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普洱市下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东接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和绿春县,南临普洱市江城县,西与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隔李仙江相望,北连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面积531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墨江县常住人口为27.5万人,下辖12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联珠镇南正街59号。
墨江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系纵谷区东南段,地形北部狭窄、南部较宽,似纺锤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深切割中山山地地貌,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县境在西汉为哀牢地,东汉属永昌郡,南诏属银生节度,宋大理为他郎部。元代设马龙他郎甸长官司。明代设恭顺州。清时改他郎厅,民国时期先后更名他郎县、墨江县。1979年11月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墨江县处于“滇中2小时”经济圈和“思宁江墨”经济带黄金走廊,是昆曼国际大通道、泛亚铁路连接内陆的重要节点,是普洱市连通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临沧市等州市的交通枢纽中心,中老昆万铁路、G8511昆曼高速、G5615墨临高速、G213线、G227线穿城而过。墨江县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商贸旅游等产业的经济结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有茶叶、生猪、紫米三大重点农业特色产业,电力在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2024年,墨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57亿元,比上年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65.46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墨江县被誉为“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是云南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其中墨江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独特的哈尼族茶文化,传统文学《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墨江紫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1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中国传统村落,境内墨江县北回归线标志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
名称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因阿墨江得名,寓意墨水成江,文化发达。阿墨江因该河上游古时居住着哈尼族支系阿墨人得名。旧称他郎系由旧村寨得名。元代设马龙他郎甸长官司。明代设恭顺州。清雍正十年(1732年)改他郎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他郎县,民国四年(1915年)改墨江县。1979年11月28日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历史沿革
先秦至元时期
墨江原名他郎。汉、三国、南北朝时为梁水郡、益州郡和兴古郡徼外地。
孛儿只斤·蒙哥四年(1254年)内附,立他郎二千户,隶宁州万户府;后设他郎寨长官司,先后隶属元江路和威楚路,长官司署设于他郎寨。
明清时期
明永乐四年(1405年),设立恭顺州、州治所驻碧朔,隶元江军民府;嘉靖十二年(1533年),州治所移至他郎寨,仍隶元江军民府,弘治时曾短期隶属过临安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元江府“改土归流”,省奉化、恭顺二州归附清王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定南里土酋龙那戛从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有功,授土千总,为定南里土司。雍正六年(1728年)儒林里土酋施腻勒从征茶山有功,授土千总,为儒林里土司。雍正十年(1732年),废恭顺州,设他郎抚彝厅,由元江府通判分驻,同年建他郎厅土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不便归州管辖,改隶普洱府,直至清代灭亡,都称他郎厅,隶普洱府。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县,改称他郎县,列为二等县,厅长改称县知事。民国四年(1915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改称墨江县,县名以纵贯县境的阿墨江得名。整个民国时期,墨江县先后隶属于迤南道、普洱殖边督办、新元墨督察专员公署。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将墨江县属猛烈行政区划归江城县,次年又将李仙江以南百余里之地划归江城县。民国二十九年(1939年)2月,云南省民政厅批准将墨江县插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哈角、岔洞两村划归元江县,将元江县插入墨江的哥兰大田划归墨江县。
1949年1月7日,墨江人民反蒋自卫军在元江、新平兄弟部队及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主力二纵队、新峨支队的协助配合下,解放了墨江县城。8月3日,改组“墨江县军政委员会”,成立“墨江县临时人民政府”,同时成立“中国共产党墨江县工作委员会”,由宁洱专员公署和中共思普地委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设墨江县。1954年4月,将县属坝溜区下7乡归绿春县。1958年3月,原普洱县通关区划归墨江县。1959年1月,镇沅县新抚公社划归墨江县。
1979年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墨江县,在原墨江县辖区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墨江自1949年起至1999年,党、政隶属中共宁洱地委、专署和中共思茅地委、行政公署领导。
地理
位置境域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地处东经101°08′~102°04′,北纬22°51′~23°59′,东接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和绿春县,南临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与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隔把边江相望,北连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玉溪市新平县,东西横距64千米,南北纵距135千米,面积5312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地联珠镇距省会昆明市231千米、距市政府驻地思茅区126千米。
气候
墨江县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2/3的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1/3的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北,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冷暖不太分明,有四季如春之称,干湿季明显。
年平均气温17.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1.5℃;最热月为6月,平均气温22.1℃。县年平均降雨量1338毫米,最大降雨量为1801.5毫米,最少降雨量为974毫米。其中5~10月降雨量达1125.8毫米,占墨江县年降雨量的84.2%;干季降雨量仅212.2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5.8%。年平均降雨日116.6天。墨江有345天为春秋季,20天夏季,无冬季,全年总日照时数2161.2小时。
墨江县多年平均湿度80%。年平均蒸发量1696.7毫米,月平均蒸发量141.4毫米,3至5月蒸发量最大,合计617.1毫米;10至12月蒸发量最小,合计301.3毫米。县境内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多和风,除风口处外,很少有大风,最大风力5级左右,局部地区不时有7级大风出现。墨江县霜期平均59天,出现在12月29日至次年2月24日,无霜期长达306天,霜日年均为15.3天。
地质
地质构造
墨江县在地质构造上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形构造体系东支中段及永平县一普洱市地槽南段的东北部,处于阿墨江断裂带和李仙江断裂带之间,邻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地震区。
地层
墨江县地质地层形成较晚,有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出现,其中以中生代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的泥质岩、紫色岩、红砂岩类最为突出。其次为古生代志留系、泥盆纪、二叠系的泥质岩、碳酸盐岩类。而新生代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较少。墨江县八大岩类均有,其中泥质岩类占37.7%,紫色和红砂岩类占44.67%,普通石英质岩类占14.38%,碳酸盐岩类占2.14%,基性岩类占0.9%,中性岩类占0.03%,第四系占0.12%。
古生代志留系为墨江最古老的地层,分布于联合乡大部分地区及碧溪乡的勇溪、.碧溪、坝落、马路和坝溜镇长寨地区。泥盆系分布于碧溪乡大中寨、中寨和新安乡南汉、新生及孟弄乡胜利、沙田一带。二叠系分布于雅邑乡雅邑、南温、南谷、座细、下洛甫和坝溜乡长寨、羊八寨、东川寨等地区。中生代三叠系主要分布于县境东、东南、东北部广大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侏罗系主要分布于县境中南部、阿墨江谷坡和团田一文武一带地区。白垩系主要分布于团田一文武乡的西部地区。新生代第三系主要分布在县境中北部阿墨江和把边江谷坡地带,第四系分布在县城附近坝区及河谷流域地带上。
地形地貌
墨江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系纵谷区东南段,即哀牢山脉中段。墨江县山区半山区占99.9%,丘陵谷地仅占0.1%。墨江县地形北部狭窄、南部较宽,似纺锤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最高点在东北部联珠镇的大尖山,海拔2278米,最低点在南部泗南江镇的兰皮河与龙马江汇流处,海拔478.5米。墨江县属深切割中山山地地貌,大致可分为中切中山丘陵墨江盆地、中切中山河谷、中山山地、深切高中山峡四个类型。境内山脉属云岭横断山脉南段之哀牢山系,呈西北东南走向。
中切中山丘陵墨江盆地分布于含县城在内的碧溪、勇溪、章差等地区。墨江盆地沿联珠河东北向西南呈条带状分布,长约8千米,宽400米,面积3平方千米,海拔1250~1380米,盆地外围的中山地形,海拔一般在1490~1950米,该地貌面积16.58万亩,占墨江县总面积的2.08%。中切中山河谷主要分布在布奄河、富东河、坝干河、他郎河、杩木河等较为平缓、宽阔的两岸,海拔在800~1300米之间,河谷两岸常有河漫滩和各级阶地,谷地两侧为中切中山山地,面积95.7万亩,占墨江县总面积的12.02%。
中山山地主要分布在境内河流较少,地势相对平缓的山区、半山区,面积54.39万亩,占墨江县总面积的6.83%。海拔在1200~2000米之间。深切高中山峡谷为受地质构造控制发育的河流、沟谷强烈切割的地区,包括除上述三种地貌之外的广大地区,海拔在478~2278米之间,是墨江县主要地貌,由于长期受阿墨河、把边江、泗南江、他郎河的强烈侵蚀切割。“V”型谷普遍发育,沟谷纵横,地貌总面积629.4万亩,占墨江县总面积的79.06%。
水文水利
水文
墨江县河流属红河水系,主要有三江五河,三江为把边江、阿墨江、泗南江,五河为他郎河、布河、坝兰河、坝干河、那卡河。
把边江为墨江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普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县界江,发源于南涧彝族自洽县,于团田乡西北部入县境,沿墨江、普洱交界南流,至文武镇南部转向东流,流至与泗南江镇的榄皮河交汇处出境,往南注入李仙江。过境里程317千米,流域面积1470平方千米。
阿墨江发源于景东彝族自治县,经镇南流至团田乡入境,由北往南纵贯墨江县全境,至文武乡、泗南江乡交界处汇入把边江。过境里程134千米,流域面积3833平方千米。
泗南江为境内那哈、坝溜、泗南江乡界江,源于绿春县,于坝溜镇入境,自东向西,横贯坝溜、那哈两乡之间,到泗南江乡攀枝花渡口处汇入阿墨江。过境里程64千米,流域面积381平方千米。
水利
墨江县已建成水库47座,总库容167786.64万立方米,水利工程区域内供水量11930万立方米。2022年,墨江县建成展兰冲水库、龙洞河小流域治理、娘埔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项目,实施水利工程46件,新增灌溉面积2.91万亩,水利化程度达26.35%。
回冲水库是墨江县城备用饮用水源水地,位于墨江县城东部4千米的联珠河支流回冲河上游,集雨面积为2.5平方千米,属于小二型水库,水库拦河坝属于均质土坝,坝顶长50米、宽2米,最大坝高20米,总库容为21.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6.3万立方米,死库容1.1万立方米,坝顶高程为1399.94米,水库正常水位线1397.34米。
土壤
墨江县有7个土类,17个亚类,48个土属,66个土种,主要有赤红壤、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等。墨江县土地多为酸性土壤,肥力属中等偏低,酸性较重,碱性不足,严重缺磷。赤红壤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之间的中低山坡地上,为墨江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共413.8万亩,占墨江县总面积的51.9%。红壤分布于海拔1500~1800米之间的山地上,面积188.4万亩,占墨江县总面积的23.7%。砖红壤主要分布海拔800米以下江河两岸的谷坡地区,面积16.8万亩,占总面积的2.1%。黄棕壤分布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中山顶部,面积50万亩,占总面积的6.3%。紫色土分布于阿墨江两岸,海拔1800米以下的中山峡谷陡坡地段,面积59.5万亩,占总面积的7.4%。水稻土多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之间的中山、丘陵盆地和江河两岸的滩地、坡地和谷地上,面积19.4万亩,占总面积的2.4%。冲积土系江河冲积的泥沙土物堆积而成,零星分布在江河两岸的滩地、阶地上,面积0.06万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墨江县有耕地64790.42公顷,种植园用地51393.37公顷,林地361895.84公顷,草地2157.6公顷,湿地759.9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744.3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960.3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741.27公顷。
水资源
墨江县多年来降水量81.12亿立方米,所产生的水资源总量达50.3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8.12亿立方米,地下水12.23亿立方米。平水年49.34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42.28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31.72亿立方米。境内阿墨江、把边江、泗南江及其他河流的年过境水量达84.91亿立方米。墨江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24.2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7.31万千瓦,现只开发9600千瓦。
矿产资源
墨江县境内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金、银、等10个矿种,其中黄金蕴藏量在云南省名列前茅。金矿蕴藏在距县城东北10余千米的金厂梁子山中,黄金工业储量达27吨,银储量达100吨。铜矿分布零星,藏量较少。铅锌矿主要分布于新安境内得宝洞一带。铅锌矿主要分布于新安境内得宝洞一带,矿区面积为5平方千米,铅锌储量达72327吨,其中铅20180吨,锌52147吨。铅矿平均品位为2.83%,锌矿为7.32%。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墨江县森林面积448.36万亩,森林覆盖率66.29%,活立木总蓄积量2229.6万立方米。全年木材采伐量14378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1.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973公顷,森林覆盖率66.29%。墨江的森林植被分为森林植被和灌木林植被型,下分10个亚型和63个类型,其中森林植被型含8个亚型、47个类型,灌木林植被型含3个亚型、16个类型,8个亚型分别为河谷季节性雨林、河谷季雨林、河谷稀树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经济林。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墨江县境内共有裸子植物9科18属25种,被子植物门101科329属670种,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植物205科865属1648种。境内有珍稀树种19种,其中列入濒危级4种,稀有级5种,渐危级10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西藏红豆杉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勐仑翅子树、大叶木兰、金毛狗、中华、苏铁蕨等49种。
动物
墨江县保护区有哺乳动物6目18科33属42种,鸟类12目33科82属114种,爬行纲2目12科28属31种。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亚洲象、蜂猴、菲氏叶猴、圆鼻巨蜥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猕猴属、熊瞎子、小灵猫、斑灵猫、黄喉貂等41种。2022年8月,境内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2年,墨江县有2个自然保护区,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
墨江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
墨江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墨江南部,是以桫椤科的中华桫椤及其生境,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420米~2070米,保护区批复面积为6222.2公顷,自然保护区内中华桫椤不少于10万株,平均每公顷不少于16株。
自然灾害
墨江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冰雹、地震等,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等。截至2022年,墨江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0处,由于地处山区,地质脆弱,降雨充沛,常因暴雨引发泥石流和滑坡。2018年8月29日凌晨4时30分,墨江因暴雨山体滑坡导致4人死亡,2人受伤,4人失联。10月7号23时10分左右,墨江县团田镇复兴村搬粮坡组发生山洪灾害,致1人死亡,3人失联。
墨江县处于云南省南部,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的交汇处,构造复杂,历史上地震频发。2018年9月8日,墨江县共发6起地震,其中2.0级以上地震6次,其中2.0-2.9级2次、3.0-3.9级1次、4.0-4.9级2次、5.0-5.9级1次,截至9月9日下午4点30分,地震造成墨江县14人受伤。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墨江县下辖12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联珠镇南正街59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墨江县常住人口为27.06万人,全年出生率为6.18‰,死亡率为8.76‰,自然增长率下降2.58‰,城镇化率为33.16%。根据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墨江县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52022人,占总人口的53.99%;女性人口为129532人,占总人口的46.01%,总人口性别比为117.36,0-14岁人口为53544人,占总人口的19.02%;15-59岁人口为175496人,占总人口的62.33%;60岁及以上人口为52514人,占总人口的18.6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7793人,占总人口的13.42%。
民族
墨江县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境内共有哈尼族、彝族、回族等25个民族,哈尼族12个支系中居住着卡多、碧约、毫尼、白宏、西摩洛、阿木、腊米、切弟、卡别、堕塔、爱尼11个支系,2022年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其中哈尼族人口21.24万,占总人口的59%。哈尼族和汉族在境内各乡镇均有分布,彝族多居住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或半山区,傣族布于河谷地带,主要集中在新安、景星、通关三个乡镇。
哈尼族
哈尼族是墨江县的主体民族,源于古代氐羌族系,氐羌族系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后逐渐南迁至四川省西南及滇北广大地区。公元7世纪迁到哀牢山一带,哈尼族历史上有“叟”“乌蛮”“和蛮”“斡蛮”“窝尼”等称谓。1950年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哈尼族。在墨江境内,哈尼族有卡多、碧约、毫尼、白宏、哦怒、阿木、腊迷、切弟、卡别、糯比、哈乌等十一个支系。
彝族
彝族属古氐羌族群,历史悠久,最早迁入墨江县居住的彝族在16世纪。墨江县的彝族有三个支系,即腊鲁、腊罗和聂苏,有多种自称和他称。腊鲁自称腊鲁拔、腊、阿鲁等,他称为香堂。腊罗自称罗罗,他称为蒙化。聂苏他称有花倮倮、大头倮倮等。
傣族
傣族在墨江定居时间较早,早在两汉前就在墨江境内定居。后来则大量南迁,现在居住的傣族,大多系于清乾隆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迁徙而来。今墨江境内的许多地名、河名、山村寨名都属傣语名。
语言
墨江县境内主要语言有汉语、哈尼语、彝语、傣语。
汉语
墨江汉语方言属汉藏语系北方方言。语言和词汇方面保留着各自祖籍的部分乡音和方言。墨江话有23个声母,26个韵母,分元音韵母和鼻化元音或鼻尾音韵母两大类。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普通话相同,单字调处在语流中,受前后音节声调的影响,发生变化称连续变调,古入声字比较,墨江话多数将入声字归入阳平,而普通话则归入四声。
哈尼语
哈尼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可划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种方言。居住在墨江境内的主要为碧卡、豪白两种方言。自称碧约阿里卡多、卡别、西摩洛人的操用碧卡方言;自称豪尼、白宏、腊米、阿木的人用豪白方言。哈尼族元音分松紧,韵母以单元音为主,复元音韵母多出现在汉语借词上,无塞音韵尾。哈雅方言元音各分松紧,碧卡、豪白方言元音部分分松紧。碧卡、豪白方言舌音和舌根音没有浊音。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在哈尼语词汇中,反映山区农业生产活动的词比较丰富。哈尼语以词序和虚词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名词修饰语在名词被修饰语之前。
其他语言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墨江县境彝语均属南部方言,县境北面有孟弄、新安、景星、新抚、团田等乡的聂苏语,联珠等地的腊鲁语,南面的通关、鱼塘、龙潭、文武的香堂语、麻布倮保语等若干土语。但除少部分使用外,大多数人皆以汉语汉文为通用语言和通用文字。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除少部分使用外,大多数人皆以汉语汉文为通用语言和通用文字。
宗教信仰
墨江县境内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佛教。截至2019年,境内有78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有雅邑镇小龙潭教堂、雅邑镇牙骨教堂、孟弄乡红庄教堂、通关镇扎梯教堂等。
基督教
基督教在墨江县是教徒最多的—个宗教教种。信仰基督教人数最多的是哈尼族卡多、西么倮、碧约、腊米、切弟5个支系,另有部分其他少数民族和极少数汉族。民国十三年(1924年),美国传教士巴士德入境传教,此后丹麦传教士韩茂珍、美国牧师贝开文等先后入境传教。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随着回族迁入墨江而传入。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西北回族苏四十三领导的撒拉族、回族哲赫林耶穆斯林反清起义失败后,哲赫林耶教派的始传者马明心,被清廷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所杀,马明心的长子马顺清定居于墨江回回村,哲赫林耶教派遂传入墨江并得以流传。
道教
道教是中原地区古老的宗教,何时传入墨江虽无详细记载,县城东北联珠山上的玄天阁及他郎八景之一遮碧山上的碧云寺即为道教活动场所。
佛教
佛教传入墨江时间较早,明清时期,即有当地土著民族傣族信仰小乘佛教。至民国时期,县城内部分汉族,特别是汉族老年妇女也信奉佛教。县城内及城郊开展佛教活动的寺庵即有大佛寺、圆珠寺、普净庵等数所。
经济
综述
墨江县处于“滇中2小时”经济圈和“思宁江墨”经济带黄金走廊,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商贸旅游等产业的经济结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有茶叶、生猪、黑米三大重点农业特色产业,电力在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2022年,墨江县实现生产总值956250万元,同比增长5.0%,位列普洱市第一,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4:18.5:51.1,人均生产总值为34672元。
第一产业
墨江县农业以果蔬、核桃、坚果、咖啡、橡胶等特色产业,农业主产水稻、紫米、玉米、小麦、豆类、薯类、松脂、核桃等。2023年,墨江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88942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8382万元,完成粮食种植面积667080亩,实现粮食产量162700吨,比上年增长1.3%,实现油料产量4257吨,糖料产量18869吨。
墨江县是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茶产业“十强县”,主要栽培品种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瑰、云梅、矮丰、雪芽白毫和普景1号等。2022年,有机茶园认证1.52万亩,生产茶叶1.77万吨、产值11.39亿元;“墨江紫米”列为“一县一业”特色产业,种植紫谷2万亩、产值5800万元;交售烤烟17.65万担、产值2.9亿元,烟叶税收6389.5万元。
生猪产业是墨江县三个重点产业之一。2023年,全年肉类总产量29989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23947吨,增长3.9%;牛肉产量1948吨,增长3.2%;羊肉产量486吨,增长3.2%。禽蛋产量1351吨,增长9.7%。大牲畜年末存栏64366头,增长5.0%;生猪存栏206467头,下降4.3%;羊存栏40406只,增长4.1%。
第二产业
墨江县共有8个工业行业大类,传统工业产业为绿色能源,有4家电力企业,其中工业产业有矿业、林产加工、工业品茶、饮料酒、冷冻水产品、水果保鲜剂、肉制品深加工、生物医药、建筑材料等。2023年,墨江县全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5%。
墨江县建有7座中型水电站,是“云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生产基地,云南省中型电站最为集中的县区之一。2022年,完成发电量33.98亿度、实现产值6.22亿元。矿业开采是墨江县重要工业产业之一,是全国万两黄金基地县之一,境内有墨江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工矿企业,2022年生产黄金277.65千克,实现产值9244.5万元,税收495万元。
现代农业与现代食品加工是墨江县新兴产业,有金源鸿净菜加工厂、双联珠粮贸加工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茶叶初加工厂达147家,实施卫生清洁标准化茶叶初制加工厂34间,取得SC认证企业14家。2022年,完成工业品茶产量5960吨,产值7.93亿元。
第三产业
墨江县第三产业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2022年,墨江县有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业1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新建达规1户,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新建达规1户,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92758万元,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049万元,电子商务交易额1.47亿元。
截至2022年,墨江县共有涉旅企业15家、文化经营企业28家,先后举办9届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族太阳节文化旅游活动,被云南省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的“三个一批”民族文化节庆精品之一,哈尼民俗文化旅游线路入选农业农村部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2022年,墨江县共接待游客456.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01亿元。
经济功能区
墨江工业园区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是市级工业园区,规划布局为“一园六片区”,规划面积为17.1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为0.405平方千米。园区主导产业为以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有色金属矿产冶炼、镍矿选冶及精深加工为主,全部入园企业达9户,其中投产企业数8户,纳入园区统计的企业数8户,其中工业企业8户,规上企业5户,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1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墨江县共有普通中学20所,小学校56所,幼儿园53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学校1所。普通中学在校生14981人,初中阶段毛学率103.87%;小学在校生20460人,墨江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园幼儿人数11340人;中等职业在校生1108人;特殊学校在校生118人。有专任教师2862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470人,小学专任教师118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68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22人。其中墨江一中、墨江二中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级完全中学。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墨江县共有卫生机构241个,其中医院7个、卫生院1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个,村卫生室17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实有病床床位1921张,卫生技术人员179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03人,注册护士760人。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0.31389%,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0.19903%。其中墨江县人民医院入列首批国家“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建设名单。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墨江县共有民族歌舞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分馆各15个、村级服务点42个,文物管理所1个,文物藏品103件/套,文化馆1个,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及16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组建农村小文艺队600余支。墨江县广播综合覆盖人口27.39万人;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7.55万人。有线电视用户数120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12000户。宽带用户数2086户。
墨江县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玛箐格卡呃呐玛坡》《阿迷车》等原生态歌曲,结集出版《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墨江县民间故事》《墨江县舞蹈集成》《双胞迷城:墨江》等书,创编大型歌舞史诗《诺玛阿美——阿墨江》反响热烈;歌曲《声声响》获云南省“彩云奖”及“中国西部民俗音乐(花儿)歌会”银奖,哈尼歌谣《巴哈雅米》入围云南省第三届大家乐群众文化“彩云奖”决赛,声乐作品《数梯田》获市级金奖、省级铜奖,《巴哈嘟啦》获市级铜奖及云南省第四届群众文化“彩云奖”。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墨江县专利申请45项,获准专利授权41项。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5272人,技能人才3236人,人才队伍总量达2.99万人,建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2个,培养和推荐高层次人才13人,其中“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云南省科技兴乡贡献奖”11人。墨江县滇绿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滇重楼“迷塔山1号”和云南瑞禾种业有限公司的“三个玉米优良品种”获得两个科技成果认定,云南瑞禾种业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
体育事业
墨江县先后举办北回归线大江野钓邀请赛、穿越北回归线山地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在普洱市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墨江县代表团获8金12银9铜及优秀组织奖,位列12个代表团团体第二。有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地38个,设有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体育馆等体育场馆。
环保事业
2022年,墨江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细颗粒物均值为14微克/立方米,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国控断面、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森林覆盖率67.61%,村庄绿化覆盖率54.03%、集镇绿化覆盖率48.29%,城区绿化管护面积达7.8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8.9%,有6个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34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2年,墨江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02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98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2418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926人,墨江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34706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35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6393人,有墨江县中心敬老院、墨江县通关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共建设有养老床位65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54张,运营养老机构床位数300张,集中供养率达45%,有12个乡镇级公益性公墓。
交通
综述
墨江县是昆曼国际大通道、泛亚铁路连接内陆的重要节点,是普洱市连通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临沧市等州市的交通枢纽中心,是直达省会、通往全国各地的普洱“北大门”,中老昆万铁路建成通车,国道、省道和州际接边通道贯穿全境,G8511昆曼高速、G5615墨临高速、G213线、G227线穿城而过,形成了以中老铁路、昆曼高速、墨临高速为主干线的现代交通网络,规划建设S31墨江至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至康高速。
公路
截至2022年,墨江县公路总里程9273千米,公路网密度1.75千米/平方千米,境内农村公路约8891千米,已硬化里程2620千米。境内主要公路干线有G8511昆曼高速、G5615墨临高速、G213线、G227线、S224线、S246线。境内设有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客运站,有44条客运路线。
铁路
中老昆万铁路穿墨江县县境而过,中老铁路墨江段线路长63.234千米,线涉及5个镇26个村128个村民小组、5个隧道、2座特大桥梁,境内设有墨江站。 墨江站位于云南省墨江哈尼族族自治县联珠镇癸能村,距离县城区约8千米,为侧平式站房,主体建筑面积4990平方米,地上1层(两侧夹层),地下局部1层,最高聚集人数600人。旅客乘降站台2座、到发线3条。2023年1月1日至5月22日,旅客到、发墨江站人数双双突破19万人次,单日旅客最高发送人数为6000人次,单日旅客列车开行趟数最高为32趟。
公共交通
墨江县境内有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墨江运输分公司等公共交通运营机构,截至2022年9月,有公交车16辆,全部为新能源车辆,有出租车90辆,其中新能源车辆38辆。
人文
综述
墨江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是云南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是茶马古道区域之一,境内墨江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洱茶种茶、制茶、易茶等茶马文化历史孕育出独特的哈尼族茶文化,形成独特的饮食习惯,有酱香肉、糖醋水库鱼、小香菌炖鸡、三七炖鸡等特色美食。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4月,墨江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处,不可移动文物公示挂牌84块。
墨江文庙
墨江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年),历时十年建成,总占地7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59.09平方米,为云南省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孔子庙坐北朝南,建筑随地形逐层上升,止于峰顶,为台阶庭院式建筑,共六台,每台有左、中、右三级石阶,均有石狮和牌楼。文庙内8棵圆周长为2.16米球香木巨柱十分罕见,“昆虫惧柱”“神龙托梦”为墨江文庙两绝。
碧溪传统民居建筑群
碧溪传统民居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含八角楼、八角亭、碧溪四庙等二十多栋四合院。其中原碧溪村委会大院是李秀山旧宅,院落始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建成,是一组坐北朝南、土木结构为主、台阶式建造高三层的跑马转角楼四合院,建筑面积768平方米,有正房、厢房、耳房和马房,为碧溪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3月,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项;非遗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3人、市级22人、县级120人;县级非遗工坊5家、非遗传习所3个。
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
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是哈尼族碧约人口传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省滇南的哈尼族聚居地区,主要在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的哈尼族碧约人支系聚居的村寨中。共有“开头的歌”“扎斯扎依”“洛奇洛耶”“赶街相会”“秧田对歌”“串门求亲”“成家立业”“领头抗租”“不死的魂”“结尾的歌”10个章节,近两千行,全诗以主人公“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这对青年男女的成长历程、情感经历为基本脉络。用口传心记的方式进行传承,有家传、师传和社会相传等三种授艺方式。采用哈尼族传统的“腊达”(古歌)调式演唱和传承,既可一人演唱也可多人轮唱或多人合唱,传承场所多种多样,家中火塘边、节日庆典、田间地头、山野林间或桌席间都可以演唱。
哈尼族寨神林保护
在每个哈尼村寨的寨头处,独有一处寨神林,是哈尼族集中祭祀活动的地方,寨神林是村中保存最原始最完整的树林所在地,其中的树木禁止砍伐和践踏的,一般都在百年以上,哈尼族尊称为“龙树”。在寨神林里,每年哈尼人过“昂玛突”“苦扎扎(六月年)”等节日都要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请求寨神林保佑全村人民幸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习俗
节庆习俗
哈尼族节庆
墨江县哈尼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砣扎扎”节、米索扎节、中秋节等。
砣扎扎节在农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六日,汉族称之为“过六月”。过节期间,用新成熟的稻谷穗、青包谷、青黄豆为供品敬献祖宗。各村都宰黄牛来祭祀天神、地神、山神、寨神和窀神。祭祀后,把牛肉分给各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哈叭卡”。最后一天,毫尼、碧约支系用松柴扎成火把,每把火把扎十二道,代表一年十二个月,闰年则扎十三道箍。由家庭主妇点燃火把,手持火把和簸箕,在家内照遍每个角落和鸡圈畜厩,并敲击簸箕念咒语,意为“驱鬼除魔”。后由童男童女接过火把送出村外,按顺序挨家挨户将火把排成一条长龙,朝东南方向延伸,以示将魔鬼驱向远方。碧约支系由家庭主事人手举火把朝自家田埂地边走一圈,以示驱虫除害,保证粮食丰收。
米索扎即哈尼族“十月年”节,主要是哈尼族白宏、阿木、切弟、腊迷支系过。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各寨先后不同,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为节日的开端。各家粑粑、做汤圆、杀猪、宰鸡宰鸭,宴请邻近各民族亲朋好友做客。节日期间喜欢荡秋千,秋千建在寨边宽敞的草坪上。荡秋千由“莫叭”主持仪式,在链锣、大鼓、鞭炮声中,“莫叭”口念辞旧迎新的祷词,用双手把吊秋往上送三次,意谓荡秋千开始,男女老少轮翻荡秋千。男女成年人围坐在桌席上“哈叭卡”,唱词大多是阿扎阿朵”等吉利、祥和的内容。
彝族节庆
墨江彝族的节日除最火把节外,有腊鲁支系独具特色的“牧羊节”和“二月八”两个传统节日。“牧羊节”为每年古历初二日,牧羊少年要单独在“羊神树”下放鞭炮,举行祭祀酒宴。“二月八”即农历二月初八,是腊鲁支系公认的好日子,结婚日大多选在这天,出嫁的姑娘被接回娘家,故亦称“姑娘节”。
傣族节庆
墨江县傣族的节日,除与汉族相同的春节、正月十六、六月二十四等节日外,有“栽秧节”“新米节”。在每年春种栽插时节,选属虎日为“开秧门”日。“开秧门”活动主要是打泥巴仗,同辈人男女双方互相对峙,边劳动边用田里的泥团相互击打。身上粘的泥巴越多,象征来年五谷丰收,生活吉祥如意。
“新米节”里的“猪尾巴宴”,是新谷归仓后以示分享丰收喜庆的丰盛家筵。猪尾巴宴竹上,除新米饭和其他肉食外,主要佳肴就是过年杀猪时特意留下的猪尾巴。象征来年谷穗粗壮饱满,预示丰收在望之意。傣族向来好客,惟独在这天的“猪尾巴宴”上,忌讳外客。
民族服饰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衣着男装为青色对襟短上衣或右斜开襟短上衣。下穿宽大长裤,多用青蓝或黑布包头。女装则因支系不同而服饰有异。碧约支系身穿右开襟靛青色或白色镶花边的长统裙,以小银币为钮扣。戴银耳环、银镯。头饰分婚前婚后两种。婚前,戴六角小帽,留一条独辫垂于脑后,长至腰部。小帽用靛青色土布缝制,每角都镶有银泡。婚后改变头上装束,将小帽改为包头,将发辫挽向前额之上成瓦楞形。包头从前额覆着发髻,后垂至腰。
白宏支系上身穿对襟或右开襟紧身短衣,以银币为钮扣。短衣前胸部缀有六排银泡,共三十六颗,正中缀有八角形的大银牌。’下身穿双褶短裤,裤脚不过膝盖。小腿上紧箍着用靛青土布缝制的腿套。套上绣有彩色花纹,正上方扎着一朵用红毛线做成的小绒花。未婚姑娘头上梳独辫,盘于头顶。头戴平顶黑布帽或头巾做包头。帽子或包头元上都遗址绣有彩色花纹。婚后要梳两条发辫,戴靛青色三角帽,发辫藏于帽中。姑娘出嫁后,用靛青色金绒或土布做成粗布褶带子系在腰上遮住臀部,称为“匹尺”。
毫尼支系身穿靛青色连衣短裙,腰间系一条绿带或蓝带,带尾垂于腰臀左侧。从粉红、天蓝、翠绿、淡黄、靛黄等色布中选定三色条布包头,纵横交叉,一般是纵蓝横青,蓝带垂于背后。少女时期,腰间系粉红或洁白围腰。婚后则系蓝围腰。
卡多支系老人身穿靛青色对襟上衣和统裙,缠青色圆形包头,大如斗笠,前高后低,包巾头尾露外,呈X形,耳戴银圈。少妇和姑娘,耳戴芝麻铃,一串镶满银泡的带子紧箍前额,一束红、绿绒线花插于后脑。身穿蓝色或蓝色右开襟短衣,下着统裙,用彩色毛线披在前胸、后背。三颗银制八角花缀在胸前。
阿木支系姑娘头戴缀有五排银泡的红边帽,帽子右边缀有一绺红绒线。两侧有两串银泡坠向双肩,耳戴芝麻铃、银果。穿右开襟布钮上衣,下着靛青色统裙。绣有花纹图案的披肩搭在双肩前后,刺绣围腰搭至双膝,一束红色绒线紧系腰间。
彝族服饰
墨江县的彝族服饰,男子多与附近汉族相同、妇女上着青、蓝土布右开襟衣,下穿长裤,衣领、袖子和衣襟边沿镶有精美花边。手戴银饰,头缠黑布包头。彝族各支系妇女服饰又有差异,腊鲁支系上身外罩羊皮褂或黑色短褂夹袄,腰间系一块布围腰,围腰上镶有银泡,脖颈上挂一条宽边银链,勾住围腰上端。腊罗支系的上衣比腊鲁的上衣长,腰系精致飘带垂于臀后,右襟边沿镶有密密麻麻的银泡构成三角形图案,喜戴银质耳环。文武腊鲁支系上穿粉蓝色雅布右开襟圆领长衣,后背肩部绣有三角形图案,胸前系一块无装饰的长方块围腰,后垂一条绣花三角“披”,一条银链或珠链由右襟垂下。
傣族服饰
傣族男子缠青布包头,着无领对襟衣,布钮扣。女子头挽发髻,缠一丈长青蓝布交叉包裹的大包头,多穿蓝色右开襟短衣,老妇人衣衫则长至膝盖。上衣镶红、绿花边,系有花边围腰,下着蓝色宽大长裤。喜欢佩带银质耳环、手镯和项圈,脚穿鞋头绣花的布鞋。
传统文化
茶文化
墨江县自古以来就是普洱茶的出产区。清朝时期的普洱茶三大贡茶之一“须立茶”出自墨江县的碧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写的“女儿茶”,也出自墨江县的哈尼山乡。在哈尼族社会,茶是传递人间亲情的媒介,也是贯通人神交往的灵物。在哈尼人植茶品茶的一系列茶道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立身处世的义理大道,以及深刻的祀神悦祖的宗教内涵;所有这些组成了哈尼族茶道人生的深厚文化。
鼓文化
哈尼族的鼓文化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活动都离不开鼓,无论是苦扎扎、合色扎,还是建寨、迎亲、贺新房,或是祭祀、祭祖、丧葬,或有什么突发事件,哈尼山寨都会响起或欢乐或沉闷的鼓声。哈尼族节日击鼓是庆丰收、祝欢乐,安寨建房时击鼓是祛邪驱鬼、清寨安宁,祭祀祭祖时击鼓是敬神灵、敬祖先,发生战争或突发事件时击鼓是号召同胞、鼓舞斗志等等。墨江县哈尼族以克曼村的碧约大鼓较知名。
艺术
歌舞
牛皮大鼓舞最具代表性的表演在墨江县联珠镇碧溪克曼村,人们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跳起牛皮大鼓舞,纪念哈尼族碧约支系的青年英雄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因而六月鼓也称“英雄鼓”,是牛皮大鼓舞中最隆重的一支。哈尼族牛皮鼓舞是哈尼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是哈尼族在四季更替中围绕稻作生产为核心而产生的祭祀活动,也是哈尼族民间节日庆典的重要构成部分。表演时,有敬拜祖先,有唱史诗、唱述生产劳动、赞美英雄、歌颂爱情等内容。舞蹈方式有多乐器多鼓群舞(牛皮大鼓舞)和多乐器单鼓群舞(扭鼓舞)两个流派。
建筑
哈尼族的民居建筑风格较多地反映出农耕生活的特点。一般就地取材,多选择朝阳、开阔、凉爽并有泉水的山梁或半山腰建寨,村寨背后多半是郁郁葱葱的古木丛林或灌木山坡,村前梯田层层,崎岖山路布满村前村后,村寨四周喜欢种植棕榈等。墨江县哈尼族的民居建筑主要有土掌房、封火楼、瓦房等式样。
饮食
墨江县居民以大米为主食,喜欢食酸、甜、咸、辣味,哈尼族嗜好烟酒,节庆喜食糯米饭、舂粑粑。墨江县有酱香肉、糖醋水库鱼、小香菌炖鸡、三七炖鸡等特色美食。
三角粑粑
三角粑粑的原料米浆由大米制作而成,蒸熟的米饭冷却洒上酵母,自然发酵一天之后,作为“引子”拌入生米中碾成面,撒上白糖调剂成乳白色的糊状即可,制作步骤包含生火、架烤盘、涂抹植物油、倒入米浆、烘烤、凝固、出炉,烤好的三角粑粑金黄香软,伴有米酒的味道。
豌豆酥肉
豌豆酥肉原料为豌豆粉和肥肉,先用水、鸡蛋、豌豆粉调出面糊,再醒发3—4个小时,把肥肉切丁炒熟以后,面糊和肉丁、草果面拌好,下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炸好的豌豆酥肉可直接食用,香酥可口;也可放入锅中蒸,可搭配鸡汤煮。
双龙麻脆
双龙麻脆以双龙小坝子糯米为基酒,以麻脆药、红芋头、甘蔗、地瓜以及染色所需果蔬为配料,成品香酥脆甜,兼具美观与美味。
地方特产
墨江紫米
墨江紫米产自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墨江紫米,素有“药米”“长寿米”“米中之王”“月子米”“补血米”之称,属糯米系列,俗称“紫珍珠”。墨江紫米粒大饱满,绿色生态,品质上乘,粘性超强,呈长粒状,糙米呈紫黑色,米粒断面内呈乳白色,蒸制后呈紫黑色;富含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叶酸、花青素等营养成分。
水之灵古茶
水之灵古茶产自墨江县景星镇景星村,分布于普洱市墨江县景星镇凤凰山核心地带,制作技艺包括采摘鲜叶、萎凋、杀青、揉捻、晒青等工序,该茶清沁悠长、甜醇花馥,主要特征为茶叶芽头饱满、叶片厚实、条索肥壮显毫、香味独特、芳馨浓郁,汤色金黄透亮,汤中微甜且香、叶底均匀、生津甘甜、滋味醇厚、韵味无穷。
传统村落
截至2022年,墨江县联珠镇勐簸村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碧溪古镇村
碧溪古镇村位于墨江县联珠镇,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年),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古代墨江县城所在地,碧溪原名碧朔,后因碧朔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村前是肥沃的田园,村后是碧绿的青山,故改名为“碧溪”,古整个古镇以十字街道为中心分为四个城区,民居多由四合天井、四合院、三坊一照壁等,村内保存有20多栋特色鲜明的四合院,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为多。
勐嘎村
勐嘎村位于墨江县那哈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5千米。东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三村乡依期落村相接,西与墨江县泗南江镇为邻。勐嘎是典型的哈尼族白宏支系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如哈尼族的各种节庆活动、宗教习俗、语言和音乐舞蹈等;历史民居建筑主要以平顶的土掌房为主,勐嘎土掌房始建于清代中期,是普洱市境内土掌房保存比较集中、完整的一个村寨。村寨选址于半山腰,土掌房主要由基石、田泥土基、坚木构建而成。由正房、耳房、下厦组成,为“品”字形的两层土木结构,墙体用土柸支砌,木柱穿斗屋架。村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为98%。
风景名胜
综述
墨江县风景名胜有有普益公园、碧溪古镇、涟漪桥、墨江文庙等,建有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坝卡河县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22年,墨江县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国家AAA级景区2个。2022年,墨江县共接待游客456.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01亿元。
重要景点
墨江县北回归线标志园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为国家AAAA级景区,地处墨江县城西侧,景区以“北回归线”这一独特地理标志为主体,融合了哈尼族民族风情和神秘双胞现象,景区拥有独特的天文、地理、园林、园艺、雕塑、民俗、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景区以穿城而过的北回归线为中轴,利用天然的山丘缓坡,由低到高构成了一个立体景观,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太阳在此转身,“立杆不见影”的天文奇观在这里呈现。
墨江双胞文化园景区
墨江双胞文化园为国家AAA级景区,位于联珠镇河西村,毗邻昆曼国际大通道及墨江国际双胞小镇,园区始建于2010年,规划占地面积95亩,以展示双胞文化为主题,主要由入口广场、双胞文化长廊、儿童游乐场、双胞井文化广场等组成。墨江,北回归线穿墨江城而过,境内双胞人口出生率达6‰,被誉为“双胞之家”,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文化旅游活动,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定为“参加双胞胎最多的节日”。
云南墨江国家森林公园
云南墨江国家森林公园经营面积9838.14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811.52公顷。公园包括两个片区:位于新抚镇、团田镇和景星镇西侧片区,面积9286.85公顷;位于墨江县城东2千米处联珠镇境内的杨仕岭片区,面积551.29公顷。公园有四甲河峡谷、蒲叶河峡谷、过得河峡谷和绿叶河峡谷四大砂岩峡谷等景点。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8年9月,墨江县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
2020年6月,墨江县入选国家林草局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
2023年10月,墨江县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参考资料
SISU student’s donation makes a difference in Mojiang county.上海外国语大学.2023-09-05
墨江概况.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3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3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04
墨江县2022年统计公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3
普洱市A级旅游景区名录(2023年1月29日更新).普洱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公开.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普洱墨江:交通巨变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云南网.2023-09-05
墨江名称变更史.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9-04
勠力同心谋发展真抓实干谱新篇——墨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概况.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3-09-05
2024年墨江经济平稳运行.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2
墨江:大力发展休闲野钓助推乡村文化旅游 振兴发展.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特大喜讯,我们有“国保”啦!墨江文庙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4
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普洱市人民政府.2023-09-05
云南墨江:点面结合走出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人民网.2023-09-04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05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墨江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关于“墨江县 回冲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调整)”划分情况的公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3
【视频】生物多样性“绿洲”——西岐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网社会频道.2023-09-05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名录及受保护情况的公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3
墨江西歧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墨江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云南省2014年自然保护区名录.云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09-05
千城胜景|云南墨江:10万株桫椤美如画.新华社新媒体百家号.2023-09-05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云南墨江因暴雨山体滑坡导致4人死亡4人失踪.中工网.2023-09-05
云南墨江突发山洪 1人死亡3人失联.海外网百家号.2023-09-05
专家详解云南墨江地震:在当地较为常见 地质构造复杂致余震多.新京报百家号.2023-09-05
墨江昨天共发6起地震 专家: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都市时报百家号.2023-09-05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04
市人大代表杨波:以招商引资成效厚植经济发展优势.澎湃新闻.2023-09-05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公告第1号.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刀国民当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冕一当选县人民政府县长!.普洱市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新一届政协领导班子选举产生!李应华当选主席!.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3
普洱墨江: 把消防队建在群众家门口——14支乡镇专职队遍布“哈尼之乡”.普洱市人民政府.2023-09-05
普洱:墨江县“五进”宗教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中共云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2023-09-14
普洱市民族宗教委关于普洱市命名2017—2019年度“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先进单位的决定.普洱市人民政府.2023-09-14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4-10
龙头企业+规模代养 墨江县生猪产业稳步推进.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大幅下降.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专家视点||论“神奇回归城,烂漫哈尼情”的文化内涵.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强化产业支撑发展绿色经济——墨江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显成效.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2022年墨江经济稳中向好.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一天一点普洱(2471)墨江文旅这十年 融合创新接续发展.普洱文旅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云南墨江:文旅融合再出发 诗与远方更精彩.金台资讯百家号.2023-09-04
普洱市·墨江县工业园区.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2023-09-05
墨江:遗产保护出实招 传统文化结硕果.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4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3
喜讯!墨江县科技工作再创佳绩.普洱广播网.2023-09-05
墨江县在全市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中国梦·劳动美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墨江县2023年职工体育运动会精彩开幕啦.墨江县总工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普洱市人民政府.2023-09-05
普洱真“氧”人!墨江拟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宁洱、景东、镇沅将继续保持…….普洱微生活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云南墨江:整合资源相互借力.云南网.2023-09-05
截至2022年12月普洱市养老机构备案统计表普洱市养老机构备案统计表.普洱市人民政府 .2023-09-05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民政局2023年预算公开.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县举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推介会.普洱市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开启交通补短提速新篇章.云南经济新闻网.2023-09-05
关于稳妥恢复墨江辖区道路客运班线及其它客运的通告(第13号).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县强化铁路沿线综合治理 护航铁运动脉安全畅通.北青网百家号.2023-09-05
墨江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3-09-05
中老铁路墨江站到发旅客双双突破50万人次.普洱日报百家号.2023-09-05
绿色出行!墨江新能源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市民纷纷点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4
墨江:新能源车辆让市民享受绿色出行.墨江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人文墨江 | 店房:茶马古道上的驿站.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五一墨江通关镇美景美食推荐.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墨江县定期文物巡查 筑牢文物安全保护墙.普洱新闻网.2023-09-04
国保单位新增762处 国新办举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国家文物局.2023-09-05
○墨江红色革命遗址探寻系列○墨江人民反蒋自卫军攻打墨江县城指挥部旧址——原碧溪村委会大院.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2023-09-05
喜讯!墨江两家景区荣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墨江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墨江碧溪:今生必须抵达的地方.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云南省第五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9-05
【普洱非遗】哈尼族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普洱市人民政府.2023-09-05
保护自己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的民族——哈尼族在“四素同构”中践行生态文明观.生态红河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北回归上的墨江哈尼文化 | 今日·观 .今日民族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人文墨江 | 牛皮十二鼓 进寨先喝酒.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云艺 | 普洱墨江牛皮大鼓舞 .文旅云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哈尼族 _ 饮食.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三角粑粑是情怀更是新生活!有点甜!.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带你一起探秘墨江传统美食豌豆酥肉.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05
一天一点普洱(2405)遇见普洱非遗丨第五批省级非遗推荐项目名单公示,普洱11项非遗入选! .普洱文旅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墨江紫米.新农村商网.2023-09-04
乐享云南|非遗·水之灵古茶制作技艺.云南文旅发布百家号.2023-09-05
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646个).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915个).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3
墨江碧溪:今生必须抵达的地方.墨江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云南10大绝美古镇,比乌镇还惊艳!个个都想私藏....一部手机游云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墨江历史|普洱“十大历史建筑”:墨江勐嘎土掌房.纪录小康工程数据库.2023-09-04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2023-09-04
墨江:以“双胞”之名,全力推动国际双胞生态旅游城建设.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穿越神秘的蒲叶河峡谷 墨江国家森林公园走访调查实录.普洱文旅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云南25个县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有你的家乡吗? .网信云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聚焦普洱上半年40个“高光时刻” :“创文”综合测评排名全国前列 绿色发展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亮点频现.云南网普洱频道.2023-09-04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