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
川藏线(英文名sichuan-tibet highway)是川藏公路的简称,川藏线东起四川成都市衣冠庙,西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公路主要有南北线之分,沿线山高谷深,起伏跌宕,地势险峻,被称为天险奇路,川藏公路是中国目前最长的一条公路。
川藏公路南线由四川成都、雅安、康定市、东俄洛、巴塘县,西藏芒康、左贡县、邦达、八宿县、波密、林芝市、八一、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达孜至拉萨,全长2115公里,属国道318线的一部分。北线由成都至东俄洛与南线重合,再由东俄洛与南线分开北上,经乾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西藏江达、昌都至邦达又与南线重合,直抵拉萨市,全长2414公里。南北线间有昌都到邦达的公路相联。南线因路途短且海拔低,所以由川藏公路进藏多行南线。
川藏北线从1950年4月开始,经过11万军民的艰苦修建,于1954年12月北线正式通车,2000多名军民为此付出了生命。318国道从1957年开始修建,南线由东俄洛经巴塘县、芒康县、左贡县至邦达,并于1969年全部建成通车,随后被正式列入国道318线的一部分。1977年对部分路段按公路老六级技术标准进行了改建,并将部分临时性桥涵建成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建筑。1978年以后,国家中断了对川藏线整治改造投资,1985年开始对川藏公路进行整治,1996年10月,组建武警交通川藏公路机械化养护支队。
川藏南线被称为“最美国道”,沿途将穿越折多山,亚丁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众多景点,北线则将经过来古冰川,米堆冰川,纳木错等景点,川藏公路作为祖国内地进出西藏自治区的五条重要通道之一,担负着联系祖国东西部交通的枢通作用,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元上都遗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历史沿革
川藏公路是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的合称,1950年至1954年12月25日修成的从西康省到西藏的公路,当时称康藏公路,起点为西康省省会雅安,终点为拉萨市。1955年国务院撤销西康省,交通部决定将康藏公路改称川藏公路。
建设背景
川藏线在历史上为贩茶贩马所建设的茶马古道 ,晚清时期时任边务大臣的赵尔丰主持修筑的川康车路,但该工程只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便在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戛然而止。民国时期,川边经略使尹昌衡、西康屯垦使刘成勋等人又在此基础上修筑川康马路。1932年由成都市到雅安的道路建设完成,两年后的1935年四川省公路局制定 《四川陆上交通规划书》,决定修筑雅安到康定段,以完成川康干线。其中川康公路雅安至康定段于1936年始筑,1942年通车,全程225.9公里。
建设历程
1949年底,成都解放后为进一步解放西藏自治区,恢复打通川康公路、康藏公路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50年春,西南军政委员会遵照党中央指示,发布进军西藏的命令。1950年二月成立了雅甘工程处”,受西南公路管理局领导,后更名为“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工程处”,后改称为“川康青工程处”、“雅甘工程处”,受西南交通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后方部队司令部双重领导。担负恢复和改建雅马段全长699公里的任务。4月西南公路局为配合进军,展开工程修通川、青、康三省公路。6月抢通川康线,8月修复康青线之康甘段,至十月底成都市至竹沟之海子山全长862.4公里抢修完成通车。
1950年十月一日成立了“康藏工程处”,开始筹备和测设工作同年五月上旬,踏勘队随进军部队由马尼干戈镇向西勘察线路,五月二十八日开始施工。1951年至1952年马尼干戈至昌都段的新建1951年12月底,川藏公路雀儿山垭口打通。
1952年六月修通至金沙江边的岗托,195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通车至昌都1953年初,中央批准了昌都定线会议所选定的南线方案后分由东西两段同时施工。东段由昌都向西修由改组的第二施工局担负施工任务;西段由拉萨市向东修,1954年12月25日以西南军区十八军为主的十一万军民共同努力下康藏、青藏公路正式通车。
据统计在绵延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上,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战士牺牲,而修建二郎山险峻路段时,平均每公里就有7名战士献出了生命。1957年川藏公路的南线开始修建。并于1969年全部建成通车,1977年以前,在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的施工部队,以及852大队(武警交通独立支队前身)的通力配合下,对部分路段按公路老六级技术标准进行了改建,并将部分临时性桥涵建成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建筑。
1978年以后,国家中断了对川藏线整治改造投资,198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通车30周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此立碑纪念,1985年开始对川藏公路进行整治,1996年10月,组建武警交通川藏公路机械化养护支队。
升级改造历程
1996年5月25日,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1月11日,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工程全面建成通车。同年12月19 日,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及相关附属工程通过竣工验收。2015年12月24日,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及引道路基路面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二郎山隧道主洞长4176m、平行导洞长4155m。行车主隧道横断面净宽9m、净高6.9m,共设有5处紧急停车带(每处40m,侧向加宽3m)。隧道右侧的平行导洞用于通风和紧急救援,导洞与主隧道间通过14条横洞相连。横洞分为人行横洞和车行横洞,人行横洞宽2.2m,车行横洞宽4m,导洞和横洞的高度约5.5m。
2012年7月为解决318国道102滑坡群经常发生泥石流,导致交通阻断的问题,中铁二局五公司开始进行102滑坡群整治改建工程,2015年102隧道完工。102滑坡群整治改建工程全长3.416公里,其中隧道长1.731公里,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造。
2014年9月雅康高速公路开工,2018年底通车,2022年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雅康高速是国家公路网四川雅安至新疆叶城(G4218)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藏高速公路的一段,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16.5.5”规划中5条东西横线之一康定至泸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地进入藏区、辐射带动甘孜藏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雅康高速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进行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桥隧比为96%。
2013年拉林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2019年4月26日通车,路线全长413.6km,属于既有国道318线川藏公路南线的改造工程。拉林公路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等级公路,也是贯穿藏东、藏中的重要通道,其建设标志着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超常规发展开始启动,拉林高等级公路的通车将拉萨市至林芝市行车时间缩短至4个半小时,
2011年东海路改建工程启动,按三级公路标准改建,起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新都桥镇东俄洛村,翻越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拉山、托洛拉卡山4座海拔4000 m以上高山,止于海子山,全长约275km,2016年完工。
2016年12月28日上午,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5月20日上午,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新建项目全线贯通。该项目全长约60公里,起于名山区与蒲江县交界处观音阁,沿成雅高速公路方向,途经雅安市名山区茅河、红星、百丈、新店、车岭、前进,经开区永兴,雨城区草坝、大兴、周公山、多营,止于多营镇马鞍腰接国道108线,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成雅快速通道成都蒲江段尚未建成。
2018年5月1日,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建设施工的觉巴山隧道开始修建,2021年10月1日318线觉巴山隧道完工。2022年8月底觉巴山隧道实现通车,使得翻越觉巴山从1小时多的车程,缩短至仅需10分钟。海拔3200米,隧道主洞长6995米,平行导洞长6940米,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属特长隧道。
2018年8月折多山隧道开始施工,2022年4月19日,折多山隧道主洞累计完成43%。根据目前的进度,预计该项目2024年底才能贯通。折多山隧道由四川交投藏高公司代建,路线全长约9.94公里,其中新建一座8155米的特长隧道,隧道两端接线长约1.79公里。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0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线路概况
川藏南线
川藏线主要有南北线之分,沿线山高谷深,起伏跌宕,地势险峻,被称为天险奇路,南线为318国道部分路段经雅江、理塘县、巴塘县,进入西藏芒康,后在邦达与北线会合,再经八宿县、波密、林芝市到拉萨。南线总长2149公里,途经海拔4700米的理塘。南北线间有昌都到邦达的公路(169公里)相联。
参考资料
川藏北线
川藏北线由成都市出发最终到达拉萨市,全程2940公里,北线为317国道主要路段。北线经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进入西藏昌都、邦达;北线全长2412公里,沿途最高点是海拔4916米的雀儿山;
参考资料
川藏中线
川藏中线由狮泉河至拉萨全长1793公里。
川藏南线
沿途信息
起止途径
川藏线由成都开始,行驶至天全县一代时开始通过二郎山隧道,随后在进入康定市后翻越折多山到达新都桥镇之后。便是到达了真正的藏区,新都桥处后川藏线分为南北两线,318国道于1958年正式通车,进入南线后经雅江县、理塘县、巴塘县、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左贡县,在邦达与北线会合后,再经八宿县、波密县、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达孜区至拉萨市。
南线沿线都为高山峡谷,南线的通麦一带山体较为疏松,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雅鲁藏布江—理塘段路面是柏油路,大部分路面凹凸不平而且砾石较多,随时会遇上大风,出理塘六七十公里的柏油路,进入川藏南线最艰苦的路途之一,年久失修的路基完全损毁,大小坑洞接连不断。海子山不是很高,晴天会尘土飞扬,要遭遇雨天有很多漫水路段,极其难行。下山后,道路依然曲折起伏。进入波密—鲁朗段过通麦大桥后,是泥石流、滑坡的高发地带,也是整个川藏线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进入达孜后路况良好。
道路及限速
运行与服务
加油站
318国道主要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几乎每行驶一百公里会有一个加油站,现在基本上各个县城都有中石油,自驾路上可在各县城进行加油补充。
检查站
从金沙江大桥过后,一直到拉萨市前,川藏南线共有9个检查站。1.位于四川巴塘到西藏芒康之间的西藏芒康竹巴龙检查站,2.在芒康县城出口处的芒康县城检查站,3.位于如美镇设在在澜沧江旁,竹卡大桥附近的如美检查站,4.进入左贡县县城前的左贡检查站,5.出邦达镇的邦达检查站,邦达检查站早8点前晚8点后禁止通行。6.八宿检查站,7.八宿检查站,8.波密玉普检查站,9.拉萨检查站。
主要景点
国道318线也就是318国道被称为“最美国道”,《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在2006年专门组织了一支考察队沿川藏线进行考察采风,并在当年第10期中定义其为318川藏线,和北道相比,南线因路途短且海拔低,所以由川藏公路进藏多行南线。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海拔为4298米,是康巴藏区第一关,也称进藏第一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海拔超4000米的高山。“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折多山是国道318川藏线通往西藏自治区的必经之道,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往西是青藏高原地势逐渐上升的地带,到卡子拉山趋于平稳,有雅砻江,高尔寺山,雅江县城;东是高山峡谷地带,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
亚丁国家自然保护区
亚丁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稻城县南,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迈勇和东峰夏郎多吉(海拔同为5958米)三座雪山呈品字形巍然耸立,被称为雪域神峰。亚丁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香格里拉市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周边也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康巴藏区风情。
雅鲁藏布大峡谷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县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中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又名理塘寺,位于理塘城北约1公里处的山坡上。全寺有僧房428栋、1300间,是康区喇嘛数量最多的格鲁派寺院。长青春科尔寺由索南嘉措素南嘉措奏请乾隆恩准而建,是康巴藏区第一大黄教(格鲁派)寺庙,寺内常住喇嘛近千,寺庙建筑、壁画、灵塔、佛像精美。寺庙每年、每季度都要举行各种大法会,有独具特色的跳神、辩经、转山、展佛等。每年藏历正月十五还有酥油彩塑花会。
川藏北线
沿途信息
起止途经
川藏北线即部分317国道,从成都市出发,到西藏那曲,全程2313公里。路径为:四川成都-郫县-都江堰市汶川-理县-马尔康市炉霍-甘孜-德格-西藏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那曲。由成都到甘孜段基本上一路畅通,在到达新路海后会翻越川藏北线最高的雀儿山山口,随后的昌都到那曲虽然属于317国道,但与318国道平行,进藏物资基本不通过本段进藏,所以这一大段养护情况大都很差。从昌都出发,翻越朱角山(4688米),即抵达类乌齐。沿巴青河西行30公里至索县,这一段为藏北无人区,人烟稀少。
检查站
翁达到炉霍站折多山中有无人检查站,玉龙镇到昌都段玉龙镇检查站。
加油站
川藏北线主要以中石油为主,各个县城都有加油站,自驾路上可在各县城进行加油补充。
维修站
马尔康市,嘉绒印象西北,达萨街三段西顺达汽修厂;甘孜市川藏路535号康发进口汽车修理厂;德格市,茶马上街65号附近,格萨尔王汽修厂;昌都市,卡若区澜沧江路人民医院老大门口,元丰汽车维修中心;巴青市,达尔塘街汽车轮胎销售维修中心;那曲市,拉萨路快修市场118号,豫昌汽修。
路段信息
主要景点
北线为317国道主要路段,1950年4月开始,经过11万军民的艰苦修建,北线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2000多名军民为此付出了生命。与南线新都桥至巴塘县一段相比,川藏北线新都桥至德格县一线,基本上是沿鲜水河、雅砻江而上,时有草场、峡谷、河水、河原等地形,不似南线那般高拔和平缓。其中丹巴县是嘉绒藏族的主要分布区,沿途最高点是海拔4916米的雀儿山,如由石渠县进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经玛多县、温泉,可至达青海省首府西宁市或青海湖。
米堆冰川位于西藏波密县玉普乡,冰川脚下有米美、米堆两个小村庄。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是中国最美的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米堆冰川,是一处集冰川、农田、村庄、湖泊、森林等为一体的景点,是去林芝市旅游的常规景点之一,其同时也是中国三大海洋性冰川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
来古冰川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紧邻然乌湖,为世界三大冰川之一,是帕隆藏布的源头。来古冰川由美西冰川、雅隆冰川、若骄冰川、东嘎冰川、雄加冰川和牛马冰川组成,因其都围绕着来古村,所以它们被人们统称为来古冰川。其中生成于岗日嘎布山东端长达12公里的雅隆冰川最为雄壮,它从海拔6000多米的主峰,一直延伸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来古村,来古村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隐藏着的、如世外桃源般美丽的村庄。
桑丹康桑
桑丹康桑是西藏自治区二十五座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6590米。从四面看形状不一,山峰在四季也呈现不同色彩,桑丹康桑在宗教上被相应尊为二十五位仙境居士之一,依附于此山的神叫“夜叉岗布桑布”,是法力无边的佛法保护神,周围的众多峰峦和湖泊都是她的侍从。从南面看,桑丹康桑峰形似宝座上的国王;从西面看,犹如银狮跃空;从东面看,俨若晶塔;从北面看,形同银色帏帐。桑丹康桑每年都有不少信徒前来朝拜进香。青藏公路就从此山前面通过,人们不难睹其尊容。
达孜甘丹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而且是最早的一座。它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甘丹寺位于拉萨市达孜区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寺院全称“甘丹朗杰林”,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弥勒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桃坪乡,距离成都市163公里。这里因典型的羌族建筑、交错复杂的道路结构被称为“东方神秘古堡”,至今仍然保持着羌族的古朴风情。
卡若镇遗址是西藏自治区首次发掘出来的规模较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卡若”藏语意思为“城堡”,传说在元代,有一个名叫多达的将军曾欲征服此地,当地人民筑城进行抵抗,以后城堡虽被攻克并毁废,但名字保存下来,并因此被称为村名。卡若遗址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文物种类繁多,古文化堆积层丰富,被考古界和古人类学研究者认为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的发掘出土,在西藏的历史和考古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西藏自治区的历史提前到了距今约五千年以前,并以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卡若遗址文化就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古文化以及云南省境内的元谋县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卡若遗址被考古界和古人类学研究者公认为是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
赞丹寺位于索县亚拉镇4村,属于格鲁派寺庙,索县四大寺庙之一,占地面积25975.5平方米,始建于1667年,由阿旺洛桑加措修建,寺庙依山而建,由白宫和红宫组成,被称为“小布达拉宫”。
川藏中线
川藏中线即夹在317、318之间的川藏中线349国道,是以四川段的G350加上西藏段的G349(原S303)为主,加上数段县道、乡道和几乎废弃的林区公路连起来的一条路。
沿途信息
路段信息
沿途大量的非铺装路面,诸如砂石路、搓板路等,狮泉河至革吉县段以柏油路为主,总里程120公里,革吉至雄巴乡以土路为主,总里程97公里,雄巴乡至亚热镇以土路为主,91公里,热亚镇至仁多乡全程93公里以土路为主,仁多乡至扎布耶全程101公里,以土路为主,扎布耶至帕加乡全程土路,50公里,帕加乡至措勒164公里,土路,错勤县-文布乡,289公里,土路,文布乡-尼玛县82公里,土路,尼玛县-班戈县,360公里,土路,班戈县-青龙乡,93公里,土路,青龙乡-纳木错乡75公里,柏油路,纳木错乡-当雄县,32公里,柏油路,当雄县-羊八井,74公里,柏油路,羊八井-拉萨,84公里,柏油路。
检查站
革吉桥检查站,离开热亚镇过桥有检查站,出尼玛县公安检查站,
医院
主要景点
错鄂湖又名错俄木,是申扎县境内内陆淡水湖、色林错的卫星湖,湖面海拔4562米。湖水以入湖径流补给为主主要入湖河流有永珠藏布和普种藏布。错鄂湖有6个岛屿,分别位于错鄂东部和东北部。其中后者岛上植被茂密,主要植物种类有尊麻、大蒿草、野葱、藏蒿和小蒿草等。鸟类主要有棕头鸥、红嘴鸥、渔鸥等16种,是错鄂湖鸟类数量较多的鸟岛。
色林错
色林错位于申扎县北部,湖面海拔4530米,湖泊东西长约72公里,东部最宽达40公里,在色林错周边,有许多河流汇入,流域面积达45530平方公里,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水系,从其北侧汇入的扎加藏布全长409公里,源自长江源格拉丹东南侧,是西藏最长的内陆河。近些年由于冰川融化加速,入湖水量增加,色林错的自然环境保存较好,每到夏季,湖中小岛上就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候鸟。
当惹雍错
当惹雍错是藏北著名神湖,它位于那曲地区的一个深陷的湖盆底部,与当琼措相邻。当惹雍错湖面形似一金刚杵,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环抱,南面的达果神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当惹雍措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果神山东侧有一缺口。达果神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错一起被苯教徒奉为神的圣地。湖边的玉本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据说为苯教最古老的寺庙。
仁青休布错
仁青休布错地处仲巴县北部,是冈底斯山脉北麓大湖群中的一个湖面海拔4756米,面积187平方公里,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径流补给,现已为封闭内陆咸水湖。它深藏于海拔6000多米的隆格尔山与郭董岗日之间的断陷盆地内,周围有高海拔湖滨平原发育,尤其东西两侧较宽广。湖西南岸有祝地藏布三角洲平原,其余湖岸为山地。
特色与价值
纪念设施
2021年6月29日,四川省首个以川藏公路为主题的博物馆——川藏公路博物馆在成都开馆。该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面积近1000平方米,博物馆通过历史抉择、天路长歌、薪火相传三个单元,展示了川藏公路的建设历程。
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南部、拉萨河北岸。198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通车30周年纪念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拉萨市修建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纪念碑高20米,由平台、碑座、碑身三部分组成。为体现民族特色,碑座下部设计为莲花座,上部设计为藏式挑檐。碑身顶部有醒目的公路路徽,使纪念碑更突出了公路交通的寓意。纪念碑呈三角造型,有三个碑面,每面从下往上,逐步变窄,仰视而去,仿佛一条路,直插云霄。正面为胡耀邦题写的碑名——“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对着民族路,背临拉萨河,空间辽阔,巍峨壮观。另外两个侧面下方,分别镌刻着藏、汉语碑文。
川藏公路的意义
川藏公路通车前,从拉萨市到四川成都往返一次,靠人畜驮,冒风雪严寒,艰苦跋涉需半年到1年时间。而川藏公路只需数天,改建后的目前路况单程只需三天,大大缩短了西藏与内地的交通时间。川藏公路从建成那一天起,就成为一条生命线、经济线,川藏公路的建设,使得西藏和内地联系加强,西藏人民进出内地不用再翻山越岭,它是一条永远不会被废弃的边疆联系内地大通道,将继续担负民族往来和人文交流的重要使命,作为祖国内地进出西藏的五条重要通道之一,川藏线担负着联系祖国东西部交通的枢通作用,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它不但是藏汉同胞通往幸福的“金桥”和“生命线”,而且是联系藏汉人民的纽带,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军事价值。
各线路共同景点
纳木错是西藏自治区三大圣湖之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中国的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纳木错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²。纳木错湖的东面属于拉萨地区,主要景点为纳木错扎西半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纳木错景点,西面属于那曲地区,主要景点为圣象天门。
南迦巴瓦峰是西藏林芝地区最高峰,海拔7782米,藏语意为“直刺苍穹的战矛”。南迦巴瓦峰山形独特,因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所以也被称为“羞女峰”。图为11月17日夕照南迦巴瓦峰。
红石滩
红石滩位于四川贡嘎山东部雅家埂河的源头,人们因红色岩石把这里称为红石滩,其实这里的岩石和其他地区相比并无特殊之处,其本身也并非红色,所看到的颜色是附着在岩石上的藻类呈现出来的。
二郎山
二郎山在天全县境内,距成都市172公里,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为自然地理的分界线。景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包括二郎山、喇叭河、红灵山、白沙河四大景区。各景区环环相连,各具特色,象一颗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川西旅游大环线上。
孜珠寺位于317国道旁,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藏族古老雍仲苯教的重要场所。
查杰玛大殿是藏传佛教达隆噶举派在藏东的祖寺类乌齐寺的主体建筑,类乌齐寺相传由达隆噶举派高僧桑吉翁于1276年创建。殿内有巨型大柱64根,每根笔直粗大的木桩高达15米。
大昭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廓西街,迄今已有 130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国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和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也是拉萨市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它所开创的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典范。
社会事件
2006年宁波市两对夫妻自驾经川藏线进藏,车辆在林芝市波密县境内翻入雅鲁藏布江支流,1人当场死亡,3人失踪。
2012年8月13日7月25日,成都武警抢修塌方的318路段。五名车友,其中有两名车友遭遇塌方遇难,一名车友选择翻山结果掉下悬崖身亡,其余两人失踪。
2013年8月3日川藏公路318国道通麦大桥2日深夜发生的垮塌事故,导致通麦段交通中断,一辆货车连同2名司乘人员坠入江中,事后获悉另有2名游客失踪。
2014年8月9日下午,在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境内318国道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导致44人死亡、11人受伤。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川藏公路简介.中国公路网.2023-08-30
川藏公路简介.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2023-08-30
川藏线图文指引.中国国家地理.2023-08-31
百物话百年⑧ | 1950年川青康筑路纪念章-新闻报道-华龙网.华龙网.2023-08-30
川藏公路博物馆开馆.人民网.2023-08-30
为什么要修建川藏公路?.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08-30
二郎山隧道及引道路基路面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23-06-25
记者实拍318国道102世界级滑坡群 将建成隧道躲避滑坡 - 社会 - 东南网.东南网.2023-08-30
雅康高速全线通车试运行 泸康段限小车行驶.今日头条.2023-09-25
拉林高等级公路获“全球道路成就奖”.拉萨日报.2023-09-25
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今日贯通.今日头条.2023-09-25
西藏最长公路隧道贯通.中国交通新闻网.2023-09-18
西藏最长公路隧道全线贯通 全长近7公里.中国新闻网.2023-08-30
拉萨日报——国道318线西藏觉巴山特长隧道主洞贯通.拉萨日报.2023-09-18
领导留言板.人民网.2023-09-18
关注!折多山隧道已建成总长11006m的23.6%.今日头条.2023-09-18
国道318线折多山隧道年内将开建 以后进藏将少翻五座大山.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9-18
川藏线边建民居.今日头条.2023-08-30
成都至拉萨高速公路开始前期论证(图)-成都,拉萨,高速-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3-08-30
川藏线南线自驾线路推荐.中国西藏旅游网.2023-08-31
川藏线解放军汽车兵高超车技 舒马赫未必行.凤凰网汽车.2023-08-31
川藏线限速多少公里,分别在哪些路段限速?.中国114黄页.2023-09-25
川藏线最新加油站信息.西行川藏.2023-09-18
川藏线有多少个检查站.西行川藏.2023-09-18
川藏线风光之“康巴第一关”折多山.西行川藏.2023-09-18
稻城亚丁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中国旅游新闻网.2023-09-11
雅鲁藏布大峡谷简介.中国西藏旅游网.2023-09-11
长青春科尔寺(蜀道行之九) | 副刊风情 | 建德新闻网.建德新闻网.2023-09-11
中国自驾地理:川藏北线7日自驾路线,317国道的朝圣之路.马蜂窝.2023-10-08
川藏线(一)川藏北线.中国西藏旅游网.2023-08-31
西藏米堆冰川风光.今日头条.2023-09-11
来古冰川怎么玩?.中国西藏旅游网.2023-09-11
桑丹康桑雪山.中国西藏旅游网.2023-09-11
拉萨甘丹寺的简介?.中国西藏旅游网.2023-09-11
卡若遗址.中国西藏旅游网.2023-09-11
2023年349国道自驾游攻略.旅泊网.2023-10-12
高德地图.高德地图.2023-10-08
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川藏公路——走进川藏公路博物馆.中国交通新闻网.2023-09-11
三千志士用身躯铺就“天路”——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碑文敬读.网易.2023-09-11
拉萨晚报-美丽的南迦巴瓦峰.拉萨日报.2023-09-26
红石滩:中国人建构起来的风景.中国国家地理.2023-10-08
天全二郎山.博雅旅游分享网.2023-10-08
风雪孜珠寺:屹立于悬崖峭壁之间.今日头条.2023-10-12
昌都:查杰玛大殿.中国西藏新闻网.2023-10-12
大昭寺门票可网上预约.今日头条.2023-10-12
一家为庆女儿保研自驾进藏 路遇事故全家丧生.华商网.2023-08-31
美景与危险并存 川藏游小编出行建议安全攻关-旅游-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2023-08-31
川藏线通麦大桥事故失踪者增至4人 垮塌前已限载通行-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8-31
西藏交通事故宁波游客5死1伤 资深领队讲进藏安全-交通事故,川藏线,旅行社,分公司,泥石流-中国宁波网-新闻中心.中国宁波网.2023-08-31
360影视-更新更全更受欢迎的影视网站-在线观看.360影视.2023-09-18
《天路叙事——川藏公路、成阿公路筑路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23-09-18
纪录片《极地通途》:讲述西藏人与公路的故事.中国藏族网通.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