.17万吨。饲草料作物产量16.22万吨。

年末牲畜存栏472.85万头(只匹),比上年增加7.21万头(只匹)。牲畜出栏(猪牛羊马驴骡)164.84万头(只匹)。肉类产量4.77万吨,奶类产量13.71万吨,羊毛产量2044.96吨。

第二产业

2023年,日喀则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2.48亿元,实现增加值2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2.08亿元,实现增加值16.74亿元,同比下降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3.22亿元(不包括电力公司),增长6.4%;利润总额10.54亿元,同比下降29.8%。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10.40亿元,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同比增长23.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泥224.9万吨;铅矿3.3万吨;锌矿1.7万吨%;锂矿8541.9吨;中成药(藏药)269.6吨;糌粑5846.2吨;瓶(罐)装饮用水6910.7吨;酒类3601千升;发电量33977.85万千瓦时;自来水供应量2552.5万立方米。

全社会用电量总计153217.42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47190.85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用电35432.54万千瓦时。

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08.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7%。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04家,完成建筑业产值24.37亿元,同比增长23.8%。房屋施工面积27.0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2023年,日喀则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98亿元,同比增长23.5%。按销售所在地划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9.76亿元,同比增长20.8%;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7.22亿元同比增长31.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47.27亿元,同比增长21.3%;餐饮收入19.71亿元,同比增长43.5%。

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9.87亿元。限额以上商品类值中,汽车类、粮油食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7.1%、51.6%、35.6%。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22亿元。其中,出口53.51亿元,进口0.71亿元,贸易顺差52.8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32.96亿元。其中,出口32.96亿元,进口0.0038亿元。边境小额贸易进出20.8亿元。其中,出口20.56亿元,进口0.24亿元,边民互市贸易0.46亿元。

2023年末,日喀则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03.56万人次,同比增长126.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999.12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4.4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7.19亿元,外汇收入1132.99万美元。

202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9.99亿元,较年初减少54.3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19.3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17.2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11.99亿元。

2023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49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67亿元。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0.61亿元,意外伤害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0.42亿元,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0.79亿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客运量239.48万人,比上年增长72.7%。其中,公路客运量97.90万人;铁路客运量129.59万人;航空客运量11.99万人。货运量1182.55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1142.50万吨,铁路货运量40.01万吨,航空货运量0.04万吨。

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1.69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邮政主营业务收入0.67亿元,电信主营业务收入11.02亿元。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2275.23万件,增长5.5%。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91.90万件(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65.60万件,异地业务量完成26.30万件);邮政寄递业务量完成2183.33万件。快递业务收入0.13亿元。

年末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03.56万人次,同比增长126.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999.12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4.4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7.19亿元,外汇收入1132.99万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日喀则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2.8%。民间投资下降6.2%。本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0%。新开工项目629个。施工项目个数增长33.2%。

从投资构成看,建安工程施工投资同比增长53.8%,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0.9%,其他费用投资同比下降2.3%。从投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57.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1%,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7.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3.4%。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1.47亿元,完成任务目标的120.5%。

社会

科技

2023全年,日喀则市共申报区域科技创新专项6项。科技支撑高原农牧业3项、藏医药领域1项、食品加工领域1项、双碳领域项目1项,落实资金共1000万元;年末拥有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家,孵化企业49家,直接带动就业180人。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分别为白朗县珠峰蔬菜星创天地和江孜县藏红花星创天地:自治区级“星创天地”1家,为“日喀则七彩庄园农业星创天地”。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为“日喀则萨迦农业科技园区”。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家,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

教育

2023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45所(含2所民办幼儿园),教学点1个,附设幼儿班24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中学34所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中9所;初中24所,在校生36475人;小学229所,在校生8931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校生206人;幼儿园779所(含民办2所),在园幼儿39945人(含民办286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0.3%,净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0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6%。2024年,第一所高等院校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该学院用地面积577.52亩,建筑面积90510.84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2400名在校生学习和生活。

文化

2023年末,全市共有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19个,乡镇文化站206个。各类专业文艺演出团体1个,县级艺术团18支。广播电视台18座,调频转播发射台3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9.5%和99.7%。地方报纸印刷397.74万份,发行390.6万份。

医疗

202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6个。其中,医院35个,卫生院20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治机构)1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监督所1个,血站中心1个。实有病床床位388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756张。卫生技术人员5189人。

体育

2023年末,全市小学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到104.6万平方米中学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到49.8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3年末,桑珠孜区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02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7.48万人,参保率达99.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1.78万人,参保缴费率达98.35%,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人数21.01万人,参保率达99.6%。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37万人,机关养老保险参保4.1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7.0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5.24万人。

2023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2842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下拨城镇低保配套资金2577.6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9888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下拨农村低保配套资金5240.2万元。

全市共有社会福利院24所。其中,18县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18所,乡镇敬老院4所,儿童福利院2所。特困人员供养对象1740人。其中,城市特困48人,发放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70.93万元;农村特困1692人,发放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1925.34万元。儿童福利院床位761张。

人居环境

2023年末,全市设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2个,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8小时)、PM10、PM2.5.共6项指标。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10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88个。全年空气监测有效天数共计365天,优良天数364天,轻度污染天数1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9.7%。全市共有各类气象站(包含雷达、探空气候观测站等)297个。其中,国家级无人自动气象站89个。

交通

公共交通

日喀则市区内共有出租车企业3家、出租车201辆,公交车企业1家、线路23条、公交车58辆,负责市区内及周边乡镇公共交通出行。

目前,已有桑珠孜区、江孜县谢通门县仲巴县吉隆县实现辖区农村客运正式运营,全市具备通车条件的乡镇、建制村中已有147个乡镇和793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任务。

公路

2023年末,日喀则市公路总通车里程达21530.78公里,比上年增加344.43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达16046.42公里,比上年增加288.26公里。高等级公路34.87公里。197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500个建制村(居)实现通畅。318、219国道和214省道(日亚)贯穿境内东西、南北。

铁路

日喀则火车站已于2014年8月15日正式开通运营,从桑珠孜区乘坐火车3个小时即可到达拉萨市。继拉日铁路之后,“十三五”期间日喀则至吉隆口岸的铁路、日喀则到亚东口岸的铁路也有望开工。根据国家规划,拉日铁路将会北接青藏铁路,南连日喀则至聂拉木、日喀则至吉隆、日喀则至亚东口岸的铁路,通往尼泊尔和印度的国际铁路大通道也将会在此基础上形成。

机场

日喀则机场建设项目是“十一五”期间国家计划投资700多亿元在西藏建设的188个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5.32亿元。机场位于日喀则市江当乡境内,海拔3782米,距离日喀则市市区43公里。

日喀则机场飞行区等级4C,机坪按3架C类飞机停放设计,满足空客A319和波音737等客机起降标准,航站楼面积4502平方米。机场设计目标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50吨、飞机起降2580架次需求。

2011年7月8日,机场已正式开航。目前开通的航班有日喀则至成都市、日喀则至西安市上海市、西安、济南市以及重庆市

人文

民俗

1300多年前,苯教在日喀则盛行时期就有使用“卓苏切玛”的习俗。“切玛”之所以相传千年而不衰,其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象征着农牧业的丰收。长期以来日喀则就以农牧业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纯农业区、纯牧业区和半农半牧几种类型的生产区域。千百年来,人们认为糌粑是农业的精华、酥油是牧业的精华,“切玛”则是两种精华的结合,标志着过去一年的平平安安、农牧业收成好,同时也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节日

藏历农家年

藏历十二月一日(公历1月12日)是西藏桑珠孜区一带传统的农家新年。从藏历1月1日开始,藏族群众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庆祝藏历新年。藏历新年大致在每年的公历2月份前后,与中国传统的农历春节时间上很相近。到了这个月的二十八九,家家户户会把屋中的神龛、家俱擦得干干净。到了二十九的晚上,家家户户团团围坐吃一顿“面疙瘩宴”,藏语叫做“古突”。

江孜达玛节

 “达玛节”定为每年7月20日举行,为期5天。达玛节从盛大隆重的入场式到跑马射箭、赛马、赛牦牛、足球、篮球、拔河、地公、捏加、群众性文艺演出、物资展销等活动。

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自治区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每年藏历七月上旬,在西藏,在拉萨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

斗牛节

日喀则白朗县“者下斗牛节”由来已久,属于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初只是一种以“数羊”来展示富足生活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叫“果孜”,后来逐渐由“数羊”演变成了更为激烈、热血的斗牛比赛,但数羊、赞羊的环节依然保留了下来。数羊头是斗牛节上一个重要的环节,寓意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幸福、国泰民安。

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日喀则、山南市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稞麦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特产

帕里牦牛,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帕里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牧草生长良好。水资源丰富,无污染,环境好,适合牦牛生长。帕里牦牛毛色以黑色为主,四肢强健较短,蹄质坚实;全身毛绒较长,腹侧、股侧毛绒长而密。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帕里牦牛”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兰科,多年生共生草本。成熟的植物体有块茎及花茎,没有根和叶。块茎肉质,淡黄色,长卵形或长圆形,长7~15厘米,有均匀的环节,节处有膜质鳞叶。花茎直立,高1~1.7米,总状花序顶生,花淡橙红色或黄绿色。蒴果长圆形或倒卵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生于海拔400~3200米的林隙或林边。

亚东鲑鱼

亚东鲑鱼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的特产,西藏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属鲑科鱼类。亚东鲑鱼其身有彩色斑点,亚东人称“花点鱼”。体形小,平均不足20厘米;一般重量达0.1—0.25公斤,最重则达0.75公斤。背部绿褐色,从背至腹颜色渐淡,腹部几乎呈白色,头、背、鳍均有黑色斑点,鳍上另有红色和绿色花点,色彩艳丽动人。以水生昆虫和甲壳亚门为食。生活在水流湍急,底质多为石头的洄水处。2013年,西藏亚东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申报的“亚东鱼”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亚东县木耳

亚东木耳生长在海拔2500-3000的米高度,每年有2次的收成,收获期为每年的3月和7月,有较高药用价值,用于咳嗽、咳血、肺结核等症,是虚弱者的高级补品。对通风、关节炎、防癌等有作用。也是女士的纯天然美容新产品。亚东县野生木耳仅仅生长在亚东河流山谷的苔藓植物地须的青红刺木枝上。

艺术

手工艺品

江孜卡垫

日喀则江孜县西藏自治区著名的卡垫(地毯)之乡。江孜卡垫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江孜卡垫与波斯地毯、土耳其地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江孜卡垫以棉纱作经线,以毛线作纬线。地毯上的图案富有民族特色,有二龙戏珠、花草鸟兽、山水古画等花样。

江孜卡垫集中反映了藏族千年以来,从初期使用粗糙毛织物开始,到逐步编制“溜”“尺不戒““旺丹仲丝”以及现代仲丝的生产技艺,在地毯图案、纺线、染色、编制、剪花等方面做了全面、合理的改善,形成了江孜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堪称工艺精湛的江孜卡垫。

拉孜藏刀

藏刀西藏自治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名气最大的藏刀,要属日喀则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县刀”。纯手工打制的“拉孜刀”,也是藏刀中样式最多的。“拉孜刀”主要分布在日喀则市中部拉孜县拉孜雪、柳乡孜龙村等地,旧时拉孜地区的人们主要以打制藏刀为生,世代相传直到现在。

金银器加工

日喀则市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加工的金银器,以精湛的技术、精巧的造型、精美的装饰、华贵的气派而著称。主要产品有佛像、佛塔、银碗、银壶等百余种。在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不仅可以买到各式腰刀手镯、项链等,还能亲眼目睹一块粗糙的金属是如何在能工巧匠的手中,敲打成精美、华贵的工艺品。

藏戏

藏戏(日喀则仁布江嘎尔)

江嘎尔藏戏发源地在仁布县江嘎山沟。江嘎尔藏戏演出的剧目有《曲杰诺桑》《阿佳朗萨》《文成公主与尼泊尔公主》,有时也演《热琼娃》。演得最有影响的是《曲杰诺桑》,据说是戏师那加根据定钦云巴•才仁旺堆写的《诺桑传记》和八世班禅、多仁班智达二人写的一些书之精华,编演成当时的藏戏《曲杰诺桑》,很受广大群众的称道。其唱腔高亢浑厚,古朴粗犷,但装饰顿音“阵过”没觉木隆唱腔中的多,也没发展得那么细致丰富。它同迥巴藏戏一样,所演的戏比较严格的按照“脚本”来,说的“雄”,就是剧情讲介人的“连珠韵白”,唱腔中间穿插的舞蹈节奏都比较悠沉缓慢,表演也较为简单,没有杂技和特技。

藏戏(日喀则迥巴)

迥巴藏戏团是我国藏民族戏剧中最为古老、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我国藏戏以蓝面具藏戏为典型代表,而蓝面具藏戏是从迥巴藏戏班首先创建起来的。相传藏戏始祖汤东杰布在六百多年前为造福雅鲁藏布江两岸人民,在其家乡日吾齐的江上修建铁索桥,为此募捐资财,以前藏区白面具藏戏形式为基础,创建了第一个蓝面具藏戏班。迥巴藏戏最早是以藏戏《顿月顿珠》而受到第十三世达赖时期的拉萨市市民欢迎的。他们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智美更登》《朗萨姑娘》《卓娃桑姆》。担任迥巴藏戏的34年戏师,额仁巴贡嘎是迥巴藏戏戏师的杰出代表。

藏戏(日喀则南木林湘巴)

湘巴藏戏——也称“常•扎西直巴”。阿旺罗桑嘉措时一个贵族叫扎西直巴,后来当过嘎伦。他命家乡南木林“多确•常”的人学习江嘎尔藏戏,组织了一个藏剧团,逐渐演唱流行起来,因为都是在南木林山沟中的香河边,就被称为香巴藏戏。而后来,嘎厦的“则恰列空”登记为“常•扎西直巴”。八世班禅、曲吉尼玛对湘巴较为重视,扶持了一段时间,逐渐壮大,自成一派。主要流行于南木林县的多确、卡则、琼、山巴等地。湘巴藏戏整个风格特点较接近于江嘎尔,现在艺人多数已经去世。

舞蹈

卓舞(斯玛卓)

斯玛卓是一种民间艺人表演的腰鼓舞,也是西藏自治区著名的古老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清晰的传承谱系,因流传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斯玛占堆村,因此得名为“斯玛卓”。斯马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铿锵有力的鼓点,优美动听的卓歌,丰富多彩的道具,欢腾热烈的舞蹈,深受群众喜爱。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羌姆是一种宗教舞蹈,也称“跳神”。“色莫钦姆羌姆”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僧人表演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羌姆。在藏语中“色莫”是观赏的意思,“钦姆”是大型的意思,“色莫钦姆羌姆”即观赏大型宗教舞蹈之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8月,全市拥有以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6个、代表性传承人5名,自治区级32个、传承人20名,市级65个、传承人41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考资料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考资料: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10月,日喀则市共有各类文物古迹87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6处。

风景名胜

人文景点

扎什伦布寺

座落在日喀则城西尼玛山东尾的扎什伦布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自治区的四大寺院之一。据记载,扎寺为黄教始祖宗喀巴的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主持兴建。到罗桑·却吉坚赞罗桑曲吉担任扎寺池巴(住持)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从此,扎什伦布寺成了历代班禅的驻锡地。1961年3月4日,扎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点)。扎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宫墙,宫墙沿山势迤逦蜿蜒,周长3000多米。寺内有经堂57间,房屋3600余间。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平衡,和谐对称。

夏鲁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鲁寺是由杰尊·西饶迥乃始建于公元1087年,位于日喀则市甲措雄乡夏鲁村,距市区20公里,是一座汉藏结合建筑结构的寺庙。该寺兴盛时期共有四大经学院,并形成了史家称为“布敦派”的宗派体系。夏鲁寺内壁画众多,画工精巧、内容丰富且造型独特,渲染强烈。最著名的景观有“四宝”:拼字经板、圣水坛、石盆、天生文字真言石,另外还有日浦寺、白塔、日浦神水等。

萨迦寺

萨迦寺位于萨迦县城,距日喀则市约150公里处,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萨迦寺是西藏寺庙中历史悠久、闻名全藏、享有威望的佛教圣地,被人们称为“第二敦煌”。萨迦寺兴建于1268年。该寺建筑布局鸟瞰似曼陀罗(坛城形),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庄重。萨迦寺城墙涂有黑、白、红三道不同颜色的图案,这也是萨迦不同于别寺的重要标志,因此俗称“花教”。萨迦寺有一部世界罕见的夹板式经书《布德甲龙马》,重达千余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经书。萨迦寺所藏壁画、宗教文物、文献典籍、历代王室御赐和敕封的文物琳琅满目,文物价值极高。

自然风光

嘎玛沟森林景区

嘎玛沟森林景区距县城130公里,位于定日县曲当乡,源自马卡峰北侧卡贞浦冰川的嘎玛藏布与其支流谷地,它与马卡鲁、珠峰东坡登山营地一起构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及探险旅游景区。嘎玛谷地森林组建类型丰富多彩,园柏林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开阔盆地形成大面积过熟的原始森林。嘎玛藏布的上游谷地,每年春天4~6月份,各种杜鹃自低谷至高山依次开放,五颜六色花朵遍染群山,形成天然杜鹃谷地。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途经西藏自治区四大雪山之一的乃金岗桑。在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就是卡若拉冰川,离公路只有三百多米。卡若拉冰川位于浪卡子县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71公里。从羊卓雍措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

五大沟

亚东沟

亚东县沟位于亚东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自海拔4700米的帕里镇一路南下到3000米的下亚东,急剧变化的海拔带来了变化丰富的气候和植被,从高山草甸到低矮灌木丛,再到高耸的乔木林,风景如画,印度洋暖湿气流在这条狭长的气流通道中走向深远,雨水丰沛,使得年楚河两岸成为西藏自治区最大的米粮仓。

陈塘沟

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湖盆区定结县的陈塘沟,海拔仅2000米左右,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印度洋上吹来的赤道暖流与高原寒流汇合于此,造就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神奇景观,山水资源丰富,原始森林、雪山与瀑布交相辉映。陈塘沟还是夏尔巴人的聚居地,完整保留着他们的古老风俗。

嘎玛沟

嘎玛沟位于定日县与定结县的朋曲下游支流,嘎玛藏布及其西侧谷地,珠峰核心保护区界内。在山谷中可以同时看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四高峰洛子峰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三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雪峰。嘎玛沟内地势落差极大,相对高差达到6200米,使得山地森林生态垂直分异明显,又由于长期与世隔绝,谷内保存了珠峰地区发育最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被称为“世界最美山谷”“世界十大徒步线路”。野牦牛是谷中唯一的交通工具。

樟木沟

位于聂拉木县的樟木沟是西藏自治区最南端的自然保护区,318国道的终点,也是青藏高原通往南亚次大陆的重要历史通道。与沟外的荒凉不同,樟木沟植被丰茂、河流奔涌,由于在不到七十公里的距离内,海拔下降将近4000米,樟木沟地势险峻,沟谷狭窄,沟内樟木镇几乎建于悬崖上。与陈塘沟一样,樟木沟内也有夏尔巴人聚居。

吉隆沟

吉隆县内的吉隆沟是西藏与尼泊尔自古以来的通商要道,也是西藏历史的重要见证。这条山体切线锋利,作为日喀则五条沟中最深的一条,吉隆沟宛如分隔开亚热带与高原高寒两个世界的一把刀,而印度洋暖湿溪流至此也再无力西进。在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高差1000米的峡谷里,一天中就能感受到四季变化,雪山、冰川、繁花、森林、草原、湖泊,构成了珠穆朗玛的后花园。

对外交流

获得荣誉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

2018年12月,被列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日喀则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1年5月31日,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2年4月24日,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参考资料

SW China's Xigaze exudes cheerful and festive atmosphere as farmers' New Year approaches.news.2024-06-05

历史地理.日喀则市人民政府.2024-02-23

日喀则地区概况.rikaze.xzdw.gov.cn.2024-06-15

日喀则概况.swj.rikaze.gov.cn.2024-06-15

人口区划.日喀则市人民政府.2024-02-23

201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民政部.2024-06-15

人口区划.日喀则市统计局.2024-09-29

2023年日喀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日喀则市统计局.2024-09-29

日喀则市疾控中心为广大旅游人员温馨提示 预防鼠疫、人人有责.rikaze.2024-06-05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21年版).www.rikaze.gov.cn.2024-06-15

日喀则市第一所高等院校开工建设.人民网.2024-06-16

西藏日喀则机场正式通航.gov.2024-05-23

西藏拉日铁路已累计运送旅客约40万人次.海外网.2024-06-15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www.rikaze.gov.cn.2024-06-15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rikaze.2024-06-05

2024年主要统计指标数据.日喀则市统计局.2025-04-25

2023年日喀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ikaze.2024-06-05

日喀则市.zgbk.2024-06-05

日喀则萨嘎县概况.www.xizang.gov.cn.2024-06-15

日喀则萨嘎县概况.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6-15

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正式挂牌成立.中国日报网.2024-06-16

日喀则.央视网.2024-05-22

[资料]希夏邦马峰简介及攀登历史(图).央视网.2024-07-17

喜马拉雅的几条沟.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5

珠峰之旅.www.rikaze.gov.cn.2024-06-16

斯朗尼玛.rikaze.xzdw.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王守学.rikaze.xzdw.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朱泽华.rikaze.xzdw.gov.cn.2024-06-16

赵兵.rikaze.xzdw.gov.cn.2024-06-16

格桑卓玛.rikaze.xzdw.gov.cn.2024-06-16

张思.rikaze.xzdw.gov.cn.2024-06-16

边巴扎西.rikaze.xzdw.gov.cn.2024-06-16

陈钢.rikaze.xzdw.gov.cn.2024-06-16

母兴斌.rikaze.xzdw.gov.cn.2024-06-17

日喀则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名单(主任杨昆).中国经济网.2024-06-16

日喀则市最新人事任免!.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6

日喀则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召开.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3

王方红当选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市长.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3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张云宝.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领导之窗.www.rikaze.gov.cn.2024-06-16

西藏最新人事任免,李光耀、王东岳任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腾讯网.2024-06-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日喀则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6

日喀则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www.rikaze.gov.cn.2024-06-16

文字解读: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日喀则市藏语文社会用字管理办法》的通知.rikaze.2024-06-05

日喀则佛教主要派别.新浪旅游.2024-06-05

新闻背景:格鲁派(黄教)的兴起.中国政府网.2024-06-16

日喀则市全景.www.rikaze.gov.cn.2024-06-16

第十一世班禅首次在西藏扎什伦布寺举行摸顶活动.中国政府网.2024-06-16

第十一世班禅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圆满受成比丘戒.中国政府网.2024-06-16

班禅的藏传佛教高端公开课:60多年来首次举行,十万人跟读.澎湃新闻.2024-06-16

2023年主要统计指标数据.rikaze.2024-05-23

日喀则交通出行介绍.www.rikaze.gov.cn.2024-06-16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www.rikaze.gov.cn.2024-06-15

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动态验收结束.中国政府网.2024-06-15

日喀则出行方式.中国政府网.2024-06-16

日喀则市旅发局.rikaze.2024-06-05

在西藏提前过一个藏历农家年是什么体验?.百家号.2024-06-05

江孜达玛节.lfj.rikaze.gov.cn.2024-06-15

沐浴节.lfj.rikaze.gov.cn.2024-06-15

牦牛争霸!惊险刺激…….lfj.rikaze.gov.cn.2024-06-15

望果节.lfj.rikaze.gov.cn.2024-06-15

西藏人民政府网.rikaze.2024-06-05

亚东黑天麻.rikaze.2024-06-05

亚东鲑鱼.rikaze.2024-06-05

亚东木耳.rikaze.2024-06-05

美食、手工艺 指尖传承的古老技艺.中国西藏网.2024-06-05

藏戏(日喀则仁布江嘎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15

藏戏(日喀则迥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15

藏戏(日喀则南木林湘巴).www.ihchina.cn.2024-06-15

观海新闻记者援藏日记240丨当斯玛卓遇上莱西大木偶.青报网.2024-06-15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15

西藏日喀则扎西吉彩:让非遗“特技”在新时代展现新活力.百家号.2024-06-05

卓舞(斯马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15

藏族金属锻制技艺(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15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15

巴贡(霞尔巴贡).www.ihchina.cn.2024-06-15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6-15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6-15

关于公布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6-15

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www.rikaze.gov.cn.2024-06-15

西藏日喀则:全面夯实文物保护基础.toutiao.xzdw.gov.cn.2024-06-16

走进扎什伦布寺:守护文物 传承文明.人民网.2024-06-16

1961年: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雪域萨迦寺.凤凰网佛教.2024-06-16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拉萨市人民政府.2024-06-16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4-06-16

独具藏汉两种建筑风格的西藏夏鲁寺维修工程开工.中国政府网.2024-06-16

神奇珠峰魅力后藏吉祥日喀则.人民网.2024-06-16

查木钦墓群.拉萨市人民政府.2024-06-16

班禅额尔德尼到拉孜县平措林寺佛事活动功德圆满.中国政府网.2024-06-16

平措林寺.www.lasa.gov.cn.2024-06-16

帕拉庄园的“诉说”——旧西藏贵族庄园走访见闻.人民政协网.2024-06-16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4-06-16

我市与日喀则市缔结友好城市 .www.sohu.com.2024-07-17

日喀则市与吉林省延边州缔结友好城市.www.xizang.gov.cn.2024-07-17

(受权发布)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和第四届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名单.www.xinhuanet.com.2020-03-13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4-06-15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日喀则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决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4-06-15

(受权发布)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和拥政爱民模范名单.百家号.2024-06-15

530 Origin DNS Error.央视影音.2024-06-05

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