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
苏北(英语:Northern 江苏省)是中国江苏省北部地区,北接山东省,西邻安徽省,东濒黄海。苏北地区包括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5个省辖市,总面积约5486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常住人口2983.71万人。
苏北盆地的沉积环境经历了沉降黄淮平原收缩湖盆-开阔平原湖泊-滩地湖沼4个大的演化阶段逐渐成为如今的平原地貌。苏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并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双重影响。苏北拥有众多湖泊,包括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区内河网密布,淮河、沂河等众多河流流经其间并东入黄海。
盐城市刘彻元狩四年(前119)始建盐渎县,南唐昇元元年(937),划属泰州并设海陵监驻东台场,以监管南北盐场。1983年3月,撤销盐城地区和盐都区,建省辖市盐城市。淮安市夏商周时期为“淮夷”“徐夷”聚居地,清末,一度设立江淮行省。民国元年(1912),淮安府撤销。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安市。徐州市古称彭城,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地区划归徐州市。宿迁市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区为宿迁县。1996年7月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连云港市古称瀛州,1949年11月,撤销新海连市特区,成立新海连市,1961年9月,新海连市更名连云港市。
截至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8397亿元。根据2022年江苏统计年鉴,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江苏省第3位,新海连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江苏省第7位,淮安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江苏省第8位,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江苏省第9位,宿迁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江苏省第13位。
苏北地区通行官话方言,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苏北地区的官话方言分为两大类: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截止2019年年底,苏北地区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1家,AAAAA级旅游景区3家,包括徐州市云龙区湖景区、连云港市花果山风景区和盐城市大丰中华麋鹿园景区。
定义
广义
广义的苏北地区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和隶属南京市的六合区、浦口区两区。苏北是中国江苏省北部地区,江苏省是以境内两个地名各取一字合成,江苏是江阴和苏州市的合称。苏北平原泛指长江以北的江苏省北部地区,经纬度跨度大致位于北纬31°38'-35°07',东经116°22'-121°55'之间,北接山东省,西邻安徽省,东濒黄海,面积辽阔。苏北地区的主要部分就是苏北平原,包括北部的淮海地区平原、中部的里下河地区、东部的滨海平原及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北岸冲积平原。
狭义
江苏省人民政府规划的苏北地区包括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5个省辖市,总面积约54866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江苏省北部里下河地区的西岗沙堤、淮河南岸砂提和长江北岸砂提的形成和连接为先民的生存与生产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便利条件,促进了本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发展。里下河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同时受到海岱文化区和环太湖文化区这两个相邻区域的影响。海岱文化区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发展序列为:北辛文化(青莲岗文化,7400-6400 a BP)——大汶口文化(6400-4500 a BP)——龙山文化(4500-4000 a BP)。环太湖文化区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发展序列为:马家浜遗址(7000-5900 a BP)——淞泽文化(5900-5300 a BP)——良渚文化(5300-4300 a BP)。
苏北夏商周时期为“淮夷”“徐夷”聚居地。刘彻元狩四年(前119)始建盐渎县。晋朝司马德宗义熙七年(411),因“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市。徐州市古称徐州市。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铜山区。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宿迁市春秋时为钟吾国,后宿国迁都于此。秦置下相等县。西汉时废凌县设下相。历经东汉、西晋,至东晋刘祜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区。连云港市古称瀛州。秦时称东海郡,西汉时属徐州刺史部,三国时属魏。北朝东魏称海州,北齐称瑰讶郡,北周改为朐山郡。
隋唐至宋元
南唐昇元元年(937),划属泰州并设海陵监驻东台市场,以监管南北盐场,东台名始见史书。宋代属楚州。元代隶扬州路、淮安路(后改扬州府、淮安府)。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避代宗李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境内先后设怀文县、潼阳县、桃源县和临淮郡。其后至宋、元、明、清时期各州屡有废替。
北宋年间,境内先属淮南路,分属楚州、泗州 ;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市境属淮东路。元代,境内先后置淮东安抚司、淮东总管府、淮安路。淮安路辖境包括今苏北地区大部和皖北一部。
明清
明清时期,境内置淮安府。明代淮安府辖淮安区、清河、涟水县、盐城市、泗阳县、宿迁市、沭阳县、睢宁县、赣榆区、邳州市、连云港市,共9县2州,范围包括今苏北五市绝大部分地域。清末,一度设立江淮行省。清雍正二年,海州区升为直隶州,民国元年被废。其间,阜宁县于清雍正九年(1731)建县,东台市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建县。
中华民国
民国年间先属淮扬道,后废道隶省,先后设江苏省行政第十督察区、盐城市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治所均设盐城。民国元年(1912),淮安府撤销,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初,废徐州府。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区,运河西一度属泗宿县,今晓店以北到新安镇为宿北县。1945年9月至1946年7月曾设宿迁市,属泗宿县。1948年,连云港市全境解放后设立新海连特区。
1949年4月21日设立苏北行署区, 驻泰州市。苏北行署区辖5个专区 (泰州、南通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 、3个县级市 (泰州、南通、扬州市) 、35个县。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淮阴专区先属苏北行政区,后属江苏省。1949年11月,撤销新海连特区,成立新海连市,辖新龙区、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前云区、后云区和连云港市办事处。1949年徐州市直属山东省管辖,新海连市市属山东鲁中南行署管辖。
1950年苏北行署区辖4个专区 (1950年1月撤销扬州专区) 、1个地级市 (南通市) 、3个县级市 (扬州、泰州市、清浦区) 、33个县。1952年,连云港办事处改称连云区,锦屏区改称海州区。
1953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盐城专区辖盐城、东台市、大丰区、建湖县、射阳县、阜宁县、滨海和淮安市8县。1955年9月,龙尾区、盐河区合并成立新浦区,隶属新海连市。1961年9月,新海连市更名连云港市。1971年5月,盐城专区改称盐城地区,仍辖8县。1978年10月,撤销盐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盐城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地区划归徐州市。淮阴专区改为淮安市,辖宿迁市、沭阳县、灌南县、泗洪县、泗阳县、涟水县、淮阴、淮安、洪泽区、盱眙县、金湖县11个县和清河、清浦区2区。2001年2月,淮安市更名为淮安市。1987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迁县,设立县级宿迁市。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辖阳、泗阳、泗洪、宿豫四县和宿城区。
地理特征
气候
苏北地区是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大致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属暖温带气候。海洋对整个区域气候影响明显,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典型的季风环流,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年内寒暑变化明显,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约在800~1200毫米之间,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夏季(6-8月)降雨量最多,冬季(12-2月)降雨量最少。年均气温在13-16摄氏度,自南向北递减,呈纬向分布,最高气温相对集中出现在7-8月份。
地质
地质构造
三叠纪时期,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的碰撞,形成秦岭-大别山造山带,造山带向东延伸入南黄海盆地,构成了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部分基底。自第三纪时期以来,形成次一级的地堑或凸起,并有早、中期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沉积。第四纪以来,频繁的气候波动、沿海区域多次海侵作用,以及黄河、长江、淮河于江苏省沿岸入海,河海交互作用强烈,在水流冲击、沉积作用影响下盆地隆起的山地逐渐被夷平,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全区。苏北盆地的沉积环境经历了沉降盆地-收缩湖盆-开阔平原湖泊-滩地湖沼4个大的演化阶段逐渐成为如今的平原地貌。
在地质历史时期,苏北平原位于华北与扬子板块的交接部位,由晚中生代、新生代的裂陷盆地演化而来。苏北盆地的基本构造格局是由南边东台市坳陷和北边盐阜坳陷己经位于两界之间的建湖县隆起带构成,素有“二坳一隆”的说法。在大地构造上,苏北平原东面为南黄海南部坳陷,南面为同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苏南隆起区西面与邦庐断裂相接,北面为中朝准地台,与其上的胶辽台隆(鲁苏台隆)相连。始新世中期,苏北盆地大面积抬升、剥蚀,随后进一步的拉张作用使盆地分割更加明显,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断裂构造。晚第三纪以来,苏北盆地内的拉张作用和构造运动强度减弱,全区以坳陷型沉积为主。
地层特征
早白垩纪晚期,苏北平原断陷开始形成。断陷初期以红色碎屑岩为主,随后,在持续断陷的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红色碎屑岩含膏盐沉积。第三纪地层以陆相碎屑岩为主,厚度达数千米。晚第三纪为整体坳陷时期,沉积了以河流相为主的砂砾岩和杂色黏土岩,盐城市群上部地层自西向东岩性变细、厚度增大。第四纪时期,在气候冷暖频繁变化的背景下,海陆交互作用显著,不仅有陆地泛滥平原的河湖相杂色黏土的沉积,还发育了浅海相和滨海相的砂和粉砂沉积层。第四纪沉积物的厚度为220–260米,更新世早中期主要为100–120米厚度的河湖相砂土层、黏土层,夹海相细砂层。进入晚更新世,平面地貌变化很大,沉积了60–120米厚度的淡水湖相与海相交替沉积层。全新世沉积层主要为海相沉积层,厚度为20米左右,通常包括潮滩相和浅海相两个旋回层,岩性主要为棕黄色–灰黄色黏土和粉砂质黏土。
矿产资源
苏北非金属矿石种类较多且分布广,主要有盐、石膏、方解石、磁石等。在苏北淮阴、洪泽区、丰沛地区和苏南金坛地区,均有丰富的石盐矿产资源,金坛岩盐矿区资源储量约719万余吨;石膏矿产资源居国内前列,主要产地有苏北邳州市和南京地区,资源储量约385万余吨;磁石产地颇多,主要在苏北徐州利国地区,六合北东冶山一带。连云港市的水晶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与利用价值,连云港市水晶主要分布在东海县中部和渍偷县西南部的变质岩、榴辉岩分布区。全市水晶资源量共10万余吨,历年已采掘了约1万吨。
地形地貌
地形特征
苏北地区地势以平原为主,苏北第一高峰的云台山玉女峰海拔624.4米,苏北滨海平原区平均海拔高程在2~6米。按照地势状况,苏北地区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北部沂沭低山丘陵平原区
位于苏北地区北部的徐州市——连云港一带,东北部赣榆区的低山丘陵海拔高程为100~300米,苏北第一高峰的云台山玉女峰海拔624.4米,耸立于黄海之滨。西部徐州城区一带分布着众多浑圆状山体,海拔高程仅在100米左右,是经过长期侵蚀而形成的。
徐淮黄泛平原区
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势从西北部的海拔45米左右向东南方向和缓倾斜,逐渐下降到东南部的海拔3米左右。原为沂、沭、泗诸水和淮河的冲积平原,后因黄河河道屡次南迁,大量泥沙淤积造成该地区的发展。
里下河浅洼平原区
该地区处于通扬运河以北、苏北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西、京杭大运河以东。河西地面海拔高程为6~11米,河东海拔高程多在2米左右,历史上大体经历了浅水海湾——古泻湖——淡水湖泊——沼泽湖泊——沼泽平原的演变过程。
苏北滨海平原区
该区域为串场河以东的辽阔地带,平均海拔高程在2~6米,自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是近两千年来滨海滩涂不断淤涨淤积扩张而形成的地带。
长江三角洲北岸冲积平原区
该区域位于苏北平原东南部,一般海拔在5~9米,地势略呈波状起伏,自西向河口缓缓倾斜。主要为长江所携带的冲积泥沙在江海交汇地带不断淤积延展而形成的新陆地。
西南低山丘陵区
该区域位于苏北地区西南部,本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骨干,山岭的海拔高程一般在200~400米。丘陵山体分布呈弧形,东部窄低,以丘陵为主;西段高阔,以低山为主。
地貌特征
苏北平原根据不同的地貌部位其全新世地层又可细分为沿江平原区、滨海平原区、里下河地区区和滨海平原区与里下河平原区间的过渡区。沿江平原区受长江古河谷控制,沉积厚度较大,自东向西呈现变薄趋势沉积相以三角洲相和河口相为主。滨海平原区面向黄海,沉积厚度比西部地区大,沉积相以滨海相、辐射沙洲-水下砂坝相和潮滩相为主。里下河平原区沉积厚度相对较小,但是在不同地点沉积厚度高差可达十余米之多,沉积相以湖沼相、海湾相、潟湖相和滨海沼泽-淡水湖沼相为主。下河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与里下河平原区间的过渡区,为相邻二区的过渡状态,沉积相以滨海相、海湾-河口相、泻湖相和半封闭泻湖-淡水湖沼相为主。
水文
苏北北邻废黄河故道,南邻长江,拥有众多湖泊,包括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10个省管湖泊。区内河网密布,淮河、沂河等众多河流流经其间并东入黄海。江苏省乡级以上河流共2万多条,其中骨干河道727条。包括流域性河道32条,区域性骨干河道124条,重要跨县河道199条,重要县域河道372条。淮河水系包括淮河入江水道、分淮入沂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和苏北灌溉总渠。
河流
淮河
淮河是是中国南北方之间的分界线,流域位置介于东经30°55'-36°36',北纬111°55'-121°25'之间,流域面积为270000平方千米,干流总长度约为1000千米。淮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立方米,该地区的径流分布不均匀,6-9月是洪水季节。该河流流经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5个省辖市。
沂河
沂河位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发源于山东省境内的鲁南村山麓,在新沂市注入骆马湖,流域总面积11820平方千米,河道总长333千米。沂河年平均径流量36.06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7-9月为汛期。该河流流经徐州市、新海连市和宿迁3个省辖市。
湖泊
洪泽湖
洪泽区湖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属浅水型湖泊,地处苏北平原中部偏西,位于淮河中下游结合部。位于东经118°10′~118°52′、北纬33°06′~33°40′之间,洪泽湖的湖泊深度为13.33米,相应的水域面积为1793平方千米,库容为37.3亿立方米。洪泽湖还具有调蓄江淮之水和湖内输水功能,供水范围包括淮安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和安徽境内从洪泽湖引水的地区等。
高邮湖
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全国第六大淡水湖,跨天长市和高邮市、宝应县、金湖县县。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千米,湖泊深度5.55米,水面积648平方千米。
骆马湖
骆马湖是江苏境内第四大淡水湖,经纬度跨度为北纬34°10′28~33°59′48″,东经118°17′46″E~118°03′22″之间,地跨徐州、宿迁两市。北临新沂市,西连邳州市,南接宿豫区,东连马陵山。湖水面积为296平方千米,蓄水量达2.7亿立方米。
土壤
苏北地区有345个土种,分别归属于86个土属、22个亚类和8个土类。其中潮土、盐土、褐土、棕壤和砂姜黑土这5个土类占整个苏北旱地面积的98%。苏北地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有黄泛冲积物、河海相冲积物、湖相冲积物、下蜀黄王和其他各河流冲积物,物质组成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废黄河两岸附近主要是砂壤止,地势低注处主要是重壤土。潮土是苏北中分布面积最广的土类。主要分布于徐州市和宿迁市大部分地区,以及淮安市北部。盐土主要分布于盐城市西部和连云港市西部。褐土则零星分布于徐州北部和淮安南部。
生物多样性
植物
苏北平原北部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并分布有大面积的赤松林,南部为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沿海具有狭长地带的盐土植被,包括以盐地碱蓬(蒿属 halodendron)、碱蒿(A. anethifolia)等为主的陆生盐土植被群落,以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糙叶苔等为主的沼生盐土植被群落和以川蔓藻(Ruppia maritim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主的盐水生植物群落。
动物
截至2022年,连云港市市生物物种数3673种,其中,调查记录到的鸟种有20目67科304种,占全省鸟类种数的60%。宿迁市共调查到物种2379种(含变种、变型、栽培品种),占江苏省物种总种数的34.46%,生物多样性状况属中等水平。其中维管植物867种(包括陆生和水生维管植物)、陆生脊椎动物276种(包括两栖纲、爬行纲、鸟类和哺乳纲)、陆生昆虫424种(包括凤蝶总科和其他昆虫)、淡水水生生物812种(包括鱼类、底栖动物和浮游动植物)。盐城市生物多样性丰富,目前统计到生物物种3308种。2022年,在盐城条子泥区域记录到濒危物种小青脚鹬1221只,已记录鸟类达436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0.17%,珍稀濒危鸟类共计117种。2022年,江苏首次发布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第一批)》,在徐州铜山发现的金雕、豹猫等物种被列入名单。淮安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种,经济鱼类83种,爬行纲48种,哺乳纲49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
生态功能区
2018年末,江苏省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3692平方千米。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盐城自然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沿海,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沿海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中国海岸带1/10的生物多样性。共有维管植物607种,浮游植物230种,动物1134种,昆虫507种,其中有记录的鸟类达405种,区内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64种,有31种鸟类的种群数量超过了其全球种群数量的1%。此外,每年约有800只丹顶鹤在此越冬(约占世界种群50%),1000多对黑嘴鸥在此栖息繁衍(占世界种群30%~50%)。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盐城市大丰区黄海之滨,第二轮保护区科学考察工作发现维管植物78科223属322种,其中被子植物门70科213属310种,裸子植物4科6属8种,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调查到哺乳纲6目12科24种,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麋鹿,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豹猫、貉、獐等。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2月11日,泗洪洪泽湖湿地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9365公顷,区内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69科162属217种,其中4种中国特有植物,分别为水杉、侧柏、乌菱和野菱,保护区湖堤陆生植被的乔木层主要是杨属纯林,还有成片的水杉林和池杉林、侧柏及较少量的黑杨林和极少量的毛白杨;灌木层主要为构树野蔷薇等落叶灌木群落。共发现鱼类68种,分别隶属于7目11科;两栖动物7种,共4科6属,其中金线侧褶蛙和黑斑侧褶蛙属省级保护动物;爬行纲14种,属2目8科;哺乳纲15种,分属5目6科。
主要城市
徐州
全市总面积11765平方千米,现辖2市(新沂市、邳州市)、3县(丰县、沛县、睢宁县)、5区(云龙、鼓楼区、泉山区、铜山区、贾汪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是“彭祖故国、汉皇故里中阳里、项羽故都”。
连云港
古称“海州”。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因海港,得名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中部,东濒黄海,西与徐州市、宿迁市市相连,南部与淮安市和盐城市市毗邻,北至西北与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相邻,下辖3个区、3个县,土地面积7615平方千米。培育省创新型领军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62家,净增高企121家、增幅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37%、连续三年苏北第一。
淮安
淮安市处于中国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位于北纬32度43分~34度06分、东经118度12分~119度36分30秒之间。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千米,面积10030平方千米。淮安市市是江苏省省省辖市,下辖清江浦、淮阴、淮安、洪泽4个区和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3个县。生产条件优越,适宜多种农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全国重要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淮安市盛产优质稻麦、棉花、油料、林木、水果、畜禽、鱼虾、鳖蟹、珍珠等。
盐城
盐城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处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与淮安市、扬州市市毗邻,北隔灌河与连云港市市相望。全市土地总面积1.77万平方千米。盐城市下辖东台市1个县级市和建湖县、射阳县、阜宁县、滨海、响水县5个县,以及盐都区、亭湖、大丰区3个区,另设有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苏省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盐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海洋、滩涂资源,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
宿迁
宿迁市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9″—119°10′之间,处于徐州市、淮安区、连云港的中心地带,西部与安徽省接壤,洪泽湖、骆马湖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千米。宿迁市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三县和宿豫区、宿城区,有67个乡(镇)和28个街道办事处。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属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苏北常住人口2983.71万人。宿迁市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497.53万人,全市户籍人口为588.03万人;盐城市常住人口668.9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7.7万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96.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4.03%;徐州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01.85万人,全市户籍人口1031.90万人;连云港市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0.05万人;淮安市年末常住人口455.31万人,户籍人口551.11万人。
民族
盐城市境内原为汉族聚居区。大约在元末明初,陕西省、河南一带回族因饥荒陆续迁居境内,至此,境内始有少数民族居住。后因饥荒或战乱,其他如满族、苗族、蒙古族等人口亦相继迁居境内。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有53个少数民族1.51万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48个少数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2.5万人。2021年,盐城市市有民族村5个、民族组2个、新疆内地高中班承办学校1所、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约3000人。
连云港市共有汉、蒙古、回、藏、维吾尔族、苗、彝、壮、布依族、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族、哈萨克族、傣、黎、傈僳族、佤、、高山、拉、水、纳西、景颇族、科尔克孜、土、达斡尔族、仫佬族、羌、布朗族、撒拉族、毛南、仡佬族、锡伯、阿昌族、普米、塔吉克族、怒、鄂温克族、德昂、保安、京、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基诺族等49个民族。
2021年,宿迁市共有49个数民族族别,少数民族户籍人口21849,流动人口7766人,族别以回、苗、彝居多,其中回族13676人,苗族2418人,彝族2336人。全市有少数民族行政村4个,少数民族社区3个,少数民族村民小15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1个、训练点5个,回族公墓4处,民品企业8家,申领清真标志牌的清真食品生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4家。
语言
苏北地区通行官话方言,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苏北地区的官话方言分为两大类:中原官话,方言点包括徐州市、丰县、沛县、卸州、新祈、睢宁县、錄榆、宿迁市等;江淮官话,方言点包括连云港、东海、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泗阳县、洒洪、淮安市、链水、洪泽、金湖、盱胎、盐城、宝应、高邮等。
中原官话
江苏省省内的中原官话属于中原官话徐淮片,共有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市的十四个县区使用。苏北中原官话徐淮片的重叠现象较丰富且有着相当的语言活力。名词重叠一般在物量上表示减少,动词重叠的动量可以向增减两个维度变化,形容词和副词重叠的度量一般表示程度加强。苏北中原官话的重叠式还有着十分丰富的表义特征,如临摹性、主观性、强调性等等。
江淮官话
苏北江淮官话分布广泛,第一版《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江淮官话区分为洪巢、泰如、黄孝三片,苏北江淮官话区大部分属于洪巢片,大丰区、东台等地属于泰如片;根据江淮方言声调调值的特点将其分为八群,苏北江淮官话分属南京式、阜宁县式、扬州市式和盐城式;在江淮官话北沿的连云港部分地区、宿迁三县方言入声的读音情况,发现入声读音不稳定,有舒化趋势,且入声舒化是渐变的过程。苏北江淮官话洪巢片5个语法专题,包括“很”、多功能语法词“得”、人称代词、疑问句、被动式与处置式。
经济
概述
苏北地区经济空间潜力大,产业发展灵活度高,区域经济增长对江苏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苏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占比明显上升。近三次经济普查显示,苏北五市第一产业产值趋势与地区生产总值高度一致。截至2022年,苏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8397亿元,其中,盐城市于苏北地区排名第一。宿迁市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98亿元;盐城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达7079.8亿元,;徐州市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57.84亿元;连云港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5.03亿元;淮安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2.42亿元。
第一产业
苏北第一产业中主产以农业、渔业居高,各地都是粮食高产量区,第一产业发展较全省来说占有优势地位。截至2022年,宿迁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9.64亿元,盐城市202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5.2亿元。徐州市202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361.24亿元。连云港市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24.23亿元。淮安市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45.42亿元。
苏北基本处于平原地带,很多县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成为苏北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导力量,苏北地区已拥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宿迁市全市市以上园区核心区建成面积达44.5万亩,累计入驻农业龙头企业135家,建成公共平台29个,盐城市2022全年新建国家高标准农田78.5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5万亩,省级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典型县1个,新办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19个,其中亿元以上加工项目26个。徐州市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90家和243家。连云港市全市有效灌溉面积486.95万亩。淮安市粮食总产量492.93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85.21万吨;秋粮产量307.72万吨。粮食单产481.04公斤/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24.73万亩。
第二产业
苏北由于各种因素,工业相对苏南并不发达,第二产业与苏中不相上下。苏北近徐州市2022年工业增加值2974.27亿元,些年第二产业发展强劲,占比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截至2022年,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107.07亿元,徐州市2022年工业增加值2974.27亿元,连云港市202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1814.25亿元,淮安市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9.84亿元。
在工业方面,苏北的主要工业产业分别为机械制造产业、信息产业和数字产业。宿迁市把发展重点放在绿色建材、功能材料、智能家电和智能电网四大新兴产业上,兼顾有基础优势的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电装备等特色产业。13条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4条产业链产值超400亿元,特别是晶硅光伏产业链。徐州市选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产业重点发展,将有成长潜力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三大产业作为集中培育的对象。盐城市以技术研发为核心,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985.6亿元。连云港市的产业重点则放在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海洋产业上,建设一批一流的产业创新园区,扶持一批具有龙头作用和品牌效应的重点企业。淮安市的发展重点则放在了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六大产业。
第三产业
苏北第三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依旧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处在上升通道,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截至2022年,宿迁市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739万人次;外贸外资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3.93亿美元。盐城市2022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74万人次;全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206.4亿美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0.6亿元。徐州市2022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85.07亿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2.73亿元;资本市场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证券公司(分公司)5家,证券营业部40家,期货经纪公司1家,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6家。连云港市市2022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411.55万人次;年末全市境内上市公司10家,上市公司公开发行、配股、增发、公司债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178.55亿元。淮安市2022年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80.85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80.02亿元;旅游外汇收入1212.49万美元。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493.55万人次。
在数字产业方面,苏北各市的数字化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盐城市大数据产业园成立,并且被纳入了江苏省省互联网经济、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淮海大数据产业园数据中心项目是徐州市委、市政府与华为开展政务云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合作载体。在产业载体方面,苏北拥有五个高新区,其中有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徐州高新区是苏北地区首个国家级高新区,连云港市高新区、盐城高新区、淮安高新区、宿迁市高新区,苏北的五个高新区正成为苏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提升地区创新能力的主引擎。
物产
文化
综述
楚汉文化是苏北地区地域文化的主要特色。楚汉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 (古都彭城) 为中心, 覆盖徐、淮、盐、宿、连地区, 既是江苏省地域文化主区之一, 也是两汉文化的先声和中华文明的圭。它起源于6000年前的青莲岗文化、大墩子文化、花厅遗址文化乃至更早的下草湾智人文化, 融合先秦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体系, 形成于秦汉之际的“楚汉战争”时期, 源远流长, 南北共塑。传承发展至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海盐文化以历史文化名城盐城市为中心, 是江苏地域文化的重要亚区。盐城境内布满滩涂和水域, 具备海盐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滋养。从“洪武赶散”到清末民初张謇的废灶兴垦, 苏州市、崇明区、海门区、启东市等地的人口多次大规模迁入, 海盐文化与吴文化、江海文化相融合, 丰富了海盐文化的内涵。
饮食
饮食习惯
苏北地区的饮食习俗以扬州、两淮(即淮安市、淮阴)地区为代表。淮安菜是淮扬菜的主要分支之一,简称“淮菜”。《尚书》中记载夏朝有“淮夷贡鱼”,这是淮菜乃至淮扬菜系最初的文献记载。清代康熙的《淮安府志》中则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淮安为最。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氏百味,一筵费数金。”苏北地区多喜欢面食,以麦面和膳食面为主,制作成馒头、馄饨、饺子、煎饼等。苏北地区只在春节吃糕,并将糕作为春节走亲访友的必备馈赠品。汤圆往往用粘粉作为原料,几乎不用糯米粉,因为当地不出产糯米粉。
软兜长鱼
软兜黄鳝是淮扬名菜中的经典菜肴,长鱼, 是淮安市当地人对鳝鱼的一种叫法。所谓“软兜长鱼”, 是指氽制长鱼时, 将活长鱼用纱布兜扎, 放入带有葱、姜、盐、醋的沸水锅内, 氽至鱼身卷曲, 口张开时捞出, 取其脊肉烹制。特点是选料严谨, 因材施艺, 制作精细。
宿迁山楂糕
宿迁山楂糕是宿迁市地区特色食品,晶莹透明,酸甜适中,甜而不腻,清凉可口,生津健胃。1914年,曾在宿城东大街天泰永茶食店学徒的张砥卿,在东大街开设大同茶食店,独创出水晶楂糕,因其色泽微黄透明如水晶而得名。1927年在巴拿马共和国世界博览会食品展评中,水晶山楂糕获得金奖;1959年山楂飘香的季节,国务院在山东省青州市(现青州市)召开了全国果品加工大会上,参赛的山楂糕评为全国果品第一名;1983年又被命名为“江苏省省优秀传统食品”。
花果山风鹅
风鹅是孙悟空老家连云港花果山地区的特产,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相传为中华美食鼻祖-商朝宰相尹隐居花果山下所秘制。花果山风鹅系列产品是在传统独特配方的基础上,选用江苏省最大的万顷天然无公害牧场沂河淌肉鹅为原料,浸入三十余味天然中草药经过六十三道工序精制而成。
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日,徐州市城中祭福神(土地老爷),爆米花、炒糖豆表示惊蜇打雷。用柴木灰圈仓,仓中放铜元,以祈富贵,并用敲床桄、照烛光的方式诅咒毒虫。邳州市一带,用草木灰圈仓,仓中埋五谷杂粮,祈五谷丰登,炒米花、糖豆表示炒死害虫。再往东至新沂市一带,草木灰圈的仓中放炒熟了的杂粮,引鸟雀来啄食,名为“吃虫”,以为可以使农作物免遭虫害。
正月十五赏灯
正月十五赏灯,徐州城中点灯、放炮竹、点“滴溜金儿”。往东至古邳镇、邳县一带,鞭炮和灯少了,多出了“抛扫帚”火把的游戏。再往东至新沂一带,活动方式与邳县略同,但玩火把的时间,却是在二月初二日。
熰狼烟
人们每年除夕早晨都在门前空地边,烧麦草升起烟来。原本是宋元时期杀敌起义的信号。大家相约于除夕之日的大清早,齐举烟火为号,把鞭炮屑、草屑等垃圾扫在一起,堆在各自家门口的东旁,拿来一小捆准备好的豆秸,放在垃圾堆上点燃,豆秸和乱草燃烧时还伴有烟雾,人们奔走相告,互相传送胜利的消息。
海州湾渔俗
海州湾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苏、鲁两省交界处,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渔民风俗。这些风俗顺从性强、实用性强、避区忌讳多、吉利彩话多、信仰崇拜多。渔民认为不吉祥的话和事,绝对不说不做。开口讲究“彩字”,如取鱼叫“取彩”,馈赠叫“彩头”,船上作业都唱号子等等。
艺术
海盐历史文化名城
盐城因盐而兴,以“环城皆盐场”得名,是一座以盐为名的城市,其文化精髓积淀的是海盐古韵。虽然昔日的海盐繁华已风光不再,但与其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海盐文化遗存,如范公堤遗址、草堰古盐运集散地、西溪盐仓监遗址、张士诚起义北极殿遗址、王艮“东陶精舍”遗址、海春轩塔、古庆丰桥、富安明代民居等,仍俯拾皆是(约860多处);沿串场河沿线如盐渎、盐城市和各种称谓的墩、亭、场、灶、仓、团、锅、丿、滩等源于海盐文化的数百处地名,已成今人读取海盐文化的活化石。
皂河龙运城
皂河龙运城坐落于江苏省宿迁市皂河镇,京杭大运河、骆马湖、古黄河森林公园和古皂河四水交汇之地,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于此,赞叹为“第一江山春好处”。项目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顺治始建的“敕建安澜龙王庙”(龙王庙行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早期建筑陈家大院、财神庙、合善堂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19年,苏北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徐州市市省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连云港市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淮安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盐城市文物省级保护单位2处,徐州文物省级保护单位6处。
下邳故城遗址
下邳城是江苏地区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汉代郡国城址之一,经过数年考古发掘工作,下邳故城遗址及周边调查勘探已发现,下邳故城包括汉代下邳故城和魏晋—明清下邳故城两座城址,两城东西并立,城内发现汉、魏晋、唐、宋、金、明清等不同时期的房址、道路、水井、排水沟、墩、灰坑遗迹300余处。东晋戴祚《宋武北征记》中记载“下邳城凡三重,大城周十二里半,其南门曰白门;中城周四里,吕布所筑;又有小城周二里许,城西又有一小城,周三百四十步,相传皆石崇所筑”。
连云港封土石室墓群
俗称“古洞”“唐王洞”“藏军洞”,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市区的连云港锦屏山、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和灌云县伊芦山。封土石室墓多数主体结构可分为石室、甬道、封土三部分。石室多采用未经修整的石块砌筑,少数大型石室用料规整。石室左右两侧的石壁多自下向上逐渐内收,有些为直壁。石室多数有甬道。石室之外封以泥土,呈缓坡馒头状。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董永传说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自汉代从真实故事演化成带有孝文化内涵的民间传说,传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清代刘积兰《彭城堂笔记》记载:西汉时,山东巢州有一农女叫张七妹,随父逃荒到东台西溪,见董永卖身葬父,感同身受,就嫁给了他。家贫无食,七妹把藏在怀中的一张“蚕子”孵化、饲养。后四乡八镇广为推广。七妹织绢偿债,操劳过度而亡,遗有一子一女。乡亲们很怀念她,就附会她是七仙女下凡,后归天庭。董永传说通过汉魏文学家的记载,加工创作并得以传播。1955年,董永传说改编成黄梅戏曲片《天仙配》。
洪泽湖渔鼓
洪泽湖渔鼓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洪泽湖渔鼓也称端鼓舞,是旧时神汉为渔民烧纸还愿或神坛祈祷时,在其特定的区域内说唱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歌舞形式。源于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境内的穆墩岛及洪泽湖湖区一带。洪泽湖渔鼓舞蹈动作别致,步伐独特,有“商烤羊腿”“剪子步”“双驾云”“穿花”“走圆场”“走灯”等。动作包含有武术、杂技,是一门综合性的舞蹈样式。
徐州琴书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徐州琴书亦称“苏北扬琴”,最初起源于明代小曲,晚清时期出现了双人档、单人档演出故事的形式,观众称之为“丝弦”。扬琴成为主奏乐器后,观众便称之为“唱扬琴”或“山东琴书”。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发展史。流布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的徐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徐州琴书演唱形式多样,有单口、对口、三口和群口之分。声腔分为“板腔体”、“联曲体”两大体系。演出曲目有传统书目《王天保下苏州》《九姐出嫁》《李双喜借年》等,现代曲目有《刘二姐算卦》、《颠倒话》等。曲词格律严谨,有“三字紧”、“四字跺”、“五字蹦”、“七字十字韵”等。
风景名胜
截止2019年年底,苏北地区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1家,AAAA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AA级以上景区占江苏省的34.59%。苏北五市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依托自身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旅游品牌。如徐州市形成了以“两汉文化”“战争文化”等旅游品牌;连云港则以“西游文化”为主打,辅之以“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等;淮安市依据自身特色,推出了“运河文化”“总理故乡”“美食文化”等城市旅游品牌;盐城则依据自身生态优势,主推“生态文化”;宿迁则打造了“项羽文化”“虞姬故里”等旅游品牌。
徐州市云龙湖景区
2016年8月,徐州市云龙湖景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规划面积44.7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面积44.2平方千米,规划控制范围总面积88.9平方千米。其中,云龙区湖水域面积7.5平方千米。云龙湖旅游景区位于徐州市市区西南部,距离市中心3千米,是以云龙山水自然景观为特色,以两汉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为主要内容,集科普、观光、游览、休闲、生态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型旅游景区。
连云港市花果山风景区
花果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景区面积75.39平方千米,层峦叠嶂136峰,其中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苏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花果山因孙悟空的神话故事而家喻户晓,是《西游记》所描述的“孙大圣老家”。
盐城市大丰中华麋鹿园景区
中华麋鹿园是全球唯一、中国仅有的以麋鹿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集科研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1986年引进的39头麋鹿已发展到2018年的4556头,占全世界麋鹿种群的60%以上,其中野生麋鹿种群达905头。
参考资料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江苏省民航“十一五”至2020年发展规划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8-09
何建华专栏:以现代化建设多维视域定位“新苏北”.澎湃新闻.2023-08-09
宿迁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宿迁市统计局.2023-08-09
2022年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盐城市统计局.2023-08-09
2022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徐州市统计局.2023-08-09
2022年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连云港政府.2023-08-09
淮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安调查队.淮安市统计局.2023-08-09
建置沿革.盐城市人民政府.2023-10-07
历史沿革.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10-07
徐州概况.徐州市人民政府.2023-10-07
政区沿革.宿迁市人民政府.2023-10-07
历史沿革.连云港市人民政府.2023-10-07
市县社会经济.江苏省统计局.2023-10-07
地区生产总值.江苏省统计局.2023-10-07
云龙湖旅游景区.徐州云龙湖旅游景区.2023-06-25
走进花果山.连云港市花果山风景区.2023-06-25
中华麋鹿园.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政府.2023-06-25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浙两省行政区划沿革.中国知网.2023-10-25
江苏的湖泊.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10-07
江苏的河流.江苏省水利厅.2023-10-07
2023年08月江苏省省控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10-07
2022年连云港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2023-10-06
宿迁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宿迁市生态环境局.2023-10-07
万顷烟波 万鸟翔集 万物共生.盐城市人民政府.2023-10-07
中国徐州网:“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徐州市人民政府.2023-10-07
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淮安市生态环境局.2023-10-07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 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8-09
江苏省自然保护区名录(截止2012年底).生态环境部.2023-10-25
生物多样性稳中有升‒‒ 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轮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丰硕成果.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08-09
湿地保护.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08-09
徐 州 市 人 民 政 府.徐州市人民政府.2023-08-09
中国连云港政府门户网站.连云港市人民政府.2023-08-09
产业经济.连云港市人民政府.2023-10-07
地理位置.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10-07
淮安市人民政府.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8-09
资源物产.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10-07
盐城概况.盐城市人民政府.2023-10-07
盐城市人民政府.盐城市人民政府.2023-08-09
地理环境.宿迁市人民政府.2023-08-09
行政区划.宿迁市人民政府.2023-08-09
历史人文.中国盐城市人民政府.2023-10-07
人口民族.连云港市人民政府.2023-10-07
《宿迁年鉴2022》.网上宿迁.2023-10-07
区域经济年中观察系列报道之三 | 无惧后发的苏北崛起.新浪财经.2023-10-25
精准锻长板补短板,跑出苏北产业振兴“加速度”.江苏智库网.2023-10-25
强工也强农,刮目看江苏.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10-25
射阳大米”养成记.射阳大米.2023-10-25
高品质的42元一斤:盱眙龙虾从“大养虾”到“养大虾”.新浪财经.2023-10-25
别一提东台,就只知道鱼汤面和西瓜…….澎湃新闻.2023-10-25
江苏地域文化述论.中国知网.2023-10-25
淮扬菜养生经典 软兜长鱼.中国知网.2023-10-24
宿迁市项王食品有限公司.宿迁市人民政府.2023-10-07
花果山风鹅.连云港市人民政府.2023-10-07
徐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徐州.2023-10-07
苏北赣榆那些渐远的年俗,你听说过吗?.光明网.2023-10-23
海州湾渔俗.江苏非遗.2023-10-23
盐城市人民政府.盐城市人民政府.2023-10-07
皂河龙运城.网上宿迁.2023-10-07
省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10-20
当生活成为一种景观,探寻三国下邳城 | 人文周刊荐读.新华日报.2023-10-23
连云港市文广旅局.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连云港市文物局.2023-10-23
江苏非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08-09
董永传说.江苏非遗.2023-08-09
洪泽湖渔鼓.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08-09
徐州琴书.江苏非遗.2023-08-09
>> 数字文旅 >> 旅游名录.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