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简称“冷江市”,中国湖南省省辖县级市,由娄底市代管,位于湖南中部,资江中游,雪峰山东麓。境域总面积439平方公里,下辖1乡5镇4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市政府驻地沙塘湾街道。截至2022年末冷水江市户籍人口35.38万人,常住人口32.71万人。冷水江市拥有全国小康百强县(市)、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市)、湖南省全面小康首批达标县市等城市名片。

冷水江市属半丘陵山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呈不对称马鞍形。冷水江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季风气候显著。该市历史悠久,三国吴为高坪县地,南北朝为邵阳辖地,宋为新化县地,1960年析置冷水江市。1961年更名冷江市。1969年复置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形成了以钢铁为主,电力、有色、医药、化工、光电子通讯、新材料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矿藏有锑、铅、锌、钨、铁、煤、煤层气、硅石石膏等,有“世界锑都”之称。冷水江市拥有1个百亿级钢铁产业集群,129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其中博长冷钢是中国五百强企业,天宝紧固件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三,大唐金竹山发电厂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冷水江市是著名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有“北有洛耐,南有冷耐”的美称。2022年,冷水江市地区生产总值264.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9:43.1:51.9,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2个、1.3个、2.6个百分点。

冷水江市沿江而建,市民枕河而居,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美丽山水滋养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梅山文化、湖湘文化在此交汇。冷水江市有着浓厚而深远的文化氛围。冷水江的“梅山傩戏”被称为“真正古老的民间戏”,于2011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冷水江沙塘湾因《舞春牛》被评为“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独特的麻辣美食,泉水嗦罗、麻辣豆腐已成为冷水江美食名片。水云峰黄桃(地理标志农产品)、眉山葡萄、铁山杨梅等是在湖南省有影响、有口碑的小水果。境内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自然风光旖旎,山、水、洞、泉要素诸全,具有旅游开发的广阔前景。截至2022年底冷水江市共有3A级景区3家。

名称由来

冷水江市有一条自锡矿山资江的连溪,两岸多井,井水极冷,汇入溪内,流入资水,冷水江由此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宋元

市地归属,唐朝以前无考。《宋史·梅山硐传》记载:“梅山硐蛮,旧不与中国通。”

赵顼熙宁五年(1072年),章惇新化县,置新化县,辖隆回县、大阳、石马、水宁、龙潭五地,冷水江市属大阳。元代,仍属大阳。

明清时期

明代,属大阳乡的上八都、下八都、九都和十都。

清代初期,沿明旧制。同治元年 (1862) 后,改乡为团,市地属安集、大同、遵路等三团。

宣统二年 (1910),改团为乡、镇,市地属安集、遵路两乡和大同镇。

民国时期

民国成立 (1911 年)后,沿袭清制。

民国14年 (1925) 改乡、镇为区、镇,市地属安集(又名二区)、大同市 (三区)、遵路(四区)等区和锡矿山特别区。

民国27年(1938 )废区并乡,市地属安集、大有、大成、临资、南平等乡和矿山镇。

民国 36 年(1947),扩乡并保,市地属大仁、大智、遵路等乡和安集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1月,将新化县兴隆、中连、下连、船山、晏家、永溪、车田7乡划入锡矿山矿区管辖。   

1952年8月,改属新化县第二十一区。

1960年析置冷水江市。1961年更名冷江市,1962年撤市改冷江特区,1969年复置冷水江市。

1969年10月,冷水江辖禾青、潘桥、毛易、梓龙、金竹山、渣渡、中连7个公社和冷水江、锡矿山2镇。

1975年6月,矿山、岩口、铎山、三尖公社从新化县划入市域,冷水江共有11个公社2个镇。

1977年12月,从中连公社划出同兴、毛白杨、白石、永兴4个大队,建立市农业科技示范场。

1981年9月,改冷水江、锡矿山2镇为街道办事处,同时增设沙塘湾、球溪2个街道办事处。同年12月,撤销示范场,建立同兴公社,年底,冷水江共有4个街道办事处,12个人民公社。

1983年6月,毛易、同兴改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

1984年初,金竹山、禾青、中连、渣渡等10个公社均改建为乡人民政府。

1987年底,共有冷水江、锡矿山、球溪、沙塘湾4个街道办事处和金竹山、毛易、渣渡、梓龙、禾青、潘桥、中连、三尖、矿山、岩口、铎山、同兴12个乡。

1989年,撤销禾青乡改设禾青镇,撤销岩口乡改设岩口镇,撤销渣渡乡改设渣渡镇

1996年9月,撤销铎山乡改设铎山镇

1999年12月,撤销毛易乡改设毛易镇

2002年2月,撤销三尖乡改设三尖镇

2009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冷水江对沙塘湾街道办事处、毛易镇、金竹山乡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毛易镇的柳溪、长铺、新民3个建制村和王坪湾居委会,以及金竹山乡的太坪村划归沙塘湾街道办事处管辖;将沙塘湾街道办事处的太中、太主山、金山、金竹山、木杉坳5个居委会划归金竹山乡管辖。

2010年5月,撤销金竹山乡改设金竹山镇。

截至2014年初,冷水江辖4个街道、7个镇、5个乡:冷水江街道、锡矿山街道、沙塘湾街道布溪街道禾青镇、岩口镇、渣渡镇铎山镇毛易镇三尖镇、金竹山镇、潘桥乡梓龙乡矿山乡中连乡、同兴乡。

2015年,根据冷水江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中连1个乡,禾青、三尖、金竹山、铎山、渣渡5个镇,冷水江、布溪、锡矿山、沙塘湾4个街道。

地理

位置境域

冷水江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江中游,雪峰山东麓,地处北纬27°30′49″~27°50′38″,东经111°18′57″~111°36′40″之间。东抵涟源市,南邻新邵县,西部和北部接新化县。市中心城区东距娄底市87公里,南距邵阳市83公里,西距怀化市244公里,东北距省会长沙市236公里。市境周长128.5公里,南北最大纵长39公里,东西最大横跨22公里,总面积439平方公里。

气候

冷水江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暖偏早,但不稳定,强冷空气活动较频繁;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易发山洪,夏热多伏旱;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秋旱突出;冬季少严寒,但气候偏寒降水少。境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6.7℃,极端高温39.7℃(1971年),极端低温-10.9℃(1977年)。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54.6毫米,从空间看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三尖镇为1434毫米,矿山乡的马颈坳镇为1109.3毫米,两地相差324.7毫米。市境无霜期历年平均为269天,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1月15日前后,终霜期在3月4日前后。

地质

冷水江市内地质构造的主要表现形态是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境内地层十分发育,以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纪、石炭系的沉积岩为主体。其中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市境面积的75%;次为砂质和变质岩。沙塘湾向东为石炭系下统岩关阶,大阶的砂岩、砂质页岩大理石、泥质灰岩、钙质页岩岩组。

地形地貌

地形

冷水江市境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呈不对称马鞍形。市境北部有龙虎山脉、玄山山脉、龙盘山脉、谢铎山山脉,南部有大乘山脉、天龙山脉。市内海拔400米以上山峰有123座,其中800米以上山峰20座。北部山地面积155.8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35.8%,最高点在癞子岭,海拔994米。南部山地面积46.79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10.66%,最高点在祖师岭,海拔1072米。中部是资江谷地,以平原、岗地、丘陵地貌为主,平原面积35.94平方公里、岗地面积73.7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92.41平方公里。市内最低点在铎山镇花桥村,海拔162米。境内地势相对高差910米,平均比降4.79%。

地貌

冷水江市地表切割强烈,两条水系分割东西,市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流水侵蚀盛行,地表切割明显,致使境内具有山地多、比降大、坡度陡、水系发育的地貌特点。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平原、岗地、丘陵和山地。

平原,冷水江市有平原面积35.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8.19%;岗地,冷水江市境内岗地按组成物质不同,可分为红土岗地和砂页岩岗地。分布在资江及其支流,涟水支流两岸。表土为红壤、砂壤、黏壤,下部为砂砾石或基岩层;丘陵,冷水江市境内丘陵地表呈波浪起伏,丘顶浑圆呈馒头状。市内丘陵面积92.41平方公里;山地,冷水江市境山地面积228.08平方公里,占地总面积的51.95%。西南部山地,山体高耸,层峦迭峰,山顶呈脊状,脉络清楚,线状延伸,坡陡谷深,沟谷呈“V”字型。

土壤

冷水江市内土壤属中亚热带气候区红黄壤地带。土壤成土母质多样,主要有大理石类母质,占土壤面积的5 9 .03 %;其次是砂页岩和第四纪松散积物,分别占19.07%和16 .13 %,变质岩和火成岩占3.4%。由于成土母质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壤。各类土壤分布,具有垂直分布差异和水平分布差异的特征。 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全市土壤分为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水稻土、紫色土、潮土、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等8个土类、15个亚类、5 0个土属、151个土种。以红壤为主,全市共有24.8万亩,占普查面积的4 9 .5%;其次是水稻土,面积9.39万亩,占18.7%;第三是黑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分别为7.57万亩和6.96万亩,占普查面积的15.1%和13.9%;其他各土类共1.4万亩,只占普查面积的2.8%。

水文水利

水文

冷水江市分属湘江资江两大水系,其中资水流域面积326.5平方公里,湘水流域面积112.7平方公里,。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804亿立方米,由新邵县新化县涟源市流入境内的客水1.2656 亿立方米,资水过境水量126.2785 亿立方米。境内有4条主要河流和数条小溪。冷水江市的主要河流为资江、球溪河、麻溪河和柳溪河,其中资江是市境内唯一可通航的主要河流。

水利

1988年以来,冷水江市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工农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用水。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水利设施1万多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含电站类水库1座),小型水库29座,总库容1.08亿立方米;各类渠道4884.9公里,山塘3410口(500立方米以上),河坝2332处,泉井1469处,泵站271处1.92万千瓦;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16条,堤防63处24.24 公里,农村供水工程1542处,供水人口174855人,共计蓄引提总水量5936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冷水江市资江过境水量126.28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24.66亿立方米。市内岩溶地下水丰富,地下水动储总量为0.3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95万千瓦,已开发利用资江干流浪石滩水电站3.6万千瓦。全市水域占地26580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04%,其中山塘、水库、溪河水面25267亩,占水域面积的95.06%。

土地资源

根据2022年3月公布的《冷水江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冷水江市耕地耕地91312.50亩(6087.50公顷);园地23810.25亩(1587.35公顷);林地375384.45亩(25025.63公顷);草地18319.35亩(1221.29公顷);湿地168.75亩(11.2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0931.40亩(6728.7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776.35亩(785.0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195.90亩(1413.06公顷)。

矿产资源

冷水江市内有矿产地185处,其中煤炭108处,矿种30个。与花岗岩有关的矿藏,包括各类热液矿藏和接触变质矿藏,分布于市境西部,自锡矿山——禾青——石船一带,沿北东走向的断裂带呈长条状展布。沉积矿产分布较广,其中煤炭分布于市区西部、东部、北部的几个向斜构造中。硅石主要分布于禾青——石船一带的大乘山西麓山区。大理石、白云岩广泛出露于市境各地。市内能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储量大、质量好,可供工业利用,锡矿山锑矿储量和储量均居世界首位,有“世界锑都”之美誉。市境含煤面积达15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煤炭地质储量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1/6,有“江南煤海”之称。

森林资源

冷水江市内有植物资源150科、871种,其中乔木63科、243种,灌木46科、202种,草本41科、426种,常绿树种23科、79种,落叶树45科、138种。主要乡土用材林187种,引进用材林43种,经济林2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引进树种有水杉,二级保护乡土树种有银杏、篦子三尖杉金钱松。药用植物332种,庭院树和花卉128种。

“十三·五”期间,冷水江市实现森林面积质量双增长,其中有林地面积增加3.21万亩,活立木蓄积增长4.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长3.60%,全市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26.87万亩,省级重点公益林面积0.50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 76.9%。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冷水江市内有植物资源150科、871种,其中乔木63科、243种,灌木46科、202种,草本41科、426种,常绿树种23科、79种,落叶树45科、138种。主要乡土用材林187种,引进用材林43种,经济林2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引进树种有水杉,二级保护乡土树种有银杏、篦子三尖杉金钱松,引进种有胡桃属福建柏鹅掌楸杜仲,三级保护乡土树种有沉水樟,引进树种有湖南石、山拐 枣、擦木。还有药用植物332种,庭园树和花卉128种,古老孑遗植物12种。

动物

20世纪50年代初,境内各类飞禽走兽出入频繁。到80年代末,猛禽猛兽趋于绝迹,常见兽禽数量锐减,仅少数与现代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种类幸存。境内仅存的哺乳动物有8目33种,鸟类有14目52种,爬行动物有3目17种,两栖动物仅存1目4科9种,鱼纲动物有4目89种。昆虫是境内最多的动物,有17目317种。

自然灾害

冷水江市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高温、雷暴、冰冻、冰雹、大风、低温连阴雨、寒潮冷害等。年平均雷暴日48天,最多年为69天(1994年)。干旱、暴雨和洪涝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冰冻年发生概率80.5%,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1月13日至2月2日,冷水江市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雨淞最大直径28厘米,大部分乡镇交通、通信阻断,此次灾情造成经济损失10.08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5月,冷水江市现下辖中连乡1个乡,禾青镇三尖镇、金竹山镇、铎山镇渣渡镇5个镇,冷水江街道布溪街道、锡矿山街道、沙塘湾街道4个街道,市政府驻地沙塘湾街道。

政治

人口

人口总量

2022年末户籍人口35.38万人,常住人口32.71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4.69万人,农村常住人口8.02万人,城镇化率75.48%。娄底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冷水江市男性人口占比50.45%,女性人口占比49.55%,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3.02%,15-59岁占比58.56%,60岁以上占比18.42%,65岁以上占比13.68%。

民族

冷水江市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苗族回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工矿企事业单位,大多是因为工作关系调入市内。

语言

冷水江话属湘语中的娄邵片,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古声母的浊音系统。

冷水江及周边方言存在变调的现象。冷水江方言中不同中古来源的字都有读次阴去24调和全阴去45调的现象,这种变调现象不是以语音环境为变调条件,不属于语音变调。这两个变调都属于小称变调,前者是早期的小称变调,后者是正在使用的小称变调。这两个变调在分布上很有特点:24变调只出现于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的首字位置,45变调出现于多音节词的词末,不出现于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的词首,出现位置互补。由于24变调是单独作为小称形式来表小的,所以可以出现在单音节词中,而45变调。必须与小称词缀一起才能表示小称,决定了45变调只出现于词末音节,不能出现于词首音节和单音节词中。冷水江方言的小称变调现象与一些赣语很相似,这种相似性是由江西省移民造成的。此外,24调与45调组合时会发生连读变调,即24+45变为13+45。

宗教信仰

冷水江市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全市依法登记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有枣冢庙、紫云观、大义观、悟妙宫、观音药王殿、三清殿共6处;佛教场所有回龙寺、弥陀寺、观音寺、西禅寺、青龙寺、广福寺、望云寺等共23处。

经济

综述

冷水江市自1969年建市以来,形成了以钢铁为主,电力、有色、医药、化工、光电子通讯、新材料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1个百亿级钢铁产业集群,129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其中博长冷钢是中国五百强企业,天宝紧固件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三,大唐金竹山发电厂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冷水江市是著名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有“北有洛耐,南有冷耐”的美称。三A新材料、鼎盛科技、盛通电子、京科科技、鑫达耐火等企业在细分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

冷水江市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的城市之一,是国务院实施转型发展扶持政策的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2022年,冷水江市地区生产总值264.8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4.2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9:43.1:51.9。

第一产业

2022年,冷水江市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5家(其中省级4家,娄底市41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603家,家庭农场197家,涉及粮食、畜禽、果蔬、油料、休闲等产业,带动了4万以上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2022年,冷水江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 4.2%。2022年,冷水江市粮食生产总播种面积10.5万亩,粮食总产量4.2万吨。

第二产业

冷水江依托资源优势,形成钢铁、有色、煤电、煤化建材五大支柱产业,而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逐渐从传统产业剥离出来,向多极化产业纵深发展,集中力量建设钢铁、锑、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现代农业等六大优势产业链。冷水江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再生之路。第二产业提档升级。钢铁、锑等传统产业转型提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不锈钢产业园、创业孵化园、高新科技产业园、光电子产业孵化园、新材料产业园等相继开工建设。截至2022年冷水江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59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省星级休闲农庄11家,其中五星级农庄5家,四星级农庄4家,三星级农庄2家;省市级、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12个。

2022年,冷水江市工业增加值完成96.0亿元,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33%。全年新增入规工业企业4家。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18.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3.4%。冷水江市电力、耐火材料、紧固件、生铁、钢材、水泥、锑品等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4.3%、8.5%、2.2%,22.2%、22.6%、7.4%;原煤、锑品产量增长4.4%、3.4%。冷水江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0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2.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2年,冷水江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7.5亿元,对冷水江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4.1%,拉动全市GDP2.6个百分点,商贸物流、现代金融、乡村旅游稳步发展,互联网经济、跨境电商等新经济新业态异军突起。商贸物流业是冷水江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冷水江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冷水江市电商产业园成功获批省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冷水江被评为全国“电商百佳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

2022年冷水江市三尖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新增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2家。特色小水果种植面积达到6.6万亩,年产值突破6亿元。建立乡村电商服务站点与快递网点100个,小水果网络销售占比超过35%,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92亿元。

2022年,冷水江市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6.99亿元。新注册外资企业3家,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个,新引进电商企业11家,新注册湘商回归企业6家。

2022年,冷水江房地产开发投资17.0亿元,其中住宅投资15.0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7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5.1万平方米,销售额12.2亿元,房地产待售面积0.4万平方米。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5月冷水江市基本形成了以冷水江经济开发区、冷钢钢铁工业园、锡矿山有色金属产业园、禾青建材工业园等为龙头,乡镇产业园为外围的园区体系。

冷水江经济开发区

冷水江经济开发区原名冷水江市布溪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3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体改委批复设立。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公告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并更名为湖南冷水江经济开发区。2013年经调区扩区后,湖南省发改委批复建设面积738.4公顷。新址位于冷水江市东部。

园区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丰富,冷钢集团、闪星锑业、金富源碱业、湖南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金竹山煤矿等企业,能为各行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工程技术人员与熟练工人较多,能满足各产业发展所需;园区政策、发展环境优良,对入园项目,实行投资项目代理制,审批一条龙服务和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截至2023年8月,冷水江经开区共入驻园区企业89家。2023年1-6月,累计完成技工贸收入96.08亿元;上交税金总额3.4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76.60亿元,占技工贸总收入的79.72%;主导产业营业收入73.50亿元,占技工贸总收入的76.50%;进出口总额15.55亿元;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41.4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60万美元;研发经费总额3.63亿元。

未来冷水江市将加快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电信、联通5G网络建设项目,并积极谋划“冷水江经济开发区5G智慧园区建设项目”、“冷水江市5G应用创新发展基地建设项目”和“冷水江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平台等项目”。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冷水江市共有基础教育学校(含幼儿园)157所,其中:幼儿园65所,小学58所,中学25所,普通高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有职业教育中学5所。全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716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649人;初中学校在校生16642人;普通小学在校生33814人;39所民办学校在校生611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9619人。各类民办学校数34所,在校生5652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个;小型(纪念)展览馆2个,文化馆1家,公共图书馆1家(藏书20.8万册);全市档案馆一家,开放各类档案1.38万卷。2022年,冷水江市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92场。全市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8%。全市电视台1家,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

截至2022 年底,冷水江全市体育场地1288个,运动场949个,游泳池8个。全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9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3.8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92个。

科技事业

冷水江市大力支持创新科技,截止2020年,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湘布局,长沙市株洲市衡阳市三市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郴州市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应用数学中心、木本油料、淡水鱼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蓬勃发展,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挂牌运行。

出台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型省份建设“财政科技十条”、支持企业研发财政奖补办法等政策,省级、市县级财政科技投入平均增幅分别达34%、36.8%。2017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提升幅度接近“十二五”五年之和,2018年提升幅度再居中部省份首位。

大力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70余个、高层次专家1100多名。2017年、2019年分别有4人、7人当选两院院士,目前在湘两院院士达69名。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3153家,增加到去年的6287家,接近翻一番。三年专利授权量增长60.8%,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4.1个百分点、达58.7%,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367.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平均增长37.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85个百分点。

医疗

截至2022年底,冷水江有卫生机构31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所,妇幼保健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61个,村卫生室123个。卫生技术人员2789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36人,注册护士1195人。全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6人。卫生监督所1家,卫生监督所(中心)卫生技术人员6人。医院床位数2862张。乡镇卫生院6个,床位数140张,卫生技术人员297人。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69年,集医疗、保健、预防、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全市最大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总建筑面积44838平方米,固定资产4820万元,病床420张,有行政科室13个,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25个。在540名在职员工中,高级技术职称63人,中级技术职称216人。年平均门诊量13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

冷水江市中医医院

冷水江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一家集中西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综合性医院,为湖南省首批农村示范中医医院,为娄底市十佳医院。拥有进口的CT、DR、彩超、C型臂、电子胃肠镜、全自动生化、心电工作站等多种大型先进设备。医院现有主任医师(正高级)12人,副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247人,湖南省基层名中医1人,湖南省基层中医药师承工作指导老师7人,享受娄底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娄底名中医3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员0.6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2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9.41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1.64万人,其中职工6.67万人,离退休人员4.97万人。

2022年,冷水江市在册城乡低保对象9369人,特困供养对象652人,残疾两补享受对象6625人,其中重度残疾对象3952人,困难残疾对象2673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713万元,特困供养金53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45.01万元。临时救助生活困难人员4168人次,391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76人次,122万元。发放孤儿生活费38.23万元、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10万元。累计为77名残疾儿童进行了孤独症、肢体、智力康复训练5.3万课时。

2022年,冷水江市开展各类敬老院关爱服务活动91场,服务1950人次;组织村级儿童之家开展活动63次,服务1326人次;开展最低生活保障、青少年关系协调、临终关怀、家庭增能等个案服务10个。民政服务对象入户调查5856户,电话访问或探访特困供养对象6084次。

人居环境

2022年,冷水江市森林覆盖率51.9%,活立木71.9万立方米。冷水江市完成营造林0.091万公顷,年末林地面积2.37万公顷。完成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人工造林7200亩、生态廊道建设300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300亩、封山育林30000亩。冷水江市湿地面积912.07公顷,湿地保护小区面积773.07公顷,保护率为84.7%,稳定率100%。

2022年,冷水江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0%,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综合指数3.83,下降6.6%。PM2.5平均浓度40微克每立方米,下降11.1%;PM10平均浓度57微克每立方米,下降12.3%;氮氧化物平均浓度17微克每立方米,下降10.5%;CO平均浓度1.4毫克每立方米,下降12.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5%以上,省控跨境断面晓云渡口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水质标准,球溪、周头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稳定达标;青丰河万民桥断面、涟溪河民主桥断面年均锑浓度分别为0.175mg/L、0.103毫克/升,分别下降62.0%、70.5 %。

交通

综述

冷水江交通便利,湘黔、黔桂铁路在市境内设有冷水江东、冷水江西、金竹山3个客货火车站和8条厂矿铁路专用线、7个编组站,且东靠洛湛铁路,形成了联动东西、纵贯南北的铁路运输网。娄涟新高等级公路连通上(海)瑞(丽)高速公路,拟建中的太(原)澳(门)高速公路南北穿越市境。

公路

冷水江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62公里。境内国道有G56杭州-瑞丽高速公路、G209国道,省道有S307线、S314线、S315线、S316线等。冷水江市管养国道G354线32.945公里,省道S236线6.84公里。2022年,冷水江市农村公路提质改造75.72千米,旅游资源产业公路建设52.5千米,农村公路安保工程78.7千米。

2019年全年好路率91.3%,在娄底市公路系统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三。近年来,冷水江市公路管理局围绕“建、管、养、文明建设”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公路建设水平。

2022年,提质改造75.72公里,旅游资源产业公路建设52.5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78.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8座,消除金竹山太坪1296公里处铁路堡坎隐患。完成32条客运路线勘验里程核定,7个乡镇运输服务站、16个城乡客运首末站选址确定,完成110台农村客运班线车辆收购,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全面推进。

铁路

冷水江市有贵广高速铁路湘黔、黔桂铁路和娄新铁路,其中贵广铁路是国铁集团干线之一,连接了贵阳和广州市,是贵州省湖南省等地的主要货运通道。境内铁路里程共计18.387公里,其中普速铁路13.5公里,高铁4.887公里。湘黔铁路在冷水江市境内设有冷水江东、冷水江西、金竹山3个客货火车站和8条厂矿铁路专用线、7个编组站,且东靠洛湛铁路,形成了联动东西、纵贯南北的铁路运输网。

航运

冷水江市有岳阳市至潭州段的湘江水运通道,航道长约100公里。四季通航,枯水季节最低也能承载30吨货轮。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12月,冷水江市城乡客运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境内城乡公交一体化全域运营线路共有33条,210辆公交车投入运营,其中190辆为纯电动车辆,实行起步价、镇村班线2元票价制,市乡(镇)班线最远距离不超过6元,65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免费。原有社会客运车辆全部完成退市收购,所有司机车辆均由公司统一管理。

人文

综述

冷水江市的文化氛围浓厚而深远。冷水江的“梅山傩戏”被称为“真正古老的民间傩戏”,于2011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冷水江市挖掘整理《梅山傩面具制作技艺》《肖氏旗袍手工制作技艺》《福溪米酒酿造技艺》《木偶戏》《舞春牛》《世界锑都锡矿山的红色故事》等非遗项目资料,这些项目陆续申报为娄底市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冷水江市本土特色节目《舞春牛》《毛板船歌》,多次在全省中国艺术节、省及娄底市“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中摘金夺银。冷水江沙塘湾因《舞春牛》被评为“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冷水江市孕育了大批省内乃至全国和世界知名作家、书画家,如谢冰莹、谭谈、刘道云、肖时明、刘广文、肖斐斐等等,其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力。

文物古迹

2019年10月,冷水江市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2022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公布了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冷水江市有2处文物入选,分别是福元李氏宗祠、红六军团长征锡矿山指挥部旧址。截至目前,冷水江市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羊牯岭碉楼

“羊牯岭碉楼”位于锡矿山街道办事处联盟居委会冷锡公路旁的羊牯岭上,羊牯岭碉楼高14米,长10.4米,宽6.8米,墙厚0.8米。共设瞭望孔6个,射击孔195个,砖木结构,墙体保存良好,屋面、楼板及楼梯已损毁。

羊牯岭碉楼是湖南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碉楼建筑,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2年),是锡矿山的开源公司大矿主段楚贤为垄断锑矿开采而建。是资本家垄断锑矿开采权,残酷压迫工人、镇压工人运动的历史见证,碉楼内有水牢,并置列刑具。1994年6月冷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谢冰莹故居 

“谢冰莹故居”位于“世界锑都”湖南省冷水江市铎山镇龙潭村,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已进入国务院第七批“国保”单位候选名单,是娄底市唯一的涉侨与涉台文化旅游资源。谢冰莹故居分为新栋“守园”和旧栋“花灼堂”两部分。“守园”是谢冰莹四次逃婚前的住所,整体基本完好,屋内精美的雕窗和彩绘的飞檐都极具湘中民俗特色。“花灼堂”是谢冰莹的出生地。

世界锑都-锡矿山矿冶遗址

“世界锑都一锡矿山矿冶遗址” 又名“忆苦窿”,位于锡矿山街道办事处联盟居委会的飞水岩下,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锡矿山锑矿蕴藏丰富,年产量长期雄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锑都”。 2001年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忆苦窿”洞口和表演区进行了装修,并培养一批“忆苦窿”的表演人员,设置了参观座椅等供人们观看最原始的采矿表演。

世界锑都锡矿山位于湘中腹地冷水江市,已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锑都”,享誉全球。由于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极具品味的人文历史景观。现有《古碉堡》《忆苦窿》《烈士塔》《千米垂直层次直井》《锑都文化博物馆》《现代新工艺流程》等多处人文景观。六十、七十年代作为教育基地曾吸引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来此参观。每天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六房院

“六房院”位于冷水江市三尖镇新屋村,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房院是冷水江市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晚清典型的乡村庭院,其主体建筑及整体结构基本完整。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风格在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石件雕刻非常精美,檐下壁画至今鲜艳夺目,栩栩如生。这是一处很值得保护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村居院落。对研究冷水江市晚清时期的风土人情和民间建筑特色都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冷水江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个。

梅山傩戏

“梅山傩戏”是流行于古梅山地区的原始演剧形式。至今在冷水江市仍有9个乡镇的20余个傩坛200多名艺人频繁演出傩戏。现存《搬开山》《搬六娘》《搬架桥》《搬锯匠》等10余个剧目,唱腔为民间小调,现存面具有开山、郎君、土地公、土地婆、歪嘴和尚等9个种类,供奉的神有东山圣公、南山小妹、梅山神等。梅山傩戏地处湘中,记录了千年来湘中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演化过程;是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戏剧发生学和湖湘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宝贵的信息源。

2008年,梅山傩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梅山傩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冷水江市文化馆为其保护主体。

舞春牛

舞春牛,历史悠久,源于远古时代的夏朝,民间传说是立春前,国王少昊氏之子苟芒率领大家准备翻土犁田,可是老牛仍畏寒冬眠,苟芒不忍鞭赶勤劳一生的老牛,就用泥制成土牛,然后甩鞭响打,以警示老牛,老牛赶紧下地干活,从此鞭打开春之牛成了古人迎春的习俗,苟芒尊为农神,春牛称为芒牛。宋代以后,《舞春牛》活动完善于节令喜庆活动,开始成型。清康乾盛世时期,基本成型了今天《舞春牛》的形式。《舞春牛》在冷水江市主要盛行于金竹山、沙塘湾、铎山、禾青等地稻作生产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后,冷水江市沙塘湾办事处和谐艺术团承担起传承的重任。2007年8月,“舞春牛”被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1年5月被娄底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12月被湖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习俗

冷水江摸秋习俗

中秋节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在冷水江还有“摸秋”的习俗,最典型的民俗就是“偷瓜送子”,其实是一种祝愿得子的象征活动,流行“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在湖南省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冷水江地方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借月色,象做贼一样悄悄潜入一户人家瓜园,从园中偷窃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上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注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于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尿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人为“干爹、干妈”。在冷水江民间,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为灵验。

“摸秋”习俗来源于传统农耕文化,与农业社会人们从事农作耕种密切相关。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影视、电脑、手机和文体活动的不断丰富,“摸秋”习俗也就开始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冷水江民间赶年习俗

赶年也就是提前过年,在冷水江民间有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过赶年”的习俗,例如在冷水江城区、渣渡、中连等其他乡镇的许多地方春节都会有连续过两个年的习惯,也就是大年二十九和三十除夕,二十九晚上吃砧板肉,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并燃放鞭炮。

过赶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节日,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要赶在除夕之前过年的,土家族人将这种比汉族提前一天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过赶年的缘由在现在的湘、鄂、渝、黔边界一带流行着多种说法,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抗击异族说。由于当时正处于战争频繁时期,土家族人过年前探得敌人要乘过年时来偷袭,而在土家族地区认为,如果一个人连年都没过,那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来年会不利顺。为了打击来犯之敌,也让大家过上一个团圆年,头领也就让大家提前一天过了年,以便有充足的精力来痛击来犯之敌。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许多贫苦人家里很穷,为逃避债主年关逼债便悄悄地提前一天过年。据史实证明,最有说服力的是“赶年”的确与明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官兵抗击倭寇有关。

冷水江过年不吃豆腐

冷水江过年有不吃豆腐的独特风俗。之所以冷水江在过年不吃豆腐是因为在冷水江只有干白事才会吃豆腐,干喜事是从来不吃豆腐的。在冷水江地区,“吃豆腐”是骂人的狠话,意思就是骂人家里死人了,豆腐是用来办丧事的主菜,因为豆腐颜色白又嫩,属素食中的好菜,故只适合办白事、丧事之用,如果用于红事、喜事则认为很不吉利。由于这种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相同,故而在冷水江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过春节吃年饭是万万不能上豆腐的,过年吃豆腐会认为是很不吉利的。在冷水江凡是喜事都不会上豆腐,如婚宴、寿宴、订亲、生子、建房、乔迁等等,因而豆腐只有在特定的丧事中才会出现,并形成一种和外地不同的奇特饮食习惯和文化。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荠菜,又名护生草、野荠菜、地米菜、菱闸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荠菜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自古就有采集野生荠菜食用的记载。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一到农历三月三,家家户户都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被誉为“菜中甘草”,鸡蛋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将鸡蛋同荠菜煎煮,既是应时鲜味又很健康营养。荠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用于治疗产后大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

饮食

冷水江市的饮食习惯主要受湖南菜系和地方特色美食的影响,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这些仅是冷水江市饮食习惯的一部分,具体的饮食文化因人而异。在当地,还可以尝试到更多独特美味的地方小吃和特色菜品。

无肠唆螺

冷水江的无肠唆螺选用资江的石螺,外壳较厚,肉质耐嚼。先剪掉石螺尖部,挑出螺肉、螺肠,将螺肠掐掉后,把螺肉洗干净,并重新塞回螺壳中。无肠唆螺如此受欢迎除了处理得干净外,还离不开调料的加持。每100g唆螺粉中含有:八角、香叶、桂皮、花椒、孜然各15g;白蔻、红豆蔻、丁香、草果、槟榔果各5g。增香祛腥,调和滋味。起锅烧油,放入香料、石螺炒香,再加入白酒、白醋、盐,翻炒1分钟,然后加入高汤、唆螺料粉熬煮10分钟。最后,锅中加入原味鲜、青椒、紫苏翻炒,关火后加入山胡椒油,香喷喷的口味唆螺制作完成。

清明菜

“清明菜”就是蕨苗,即山蕨或野蕨,学名鼠曲草。是蕨的地下茎在清明节前后长出来的叶,初生的嫩叶上部卷曲如拳,鲜嫩嫩、水灵灵,是种脆香可口、营养丰富的时鲜食用野菜

每到清明,山野到处生长着这种蕨类植物门,所以民间皆称其为“清明菜”,清明采食此物能当药用,可治肿毒,可医痢疾。古云“清明停雪,谷雨断霜”,湖南省山区乍寒乍暖,最易“湿热”,通常容易患感冒,取食此菜最合时宜。由于野蕨生长山野,为雨露山泉所浇灌,无污浊空气污染,也不为农药化肥影响,纯正的绿色食品。

清明菜可用来制作清明粑。采摘后洗净沥干,切成短节,掺和面粉调成稠稠的面糊。少少地浇点油在锅中,舀上几瓢面糊,均匀地摊在锅里,借着火力和滚油,很快就可以制成了一张漂亮的清明粑,黄黄的皮透着亮,悠悠地散发着香气。

辣椒萝卜

辣椒萝卜的制作方法:将白萝卜切成丝或条后晒干(较长时间)然后加盐并放在坛子密封腌一段时间,再拌以湖南本土的剁辣椒和麻油即可。在冷水江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辣椒萝卜,是下酒的好料。

糯米窖酒

糯米窖酒,采海拔1300米的祖师岭上清纯甘冽之茶花溪泉水,秉承传统方法与工艺酿造,经多年窖藏而成。此酒色。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所含的氨基酸多达20多种,尤以助长人体发育的赖氨基酸含量甚高常见微量元素有钙、、镁、铁、锌、鉻、铜、磷等,是一种优质的营养保健酒。

金牌扣肉

金牌扣肉的原料:五花肉,天目山笋干,小菜苔酱油、糖、味精各少许。金牌扣肉的制法:1、五花条肉取块,加调料卤制成熟,入冰箱冻凉。2、将冻好的肉打成连刀薄片,扣入碗中,放入霉干菜蒸透。3、蒸透的肉放入盘内,淋上芡汁,油菜心插胡萝卜片围边装饰。

白辣椒鳜鱼

白辣椒鳜鱼的原料:白辣椒、鳜鱼、菜籽油、盐、姜片、紫苏。制作步骤:1、白辣椒切段,鳜鱼剖洗干净并改刀。2、起锅烧油,将鳜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入盐、姜片、水,炖煮12分钟。3、锅中放入白辣椒、紫苏,起锅时放入葱段即可。

特产

水云峰黄桃

水云峰黄桃种植区域位于湖南省雪峰山脉东麓,地势北高南低,海拔300-800m,森林覆盖率78%。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7℃,年降雨量1354㎜左右,年均日照1401.8h,无霜期年平均为269d,年有效积温5118.5℃。种植区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富含钙、铁、镁等矿物质元素。7月份果实成熟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和果实着色。种植区域内山泉水极为丰富,为水云峰黄桃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独特的资源禀赋造就了水云峰黄桃的优良品质。

水云峰黄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三尖镇禾青镇、金竹山镇、铎山镇渣渡镇、矿山办事处、沙塘湾办事处、布溪办事处、中连乡共9个乡镇办137个行政村居。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1°18′57″至111°36′40″、北纬27°30′49″至27°50′38″之间。种植面积0.4万公顷,现年总产量3万吨。

冷水江麻辣豆腐

麻辣豆腐属于娄底冷水江新化的特产,外观色深红亮,红白绿相衬,豆腐形整不烂;吃起来具有麻、辣、烫、嫩、酥、香、鲜等风味。冷水江家常麻辣豆腐的做法:将豆腐切成小块用水煮沸, 将葱切成末,在锅内放油,炸锅并将花椒粉放入。翻炒后倒入酱油、糖、盐调味,将豆腐放入翻炒,将淀粉加入水调均洒入锅中,一直到出现粘稠状为止,放辣椒油,掂勺后出锅。

冷水江牛百叶

牛百即牛胃。别名:百叶、肚尖、牛胃、毛肚。是牛的内脏之一,即牛只胃部中的第三个间隔瓣胃(omasum)。

牛是反刍亚目,与其他的家畜不同,最大的特点是有四个胃,分别是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百叶胃,俗称牛百叶)和皱胃。前3个胃里面没有胃腺,不分泌胃液,统称为前胃。第四个胃有胃腺,能分泌消化液,与猪和人的胃类似,所以也叫真胃。牛所食入的粗饲料主要靠瘤胃内的微生物发酵分解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牛百叶还分两种,吃饲料长大的牛百叶发黑,吃粮食庄稼长大的牛百叶发黄。

冷水江杨梅

冷水江杨梅是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铎山镇大坪村的特产。大坪村共有杨梅林3200亩,其中1800亩为盛产林,负有“大坪杨梅大如蛋”的美称。

杨梅是冷水江市本地颇负盛名的拳头农产品,俗有“大坪杨梅大如蛋”的说法。在铎山镇、渣渡镇、岩口镇等地,杨梅已经做为一种产业在快速发展,这里山青水绿,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杨梅栽培生长。每到杨梅成熟的时节,果园的游客接踵而至,看梅,品梅,热闹非凡。从浙江省引进东魁、丁等优良杨梅品种,光铎山镇大坪村里现已建成3200亩生态杨梅林,其中幼林1400亩,盛产林1800亩,年产值达2800万元。

风景名胜

综述

冷水江拥有波月洞、大乘山、锡矿山红日岭、周头湖度假村等旅游景点,截至2022年底共有3A级景区3家。2022年,冷水江市旅游总收入25.89亿元,接待旅游人次255.14万人次。

波月洞风景名胜区

波月洞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北郊1千米处,是一座规模较大且颇具观赏和科研价值的石灰岩溶洞,现已开发游览线路1800余米,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波月洞主要有迷宫、千丘田、翠屏金塔、水帘洞、鹅管群、海天揽胜、石坝等景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中央电视台《西游记》剧组曾在波月洞取景。1994年,波月洞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列入“湖南百景”之一,2009年12月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乘山

大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冷水江东南方向,属雪峰山余脉,形成于距今五至七亿年前的寒武纪,南北走向,绵亘数十里整个风景名胜区包括大乘山景区、茶花溪景区、祖师岭景区和新邵县内的筱溪景区,总面积达30余平方千米。1994年湖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冷水江市资江旅游区

资江旅游度假区位于娄底冷水江,素有“资江漂流,华夏第一”之称的资江,是漓江的姊妹江, 发源于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属长江水系,自南而北注入洞庭湖,河床平均宽度100米,冷水江是被大自然厚待的城市,不仅好山好水,还拥有着丰富的锑矿资源。2017年12月冷水江市资江旅游区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bulletin Name.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09-22

冷水江市简介.湖南招商网.2023-08-29

冷水江地名来历考证.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10-15

冷水江市情简介.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29

冷水江市气候资源、自然灾害.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29

地理环境.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29

冷水江市区划沿革.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29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15

冷水江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4-09-07

冷水江话.中国知网.2023-08-30

风土人情.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5

战高温守卡口,筑牢离冷第一线.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10-23

冷水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10-23

冷水江市区划沿革.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1

冷水江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0

冷水江市情简介.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0

传统文化.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3

冷水江为什么叫冷水江?央视正式解读!这下在全国都出名了!.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0

湖南地方志.湖南数字方字馆.2023-09-05

湖南地方志-冷水江市志.湖南数字方志馆.2023-08-31

冷水江市历史沿革.行政区划.2023-09-05

冷水江市气候资源、自然灾害.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1

冷水江水资源概况.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1

自然资源.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1

冷水江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1

冷水江市“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11-20

陈创业任冷水江市委书记.极目新闻.2025-01-11

冷水江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新湖南.2023-08-31

政府领导.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1

政协冷水江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胜利召开 曾伯怡讲话 陈创业作政情通报 阳卫龙作报告.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娄底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娄底市人民政府.2023-08-31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云讲座:湘语冷水江方言变调现象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08-30

[成果]文学院李姣雷副教授论文《湘语冷水江(铎山)方言的两个变调——江西移民方言的影响之一》在《中国语文》发表.天津师范大学.2023-08-30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8-09

“美丽中国”摄制组微影讲述 美丽“冷水江故事”.国际在线.2023-08-31

国家发改委来冷调研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1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冷水江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1

百年锑都的十年“蝶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冷水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娄底日报社·娄底新闻网 .2023-08-31

政府工作报告.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8-31

冷水江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百家号.2023-08-31

冷水江市600万元财政资金助力电商产业发展.湖南省财政厅.2023-08-31

冷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冷水江市“十四五”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3

冷水江经济开发区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5

冷水江:战“谷”催征马蹄疾.百家号.2023-09-05

许达哲: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强大引擎.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11-05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卫健委全国医疗机构查询.2023-10-19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介绍.冷水江市中医院.2023-09-03

冷水江市妇幼保健院.医院概况.2023-10-19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医院概况.2023-11-17

行政区划.闲游网.2023-09-03

冷水江市“十三五”:书写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人民号.2023-09-21

【娄底市】冷水江公路局打造文明路.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09-21

冷水江市地图(详细介绍冷水江市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海角旅游.2023-09-21

湖南省冷水江市主要的三座火车站一览.网易.2023-09-05

冷水江市概况.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2023-09-04

冷水江:城乡客运一体化全域运营正式启动.湖南省交通运输厅.2023-09-03

冷水江市新增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11-20

冷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羊牯岭碉楼.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谢冰莹故居.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锡矿山矿冶遗址.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第一批~第九批).湖南省文物局.2023-09-04

六房院.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冷水江市非遗项目《舞春牛》入选湖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傩戏.娄底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3-09-03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023-09-03

傩戏(梅山傩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3-09-03

冷水江摸秋习俗.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冷水江民间赶年习俗.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冷水江过年不吃豆腐的风俗.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寻找娄底味道】冷水江篇:麻辣小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4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胃”您守护!.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玩转冷水江|无肠唆螺,鲜掉眉毛的白辣椒鳜鱼,这些美食别错过.百家号.2023-09-04

清明菜.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去冷水江越野徒步,你就会流连忘返…….网易.2023-11-20

湖南冷水江市有哪些特色美食呢?您了解吗?.百家号.2023-09-04

(金牌扣肉).今日头条.2023-11-20

口味虾,味道真的“虾虾浓”!大师菜谱流出,跟着学起来→.今日头条.2023-11-20

水云峰黄桃.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3-11-20

川香麻辣豆腐做法_娄底新闻网.娄底新闻网.2023-11-20

冷水江牛百叶.博雅特产网.2023-11-20

娄底美食,冷水江杨梅.知乎专栏.2023-09-05

跟着特产走·中国湖南 冷水江杨梅.百家号.2023-09-05

冷水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景点有哪些.联涂.2023-09-04

《刘海砍樵》将在波月洞景区取景拍摄.旅游互联.2023-09-04

湖南国家级3A景区5.360个人图书馆.2023-09-04

大乘山.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湖南娄底值得一去的景点,好山好水景色秀丽,你去过几个?.百家号.2023-09-04

冷水江市资江旅游区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9-04

段楚贤.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苏 鹏.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谢冰莹.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苏 镜.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曾 杰.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4

姜云清.冷水江市人民政府.2023-09-05

“金牌校长”王楚松-湖南教育1993年10期-手机知网.中国知网.2023-09-05

1995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公共数据开放平台.2023-09-06

【百县榜】“香季咖啡”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小康杂志社.2023-09-05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08-09

重磅丨湖南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名单公布 这些地区获奖最多.百家号.2023-09-05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卫健委网站.2023-09-05

重磅|冷水江获得2020届“湖南省文明城市”称号!还有这些荣誉….新浪看点.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