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
临西县(英文名:Linxi County),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邢台市下辖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部,是两省四市七县交界之地,县境东和东南部隔卫运河与山东临清市相望,西南承馆陶县,西倚丘县,北拱威县、清河县。境域总面积54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临西县共辖7镇、2乡,户籍人口39.7万人,县政府驻邢台市临西县珠江西路02号。
临西县地处冀鲁平原腹地,全境地势平坦广阔而微有起伏,大致西南高而东北低,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境内有隋唐大运河(又称永济渠,御河)和元代运河(今卫运河)等河流。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即有古人类在临西县定居。夏朝时,临西县一带属兖州,商代末叶,属纣内地。西周初,临西县属三监地;春秋,为卫地。战国,系赵国辖域。秦朝时,临西县属巨鹿郡。汉代本境域置清渊县(治今临西)。北魏更名临清县(治今临西)。金元以后,县治迁徙水东(治今临清市),遂成为临清县的河西部分。明洪武元年(1368年),临清县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区。清初,临清袭旧称临清州,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1964年,析临清县卫运河以西5个区设临西县。
临西县是沟通河北省、河南省、山东、山西省四省的交通咽喉,交通便利,京九铁路在境内设有客、货站,京广铁路、京沪铁路垂翼东西;邯临、邢临高速公路横穿全境。此外,临西县还处在京津冀、雄安新区、山东和中原经济区“黄金板”交汇点上,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两主两辅”四大产业,其中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食品医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旅产业。轴承生产是临西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临西是全国最大的轴承加工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碳钢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轴承商贸集散地,被授予“河北省临西县轴承出口聚集区”、“中国轴承产品出口共建基地称号。2022年,临西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1.62亿元,同比增长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6250元、20337元,分别增长7%、7.5%。截至2022年9月,三次产业结构为19:30:51。
临西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隋唐大运河和今卫运河流经临西,造就了临西独特而辉煌的运河文化。历史上涌现出北宋名将王彦超、明代文学家谢榛、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等名人志士,有京杭大运河、临清古城遗址、月洼寺等名胜古迹,潭腿、乱弹、空心面等文化遗产。临西县是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知名的轴承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河北省级森林城市。
名称由来
临西县,原是山东省临清市的一部分。为便于卫运河管理,1964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将临清县卫运河左岸的五个区(即尖冢、吕寨、下堡寺,老官寨镇、童村)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管辖。因地处临清县西部,故取名临西县。
历史沿革
先秦汉至南北朝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即有古人类在临西县定居。
夏朝时,临西县一带属兖州,商代末叶,属纣畿内地。西周初,临西县属三监地;春秋,为卫地。战国,系赵国辖域。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临西县属巨鹿县。西汉初,建清渊县,属巨鹿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改属魏郡。始元至元凤间(前86一前75年),刘弗陵封太常江德为榆阳侯(国),治在吕寨一带。初始元年(9年),新朝立,郡县置尽废,更易无定规,临西县所属,莫知所从。刘秀灭莽,东汉立国,遂复西汉旧制。
三国魏,清渊县仍名。黄初二年(221年),更隶冀州部阳平郡。晋朝,咸宁中(275~279年),清渊县改称清泉县,易属司州部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泉县为临清县(临清之名始此),治仓集镇东附近一带。前燕,临清县改隶司州部建兴郡。前秦、后燕、魏仍之。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设清渊县,治迁清水,隶相州阳平郡,临清县与其并置,治徙仓集镇,属相州清河郡。北齐,清测、临清合,复称清泉县,治清水,属川州阳平郡。
隋唐至宋元
隋初,袭清泉县旧称,开皇六年(586年),复置临清市,仍治仓集镇,属冀州部清河郡。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临清县另置沙丘县。大业二年(606年),省沙丘县人临清县。
唐武德四年(622年),析临清县复置沙丘县,属毛州。贞观元年(627年),复省沙丘县人临清县,改属河北道瀛州。大历七年(772年),析临清县南境别置永济县,唐末废,先隶魏,后属贝州清河郡,治张桥店(今址不详)。位于今日临西境内的临清古城,在唐朝囤积了大量军需物资,是北方边境守备部队的重要后勤供应基地,因规模巨大被称为“天下北库”。
五代十国后梁、后汉、后周,临清市均隶大名府。后唐属兴唐府澶州,后属广晋府。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临清县属大名府。熙宁五年(1072年),临清县人宗城县为镇,旋复设。熙宁六年(1073年),更隶河北东路大名府。金天会五年(1127年),临清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因避水患徙治曹仁镇(今临清旧县)。正隆二年(1157年),改属大名府路恩州。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临清县属大都路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州。至顺元年(1330年),属中书省濮州。
明清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临清县属山东东昌府。洪武二年(1369年)徙治中州纸马巷。洪武七年(1374年),割堂邑会通乡来属。洪武九年(1376年),改隶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景泰元年(1450年),徙治砖城。弘治二年(1489年),升为临清州,领馆陶县、丘县。弘治后(1505年后)。割威县16村(名18村)来属,孤悬域外,其地分二区,南北不衔接,北区数倍于南区。”
清初,临清袭旧称,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爱新觉罗·弘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为直隶州,领夏津县、武城县、丘县。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临清州降为县,属山东省济西道。1914年,改隶东临道。1926年,更隶德临道。1930年,直隶于山东省。1936年,第四专署驻临清。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活动在临清(含今临西)地域的共产党积极抗日,国民党县政权对日妥协的同时组织反共,日伪势力疯狂剿共并袭占临清城,三方势力同时存在,并各控制着不同区域。1938年,于临清县西北部(今威县境)建临清县战委会,国民党县政权因日军袭占临清城而逃至城东南农村,仅控制3个区。1939年,于临清县西境(今临西县域)建临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领导。1942年,划临清、企之、清河三县邻接地域建立宏毅县,属冀鲁像行署冀南办事处。同时,馆陶县的果子园、魏憎寨划入临清县,为八区。1945年8月,国民党县政权移驻临清城并接管日伪政权。8月31日,临清城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制。1946年,临清县、市并置,驻地临清城,属冀南区一专署。1948年初,改属冀南行署~专署。同年9月26日,更隶华北人民政府冀南行政公署一专署。同时,市升为专级。1949年3月,市降为县级。8月10日,改称临清专署。不久,临清县、镇并设,为河北省邯郸专署所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袭原称。1950年,撤销清平县,其三、四、五区并人临清县。1952年11月22日,由河北省划归山东省德州专署。同年12月19日改隶聊城专区。1954年,临清镇改称市。1958年,临清县并入市。1963年,称县。
1964年12月,析临清县卫运河以西5个区,权置临西工委,驻河西,归河北省邢台专区管辖。1965年3月27日,成立临西县,县城驻临西县城关镇(今临西县河西镇,为原临清县城河西部分)。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地区,维辖临西县。同年,县驻地徙至童村(今临西城)。1993年邢台市、地区合并为邢台市,临西县仍属之。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部,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5°18′~115°45′,北纬36°44′~36°57′。县境东和东南部隔卫运河与山东临清市相望,西南承馆陶县,西倚丘县,北拱威县、清河县。县境横宽34千米,纵长19千米,总面积542平方千米。
气候
临西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平均日照时数为2497.8小时,5月份日照时长最多,2月份日照时长最少。多年平均气温13.0℃,极端最高气温达41.2℃,极端最低气温~21.2C,多年平均降水量559.6毫米,年内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干湿季分明,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量最少。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8%,年最大降水量886.3毫米,年最小降水量274.3米,最大积雪厚度15厘米。全年无霜期194天左右,最大季节性冻土深度460毫米。临西县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多偏南风和偏北风,以偏南风为主要风向。
地质
地质构造
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平原区。在地质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新华夏第二沉积带的东部边缘。按地质分区,属华北地台区的渤海台向斜。西靠太行山隆起带,东与华北平原断裂带接触,跨居邢衡隆起及临清市拗陷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基底发育是晚中生代和第三纪时形成的北北东向晚近期活动断带,并割裂成冀州区、南宫市凹陷四级构造单元。基底构造控制着第四系沉积厚度。
地层
临西县地层属于较厚的第四系覆盖层,是一套成因类型复杂的松散亚沙土、亚粘土、粘土、中夹粉沙~粗沙的沉积,总厚度在470~600米之间。按其时代成因分为:下更新统(Q)、中更新统(Q)、上更新统(Q)、全更新统(Q),其岩性,下更新统为河湖相的粘土夹沙层,底板埋深在470~600米;中更新统为冲洪积~冲湖积的亚粘土夹沙层组成,底板埋深在340~400米左右;上更新统为冲洪积~冲湖积的亚沙土、亚粘土夹中粗沙层,底板埋深在180~260米左右;全新统为冲洪积~冲湖积的亚沙土、亚粘土夹沙层,底板埋深多在30~60米。此种地层结构,虽贫于矿藏,但土层深厚,无障碍层次,富含水肥。
地形地貌
临西县地处河北平原南部冲积平原亚区泛滥洼地小区,是冀南平原的一部分,为黄河历次泛滥和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相当于黄河古冲积扇的北斜面,其现代地貌与地质构造之间的联系,既符合于拗陷区又符合由冲积、沉积而形成的微域起伏、岗坡洼相间的黄河古河道的遗迹。中部有一黄河古堤(自尖冢镇起,北经张堤、仓上、堤口、吕寨人威县界),由南而北直贯县境中部,愈北愈高,至堤口以北堤上、堤下悬殊至数丈,沿堤一带俗名堤岗。临西县全境地势平坦广阔而微有起伏,大致西南高而东北低,自然地形坡度1%。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水文水利
水文
临西县河流属海河流域,均为季节河。境内有卫西干渠、威临渠、临馆渠、下堡寺渠、清临渠等21条骨干渠道,总长204.24千米,年均输水量7000万至1.1亿米。其中,清临渠是清凉江的一条支流,南起临西县尖冢村东,北至清河县郎吕坡村北入清凉江,全长26.4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80千米。威临渠是老沙河的一条支流,于1966年人工开挖而成,南起馆陶县张庄村北,北至威县东小庄村北入老沙河。
临西的运河有隋唐大运河(又称永济渠,卫河)和元代运河(今卫运河)两条线路,其中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御河)在今县境中部(县城东边)纵贯南北。元代运河(今卫运河)在县境东部边境流过,与山东临清隔河相望。临西县境内的隋唐大运河从最北端的郑楼村入境,向南依次流经黄夏庄、宁庄、尖冢等村庄,沿线共涉及吕寨、临西、赵樊村及尖冢等4个乡镇、20多个村庄。今卫运河临西段境内流经长度为39.2千米,平均宽度为1200米,由尖冢入境,至汪江出境。
水利
临西县属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清凉江水系低平原区,截至2016年,县境内有骨干渠道19条,中型泵站一座,小型泵站3座,水闸17座。此外还有尖冢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临西县尖冢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8万亩,通过19条干渠向临西全域输水,控制范围290平方千米。建成运行60多年来,为临西县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土壤
临西境内土壤为黄河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体结构良好,无障碍层次,上轻下重,表层质地以轻壤为主,适种作物广,发展农业生产潜力很大。但盐碱地面积较大,土壤养分含量较低。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共分为1个潮土土类,褐化、潮土、盐化3个潮土亚类,8个土属,26个土种。西部废黄河堤上缓岗带,正向着褐化潮土发展、转化,东部堤下低洼区为典型潮土和盐化潮土的主要区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临西县的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天然降水)、客水(卫运河来水)、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属水资源量少区域。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774.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6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499.3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3819.9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192.6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44.3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6.6%,水资源极度匮乏。与1990年后相比,临西县水资源总量减少2055.6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临西县地处地热资源带,地热水为极软水,用途广泛,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冀南温泉位于临西县城西大门,邯临公路旁边高村境内,井深1280米,出口水温54士1C,流量100立方米/小时。2009年温泉娱乐中心有温泉井3眼,井深1500米,日出水量1万余吨,水温53C一60C,水质符合国家医疗热矿水标准。截至2015年,临西县城区内共有16眼地热井,全部被取缔关停。
生物资源
临西县用材树种主要有毛白杨、加杨、北京杨、旱柳、垂柳、白榆、刺槐、苦楝树、合欢等,其中面积大、分布广的是杨、柳、榆、槐4大类,约占用材林面积的80%以上。灌木树种主要有白蜡树、杞柳、多枝柽柳、荆条、紫穗槐等。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青香蕉、柿子、黑桑葚等,其中以苹果为大宗,常规型品种50多个,短枝型品种20多个。此外药材有100多个品种,主要分布在沙壤质地的西部、西北部地带。目前主要收购的55种中,根茎类12种、全草类10种、果实类23种、皮类4种、花类3种、叶类3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22种,主要有半夏、车前、莬丝子、蒲公英、益母草、红茜草、七七芽、马齿苋、茅根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临西县畜类主要有牛、驴、马、骡、羊、猪、狗、猫、兔及少量的驼、貂等15种,品种达60多个。鸟纲主要有鸡、鸭、鹅、鸽子、松鼠鸡。兽类有狐属、黄鼬等。鸟类主要有乌鸦、喜鹊、麻雀、鸽子、鹌鹑等。临西县自然生殖鱼类有刀鲚、泥鳅、马口鱼等。两栖动物有肯蛙、虎纹蛙、雨蛙、蟾蜍。爬行纲有蜥蜴、铅山壁虎、锦蛇、龟、。此外,临西县还有金雕、黄嘴白鹭等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灰天鹅、猫头鹰、鳄龟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植物
临西县自然植被以茅根群落为主,其它还有荆柳、木槿之类的灌木及蒿类等。树木有乔木、灌木、灰叶南蛇藤等27科、39属、185个树种。此外,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草、蔓子草、竹节菜、芦苇草等。
自然灾害
临西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冰雹、风灾、雪灾等。旱、涝是临西县的主要气象灾害,1840~1989年,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境内发生大面积的早、涝灾害达94次,平均1.6年一遇。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临西县下辖7个镇,2个乡,县政府驻邢台市临西县珠江西路0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月,临西县常住人口为326968人,共有家庭户102123户,集体户2702户,家庭户人口为310576人,集体户人口为16392人。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4708人,占50.37%;女性人口为162260人,占49.63%。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7100人,占26.64%;15~59岁人口为184194人,占56.33%;60岁及以上人口为55674人,占17.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9352人,占12.04%。截至2020年末出生人口4137人,其中,女孩2022人。年末死亡人口4745人。人口出生率5.85‰,死亡率3.14‰;自然增长率2.71‰。
民族
临西县共有10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其次是回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中汉族为280341人,回族308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8.9%和11%。回族,主要分布在北居委、洪官营、邢庄、黑庄、小黑庄、小芦、百户寨、八里圈、殷庄、郑庄、北三里、朱庄、刘口等村庄,其中八里圈、殷庄为纯回民村。
语言
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临西方言隶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方言内部可分为东片和西片。临西话主要特点是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单字调,没有入声,古清声母的入声字归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全浊声母的人声字归人阳平,古次独声母的人声字归入去声。
宗教
临西县境域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其传人时间分别为隋、汉、元、明。临西县境内宗教活动场所有7个。
佛教
佛教传入境内较早,唐代极盛。据民国《临清县志》记载,境内规模较大,创建较早的寺庙有净域寺(唐代建)、圆觉寺(明代建)、慈航院(清代建)、多福寺、石佛寺等庙不下数十座,乡村小庙不胜计数。解放前,境内居民信佛者较多。民国期间,曾开展破除迷信活动,但不彻底。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拆庙除神运动,多数寺庙改为学堂。此后,只有少数老年妇女信奉神佛,初一、十五在家中神佛前顶礼膜拜。临西县境内有千佛寺、净域寺、石佛寺等6家佛教活动场所。
净域寺位于临西县临西镇仓上村,座落在临清古城遗址上。初唐始建,取佛家清净无为、乞求域内安泰祥和之意,命名为“净域寺”。净域寺初唐始建后,宋、明两代早中期曾两代大规模的重修,三重殿宇,建筑雄伟;古木参天,香烟鼎盛;暮烟缭绕,讲经弘法,僧人诵经撞钟之声远闻十里之外,乃冀、鲁两地著名古景之一。2001年,经邢台市宗教局批准,仓上村提供包括净域寺遗址在内的47亩地给佛教僧人重建净域寺。由五台山悲理法师回家乡主持重修工作,12年内建有佛堂、斋堂数间。
道教
道教在临西境内自古不甚兴盛,据民国《临清县志》载,传于汉代张道陵。境内道教分为两派,一为全真,一为伙居。全真终生不娶,伙居则娶妻荫子。境内全真教徒少于伙居,主要寺观有灵官庙、五龙官。解放前,境内道徒只有数十人,其活动方式,以为丧葬人家作水陆道场,给精神病人捉妖拿怪为主,但由于道教不兴盛,其活动也很少。解放后,其活动全部停止。现有两个年老道徒尚健在,但早绝教事活动。临西县境内有晨霞观这一个道教活动场所。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元、明之际随着回族的迁人而传入境内。其中八里圈、般庄为纯回族村。县内回民均信仰伊斯兰教,回民村的汉族也有信仰伊斯兰教者,教徒多经营屠宰和饮食业。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临西县共有清真寺5处,分别座落在洪官背、八里圈、黑庄、殷庄、小芦。其中洪官营清真寺规模最大。
基督教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它一些较小的教派,临西境内主要有天主教、新教(耶稣教)。
天主教
天主教传入境内时间无据可查,据推测约在明末清初。据民国《临清县志》载,天主教堂本域有两座,系法国教士费云龙创建,其址在打鼓巷和小芦,小芦教堂建于清成丰七年(1857年),建筑面积189平方米。解放前,境内有教徒483人。1990年有教徒660人,教事活动正常。
新教
新教又称耶稣教,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美国金发兰牧师从德州来临清市传教,并建教堂,很快传入境内。1923年,以教徒张彭玲为首,由教徒集资在卫河西大桥以南硝场坑北成立教委会,盖教堂9间,住房5间,大车门1座,打水井1口,占地面积2亩。1943年,大灾荒,教堂无人管理,被临清教会拆除。据1989年底统计,有教徒1347人,其中受洗的632人,未受洗者715人。1980年,开放南居委、白庄、马店、乔屯4个活动点;1990年又开放东留善眉、前堤口、西王庄、高洼4个活动点。
经济
综述
临西县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两主两辅”四大产业。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精密轴承、液压传动为主,食品医药产业以食用菌、调味品、中医药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文旅产业以“大运河珍珠链计划”为主。以轴承制造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和以光明食用菌为代表的健康食品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同步形成医药、棉纺、汽配、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达到23%。此外临西县的轴承产业集群成为全省8个重点推介的产业集群之一,先后获得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县、和河北省转型升级示范县、轴承产业名县等一批省、市级荣誉称号。
2022年,临西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1.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5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2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2.6亿元,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27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73亿元,外贸进出口完成5.28亿元。
第一产业
临西县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大豆等作物,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其次是花生、芝麻、蔬菜、瓜类、蓖麻、烟叶及苇、藕等,共54种作物。在养殖业上,临西县坑塘养鱼为淡水鱼。有30多个品种。临西县是国家优质粮棉基地县、省市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改良基地、河北农大高新技术示范基地。2021年,全县新增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高效农业项目21个、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省市级龙头企业17家、省市级家庭农场23家,农业产业化率达到72%。临西县探索形成了“杜仲种植+特色养殖+有机肥加工”、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技术服务”、订单花卉种植等9种高效农业模式,“万元钱”农业规模达到3万余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2017年,临西县地区生产总完成82.02亿,在邢台地区排第11名。2020年,临西县第一产业增加值16.12亿元,农作物种植面积59772.57公顷,全年粮食产量355039.07吨,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为12427.97吨。其中,猪肉产量7231.94吨;牛肉产量3425.69吨;羊肉产量1770.34吨;牛奶产量1236.39吨;禽蛋产量24863.86吨;水产品产量156吨。全年生猪存栏1553.31百头,生猪出栏1004.94百头。
第二产业
临西县第二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食品医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精密轴承、液压传动为主,轴承制造产业是支柱产业。建有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轴承大世界”专业市场、找轴网等平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中伟卓特的液压产品占据国内液压配件市场份额达40%以上。截至2022年,全县拥有轴承生产销售及配套企业1389家,其中生产企业526家,规上生产企业35家,从业人员9.3万人,拥有各类生产设备7.2万余台(套),年生产能力8.1亿套,远销东南亚、欧美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销售收入205.4亿元,同比增长14.9%,先后荣获“中国轴承之乡”、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县等称号。
食品医药产业以食用菌、调味品、中医药为主,引进和培育食用菌冻干产品、干片产品、罐头食品、速冻产品、方便食品、即食食品和调味品等加工企业。光明百万头生猪养殖、美国百佳食品等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光明九道菇是世界单体最大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万邦复临的芦荟胶囊产品占市场份额的90%,邢台百佳致力打造世界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润广风电、万辉风电、三峡能源等企业运营良好。临西县已形成轴承、棉纺、建材、机械、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2020年,临西县第二产业增加值20.55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8.5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全市排名第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2%,全市排名第7。规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食品医药业增长31.9%,装备制造业增长4.2%。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8665万元,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5家,建筑业总产值2.64亿元,竣工产值1.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4.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临西县第三产业以服务业、文旅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为主。2020年,临西县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3.42亿元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52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3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75亿元;金融业增加值8.28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5.43亿元。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个,共计营业收入5319万元,同比增长15.9%。
文旅产业以“大运河珍珠链计划”为主,大运河文化主题公园、运河贡砖博物馆、尖冢码头等项目加快实施。深入挖掘运河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对临清古县衙、净域寺、龙潭寺、仓集古镇、陈窑遗址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建设潭腿文化小镇、仓集古镇、贡面特色小镇、陈窑贡砖文化产业园、八里圈清真寺民俗文化小镇等项目,打造一批集休闲度假、古村观光、文化探源等项目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
经济功能区
河北临西轴承工业园区位于临西县城北部,始建于2008年,201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园区,规划面积14.87平方千米。近年来,河北临西轴承工业园区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十二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省级特色产业基地”“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6年又被确定为全省五个之一、全市唯一的“创新性特色园区示范试点”。2017年,河北临西轴承工业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9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77.01亿元,外贸出口3367万美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0.18亿元。
重要企业
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系河北鑫泰轴承锻造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轴承锻造、精车件、热处理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面积75733平方米,产品覆盖CNC数控机床、工业用轴承、高端商用车以及新型重型卡车等领域。公司拥有各类设备500余台(套),员工380余人。目前世界级前8名轴承制造商,该公司已开发5家,德国舍弗勒集团、美国铁姆肯、瑞典SKF、日本日本精工、NTN等,并成为全球供应商。主导产品属轴承产业链上游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环节产品90%销往全球顶尖轴承厂家,是全球前八大轴承制造商的五家合格供应商。为美国TIMKEN、瑞典SKF在华北地区最大的供应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9%,连续多年省内市场排名第一。2022年,完成销售收入3.35亿元,上缴税金1195.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临西县在2022年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11家、幼儿园38所,新增学位3.5万个。截至2020年末,临西县拥有普通中学16所,在校生人数20298人。其中,高中2所,在校生5380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960人;全县拥有小学65所,在校生37700人;全县拥有幼儿园22所,敷设幼儿班98个,在园、班儿童6780人;全县专任教师数3465人,普通中学和小学教师分别为1513人和1952人。其中临西实验中学2018年高考全部学生通过大学录取线,升学率100%。
河北省临西实验中学,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位于县城珠江路,占地156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2011年建校,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50个班级,3700余名学生,专任教师190名。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高级教师65人,中级教师110人,本科学历达98%以上。学校主要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省课改先进集体、省级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园林式单位、省青少年职业生涯发展研究实验学校、市文明单位、市5A学校、市文明校园、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绿色学校、市平安和谐校园、县实绩突出单位等荣誉。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末,临西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3个,民营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1629人,比上年增加36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95人,注册护士83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380张,其中县级医院770张,乡镇卫生院360张。
临西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位于临西县阳光大街与辽河路交叉口,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00张,总投资4.6亿元。医院设有内、外、妇、儿等24个临床科室,眼科、口腔科等门诊科室6个,放射科、检验科等医技科室16个,行政后勤科室23个。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大型血管造影机等一流设备100多台(件)。现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在邢台市县级医院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事业
2020年,临西县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培养中级工程师12名,高级工程师6名,对300多名轴承产业一线科研创新人才进行了培训,先后聘请何加群等3人为临西县轴承产业首席专家,柔性引进院士、博士等高端人才19人。截至2020年年末,临西县轴承企业与国内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3家。规模以上企业均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和研发机构,研发的月牙轴承、机床主轴轴承等110多种高精密产品均在本地实现成果转化。与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等17家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成找轴网、星火众创空间、双桥孵化基地等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平台。2021年,临西县科学技术支出5408万元。截至2022年9月,临西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园区(基地)6个、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430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企业研发中心49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末,临西县有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8万册;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9个。全年全县公共文化体育财政支出1542万元,增长44.0%。全年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2021年7月18日,“欢乐邢台市大舞台”暨“双百”“七进”文化惠民演出实验中学专场在临西县明珠广场举行。该活动旨在通过歌舞艺术的形式,重温红色经典,歌颂建党百年的辉煌业绩。2023年9月13日,临西县首届大运河文化艺术季系列文旅活动举办,活动有“传承运河文化 聆听经典之声”古诗词音乐会、运河文化武术交流大会、舞动运河美舞蹈专场、岩彩画展览、大运河畔旗袍秀、乡村足球联赛以及非遗戏曲、乡艺展演、摇滚演出等。
临西县图书馆位于临西县珠江路5号临西大剧院,是国家举办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文化信息服务机构,是展示县域人文资源、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1995年临西县图书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配备人员3人,藏书5000余册。2011年11月迁至临西县珠江路临西会堂西侧,2012年4月23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临西县图书馆现办公地点在临西县临西大剧院,现有工作人员7人,建筑面积为4711平方米,藏书80000余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30台电脑。设有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视障阅览室、地方文献室、真人口语练习室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
体育事业
截止到2020年,临西县培养二级运动员共70余名,一级运动员近20名,向高等院校及高校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50余名,成功创建6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3所省级传统体育学校。其中河北省临西实验中学连续两个周期被评为跆拳道、篮球、田径、排球等四个项目的“河北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被评为“邢台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2017年10月被授予“河北省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20年临西县运动员穆磊同学代表河北省参加2020“一带一路”中国跆拳道公开赛获青年组59千克冠军。跆拳道项目2012年至今共获得市级冠军80余名,省级以上冠军、亚军50余名。此外,临西县投入1000余万元相继建成1个室内滑冰场、1个室外浇冰轮滑两用场和30余个学校冰雪运动场所,购买滑冰鞋、冰壶、VR等冰雪运动器材5000余套。连续开展两届以学生为主体的冰雪运动会,参加10余次各级各类学生冰雪项目比赛。2021年3月13日举办了“县长杯”滑冰轮滑比赛暨全县冰雪运动推广活动。
人居环境
临西县2020年完成造林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4%;绿地面积130.7公顷,绿地率达到38.2%,人均绿地面积13.9平方米;全县污水处理厂3个,垃圾处理站2个,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的村70个;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12天,同比增加25天。此外临西县加快形成“小县大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园林县城”“森林城市”。城区绿化面积达到420.68万平方米,蓝绿空间比达到60%以上。2022年10月31日,临西县“环城水系”建设项目正式开工“环城水系”建设项目主要对临威渠、联结渠、新清临西干渠共计13.99千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清理河道泥污,铺设5千米污水管网,建设生态绿化护岸,打造沿河景观带。
临西县“十三五”期间完成供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美化亮化等一批基础设施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县299个村全部设立卫生保洁员,所有乡镇建立垃圾转运站,形成“村收集、企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全面加强了农村污水管控,实施村庄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分散式治理;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6.2千米,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庄实现公共照明,累计改厕3.3多万座,建设美丽庭院5.64万户。河西镇入选全国百个特色小镇,老官寨镇被评为“全省文明乡镇”,东留善固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建设。
社会保障
2020年临西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9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2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2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8万人。民生领域年均投入资金占公共财政支出77.6%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1万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3.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下,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分别拓展到32.15、24.16万人。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2.41名,“健康积分”入选“健康中国·河北省行动典型案例”。
交通
综述
临西县地处两省、四市、七县交界处,是沟通河北、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四省的交通咽喉。交通便利,京九铁路在境内设有客、货站,京广铁路、京沪铁路垂翼东西;邯临、邢临高速公路横穿全境,与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京珠、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横跨卫河的公路、铁路大桥使天堑变通途。临西公路交通建设蓬勃发展,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横纵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公路
临西公路交通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横纵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乡镇和行政村的通公路率均为100%。截至2014年,临西县公路里程821千米。截至2023年1月,临西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99.519千米。
铁路
京九铁路经过临西县东北部,在东枣园乡张庄村设有临西站,现为四等站,隶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车务段。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2016年5月调图前,临西站有4461次(阳泉市~临西)、4462次(临西~阳泉)两趟普快列车停靠。
航运
临西县境内卫河共有渡口5处,自南向北依次为尖家渡、大营渡、江村渡、刘口渡、汪江渡。明清时期,临清县运河漕运十分发达,临清成为北方重镇和交通枢纽。清中叶以后,河决频繁,水道淤塞,行船受阻官府不问,卫运河航运不能沟通南北,河运规模迅速缩小。津浦铁路、津汉铁路通车后,大运河更是逐年衰落,直至河船停驶。
公共交通
截至2014年,临西县公有出租汽车70辆。截至2023年1月,临西县形成了县际、城内、城乡三级客运网络,24条运营线路、150辆新能源公交车循环发车,乡镇及建制村公交线路、公交站亭覆盖率均达100%,基本实现了县、镇、村客运互相融合,全域公交“一张网”的临西模式。
人文
综述
临西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隋唐大运河和今卫运河流经临西,造就了临西独特而辉煌的运河文化,是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临西历史上是运河名城,素有“古运河明珠”之称。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黑龙潭的传说”和“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有重要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寺遗址。
饮食
临西县特色有临西饼卷肉、清真八大碗、什香面、临西臭豆腐等。
临西饼卷肉,又称临西肉卷饼,俗称饼卷儿、吹喇叭。临西饼卷肉源于临西县西部的下堡寺村,临西饼卷肉,即用一张薄而有弹性的面饼和卤牛肉巧妙地做在一起。取直径半米左右的子(也叫饼铛)加热后,涂抹少许小磨香油;把擀好了的面饼用擀面杖轻轻挑起放在鏊子上;刷香油,以小火烙至起小气泡;用长长的翻饼批(竹制)将饼翻转,再刷香油,同样烙至起满小气泡。其特点大如锅盖,薄如帛纸,爽软绵香;牛肉,选用鲁西鲜嫩黄牛肉,按祖传配方经特殊工艺卤制而成,酥烂醇香。饼卷肉,则是巧妙地将饼和肉合二为一,吃法新鲜独特。其特点选料精良,制作考究,饼肉相叠,层层相卷,饼身油亮,形如喇叭。
临西“清真八大碗”除了色、香、味俱佳外,还有三个特点,那就是一肉二汤三滋补:一肉。原料以牛、羊肉为主。牛羊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味佳美。二汤。清真八大碗属于汤菜,很注重汤的运用,其汤有原汤、清汤、白汤。巧格、松花、闷子佐以白汤,清汆丸子佐以清汤,烧肉、炖肉佐以原汤。清真八大碗中的汤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们的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现代添加剂进行调味、调色,这可称是另一个意义上的返朴归真。三滋补。清真八大碗不仅是佳美的食物,而且具有滋补强身的功用。
什香面,烹制作工艺流程讲究,菜码品种多,名为十样菜,其实,菜料达十八样以上,且随季节变换蔬菜。做什香面要求的刀工要好,丝、丁、沫,都是些精细活。主要炒菜有:炒茄丝、炒西胡丝、炒绿豆芽等;随炒菜上的小菜有:鲜黄瓜丝、酱瓜末、胡萝卜末等;佐以小碗调味料:本地香醋、芝麻盐、芝麻酱、蒜泥;还有两个卤,即西红柿鸡卤、肉卤(牛肉卤、猪肉卤)。吃的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面条滑嫩,爽口。
临西臭豆腐起源于临西县老官寨镇镇西水波村,三百多年来承传不息。清康熙,沈氏三兄弟宗圣、宗孔、宗舜从清河迁至临西(时为临清市)西水波村。其叔沈贵逃荒江苏省,学到了臭豆腐制作技艺,便回乡自开臭豆腐坊。经过不断实践改良,臭豆腐色味俱佳,名声日振。清光绪年初,沈氏麒昌、麟昌在山东临清开创了“园香斋”酱菜园,其产品“臭豆腐”被选为进京贡品,列为御膳小菜,臭豆腐当即名扬天下。临西臭豆腐,精选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质黄豆为原料,辅以白酒、白糖、食盐,经过十四道工序、历时一年发酵而成。
临西扣碗历史从出土陶甑证实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五千年历史,当时,蒸法已运用。蒸使得原食材尤其是动物肉质变得松、喧、软、润、滑,使利于消化、吸收的美味。临西扣碗以“李强扣碗”最为正宗,最具传统风格,荤以猪肉为主蒸成花椒肉、梅菜扣肉、粉蒸肉、腐乳肉、排骨、酥肉、蒸猪蹄等;素以相应食材蒸腐竹、蒸豆腐、虎皮鸡蛋、焖子、水蒸蛋、素丸子、蒸木耳等,荤素计30余种,根据招待客人不同,择其八碗。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9月,临西县共有文物点64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大运河临西段),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临清古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临清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县城东南的仓上村东,时代是北魏至金。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华里,东西宽3华里,占地面积4.5平方千米。北城墙、北城门遗址犹存。城内主要建筑有:古县衙、钟鼓楼、孔子庙、奶奶庙、净域寺等,有多座汉代至北宋末年的古墓。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宋代六大瓷系、五大名窑中的大部分瓷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圈清真寺是冀东、鲁西一带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东枣园乡八里圈村西部。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艺术和宗教历史、大运河史宝贵实物。清真寺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中殿建于嘉靖年间,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增建抱厦,清代末年增建后大殿。寺内建筑自东往西依次分布如下:寺门、古棚出厦、前大殿、后殿、拱窑式殿。原占地规模较大,后被民房所占,现南北、东西各长57.50米,面积3305平方米。主建筑西大殿面积360余平方米,四周建有南北讲堂及对厅、沐浴室共计21间。清真寺自明代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较古老且保护完整的古寺,也是冀东、鲁西一带著名的清真寺之一。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寺是临清潭腿发源地,始建于唐,历五代十国,至北宋达到极盛,其遗址座落在原临清古城南七、八里处,今临西县尖冢镇龙潭村。该寺声名远播,建筑规模恢弘,有山门、大雄宝殿、藏金阁等。唐末宋初,“陈桥兵变”后周大将李重进“自焚”入寺为僧,法号为“昆仑”,练武收徒创立“临清潭腿”。2014年,龙潭寺被批准为邢台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在古龙潭寺遗址上重建了占地150平方米的潭腿祖师殿——昆仑山脉殿,供奉昆仑大师圣像,并立碑纪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2月,临西县有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其中有潭腿武术、秦腔戏曲、竹马、贡砖烧制工艺、运河故事传说等文化遗产。
临西潭腿又称弹(谭、潭)腿,2009年被列入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临西潭腿始创于晚唐宋初,创始人为五代时期后周著名将帅昆仑大师,在其远征期间,后周为宋所灭,其就在河北省临西县尖冢镇龙潭寺削发为僧,法号昆仑。大师身怀绝技并精通医术,将武术同医术共溶一炉,研创出内外两功并用的拳脚—潭腿。潭腿的潭字是借用发源地龙潭寺的潭字所命名的,故称之为“潭腿”。临西潭腿内容丰富,主要是十路潭腿和三十多趟拳术套路。它以腿功见长,其功法分势法、练法、桩法、内功、外功五部分,讲究“三分拳,七分腿”。潭腿拳脚并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攻击性,有“拳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拳谚,因此中国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称,“北腿”即“潭腿”。潭腿武术发展至今已有1060余年的传承历史。河北省政府授予潭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临西县潭腿为“河北省美丽乡村特色体育品牌项目”。临西县连续三年举办了“昆仑大师杯”全国潭腿武术精英赛。
临西乱弹产生于明正德与万历年间,因多供帝王观赏故称“銮坛”。后随大运河流传至今临西县,又因此剧兼容其他声腔,故称“乱弹”。乱弹剧种古老,底子较厚,剧目多为朝廷忠奸戏,经过初步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00多个,《曹操杀宫》《战《李渊辞朝》《临潼山》《杨家将》《杨金花夺印》《大刀王怀女》《扫北图》《李闯王进京》等,另外还有神话剧《赵公明下山》以及《女状元》等少量生活戏。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主要曲调有“慢乱弹”“猛一碰”“一股头”“慢二股头”“快二股头”“大哭腔”“哭迷子”“起板”“原板”等四十余种,其道白和歌词都用普通话,伴奏乐器以唢呐、笙、月琴、笛子等管乐为主,唱腔高亢悠远,末尾翻高以入笛,行腔声笛一体而悠扬。
空心手工挂面产自临西尖冢,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尖冢是临清州的水陆码头,官府设局派员,在此查验收税,是当时的经济重镇,百业兴盛。空心挂面随着畅通的漕运渠道进入京津。传说,乾隆年间被指定为“贡品”。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创手工空心挂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二十九世祖王廷公使工艺日臻完善,传进皇宫,万历帝食用后喜其爽滑可口,柔软清纯,随口呤联一副“宫廷玉液酒,尖冢空心面”,封为贡面。成品挂面自然晾干,不烘烤,细如发丝、洁白中空、细腻筋道、滑柔爽口、入锅即熟、回锅如新、久煮后不烂。
习俗
节庆习俗
春节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自上年的腊月上旬开始,家家户户碾米磨面、赶年集、置办年货、扫房刷墙、赶做新衣、做豆腐、蒸馍馍、剁馅子、炸丸子、杀猪宰羊。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戴一新,城乡一派节日景象。这天,起五更烧香纸、点蜡烛、放鞭炮、祭祖先,早晨吃素饺子,饭后开始拜年,先拜本族、本姓,后拜街坊。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人们见面互致“发财”;初二,起早到井上挑水,谓之“抢财”,侄儿、外甥要到姑母、姥姥、姨母家拜年;初三,女婿拜岳父母,闺女回娘家。新姑爷要给晚辈压岁钱;初四,仍串亲拜年;初五,又叫“破五”,清晨放鞭炮,上供,磕送祖头,继而到蓦地烧纸祭祖,又称“送爷爷奶奶”(也有初三上坟祭祖的),至此节日结束。
生育礼俗
时间一般在男孩降生后的第十二天,女孩降生后的第九天,故又俗称“做十二天”“做九天”。做天时亲朋好友要带上小孩用的服饰、玩具等礼品以示祝贺,女性亲朋可到产妇卧室看望婴儿,并且要给一定数额的礼金,名曰“看钱”,婴儿姑母、奶奶、姥姥、姨母等近亲的“看钱”还要多。主家此日要摆设宴席答谢亲朋。
建房习俗
建房要选择吉日开工,当日工匠们清理好地槽,拉好施工标线,在四个房角砌好几层砖,象征着奠基开工,俗称“铺地脚”。同时,要燃放鞭炮,主家要宴请工匠,以示庆贺和预祝工程顺利。
自建或购置新房入住后,亲朋邻里前往祝贺,称为“温锅儿”。过去此风俗在农村较为多见,祝贺者一般是携带烟酒、壁画等前往祝贺,主家则在家置办酒菜招待来客。
物产
水波腐乳是临西县的特产,水波腐乳主要有红腐乳和清腐乳两种。腐乳,性平,味甘。所含成份与豆腐相近。具有开胃消食调中功效。可用于病后纳食不香、小儿食积或疳积腹胀、大便溏薄等。腐乳通常除了作为美味可口的佐餐小菜外,在烹饪中还可以作为调味料,做出多种美味可口的佳肴。如腐乳蒸腊肉、腐乳蒸鸡蛋、腐乳炖豆腐等。
临西酱菜是邢台市久享盛名的特产。清末民初,临西酱菜就蜚声山东省、河北省一带,远销于京、津等地,并出口到日本。临西酱菜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共有二十多个品种。其中包瓜、磨茄、臭豆腐、豆腐卤等最为人们所称道。包瓜是将香瓜旋开一圆口,去瓤后加入花生仁、杏仁、青丝、玫瑰等十多种原料,用线缝合放在酱缸内腌制而成。它的特点是味道鲜美,柔软香甜,脆而不梗。磨茄是将嫩茄外皮磨掉,用竹钉扎眼,放在盐水中浸泡,挤出水汁后置于配上各种调料的酱汁中腌制。在制作过程中绝不与铁器接触,使茄子始终保持先天的色、味。
芦苇坡小磨香油选用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传统的石磨工艺生产,无机榨工序,无高压工序,无真空工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磨香油的自然工艺风味和特有的营养价值。香味浓郁,味道纯正,集营养和药用价值于一身,以色、香、味俱佳闻名,已成为临西县著名地方特产,产品畅销国内各地市。
枣花糕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枣为辅料;制作所需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菜刀等,逢年过节,在临西的农村有制作枣花(也叫面花)作为赠送礼品和祭祀供品的古老乡俗。
风景名胜
综述
临西县境内有历史文化展馆、吕玉兰纪念馆、北湖景区、玉河公园、阳光公园、珠江园等景点。此外还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即大运河临西段,是今临西(古临清市)境内历史最为悠久、流域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
世界遗产
临西是伴随大运河兴盛而兴起的古镇,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临西段被称为永济渠(宋代称为御河),又称卫运河,是今临西(古临清)境内历史最为悠久、流域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临西县境内流淌着绵延25.2千米的隋唐大运河、39.2千米的今卫运河。临西县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建设思路,谋划了“大运河文化珍珠链和珍珠盘”发展计划,进一步赓续运河文脉、传承运河文化。
重要景点
历史文化展览馆位于县轴承会展中心三楼,面积220多平方米,分为七个展区。“文明曙光”“战汉古韵”两个展区,介绍发现“范庄遗址”“鲧堤”“榆阳古城遗址”等“唐宋辉煌”“历史转折”“明清繁华”三个展区,主要借助于考古发掘的大量青铜、陶瓷器等文物原件。陈列布展图片资料280余幅、文物原件百余件。展览馆整体布局以县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为主线,充分利用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等形式,全方位、高浓缩展现了该县从新石器时代到当代,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
吕玉兰纪念馆位于临西县东留善固村南,为纪念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而建。它奠基于2006年,2008年3月31日吕玉兰逝世15周年正式开馆。纪念馆门前座落着吕玉兰4米多高的半身石雕塑像。拾阶而上是朱红的大门,门楣上有“吕玉兰纪念馆”的金字匾额。台阶周围为汉白玉护栏,每块栏板上浮雕着不同样式的兰花。纪念馆采用四合院布局,占地3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四周环廊相接,院内蓝色大理石铺地。北面是玉兰生平事迹展览馆。展馆迎门是毛泽东与吕玉兰在中共“九大”会议上握手的巨幅画像。
北湖公园位于县城北部,阳光大道西侧,北邻松花江路,南接玉河公园。占地620亩。公园水域面积292亩,绿地面积286亩,绿地率高达79%,铺装硬化面积42亩。是集观光旅游、健身娱乐、文化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主要设有公园主入口广场、活动健身、儿童娱乐、老年人活动、特色树种观赏、水上娱乐六大功能区其内部设有广场、喷泉、环湖道路、水上娱乐、凉亭、廊架、文化长廊、茶室等建设休闲娱乐设施,成为县城居民休憩的良好去处。
玉河公园横跨平安大街和榆阳大街,南邻长江路,北连北湖公园,全长3500米,宽120米,平均水平宽度30米,占地面积43.2公顷,绿地面积28.8公顷,水面面积9.5公顷,绿化率88.6%。园内修建5座桥梁,一桥一景。建有城中门、花之海、树之林、水之秀、市之窗等景区,广场、园路、亭台、休闲娱乐设施、绿地等合理配置,与环城水系和北湖公园融会贯通,水天一色,鸟语花香,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健身、娱乐与一体的生态式园林型公园。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11
N China's Linxi sees good harvest of chili pepper.新华网.2023-10-17
临西县的身世你知多少?.文明临西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临西县情简介.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2
临西县情简介.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10-07
临西这些旅游线路你都打卡体验过吗?.文明临西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临西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09-12
临西县省市县三级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临西县.2023-10-12
走进临西.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10-11
河北省临西县.中国网.2023-09-11
临西县运河文化情况及工程谋划情况汇报.临西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10-10
一道文化大餐,告诉你临西历史有多悠远!.临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2
临西 - 气象数据 -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网.2023-09-16
交通地理.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0
临西:聚力“一新城两强县四大基地”建设 全力推进六大工程提质增效.邢台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2023-10-12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15
值得收藏!看央视如何推介临西!.人文邢台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9
临西县河渠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公告.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1
省水利厅到邢台市调研尖冢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筹备工作.河北省水利厅.2023-10-28
临西县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10-29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4
河北6市最新任免!县委书记、代县长….河北日报.2023-09-14
临西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关于调整县政府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4
政协临西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胜利闭幕.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统计局】临西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4
临西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纪录小康工程数据库.2023-09-15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9-14
临西县东线旅游线路景点及介绍.临西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09-23
临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临西县.2023-10-09
河北临西:产业“上新”,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河北省乡村振兴局.2023-10-28
临西农业产业化率达72.33%.河北新闻网.2023-10-28
震惊!邢台各县市GDP排名出炉,临西82亿位列11名!.临西在线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7
河北临西:科技创新引领轴承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政府网.2023-10-06
河北临西轴承工业园区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临西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09-15
河北诚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就业信息网.2023-10-13
【实验中学】2018年高考成绩实现四个100%,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10-28
临西实验中学 一切为了孩子.石家庄日报.2023-11-17
总投资4.6亿元 开放床位1200张,临西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启动.临西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10-09
临西县人民医院新、老院区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告.临西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8
临西县“三个一”培育轴承产业特色人才.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11-28
临西县人民政府关于临西县 2021 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 告.临西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11-28
邢台临西:打造轴承产业促进支撑平台.河北新闻网.2023-11-18
邢台临西县举办“欢乐邢襄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河北新闻网.2023-11-18
临西县:大运河畔升腾“文化气”“烟火气”.邢台日报.2023-11-19
临西县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临西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6
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 | 邢台市区县公共图书馆风采——临西县图书馆.邢台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8
邢台市临西县:在体教优势上谋篇 在融合培育上发力.河北省体育局.2023-10-06
临西县“环城水系”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1
邢台市临西县建好农村路鼓起百姓“钱袋子”.河北省交通运输厅.2023-09-16
我在临西等你.......临西县农业农村局.2023-10-12
临西县臭豆腐.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0
临西饼卷肉.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0
钟情邢台,这些“十佳”特色美食不可辜负!.邢台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邢台临西:全力打造冀东南绿色生态运河文化名城.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2023-09-20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2023-09-23
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北博物院.2023-09-23
八里圈清真寺:明清时期建筑艺术宗教历史及大运河史宝贵实物.中国小康网.2023-09-23
游在临西——为你演绎跨越千年的时光之美.临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河北临西:非遗文化成群众过年“香饽饽”.中国新闻网.2023-10-12
邢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邢台市人民政府.2023-09-18
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临西文体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8
临西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临西文体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8
喜报!我县新增两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临西文体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8
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10-28
河北省第六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临西一传承人入选.临西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09-18
河北临西:非遗文化成群众过年“香饽饽”.腾讯网.2023-09-18
临西乱弹.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0
尖冢手工空心挂面.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0
临西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临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0
【文化临西】——运河文化,临西人不能忘记的历史.临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食在临西——传承千年的美食俘获你的味蕾!.临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游在临西——带你游赏现代特色的园林之城.临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0
客居异乡 深深牵念和爱恋的是故乡的卫运河.大运河遗产.2023-11-19
【临西历史人物】临西县历史上的名人,你知道都是哪几位吗?(一).临西文体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临西历史人物】临西县历史上的名人,你知道都是哪几位吗?(二).临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临西历史人物】柳佐,你知道吗?曾重修临清舍利塔.临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他说话做事做人都踏踏实实、诚诚恳恳” ——习近平在正定.人民网.2023-09-21
传承邢台红色基因 ——人物篇⑱ | 吕玉兰:人民的好公仆 党的好干部.威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2
【红色临西记忆】人物篇●②| “抗日英雄”蔺文贵.临西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09-20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关于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结果的通报.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09-20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 区) 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20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20年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2023-09-20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20
关于对拟命名表彰的河北双拥模范城(县)、双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公示的公告.中国雄安官网.2023-09-20
最新通报!邯郸3地获省级新荣誉,祝贺!.澎湃新闻.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