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
普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乌蒙山横穿县境,中部地势高起,南部地势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向东北倾斜。东与晴隆县接壤,南与兴仁市、兴义市相连,西靠盘州市,北与水城区、六枝特区相邻。辖8镇,2乡,4街道,国土面积145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242958人。县政府驻地为南湖街道南湖社区西街12号。
普安县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县境呈不同规则南北向长条形。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河道属南盘江、北盘江两大流域。春秋战国时期,属夜郎。自秦以后,曾为夜郎、漏江、贲古等郡县,1276年,赵昰为庆贺战事平息,一统云贵,元朝廷颁旨赐名普安路总管府,以示“普天安庆市”,现演变并寓意为“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1661年始建普安县沿袭至今。
普安县以联盟村茶山为核心,坚持以茶为媒,推进茶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了集生产、加工、消费、体验、文化传播一体发展的茶叶产业发展综合体。2022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2.21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5.56亿元、36.1亿元、50.5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2.8:33.2:4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8亿元,增长5.12%。
普安县境自秦汉以来,有星罗棋布的古夜郎遗址群,龙吟普纳山古战场遗迹、白沙茶马古道等历史古迹,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泥堡,打击豪绅、开仓放粮救济穷人等红色文化和“美国水井”等抗战文化。有保存完整的清朝、民国四合院40余栋,有元末明初普纳山古战场遗址,有金州十八景之称的“岿寺”和“白沙古驿道”等名胜古迹,境内享有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美誉,普安红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普安县民族风情浓郁。龙吟镇被命名为中国苗族第一镇、布依族斗弹达吟、苗族芦笙舞、彝族海马舞、大花苗多声部合唱等久负盛名。普安茶文化生态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贵州省首批文化旅游商品基地天下普安古茶城等。
名称来源
宋瑞宗景炎元年即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为庆贺战事平息,一统云贵,元朝廷颁旨赐名,将于矢万户府改为普安路总管府,以示“普天安庆”。曾演寓为“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现演寓为“普天之下,平安生息”。“普”字源于“”(人)的谐音,“安”为安定。普安,即“濮越”人平安生息之地。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普安县地在东周(战国)时期即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56年,属古夜郎国腹地,自秦以后,曾为夜郎、漏江、贲古等郡县。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为漏江县,隶牂柯郡。汉元封(前110年)至东汉末(220年),为漏江县、贲古县。蜀汉(221年)至魏景元(260年),为贲古县,隶兴古郡。晋泰始至太元(265~376年),为漏江县,改隶益州郡,贲古县地。南梁(420~589年),宋齐时期,为漏江县,改隶建平郡;梁陈时期,为乌蛮之地,阿外格(地名)。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581~618年),为乌蛮七部之一的暴蛮部之地。唐武德四年(621年),为西平州。唐贞观八年(634年),为盘水县。唐天宝至会昌(742~841年)、五代十国(907~960年),为于矢部地(自杞国)。南宋咸淳六年、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年),为于矢万户府。宋景炎元年、元至正十三年(1276年),为普安路。
明清时期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普安府,随置普安卫,隶云南布政司;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南卫(卫治今普安江西坡);同年置新兴、新城二所隶安南卫(新兴所即今普安县城),二十五年(1392年),迁安南卫治尾洒堡(今晴隆县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安南卫新兴所隶贵州布政使司。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新兴所随安南卫改隶安顺府。
清顺治十年(1661年)置普安县,自此起县名始定。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县治由新城所迁至新兴所(今普安县城),同时割安南卫的兴仁市、兴让二里及阿计、安逸二营隶普安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南笼府。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普安县新城巡检司,改新城为新城镇。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南笼府名为兴义府,普安县隶兴义府;三年(1798年)置县丞于新城,知县与县丞分疆而治。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裁新城县丞,以其地分设兴仁市。
民国二年(1913年),州、厅一律改为县,省下设道,普安县改隶黔西道(道治安顺市)。
民国三年(1914年),黔西市道尹刘显潜报准调整兴义市、兴仁市、盘州市、普安等县插花地。
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黔西道,县直隶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分建十一个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兴仁,普安县隶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普安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式成立,驻地盘水镇。
1950年3月,普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2年7月,兴仁专区改称兴义专区,普安县随之改隶。
1956年7月,兴义专区撤销,普安县改隶安顺专区,1958年12月,晴隆县辖区全部并入普安县,驻地盘水镇。
1970年,兴义专区改称兴义地区,普安县隶属兴义地区管辖。
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隶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辖。
1984年4月,公社名称全改为乡,盘水镇升格为区级镇,7月撤销罐子窑和青山2个公社。
2015年1月,撤销8个乡镇,改置2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相应进行行政村、社区隶属调整,总量不变。至此全县辖4个街道、8个镇和2个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普安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东接晴隆县,南连兴仁市、兴义市,西靠盘州市,北邻水城、六枝特区。总面积1453平方千米。
气候
普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3.7℃,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6.9℃(1977年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5.1℃(1994年5月1日)。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290天,最长达348天,最短为23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28.3小时,年总辐射103.2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98天(一般为3月1日~1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139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227天。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6月最多。
地质
普安“山”字型和莲花山大背斜,是县境地质构造的两大块,发生于显生宙年代的造山运动,使县境北部的玄武岩层,挤压成北东向褶皱,往北东延伸至晴隆县县境,达关岭之花江镇。在罐子窑格所一带,形成横卧的“S”形脊柱,前弧顶在县城附近,弧形构造展布在县境内,恰似“山”字型;莲花山大背斜,靠其“山”字型的东西方向,交于30度位,主要部份横卧在县境内,经凤凰山一带过莲花山,轴部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其它出露而分布在两翼附近的地层,主要为前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组。由于造山运动影响,从南北两个方向挤压,于是形成至今展现的“莲花山大背斜”。
普安县境出露的地层显示多样,结构复杂,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均有分布,按其由远古至近的地质年代顺序划分,县境北部地区地层较老,南部地区地层较新。
县境北部:属下古生界泥盆系上统地层的有响水洞组、达拉组、马平组;属泥盆系中统地层的有罐子窑组、火烘组,出露地层在兴中镇。龙吟、白沙等地主要出露下石灰系摆布组,中石灰系黄龙组,上石灰系马平组大理石,下石灰系大组石炭泥质页岩,上泥盆系代化组灰岩及泥盆系上统桑朗组砾质岩。二叠系下统梁山组页岩和下统阳兴组灰岩亦相问出露。
县境中部:其窝沿、盘水、板桥、高棉等地主要为十二叠系阳兴组灰岩,上二叠系龙潭组煤少页岩、峨眉山市玄武岩及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砂岩、粉砂岩、泥页、紫色砂页岩;三叠系下统永宁组灰岩、紫色泥岩,三叠系关岭组白云质泥岩等,呈东西向条带状相间出露。县境中东部:其江西坡、番薯一带出露地层为上二叠系龙潭组煤系砂页岩,少量玄武岩及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夹泥岩、页岩。
县境南部:出露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下统求宁组泥质地,中统关岭组白云质灰岩及下统飞仙关组砂岩、粉砂岩;楼下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系砂页岩及少量玄武岩,尚有新店、罗汉、青山等地,均属此类地层、其地层呈东北至南向条带关相间出露。属陆相沉积地层的下第三系新统紫红色砾岩,在罐子窑镇附近及地瓜、三板桥、盘水等地有少量分布。县境南部青山等岩溶丘陵地带。有第四纪红色粘土分布。县境内出露地层主要岩类为炭酸盐岩、矿页岩、玄武岩,以碳酸盐岩分布最广,约占57.6%,砂页岩次之,约占37.1%,年代久远的玄武岩约占5.3%。
地形地貌
普安地处云南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县境呈不规则南北向长条形,地势特点是中部较高,四面较低,乌蒙山横贯中部,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县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一般海拔在1200-1600米之间,相对高差约100~500米。最高点在中部莲花山附近的长冲梁子,海拔2084.6米;最低点在北部的石古河谷,海拔633米;高差达1451.6米。县境主要山脉有:中部呈西南一东北走向的乌蒙山(由保冲马草地经莲花长冲梁子到岗坡乌龙山);南部呈西南一东北走向的卡于坡山(从店于坡经卡子坡到五月朝天);北部呈西南一东北走向的普的山(从八大山经普纳山到春岩山)。这些山脉走向都顺应新老地质构造走向的分布,构成普安地貌骨架。
普安县境地貌因地质构造复杂和风化、水蚀、沉积等自然力的蚀刻作用,岩溶地貌与侵蚀地貌在县境交错分布,形成了独特的乌蒙山区地貌。由于岩溶化的碳酸盐岩地层在县境出露面较广,不同规模的岩溶发育较为强烈。峰林、峰丛、溶丘、石山、漏头、坚井、落水洞和槽谷等到处可见。这一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和南中部的峰丛山地、低岳盆坝和槽谷坝地一带,龙吟、茅坪、罐子窑、田坝、白沙、盘水、白石、保冲、青山、雪浦以及莲花、罗汉的部分,均属岩溶地貌的典型地区。
根据贵州省地貌类型划分标准,全县划分为4个地貌类型及2个亚区,即:北部边缘低山山地区(\u003c800米),面积870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0.41%;中低山地(800~1400米),面积523861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43%;中中山地区(1400~1800米),面积106013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9.45%;南中部中中山低丘盆地盆坝地亚区(1400~1600米),面积192.128亩,占全县总面积8.96%;高中山地区(\u003e1800米),面积27056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2.62%;中中部高中山峰丛山地亚区(1800米):面积88114亩,占总县总面积的4.11%。
据调查分析,全县山地面积达1921706亩,占总面积的89.65%;丘陵面积153.923亩,占总面积的7.18%;坝子面积56882亩,占总面积2.66%;水面面积10989亩,占总面积的0.51%。
水文水利
水文
普安县境内河道属南盘江、北盘江两大流域。其中南盘江境内流域面积692.2平方千米,占48.8%;北盘江流域境内面积732.8平方千米,占51.2%。主要河道有四级河乌都河、马别河、新寨河、石古河4条,总长199.6千米。河流总长度374.3千米,河网密度26.19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0.0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3.44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9.8亿立方米。
水利
截至2023年,普安县累计投资26.34亿元,建成投用水库23座、总库容1.37亿立方米,在建水库1座、设计库容115万立方米;山塘24座、总库容60.14万立方米,有效提升了供水保障调节能力。水厂16座、供水管网工程项目677个,集中供水人口34.11万人。
白水水库总库容1353万立方米,年供水量1437万立方米,可解决普安县城、江西坡、东城区等区域3.3万人生活生产用水,灌溉面积2.16万亩。县城供水的白普线输水管线途径茶源街道、地瓜镇、盘水街道、南湖街道,最终到达县城南山水厂。
五嘎冲水库工程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青山镇与六盘水市盘州市市新民镇交界的马别河上游隔界河段,为马别河干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龙头水库,是贵州省“三位一体”骨干水源工程之一,集城乡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为一体,水库总库容9912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为1337米,相应库容943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384万立方米,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5兆瓦,年发电量可达3521万千瓦时。五嘎冲水库可解决普安5个乡镇的农田灌溉和集镇、农村人畜饮水供水问题,惠及城镇人口7.96万人、农村人口2.75万人。
土壤
普安县境土壤类型多样,形成因素主要是母质、地形生物气候等自然及人文活动影响。共有山地灌丛草甸土、山地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红壤和水稻土9个土类,27个亚类,72个土属,150个土种。其中,山地灌丛草甸土占土地总面积的0.09%,该类土土层浅薄,矿物质风化度较弱,表层黑色,富弹性,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顶或山脊平缓部;山地黄棕壤占土地总面积的16.3%,分布在海拔1700-2000米之间,其类的耕作土为灰色土亚类;黄壤是境内主要的土壤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40%,广泛分布在海拔1900米以下地带;石灰土主要分布于石灰岩集中出露区域的缓坡、洼地和石旮地段,占土地总面积17.25%;紫色土占土地总面积的3.2%;潮土占土地总面积的0.08%,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沿岸,多为高产稻田土壤;灌淤土占土地总面积0.07%;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1.08%;水稻土是县境内耕作土壤的主要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5.56%。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4年,普安县境内土地总面积145359.44公顷。其中农用地112888.1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66%,耕地面积46674.98公顷,占32.11%;园地面积3089.29公顷,占2.13%;林地面积48355.27公顷,占33.27%;牧草地面积8062.00公顷,占5.55%;其他农用地6706.57公顷,占4.61%。建设用地569.22公顷,占0.39%,采矿用地526.25公顷,占0.36%,农村居民点用地2434.83公顷,占1.68%,交通运输用地605.10公顷,占0.42%,水利设施用地134.15公顷,占0.09%,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2.25公顷,占0.04%,水域占地744.92公顷,占0.51%,未利用土地27404.61公顷,占18.85%。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普安县地下矿藏丰富,有煤、黄金、铁、硅、铅、锌、磷矿、石膏、大理石等28种。其中煤炭理论储量172亿吨,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煤碳储量的49.33%,规划采用储量32.5亿吨,主要分布在老鬼山背斜的楼下镇、青山镇,盘南山背斜的地瓜镇、江西坡镇、新店镇,其他各乡(镇)亦有分布,现有兴安、贵全、安宁、宏兴、郭家地等26对生产矿井;黄金储量丰富,泥堡矿区储量为800~1000金属吨;铅锌矿为铅锌共生矿,储量约16.5万吨,其中铅6.7万吨,锌9.8万吨;铁矿总储量214.28万吨;钾矿储量约400吨;大理石矿点8个,面积7.5平方千米,储量约2亿立方米。
水资源
普安县境客水来自盘州市。以猪场河、田坝小河、朱家小河、乌图河等分别注县境的楼下河和乌都河。南盘江片区,客水为1.58亿立方米,北盘江片区为8.92亿立方米。全县径流总量(含客水年径流量)20.15亿立方米。其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37万千瓦,可开发62站,总装机容量为2.37万千瓦,水能理论蕴藏量3.06万千瓦,水能蕴藏量3.31万千瓦。全县水能可开发量占总蕴藏量的34.4%。普安县调查实测泉井数为192个。总流量2005.34升/秒,以径流模数法近似计算为地下水的蕴藏量。地下水总储量为1.9396亿立方米,其中南盘江片为1.0001亿立方米,北盘江片为0.9395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普安县现有林地面积77189.3073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4.58%;四旁树折算面积1205.99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0.83%;森林面积79300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量407.35万立方米,2021年森林覆盖率为55.55%。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普安县自然资源丰富,贵州省独有”的野生四球古茶树2万多株,1000年以上树龄的有3000多株。现有古大名木共计18科24属27种1442株。这些古树、大树、名木均呈单株分布于各乡镇(街道)村寨,较为集中的为青山镇普白林场的周围的普安四球茶。金丝榔是国家重点保护名木之一,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全县现有17株,主要分布于高棉乡旦家庄、罗家寨,盘水街道官田、龙吟镇罗家街等地。
动物
普安县境内脊椎动物有396种,包括鱼纲61种,含3目4科,两栖动物29种,含3目5科,鸟类187种,其中鹤形目4种,鸽形目2种,鹃形目7种,鹗形目11种。雨燕目2种,旅鸟21种,雀形目133种。兽类65种,含4目13科。珍贵稀有动物:一类保护动物有黑叶猴、黑颈鹤。二类保护动物猕猴、水獭亚科、雀鹰、云豹等10余种。三类保护动物有红腹锦鸡和蟒蛇等。
生态功能区
普安县普白森林公园位于城南55千米,面积653.91平方千米,原名“普白大箐”,2007年9月始建为“普白森林公园”(符合《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二级森林公园标准),分布有种子植物109科320属49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水蒲桃、中华猕猴桃2种),动物17目36科8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水獭亚科、雀鹰等10余种)。
自然灾害
普安县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雹、凝冻、倒春寒、秋季低温绵雨等。旱灾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重旱以上等级,春旱主要发生在11月~次年4月,夏旱发生在7月~9月。风雹灾平均一年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4月~7月。凝冻灾害每年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1月~2月,最长凝冻时间可达40天。2020年龙吟镇、兴中镇、青山镇3个乡镇受灾1113人,紧急转移安置153人,作物受灾面积4公顷,因灾倒塌房屋1户6间,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行政区划
截止2023年,普安县下辖8镇,2乡,4街道,县政府驻地为南湖街道南湖社区西街1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普安县常住人口242958人,男性人口为125141人,占51.51%,女性人口为117817人,占48.49%。人口出生率1.15%,自然增长率0.65%。0-14岁,占27.36%,15-59岁人口占56.78%,60岁及以上人口,占15.8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1.1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2.07%。
民族
普安县以汉族为主,其中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回族等30个民族。截止2020年,总人口35.9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以上。布依族主要分布江西坡、楼下、高棉、窝沿、兴中镇、龙吟等6个乡(镇);苗族主要分布在龙吟、白沙、罐子窑、高棉、窝沿、江西坡、番薯、新店、青山、雪浦等10个乡(镇);黎族主要分布在新店、雪浦、楼下、罗汉、三板桥等5个乡(镇)。
语言
普安县境的苗、布依族、回、彝及其他少数民族都通行汉语。普安汉语方言属汉藏语系。在汉语支中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区。普安方言与普通话比较,有语音词汇及语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普安方言,其语音,发音一般比较平缓,轻声和弱化音节较少,单音节动词占优势;重叠结构词比较普遍,一般是加词头和词尾,在形上与汉语句形较一致句子成份搭配较稳定。普安话有4个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古人声字绝大部分归人阳平,只有少数如豁、喝、萨、挖、曰、摸等归人阴平,傻、洒、撒归人上声,亚、压、泄、谢、幕、基、错、挫、跃、要、饰、式、亿、忆、遇、翼、剧、曝、陆等均归去声,其调值与普通话有差异,音节的读音一般较沉且平缓。
宗教信仰
自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于县地江西坡建安南卫城始,佛教相应渗入县境,庙宇寺观的建造亦随之增多。到清顺治、康熙,境内佛教进入兴盛时期。境内寺宇较有规模的有22座,寺宇建筑物大都由山门、前殿、大雄宝殿、后殿(即观音殿或阁)、小殿(韦驮殿)、藏经楼(阁)等组成。民国时期,境内有僧尼约千人左右,解放后,全县有寺庙60座(含少数家族祠宇),有僧尼僧姑144人,普安县至今仍未有佛教一类的宗教组织,佛教活动均属民间自信自奉。
伊期兰教在县境表现的初期,可追溯到清咸丰八年(1858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政府无力顾及对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边陲回族及伊斯兰教活动的限制和监视。宣统二年(1910年)青山回民(穆斯林)在张子先等人倡议下,在瓦大山脚建清真寺,占地约500平方米。为阿訇传经授教之地。民国初年,县境伊斯兰活动甚盛,青山一度被视为黔西南穆斯林的“麦加”圣地,时青山、泥堡在其地清真寺开办经堂教育,有“哈里发”(学生)数十人,最多时达百余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封多年的清真寺重新启开,正常的宗教活动得以恢复。省、州、县人民政府,先后拨款7万元,维修县地5座清真寺,并派有关方面负责人陪同各级领导,到青山清真寺参加穆斯林的“盖德尔”(珍贵之夜,一般认为是伊斯兰历斋月的第27夜),开斋节、古尔邦等节目。
道教进入县境,大约于明代中期,如明万成年间建于九龙山顶的玄天观(后毁于火),康熙建于城南的关岳庙,以及黑神庙、圣圣孔子庙、牛王庙、东岳庙、督城隍庙、火神庙、关帝庙、先农坛、社稷坛等。境内道家所奉经典包罗甚广,具有经戒、科仪、符图、炼养等,也包括道家哲学及有关的儒、墨、法、兵、阴阳、周易、医、杂等诸家书籍。然今县之道士只奉习道德经、庄子、黄庭经、悟真篇、坐忘论,常念玉皇经、清净经等。但未形成教派,亦无宗教组织。常见于民间祭祀活动。
清光绪三年(1877年),内地会英国传教士祝名扬由湖南省传入贵州省,在贵阳市设教堂布道。至解放初,全省基督教共有14个教派和1个基督教团体“青年会”,分布全省各地。自1964年始,有苗族(大花苗支系)从六枝特区、水城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及云南省的宣威市等地,陆续移民到县境龙吟境内狩猎垦荒,定居落户。其户主在未迁徙进入县地时就信仰基督教,因此在县境内产生基督教活动。其教徒均系六枝拉西总会成员。1979年该族在石古的新寨与龙吟的民族村合伙自建教会,设立教堂,同年又于丫口的箐门口建教堂。1981年10月,又将箐门口教堂析出部分教中国民主建国会二屯岩教堂。共有入教者121户,323人,其中;男教徒有161人,女教徒162人。
清道光十四年(1814年),县天主教教民吴沛然建教堂于县城内,有正屋6间,2厢4间,总计10间。从1814至1950年一百多年中,教徒发展情况不详,只在解放前夕,常有10余名修士、修女在教堂活动。县解放后自行消失。
松岿寺
崧岿寺座落在这条古驿道的中段。位于普安县城北部15千米兴中镇的崧岿山。沿山古树遍布,高大参天,古寺掩映其间。崧岿寺占地面积2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1.95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民国不断增修,总平面呈长方形,依山就势而建,错落有致,现存建筑有正殿、东厢房、西厢房等。200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
综述
普安县以茶叶加工业,发展茶产业为主线,融合一、二、三产业。推进龙头企业发展,打造“普安红、携茶”等品牌,推动普安红茶在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开发等,延伸茶产业链,茶业精深加工,开发制造茶油、茶多酚、茶食品、茶色素胶囊等。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新型能源、基础材料、特色轻工业、新型建材四大产业,培育发展黄金、铅锌矿等冶金产业。招商引进冷链物流、茶叶加工、果蔬食品、箱包生产、服装加工、电子商务、生产生活配套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企业。园区现有企业3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6家。
2022年,普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12.21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5.56亿元、36.1亿元、50.55亿元。
第一产业
普安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重点发展茶叶、草地畜牧、优质烤烟、核桃、食用菌、乌金记等农业产业。实施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完成粮食总播面43万亩、产量达13.7万吨。完成生猪存栏13.85万头,肉牛存栏3.74万头,肉羊存栏4.29万只,家禽存栏88.1万羽,禽蛋产量804吨,水产品产量692吨。中药材累计种植5.03万亩,产量累计达2.49万吨,产值累计达1.47亿元。林下菌药完成种植3.26万亩。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18.3万亩,投产面积12.5万亩。全年实现干茶产量9220吨,产值11.83亿元,综合产值17.08亿元。全县共有运行正常的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48家(州级以上27家),县内涉茶主体208家。
2022年,普安县农业总产值25.56亿元,比去年增长3.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2.8%。
第二产业
普安县工业以煤炭、电力发展为主,推进煤矿生产建设。按照煤矿“近中远”三步走战略推进煤炭产业发展。2022年,普安县完成煤炭271.82万吨,完成供应电煤156.93万吨。完成恒泰煤矿60万吨技改、糯东煤矿采掘智能化项目建设,启动糯东煤矿210万吨扩能建设。全年完成发电量67亿千瓦时,其中,中电电厂完成发电量57.1亿千瓦时、产值20.07亿元,风电、光伏完成发电量7.9亿千瓦时、产值2.8亿元,小水电完成发电量2亿千瓦时、产值0.9亿元。
2022年,普安县工业总产值36.10亿元,比去年增长-5.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2.2%。
第三产业
普安县坚持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发展节点旅游,新增世界茶源谷AAAA级、森林温泉AAA级旅游景区,打造马家坪古茶树保护区、茶马古道等旅游景点,举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及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811.11万人(次),旅游收入83.82亿元。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联动示范县,引进阿里巴巴集团等企业,建成农村电子商务“1+12+51”支撑服务体系,累计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3.2亿元。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已是一个以茶文化体验园、茶产业基地、户外运动基地。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154.18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2.82亿元。
2022年,普安县第三产业总产值50.55亿元,比去年增长-1.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5.0%。
经济功能区
普安县工业园区,规划为“一园三区”即青山工业聚集区、江西坡轻工业聚集区、北部工业聚集区,总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工业用地占比50.2%。基本建成青山工业聚集区、江西坡轻工业聚集区、北部工业聚集区等三个工业园区,已建成面积1.43平方米千米。2020年,普安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6亿元,进出口贸易0.15亿美元;共有入园工业企业3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其他轻工产业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7%,新型建材产业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6%。园区累计引进企业36家,建成项目34个。
青山经济产业园
青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千米,重点发展以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以新型建材、冶金、物流为主。围绕青山火电厂下游产品,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招商理念,有效处理脱硫石膏、粉煤灰、炉渣等废弃物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入驻企业4家。
江西坡小微创业园
江西坡小微创业园:规划面积5平方千米,重点依托普晴拓展区的规划建设,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建设集“世界茶源、慢病康疗、民族风情、精准扶贫”于一体的绿色发展示范区,招商引进冷链物流、茶叶加工、果蔬食品、箱包生产、服装加工、电子商务、生产生活配套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企业。园区现有标准厂房19栋,建筑面积6.23万平方米,其中企业自建0.85万平方米。建成普安县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目前入驻企业15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普安县共有学校207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中3所,初中26所,小学45所,教学点49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82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55412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231人,毕业生1848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4.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6%。全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9.7%。
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的前身系1945年创办的县立初级中学,解放后于1955年正式建校,定名为普安中学,1958年,发展为完全中学,1979年8月更名为普安一中,1997年8月改为独立高中,2009年8月被贵州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三类)。目前全校在编专职教师301人,有76个教学班,学生3773人,90%是农村孩子,布依族和苗族学生占比超三分之一。
文化事业
普安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高潮村2023年“村晚”系列活动暨“文艺振兴乡村”活动在普安县江西坡镇高潮村村委会广场举行,活动上,对江西坡镇“有嘉城·有佳人”2022年度荣获“最美系列”的64位获奖者进行授奖表彰。对普安县江西坡镇“有嘉城,有佳人”2022年度最美村民小组长、最美联户长、最美护林员、最美保洁员、最美网格员、最美家庭进行表彰,本次表彰江西坡镇“最美村民小组长”5名、“最美联户长”34名、“最美护林员”9名、“最美保洁员”7名、“最美网格员”6名、“最美家庭”3户。
普安县图书馆1981年4月成立,建设面积达2164余平米,以满足城区群众的需求;与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农家书屋建立联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借用文化馆舍65平方米开展业务,即迁新馆,对外免费开放。新馆落成后,内设报刊、期刊阅览室、图书借阅室、图书采编室,1990年度,县图书馆被评为全国图书馆系统先进单位,受到文化部表彰,贵州日报记者从“送去金礼物,传递情与爱”为题,在《贵州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目前,县图书馆藏图书10万余册件,包含影像与地方文献。2014年8月普安县城旧城改造,县图书馆被拆迁,同时借用县文化馆相应空间办公,新馆同步开工建设,现已完工并可投入使用。
医疗事业
普安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7个,卫生院10个。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数1737张,其中医院1280、卫生院357张;卫生技术人员183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53人,注册护士766人。
普安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6月,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肩负着普安县及周边50余万人口的医疗救治任务和基层医院的转接诊任务。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州级重点专科2个,近年获批省级科研项目3项。医院现使用业务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在岗职工71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2人(占85%),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50人,中级职称117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普安县内有新建公共体育场馆1个、多功能球场2个、体育公园1个、健身步道20千米、足球场2个、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体育设施3个,“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23个。普安县体育场2005年建成,总投资800万元,占地面积53300平方米,建设面积53300平方米。开放11人制足球场、400米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路径工程及扇形区等。
2020年,举办普安县2020年“迎国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参加活动人数15000人/次。体育场全年接待群众锻炼不低于365000人/次、月均接待30400人/次、日均接待不低于1000人/次。
社会保障
2022年12月底,普安县养老保险参保201920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968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8247人,城乡养老保险参保183993人;失业保险参保14042人;工伤保险参保28517人;安居险参保人数共12931人。
普安县城乡居民医保30.06万人,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等特殊人群共9.6万人,参保资助9.67万人,资助资金1456.68万元。共保障农低保对象23079人,发放资金7409.93万元。保障城市低保对象3344人,发放资金1361.49万元,保障特困供养对象487人,发放特困供养金528.5万元;保障孤儿62人,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92.81万元;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6人,发放基本生活费154.7万元,发放救助金674.11万元。普安县养老机构名录有普安县社会福利院,普安县青山镇雪浦敬老院,普安县北部片区中心敬老院。
人居环境
普安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未出现雾霾等重污染天气;全县“十四五”地表水(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县城饮用水、千人以上饮用水、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声环境功能区等效连续声级符合(昼夜)标准限值,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土壤环境污染事件;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NOx)等主要污染物结构减排和源头控制不断加强。2021年,普安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66.67公顷,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55.6%,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9%,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6.1%和79.5%。
交通
综述
普安县区位优势,处于贵阳市至昆明市的中间位置,距万峰林机场仅1小时车程,乘坐高铁至贵阳、昆明分别为1小时。国道320线、沪昆高速铁路、晴兴高速、沪昆高速铁路以及已开工的纳雍县至晴隆高速公路和高铁普安县站至清水河一级公路,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横穿县境,交通四通八达。
公路
普安县以公路交通为主,2021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408.42千米,比上年末增长3.8%,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33千米,与上年末持平。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313.46千米(含通组路345.66千米),比上年增长10.1%。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组组通硬化路,油路(水泥路)通村率达100%。
铁路
沪昆高速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全长463千米,沿途设贵阳北、平坝南、安顺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普安县、盘州市、富源北、曲靖北、嵩明县、昆明南站10个车站,初期运营时速300千米。开通初期,将安排开行贵阳北至昆明市南间G字头动车组列车11对,2017年1月5日后,将开行北京、上海市、广州市、郑州市、武汉市等方向到昆明的G字头动车组列车。
普安县沪昆高铁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共41千米,其中普安县境内有21千米。普安县站是沪昆高速铁路在黔西南州境内唯一的一个站,普安县站距沪昆高速铁路普安收费站仅23千米,普安高铁连接线开通以后,从普安县城到普安县站仅15分钟车程。普安县站到贵阳北站仅需一小时七分钟,到昆明南站仅需一小时十九分钟。目前,已经有三队昆明南站、贵阳北之间往返的动车停靠普安县站。
公共交通
截止2021年末,全县出租汽车50辆,公共汽车38辆。全年全县旅客运输总量34.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旅客周转量7196.62万人千米,比上年增长15.4%。 普安县汽车站位于普安县盘水镇交通路58号,属二级汽车客运站,1998年规划建设,2001年投入使用,主站房1517平方米,停车场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发往广东省、浙江省、云南昆明、曲靖市、贵阳市、兴义市、兴仁市、红果、盘州市以及县内各区乡班线,日均发送旅客近三千人次,日发班140多班。 普安县汽车站是社会公用型车站,以客运发班经营为主。
人文
综述
普安县境内有青山铜鼓山古夜郎遗址、龙吟普纳山古战场遗迹、白沙茶马古道等历史古迹,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泥堡红色文化,有普安兵站、美国水井等抗战文化。享有“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美誉,“普安红”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普安县民族风情浓郁,龙吟镇被命名为中国苗族第一镇、布依族斗弹达吟、苗族芦笙舞、彝族海马舞、大花苗多声部合唱等久负盛名。
饮食
普安县主食以玉蜀黍属、大米、荞、阳芋、小麦、大麦、红薯等为主,菜肴以酸菜、笋、瓜、豆、牛肉等寺院菜为主。特色美食有普安牛干巴、普安全茶宴等。
牛干巴
普安的牛干巴选用人工放养的健壮黄牛为原料,其制作工艺独特、精细,并有数百年的腌制历史。牛干巴柔软细嫩,色泽红润,打开包装后清香四溢,入口后酥脆兼容而不腻。食法多样,可煮、烤、炒,味美可口,是营养丰富而又方便存放的食品。
油鸡枞
普安县的油鸡枞,取当地乌蒙山深处的野生鸡枞菌、菜籽油精制而成,浓鲜美味,可佐汤菜、凉菜、炒菜,也是面条、馄饨、米线的调料搭档。
芭蕉芋粉丝
普安县芭蕉芋粉丝,富含钙、铁、锌、及维生素B1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食用前用开水浸泡(10分钟左右)软化,即可炒食、水煮、凉拌、火锅,亦或添加其他佐料,制成多种粉丝美食。
五色糯米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的传统风味小吃。糯米经不同颜色的植物浸泡后,色彩呈黑、红、黄、白、紫,因此得名,亦称“乌米饭”。植物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
习俗
普安县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有苗族的采花风情、喇叭苗服饰,横山歌圩等。
祭茶神
普安县的布依族有祭茶神的习俗,每年春茶开采茶叶,人们要选择吉日举行一个庄重的仪式。仪式中,寨子的长老诵读祭文。诵读完毕后,当地德高望重的茶人率众人向茶神“娅雅洛”敬香、敬茶、敬水果等物品,带领众茶人行祭拜大礼,然后宣布新茶正式开采。礼成之后,茶农们载歌载舞,弹起独具特色的小打音乐“斗弹达吟”,唱起清澈嘹亮的采茶山歌。
采花节
采花节是青山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是一项别具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它是集祈祷祭祀、欢庆节日、谈情说爱于一体的古老民间习俗。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当地的苗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聚集到苗族文化广场举行欢庆活动。采花节大致可分为寻花树、扎花和庆祝三个部分,寻花树主要是祭祀活动,“扎花”和“庆祝”是民族歌舞结合的庆祝活动。节前,由村里寨老带领村里青年上山寻花树。花树一般是要枝叶繁茂、长势良好且是独棵生长的杉木(四季常青):象征着长年顺利,万事如意、夫妻恩爱、感情长久;然后,由女孩子在树上扎上36朵纸花,由寨老主持祭祀活动,祭祀活动严肃而庄重,祭祀结束后将花树立于广场中央,数十对排笙手开始绕花树跳芦笙舞。整个苗族村寨都被一片欢声笑语围绕。
彝族火把节
普安县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彝族"火把节”,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六月六”正值秋收前的农闲季节,人们借此机会游乐社交,也祭神祭祖;还在白纸马、三角旗上染上猪血、鸡血,插于田中、地头,以求消灾,祈祷五谷丰登。举行隆重的祭神活动,以保庄稼不受损害,全寨人畜平安。
地方特产
普安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茶叶、薄壳核桃、麻糖、牛干巴、龙溪石砚等。主要的地方特产有青山银鲫、苗山乌骨鸡、青山牛干巴、糯东冬梨、江西坡脐橙、窝沿鸭梨、楼下贡米等。
普安红茶
普安红茶产自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处于低纬度、寡日照、高海拔地区,且空气、土壤无污染,重金属含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优质有机生态茶种植。普安红茶外形条索细紧多峰苗,匀齐、净,色泽红匀,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汤色红艳浓亮;滋味醇滑;叶底嫩匀红亮。
薄壳核桃
普安高棉核桃,壳薄、仁丰满、色泽明朗、口感香。是纯天然的绿农特产品,生产于普安东北方向约29千米的高棉乡,是天然生长的核桃树。
文物古迹
普安县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
铜鼓山遗址
铜鼓山遗址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的铜鼓山遗址和交乐、万屯汉墓两个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具备遗址公园准入门槛。铜鼓山遗址群由战国-西汉的十二个遗址组成,为全省三个夜郎时期最重要遗址之一,被誉为“夜郎兵工厂”,遗址分布在青山、雪浦、新店等乡镇。交乐、万屯汉墓为全省同时期出土文物最为精美、文物级别最高的两个汉墓群,分布在雨樟、万屯两个乡镇,保护范围近百平方千米。
普安楼下红军桥
普安楼下红军桥,位于贵州省盘州市新民镇黑石头村与普安县楼下镇鱼陇村交界处的楼下河河段上,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长征时经过该桥,当地村民们便称其为长征桥。长征桥因建于1920年,年代比较久远,当地政府于1953年维修过,1980年,普安县政府于长征桥下游处修建了公路石拱桥,该桥通车后便成了交通要道,长征桥就没有人行走了。1992年5月,长征桥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安县龙吟镇是中国苗族第一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普安县的苗族芦笙舞、苗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为普安县文化馆。此外,布依族玉屏箫制作技艺、苗族蜡染技艺布、依族银饰锻造技艺等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省级代表传承人3个。
苗绣
苗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更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苗族经历数次大迁徙,形成多个分支,传统服饰和服饰上的刺绣纹样,成为苗族后人寻祖寻宗的依据。这种约定习俗,让苗绣传统纹样得以代代相传,期间蕴含的远古的文化因子也因此神奇地保留。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苗绣的价值逐渐被国内外藏家们广泛认识。2006年5月,苗绣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芦笙舞
普安县龙吟镇、白沙乡等“蒙洒”苗族村寨是苗族“惹捱德亘”(排笙棒舞)的核心留存地,但在北盘江流域的其他“蒙洒”苗人村寨里,亦有存在。芦笙棒舞是“蒙洒”苗人在其丧葬仪式中送灵娱神的神性舞蹈。由十余人或数十人分别吹着芦笙、舞着木棍,在皮鼓鼓点和芦笙音乐的伴奏下舞蹈。舞蹈动作粗犷有力,步法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整个乐舞分四个部分:绞谷(亘子鼓),即吹芦笙“请灵”“迎客”;索亘(昌子飘),即狩猎;高桩德亘(洪格亘),即跳芦笙舞,由三捶鼓、四捶鼓、六捶鼓3个部分组成;嘞干赤,即吹响排笙挥舞木棒护送亡灵上路。传统动作有“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过门坎”“猴子上树”“叠罗汉”“牛打架”“将军虫”等。芦笙棒舞的主要特征为:男性舞蹈,高度依存于民俗,具有娱神、娱人的双重性,具有民族历史文化、民俗、民族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2014年11月11日,苗族芦笙舞(普安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普安世界茶源谷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普安茶文化生态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贵州省首批文化旅游商品基地天下普安古茶城等。全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154.18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2.82亿元。
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2014年被省政府批准列入“5个100工程”建设,景区规划占地70.97平方千米。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东以新寨河为界、西接普安县城、南以营头大山为界、北抵江西坡镇(G320国道以南)。普安与晴隆交界的营头大山古茶籽化石;江西坡-地瓜镇-青山镇一带遗存的2万多株野生四球古茶树,上万亩的茶叶基地,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以四球古茶源地为核心,打造以茶文化体验园、茶产业基地、最美自行车道-户外运动基地、康体养生度假区、布依族民宿体验区以及民族民俗文化村寨为载体的旅游度假区。
白水瀑布景区
白水瀑布位于普安县城北部43千米的白沙乡红寨村白水组,其核心景观白水瀑布分3级,从半山岩缝之间喷泻而出,形成宽近10米,落差近30米的瀑布,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高度融合,景区内悬崖、瀑布、古树、古桥与古村落浑然一体,是普安境内最大的瀑布,亦是普安县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山湖
南山湖原名“东风水库”,是红色时代的产物,始建于1959年,是一座典型的人工淡水湖泊,面积4平方千米,库容134万立方米。因其位于普安县城南之南山坡麓,故又名南山湖。据《普安县志》载:南山湖位于城西南隅500余米,原为水库,库名‘东风’,老地名‘水田冲’。其地东邻付家寨,南依龙王坑,西抵夹马石,北靠望城坡(在县城之南,又名南山坡),湖水四时清澈,湍流不息。
重要人物
对外交流
重要荣誉
2011年7月,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称号,普安四球古茶被誉为“可以喝的活化石”。
2014年,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2014年被省政府批准列入“5个100工程”建设。
2017年,四球古茶树群,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
2017年,普安区获得中国十大魅力茶乡”称号。
2020年7月,普安县被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1年,普安县荣获“茶业百强县”荣誉称号。
2022年1月1日,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授予普安县“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
参考资料
普安县人民政府网站-普安简介.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19
普安县人民政府网站-自然地理.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19
普安县情介绍.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0
> 查询.中国区划网.2023-09-20
普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至六号).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1-06
普安县民族工作情况汇报.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0
普安县2022年经济发展.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19
普安白水瀑布景区.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普安县南山湖.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车牌代码: 贵E.交通违章查询.2023-11-13
普安县人民政府网站-单位职责.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19
高铁来了,普安县进入高铁时代.中国网·东海资讯.2023-09-29
普安县人民政府.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1-13
普安:万亩茶山景色美 茶旅融合谱新篇.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10-01
2022年普安县生产总值.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1-13
普安县简介.中国警察网.2023-09-20
茶源之旅.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09-28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30
普安县人民政府网站-历史沿革.普安县人民政府网.2023-09-20
普安县人民政府网站-历史沿革.普安县人民政府.2024-02-05
普安|三举措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澎湃新闻.2023-09-20
普安县两座水库取得阶段性成果.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8
普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1-14
普安县森林资源现状.普安县政府网.2023-09-20
普安县林业局关于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46号的答复.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8
普白森林公园.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30
黔西南州9月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20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行政区划.中国小康网.2023-10-18
龙强主持召开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0
普安县开展2023年度部分省州县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0
领导之窗.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0
普安县召开县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座谈暨专题议政会.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0
黔西南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09-20
黔西南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三号).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20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人口情况.中国小康网.2023-10-18
黔西南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四号).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09-20
普安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19
烽火驿道—松岿寺.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30
普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10-08
普安县特色工业园区围绕首位产业谋发展.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10-31
普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31
普安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6
普安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31
2022年普安县生产总值.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9
2021年普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31
普安县工业园区.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09-26
普安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黔西南试验区30周年报告文学连载】星火照亮小康路.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7
普安县高潮村开展“最美系列”表彰活动.多彩贵州网.2023-11-06
普安县举行讴歌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2023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普安县赛区)选拔赛.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1-01
普安县图书馆“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1
普安县图书馆情况简介.普安县图书馆.2023-10-01
普安县人民医院-医院简介.普安县人民医院.2023-10-01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安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1-01
普安县体育广场2021年开放方案.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2022年社会保险参保情况.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普安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7
普安县养老机构名录.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8
普安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8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09-29
普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09-30
中国高速铁路.国家铁路局.2023-10-19
普安汽车站网上订票官网,普安汽车站电话,营业时间,地址,附近公交站.贵州省汽车票务网.2023-10-19
文旅部发布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黔西南州普安县1条入选!.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20
两个去普安一定要吃的特色美食!.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2023-09-28
普安特产.中国宁波网.2023-09-28
文化旅游.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流淌在贵州民间的茶习俗.贵州人大网.2023-09-28
普安青山举行“庆元宵”苗族文化活动 欢度采花节(图).亮点黔西南.2023-09-28
普安县举办第五届彝族火把节.普安县人民政府.2024-01-22
万亩茶园里邂逅布依风情,这里有你寻找的诗和远方.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普安农业概况.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6
普安薄壳核桃.中国小康网.2023-09-28
关于公布普安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情况.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9
关于申报普安铜鼓山遗址、义龙新区交乐汉墓、万屯汉墓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议.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10-01
「“红军桥”上看巨变·六盘水」1935年 红军长征经过这座铁索桥.多彩贵州网.2023-10-1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20
普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19
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布依族在线.2023-10-20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共101人).2023-11-14
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2023-11-14
普安职校:传承非遗展苗绣技艺.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1
贵州苗绣的前世今生.贵州人大.2023-10-01
苗族芦笙舞(普安县).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9-28
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简介.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09-28
罗会廉.抗日战争纪念网.2023-09-28
张鹤年.中国小康网.2023-09-28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调研组赴普安县调研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1
普安红茶:中国茶 普安红.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09-28
贵州普安获评“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供销合作网.2023-10-01
普安茶业跻身“全国百强县” 拥有八块“国字号”招牌.普安县人民政府.2023-10-01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4-02-05
多彩贵州网.多彩贵州网.2023-10-01